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00-110(第1/17页)
第101章 整装待发
自从把那伙贩子逮捕后, 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相关线索,只知晓他们的头目已经跑路到海外。
吕思彤心里也一直惦记着这事,当初逮他们的时候她差点被掐死, 后来更是因为二叔这个坑货把亲属陷入险境, 导致她那段时间吃不踏实睡不安稳。
此时得到新线索, 又气得牙痒痒的。
这群贩子实在是太嚣张,这才落网了一波人多久, 竟又敢冒头!
曹昂和曹冲虽都面露喜色,但两人的喜是略有不同的。曹冲搜过几个哥哥的所在,知晓东阿县有曹植陵墓, 单单是喜能见到子建哥哥。
而曹昂和曹操都在熟悉剧本的时候隐约察觉到了一众可能:丁夫人已经彻底不在了。
这让曹昂很是愤怒悲伤, 但他又不想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
剧本是小吕找导演和编剧商量过的,那段剧情大概率是她要求添加的, 以这种形式告知他们的。也不难猜测母亲当时……或许是嘱托小吕不要告诉他们的,他很感激小吕没有隐瞒,他没有被蒙在鼓里,也一定会为母亲报仇!
“老王,我去那边联系谁啊?”
王局说:“你那边‘高科技’挺多, 这回就不给你安排人了, 否则你们也束手束脚不好发挥, 我也已经和当地联络过了,你们身份是刑侦专家, 不会轻易插手影响你们办案的。”
“……”吕思彤噎住, 这是不是太信任了?
按照老王的说辞,目前线索只有这么个大范围, 线人被怀疑身份已经离开,所以进一步的排查还得靠他们的“高科技”了。
吕思彤经过一番思索, 仔细复盘上次逮捕行动时吃的亏,决定这次带个谋士一起去。
荀彧首先排除,抑郁症干预中,而且肯定是不愿意见曹丕的。周瑜时间冲突,他约了一个教现代乐器的老师上试听课;诸葛亮估计是不愿意见司马一家的,那就只剩荀攸。
给荀攸打了个电话,小吕故作忧伤痛苦的语调,试图卖惨提高成功率。
刚接通,才开始呜呜就听到电话那边有其他说话的声音:“小吕如此必定是有所求。”有点像是周瑜的声音。
“公达不妨让她急一阵。”有点像是荀彧的声音。
“荀令君性格倒是和我以为的不太一样。”有点像是诸葛亮的声音。
“????”小吕震惊,本以为顶多就叔侄二鬼在一起,怎么四个谋士都在。
她撇撇嘴说:“我可是全听见了!”
那边声音一顿,随后传来谋士们的爽朗的笑声。
“我还当鬼魂状态打电话她听不到呢。”
“这下好了,传出去就成我们欺负小辈了。”
荀攸干脆将电话开了免提,询问她是有什么事情要帮忙。
吕思彤恢复正色,道:“刚才接到王局电话,先前那伙贩子又有了新线索,可能在东阿县有交易,但线索很模糊。跟我去的三个老祖先没个谋士在,冲儿虽然聪明毕竟是个孩子。”
“先前那些?是盗窃了白玉美人像的那伙?”
“论上来说很大可能是一伙,不能完全确定,反正都不是好东西。”吕思彤琢磨年关将近,就算是为了干票大的回家过年,风险也过于大了。她更倾向于不是同一伙人,但有共同的销路,或者什么渠道,至于真实情况如何,还是得逮到了人才知道。
几位谋士都很乐意帮忙,觉得一起出门走走也好。
“不必不必,去一个就成,万一你们出了不一样的主意,我有选择困难症,没准会像袁绍那样融合一下主意,结果……”
孙权从她手里抢过电话,说:“周郎与我同去,曹丕篡逆之辈我倒是还能打一打,万一司马懿也活了,我需要个帮手。”
吕思彤瞪大眼睛道:“你不是说是去和笔友面基的吗,怎么还要打一打?”
听到不是单独的办案而是和上坟一起的,荀彧荀攸没有再说话,曹丕篡汉,司马家篡魏,不论他们是汉臣还是汉魏臣,要能接受司马家估计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哪怕撇开篡逆之事,他们通过阅读史书记载也知道了晋朝之后发生的惨剧。
哪怕不是汉臣,仅仅只是作为血液里流淌着汉人血脉的普通人而言,那都是一段无法接受的历史。
晋朝内斗严重,国力空虚民生凋敝,军事也衰退低弱,异族便趁虚而入。各个异族政权建立,晋朝却无能为力。
地盘被分食,人……也被分食。
动乱持续了很久,很久很久,三百多年,由于太过黑暗而被史书概括带过。
这么远的事情或许怪不到曹家头上,也可能怪不到司马懿头上,但司马昭肯定是逃不掉责任的。
原来只要有武力,不必在意什么天子不天子,表面功夫也不必维持,杀之就可夺位。
“曹丕写信吹嘘他剑术了得,受王越、史阿指点,得意小人,呵呵。”孙权把手机还给小吕,又说,“他当年可是想要过江打我的,他体质差水土不服溜回家去了,怎么就没呕死他呢。”
王越是东汉末年的知名游侠剑客,用夸张点的形容就是剑圣。史阿是王越的徒弟,而曹丕是史阿的徒弟,或多或少是得了些真传。
周瑜却没有应下孙权的请求,而是推荐诸葛亮说:“孔明与司马懿多有交锋,对其也更为了解,倘若只去一个,还是孔明更为合适。”
诸葛亮闻言沉思一阵,竟是应了下来,道:“我与司马仲达虽为敌,不过是立场不同。而今撇开双方立场,兴许能聊得来。”
挂断电话,等诸葛亮飘过来集合。
顺便在大群里也说了一下改道去查案的事情,收到了几条私聊。
刘备:[小吕可把我的直百五铢钱带着,倘若需要协助也方便。]
曹操:[反正都绕路了,记得多绕一趟去接奉孝,把我的五铢带着,记得叫我。]
孙策:[若是权弟和曹丕打起来,开个直播给我看,我看他敢输个试试。]
“……”前两个照办带着,以防万一。后面孙策的给他解释了一下鬼魂状态是无法被照相机捕捉到的,顶多给他语音实况转播。
确定没什么遗漏的,吕思彤把往洛阳的机票退掉,改买了往聊城的高铁票。
诸葛亮虽已经对后世有所了解,但坐高铁还是头一回。四个鬼找了空座坐下,孙权和曹昂已经见怪不怪,闲聊起最近双方打工所在博物馆的情况。
高陵那边的曹操字体已经正式上线,苏博正在筹备孙权字体的项目,不像高陵那边是先有做字体的IT朋友所以执行起来很快,苏馆长没有这一块的朋友,因此只能找公司合作,事情就相对复杂一些。
曹冲非常热爱学习,只有最开始高铁行驶的时候惊讶新奇了一阵,之后就坐到吕思彤边上开始十万个为什么,问了很多高铁的问题。
诸葛亮看着窗外飞速闪过的风景愣愣出神,由于没有具体的速度概念,只感叹其比千里马还要快。
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00-110(第2/17页)
思彤指了指每一节车厢上的电子屏,上面有显示速度,说:“以训练优异的战马最高速度来说,是70公里每半个时辰。高铁的最高设计速度是350公里每半个时辰,但战马很难保持奔袭太久,如果以日夜兼程的赶路来计算的话,平均可能只有30公里每半个时辰。”
“此去聊城需多久?”
“中途需要转车,不到四个时辰吧。”
诸葛亮十分惊讶,东阿县隶属兖州东郡,是曹魏的地盘,苏州隶属吴郡,是孙吴的地盘,相当于从吴国到魏国只需要不到四个时辰,后世果真是便利发达。
吕思彤见他如此惊讶,眨眨眼说:“其实……当年的北伐路线,现在更快,只需要一个半时辰,从成都直达长安,都不需要转车的。”
“?????????”
诸葛亮向来淡定的脸上出现了非常崩人设的表情,他惊讶地站了起来,甚至有几分慌乱。视线从写着速度的电子屏移动到窗外快速闪过的风景,再看向小吕寻常态度根本不是开玩笑的面容,他终于又缓缓坐了下来。
诸葛亮靠在柔软的椅背上,手轻轻放在窗沿,路过一处处陌生的建筑,可以看见堤坝、风力太阳能发电,一往无前的列车甚至会穿过山丘。
他深深吸气,面上的忧伤并不明显,更多的是一种对后世生活的感慨。
寻常百姓所拥有的,远超于当年的诸侯帝王。
这里的一切如果只是以描述,若不是亲眼所见,该会以为是什么仙境传说吧。
四个时辰在老祖先们看来已经是飞一般的速度,但在小吕看来坐7.5小时的车简直要命,就不能7分钟就到吗?
在高铁上提前规划了一下路线,预定好了东阿县鱼山镇的一家民宿,离曹植墓有些距离但不算远。
由于线索给得太笼统,没有一个调查的方向,就算是去打听也不知道怎么问。王局给她发了一份东阿县几家艺术馆、几位收藏家的地址,可以直接安排“高科技”过去监听,这些人就算不参与买卖,道上有消息也是能听到些的。
而同时为了感谢他们愿意帮忙,老王承诺提供证件名额一个。
“抠门!!至少两个。”
“可以,那就两个。”
见他答应得痛快,小吕又说:“这次出任务调遣了四个‘高科技’,分配起来不好分配,要不四个吧。”
老王笑了笑:“一个,可以给MVP,是这个词吧。”
“……那还是两个吧。”
第102章 才高八斗
从东阿县站出来后走一段路, 就有汽车站,兴许是因为开始放寒假了,这个平时游客并不多的地方竟也有些热闹。
曹植陵墓比起其他更为知名的三国陵墓, 可以说是有些冷清, 当然比袁绍袁术那种孤坟肯定是好一万倍的。
一路看着车窗外的建筑路况, 估计主要原因还是路程不方便。
似乎也不能这么说,越有名气的墓才能越能吸引投资建设, 越能有宣传的作用才会有人去宣传。不一定是先有路才有游客,是游客多了才有更方便的路。
路两旁都是农田,这个季节看上去着实是有些凄冷之感, 比起高楼林立的都市环境, 这里视野开阔,经过的村子大多是低矮的平房。
车辆上一起过来的游客因她拖着个行李箱而疑惑, 大多数游客都是选择住在汽车站附近,再坐车过来玩,这样也很方便。这附近都是村庄,民宿或许是有,看她一个人出门在外, 也不知道该谨慎些。
吕思彤想着绕路这趟的主要目的是查线索, 而给到的信息范围又过于笼统, 真一个个去排查恐怕太花时间,没等他们有头绪, 可能交易都已经完成了。
考虑到老王说东西的价值疑似很珍贵, 那在这个地段她只能怀疑是和曹植有关。
曹植生前最后一处封地是在陈郡,郡的范围比较大, 包含了现代河南部分区域和山东部分区域。他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再按照鬼魂能感知的原, 或许让曹植帮忙排查能更有效。
所以吕思彤打算就近住下,比起人员混杂公共场所,还是陵墓里更安全,无论是商量计策还是以防万一。
往平台翻了很久,才翻到一家民宿,看评价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和连锁酒店肯定是没法比的,不过也没有太恶劣的评价,民宿老板是个中年农妇,除了嗓门大说话咋呼没有游客们担心的道德法律问题。
拖着行李箱往导航的民宿过去,路边已经能看到鱼山曹植墓风景区的指示牌,吕思彤打算先把行李箱存放了再去。
尽管平台上评价看着还算放心,但出门在外还是多小心。
小吕从旅行包里掏出一对护腕,打量了下四个鬼,首先排除软糯可欺的冲儿,其次是身高可能比门高的诸葛亮,曹昂的话万一大半夜恢复临死前满脸是血的样子吓坏了人,所以还是选了孙权。
“这样表面上是两个人,真有什么问题也不敢明着坑人。”吕思彤把护腕递给孙权。
曹昂不是很解,说:“我们全部都是‘人’也可以呀,更能壮胆不是?”
吕思彤连连摇头,说:“那肯定会吓到人家阿姨的。”
孙权戴上护腕后,本身穿着的是一件淡紫色的直裾,应该是平常在家不出门时穿的,衣摆拖地走两步已经沾了大片的土灰,不得不提着衣摆走。
来到导航所指引的民宿位置,陈旧的双开大门一扇开着一扇关着,院子里有鸡鸭正在踱步,鼻子里是并不好闻的鸡鸭臭味。
敲门问了声:“你好有人吗?这里是可以住宿吗?”
很快就有人应了一声,脚步声从屋里跑出来。
一个中年农妇穿得很厚实,嗓门也确实很大,一边探出脑袋一边问:“谁要住宿啊?”
因嗓门过大显出几分冲撞,再加上口音导致语气并不那么友好。这位农妇个头挺高,比小吕高了半个头,几乎和孙权平,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葱可能正在做饭。
孙权见这位民宿老板如此失礼,不得不为小吕找回点面子。
便说:“在你眼前的是鸿都门学子、洛阳令、吴郡太守、巴郡太守、冀州牧、大司农!”
民宿老板愣了一下,有些为难地说:“住不下这么多。”
“???”孙权一愣,道,“这都住不下?”
“当然住不下,我家只有两间空出来的小房间,以前没见过这么多游客啊。”
吕思彤连忙打断其中误会,说:“他瞎说的,就一间好了。”
老板走在前面引路,随意闲聊附近的那个曹植墓,这几年地方文物局有在建设,大假期的时候里面都安排上表演了,只是效果并不明显。
把行李箱安置好后,吕思彤就和鬼魂们出门了。
曹植墓是按照他的遗嘱选择了鱼山的,鱼山说是山,但按照地标准来说只能算是个丘陵。它的地位置很独特,不知道曹植选择时是基于风水还是风景。
鱼山坐落在黄河边上,正是一片拐弯的地势,依山傍水便是如此。且这一段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00-110(第3/17页)
域的水算不上湍急,并不会有观之有畏惧之感,只有心胸宽阔的惬意。至于曹魏时期的这段黄河是什么样貌,看的人又是什么心情,暂时是不得而知的。
曹植是郁郁寡欢成疾而死,选这个地方当葬身之处,或许是真的很喜欢吧。
走到景区门口,有个售票处,直接买票就可以。
孙权很不高兴,他还给曹魏的景点花钱?心想曹丕那边收不收门票啊,要是也收干脆就在山下等好了。
刚验票走进景区,曹昂和曹冲已经快步直接往陵墓的方向去。
景区里有一小片碑林,上面雕刻着曹植的作品和生平事迹。景区的树木更倾向于像是自然生长,没有选择四季常青的科目,因此在这个季节显得格外的清冷,甚至说是有些荒凉。
少数常青的灌木草地似乎也是放任生长,不同的草木混杂在一起,无论植物颜色还是形态,都有一种混乱疯狂的感觉。
那种肆意的、放纵自由的,竟是如此巧合地像长眠在这里的主人。
比起曹家两个鬼的激动情绪,孙权和诸葛亮都比较平淡。诸葛亮缓步走在曹植的碑林间,叹息道:“素闻曹子建才高八斗,竟有这么多流传后世的篇章。”
孙权一点也不羡慕,呵呵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等来到神道位置的时候,曹昂和曹冲已经站在陵墓前有一阵了,脸上皆是有喜有悲。
小吕的脆皮体格实在走不动了,从下车到现在都没有歇一歇,她过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前一个游客放下供品离开,两个沉浸于即将重逢喜悦的鬼一直盯着陵墓,都没注意到墓前多了东西。
诸葛亮在不远处站定,没有要打扰他们的打算。
孙权则脸皮厚很多,不仅走过去,还低头拿起放在地上的供品查看,是一张游戏人物的卡片,曹丕的。
晦气!
孙权松手,卡片落在地上后还装作没看到,踩了一脚上去,留下一个吴鞋履的印记。
“……”把这幼稚行为看在眼里的小吕非常后悔答应带孙权出门,千把岁的老鬼了,还做踩脚印这种事情,幼稚!太幼稚了!
吕思彤眼尖地发现供品可乐下面似乎压了一张纸,背黑锅经验丰富的她立刻警铃大作,现在有两个选择:走远一点,避免被五指。或者趁曹植还没从陵里冒出来,赶紧把那纸给拿走。
曹昂和曹冲略有担忧,看了看小吕又看了看还是没动静的陵墓,心想这点距离已经很近了,他们当初在高陵醒来的时候小吕的位置还是在馆外呢。
“是不是子建哥哥还不了解如今情况,估计还在陵里琢磨。”曹冲提出了一个可能。
曹昂觉得有道,干脆拉着曹冲直接穿过土封层下去找曹植。
就是现在!吕思彤眼疾手快三步并两步走上前把那张纸拿起来看了眼,嘶!!!
刚拿到手里,岂料曹昂和曹冲就带着曹植出来了。
“原是如此,大哥、冲弟何不早说,我还担心你们是吴军蜀军假扮的。”站在曹昂和曹冲中间的鬼看上去四十左右,很是消瘦,衣服较为单薄,和汉时的款式略有区别,衣襟更宽一些,外面还披了一件等薄的衣襟开口更大的罩衫。
这个千古文人的声音和想象中的温润或儒雅完全不同,相反,是沙哑的。长期的忧郁、饮酒、放声高歌,导致嗓子声音变成如此。
曹植一从墓里冒出来,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酒味。汉时的酒蒸馏技术不成熟,所以大多都是发酵米酒果酒,酒精含量低,酒香味不是现代的那种有些刺鼻的气味。
原来酒香味是这个意思。
“植弟,这个就是刚才和你说的小吕。”曹昂笑着向曹植介绍这位后世小辈。
曹植对后世的接受度良好,不仅很快就接受了自己死后在千年后世又醒了,还瞬间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他作揖道:“在下曹植,曹子建,有礼了。”曹植眼睛很明亮,即使已经被酒香腌入味,神态确实清醒没有醉的。
吕思彤嘿嘿笑了笑,伸出一手打算握手,说:“好香你好,你和他们一样叫我小吕就好了。”
“?”曹植没听懂。
小吕连忙纠正,说:“呃……我是说好香你子建,啊,就是子建你好香,呃,你好,真香!”
曹植还是没听懂,低头看她伸过来的手里拿着一张纸,便打算去接。
“!!”吕思彤连忙收手放到身后,脑袋一时糊涂差点把这茬给忘了。她换了一只手,试图笑一笑糊弄过去。
诸葛亮站在身后,顺手轻轻一拿便落到手里,看了几句,不由失笑,表情复杂似乎又点震惊,摇摇头说:“吴侯,曹子建和曹子桓怎么还模仿你的和孙策的故事?”
孙权尚不知何意,还得意道:“曹丕那个小人,想必是嫉妒我兄孙伯符武艺高超,还嫉妒我们兄弟感情和睦。”一边说着接过来看了看。
【上钩了!曹植笑着开始了舞蹈……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无不魅惑人心。
最后一个旋转坐到了哥哥腿上。曹植笑着勾住曹丕的脖子,说……】
孙权看得呼吸一窒血压飙升,深井冰啊!野史都要学!!
唯一庆幸的是最后一句不是植儿美吗,而是换了句更炸裂的。
【植儿和葡萄哥哥要先吃谁呢?】
“??????????”
第103章 才高八斗
“?”曹植疑惑地看着眼前的一人二鬼, 他们到底在看什么东西?为何表情如此怪异?
诸葛亮和孙权都是默看没有念出来的,从仇恨上来说他们和曹植的牵扯算不上多,没必要在人家坟头念这种东西。
曹植还不认识这两个一起过来的鬼魂, 看着样貌都挺年轻, 一个墨色头发隐隐有紫, 一个身长玉立手执羽扇。前者的发色十分独特,曹植印象深刻, 但他死的时候,江东那个吴王也是中年,怎看着这般年轻?
说起来哥哥……不, 先帝。先帝曾要求孙权将吴太子孙登送到魏国以表忠心, 既是称臣就必定要送质子,这事一直拖延, 孙权每次都有借口。哥哥那么多疑的人,居然能信孙权的连篇谎话,一直拖延到吴国解决了矛盾甚至和蜀国重修于好,错失了大好的伐吴机会!
若算起年龄来……
曹植大概想了想,自己死掉的时候孙登应该就是二十多岁, 孙登是孙权的太子, 想必有同样偏紫的发色也不奇怪。
不过, 孙登才活了二十多岁吗?这要是被哥哥……不,先帝, 先帝知道了估计会很高兴。
判断完一个后, 视线又落到诸葛亮的身上,羽扇在汉魏时期很流行, 很多文人都有执羽扇的习惯,倒是身形少有这么高的。
曹植眼中神采恍惚一暗, 突然想到已经去世多年的荀令君。这般君子端方的气质,颀长的身形,明亮神采奕奕的眼眸里所流露出的坚定,从容自信的仪态,都是那么地像。
只是,此人和孙登一起过来,是吴国的哪位谋臣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00-110(第4/17页)
听闻吴国陆逊颇有谋略见识,刘备举兵伐吴时正式年轻将领陆逊迎敌且获胜,又是文人出身,倒是都能对上,只是年龄好像也不符合。
见他满是疑惑的表情,曹昂和曹冲都没着急提醒,此间神奇,让他自己体会。
曹植上前作揖,道:“这位想必就是吴太子孙登,孙子高吧。”
孙权:“?”
我是真的会吴语,你们兄弟两个都有点毛病吧,哥哥活着的时候一直惦记我家太子,弟弟死后见到陌生鬼的第一反应也是孙登。
孙权呵呵一笑,嘲讽道说:“我是他爹。”
“……”曹植一愣,后退两步到曹昂和曹冲身边,疑惑这是怎么一回事。
曹昂大笑,这才把鬼魂们的年龄变化之法告诉他。
曹植闻言却伤感起来,抬袖半遮面抹泪道:“让兄长和冲儿见笑话了,我都已经老了。”他死时只有四十一岁,但整个人的状态看上去并不好,失意之人长期酗酒以泪洗面,才四十多岁已经头发花白。
曹植牢牢抓着曹昂和曹冲的手,死后团聚他们能看到自己老去的模样,自己却见不到他们老去的模样。
单这么想着,又是泪涕涟涟。
“哭哭啼啼的像个什么话。”曹昂被说得也很是触动,但此时外鬼在,不想让他们看了笑话。
曹植抹掉了眼泪,对孙权半点也不多看一眼,看向还没猜到身份的另一个鬼,问:“请问阁下,如何称呼?”
诸葛亮笑着作揖,道:“在下季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
曹植:“……”
孙权和诸葛亮来自己坟头作甚!?
想拿他的尸骨威胁侄子,哦不,陛下。想威胁陛下的话可是毫无作用的,陛下和先帝一样,都猜忌疏离他。
曹植心情复杂,自从哥哥,哦不先帝,自从先帝驾崩后,他给侄子哦不陛下,他给陛下上表过很多次的决心,愿为伐吴伐蜀拼尽全力肝脑涂地,他还立下誓言,只要侄子哦不陛下,只要陛下能够任用他伐蜀,他可以立誓生擒诸葛亮,把诸葛亮的耳朵割下来当下酒菜!!
他前半辈子受尽宠爱,天潢贵胄,后半辈子受尽冷落,飘摇如草芥。
他承认自己对汉的灭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接受,但指责哥哥哦不先帝,指责先帝并不代表着对魏国不忠,他生站在汉朝恩泽下,如果立刻就接受改朝换代和反贼有什么区别?
可是当他好自己该站的立场,下定决心做一个建设魏国是辅佐之臣时,已经不在给他任何的机会。
如果,如果他能生擒诸葛亮,哥哥和侄子都会愿意信任他的!他曹子建终于也能建功立业,不枉费才高八斗之称,空老于这偏远之地。
想着,这个文人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狠意,腰间的佩剑已经抽出,伴随着“铮”地一声,快速杀向诸葛亮。
诸葛亮带兵多年,虽没有冲锋陷阵拼杀的经历,但和同样没有杀敌经验且意志消沉酗酒多年的曹植比起来,则完全吊打。
只见他佩剑都不用,一个侧身闪躲过去便用扇柄击打在曹植的手上,对方因吃痛而松开手,“哐当”一声佩剑落在地上。
曹植羞愤交加,他居然连个村夫都打不过?!实乃奇耻大辱也!!
诸葛亮将地上的佩剑捡起来,双手呈上,道:“今天下大统,已不分汉魏吴,子建才高八斗乃是豁达之人,倘若仍然坚持旧恨,亮的耳朵也算不得什么稀罕。”
他笑得从容,和煦如风,一句玩笑轻描淡写将两者本就并不直接的仇恨化解。
“……”曹植沉默,如果撇开立场来说他是很敬佩诸葛亮的,这短短相处已知晓其胸怀,又觉几分惭愧。
他接过剑收起,扭头低声说:“孔明真大度也。”
说完再次作揖,深吸一口气走向孙权,试图表达出些许友好,道:“原来阁下便是吴王孙仲谋。”说时有留意到他手里的纸。
从刚才就很是好奇,他们到底在看什么。
孙权咬牙,但凡这上面的野史不是改编自他和兄长孙伯符的野史,他都很乐意立刻甩给曹植,还能帮他解读上面的简体字是什么。
但是现在!
孙权怒视小吕,道:“你哪次上坟能空手来?非要带点惊吓不成。”
无端被责备的小吕很是委屈,权仔居然不分青红皂白就冤枉她!
她咬牙,不悦道:“我最恨的就是查重,岂会带一篇换头野史,倘若是我带的,那也必定是……”
“先不要聊无关的话题了吧!”曹冲立刻打断话题,不想让曹家再多一个被后世废料文学污染的鬼。他甚至不顾礼节快步上前从孙权手里夺过那张纸,揉成一团,往远处扔去。
然而这使得曹植更为在意,他摇头往纸团的方向走去,拾起来说:“有什么是我不能看的?”
啊啊啊啊别打开!!小吕痛苦面具,扫一眼在场的三方势力,谁也不能得罪,好那就让不在场的晋势力背锅吧。
只见曹植艰难辨认上面的简体字,通过前后文可以推断出九成的信息量,他眉头紧拧,颇为痛苦,一会摇头一会叹气。
最终他尝尝呼出一口气,轻轻弹着这张纸,说:“此文颇具讽刺,真是妙笔生花,颇有文采也。不知是何人所写?我当拜会!”???
啊???????
不仅吕思彤这个现代人震惊,其他四个汉朝鬼也解不了他的脑回路。曹植一副虚心求教的表情,吕思彤喃喃道:“这个……是后世杜撰的文章,通俗解为野史就行。你说这个写得好……是认真的吗?”
“当然!”曹植虽然夸奖着,但紧拧的眉头还是能看出这篇文章给他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他认真严肃地开始分析讲解这文章妙在哪里。
“此文将我比作酒楼中的舞姬,奴颜婢膝讨好哥哥,哦我是说先帝。先帝常疏远猜疑我,我为求先帝信任多次上表明我忠心,岂不就是和讨好客人的舞姬一样?”
“……”吕思彤沉默。
曹植又说:“然而即使亲近得坐到腿上,问的却是吃谁的问题。吃,便是杀的意思,费尽心思讨好想要得到信任的同时,心里也知晓是有着会被杀死的可能。从他登基那一刻开始,我便与葡萄并无两样,一开口,我就能死。”
“…………”吕思彤无语鼓掌,好,非常好,阅读解满分。
不愧是才高八斗曹子建,毕竟本身就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能做出这样的阅读解好像没什么好意外的。
吕思彤立刻换了表情,一本正经道:“啊,对!你说的对!这篇文章正是概述你的生平过往,心有大志而不受重用的悲凉,手足情深却被猜疑的痛苦的,渴望走上仕途报效国家,不辜负父亲的栽培和母亲的叮嘱,同时也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与不舍。”
“没错!”曹植如遇知音,拉着后世小辈的手说,“我心中抱负难以实现,愧对父母,愧对国家,没想到千年后的人竟如此懂我!”
一旁的四个鬼魂被他们一串莫名其妙的话语给说懵了,诸葛亮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00-110(第5/17页)
小吕这表情便知晓是在胡言乱语。
他笑了笑,摇着扇子问:“是吗?那么此文改编自吴地野史,又是为何呢?”
吕思彤立刻回答:“表达了创作者的思乡之情!”
野史的事情阴差阳错没有招惹到新仇恨,等曹植心情稍微恢复一些后,吕思彤便把这次过来找他的原因细细说来。
曹植很痛快就答应了,经过刚才这么一段文学交流,已经对这位后世小辈很有好感,尤其又听兄长说这位小辈是位大学生,相当于当年鸿都门学的高度,要知晓当初汉末第一才女蔡琰蔡文姬都未能进鸿都门学。
“反正你就照着这个办法集中精神试试,先看看能感知到多少。”
曹植应下,闭目集中精神感知属于自己的陪葬品所在的位置。一些小件物品集中摆放的地方可以排除,按照小吕所说这种一般是属于考古保存,偷盗的东西都是尽快出手,很少会积压在一起。
曹植墓被发现的时候里面摆放混乱,很多珍贵的东西都已经被偷走。值得庆幸的是,即便如此仍旧出土了不少的文物,其中一些存放在省博,几件重要文物则在国博。
过了一会,曹植眉头紧皱地说:“远近都有大小不一的光斑……最远的似乎,不在华夏之地?”
“嗯……”吕思彤点头,不悦地撇撇嘴说,“有的是被敌人抢走的,有的是被我们自己人偷窃了换钱的,外邦的几乎是没有回来的可能了。”
其他四个鬼亦是摇头,又问近的是有多近,是怎样的一件东西。
曹植在衣襟内袋里掏了掏,说:“是我陪葬的玉印,方寸大小,上刻:陈王曹植。”
吕思彤怒视,上前拢住他衣服说:“什么意思??他们扒你衣服了???”我靠!!居然开棺偷窃!!!混蛋混蛋混蛋!!
小吕咬牙,道:“近是多近,在哪?”
曹植对小辈如此激动愤怒的情绪感到欣慰和感动,仔细再感知了一下距离,说:“非常近,就在后面的黄河上。”
小吕气冲冲撸起袖子,觉得有点冷又赶紧放下了,说:“我都不好意思扒子建衣服,他们居然扒衣服还偷东西!!走,这就去扒了他们衣服扔河里!!”
第104章 才高八斗
由于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高铁上, 到这边的时候本身就已经有点晚,走出景区大门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冬天的天色暗得比较早,再加上这边道路算不得宽阔平整, 走起路来更有些困难。鬼魂们自然是无所谓, 夜里吓唬人还方便些, 但水面上能见度低,万一出个什么意外, 不确定小吕会不会淹死。
出于安全考虑,等明天白天再行动也不迟,为了以防万一, 已经移动到那件东西上去查看过周围情况, 是在一艘普通的小货船上,船上的人并不多, 只有三个人。两个换班看守东西,一个坐在船头假装看风景实则在望风。
从他们的对话之中可以大概知道,交易就定在明后两天,且因为东西并不合法,交易数额也太大, 以防万一是走现金交易。
既然时间还算充裕, 便先送小吕回民宿。
民宿老板的家门口一盏低瓦数的白炽灯亮着, 溜了扇门没关,可以看到里面屋子也都亮着灯。刚回来就听到咋咋呼呼地声音, 说:“唉, 你要不要吃饭啊,还是要坐车去城里吃诶?”
被这么一问, 肚子很配合的发出了咕咕的叫声,吕思彤看了看时间, 去市里来回差不多两小时,便说:“有多余的饭吗?打扰了。”
老板笑了笑说:“我给你拿份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