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20(2 / 2)
谁也想不到, 邓艾那一个屯田的结巴将军,凿路翻山偷渡阴平,绕开剑阁发动奇袭。更没想到一队翻山越岭存活下来的残兵伤兵,居然就能让各处城池望风而降,蜀国内部脆弱得超乎想象。
兵力一路补充, 等到了有城不投降要打的时候, 就真的打不过了。
武侯之子诸葛瞻, 瞻子尚,皆战死。
消息传入成都, 刘禅决定投降, 其子刘谌宁死不降,自刎于昭烈庙。
兵败如山倒, 当刘禅最后一道圣旨传到姜维手里,内容是国家灭亡, 让他放下兵刃向魏国将领钟会投降。
姜维痛恨不已,恨自己不能杀敌保全国家,恨自己辜负了丞相的厚望,恨自己再也完不成先帝的想。
便是透骨的利箭也不曾这般地痛,他双眼通红止不住地落泪。在冷静下来后写密信一封传到刘禅手中,臣有一计,可使汉室幽而复明。
之后姜维假意投降钟会,与其称兄道弟,关系甚密。之后看出钟会野心策反,记恨在成都胡作非为的邓艾,设计陷害除掉,让钟会写信告诉司马昭邓艾的所作所为和居功自傲的言论,司马昭派人将邓艾关押。
之后又与钟会合作谋反,但被司马昭所察觉,为防止夜长梦多不得不提前进行计划,然而钟会在魏军声望不足,赢得了巨大胜利的魏军们只想回去受封赏,回家团聚。
在是否将不肯服从的将领赶尽杀绝的问题上,钟会犹豫不决,导致计划泄露,还没开始行动就先发生了哗变。
姜维钟会皆死于乱军之中,钟会说到底还是魏国将领,他反叛打着的也是清除逆贼司马昭的名义,他被杀死后还是有亲信帮忙守尸的,司马昭也顾念以前的情谊默许此事。
姜维就不同了,他是魏国士兵们最痛恨的敌国大将军,从诸葛亮那会开始就北伐北伐北伐,他们魏国就没有个安生日子,两军交战死了多少的战友,诸葛亮已经死很多年,他们没有亲手报仇的机会,此时有个向姜维寻仇的机会,岂能错过?!
姜维死后被剖腹挖心,被碎尸万段,曾经的下属兵士想要等到夜深人静悄悄地去收尸,怎么收呢……根本收不起来呀……
在他兵败身死的这块区域,到处是他的血,是他的肉。就连想要只抱个脑袋回去,也不是完整的……
“大将军啊……”小兵跪在满是血污的地上低声落泪,不敢大哭,被魏军听到的话,连给大将军回去立坟的人都没有了。
投降的士兵们从此不能再称呼姜维为大将军,也不能称故国为汉,那个死无全尸之人,是叫蜀国乱贼姜维。
千年后的剑阁,已经不再是兵家险要之地,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修建了索道,运行起了缆车,还有宽阔到能够让景区车辆行驶的道路。
剑阁景区之大,出来旅游的都不得不单独安排一天,想要仔细玩的话少说得两天。
吕思彤带着一众鬼魂来到景区售票处,忽悠众鬼说:“我见此地之巍峨,观其险峻,心中豪情油然而生,当场给你们赋诗一首听听。”
众鬼略有惊讶,只知晓她学识渊博,竟还会作诗,纷纷笑着等她赋诗一首。
小吕清了清嗓子,小声与售票员说:“我要背《蜀道难》,免门票对吧。”
在确定完整背诵不能出现错乱,且停顿沉吟不能超过5秒就算成功后,小吕点头表示没问题。周围这一批游客年纪都偏大,虽也知晓背诵免门票的事情,要完整顺畅的背下来,还是需要再复习复习。
边上还能听到工作人员闲聊,说寒暑假和小长假的时候背诵的人基本是不断的,尤其每年的暑假,刚高考完的学生们就奔往各个景区。
“咳咳。”吕思彤再次清了清嗓子,开始背诵,“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背诵完毕,周围听着的游客们呼一声好,比划了个大拇指过来。吕思彤不好意思地扭过头,接过票凭,继续忽悠鬼魂们,挑眉小声询问:“此诗比曹子建之文采如何?”
赵云庞统两个新鬼大为惊叹,关羽虽是在后世一段时间,却是没读过后世朝代的诗集的,所以也十分惊奇这等的文采。
赵云关羽皆是点点头,最喜欢的就是那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格外有武人的气势,连带着看后世小辈吕思彤的眼神,都带着少许的钦佩,不曾想她一个平平无奇的读书人,没有经历过什么大起大落的事情,竟能写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210-220(第6/16页)
这等诗,果真是不该以貌取人呀。
另外几个老熟鬼则是笑了起来,一副哄小孩的语气道:“小吕比曹子建更胜矣。”
黄忠常在博物馆打工,《蜀道难》这首诗听到过很多遍,成博展品所涉及的历史时间段可不仅仅是三国时期,近一点的有近代抗争时期的东西,远一点的有新石器时代的东西。而作为大唐诗人代表的李白,所写下的这首诗也是蜀地的代表之一。
诸葛亮也读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会去了解李白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小迷弟杜甫,杜甫说自己一辈子最最喜欢的两个人,一个是虚无缥缈以为永远无法接触到的诸葛武侯,一个是有过往来但对方关系好的朋友更多的李白。
刘备倒是没有主动去了解过李白这个后来朝代的诗人,架不住杜甫爱背诵呀,哪怕是和偶像诸葛亮一起的时候,都能五句话带一句李太白。还给刘备说,李白也是诸葛亮的小迷弟,也写了夸武侯的诗句。
三个老熟鬼演技浮夸,看得不知道的鬼魂一头雾水。
这时排在后面的年轻游客也询问工作人员后开始背诵免票。
这让赵云庞统关羽疑惑又气愤,庞统是惊讶居多,说:“此人只听一遍诗就能背诵出来,川蜀之地果真多俊才呀。”
关羽则生气地看着小吕说:“此人直接挪用你的诗,你不生气?”
赵云拧眉,他向来是好脾气,好脾气不代表好欺负,此时听到小吕如此有文采的诗被人当面挪用,实在是羞辱人,抱拳向刘备说:“主公,云愿前往击之。”
“不不不,不必……”吕思彤无奈扶额,将实情道来,这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冷幽默,到名胜古迹便与好友说赋诗一首,好友自然知道是古诗,而好友之间仿古商业互吹胡言乱语,只是觉得有趣。
关羽闻言眉头紧皱,小吕以前不这样啊,怎么这几天一直在胡言乱语,可她又否认该去精神病院……
关羽一愣,心想小吕如此古怪的变化,似乎是从接了吕布开始,唉!多好的一个后辈,怎么偏偏是吕布后人呢,以前坏品行还能被良知压下去,自从接触到了吕布后,坏德行就显露出来了,怎么想都是吕布的错!
不过这些思考只在心里绕弯,没必要说出来,因此他只是看着小吕无奈摇头。
“……?”吕思彤感到莫名其妙。
因是来接姜维的,并不是旅游为主,所以选的是南门的路线。
从南门走进去直接沿着右边的路直走,最近的一个景点就是“姜维点将台”,一个个高高的台子立在那,诸多风吹日晒的痕迹,显得古朴又孤单。
点将台前面的空地上是后世新立的一尊雕像,绯红色的石头像是蒙了一层淡淡的血雾,姜维勒马抬手搞指,马儿似在嘶鸣挣扎,站在一个明知希望渺茫仍旧要坚持下去的历史位置。
继续沿着这条路走,就到了平襄侯祠,正是供奉姜维的祠堂。
一路过来的游客非常多,这里又是靠近入口处还没开始分流,格外热闹。
刘备诸葛亮长长呼出一口气,见到后世这么多的人前来瞻仰姜维,感到欣慰开心,越是开心,心里越是觉得酸涩。
穿过祠堂来到祠堂后面的一个空地,这里就是姜维墓的位置了。
当年剑阁哗变,墓肯定是不能光明正大立在这里的,替姜维收敛残破脑袋的小兵也是将他带回了故里天水安葬,这里的墓是后来的人所立,所以吕思彤也不确定到底能不能唤醒姜维。
潦草的坟包前面一个大香炉,里面供着几根檀香,烟雾袅袅,几分朦胧。
吕思彤回头,发现鬼魂们竟是站在远处,好像在商量着什么事情,一会变化一个年纪,似乎还没想好以怎样的面容来迎接季汉最后一位大将军。
他们商量了一会儿,竟是赵云过来到坟头等着,他此时是三十不到的样貌。
赵云似乎看到了什么,快速地往另一个方向飘过去,吕思彤也跟过去,只见一个浑身是血穿着甲衣的老将军茫然地站在那。
本以为赵云是去打招呼的,岂料竟是掏出武器进攻过去??啊啊??你在作甚啊??
那浑身是血的老将军察觉到异样,立刻也横枪格挡然后试着反击,他还没明白怎么一回事就打了起来,见是个长得高挑俊秀的小将。
只打了三回合,赵云退到一边,他满眼是泪地笑问:“老将军!可识常山赵子龙?”
第215章 峥嵘崔嵬
才刚睁眼没多久的姜维不知道自己为何还“活”着, 没有看到任何的魏国士兵,周围的环境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些陌生的建筑挂在石壁上, 听到人说话的声音寻过来的时候, 看到的是很多穿着古怪的人。
他们笑容洋溢, 他们时不时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时不时说蜀汉当年的故事。
蜀汉?是蜀还是汉?姜维想上去问清楚, 想判断这些陌生人的阵营归属,跟着他们一路飘到一个祠堂,当他驻足时, 发现陌生人穿过他虚无缥缈的身躯, 原来不是活着,确实是死了。
他低头看自己, 浑身都是血红色,像被长期浸泡在血池里,他无法得知自己死后的惨转,临死前最后的印象是无数刺向自己的利刃,每个魏国士兵都要当手刃仇敌的英雄, 争先恐后, 生怕少一刀就让他活下来了。
山林间的风吹拂过脸庞, 凌乱的头发因被血浸湿而贴在脸上,残破的甲衣半拖着, 是真的死了……如今的自己不过是一缕孤魂罢了。
不知道是苍天垂怜还是自己执念太深, 得以窥见一眼后世的状况?
可是,白云苍狗, 不知道是多少年后,故国不在, 故人不在,他该去哪呢……
姜维茫然地站在离坟墓有些距离的位置,试图去解眼前所见的一切,突然感受到一股气流涌动,侧首就看见一个穿着白袍的小将向自己袭来。是他目前为止所见到的,唯一一个朝代相近的人,还没来得及问,对方来势汹汹。
他手里的只有断了一截的兵器,此时也顾不得别的先拦下再说。对方正值青壮,意气风发,而年迈的自己只应对这么一回合就知晓不是对手。
他恍惚想起很多年前,年轻的自己遇到了年迈的赵云,那时候自己只是天水的一员小将。凭借智谋略占了些便宜,骑在马上得意问赵云:“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那时候他隐约感觉到,对面的赵云有些恍惚。
或许正和如今的自己一样,通过一个年轻的小将,看到了曾经年轻的自己。
只简单三回合,姜维感觉对方并无恶意,想停下来先弄清楚身份,反倒是对方先停手了,对方脸上表情是在笑着,眼睛里的泪水却落个不同。
他听到一个几分陌生又积分熟悉的声音,问:“老将军,可知常山赵子龙?”
姜维瞳孔一收,赵将军已经走了很多年,不,不对……如果这是后世,所有人都走了很多年,这人哪怕是赵将军的徒弟或者孙儿,也该是早就作古。
“你……是何人?”姜维不太确定地询问,心里又有一种能够遇到赵将军故人的欣慰感。
青年赵云将兵器从右手换到左手立在地里,上前双手拍在姜维的肩膀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210-220(第7/16页)
说:“小姜,你辛苦了。”
“……”姜维没有接话,明明是个陌生人,明明连对方的身份都还不知晓,在听到这句安慰的时候却像是一个受伤了孩子忍着痛故作坚强回到家,在听到长辈一句询问后,再绷不住大哭起来。
同时在他心里也逐渐浮出一个不可能的答案,姜维也双手搭在赵云肩膀上,含泪道:“莫非,是顺平……”本想以追谥来称呼,想起赵云不会知道自己的追谥,又改口,“是子龙将军?”
赵云抹了眼泪,他自己并不在意什么死后的谥号虚名,但还是很感谢姜维能有这份请求追封的心意,他拉起姜维的手,说:“小姜,我带你去见个人。”
姜维毫无怀疑,立刻就应下,心里诸多疑问暂且没有询问。
一路跟着赵云小跑过来的吕思彤因刚才他们在打架,避免误伤只能躲在树后观望,探出个脑袋鬼鬼祟祟地,落在姜维眼里自然觉得形迹可疑,只是见她头发衣服都与那些陌生人相似,应该是看不见自己的后世人吧。
然而赵云在那棵树边上停留下来,与姜维介绍说:“我比小姜也只早一天来到后世。”说着简单介绍了一下吕思彤。
姜维长叹一声,抱拳行礼,满是血泪的眼睛里充满了对身后事的好奇,既然这位能看到自己的是后世之人,必定也知道剑阁哗变之后的事情吧。陛下有没有因此受到牵连?对魏国是否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和混乱?
吕思彤盯着他看了看,和曹昂的死法一样,死于乱军之中,乱刀之下,尸骨无存。
她抬起双手裹住那双鲜红的手,说:“你只需知晓,而今你放眼所见的百姓,99.99%都是汉人。你再看看这座祠堂的名字,墓碑上的字。”
姜维一愣,这个人不仅能看见鬼,竟还能触碰到鬼。她的掌心是温热的,衬托出自己已经无法察觉到自身的冰冷温度。顺着她的视线抬起头,看向祠堂匾额上的字:平襄侯祠。再看向墓碑上的字,都是繁体字,三个大字:姜維墓。右侧小字:漢平襄侯大將軍。
这些人……居然都是来祭奠自己的?
姜维松开手走到坟包前,恍惚地站定到这座衣冠冢前,视线落在那个“漢”字上。能够以汉的前缀给他立碑,而不是把他称为蜀……他笑了一声,有些激动地回头看向后世小辈确认问:“如今还是汉室天下?大汉后继有人,光复汉室了?”
“是,也不是。”这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还是以后让刘备同志给他解释吧。
吕思彤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向边上的赵云,疑惑问:“他们几个是哭晕过去了吗,为什么派遣你单独迎接,也不知道搞个隆重点的排面。”
这事老鬼们自有考量,他们也是不想让姜维这孩子太过伤心,若是直接与诸葛亮相见,担心他一个劲地自责痛悔,没准还会以死谢罪,可鬼魂又死不了,就陷入了更深层的痛苦中。
所以让赵云先去,让他知晓此间之神奇,错过的遗憾未必不能再圆,何况今之天下大同无纷争烽火,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或许能让他心里对兵败的痛苦有所缓解。等姜维对后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引来相见,让他明白,见他不是为了问责,绝不会对他失望,只是为了与他团聚。
吕思彤点点头,还是亮仔考虑得比较周到。
赵云又与姜维说了一些,拿自己起头来做比方,说自己病死的时候也很遗憾,身为一国的将领该死在战场上才是,觉得愧对丞相愧对先帝。
听到这话语,姜维心头一颤又难过起来,点头也是如此观念,觉得自己辜负了丞相的栽培。
赵云再次拉起姜维的手,说:“走,我带你去见丞相。”
“……”姜维的脚步却因此僵住,惊喜的同时更多的是逃避,他有何面目见丞相,他不敢见呀!想要逃避,却又没有甩开赵云的手,一别三十年……三十年啊,那个在心里作为支柱的人,又怎么可能逃避不见。
姜维内心挣扎着,最终是缓缓踏出了一步,前面有几个往上的台阶,他踩上台阶抬起头来,就看见一个青年儒生站在高处,分明也是陌生的面容,已经死去的心仿佛都能听到擂鼓般的声音。
他回头看了看赵云,见赵云笑着点头。
“丞相……”姜维当即就要拜下,诸葛亮从台阶上匆忙跑下来将他搀扶住。诸葛亮现在是27岁时的样貌,那一年他初出茅庐,明知汉室衰微已无回天之力,仍旧要拼上一切试图逆天而为。后来,年迈的他也遇到了一个27岁的年轻人,后来也和他一样,明知无能为力,还是要逆天而为。
“伯约,别来无恙啊。”诸葛亮搀扶住姜维,看到姜维这浑身是血的模样,哪怕是早就在记载中知道他的下场,如此直观地展现在眼前时即便铺设了心准备,也只觉得悲痛不已。
明亮的眼睛里此时盈满泪水,抬起的手都有些颤抖,轻轻落在姜维的头上,将紧贴在脸上的凌乱发丝拨开,像安慰受了伤的小孩,问:“还疼吗?”
鬼的痛觉并不明显,这些临死前的伤口看着可怖,实际却只剩麻木。
姜维捂着心口,所有的伤都不及刻入骨髓,跟随着灵魂割不掉的悔痛。
他泪流满面不肯站起来,说:“丞相,姜维对不起你……未能完成先主的想,还令陛下蒙受屈尊到敌国为质的屈辱,而我诈降复叛,恐是祸及陛下!我该常跪于此受五雷轰顶,脱去这罪孽,才敢与丞相相见呀!”
“伯约,你已尽力,天下之势非一人能改……”诸葛亮宽慰姜维,继续将他搀扶起来,正想解释刘禅没被牵连死。
此时一个不悦的声音传入耳中,一身朴素直裾的男子抱臂冷冷说道:“他在魏国乐不思蜀,寿终正寝,你却惦记着他的委屈。”
刘备固然是爱自己孩子的,只是和想大业比起来就显得寻常了。
当年,他气赵云为了救自己孩子差点折在长坂坡。而今,他气这个连自己都不曾见过的后辈,却为了自己的想搭进去大半辈子,死后不为他自身遭遇感慨,竟还感慨阿斗那不成器的。
正因阿斗是自己的孩子,是与自己打拼半辈子的元老们宠大的孩子,结局的落差才叫他难以释怀。
然而,闻言,维大怒。
称呼为蜀,鉴定为敌人!还如此贬低陛下,竟敢说陛下在魏国过得逍遥乐呵不思故国,岂有此!
姜维立刻站起来,与诸葛亮抱拳说:“丞相,待我了结了这混账!”
“……”诸葛亮的悲伤情绪一下子就收起来了,可谓是哭笑不得,“呃,伯约,不是的……”
但是很快,姜维就留意到站在那朴素男子身边的其他几个,尤其是那个面若重枣留着长须美髯的大将,特征过于明显,是……是传说中的关将军?
唯一能在关将军、赵将军、丞相面前指责陛下的,只有一人……
“是……先帝?”
第216章 峥嵘崔嵬
姜维一瞬间愣在原地, 惶恐不已地将这人仔细打量,穿着的是一件十分朴素的直裾,眉目端正样貌普通, 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架势气质, 便知晓非常人也。
这人虽是冷眼不悦的表情, 说的也是指责陛下的话语,可他看着自己的眼睛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210-220(第8/16页)
已经泛起些许泪光。
姜维再度哽咽, 不敢相信这一种原本绝对不存在的可能,他能见到先帝……?而先帝知晓后来之事,宁可责骂陛下, 也没有责怪自己身为大将军未能保家卫国的失职?
而自己刚才……居然辱骂先帝为混账!还说要了结了他。
姜维本来就被血染红的脸更红了, 心里又悲痛又敬畏又惶恐又羞愤,他无助地看了看周围一众鬼, 不知所措。
刘备叹息一声,他自不会责怪无心之失的一句话,更多的是对眼前这为了季汉耗尽余生光火的惋惜。
他执起姜维的双手,看着那双满周围是血污却已经明亮得双眼,说:“伯约, 辛苦你了。”
“先帝……先帝啊!”姜维大哭着就要拜下, 眼睛里流淌出血泪来, “臣无能!臣无能呀!”
刘备也是再也忍不住落下泪来,摇头说:“非卿之罪过, 国之兴亡乃君臣共担, 我亦难辞其咎。”刘备做了个制止的手势,让姜维不要再说苛责自身的话了, 后来的事情他都已经读过记载,气数如此。
川蜀之地比不过江东和曹魏的生存资源, 加之人才凋敝,内部的那些世家大族早就心思不在于此。那些文臣缩头乌龟,投降后在魏国还是高官厚禄,前方浴血奋战的武将兵败身死无葬身之地,却还要承担起亡国的责任吗?天底下断没有这样的歪。
刘备越是知道后来的结局,越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多活几年……为什么要让后来的人为了一个已经亡故的自己,一个无法到达的想,付出一生呢?
被搀扶的姜维不愿意站起来,先帝大度仁厚可以不追究,但他自己心里过不去这个坎。
一众老鬼见此场景都十分动容,新鬼赵云更是立刻抱拳向刘备和诸葛亮说:“我等既能再聚,便是老天恩赐机遇,此时偷袭长安,定能一举拿下!”
“咳咳。”小吕出声提醒。
姜维闻言也是抱拳,狠狠一抹眼泪说:“姜维愿做先锋,将功折罪!”
就连已经生活一段时间的老鬼都被这场景感染得热泪盈眶,热血翻涌,关羽也立刻抱拳,说:“大哥!下令吧!”
“咳咳……!”
黄忠也上前一步,说:“我愿随关将军为副将,共同奔袭长安!”
“咳咳咳咳咳!!!”吕思彤感觉自己快把肺咳出来了,旁边经过的游客投来疑惑又关切的视线,下意识绕开一定的距离。
新鬼庞统有点懵,他不像诸葛亮等老熟鬼读过后来的事情,也不像赵云本来就接触过姜维,以及对那时候的局势有了解。在庞统视角,还停留在主公说的那些美好时光,占领汉中成为汉中王,一切不是欣欣向荣的吗?
刚才提到的“陛下”是主公吗,可主公分明在骂那个陛下,难道是公子?公子去魏国受委屈?魏国又是怎么一回事?
庞统想询问,可眼下这个氛围并不是询问的时候,总觉得过一会他们就要振臂高呼启程北伐之类。
庞统只好看向后世小辈求助。
“……”小吕深吸一口气,趁着现在边上游客少了些,假装打电话说,“别惦记你们那北伐了,北伐了三四十年,连长安的空气都没闻到一口……我们后世从成都到长安,只要3小时……就是一个半时辰。等人……鬼集齐了,我带你们去。”
北伐达人姜维闻言,瞳孔地震,难以置信地问:“一个半时辰?只需一个半时辰?!有如此捷径?这条路在哪?”
刘备和诸葛亮先回过神来,解释了一下后世的交通便利。益州多山路,往来通商就多有不便,后世的人们不仅仅是沿着山道修路,还凿开了山,直接从山里直线穿过去。
不仅仅是成都长安往来一个半时辰,就连吴郡和成都往来也是一个半时辰,只不过交通工具略有不同。走地面得五个时辰,想要一个半时辰的话,得飞天上。
“天上?”姜维震惊,新鬼赵云庞统也是头一回听到,一起震惊。
姜维的悲伤情绪一下子就被全新的知识所替代,且由于信息量过大过于匪夷所思而陷入懵懂状态,姜维僵在原地,缓缓扭头看了眼吕思彤,问:“你们后世的人,都会飞?”
说完还真认真地看了眼天上,越想越有道,剑阁如此险要的地方,寻常百姓往这跑要付出的代价可太大了,山路崎岖很容易出意外。
更不说这里诸多建筑,建材运上来得多艰难,如果后世百姓都会飞,那就很合了。
吕思彤一愣,随后立刻换上一副万分正经严肃的表情,说:“对,没错,我会飞。”
姜维听后吸气微微后仰,一脸惊叹佩服震惊又羡慕的表情,赵云庞统也是如此。
老熟鬼们见姜维和赵云这表情,则不由笑了起来,笑声爽朗清脆,驱散了笼罩在大家心里的阴云,原本忧伤悲痛还没擦干净的眼泪,在笑容的点缀下,也显得像是笑哭的。
姜维赵云面面相觑,懵了一会,瞥见那小辈在憋笑,这才知道她竟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也对……人怎么能飞呢?
两个新鬼也笑了起来,轻松之中略带几分尴尬,竟能被这么拙劣的谎言欺骗。不过那也是因为天上飞这件事,是先帝和丞相所说,他们自然是会信的。
“人是不能飞,但能去天上飞可不是谎话。”吕思彤纠正,她是认真开玩笑,但不能否认我们现代人的科技呀。
刘备诸葛亮也点头,还说了一下自己坐飞机的经历,说得姜维赵云一愣一愣地,同时又心生向往。
对后世新颖神奇之物的好奇,逐渐盖过了刚才一阵的悲伤,听到的每一个东西都像是传说中才有的,这里哪像是后世,倒像是传说仙境。
好在是把悲伤的氛围给解决了,从不曾见过姜维的几个老鬼都纷纷拍了拍姜维的肩膀。
关羽慎重抱拳行礼,与姜维说:“伯约之忠义,某深感佩服,还请收我一拜。”
姜维惶恐拒绝,上前扶住关羽说:“关将军岂可如此,我不过是尽绵薄之力,报答丞相的恩情罢了!”
如果这都只是绵薄之力,天底下多少信誓旦旦之人要羞愧而死。
关羽笑了起来,与赵云一鬼一边搭在姜维的肩膀上,看着刘备说:“大哥,我略读些后世书籍……有一件不情之请,虽是知晓大哥如今已不讲究那些……”
“何出此言,弟且道来。”
关羽说,他知道后世一些人在讨论刘备在位时期的“大将军”一职是空着的,因为在刘备心目中这位置是只能给关羽的,只是没等到关羽能回成都受封的那天,先等到了关羽的死讯。
关羽说:“人家小姜非亲非故,还是魏国投降来的,大哥总得赏赐些什么,我想为小姜请封。”大家都知道摆在千年后的今天,一切都是虚名,可人贵信义,所想要的不是封号附带的利禄,而是一种认可。
姜维是刘禅封的大将军,但要论重量,和刘备亲封的大将军是没办法比的,听到关羽说这话立刻拒绝。
“关将军,岂能如此!关将军忠义无双,既然能有这样弥补的机会,先帝该圆满于关将军才是,何况陛下已封我为大将军……”
“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210-220(第9/16页)
”关羽抬手回绝,看向刘备,“大哥以为如何?”
并不是爱哭鬼的刘备从刚才到现在就一直在掉眼泪,他沉思一阵,点头说:“季汉大将军,没有人比云长更合适。但伯约,亦可为之。”
说完,他摆起已经很久没有摆过的架子,说:“姜维,上前听封。”
“朕封你为汉大将军,自今日起,你无需记挂当年,无需悔恨自责。朕命令你,在后世地界,过好自己的生活,好好看看如今的人间,去感受,去游玩,要好好地、快乐地过每一天。”
姜维听着这一串命令,又是泪如雨下,他拜下道:“臣领旨。”
姜维拜下之后不敢抬头,他怕自己一抬头却所有人都不见了,眼前又回到魏国士兵围杀自己的场景,怕这一切只是自己临死前的幻想。他怎能如此妄想,妄想先帝和丞相宽恕自己,妄想自己得到先帝的认可,得到诸多元老的认可……
刘备将他搀扶起来,皇帝架子撤销后更像是个寻常的长辈,了姜维的头发说:“好孩子,你太累了,不要再胡思乱想了,我们大家都会在的。”
“嗯!”姜维重重点头,一众鬼魂都围着他,有说有笑,气氛非常好。
吕思彤在一旁阴暗观察,小声哔哔:哼让你们团聚还搞封建阶级那一套了,绝对要向老王告状!刘玄德同志思想有问题!在姜维坟头和姜维嘻嘻哈哈成何体统!
“小吕,小吕?”诸葛亮看到她阴沉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唤了两声。
“嗯?”小吕回过神来,眼神略带几分心虚。
老鬼们都笑得乐呵,招招手让她站过来些。
刘备笑着说:“小吕呀,如今钱财你也不愁了,虚名还要增一个吗?”
诶嘿!那当然还是要的。今天先休息一天,暂时不反封建阶级了,等虚名到手再开始反。
小吕搓搓手,说:“权仔封我为大吴魏王,阿瞒封我为大魏蜀王,要不你再给凑齐一个大蜀魏王?呃不对,大汉魏王……”有点怪,大汉魏王岂不是成曹操了吗?那大汉吕侯……不,那就成吕布了呀!
新鬼们听得云里雾里,孙权封大吴魏王???曹操封大魏蜀王???等等,她还直呼曹操叫阿瞒??是不是太没大没小了。虽然他们都是叫曹贼的……
而且新鬼们也没能搞懂其中的逻辑,都不属于自己的地盘,怎么也能封个王出来。好在他们懂得举一反三,遇事不决就是后世的冷幽默。
诸葛亮无奈笑了笑,建议道:“小吕有这么多厉害头衔,依我之见,可以再封个大汉晋王。”
在新鬼们持续疑惑的眼神中,老熟鬼们已经开怀大笑起来,反正她脑袋上那一串封号就是图个乐呵,再乱七八糟也无妨。
小吕听着也觉得很不错,点头道:“好好好,孤甚悦!”
又一阵说笑,因到达剑门关的时候已经是中午,逛了这么一会时间再有其他安排也不可能,所以打算直接从南门原路返回去车站。
汉晋王吕思彤得意洋洋地左手拉着姜维,姜维搭着诸葛亮,诸葛亮边上是刘备;右手拉着赵云,赵云搭着庞统,庞统边上是黄忠和关羽;关羽又和刘备搭着手,形成一个环形站位。反正鬼魂们就算倒着飘也不会撞到人,一人众鬼就这么欢欢喜喜地准备离开景区。
北面一阵急促脚步声,像是在找人,一路呼唤着,声音由远及近。
“伯约!伯约何在!!伯约——伯约——”
本来已经有说有笑的姜维,突然面色一变,当场僵住。
第217章 倒霉孩子
一人众鬼驻足停留, 都发现了姜维表情上的变化,而阅读过后来记载的老熟鬼们则很快就猜到怎么一回事。十之八九是当年姜维投降时,与其虚情假意称兄道弟的那一位, 正是司马昭之心腹, 魏国将领钟会。
只不过, 按说身为魏国三朝元老钟繇之子、重臣钟毓的亲弟弟,权臣司马昭曾经的亲信, 反叛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是他脑子发热所做的不清醒之事。对钟家的处罚,是远没有到达叛国之罪的标准, 钟会的尸首还被默许运回魏国好好安葬, 其兄过继给他的孩子也保住了命。
既然是带回了魏国安葬,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还是说是别的鬼?
小吕若有所思,由此往北走有一处景点为“钟会故垒”,是指以前钟会驻扎的地方,按来说就算有什么东西遗落,这么些年也早该没了呀, 为何他的鬼魂也能在这边醒来。
姜维与众鬼抱拳, 说:“既还要去见马超将军, 还是赶紧启程吧,待一会儿天黑了多有不便。”他是不想再和钟会有往来了, 违背自己内心整天和个敌人称兄道弟别提多恶心了, 尤其钟会那厮的人格魅力实在太低,空有个好看皮囊和显赫家世, 传闻中的神童聪慧也没见得多厉害。
更是大言不惭敢说什么兵败则退居一方,不失为刘备也。他好意思吗, 他敢和先帝比?他是什么玩意!
季汉的鬼魂们互相看了看,他们对钟会这人说不上多少喜恶,比起攻破成都后滥杀无辜筑京观搞恐怖威慑的混账玩意邓艾,钟会至不许令士兵抢掠,在出发的途中经过定军山武侯墓时还礼貌祭拜了,不管是表面功夫还是真敬佩,个人品德上不算差。
而老鬼们哪怕是诸葛亮,和姜维相处的时间也只有短短几年,他们对姜维的大部门了解都来自于后世留存的书籍。
在《三国志》中,史官在描写姜维投降后和钟会的关系是“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且在钟会篇里又写了“与维情好欢甚”,甚至在最后兵败死之前,姜维还带着钟会的部下试图杀出一条血路来。
老鬼们认为,姜维投降魏国虽是假,但忘年之交的情谊还是有几分的,何况钟会那小子更是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被骗,也算是在姜维生命最后时光一起奋斗阵亡的友人了,所以觉得见一见也无妨。
然而,姜维万分不解,说:“钟会乃是魏国将领,因灭我大汉而封司徒,其人狡诈城府,不宜往来。”
老鬼们自然还是以姜维的想法为主,他如此反感,说明记载上的未必真切,不过是伪装出关系好罢了。
小吕嘀咕道:“这可是陈寿亲笔认证的……”
“陈寿?陈承祚?此事又与他是什么关系?”姜维眉头皱起,顺了一下当时的情况,陈寿是谯周的学生,而谯周是后期季汉的带投大哥,想必到了魏国后也是高官厚禄。
姜维得知自己和钟会的关系被陈寿记载为“情好欢甚”,气得立刻拔剑,道:“既存在这等误解,待我去将钟会杀了,以证清白!”
陈寿对姜维的描写是个脾气又差还穷兵黩武的形象,毕竟那时候的陈寿已经是晋朝的史官,姜维作为魏末司马家掌权时的头号敌人,就算是以公正著称的史官,也只能春秋笔法一下,可不敢说多好的话。
对于姜维的凄惨下场也是“终致陨毙”这样听了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的评价。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以为姜维是投降钟会后两人臭味相投,一合计不自量力要帮着钟会谋反,结果死无葬身之地,便没有什么可以感叹的了。
直到,在姜维死去的80多年后,乱糟糟的天下争夺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