20-3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20-30(第1/18页)
第21章 【21】 改良配方
“王华仁外逃,这属于严重的违法乱纪,会有相关部门惩处他,这点大家请放心。”副厂长严正光站在大会议室正中央的主席台上,一脸严肃地说道。
只是他刚一说完,坐在下面的职工就立刻喊了起来。
“我们又不关心这个。”
“对,我们想知道厂长跑了,厂子现在怎么办?”
“还有那一百多万的外债怎么平?”
“下个月的工资还能不能按时发?”
“厂子还能不能经营得下去了?”
……
下面的人七嘴八舌,气得严正光敲了敲麦克风,说:“我这话不是还没说完嘛,你们一个个的急什么。”
“关于新厂长的问题啊”严正光继续说,“领导也会尽快安排解决,上层领导呢会选拔一个能力强的人来接手我们丰州电器三厂,担任我们电器厂的厂长。”
“在新厂长来之前,厂子的事务呢就暂时由我来代理。”
“这什么啊,说了跟没说一样。”坐在游彻身边的曹展飞忍不住抱怨。
“说了一大堆,说得好像都解决了,其实一个也没解决,”曹展飞皱着眉抱怨道,“新厂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工资不知道能不能按时发,厂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经营得下去。”
“大家有什么问题呢,都可以趁现在问,但请一个一个来,有问题要问的就谁举手。”严正光继续说。
“好,这问同志请问。”严正光指着一位男同志说。
“严厂长,那各个生产车间,还生不生产了?”
“上头领导的意思呢是在新厂长来之前,暂时停工。”严正光回答。
“那停工了,工资还发不发了?”那位同志又问。
“工资肯定是发的,但不会全额发,至于具体发多少,这个也要等新厂长来决策。”严正光继续回答。
“这个严正光,真是个老狐狸,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什么棘手的事都是等新厂长来决策。”曹展飞冷笑一声说,“看他这个样子,他这个副厂长就纯代理一下厂子的事务,正事是一件也不打算管了。”
会议结束,大家回到自己的岗位。
游彻坐在工位上,撑着脑袋想事。
曹展飞会议一结束人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大概又是跑到各个部门打听消息去了。
果不其然,半个小时后,曹展飞一副说得口干舌燥的样子,他一进来,就赶紧拿起茶杯喝水。
他一边忙着咽水,一边还分出精力跟游彻说话:“这个严正光真不是个好东西。”
游彻闻言抬头,曹展飞说完这一句却又不说了,在那咕咚咕咚地喝水。
好在游彻并不是那种能被人随便吊起好奇心的人,他耐心等他喝完水。
曹展飞一喝完水,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他这半个小时打听来的消息。
“我听他们说,上头领导想把严正光扶正,让他担任咱们厂的厂长,他不干。”
听到这话,游彻脸上倒没什么意外,现在的电器三厂早成了烫手山芋,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冒着毁前程的风险接下三厂。
更何况,严正光还是那种将趋利避害做到极致的人,他当然不会去接。
他不接这个烂摊子他还是副厂长,他要是冒险接下来,到时候平不了电器厂的外债,非但厂长的职位保不住,还很可能要接受上头的问责。
“本来吧他也是电器厂的老人了,对电器厂的一切事务都很熟悉,他扶正当厂长是再好不过的。但是他死活不接,非说自己老了,再干几年就退休了。说自己干了这么多年,还是个副厂长,没那个能力支棱起电器三厂这个大摊子。”
游彻并未发表什么意见,而是问:“这么细节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曹展飞突然一脸神秘起来,凑到游彻耳边,压低声音道:“厂办的人告诉我的。”
厂办就是厂长办公室。
“你别到处说啊。”曹展飞一脸严肃地叮嘱道。
闻言游彻额间瞬间滑下三道黑线,心想,到底是谁在到处说。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游彻扫了一眼众人,大家无一不苦丧着一张脸。
也是,现在厂子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几百号人搭乘在这艘船上,现在这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翻。
船一翻还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大家脸上哪里会好看。
游彻刚端着饭盒坐下,他大伯杨和平就过来了。
杨和平这两天也是愁容满面,不光厂子的事,家里也让他烦心。
厂子不知道还能不能经营得下去,工资不知还能不能发得出来,家里刘秀英这几天也急死了,急起来就跟他吵,怪他当初不该取那六千块钱给杨庆。
“小庆啊,你说咱们厂能不能撑得下去?”杨和平叹了一口气,愁眉苦脸地说道。
虽然游彻改了名字,但杨和平还是习惯叫他小庆。
游彻当然明白他大伯发愁的点,杨和平眼看快五十了,再干个十来年就能安稳退休,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摊上这种事。
前些天,厂子里传这个月工资发不下来的时候,杨和平也来找过他。游彻管不了发工资的事,杨和平找他,无非是像现在这样吐吐苦水。
他也只能安慰道:“大伯,咱们厂子好歹是集体所有制的国营厂子,应该不至于,严厂长不也说了吗,会有新厂长来接手,你也别太担心了。”
杨和平又是长叹一口气,说:“希望是这样吧。”
*
这边孟箬一到食品厂就直接去了一号生产车间。
关于吐司面包中配方的改良,她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接下来就是试验了。
她一到一号生产车间,主任张彩霞就先带着她熟悉了一遍环境。
熟悉完环境,张彩霞带着孟箬来到了冯佳玲的班组。
“以后你就在这个班组吧,”张彩霞说,“冯佳玲是班组长。”
孟箬抬头一看冯佳玲,心想,这不是冤家路窄嘛。
冯佳玲昂起脑袋,很不屑地用鼻孔看人。
今后你落到我手上,给燕子报仇的机会可不就来了么。
冯佳玲皮肤不黑,但五官却像是二维的,很扁平,再加上一双小眼睛,长相并不讨人喜欢。
“马厂长说你先把配方改良一下,配方改良后就投入生产,到时候我再让班组长教你操作这些个大机器。”张彩霞说。
“有什么问题找我或者找其他班组长都可以。”她又说。
“好的,谢谢主任。”孟箬笑着答。
张彩霞年近四十,因保养得当,加上常年待在生产车间,没经多少风吹日晒,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
一头短发再配上严肃的表情,以及坚毅的眼神,一看就是那种很干练的女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20-30(第2/18页)
她二十出头就来了食品厂,在厂里干了十来二十年,也算得上是食品厂的老人了。
孟箬来生产车间前,就跟王大姐打听过一号车间重要的几个岗位的情况。
其中重点了解对象之一就是张彩霞。
作为生产车间的主任,一号车间的主要工作都是她来负责管理调度。
听王大姐说,张彩霞的出身并不好,之所以能爬上现在的位置,靠的完全是自身的能力。
因为自身能力强,张彩霞平时对手下职工也很严格。
听完这些情况,孟箬觉得很有必要和张彩霞打好关系。
毕竟一号车间,张彩霞是老大,和老大搞好关系,以后做事什么不说方便许多,至少其他人使绊子的情况会少很多。
熟悉完车间环境,孟箬就进了研发室,开始着手改良吐司面包的配方。
她本科学的化学工程,研究生修的是药物化学,别的不说,实验那不知做了多少。
做实验讲究一个控制变量,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变量,那味道的改变就不知道是因为哪个变量了。
所以,她先变的是黄油,她做了三组面包胚,分别用色拉油和玉米油来代替黄油,再就是一组对照组黄油组。
孟箬可以说是拿出了做科学实验的态度来做吐司
面包。
她一边做,还一边用纸和笔记下实验数据呢,色拉油组、玉米油组、黄油组,每个组面粉、油的用量分别是多少克,都写得清清楚楚。
孟箬埋头揉面的时候,一个女工突然走了进来。
她一看,正是前几天和她一排做面包的吴爱香。
吴爱香一走进来就笑着和她打招呼,嘴甜地夸她能干。
“你可真厉害,那么多人,就你正式转成了咱们厂的技术工。”
孟箬对她笑了一下,算是礼貌回应,便继续低头揉自己的面。
奉承完,吴爱香就像是很好奇似的四处看起来,孟箬也没管她。
吴爱香像是没目的似的转了一圈,然后视线停留在桌上的那张记录纸上。
“这是什么呀?”吴爱香问。
孟箬很随意地回答:“实验记录。”
吴爱香没听懂,笑着说:“你们文化人真不一样,说的话我都听不懂。”
孟箬忙着和面,也没理会她这句话里是嘲讽还是实话实话。
吴爱香见孟箬没理她,她也不敢脱离岗位太久,就走出了研发室。
孟箬又是研究配方的改良,又是和面,又是等发酵,待吐司面包搞好,都快一个下午了。
临下班前,张主任突然带着几个班组长走进了研发室。
正在尝面包记录口感和数据的孟箬一怔。
只见走在最前头的张彩霞笑着说:“别紧张,就是来看看你配方改得怎么样了。”
来研发室查看孟箬面包配方的改良进度,这事还是冯佳玲跟张彩霞建议的。
昨天下班后,宋燕还特地找上冯佳玲,请她吃饭,并向她诉了一番苦。
说她好不容易逮着孟箬男人倒霉的机会,却不能当面嘲讽她,她现在心里难受得就跟猫抓一样。
冯佳玲比宋燕大两岁,两家住得近,经常一起上下班,再加上也说得来就很快成了好朋友。
去年,冯佳玲结婚,宋燕去喝喜酒,还随五十块钱的份子呢。
这年头同事朋友随五十块钱份子可不算少了,有的亲戚都是随个十块二十的。
因此,冯佳玲心中一直记着这份情。
孟箬欺负她的好朋友宋燕,那就等于欺负她。
如今孟箬又落到了一号生产车间,她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她,不帮燕子出这口恶气呢。
于是,在向张彩霞汇报工作时,她装作随意地提了一嘴:“张主任,也不知道孟箬这配方改良得顺不顺利?”
张彩霞听冯佳玲这么一提,才想起来这事她确实需要跟进一下。
一来,孟箬刚由文员转成生产车间的技术工,有很多事可能不清楚不明白,她及时了解后可以快速地提供帮助。
二来,配方改良这事挺急的,因为配方要改良后,面包才能投入生产,所以她得时刻盯着,不然厂长问起来,她总不能一问三不知吧。
但冯佳玲让张彩霞带着各个班组长去研发室看孟箬的改良进度,却不是这个本意。
她本人就是技术工,当然知道配方改良不是一天两天能弄好的。
孟箬改良面包配方,这大半天,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成果。到时候她就可以当着车间主任和班组长的面嘲讽一下她,再顺便给她施加施加压力。
所以,当张彩霞说是要去看看的时候,冯佳玲连忙说了句:“主任,要不,把我们车间几个班组长也叫上吧,这吐司面包我们不都做不好嘛,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学习学习。”
一听到,冯佳玲说是学习,张彩霞当然很乐意,当即就同意了。
以前,她就一直鼓励手下的职工不要停止学习,说人活着的每一刻都应当保持学习的状态。
张彩霞走近,笑着问:“小孟,配方改良得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我们几个也算是老技术工了,如果遇到了什么阻碍,可以大胆地告诉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
孟箬还真遇到阻碍了。
第22章 【22】 写检讨
大概是她的味蕾太敏感了, 她感觉用色拉油、玉米油替代黄油的这几组味道都不太行,但她又找不到别的油脂来替代了。
九零年代初不像二三十年后,食用油种类那么丰富, 现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吃的还是散装油。
近年,也有企业瞄准了国内小包装食用油的空缺, 开始着力生产精炼调和油,包装精美颜色透亮, 但价格也不便宜。
所以现在大部分家庭还是吃的散装油, 城里人一般等家里的油吃完了,就拿着空瓶子去粮油店打油,就跟打酱油是一个道理。
乡下种了地的,一般就是等秋收了,拖着丰收的花生去村里的榨油厂榨成花生油, 菜籽呢就榨成菜籽油。如果家里有条件的, 还会去市场买猪板油熬点猪油放家里备用。
就他们食品厂的研发室,油脂的种类还算多的, 有瓶装的色拉油、玉米油、黄油以及人造奶油。
她自己一个人的口感还是太主观和片面了,她现在急需其他舌头来尝尝这几个面包的味道。
孟箬还没来得及回车间主任的话, 一旁的冯佳玲就颐指气使地开了口。
“别是鼓捣了半天, 什么也没搞出来吧,”冯佳玲语气轻蔑地说, “这个短保面包可是等着上生产线的,你别拖了大家的进度。”
旁边几个班组长一听, 皆是一愣。
有个别两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一下就看出冯佳玲和孟箬的不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20-30(第3/18页)
付。
冯佳玲有个嫂子在二号车间当车间主任, 不然她一个高中学历,进食品厂都难,更别说这么快升迁班组长了。
平时, 冯佳玲也是仗着自己有个当主任的嫂子,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跟她同级的班组长都不太尊重。
见孟箬不说话,她还以为是自己的话镇住了她,更是得意,正想再说几句狠狠杀杀孟箬的锐气。
这时,站在她旁边的张主任轻咳了一声,语气不冷不热道:“少说两句。”
站在对面的孟箬,敏锐地看出张彩霞似乎不太喜欢冯佳玲的做派。
“大家来得还正是时候,我现在正遇着阻碍呢。”孟箬笑着说。
她本来就长得赏心悦目,一笑起来更是讨人喜欢。
“大家都来尝尝面包吧,然后再把每个面包的口感和相应的意见写下来,我好做对比。”说着,孟箬抽出几张纸给大家。
她已经将吐司面包用刀切成了一片一片。
张彩霞看着手里的空白纸,又看看其他人手上的纸,笑着说:“你这办法倒是好得很。”
以前他们出产品也会组织职工试吃,但意见收集得都比较笼统,就随口问问,不会像孟箬这样把意见写在纸上。
今天看孟箬这么做,她突然想明白,意见写在纸上,其实有很多好处,比如留有纸质记录以后再改良配方也用得着。
冯佳玲接过孟箬递来的纸,无语地翻白眼:“搞这么麻烦,有必要吗?就做几个面包,还搞这么大阵仗,做给谁看呢。”
冯佳玲对孟箬的恶意不要太明显,站在她旁边的另一个班组长都看不下去了,无奈摇头,人蠢就蠢,还蠢得这么现眼。
张彩霞皱着眉看了她一眼,但也没再多说什么。
“好了,大家听小孟的,先品尝再写下口感和意见。”张彩霞组织道。
说完,她第一个走上前,然后她就注意到每个面包旁的序号。
“小孟,是按编号来写口感吗?”她问。
对于每个吐司面包,她没在旁边特意标注配料,而只是简单标了个序号。这样是为了防止大家的刻板印象,一看原材料贵就觉得肯定味道也会更好。
就像平时出去买东西,觉得贵的质量也一定更好,其实并不全是。
孟箬点头:“对,大家可以尝完一个就立即写下这个序号面包的口感,这样不容易搞混。”
“事儿真多。”冯佳玲声音不大不小地嘀咕了一句。
张彩霞和其他几个班组长品尝面包,写口感和建议都还算正常。
轮到冯佳玲,她的表演就略显浮夸了。
吃到1号,其实感觉还行,她皱着眉说:“这什么味道啊,好难吃。”
然后在纸上写下“难吃”两个字。
吃到2号,感觉味道跟1号差不多,她又开始表演:“这个也难吃,干巴巴的。”
并在纸上写下“一样难吃”四个字。
吃到3号,其实味道很不错,面包又松软又香甜,但她为了呈现一个递进的表演,表情更浮夸。
“呕——”她咽下面包后,夸张地干呕了几声,皱着眉一脸嫌弃道,“这是人吃的吗?”
在一旁静静看她表演的孟箬:你倒是别咽下去啊,那样表演还更逼真一点。
听到“这是人吃的吗”这句话的众人纷纷抬头侧目看向冯佳玲。
哪来的奇葩?
哪来的戏精?
哪来的神经病?
但冯佳玲的表演还没结束,她继续一脸嫌弃又鄙夷道:“孟箬,你这做面包的水平也太次了吧,半路出家就是半路出家,真是不能抱有一点期待。”
“我是厂长任命的面包技术员,那按你这意思,是在怪厂长水平也不行咯。”孟箬笑盈盈地反驳。
“你这算不算背后编排厂长啊?”她笑着反问。
一听牵扯到厂长身上,冯佳玲有点怂了,她有点结巴道:“孟箬,你别乱泼脏水啊,我只是说你,又没说厂长。”
“既然你这么看不上我的技术,那这配方改良的事不如你来?”孟箬冷笑,“反正你也是技术工出身,还是班组长,水平肯定比我强多了吧。”
孟箬这么一说,冯佳玲更慌了,本来这个活就是派到她这个班组的,但奈何他们班组的技术工没一个能做出来,当然她就更不会了。
她那点技术还是跟她嫂子学的,学了个半桶水而已。
“这个事本来就是你的,干嘛要……”
冯佳玲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张彩霞不耐烦地打断。
她抽过冯佳玲手上的口感描述看了一眼,一二三号的描述分别是:难吃、一样难吃、比屎还难吃。
张彩霞看完就皱起了眉,还很不给面子地将三个描述大声念了出来,冯佳玲顿时臊得脸都红了。
“这就是你的口感描述?这是一个专业的技术工能写出来的描述?这是一个班组长写出来的描述?”张彩霞拿着那张纸在冯佳玲面前扬了扬。
冯佳玲的脸更红了。
张彩霞对手下人严格那可是出了名的,余下几个班组长一听张彩霞的话,连忙去看自己的口感描述和建议,是不是符合技术工和班组长的水平。
说罢,张彩霞又陆续看了其他几个人的口感描述,倒还算正常。而且根据大家的描述,3号的口感优于1号2号,她也是这么认为的。
随后张彩霞又问孟箬:“3号的配方是什么?”
孟箬如实回答,3号的配方就是之前厂长认同但又觉得成本高了的配方。
张彩霞点点头,心想难怪3号的口味是最佳的。
但是呢,冯佳玲对3号的描述却是“比屎还难吃”,可见她根本没有认真去测评每个面包的口感。
这种人她是最看不惯的,公私不分,因为私人感情严重影响工作。
“冯佳玲,你看看你对3号的评价,‘比屎还难吃’,这是厂长认同的原配方,而你却写出这样的评价,那我请问到底是你在胡说八道,还是厂长在胡说八道?”
说到最后张彩霞的声调提得很高,孟箬感觉整个研发室都好像震了一下。
冯佳玲也是吓得一颤,连忙解释说:“是我胡说八道,是我胡说八道。”
她这一说,在张彩霞看来并不是认错,而是
承认自己对工作的不负责。
“冯佳玲,这是工作,工作你懂吗?”张彩霞被她气得直拍桌子。
张彩霞对工作一直是最负责最认真的,她也明白这份工作几乎改变了她的命运。
她出身在一个并不怎么好的家庭,老家在农村,家里的老人和爹妈都是极度地重男轻女。
她是靠着自己,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的,她对其中的艰辛再明白不过。正因如此,她很看不惯那些不公平的人和事。
冯佳玲从一进厂,就在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20-30(第4/18页)
手下,她再清楚不过她的能力。
勉勉强强当个技术工还凑合,当班组长却是不配,但她却靠着关系升成了班组长。
自打冯佳玲升为班组长后,心思更是不放在工作,整天吹嘘自己那当车间主任的嫂子。她早就看不惯了,索性今天新账旧账一起算。
冯佳玲吓的又是一颤,连忙认错:“对不起,主任,我知道错了。”
“回去写检讨。”张彩霞指着大门的方向,不留情面道。
冯佳玲被赶出研发室后,张彩霞又看了下孟箬对这三份面包的口感描述,很是满意地点点头。
“写得很详细,工作做得很细致啊。”张彩霞说。
然后,她又注意到孟箬放在桌上的那份“实验记录”。
张彩霞看了一下,上面各项配料的份量,以及发酵时间,烘烤温度什么的都写得很清楚,这等于就是一份面包配方了。
“实验记录?小孟,你这是拿出科学的架势来改良配方啦,哈哈哈哈。”她笑着说。
“研发嘛,跟科学家做实验室其实没什么区别。”孟箬也笑着道。
“但是这些数据要注意保密,别被有心人看到泄露了出去。”张彩霞突然压低声音,凑到她耳边道。
孟箬闻言,神色一凛,很严肃地点点头。
这点她倒是没想到,不过涉及到配方也确实需要小心。
一旦配方发生泄露什么的,责任不就全权在她头上么。
张彩霞看着孟箬,满意地点头:“行,配方改良你这边继续,这事比较急,还是要尽快。”
孟箬郑重点头。
随后就是响起的下工铃。
孟箬收拾好研发室的东西,依旧像往常一样站在食品厂门口等游彻来接她。
冯佳玲和宋燕手牵着手经过食品厂门口时,一看到孟箬就不约而同地扬起下巴,用鼻孔看人,发出一声不屑的哼声。
孟箬照旧懒得搭理这两个跳梁小丑,一个眼神都懒得分过去。
如果说之前冯佳玲刁难孟箬还是为了给好朋友宋燕出气,那么现在两人俨然组成了同一阵营,冯佳玲也恨上了孟箬,仇恨程度甚至比宋燕还甚。
当然,这些孟箬毫不知情。
今天食品厂发工资,孟箬摸了摸口袋里刚发出来的热乎的钱,心想今天可要买点肉好好犒劳犒劳自己。
等游彻骑着车来接她,孟箬一坐上车后座就开心地说:“今天发工资,走,我们去肉铺买点肉。”
“好。”游彻应了声,更加卖力地骑了起来。
两人来到肉铺,肉铺里的肉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孟箬挑了一块卖相还可以的梅花肉,又买了一点猪板油,准备回家熬猪油。
肉铺不远处就是几个菜摊子,买了几个辣椒,又买了几个圆茄子,准备烧一道小炒肉,烧一道肉沫茄子。
游彻又继续蹬着车,把孟箬载回家。
孟箬拎着刚买的菜,游彻弯下腰给自行车上锁,就在两人准备上楼回家时,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
“孟姐姐。”
孟箬停下脚步回头一看,惊讶地扬了扬眉。
竟然是郑婉,她怎么找到这来的?
第23章 【23】 丢工作
要说郑婉是怎么找到他们家来的, 还要从头说起。
消停了没几天的郑婉,又开始逃工去电器厂找游彻了。
这次她冒着被孟军骂的风险也要去电器厂找游彻,主要是因为她听说了电器厂厂长跑了, 以及电器厂欠了一百多万外债的事。
电器厂出事了,在电器厂上班的游彻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郑婉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和游彻拉近关系的机会。
于是,她趁孟军在前厅和顾客聊天的时候, 偷偷从后厨的后门溜了出去。
她连跑带走来到电器厂, 却很不凑巧,她还没来得及叫下游彻,游彻就蹬着车走了。
但溜都溜出来了,她又不想无功而返,就一咬牙, 跑着跟上了游彻的自行车。
很快游彻来到食品厂, 接到孟箬。有孟箬在,她就更不好开口叫游彻停下了, 于是她只能他们骑车,她跑, 这样跑了一路, 最后跟到了游彻的家。
眼看着,游彻锁了自行车, 两人就要上楼了,郑婉心想再不叫住游彻就没机会了, 便出声喊出了口, 只不过这次她很聪明地喊了孟箬的名字。
孟箬停下脚步一脸惊讶地问道:“你怎么找到这来的?”
“我,”郑婉支吾了一下,“我本来是要去食品厂找你的, 结果刚到食品厂,就看到你坐上自行车走了。”
“怎么了?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孟箬问。
一看到郑婉,孟箬就想起,前些天游彻说的郑婉去电器厂找过他,说是有事找她。
虽然有点绕,虽然她也不知道郑婉有事找她,为什么是去电器厂找游彻,而不是去食品厂找她?
但总归有事先说事。
这时,郑婉才想起之前跟游彻扯的谎。
她没有提前想好这个理由,于是只能现编:“我、我被二姨赶出来了,现在没地方住。”
“啊?怎么会这样?”孟箬很是惊讶。
李梅不是她亲妈吗?原书中,李梅可是很护着郑婉的。
想着,孟箬狐疑地看着郑婉,有点怀疑郑婉在骗她。
“是这样的,姨夫不让我住家里,二姨也不让我住家里。”说完,郑婉一副可怜的样子低下了头。
“孟姐姐你可以暂时收留一下我吗?”郑婉又问。
孟箬当即露出为难的神色说:“不是我不想收留你,是我家就一个房间,你来了也没地方住。”
郑婉:……
见郑婉愣神阶段,孟箬连忙又说:“你看天色也不早了,我就不留你吃饭了,你赶紧回家吧,不然天黑了,路上不安全。”
说完,孟箬就拽着游彻上了楼。
郑婉:……
回到家后,游彻很直白地问她:“我怎么感觉你有点故意躲着她。”
“有么?”孟箬随意一笑。
今天郑婉突然过来找她,她感觉有点奇怪。一来,李梅是她亲妈怎么可能回把她赶出去,二来,作为原书中的作精女配,她依旧有点担心原书剧情会对她产生影响,所以还是尽量避免和原书女主深度接触吧。
“她二姨也就是我后妈,肯定是不会把她赶出孟家的,这点你放心。”孟箬想着还是跟游彻解释了一句。
他好像对这并不关心,低头开始洗菜。
孟箬想起什么,问:“你们厂里的事,上头领导怎么处理的?”
游彻:“副厂长说,先停工,然后等新厂长上任。”
孟箬点头:“这样啊。”
她将切好的肉放进碗里,正准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20-30(第5/18页)
倒点酱油腌一下肉,发现酱油瓶里的酱油就剩一个底了。
孟箬将剩余的酱油倒进肉里,抓拌了一下,然后将空酱油瓶递给游彻。
“酱油没了,去粮油店打点吧。”
游彻接过酱油瓶就出了门。
游彻出去后,孟箬又将剩余的瘦肉剁成肉沫,待会儿做肉沫茄子时用。
锅里倒油,葱姜蒜末爆香后再下入腌好的肉片,大火爆炒之后,又下入辣椒段,辣椒一下入锅中,辣味就被炝了出来。
这边本地人都能吃辣,卖的辣椒也是比较辣的那种。
随后她又拿出黑豆豉,铲一勺洒进锅中。
黑豆豉可谓是小炒肉的灵魂,豆豉一进入高温的锅中,那豆豉香瞬间迸发出来。
顿时肉香、豆豉香混杂着强势霸道的辣气飘出窗外。
坐在沙发上听收音机的老王不禁被香得站了起来,他走到厨房问自己正在烧菜的媳妇:“媳妇,今天烧啥菜呢?咋这么香?”
王德柱一看,媳妇烧了一道青菜和丝瓜,一点肉沫都没有,咋还烧出这么浓的肉味呢。
“媳妇,青菜和丝瓜咋让你烧出肉味来了?”王德柱问。
“啥啊,”周巧梅白了他一眼,“楼上在烧肉,楼上飘下来的香味。”
一听这话,王德柱露出几分失望,随口问了句:“你怎么知道是楼上在烧肉?这楼这么多家都在烧菜呢?”
周巧梅又白自家男人一眼,说:“我在住多久了,谁家烧菜什么味道我能不知道?”
“这菜香味就是从楼上小夫妻搬过来才开始的,不会错。”说着,周巧梅又好奇起来,“那小媳妇看着娇娇弱弱的,我还以为是个啥活儿不会干的小姐呢,没想到菜烧得这么香。”
王德柱闻着外面的肉香,夹起自家媳妇煮的青菜,顿时觉得这平常早已吃习惯的素炒青菜,跟猪食一样难吃。
周巧梅全然不知自家男人内心的想法,一边扒着饭,一边饶有兴致地说道:“她男人厉害得很,新婚夜还把床给压塌了,那次我们不都被那动静吓一跳嘛,我还特地跑上去问的,你记得吧。”
“知道知道,这事我都听你说多少遍了。”王德柱扒拉着索然无味的饭菜,不耐烦道。
孟箬菜炒到一半的时候,游彻也打好酱油回来了。
她接过酱油,转成小火,淋入一点酱油。
霎时,一股浓郁的酱香味扑鼻而来。
这纯天然酿造的酱油就是香,不像她那个世界的酱油全是科技与狠活,鲜是增味剂调出来的,还带着一股子香精味。
这个年代的人大多朴实,大家做生意做的也都是良心生意,酿酱油用的都是真材实料的黄豆,不像后世,酿酱油的原料是榨完油的豆渣。
肉沫下锅翻炒,炒熟后再下入泡完水的茄子,待每块茄子都均匀地沾上肉汁后,再倒入提前勾芡好的料汁,以及蒜蓉。
肉沫茄子一定要多放蒜蓉,不然就不香了。
转小火焖煮个十分钟,然后再转大火收汁。
一掀开锅盖就是扑鼻的肉香和蒜香,茄子焖得软烂,还吸满了肉汁,软糯咸香真的比肉还好吃。
好吃到孟箬自己都连干两碗饭,游彻就更别说了,最后一点汤汁都没浪费,用白米饭再刮了一遍盘子。
真的太久没吃肉了,孟箬摸着自己吃得圆滚滚的肚子,满足地打了一个饱嗝。以后赚到钱了,她要天天吃肉。
*
孟箬拽着游彻上楼后,郑婉一脸懵地站在原地。
她没想到孟箬拒绝她会拒绝得这么果断,几乎是不留有任何余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