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 180-200

180-20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思凡 重生后先生成了恋爱脑孟承远林岁 金丝雀逃跑后摄政王他急了谢裕沈蔺 【快穿】成为恶毒花瓶后我万人迷了 霍总的天价娇妻:轻点宠 光明牧师死灵教徒 山里捡了个小福星 礼物 山神 GB清冷师尊说他都是自愿的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80-200(第1/27页)

第181章 第 181 章 补昨天二更

虽然皇帝是不相信什么迷信之说, 但位高易折在后宫似乎是显见的事情。

宫里英年早逝的贵妃太多了。

不用提康熙、雍正两朝,只说本朝,高贵妃、嘉贵妃年岁不算太大就过世了,剩下的一个纯贵妃, 身子也不怎么好。

宫里传言, 贵妃这个位份克人, 尤其是克那种有薄命之相的女子。

传言不可信, 弘历没让人算过陆薇的面相,但她长得太漂亮了,红颜薄命。

弘历送她护身符是希望能保佑她平安健康。

他对于喜欢的嫔妃们愿意说甜言蜜语哄她们开心,这回只是非常朴素地祝福陆薇身体健康,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儿,于是又道:“老佛爷最喜欢你,所以你要健健康康的陪着她老人家。”

陆薇却觉得身体健康四个字比什么甜言蜜语真诚多了, 与乾小四相处了这么多年, 这个大老板也是越来越好了, 她一口答应道:“好。我所有的东西都是皇上赐予的,没什么东西可以送您, 我只有一句祝福, 希望您身体健康。”

他做皇帝大老板的安全感是满分,让人很安心。

两人互相祝身体健康, 皇帝对这个祝福很满意, 他觉得陆薇很懂他的心。

祝福之后, 就是品鉴玉雕的环节。

陆薇把这块和田玉拿在手里时就感觉到大不一样。

质地非常细腻, 油润感十足,小小的一块摊在手心,犹如一团光洁白润的油脂。

陆薇试着在手里掂了掂, 很有重量感,她自己也有不少玉器玉饰,但光以肉眼看,质地是远远比不上这块玉雕。

她赞道:“这块玉比我以前所有的玉都要好得多。”

弘历得意道:“那当然,这可是产自昆仑山的和田玉,投诚大清的准噶尔部落所进贡的极品美玉。朕已经预备在准噶尔设驻防大臣,届时就可以把和田玉矿的开采纳为官营。”

所以这就是打完仗给自己的奖励吗?

在做皇帝这件事上,皇帝从来没委屈过自己。

俗话说,玉能养人,陆薇很喜欢这块和田玉,干脆就找络子串起来系在脖子上。

正好把皇帝原来送给她的那块水晶貔貅给换下来。

皇帝送的东西都是珍品中的珍品,比内务府送来的份例中的东西要好得多。

次日一早,陆薇从九州清晏回自己住的映水兰香,春桃替她更衣,一眼就看到了玉雕小龙,不住地感叹:“皇上对您可真好。”

陆薇承认皇帝对她很好,但皇帝的好肯定不是对她一个人的,爱人是独占的,老板是大家的,妥妥的大众情人,千万保持理性,不能被老板的糖衣炮弹给击晕了头脑,皇帝做她最敬爱的老板就行了。

……

陆薇被封为贵妃的事情,她自己接受良好,但肯定有人为此心里很不好受。

这人不是舒妃,不是令妃,却是皇后。

在每日例行的请安礼结束后,皇后留下了令妃。

亏她提前把消息透露给令妃,而是还在皇帝面前为她说好话,令妃竟是个如此没用的。

令妃低头做惶恐状,“妾无能,请皇后娘娘恕罪。”

皇后冷冷道:“你没什么好让我恕罪的,我只问你,情愿一辈子都被庆妃压在头顶吗?”

令妃在心里默默道,我情愿被庆妃压在头顶,也不情愿被你这么一个蠢人压在头顶,她确实可以在皇上面前去争取,但皇上很明显心里已经定了庆妃,她为何要去拂皇上的意思?自然是要顺着他的心意来。

她面上恭谨无比,试图把战火挑拨到旁人身上,于是道:“我本就是卑微之人,当不当得了贵妃不打紧,但这贵妃之位一定不能让舒妃坐上,否则便是皇后娘娘您最大的威胁。”

果然,她一提到舒妃,皇后的视线立刻就被带转移了。

她厌恶庆妃没错,但若是说到谁是她的心腹大患,除了舒妃不会有旁人。

舒妃的养子十一阿哥永瑆与十二阿哥永璂,两人年纪一般大,同时入上书读书,但两个孩子对比下来,永瑆聪明会来事,就显得永璂不甚突出。

皇后为此头痛不已,她比皇帝和上书房的师傅们都上心儿子的功课,时时考校督促儿子。

她已经顾不得责备令妃无能了,挥挥手让令妃离开,又命人去阿哥们居住的福园所看看,若是十二阿哥散学了,就让他过来一趟。

皇帝曾在太后六十大寿之时为她写过一篇祝寿赋,皇后已经提前一个月让十二阿哥背诵起来,预备着等太后的生辰,让十二阿哥当众背诵。

但这篇赋太长了,用词华丽,对于一个五岁的小孩子还是很有困难的,皇后只能多加督促了。

人的欲望是

一步步扩大的,当娴妃的时候,那拉氏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当皇后,称为人上人;当了皇后之后,则想的是生儿子;生了儿子之后,又想着儿子出人头地……

她自己被儿子的事情吸引住了大部分的注意力,令妃正好能喘一口气。

服侍先皇后时,令妃很累,但那种累只是身体的累,心却是积极向上的,她只用一心一意跟着先皇后就行,因为她知道先皇后不会亏待她。

现在与现任皇后共事,身体与心双重累,这个皇后非常难伺候,幸亏她够蠢够自大,令妃才能有喘气的机会。

令妃回到怡然居,等候了一会儿,有太监引着她的两个弟妹过来见她。

这次的大封后宫,她并非是一无所获的。

她虽然没当上贵妃,但皇帝对她的家人给予了赏赐作为对她的补偿。

令妃娘家这些年欠了不少账,算起来足足有几千两银子,这一次皇帝非常大方,替魏家把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

除此之外,又赏赐房屋、田产给魏家,魏家可以收取房租与田租作为日常用度。

令妃的两个弟妹欢天喜地进圆明园探望令妃。

自那一年令妃因私下接济娘家被罚后,这是她的娘家人第一次进宫。

大姑子生有两个皇嗣,翻身成功。

两个弟妹脸上喜气洋洋,道:“皇上待娘娘您真好。”

令妃笑了笑,“皇上对我还不算是最好的。”

弟妹们愣住了。

令妃略过这个话头,转而问道:“父亲的身子怎么样了?”

大弟妹回道:“父亲的身子很好,他让您不用担心他,专心侍奉皇上。”

小弟妹非常感性地说:“娘娘苦尽甘来,咱们家也终于苦尽甘来,只可惜额娘不能亲眼看到这一幕了。”

她口里的额娘就是婆母杨氏。

提到母亲,令妃心里一痛,她的母亲,这辈子都没能享过福啊。

因祖父之故,魏家欠了内务府库银子多达万两白银,母亲自从嫁过来,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过得最清贫的日子,如今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80-200(第2/27页)

可额娘却看不到了。

她忍住心里的悲伤,“再提往事也没什么意思,家里现在还好吗?”

大弟妹笑道:“很好。”

二弟妹则说:“若是能给夫君在内务府谋一份职位就好了,年轻力壮的人,不好总是闲在家里。”

令妃沉吟道:“慢慢来,这个先不急。”

两个弟妹非常信服她,连忙道:“娘娘说的是。”

眼看着魏家逐渐有了起色,令妃心里是高兴的,当年她出生时,因为是个女孩,祖父与父亲很是失望,可是现在她却是魏家的顶梁柱,她一定能完成额娘对她的嘱托。

……

册封嫔妃的喜事过后,紧接着就是太后的生日——圣寿节。

过生日是一桩喜事,但对于已经六十六周岁的太后来说,她谈不上高兴。

年纪越大就意味着离死亡越来越近,享福惯了的人其实是畏惧年纪的。

陆薇在圣寿节的一大早就去了长春仙馆,她没说什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套话,握着太后的手道:“老佛爷,年纪不重要,心态才是最最重要的,老佛爷的心态就像年轻人一样,皇上说了过几年再去南巡,老佛爷还有兴致去吗?”

太后不服输道:“当然有!”

两人说说笑笑,太后心里对年纪的事情看淡了许多。

圣寿节的宴饮摆在傍晚,白天就是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但太后年纪大了,这些都不需要她亲自上场,她甚至都不必亲自接见命妇们的拜寿,一切以她自己舒服为首要前提。

陆薇觉得乾隆后宫只有一个大女主,那就是太后。

自那一年的真假生母事件后,这些年里皇帝对太后越来越好,更多的时候愿意哄着太后。

陆薇看着太后已经白了一半的头发,心里酸酸的,虽然她尽力在劝说太后,但人是不能与自然规律抗衡的,太后确确实实是老了。

可能皇帝也有同样的感觉吧。

在太后的极力要求下,今年圣寿节一切从简,只在圆明园办个家宴就行。

参宴人员也很简单,皇帝,以及后妃皇子公主们。

除了这些固定人员,几个非常亲近的宗室,再就是太后的娘家钮祜禄氏,先皇后娘家富察氏,以及现任皇后娘家那拉氏,这三家的人被允许进宫赴宴。

第182章 第 182 章 说是小型内廷家宴,但……

说是小型内廷家宴, 但太后的生日宴再小也有限。

等陆薇与颖妃结伴赶到九州清晏奉三无私殿赴宴时,大殿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陆薇很快就看到了常居紫禁城的愉妃和婉妃,她与愉妃不熟,但与婉妃却是相熟的, 走过去打招呼。

婉妃微笑冲她行礼, 陆薇忙道:“不用多礼。”

当她还是陆答应的时候, 就是同住咸福宫的陈贵人在照拂她, 婉妃年纪比她大几岁,陆薇仍以姐姐称呼她。

这些年来两人见面机会有限,婉妃还当她做了贵妃不好再亲近了,见她还是原来的样子,心里很喜欢。

紫禁城太寂寞了,难得见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婉妃与陆薇多说了些话, 直到看了令妃, 她才辞了陆薇过去给令妃打招呼。

颖妃在一边假装酸溜溜地说:“贵妃姐姐没把我忘了吧。”

陆薇笑她:“你去找你的朋友说说话啊。”

颖妃摊手:“这后宫哪有什么朋友!”

两人正说着话, 新晋的豫嫔走过来,用蒙古话同颖妃说了几句, 颖妃叽里咕噜回了她几句, 豫嫔屈膝,然后离开。

陆薇随口问问:“她同你说什么?”

颖妃道:“她问我明日可不可以去杏花春馆找我, 我看她怪可怜的, 就答应她了。”

蒙古是一个极大的范畴, 往北可以到喀尔喀蒙古, 往东可以到科尔沁蒙古,往西可以到青海、伊犁等地。

地方太大,部落众多, 如果对同一部落的人,颖妃可能还点老乡的感觉,但豫嫔与她部落不同,颖妃对她没啥感觉。

豫嫔出自准噶尔蒙古,在平准战役中,其父率部属投诚大清,她是在这种情况下入宫的,完全没有提前经过语言培训,语言不通,既不会满语,也不会汉语。

她在宫里苦学了两年的汉语、满语,到目前为止,只能非常有限的交流。

今天的这场内廷宴,因后宫三巨头还没过来,别人都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话,豫嫔独自坐在一个角落。

颖妃继续道:“我让她只学汉话就行了,她心气高,不肯落下满语,以至于学习进度缓慢。哎,其实皇上也会蒙古语,她能跟皇上交流就行了。”

陆薇早就听闻皇帝是语言天才,会汉、满、蒙、藏四种语言,还懂梵文,等过两年搞定了天山南路的回部,他还得多学一门语言——维吾尔语!

她特别好奇,“皇上的蒙古语说得怎么样?”

颖妃笑道:“就这么说吧,皇帝的蒙语水平与我现在的汉语水平差不多。”

她从小在京城待过几年,汉语说得很溜,也就是说皇帝的蒙语水平很高。

可以啊,大清有一大块地盘是蒙古,可不得把他们的语言搞得明明白白的。

这时候太监们一声接一声通传起来,帝后二人侍奉着皇太后进来,众人连忙行礼入座。

……

宫里这样那样的宴会其实都很无聊的,以形式为主,没那么温馨,这么多人凑在一起,礼仪与规矩是最重要的。

所以每当参加这种宴会,陆薇的主要任务就是埋头吃吃喝喝。

但今年她连埋头吃喝也不行了,因为她当了贵妃,座位大大靠前,她与纯贵妃的位置设在帝后身边。

所以得时刻保持得体地微笑,非常有仪态地吃饭。

离皇帝近了,吃瓜看戏更方便了。

今日除了皇帝的自家人,钮祜禄氏、富察氏、那拉氏三家外戚都过来了,他们在给太后请过安后,被安排在偏殿入席。

这三家人来给太后拜寿时,对比那时相当的惨烈啊。

太后的两个侄子,再加上皇后的一个侄子,在以傅恒带领的一众富察家的子弟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傅恒在朝中当官多年,早已沉稳下来,他的长子福灵安、福隆安,侄子明瑞、明仁,这四个年轻人站在一起器宇轩昂,意气风发,卖相非常不错。

陆薇打量了好几眼,再看其他嫔妃也都盯着他们在看,不止嫔妃们喜欢看,就连太后也喜欢看。

她还记

得明瑞,特意跟他说了好些话。

明瑞在平准战役中已经上过战场了,他与和敬的额驸同样是第一次上战场,明瑞表现优异,回京论功行赏,现在已经升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

太后看着当初的小少年一步步长成今日能为国征战沙场的巴图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她对皇帝道:“明瑞还是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80-200(第3/27页)

看着长大的呢!”

皇帝笑着接了一句,“也是朕看着长大的。”

再就是福隆安,这位是皇帝的准女婿,皇帝看他也觉得很喜欢。

另外的福灵安、明仁这两人看着都不错。

皇帝满脸带笑,看富察家的下一代子侄们,比看自己的儿子们那是亲切一百倍。

最后他还问到了福康安:“怎么不把他带进来?”

傅恒回道:“福康安年纪太小,臣担心他不懂宫中规矩,冒犯了贵人们。”

皇帝笑道:“福康安最是聪明,他不会的,你下次只管带他进宫,朕要看看他。”

陆薇听到了什么?

传说中乾隆的私生子福康安已经出生了啊。

有机会她倒很想见见这位著名的福康安。

外戚三家人,富察家把风头全占了,光彩照人,太后的两个侄子闷不吭声;皇后的侄子讷苏肯更加没有存在感,灰扑扑的。

陆薇偷偷去看皇后的神色,只见她嘴角挂着标准的微笑,一双眼睛却冷然得很。

外戚们给太后拜过寿,就回了偏殿入席。

正殿继续开宴,宴席过半,皇帝喝了几杯酒,心情大概是真得很不错。

他暂时离席更衣。

接下来陆薇看到了她参加了这么多次宫廷宴都没有看到过的劲爆画面——一大群花孔雀袭来了!

好吧,其实是皇帝穿着五彩斑斓的羽衣,带着他的儿子、孙子,已经富察家的五个人,在大殿里公然跳舞。

所有跳舞的人都披着彩色羽衣,咋一看,真就是一群花孔雀。

一群花孔雀们卖力地手舞足蹈,舞蹈是没什么章法的,但满满的诚意是非常到位的。

废话,皇帝的面子谁敢拂面?大家面带微笑,跳得无比认真虔诚。

陆薇也就错愕了一秒钟,赶紧调整面部表情。

错愕的不止她一个人,太后也是如此,面对儿子的彩衣娱亲,太后笑得合不拢嘴。

陆薇觉得老佛爷这么高兴,除了感动于皇帝儿子的孝顺,肯定还有别的。

因为大殿里这群魔乱舞的场面实在太搞笑。

舞蹈结束,皇帝祝福母亲长命百岁,他们母子俩永远相伴相依。

太后的眼睛真得红了。

从今以后,她真的可以放下钱氏的事情了。

……

晚宴结束后,时辰尚早。

皇帝带着富察家的六个人去了书房;皇后与陆薇送太后回长春仙馆,其他人都散了。

等到了长春仙馆,太后便道:“皇后先回去吧。”

皇后恭敬地笑道:“皇额娘赏媳妇一杯茶喝吧。”

太后本来想拒绝她,但是想到今晚上给她背诵祝寿赋的十二阿哥心软了一下。

无论如何,十二阿哥总是个乖巧的孩子。

这宫里能言善道的人太多了,不善言语,比较沉默的十二阿哥却更招太后心疼。

同样是嫡子,想想富察皇后生的那两个嫡子的待遇,再看看现在的十二阿哥,他本身并没有显现出特别出类拔尖的样子,再加上这么一个母亲,前途只怕坎坷。

他如果不是嫡子倒也罢了,现在嫡子的身份反而对他是一种束缚。

进了长春仙馆西暖阁,陆薇先看了太后一眼,太后对她点点头,陆薇就干脆地离开了。

彩霞送了两杯茶进去,然后出来道:“那位必定是有事情要求我们老佛爷,无事她是不会过来的。”

彩葭恨恨道:“她就是仗着我们老佛爷心善,您说对吧,庆贵妃娘娘?”

陆薇笑道:“她有没有事求老佛爷我不知道,但老佛爷确实是心善的。”

当年避暑山庄真假太后案,皇后的行事令人心寒,太后对皇后从此就冷淡了,再无情分可言。

可她老人家是很喜欢孙儿孙女们的,皇后派十二阿哥开路,小小的十二阿哥全无心机,真诚地喜欢祖母,太后就是看这个孩子的份上,对皇后都不至于太冷漠。

但太后与皇后这对婆媳之间也仅剩表面的一层关系了。

皇后扯东扯西,就是不直接说明来意。

太后不耐烦道:“有话就快说,我没那么多功夫给你耽搁。”

皇后道:“皇额娘,我是为十二阿哥来的。”

听说是十二阿哥的事,太后才稍稍放缓了神色,问道:“什么事?”

皇后没有回答,而是起身走到太后身边,然后慢慢地跪在她膝下。

太后简直气笑了,“这不是十年前了,不必跟我来这一出。”

皇后摇摇头,“皇额娘,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都是为了十二阿哥啊,希望您能怜惜他。”

太后:“说吧。”

皇后的眼泪掉下来,“您知道的,十二阿哥处境艰难,我听说傅恒有个女儿与十二阿哥同岁,她若是能当十二阿哥的福晋就好了。”

第183章 第 183 章 二更

提出让十二阿哥与傅恒之女定亲, 是皇后深思熟虑之后的想法。

这些年里除了一个傅恒之外,富察氏的下一代也逐渐冒出头,深得皇帝的重用。

十二阿哥总是要娶妻的,早日与傅恒的女儿定下婚事, 对他来说算得上好事一桩。

而且这件事得提早确定才行, 舒妃那边有个十一阿哥永瑆呢, 她与傅恒的夫人是亲姐妹, 如果舒妃为永瑆打算,十二阿哥这边就难说了。

皇后丝毫不认为这桩婚事是十二阿哥在占富察家的便宜。

这是互利双赢的事情,十二阿哥是嫡子,未来极有希望继承大统,那么傅恒的女儿就是皇后,家族能再出一位皇后,这对富察家来说是极大的荣耀。

皇后并不喜欢富察氏的女人, 出此下策也是不得已的为之。

皇上迟迟不肯秘密立储, 皇后的心不能安定。

她看得出太后是疼爱十二阿哥的, 稚子无辜,希望太后能多为十二阿哥想想。

太后是真没想到皇后竟然能提出让十二阿哥与傅恒的女儿结亲, 她已经不知道该说啥了。

先不说别的, 富察皇后还在世时,皇后就颇有野心, 这一点太后心知肚明, 并且还是默许的。

虽然事实证明她自己错得离谱, 看错了人, 富察氏再不好,也比现在的那拉氏要好。

那拉氏根本就不喜欢富察皇后,又如何会喜欢的侄女?

纯粹是在拉利益, 她是把所有的人都当傻子了吗。

这也就算了,富察氏在朝堂上说话有分量,能与富察氏结亲,对十二阿哥来说的确是好事,问题是她为什么不自己去说?

她这个人啊,永远都躲在人背后算计,但凡她有勇气直接去向皇帝说这件事,太后都高看她一眼。

太后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80-200(第4/27页)

问她道:“十二阿哥是你的亲生儿子,您做额娘的为他的将来打算无可厚非,你自己去向皇上提这桩婚事吧。”

果然不出太后所料,皇后拒绝了。

她伏在太后脚边哭道:“并非我想麻烦皇额娘,我若去跟皇上说,皇上是不会听我的。求求您了,我只是想让十二阿哥的未来多一重保障,他是嫡子啊!”

太后生平最烦那些嫡嫡庶庶的事情了

,所谓的嫡子就看皇帝认不认。

她虽然心疼孙子,但更心疼儿子。

富察家现在是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效忠的是皇帝。等他们的女儿与十二阿哥结亲,他们如果有了异心,背刺的是皇帝。

在孙子与儿子之前,太后根本不会做选择。

她冷冷道:“这件事我不会管,你回去吧。”

皇后满面泪痕,“皇额娘,永璂可是您的亲孙子。”

太后看着她的眼睛道:“你今日所为,有多少是为了永璂,有多少是为了你自己?”

皇后不躲不闪,“我们母子一体,我连命都可以给永璂!”

太后最后叹了一口气,“不要再做什么了,顺其自然吧。”

皇后失望极了,她直起身,默默地退出屋子。

……

她一离开,陆薇带着彩霞、彩葭两人进来看望太后。

难得见太后皱眉深思的样子,必定是皇后说了什么扰乱她心绪的话。

太后对陆薇倒不瞒着,“皇后想让我牵线促成十二阿哥与傅恒之女的婚事。”

陆薇赶紧道:“您肯定是没答应,对吧?”

太后瞅了她一眼,笑道:“我没答应。我刚才是在想,我不止不会答应,而且就算皇上答应,我也要反对。”

那拉氏的心太大了,十二阿哥才五岁,她就操心起储君的事情,等十二阿哥当上了储君,是不是就开始盼着皇帝早死呢。

当然,在太后当熹妃的时候,在弘历的太子之位十拿九稳的情况,她也是巴不得先帝快快给儿子腾位置……

嫡子具有天然的优势,所以傅恒的女儿嫁谁都行,就是不能嫁给身为嫡子的十二阿哥。

太后想到这里,立刻吩咐李昌盛去九州清晏请皇帝过来。

皇帝正在书房与傅恒,明瑞等人欣赏书画,忽闻太后要见他,吓了一跳,太监说不清楚事情,他还以为太后有什么不好,飞快赶过来长春仙馆。

陆薇早就带着人在门口迎接他了,见皇帝过来,不需要他问,就道:“老佛爷身子无事,刚才皇后娘娘来了一趟,老佛爷说有话同您说。”

弘历点点头,安心了不少。

皇后、十二阿哥、储君、嫡子这样的话题,连在一起就是禁忌。

关于立太子这种事情,皇帝可以主动立,但不能被人催着立,更不能被人逼着立。

皇后表面是提的是十二阿哥的婚事,实际上剑指储君之位。

陆薇觉得皇后太心急,她这样反而会害了十二阿哥。

皇帝与太后这对母子在屋子密谈,这场谈话并没有持续多久,皇帝很快就出来了。

皇帝来到外间,看见陆薇盘腿坐在炕上看书,看着入迷,连他出来了也没察觉。

他突然有些羡慕这个安静看书的小女子,仿佛永远没有烦恼的样子。以前的弘历怜惜她没有子女的缘分,现在却自私的觉得她这样刚刚好。

世人汲汲于名利,有了孩子就想要更多,这是虽人之常情,但却令人面目全非。

陆薇,她就永远这样吧,他会给予她更多。

弘历命人再多点几盏灯,出声道:“晚上看书伤眼睛,这灯最好多点几盏。”

陆薇搁下书,看向里间,“老佛爷呢,我去看看她。”

说完就要下坑,皇帝拉住她,“老佛爷自有人服侍,用不上你,你在看什么书?”

陆薇把封面给他看,“喏,在您书房拿的。”

弘历看过后,笑道:“又是才子佳人书啊。”

陆薇“嗳”了一声,“望文生义,您不用光看书名有姻缘这两个字就认为它是才子佳人书,我跟您说,这本书里既没有才子也没有佳人。”

有的只是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与他那两个性格剽悍的妻妾。

迅哥儿就挺喜欢这本书的。

弘历道:“就算没有才子佳人,也都是些男男女女的事情,你们怎么都爱看这些书?”

男男女女怎么啦?

这世界上就两种人,男人与女人,不写男女写啥。

陆薇并不去与他争辩这个,而是问道:“还有谁也喜欢看这样的书?”

弘历来了一句,“明仁啊,你今日见过的。他是傅清的长子,他跟明瑞福灵安他们不同,难得沉迷汉学,朕之前在书房同他聊了几句,朕问他最近在读什么书,他说在读一位密友所著的书稿,他把书稿赞得天上有地下无的,朕再一问书名,说是《石头记》,一个成精的石下凡做人,与他的表姐妹们的爱情故事,忒俗了。傅清忠烈勇武,他的儿子却平庸得很,虎父犬子啊。”

皇帝说的其他话,陆薇都没有听进去,她只听到了《石头记》这三个字。

这本《石头记》会不会就是她想找的那本《石头记》呢。

第184章 第 184 章 陆薇的眼睛闪闪发亮,……

陆薇的眼睛闪闪发亮, “我想看!”

弘历却以为这不过是普通的才子佳人书,笑道:“朕的书房里这样的书多的是,你要想看,朕给你装一辆车的送过来。”

陆薇快急死了, “我不要一车书, 我只要《石头记》, 求您帮帮我!”

难得她有求自己的时候, 皇帝非常愿意帮她,“这事儿包在朕身上,朕明日就派李玉亲自去明仁那里拿书稿。”

在这种小事情上皇帝的想法就是简单、直接、粗暴。

但那可是《红楼梦》啊,陆薇很担心因为自己的插手,一个不小心就把《红楼梦》搞没了。

在清朝写书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这本书到现在都没有刊刻发行,肯定是担心招至大祸, 而且一个皇帝突然要看书稿, 可别把作者与他的书友给吓住了, 万一把稿子烧了就完蛋了。

当然陆薇这是从最坏的后果考虑。

她对皇帝道:“别说是您要书稿,这件事交给傅恒, 就说是他要书稿, 明仁是他家小辈,肯定会给他的。”

弘历道:“真够麻烦的, 让朕说, 连明仁都不必找, 直接找写书的人要。”

陆薇抓住他的手, “您就答应我吧。”

弘历无奈:“好好好,答应你。”

陆薇高兴地笑起来。

弘历在她的额头轻轻抚了一下,“看你高兴的, 只怕朕封你当贵妃时,你都没这么高兴过。”

陆薇:“您封我当贵妃我也高兴,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80-200(第5/27页)

我就是想看看这本书嘛,皇上能帮我找到书稿,我感激不尽。”

她一直在表达想看、想看、想看,弘历于是不再逗她,当即打了包票:“放一百个心,朕保证明日让你看到书稿。”

陆薇赶紧说奉承话,“皇上万岁!”

……

今日的傅恒已经不是昔年初入仕途的小年轻了,他在朝堂上历练了二十年,如今已经官员中的第一人,他的官衔一长串,不多赘述。

他爵位却是两个一等忠勇公,第一个一等忠勇公是乾隆十九年,金川战役后,皇上封给他的;第二个一等忠勇公则是平准战役后,皇帝再次封给他的。

多少人在战功上梦寐以求的荣耀,对他来说,似乎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

而且皇上还把他排在了紫光阁功臣榜上的首位。

傅恒感念皇上大恩,但却为此羞愧。

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在受之有愧。

金川战役,清廷虽胜,事实上草草收场;及至平准战役,傅恒更是连战场都没有上过,但皇帝论功行赏时却把他当作平准战役的第一功臣。

傅恒非常羡慕班弟、兆恵、海兰察等人能够亲自上战场,他迫切地想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将才,他不止是靠姐姐的裙带关系……

然而拥有满腔上战场热情的傅恒暂时是没机会的。

天山北路的准部已经平定,但天山南路回部却又陷入叛乱。

清廷平准时,解救了被准部关押的维吾尔族回部和卓玛罕穆特的两个儿子,长子布那敦被释放;次子霍集占则被留在伊犁作为人质,霍集占趁阿睦尔撒纳在伊犁反叛之时,逃出伊犁,与其兄纠集回部族人反叛清廷。

回疆的战事还在继续,但这次的定边将军依然是在平准战役立下大功的兆恵。

傅恒多次向皇帝请命上战场,皇帝只是不许,说他另有安排。

傅恒等到的安排是皇帝让他找一部名为《石头记》的书稿。

皇帝姐夫信重他,从不拿他当外人,连当初避暑山庄的真假太后事件都肯放心让他去查,傅恒感激皇帝的信重。

但正是这份信重,皇帝不管是公事私事各种杂事都喜欢交给他来办,傅恒为皇帝死都毫不犹豫,让他办私事他当然也愿意,但是心里不是不苦闷的。

百年之后,世人

该如何评价他?

乾隆朝战功赫赫的将军,亦或是皇帝的小舅子?

但他可以肯定兆恵在军事上的成就一定会比他高。

苦闷过后,傅恒收拾收拾还是得给皇帝去办差。

他现在是富察氏一族领头羊,明仁是他的侄子,他吩咐一声,明仁赶紧过来听叔父教导。

他从小就不爱骑射,反而偏爱汉学诗词,傅恒没少教训他,这次难得没有教训他,而是问他要《石头记》的书稿。

明仁的眼睛都瞪大了,“叔父,您要看这书?”

傅恒板着脸道:“你,还有明义,明琳,一群人鬼鬼祟祟,莫不是为了这部书稿,我倒要看看它是何方神圣,能引得你们神魂颠倒,若是让我发现你们看淫邪之书,我必要替你的父亲教训你。”

明仁差点儿举手发誓,“真不是,不然皇上问及时,我也不敢实话实话呀。”

傅恒不理会他这句话,只让他把书稿拿给他看看。

明仁为难道:“我这里只有书稿的前三分之一回合,剩下的在别人那里。”

傅恒问是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 穿成给植物人冲喜的寡妇 穿成反派雄虫后,我成了万人迷[虫族] 被阴湿美艳公主盯上后 把男主推下深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