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0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90-200(第1/15页)
第191章 第 191 章 京都热闹
“诶, 生叔今儿怎的这么晚还不回?”林泽送马淮和陆立方离开后,站在门口,望着巷子外,不解地问道。
经儿子这么一提, 林郁盛也不免有些着急, 很是担心, “阿武,你可知阿生去哪?”
“额…生哥去给泽哥儿买些补身子的, 估计是挑挑拣拣,一不留神日头就落山了。生哥性子谨慎,你们都晓得的。事关泽哥儿你身体大事,他不就更费神些?”林郁武解释道。
林泽将信将疑, 不过看他武叔的表情, 就算有一些隐瞒的部份,应该也不是什么坏事。
“对了, 爹、武叔, 那天去宁哥府上,他给了我几封信, 都是桃花坪寄送来的。”林泽转身, 同两人说道。
林郁武顿时热切起来, “快快快, 咱们回屋。”
林郁盛率先一步进去, 边走边说道, “咱们寄了两回, 你爷他们可有收到过?”
“宁哥没说,等会咱们看信就晓得了。”林泽咧嘴道。
因为那天被四人偷袭,事出突然, 后来又忙着投卷和治病,林泽一时把这些信件忘记了。
进了屋,林泽道,“你们坐一会,我回房间拿。其实刚才就想跟大伙一起看。”
正厅里,林郁盛问林郁武道,“泽哥儿今日如何?有无按时喝药?”
还成,早间看了一个时辰的书。喝完药犯困,便回屋睡觉。只是,我瞧他已经有些受不了这个药方子,估摸是肠胃受了影响,吃饭并不多。”林郁武仔细回忆,如实说道。
林郁盛皱眉思忖片刻,“明儿一早,趁着路上人少,你们带他去史郎中那检查手臂伤口,顺道请他重新开个方子。”
“我晓得了。”林郁武认真点头。
林泽单手拿着七封信出来,“来啦~”
林郁盛起身接过,林郁武把凳子挪到林郁盛旁边,林泽坐另一边,刚好他受伤的左手在没人的那一侧。
“碰碰碰——”
“阿武——”
林泽三人同时抬头看出去,“是生叔回来了!”
“哎呀,真是会赶好时候。”林郁武站起来,啧啧说道。
林郁盛和林泽相视一笑。
林郁生手里拎着个竹篮子,见开门的林郁武满脸是笑,自己也忍不住发笑道,“我不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好事?”
林郁武打起了哑谜,“快进屋,总之是你们都高兴的事。”
林郁生往里看去,只见林泽父子俩都在,加快脚步,进了屋就同三人介绍道,“我这弄了些补身子的干草药,晚上跟猪骨头一块熬汤,味道清甜,泽哥儿喝起来也不怕恶心。”
“这世上还有草药是清甜的?”林泽好奇地俯身去看。
林郁生含笑道,“怎么没有?甘草不就是甜的?我和你武叔这些干捕头的,伤筋动骨次数可不少,这些都是我们自个儿摸索出来的养骨方子。”
“你们费心了,这孩子不省心,三灾八难的也多。”林郁盛道。
林郁生听完此话,并不作答,低头又从怀里小心摸出一个红布小袋子。
在三人好奇的目光中,林郁生打开绳结,拿出用一个同样是红布缝成的三角形小挂件,“泽哥儿,这是我在大觉寺求的平安符,你平日里带身上,莫要沾水。”
林泽下意识看向他爹,头一次收到这种礼物,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而且若是在以前,林泽会觉得纯粹是封建迷信,不屑一顾。现在他确能明白,这种‘封建迷信’背后,是生叔浓浓的关爱之情。
在科学不发达的农耕社会,许多事情都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大家唯一的期望便是那虚无缥缈的神佛。
“好好收着,听闻大觉寺求平安、身体康健是最为灵验的。”林郁盛道。
林泽赶忙起身,郑重道,“谢谢叔!”
“你这孩子,这就外道了。”林郁生道,突然想起今日所见、所闻之事,便趁机转了话头,“今儿我听外头都在传,有个金州府来的神童,十一岁便考中举人,可是了不得!那些人都在传,说是当今天子有大德,方才天将文曲星转世之身痛,定是要助陛下开太平盛世。”
“还有这等奇人?”林郁武惊叹道。
他觉得侄儿十六岁中举,已属百年罕见,没成想,还有十一岁中举的,可真是文曲星转世来的?
林泽父子俩对视一眼,马淮可是才提醒。现下应考的人,手段花样层出不穷,为的就是将名气传出去。
见大家都想多听,林郁生继续道,“我原以为是大伙吹嘘,没想到这位神童来京都短短的半月里,做了不少名篇诗词。京都有两家酒楼墙上皆有其诗作,每日都有许多人慕名前去瞻仰,可把那店家高兴坏了。现下谁要去问神童作诗之事,店里各个伙计都能绘声绘色地讲一遍当日之情景。”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林郁盛道。
“好了好了,赶紧看信,哎哟,不晓得我爹有没有给我写。”林郁武将话题又兜回来,偷摸瞥了眼侄子和大哥,怕他俩被神童弄得泄了气。
这回,轮到林郁生惊讶,“什么信?”
林泽同他简单解释一番。
林郁盛重新拿起信件,一封一封看,“你爷给我的。”
说完,将这封放到自己跟前,又接着往下,忍不住笑道,“沐姐儿也给我写了。”
林泽三人眼巴巴地等着。
林郁盛看了眼他们,脸上的笑意不减,“阿生,三叔给你的。”
林郁生眼尾压起一个弧度,小心接过来,反复看信封,摸了又摸。
“阿武。”
“嘿嘿,我爹字识得几个,但会写的不多,这肯定是请人写的。”林郁武还没看就先爆出自家老爷子的短处。
林泽趁机打趣道,“叔,回头我就告诉七叔。”
“叔说的是大实话。”林郁武话说得硬气,实际上眼神已有闪躲之意。
林郁盛摇摇头,将后面的三封全给林泽,“你爷、沐姐儿还有你老师的。”
林泽喜滋滋地看着信封的字。
四人都是识字的,大家各自读信。
林泽先先拆了谢师的,只有薄薄的一张纸,熟悉字迹铺满上面。老师这封信并不提林泽的学业之事,反而跟他说起自己最近在做什么,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为师依照你曾经所说的养生之法,颇有见效。如今管家时常说我面容红润不少,你也莫要仗着年轻,使劲折腾,许多东西不必过于着急……”
“望吾徒八月会试,心想事成。若有机会,莫忘来解一解为师新的算术游戏。”
看完后,林泽心神激荡,久久不能平息。从字里行间,林泽已经非常明显感受到老师的衰老。想起初见时,精神矍铄,思维灵敏,对朝廷之事仍有心布局一番。
可上次回府城谋算辅助贤王一脉登大宝,他心力交瘁之下,大病一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90-200(第2/15页)
,卧床许久。现在,谢师精神头好的时候,能让人搀扶着走上一会,大多数都待在屋里。
坐着看书,一炷香不到,身体就不成了。躺在床
上睡不着,身体亦有并病痛折磨。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太大胃口,且许多食物都是忌口的。这是林泽在谢家住时,就知道的事。
因此,老师说的面容红润,极有可能是在骗他安心。
但是,林泽仍希望,这是真的。老师,你一定要等我回去。中了进士,朝廷会给三个月的探亲假。不中,林泽也回安庆府,不仅仅是要探望老师,还有桃花坪的亲人。
第二天一早,林泽就跟林郁生、林郁武一块去复查,顺道换个方子。
“身上其他伤口大都没什么大碍,晚上手臂的伤,有没有影响你睡眠?”史郎中坐在椅子上细细询问。
林泽摇摇头,“头两日疼得厉害,现下好些了。”
“嗯,病症在好转,你莫要泄气,再过几日,只要不碰到左臂,都不会有明显疼痛。”史郎中说完,就开始低头在纸上写方子。
约莫半个小时,林泽三人拿着新抓的七包药离开了史郎中的医馆。
“你们瞧,那家云音酒家,便是神童留下墨宝之地。”林郁生停下脚步,隔着大街指向对面说道。
林泽顿时起了兴趣,只见云音酒楼进出的人,络绎不绝。他本想去看看,却不敢动脚了。
“不止神童,还有好几个府城的解元公都爱来此地。现下,云音酒楼真是出名了~”在林泽三人旁边,站的同样看向那边的一个衣着富贵的中年人搭腔道。
林泽转头看向他,笑着回道,“会试在即,群英皆聚,当真是热闹。”
“公子眉宇间带着文气,可也是参加会试的举子?若有意愿,在下可举荐你去另一处留下墨宝诗句。京都如今可是以此成风,有人走这条道成了,大伙都来试试,万一也行,可不就前程远大了?”中年男人热情相邀。
林泽指了指自己包着纱布的左臂,苦笑道,“您抬爱了,我哪有那份福气。”
中年人这才注意到林泽的左臂,打量片刻,毫不犹豫抱拳道,“是在下唐突,先告辞了。”
林泽看着他的背影,莫名觉得这情形有点熟悉……
星探?
你别说,真的像。
京都已经开始搞造星活动了?
第192章 第 192 章 考前准备
日子过得飞快, 转眼就是七月底。
“爹,你今儿怎的这么早回来?”林泽刚放下书卷,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放松脑壳。
听见敲门声后, 一打开院门, 就瞧见他爹背着书箱自个儿回来的。
这个时辰比平日正常散学早了一个小时, 他武叔才回屋要放好东西,一会准备套车出门。
“还有十来日便要考试, 祭酒说了,让大伙回家准备考试要用的东西,这点日子待在国子监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用处。”林郁盛顺手将门带上,目光习惯性地第一时间看向林泽的手臂。
林泽将左臂抬上抬下, 又小心挥了挥, 表示已经恢复得很不错,附和一句, “确实该准备考试用的了。”
林郁武闻声而出, 院子不大,适才父子俩的对话他也听清了。
“盛哥, 生哥出门买菜。一会等他回来, 你们好好想想该准备什么?这天热, 贡院里头蚊虫估摸不少。狗儿他家好似有种自己上山采药弄的驱虫粉, 等明儿我找老爷子用咸鸭蛋换些家来。”林郁武打着赤膊, 古铜色的皮肤裸露在金灿灿的阳光下, 极有力量感。
林泽看一回他叔的肌肉, 眼馋一回,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练出来?
低头瞅瞅,得了……
虽然史郎中说已经没有什么大碍, 但仍告诫他半年内不可提重的东西,更不可再次受到类似的伤,否则将会对左小臂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
林郁盛将书箱放到堂屋的木凳上,走到四方桌,给自己倒杯茶水。
“好,等阿生回来,咱们晚上细说。”林郁盛说完,走到井边打水洗脸。
傍晚七点,林泽四人将桌子搬到院子吃饭。
屋里闷热,太阳下山后,院子里凉快许多,且外头光线好,七月底约莫要八点,京都的夜晚才会彻底来临。
“都过来吃饭啦——”林泽帮着把最后一碟子凉拌黄瓜端上桌,开始喊人。
“来了来了——”
四人齐齐落座,桌上正中间放着四个菜。
“你们尝尝这条鲈鱼,那渔翁大半夜捕上来。一早我碰到他,便买回来的。”林郁武指了指那条清蒸鲈鱼,极力推荐大家先试试。
“泽哥儿,瞧瞧你武叔的手艺,与我相比如何?”林郁生笑着将一大块鱼腩夹到侄子碗里。
林郁盛看了眼筷子,出言道,“阿生,你别太惯着他,自己吃自己夹。这么大个的人,哪能让长辈的夹菜。”
林泽听完他爹好的话,只有笑嘿嘿的。反正已经不是头一回,他爹也就是走个过场。
谁叫这屋里就他是小辈,而且手臂还处于恢复期~
“盛哥,来——”林郁武笑着,就想跟林郁生一样,给他也来一块鱼腩。
林郁盛赶忙放弃念叨,“好了好了,我自个儿来,不说他就是了。”
林郁武朝林泽递去一个眼神,叔侄俩默契露出一个胜利的微笑。
“生叔,南瓜苗跟混沌子煮汤竟然这般好吃!”林泽吃过鱼腩,狠狠夸过后,开始喝汤南瓜苗煮的汤。
混沌子其实是现代的皮蛋,只是在这里叫法不同。
第一口下肚,林泽眼睛都亮了。
天热,现在每天晚上的菜,必有一道汤。否则,干巴巴的面或是米饭,实在难以下咽。
林郁生抬眼解释道,“下晌瞧见大街外头何阿婆在卖,是她说的,我便试着买了两个混沌子回来。不成想,混沌子直接吃,很难下嘴。跟南瓜苗一块煮汤,却别有一番风味。”
家里四个男人,吃饭都是很快的。
桌上剩下一道鸡蛋炒黄瓜吃得慢些,也是因为最近吃得多的缘故,大家先把另外三道吃光,最后才把这盘收尾扫光。
捧着溜圆的肚皮,林泽美美地将头靠在椅背上,闭眼享受幸福的时刻。
树叶摇晃,是晚风来了。
林郁生蹲在井边清洗碗筷,林郁武用湿抹布擦拭桌面,林郁盛进屋拿纸笔。
十分钟不到,大家又重新做回椅子上,林泽将泡好的茶水,给每人倒一碗。
“来,咱们来商量初九会试要准备的东西。因这回恩科与往年很是不同,就比如这科考的时间。按以前,乡试也就是秋闱,才是八月举行。春闱才是会试。现今完全相反,国子监的博士们已经有过提醒。八月酷暑,在贡院里丢了性命的可不少。”林郁盛开口道。
林泽若有所思,嘉国京都在北边,别看出太大太阳热得很,一场大雨,也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90-200(第3/15页)
凉飕飕的,“爹,乡试那回,一会冷一会热。这次会试咱们也得准备好,万一下雨,夜里定然冷。”
“那吃食就要更当心,天热很多东西不经放。”林郁生当即开始想,要做什么干粮,即不容易坏,也好入口些。
本来科考就费神,若一点吃不进去,哪能熬得住。
林郁生、林郁武两人这是头一回亲自帮着考生准备东西,因此两人都不免紧张起来。
“盛哥,明儿我和生哥先做几种干粮出来,你俩先试试。”林郁武提议道。
林郁盛点点头,就着油灯的光亮,在纸上写着,“蚊帐、油布……”
林泽想起自己上次用的风油精,思忖片刻,“爹,你等会,我有个好东西。”
说完,林泽起身,说要回屋拿东西,其实是进空间拿。
“膏状和液体的风油精。”
房间里,林泽来回看手上的两款风油精。一个是硬币大小,红色金属小圆盒装的。另一瓶是透明玻璃装的。
想来想去,液体的暂时没办法换装,瓶口太小,倒半天都没几滴。
要是直接原装拿给他爹用,又很难解释。
这么上等的琉璃装的绿色药汁,那得是多贵重的东西?
还有可能进考场搜查时,就得被那些官兵悄么顺走。
还是膏状
的那瓶吧,挖出来换到一个扁口小瓷瓶里。
“爹,给你。天热防中暑,还能防蚊虫。精神不济时,抹点在额角,保管精神百倍。”林泽将小瓷瓶拿出来。
林郁盛三人皆闻到一股强烈的清凉之味,林郁生犹豫道,“有些像薄荷。”
“怪好闻的,越闻越舍不得离开似的。”林郁武啧啧称奇。
林郁盛用指腹沾了点,先是放鼻子下闻了闻,又抹在额角,“果真是好东西!”
“爹,你收着,我那还有一瓶。”林泽笑道。
剩下大部分东西,都是跟林泽上次参加乡试时用的差不多。等林郁盛罗列出一张单子,大家凑到油灯下,仔细看几遍。四人都觉得没有要添减的,大家方才搬桌子凳子回屋睡觉。
而林泽父子俩则是在书房继续挑灯夜战。
“若是赋税编变法,爹,我突然有个想法。”林泽低声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他对宁哥提出的朝廷目前最重视的两大难题,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
林郁盛略有些惊奇,“变法之事你也有见解?”
“先帝时期,朝廷已然察觉地方豪强勾结官府,强占农民田地,同时他们还不折手段,逃避朝廷征税。今新帝即将御驾亲临三府,定然是要杀鸡儆猴。”林泽垂眸,边思考边说起来。
现下朝廷有整顿赋税的意思,各方大臣、有功名的读书人纷纷加入商讨计策。林泽在太子给的资料里,隐约能窥见一二。还有他老师的手札笔记,也有一部分全是分析朝廷当时的困境以及解决方法。
林泽综合参考,以及结合现代所学、所知的东西,有了一个大致的雏形。
林郁盛听前面,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新帝做派强硬,如今手握重兵,定然要趁着这个机会对豪绅下手,免得日后子孙仍受其害。”
林泽点头,其实陈辉鸣比他爹有过之无不及。这人也是个心黑手狠的,而且有勇有谋。
父子俩要是稳住不飘,两代明君,怎么都能拼出个盛世来。
“这些都是变法之必要性,你说说具体法子?”林郁盛问出了重点。
最近国子监所有学子,甚至博士们都在思索,变法的措施。大家辩论了大半个月,哪个法子都好像不够完美。
林泽斟酌片刻,父子局,随便点没关系,“一是丈量土地,清点国家田产,使隐瞒下的田亩纳入征收范围,以此收上来的赋银便能增多。更进一步,可以解决边境战事的军饷。”
“此法确是不错,但那些豪绅富户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必定拼死反抗,阻止变法。”林郁盛一针见血道出难处。
林泽知道,动别人的利益,无异于挖人祖坟,“这便是要瞧瞧咱们这位陛下手段有多狠,选去冲锋陷阵的大臣谋略胆识够不够。”
“你这条已经有不少人点出来,只是不愿多言。到底动的是自身的利益。哪个举人,家里没田产?又有多少是仗着举人身份,帮着族里隐瞒田亩的?”林郁盛摇头道。
这法子已经动了士人盒豪绅的利益,举人也是人,大家拼命考取功名,为的不就是成为家宅万贯、走到哪里都高人一等的存在吗?
真正为民请命的又有多少?
风险如此之大。
“爹,总有人是要名留青史的。”
林泽的第二条,更是要给官吏们痛击……
不过,看他爹的模样,林泽选择暂时不说了。
第193章 第 193 章 会试进场
八月初八, 无雨,考生进场日。
林泽互保的五人一大早就来到贡院大门前宽敞的平地上等候,此时,天际只有一丝鱼肚白, 也是这一缕光, 将浓墨般的黑夜稀释成灰色。
一盏盏散发黄光的灯笼在这片地上, 四处游动。
京都的贡院建在东南方向,巍峨的大门正中间, 悬挂着‘贡院’墨字的匾额。东西各有一座牌坊,分别写着‘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
“泽哥儿,你的手好全了?”谢宁一身宝蓝色绸布直缀,凉爽又亲肤, 更衬得他身形修长。
林泽抬起自己的左手, 打起精神回道,“都好了, 只是暂时不能拿重物。像拿书箱、考篮一点问题没有。”
“那便好。”谢宁说话有些干巴巴的, 显然是等得太久,心神紧张, 说两句话能缓和一二。
谢锻、谢安一直不停张望前方, 勉强敛神附和说一句, “挺好。”
林郁盛背靠在旁边的一棵柳树树干上, 两手把考篮抱身前, 闭目养神。凑近了, 能清楚地看到他眼底的乌青。
林泽这两日都没怎么睡好, 他爹也一样。父子俩都知道对方紧张,但谁都不会开口劝慰什么。读书人最重要,也是最难走的一道坎, 便是会试。
不紧张那才是奇怪。
只要会试榜上有名,后头的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落榜的问题。最差就是个同进士,那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至高成就了。
气氛又沉默下来,附近所有的考生几乎都是这样的状态,反而说话之人很少。大家看似随意地等候,实则眼睛隔一会儿就要往重兵把守之处看去。
贡院大门前用一排排木刺栅栏围起,一个个身披甲衣,手持长枪、大刀的士兵,身躯高大挺拔。
旁边两米多高的木架上,火盆熊熊燃烧,衬得这些士兵更加威严锐利。
时间一点点流逝,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但都是互保的五人待在一起,送考的家眷亲属和所有车马工具都被拦在最外头的那道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90-200(第4/15页)
“天亮了。”
林泽抬头,灿烂的朝阳,刺破云层,冲向广袤的大地。
谢安眸光一凝,惊喜地低声道,“快看,咱们安庆府木红牌立起来了!”
众人闻声看去,皆是精神一震。这意味着,很快就开始入场了。林泽他们这条队伍原本稀稀拉拉各自站一旁的考生,全都迅速站过来,排好队。
会试排队入场是按各州府排的,应考举子根据户籍地找到自己所在州府的入口,另外还有贡院里面各号舍分布位置都是提前出告示通知。
为的就是入场第一天,尽可能保证有序,让第一次参加的考生避免因没有经验,而耽误时间,错失考试机会。
“咚—咚——咚——”
洪亮的鼓声响起,在场的人全都安静下来,连低声耳语都没有,大家都等着听指令。
“诸位恩科考生听令——找到各府所在的队列,互保五人依照卷票数字,有序站好!若有不听令者,轻则警告,重则剥夺应考资格!”
暸望台上,一道粗豪的嗓音落下,不多时一队队整齐有序的士兵出来,按一定间隔站在每条队伍里,虎视眈眈地盯着排队的考生。
贡院前的木栅栏被搬走,这时候,大家可以清楚看见贡院大门前有一张张大木桌,各吏目已经准备就绪。
“考生入场——核验身份——”
最前面的人开始动起来,五人一组。在士兵的指挥下,走到相应的检验处。
林泽五人排得很靠前,前面只有五组人,大家的心神都被牢牢的牵在前面。
这个排队顺序是根据投卷成功后,卷票上所写的数字来排的。这是为了进去后,领取答题卷纸时,不会出错。
“大伙抱紧考篮,别让人塞点什么进来。”林泽站中间,趁兵丁不注意,前后小声提醒一遍。
这时候大家可不管什么端庄雅正,各个都赶紧照做。
队伍一点点挪动,很快林泽五人开始进入第一道门,核验身份。
在投卷那日,他们拿到的卷票上印有一个号数,同组的五人都是一样的。
“记条、卷票。”一位吏目毫无情绪地说道。
林泽五人有序、迅速地将这两样东西放到指定的地方,很快就有另一个助手帮忙核验卷票的真实性。
而那个坐着的吏目则是根据林泽他们卷票上的号数,开始翻动手里厚厚的册子,找到相应
的页数——第三十六页。
他要一一看过卷票、记条等报考信息是否跟册子中记载的一致,并根据所记载的体貌特征,判断来应试者是不是投卷本人。
因为古代没有照相机,也不可能在报名时,给每个考生画幅肖像。因此文字记载的特征,在防止替考上,存在漏洞。
不过,这点将由互相担保的五名考生弥补。能互保的,肯定都是互相认识,且关系极为不错的。若有人是替考,另外四人定然是一眼就能察觉不对。
会试、乡试的流程大体都是一样,但会试更加严苛仔细。
后面是熟悉的领号舍签子以及搜身。
在乡试时,林泽是提前拿到答题卷纸的,但是这次会试,答题纸由礼部统一发。林泽只在报名时,于卷首、卷尾填写信息。
办事的吏目让林泽核对清楚,确定无误后,当场在两处并每页中间缝隙处盖上投卷官的印鉴。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将林泽的答案换上自己的信息,来个移花接木。
搜身时,衣服是全脱的,好在八月天热,林泽除了一开始有点尴尬,很快就淡定下来。
反正现代在泳池也没穿几件,倒是有些考生扭扭捏捏,被检查的士兵好一顿劈头盖脸地训斥。
个别心态差点的,直接就崩溃大哭,弄得现场一时起了骚动。
“将此生拉出去!”
正在穿衣服的林泽猛地往声音那边看去,只见一个衣衫不整的男子,披头散发着被两个士兵架起左右两边胳膊,飞快往一旁的侧门拖去。
“不要!不要——”
“请大人再给学生一次机会!不——”
话没说完,被一个官兵捂住嘴巴。
还在排队的人,看得冷汗涔涔。原本还觉得脱光衣衫难为情的,顿时动作麻利极了,一点不拖泥带水的。
“手脚麻利点。”
林泽赶紧加快动作收拾被翻得乱七八糟的考篮,原本整整齐齐按区域摆放的东西,为的是能快速查找,现在直接变成垃圾桶。
强迫症看了,血压要噌噌上涨那种。
林泽只能一股脑全都塞进去,眼睛快速查看周围走有没有漏的。万一少了个非常重要的用具,可就欲哭无泪了。
林泽检查完,先跟前面的谢宁、谢安站一块。等他爹和谢锻搜身完,再一起去抽号舍位置。
因为不敢随便乱看或是说话,林饿三人只好低头看考篮,控制着动作幅度,小心检查考篮的东西。
生叔、武叔专门做的一大包干粮,本来就已经很小一块。结果还是被掰得稀碎。
科举真的是,还没进场考试,就各种影响心态的考验。
就算已有经验,但林泽还是忍不住心情烦躁起来。
又加上这几天压力大,休息不好,时时刻刻都有种自暴自弃的危险。
林泽放弃整理考篮,而是闭眼心里默念经文。
“你们五个往前走,穿过龙门,到明远楼前抽签。”
林泽五人沉默地排队往前走,大家顺利通过前面的程序,现在已经是最后一步。
走进明远楼的大门,林泽第一时间就被两侧成千上万、密密麻麻,又规划得十分整齐的号舍所震撼。
之前看告示,就已经知道京都贡院十分庞大。
现在真正站在这里,那种由无数间一模一样的小房子给你带来的视觉冲击,仍是极为强烈的。
视线回到正前方的明远楼,这座贡院里最高的建筑。
周围建有一圈房屋,根据告示可知,北面是监临、外帘官办公场所。
两侧是监临、提调、监试等外帘官的住所。
所有负责内外科考事宜的人员在考试期间,吃喝拉撒全都在贡院里。
等考生进场完毕,时辰一到,外头贡院大门就会落锁,一圈圈士兵将整个贡院外面围个水泄不通。
并且间隔一定距离便会有一个暸望台,上面有负责各分段的军官将士看守、巡视。
另外皇帝还会派重要人员不定时巡视贡院内外的守卫、监考情况。
“过来抽号舍。”办事官声音不大,若是一不留神,定然是听不清的。
林泽五人依次过去拿号,这次的抽出的签子不是一个数字。
“宿。”
“秋”
“岁”
“珠”
“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90-200(第5/15页)
五人抽到的千字文里的字全部被办事官登记在册。
林泽抽到的‘岁’字号房是千字文里的第二十八个字,但并不是第二十八号舍。因为会试中,‘天’‘玄’‘帝’‘皇’这种字是不允许用的。
因而林泽抽到的‘岁’字,实际上是在第二十六号。”过来领取答卷,写上所抽号舍编列字。“又一名办事官出声道。
林泽等人默契转身过去,将自己抽到的木签给对方一一看过。
按照要求写在卷首指定位置,办事官同时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翻开记录林泽五人所抽到的号舍。
所有流程,都是双重保险。
领到白卷后,林泽五人小心放在考篮里,走向自己所在的号舍。
会试是自己去的,因为大家都提前记住千字文里对应编号字在哪个位置。
每个号舍前面都有两名士兵守着,若是去的途中,与人说话或是有别的不端行为,会被直接拉出去,取消考试资格。
林泽五人都是早就知道的,大家默默去往自己所在的考棚。
‘岁’字号比较靠前,林泽没走多久就到了。在自己的考棚前停了几秒,要看前面挂着的木牌核对清楚。
熟悉的地方,林泽只看一眼就能知道号舍的尺寸。
外墙高八尺(约2.7米),门墙高六尺(2米),宽三尺(1米),深四尺(1.3米)。
属于是站直手抬不起,打横手伸不直,屁股多挪两下就碰墙壁。晚上睡觉必须蜷曲成一米三以内的长度,要是脚露出去,也算违规。
【干吧,还能咋的?】
林泽放下考篮,勉强坐在横板上,一股长年没人住的朽味扑面而来。
不见日光的屋子,混着各种动物尸体、植物腐败的气味。
两块横木全是灰尘,墙角还有破败的蜘蛛网。
林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干净抹布,一块围在脸上,库库就是干。
第194章 第 194 章 第一场
林泽擦干净未来九天要待的地方, 时间还不到中午。经过一上午大太阳的暴晒,考棚已经热得像个火炉子。
但是,对比乡试那场,林泽已经知足了。他没有坐在厕所附近, 考棚也正常, 没有屋顶破损或者考棚特别窄的大毛病。
身上只穿一件薄薄的棉质外衫, 林泽背靠考棚里面的墙壁,盘腿而坐, 脸朝外,对面考棚不时会进去一个考生。
在他能看清的对面五个考棚,已经有三个考生入内。
大家的视线偶尔会撞上,最左边那位会跟林泽友好地打招呼——视线停留一会会。
右边那位个子瘦小的大叔则是马上撇开脸。
最后中间那位一进去就侧身躺下, 完全没有要擦一擦的意思。
没事干、睡不着, 比坐牢还难受的等
待。
“嗒嗒”的脚步声传来,林泽知道他们这两排考棚又迎来新人了。
不多时, 一位脸上仍有稚嫩之色的年轻人走来。他脚步轻快有力, 脸上微微带笑,透着一股聪慧、早熟。
林泽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个少年, 直到对方走进他对面的考棚。
【我去!那个京都传得沸沸扬扬的神童, 竟是坐我对面的考生!】
林泽有一次出去复查手臂的伤, 刚好碰见这位神童。虽然没有近距离接触, 但对方的脸他是记得很清楚的。
在林泽震惊的时候, 神童抬眼时, 看见对面之人, 唇角的弧度微微加深。
等林泽反应过来,想回个微笑,人家已经开始忙活。
炎热加上无所事事, 林泽也有些昏昏沉沉,后面没心思看别的考生,蜷曲着双腿,枕着衣裳眯眼睡觉。
一直到傍晚时分,林泽听见接连三道炮声,醒来后,才意识到贡院落锁了。
所有应考举子已经入院完毕,若有没进来的,则意味着这次恩科会试,与之失臂。
一天没吃东西的林泽,饿得已经有点低血糖。他翻找包袱,拿出一包干粮,就着自带的水充饥。
和乡试一样,会试一天早晚两次送水,考生自己选择烧开还是直接饮用。而这次的炉子和炭火是林泽他们自己带的,京都贡院没有准备。
另外,这次恩科皇帝拨下经费,为应考举子提供一日三餐。
当然,大家还是会自带干粮进来。因为官方提供吃食的也不是没有试过,大都是难以下咽的。
林泽扫一眼对面五人,有的还在躺着,有的在坐着。那位神童,林泽多看了几眼,只见他面对墙壁,手指动来动去,好像在无实物写写画画。
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初九的凌晨四点,天光微亮,明远楼响起有节奏的阵阵鼓声,一直重复三次。
第一场正考之日来到。
而林泽他们这些考生,几乎人人都正襟危坐,脸上带着兴奋和紧张。
笔墨纸砚已经全部准备就绪,林泽等啊等,终于等到发放试卷的官吏来到他的考棚。
对方先是核对‘岁’字号舍是否是林泽本人,又点名确认后,将第一场的题纸发给他。
“拿答卷出来。”对方又道。
林泽迅速将早就准备好的答卷打开卷首处。
一名手捧印鉴的官吏,准确利落地盖上一个‘对’字。
等送卷官等人离开后,林泽就开始审题。
此时他已经没心思看对面神童小兄弟在干什么,精神一下子拉紧。
第一场考《四书》三道,试帖诗一道。每道题规定用八股文体作答,且字数在五百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