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 22-30

22-3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妇科圣手穿进哥儿文学 急!哥哥太能忍了怎么办 再见了我的卧底生涯 无声告别 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心凉后,带崽另嫁他却悔红了眼 柯学拯救弟弟 万物生 在寄生世界当普通人 暗恋那一天

“恕如意直言。

不过如今祥和斋外头的点心,也不是由您亲自来做了罢……”

店家梁翁身子不好,祥和斋后继无人,点心水准一降千里,早已是坊间公开的秘密。

这眼看着,铺子已经快要撑不下去了。

若与她合卖这花点,不说大富大贵,至少能保证祥和斋能照常经营下去。

史如意故意用的激将法。

她话中的暗示之意太明显,梁婆婆顿住了拿点心的手,罗娘子更是黯然地撇开头。

梁翁勃然变了脸色。

“……”

史如意一个激灵,差点以为他要冲过来揍人,正琢磨着是要往梁婆婆还是罗娘子身后躲。

梁翁却转怒为笑,定定地看了她一会,深呼一口气,口中慢慢吐出三个字。

“好、好、好!”

梁翁居高临下地看她,脸上带了几分正经倨傲之色。

“小丫头,既然你对自己手艺这么自信,敢不敢与我老头子打个赌?

一个时辰之内,你我二人比试同做一个点心。

若你做的点心味道胜过我,我便作主,允了你的请求,这祥和斋明日就摆上你的花点!

不过,若是输了的话,你便要应我一个要求。”

罗娘子面上愕然,梁婆婆却看热闹不嫌事大,越听越兴奋,笑出一脸菊花褶子。

梁翁背着院子的光,站在对面,与史如意沉沉对峙。

史如意被这气氛感染,呼吸逐渐加快,心脏忍不住“砰砰”跳起来。

已经太久了……跟人比试厨艺,已经遥远得是上辈子的事了。

久违的兴奋跳跃在血管里,她连掩在袖子下的手都在轻微颤抖。

“如何,小丫头。

你敢与我比上这一场吗?”

第25章 荤素蜂糕

“好!我答应。”

没让梁翁等待太久,史如意爽快应下了。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罗娘子和梁翁公婆,看上去都不像那等市侩奸诈之人。

她心里琢磨着梁翁会提什么要求,最多也不过是把那四季花点的方子要过去。

这花点实际做法并不难,只是法子新奇,一般人琢磨不出罢了。

便是真把这花点法子给了祥和斋也无妨……左不过结个善缘,先搭上这层关系,日后就算史如意再来死皮赖脸地求,梁翁也不好再赶人出去。

史如意的小算盘在心里打得啪啪响。

见她上钩,对面的梁翁咳嗽两声,借机按下嘴角的笑容。

“只有一事,先前我听闻罗娘子说,梁翁手脚似乎不方便……”

史如意犹豫地望向梁翁,若真要比试,她便要赢得堂堂正正,欺负一个身子不好的老人家算是怎么回事?

梁翁听她这问话,眉头微舒,心道这女娃娃倒不是个趁人之危的。

希望这回他没看走眼。

当下转过身,摆摆手,一马当先朝着厨房走去。

“小丫头,这你无需多虑。

我老头子虽然手脚不灵活了,便只拿出当年七成功力,对付你一个女娃娃还是绰绰有余。”

这一番话倒是说得硬气,是老一辈手艺人多年实力累积而成的自信。

史如意幼时在爷爷身边学厨,和那一群老师傅都处成了忘年交。

她听这番话听得亲切,丝毫不恼,笑眯眯地跟着梁翁走进厨房。

“既然您都这么说了,如意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如果您老真的输了,可不要怪我不敬长辈……也不能倚老卖老不认账哦!”

梁翁从鼻孔里哼一声,没理她,对后头跟进来的罗娘子发话了。

“罗儿,你带这小丫头到你的位子上去。”

史如意左右打量,这祥和斋的后厨,倒比云府的大厨房还要大些。

案台上蒸屉码得老高,一排排的竹匾里摆着半成型的点心,角落堆着几麻袋的米面粉和酒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22-30(第6/14页)

婆婆搬了小板凳进来,怀里抱了只肥硕的狸花猫,正懒洋洋地伸着懒腰打哈欠。

梁婆婆笑眯眯地在板凳上坐了,拍着胸脯向史如意保证。

“那老婆子我啊,就坐着等好吃的了。

小如意你放一百个心,我这人最公正不过,如果老头子敢赖账,我第一个不饶他!”

罗娘子微笑着,带史如意看过厨房里的一应食材器具。

史如意一个个用心记下了。

梁翁等罗娘子给她介绍完了,才开口说比试的规矩。

一个时辰之内,梁翁和史如意同做一道点心,做完由在场的几个人分吃,味道是好是歹,一试便知。

梁翁让史如意来选想做的点心,选她自个儿拿手的即可。

只一条,不能是似那四季花点一般,做成花里胡哨的。

梁翁是自信乃至于自负的,他做这传统点心做了一辈子,没有哪样是他做不趁手的。

便让让这女娃娃又何妨?也好让她输得心服口服。

史如意原来心里还打着鼓,一听梁翁这话,却瞬间安定下来。

单论做点心的手艺,她可能不及梁翁。但她脑子里装的,可是经过上千年岁月,不知多少大厨琢磨锤炼而成的方子。

史如意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外头祥和斋里摆的点心。

“嗯……

那便比这蜂糖糕罢。”

麻团需入油锅炸至金黄,火候掌握极难掌握得当。栗子糕虽是上笼屉蒸熟捣烂来做,到底青黄几层,显不出点心的精致好看来。

只有这白蜂糕,长方白玉,切开来里头糕发如蜂窝,好吃又好看。

蜂糖糕分荤素两种。

素者制作时多用白糖,色泽白润,味道清香松软,又称为米面蜂糕,梁翁拿手的应当也是这种。

有珠玉在前,她只能另辟蹊径。

史如意挑挑拣拣,弃了粳米粉,取粟米面和栗子面来。

先用细箩细细筛上几遍,加入老面肥,慢吞吞拌和成肥面。

这时的面粉远远比不得后世精细,要把杂质统统筛掉,后面做出来的点心才会细腻。

但古人也有自个儿的爱用讲究,比如这老面肥,发起面来,比一般的发酵粉都要醇香可口,不仅不会蓬松太过,还带着一股原味食材的香。

她问了罗娘子,在柜子里寻着一大罐枣蜜。

毫不客气地挖了一木勺出来,加入鸡子、杏仁大小的猪油丁,搅匀后分几次揉和进面里。

最后形成的面糊,颜色如鹅黄凝脂,肥润稀松。

因着做这蜂糖糕的经验少,史如意特意放缓了揉面的速度,不图快,只求稳。

本以为会被梁翁远远甩在后头,等着面团发酵的功夫,史如意抹了一把汗,抬起头来,惊奇地发现梁翁竟然比她慢了一步,现下还在揉面。

她皱眉观察一阵,才发现罗娘子之前所言不虚。

梁翁的手指比常人的都要肿大,屈伸困难,动作僵硬不说,每一次揉面的动作似乎都用上了全身的力气。

身体条件受到限制,梁翁恍若未觉,面上的神色极为投入,一丝不苟。

千百次的重复,速度虽然慢,动作中却透出格外的郑重来。

这一刻,世界上仿佛只剩了梁翁,和他面前这碗白面。

像年迈的侠客重新握起宝剑,似那颤巍的读书人,在病床上还要挣扎着提笔,哪怕写下的字迹已经潦草到不成形。

在这场和岁月无声的对抗之中,要认清事实,放弃并不困难。

但只要这一刻还在继续揉面,只要他还是被需要着的,他身上就有一股不会被打倒的力量。

史如意心头一颤,恍惚间意识到了自个儿的残忍。

她在逼梁翁承认……承认他自个儿的老迈,承认他的不被需要,承认他努力奋斗了一辈子的祥和斋江河日下的事实。

史如意想起上辈子,她早早学会了爷爷的拿手菜,在日复一日的融会贯通中超越了他。

高高兴兴地跑到爷爷面前炫耀。

爷爷当时的神情甚是复杂,似是欣慰又似是难过,他夸了她半天,微笑着喃喃自语,“我们史家后继有人啊……”

转身,脊背却一下子弯了下去。

仿佛卸下了肩上的重担,终于可以不用挺那么直。

后来没过多久,爷爷就病倒了。

史如意怔怔地看着梁翁,他揉面的身影和记忆中的爷爷不断重合。

人活一口气,这口气不能散。

她那时候年轻,并不晓得这些。

时间一点一滴,碗中的面糊已经发酵完毕,表皮呈出细密的纹路。

史如意垂下眼帘,静静地给笼屉刷上一层油,往里注入一层厚厚的稀面团,撒上少许青红丝,并肥嫩粒大的杏仁,薄皮白肉的核桃碎。

青是青梅干切成的细丝,红是糖渍玫瑰的细片。

最后合上盖子,灶中燃起旺火。

史如意往梁翁那儿扫了几眼,见他终于也开始烧炉子了,便放下一半心来。

也不在旁边守着,跑去和梁婆婆逗那狸花猫去了,惹得梁翁吹胡子瞪眼的。

……

一炷香烧过,开盖时间到。

厨房中飘满热气,梁翁早已掐着时辰,把自己的米面蜂糕端出来了。

因上了油,蜂糕呈有光泽的乳白色,上头蜂眼又大又匀称。冷却后切块,表皮平滑光洁,中间夹了糖桂花,一看便知其香甜可口。

总算功力还在,没丢人。

梁翁颇为自得地点头,对自个儿做的这道蜂糖糕很是满意。

史如意故意沉迷逗猫,误了时辰。

她看到梁翁动作,这才作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飞扑过去,大呼小叫的,把自己的蒸笼也端出来。

比试还敢三心二意,去逗猫!

这小丫头能做的好点心才怪了……果然还是年纪小,爱顽。

梁翁冷哼一声,差点没出声教训史如意,好不容易才把话憋了回去。

罗娘子和梁婆婆对视一眼,悄悄摇摇头。

再看史如意做的那碟子玉面蜂糕,表面光润,虽红绿搭配,别有一番趣味,那蜂眼忽大忽小,却明显蒸得不如梁翁的好了。

送入口中,味道却是意外地好。

果干甜美,糕身松软柔滑。

因着核桃仁剥皮未净,甘中又带了点微涩,滋味分出几个层次来回,美味异常。

罗娘子和梁婆婆各抱了一个碟子,面面相觑,竟犯起了难,一时拿不定主意来。

梁翁看她们如此情状,脸上顿时现出狐疑的神色。

史如意也伸手,从盘中拈起一块梁翁做的糕点,闭上眼细细品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22-30(第7/14页)

这米面蜂糕色如白玉,丰盈饱满。

梁翁做的虽是净素,并不用像她一样用脂油丁,味道却也甘旨柔涓,柔软韧糯,暗含桂花香味,嚼起来半点不显干涩。

不至于像马拉糕松软到入口无物,也不似鸡蛋糕腴而厚腻的滞喉。

略嚼两下,便如暖流顺喉入腹,是恰到好处的正正好。

史如意咽下嘴里的米面蜂糕,微笑着睁开眼。

却不去尝自己做的那份,而是转向梁翁,心悦诚服地道。

“我输了。

今日如意尝到梁翁的手艺,才明白这祥和斋的名气果然不虚。

之前,是如意有眼不识泰山。”

梁翁得了她这几句评价,顿时收起满腹的狐疑,扬起一边眉毛瞅她,嘴角都得意地翘起来。

“小丫头,姜还是老的辣。

你虽有几分手艺,要跟我比试,还差远了点。

单单是这厨艺心性,就还有得你磨啊。”

罗娘子欲言又止,梁婆婆更是瞪大眼睛,憋得面颊通红。

她正要开口,却被史如意抢了先。

史如意笑眯眯地塞了半块蜂糕到梁婆婆嘴里,朝梁翁诚恳点头,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

“那按之前我们的赌约,我愿赌服输,答应您一个要求……

不知梁翁有什么见教?”

第26章 三鲜面

夜色渐深,月明星稀。

云府的大厨房内,油灯的光透过窗,映亮了屋外一小片院子。

史如意把下巴撑在桌子上,转着乌黑的眼眸,一会儿看看香菱,一会儿瞅瞅温妈妈。

香菱忙得不亦乐乎,正一块儿接一块儿地往嘴里塞点心。

这点心是史如意挎着竹篮,从祥和斋拎回来的。

她回到云府时,天已经全黑了,温妈妈担心得不行,差点亲自跑去寻人,还是许婶子好说歹说才把她拦下了。

“如意这丫头,人小鬼大,心里可有主意。

温妈妈,你也甭太担心,我估计啊,应当是有什么事把她耽搁着了……”

香菱把嘴里的麻团咬得“咔嚓”直响。

这麻团外头炸得金黄酥脆,一股白芝麻香,咬到里头糯叽叽的,甚至还能在齿尖拉丝呢。

外头卖的麻团大多绵软,不及这堆口味焦脆,油甜,吃了一个还想吃。

毫无疑问,这手艺当然也是出自梁翁之手。

史如意看香菱吃完还要伸手,立刻瞪着眼打了她的手背一下。

“香菱,一盒子点心都快被你吃光啦!

我和娘都还没尝着味呢。”

温妈妈却没有半点要吃的意思,她手里捧着碗,盯着煤油灯跳跃的烛火发愣。

她已经保持这个姿势许久了。

“如意……

那祥和斋的梁翁果真说要收你当徒弟?”

史如意叹了一口气,将祥和斋的来历、经营状况、罗娘子及梁翁公婆为人如何,都与温妈妈细细说了。

“曾经梁翁也指望过在外头收徒来,帮衬着铺子做事……

但外头找来的那些人,要么是沉不下性子,学得初见皮毛,便想甩了师傅飞出去单干。

要么就是那等不怀好意之人,欺他们老人寡妻,还想占了他们的店去。”

罗娘子虽管着祥和斋,因着丈夫去世,无心描眉画黛,但布衣荆钗,亦难掩一身清秀姿容。

不少人打着“学手艺”的旗号上门,却成日围绕罗娘子打转。

甚至还有那企图霸王硬上弓的。

幸亏罗娘子还算有两把子力气,奋力呼救,惊动街坊邻里,这才没有让那贼人得逞。

过了这事之后,梁翁心中对罗娘子有愧,再不愿提收徒之事了。

“这祥和斋,许是命数该绝……

也罢,也罢!能撑多久便多久罢。”

梁翁说这话时负着手,背对梁婆婆和罗娘子,语气平稳,双眼却含泪。

独子早逝,一身手艺后继无人,眼看着他和老婆子拼了一辈子命的祥和斋逐渐没落……

梁翁的心头积压着这几块石头,喘不过气来,身子一日比一日地衰弱下去。

比试赢了史如意,梁翁笑得畅快,惊得院子里的鸟扑棱乱飞。

他提的唯一一个要求,却是收史如意为徒,传她手艺。

“小丫头,你年纪如此小,手艺却也了得,可见天赋不差。

我欲收你为徒,将一身手艺都传与你……

你意下如何?”

当了梁翁的徒弟,从此史如意就是祥和斋的人,有罗娘子在外头掌管铺子生意,她担子轻,只需用心做点心便好。

梁翁允诺,百年后他和老婆子离世,祥和斋便归她们二人共有。

梁婆婆和罗娘子知他心事,没有不应的。

梁婆婆欢喜得很,稀罕地瞅了史如意半天,嘴角都快咧到耳根,抱着她不愿撒手。

“我还在院子浇花呢,猛一见小如意,就觉得她模样生得俊,与我投缘。

以后啊,如意你就是我老婆子的亲亲孙女!”

罗娘子弯唇笑得开怀,自丈夫早逝,她与公公学做点心,学了足足有五六年之久。

奈何自个儿就不是学厨的那块料子,死记硬背,放料放得一板一眼,怎么学也学不着精髓来。

外头常来客人抱怨,说怎地不是从前的味道。

她应付客人,在公婆面前笑得坚强,暗地里却不知偷偷落了多少泪。

罗娘子见史如意面露犹豫,连忙关心。

“如意,可是有甚么顾虑在?

若是担心赎身银子,咱们祥和斋经营多年,不至于拿不出这几十两,你切莫忧心。

你和你娘来我们祥和斋,从此咱们就是一家人,千万不要客气。”

罗娘子握着她的手,眼睛盛满热切和坚定,把这番话说得掏心掏肺。

任是块石头也要被焐热了。

“娘子……”

罗娘子柳叶眼一瞪,史如意不好意思地一笑,乖乖改口,“罗姐儿。”

罗娘子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大了史如意十来岁,却是有些尴尬的年纪。想要当她干娘,岁数又嫌小,便只能厚着脸皮,让如意唤一声“姐”了。

史如意舔舔嘴唇,从梁婆婆怀里脱出身来。

“梁翁、婆婆、罗姐儿,

你们这般看重我,如意领你们的情,自然是十二万分的愿意……

只是这事关系重大,不是如意自个儿能决定的,还须回去问过娘亲才好。”

罗娘子恍然一拍脑袋,懊恼地笑了。

“说的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22-30(第8/14页)

理呢!

只怪你说话做事跟个小大人一般,让我把你年岁都忘了……

回去好好跟你娘商量,当然是从长计议为好。”

梁婆婆拉着史如意的手,不放人走,硬是留她用了一顿晚膳。

罗娘子去外头买回来一整只硕大烧鹅,一碟子批切羊头肉,一碟子葱泼兔。

祥和斋在这扎根几十年,西市大大小小摊子食肆,哪家料放得足,荤腥味好,罗娘子心里都门清。

人家看是街坊邻居,也尽挑那些做得好的来与她。

那烧鹅烤得肥腻金润,香喷喷的,提回来还热乎着呢。

羊头肉细细切成片码在碟里,肥瘦相间,红白分明,蘸上陈醋辣子,一口下去那香味直冲天灵盖。

葱泼兔是买给梁翁的,梁翁最爱用这兔肉下酒。

今个儿他心里高兴,喝了不少,红光满面的,看着精气神都足了几分。

梁婆婆从柜里掏出许久不用的擀面杖,亲自下厨,给史如意做了碗拿手的三鲜面。

她这面条的做法却与一般不同,要先在面板上方的墙掏个洞,擀面杖一端放在洞里,另一端用来压面。

做出来面条颇有质感,里头配了虾仁、墨鱼和海参,一大碗面亮澄澄、金灿灿,鲜得舌头都要掉下来。

史如意吃得“呼噜呼噜”的,一边在心头模糊地想着,二少爷最爱海味,她如果向梁婆婆学了这三鲜面,做给云佑吃,他肯定欢喜。

……还会有机会吗?

如果离开云府,来了这祥和斋,他们以后应当也不会再见面了罢。

这么一想,史如意心头忽然涌上了些不舍来。

虽然这么说有点奇怪,但云佑确是她穿到古代以来,交到的第一个“朋友”。

云佑给她送过一大群可爱的动物小木雕,现在还珍藏在她的小木盒里。

她家遭了贼,他特地画了一幅画来逗她开心。

还有冬至那个晚上,云佑第一次进大厨房,做了虾仁肠粉,最后还被逼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喊她“师傅”……

史如意用手托腮,嘴边带了抹笑。

温妈妈却忽然叹息一声,把手里捧着的碗放到桌上。

“啪嗒。”

清脆的一声响。

史如意被打断思绪,抬起头来。

正好温妈妈也转过头来看她,眉头微敛,眼中变幻的情绪十分复杂。

“如意……

按理说,这该是好事,你跟着梁翁,定能学着不少做点心的法子。

咱们娘俩出府,不仅有落脚地,还有个能够做营生的买卖……”

温妈妈絮絮叨叨地说了这许多,史如意的唇却越抿越紧。

她再了解自个儿娘亲不过,这样的表情语气,温妈妈应当是不愿意的了。

香菱吃点心太快,噎着了嗓子,本来在咕咚喝水,现在看气氛严肃,她也不敢吭声了。

温妈妈抬头,看看大厨房房梁上的影儿,又瞧瞧案台砧板、门边挂着的腊肉。

最后望向院子外的树影。

她在云府待了快二十年,这大厨房许多物件都是她自个儿亲自添置,人非草木,说没有一点感情,那是不可能的。

“当年你爹染疫病走了,那时,如意你才不到三个月大。娘心头难受啊,老哭,哭得停不下来……”

时隔那么多年,温妈妈才终于能轻描淡写地说起那段往事。

她面上带了怀念的笑,语气却怅然。

“我原是在屋头干那浆洗衣物,洒扫打杂的活计,一年到头,挣不到几个铜子。

没了你爹,家里便没了进账,日子穷啊。

娘奶水不够,你半夜饿的老哭,娘没用,只能找些米汤和菜糊糊来喂你……”

史如意赧然,她那时候太小,脑子昏沉,只晓得睡和吃,却不记得还有这么一段往事了。

香菱听得恻然,温妈妈笑了一下,按了按眼角的泪花。

“后来太太怜恤我们孤女寡母,提我到厨房,发了话,让那灶台娘子教我学厨。

之前咱家里遭贼,太太听闻后,又赏了这些个银两袄子下来,待我们娘俩够厚道了。

二少爷是太太的掌心肉,心头宝。为着二少爷挑食的事,太太没少头疼。好不容易,你做的吃食入二少爷的眼了,这个节骨眼头,咱们娘俩却说要赎身出府。

太太对我们有恩啊……如意,这等忘恩负义的事,娘做不出来。”

煤油灯的光晕映在墙上,将人的影子无限放大。

灯芯弹跳一下,发出“噗噗”的细微声响。

史如意怔怔地看着温妈妈。

温妈妈也望向她,身子前倾,不知是想劝她,亦或是在说服自己。

脸上带了两分恳求的神色,摇摇头。

“如意,你再考虑考虑……

咱们不能出府啊。”

第27章 羊舌签

天时眼看着越来越冷了。

次日清晨,史如意从炕上爬起来,屋外已经铺开了薄薄的一层雪。

她和温妈妈牵着手去大厨房时,那雪花如飞絮一般,打着旋呼到脸上,粘在睫毛上。

被热气一烘,更衬得史如意乌黑的眸子湿漉,温润的似能看到人心底。

香菱嫌天冷,取了井水到大厨房里来,就着锅炉的柴火热了,把手浸在里头,洗白萝卜、择菜叶。

这样一桶水,很快就浊了,终究是杯水车薪,还是要换冷水。

史如意劝她不要热冷水交替着用,这般手指更易生冻疮。

香菱乖乖地听了。

她瞅瞅后头,温妈妈在灶台前忙碌,给老爷太太准备早膳。

史如意搭了板凳在熬粥,脸色平静,看上去却和往日无异。

“如意,那你们真个儿不打算出府啦?”

香菱小心翼翼地开口,她昨个儿晚上为这事翻来覆去了一夜,没睡着。

就连那满肚子的点心都不香了,只觉着心头堵得慌。

香菱打心底是想跟着如意和温妈妈的,但她自个儿攒下来的银子,不久前刚寄回去贴补家里。

若要赎身,还不知要重新攒到何年何月。

在云府里头做事,到底生活安稳些,有吃有喝,每月的份例都送到手里。

这点心铺子现下又不知能不能做得起来,她这手艺,帮不上啥子忙,出去平白给她们娘俩添负担。

香菱知晓若是自个儿开口,如意和温妈妈明了她心意,定不会撇下她。

可她开不了这个口,若是当上拖油瓶,她臊都要臊死。

于是也只能顶着肿得跟核桃一般大小的眼,眼巴巴地问上这么一句。

“嗯,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22-30(第9/14页)

出府了。”

史如意微笑着应了香菱一声。

她娘说的话毕竟在理,若是她们母女俩就这样离府,按温妈妈的话来说,就是“知恩不报”,估计温妈妈这辈子心里这坎都过不去。

温妈妈性子最是温和良善不过,史如意舍不得让她娘这般难过。

她想赎身出府,赚钱开酒楼,还不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本末倒置,最是不该。

史如意在心头叹一口气,其实还有一件事,她之前未考虑到。

现下史如意得了云佑的青眼,云佑性子又挑剔,只爱吃她做的菜。

就算她和娘亲攒够银子,想赎身出府,太太也未必会放人……

要知道她们一家都是太太曾氏的陪房,那黄纸黑字红手印,按的都是死契。

一辈子任打任骂,是死是活,都由主子说了算。

不像香菱这等签了活契的丫环婆子,若想离开,还能替自个儿交银子赎身。

除非主子格外开恩,不然她和温妈妈一辈子,都是离不得云府的。

史如意从前不晓得这些,还是昨晚躺在炕上,和她娘温妈妈说了半夜的话,才晓得这其中的利害。

乍一得知,自个儿的身份竟是个“终身丫环”,还是永不得人身自由的那种,史如意两眼一黑,差点没晕过去。

只觉得前途渺茫。

那些做天下名厨,开食肆当掌柜,啃鹅腿吃大肉的美梦,都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史如意心头失落,哭丧了一夜。

今早起身,看见屋外白雪茫茫,心情却意外平静下来。

牵着温妈妈的手,脚陷在松软的雪地里,路是靠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不能赎身,她也依旧能每日去祥和斋,和梁翁学点心手艺。

如今花点也有了能固定售卖的地儿,不至于像从前那样,出入高门府邸,引人注目。

温妈妈觉着太太曾氏有恩,不能不报,那她们便继续留在府里做厨娘。

左不过多干上四、五年,二少爷云佑到了年纪,必也会像大少爷如今这般,离家到书院读书。

这人长大了,嘴也不会似小时候这般挑食。

到时,史如意也不再是云佑不可被替代的那个“小厨娘”,再提出府,定不似现下这般困难重重。

说不定……云佑还能替她与太太说说情。

史如意做着美梦,手下活计不停。

她把羊舌洗净,切成极小块,加了香米下瓦罐,倒入猪大骨吊的高汤,合盖炖上一个时辰,熬成香喷喷的浓稠肉粥。

在旁边起锅,打几个鸡子,摊成鸡蛋饼。

要用时,便以鸡蛋饼作卷,包裹这碎肉粥,送入嘴里,那味道又鲜又甜。

史如意还额外熬了几个奶皮子。

这奶皮子工序稍复杂些,需取了每日新挤的水牛奶来,倒入锅里,用文火烘煮。

中途手不能停,需用木勺一直翻滚搅动,让那水分都蒸发掉了,最后在锅底凝成圆形的一大片奶饼。

用筷子挂起通风晾干,若奶皮子纯黄夹白,尝着口感醇香,便是上品。

待拌到粥里,清甜的米香中混入丝丝奶味,不油不腻,酥柔味美,最是香甜可口。

香菱得了史如意“不出府”的答案,心头巨石落地,不由得眉开眼笑。

三步两步,抢过史如意用过的锅碗来,美滋滋地朝她摆手。

“我帮你洗,你快去给二少爷送饭罢。”

史如意拗不过香菱,看着她兴奋的背影,心下好笑。

香菱性子直率,心头藏不住事,似那白花花的米面,掺了什么杂质,一眼就能瞅着了。

史如意本就打算,如果外头点心铺子能做起来,定是要回来带香菱一块儿的。

她也早把香菱当自个儿家人看待了。

只是若做不成事,生意艰难……香菱跟着她们,倒还不如在府里当个丫环安稳。

这才没主动跟香菱提。

史如意把热气腾腾的羊舌签装入粥碗,旁边配一碟奶皮子。

外头还下雪,这温瓷碗也顶不住多久,肉粥凉了容*易腥,还是趁热吃才能品着好滋味。

她提起食盒,温妈妈在后头唤她,“如意,披上斗篷再去。”

途经小花园,枝头坠满沉甸甸的雪。

待那细枝不堪重负,往下一滑,雪簌簌地砸到底下的假山石头上,“砰”一声巨响。

吓了史如意一大跳,差点没把手上食盒摔了。

天寒地冻的,太太曾氏心疼儿子来回跑,都是让他自个儿在屋里用早膳。

史如意紧赶慢赶,赶到二少爷院子里。

云佑却不在,连着身旁的小厮长风也不见人影。

“二少爷一早就被老爷叫去考校功课了……

说是大少爷来了信,再过二旬他归家来,要看弟弟读书。”

二少爷院里的大丫环兰芝,是太太曾氏的奶娘李嬷嬷的孙女,主子们有什么风吹草动,消息再灵通不过。

史如意听了这话,便乖乖把手中食盒递与她。

只可惜这碗煮得热乎的粥,云佑却不能够及时吃了。

兰芝接过来,打量一眼史如意这满身的雪,眉头微皱,“你跟我来。”

也不等人反应,抬脚就走。

史如意微怔,只能无奈跟上。

没想到兰芝却是把她领到了自个儿屋里。

兰芝在丫环中算是最得脸面的,一个人睡一个屋,屋里还烧着暖烘烘的炭。

柜上摆一个釉色青瓷瓶,看成色相当不错。

雕花桌摆着一面圆形铜镜,前边放一块细绢帕,上头的腊梅才绣到一半,针脚十分细密。

凡是主子屋里伺候的丫环,都是要会针线活的,帮主子做衫缝补,有些自小练熟的,手艺不比外头的绣娘差。

兰芝也是家生子,从十岁开始,她祖母李嬷嬷就叫她娘教她针线。

如今她虚岁十四,从头到脚,袄子到布鞋,样样都晓得做。

阖府上下,也就程妈妈的女儿丁香,据说针线活计可与她相比,可丁香毕竟还长了她两岁呐!

兰芝端了一碗枣花蜜水来,看史如意盯着那帕子看,以为她是想要。

“那帕子还没绣完,你想要,这个给你。”

说着,从匣子里另取了一条杏花粉蝶的,硬是塞到史如意手里。

又冷冰冰地把那碗蜜水往她前面推了推。

“这也是给你的,快喝!”

上回史如意来给二少爷送点心,也送了她一盒,叫什么“茶杯羹”的,味还不错。

她祖母李嬷嬷早晚吃着的芝麻丸,据说也是史如意给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是你攻略不下的男二 霸道王爷轻点宠 反派什么的不干啦 彭格列雷守观察日记 用魅惑技能勇闯快穿世界 阳光花园社区 我用反派魔君修炼了 祂的巢 你不要什么都学啊[星际] 六零之后妈统管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