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 / 2)
德莱顿敲敲桌子,强调其中的一个单词:“即将。”
意思是李维完全可以在对方伤害到他之前动手。
“可是我需要祭品。”李维飞快地说,“换句话说,我需要杀人,不管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都至少要死一两个,这就不算‘使用非致命武力’了。虽然同一条法条还说,‘若个人合理认为使用或威胁使用致命武力是防止自己或他人即将遭受死亡或重大身体伤害,或阻止即将发生的暴力重罪所必需,则其使用或威胁使用致命武力是正当的。’但烙铁肯定不算。”
德莱顿深思说道:“假如我遇到了危险,你会为了救我而不择手段?包括在极端情况下杀死无辜者?”
李维面色发白,然而很确切地回答:“——是的。”
他很清楚自己如今在心理上无法承受失去德莱顿的后果。
德莱顿闻言点点头,平静地说:“我很感激,但我恐怕你高估——或者说低估了自己。这世上有很多人能够为了自身利益大肆杀戮,但我并不认为你是其中之一。”
李维要开口反驳,德莱顿比了个暂停的手势:“听我说完,假设你确实会为了各种理由剥夺无辜者的性命,那你就不应该伤害你自己,一个人不可能既伤害他人,又伤害自己,否则他就是个傻瓜。而你是个受过教育的聪明人,李维先生,你会选择哪一边?”
“……”
“好了,我们更进一步说,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杀人,那么就必然会伤害他人,因而没必要再给敌人伤害你的机会;而你若是不打算杀人,说明什么?说明你有权使用‘非致命武力’,阻止‘对方即将实施的非法武力侵害’。这就是‘人身防卫’法条生效或不生效的两种情况。”
德莱顿在讨论这个话题期间吃完了早餐。
他用纸巾轻点嘴角,问道:“你还有什么别的问题吗?”
李维有种回到了大学课堂的感觉,老老实实说:“没有了。”
“很好,我有。”德莱顿放下纸巾,戴上眼镜,“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某些方式来避免其再次发生。”
“避免什么……?”
“难道随便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疯子都能在你身上留下点痕迹?”德莱顿语调上扬地说,“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要是还有下次,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提前决定个惩罚措施,李维先生?”
李维紧紧闭着嘴,一言不发。
德莱顿:“亲爱的?”
“……随你。”李维揉着头发妥协了,“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长官——我们该去退房了。”
**
上午,他们牵着托布结伴去参观了李维的母校芝城大学,算起来,李维自从毕业后就没回过芝城,读博的最后一年他也几乎不在学校,有事线上联系老板,没事假装看不见老板的邮件,只在年末去学校做了答辩,所以他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限副本唯一指定清道夫》 100-110(第6/15页)
很多年都不曾旧地重游了。
德莱顿问道:“你在上学期间有参加什么俱乐部或者兄弟会吗?”
李维回答:“我做过的最有集体精神的事是住宿舍。”
“……”
话虽如此,李维上大学时的确交过几个朋友,后来还把他们的合影发到了ins上面。
在踏过附近的公园、前往主校区建筑的途中,一个穿着格纹棉衬衫和牛仔裤、长相清秀、略微过劳肥的亚洲男人将他们拦了下来:
“李维?你是李维吗?”
和面对戈康镇的人不同,这回李维一眼就认出了故人:“贺明达?”
他瞬间换了一门语言:“真的是你,你怎么在这?”
“我上班啊哥们!”名叫贺明达的年轻人满脸激动,他也戴着眼镜,但和德莱顿戴眼镜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我在这附近上班,卧槽,好久不见,你回芝城了?”
“我路过,”李维说,“顺便回来参观一下。”
“诶呀,我请你吃饭——请你们两个吃饭?”贺明达挺腼腆地瞄了一眼站在李维身边的德莱顿,“这老外能听懂咱俩说话吗?”
德莱顿:“……”
“听不懂,”李维面不改色地说,“你随便说。”
德莱顿:“……”
这两个人叽里咕噜说什么呢?
“哦那就好。”贺明达松了口气,“那我们是不是换成联邦语更方便一些……这位是你的朋友?”
后半句联邦语德莱顿听懂了,他和贺明达握了握手,自我介绍说:“叫我威廉就行。”
“你好你好。你们忙不忙,今天星期一吧,这是来出差?”
“算是。”李维点头,“你呢?”
“我们远程办公。没事儿,你不用管我,难得回来一趟,有时间的话咱们找个地方聚一聚。”贺明达一拍脑门,“对了!上公开课的教学楼旁边新开了一家咖啡馆,你还记得我说的是哪吗?就是当初看烟花的草坪对面,你和米尔顿差点亲上的那个地方——”
“什么?”德莱顿问,“对不起,你说什么?谁差点亲上谁?”
他显得颇为咄咄逼人,又带着与理工科技术宅格格不入的气质,贺明达犹如见到了老板,兴奋之情瞬间冷却了一些。
李维忍不住笑:“这里还有个姑娘的事……米尔顿的女朋友是我的朋友,他以为我插足他们之间的感情,提出要和我决斗——决斗的方式是比赛背诵Y州法规,但他的专业是计算机!”
三个人开始往咖啡馆的方向走,德莱顿问:“为什么他要做这么不明智的事?”
“米尔顿是个讲究公平的‘傻瓜’。”贺明达说,“比别的他觉得胜之不武。”
“然后他在我们都不清楚他是闹什么别扭的情况下,从零开始挑灯夜战了几天?”李维问,“五六天还是一个多星期?反正不眠不休、住在图书馆里,更不幸的是中间我和他女朋友还去了趟酒吧,一边痛饮一边听他的女朋友抱怨自己的男朋友不愿意陪她……”
贺明达笑出了公鸡打鸣的声音:“全世界都知道你和艾蕾娜之间清清白白,只有他被蒙在鼓里!”
“那能怨我吗?”李维摊手,“我以为你们告诉他我是同性恋了。”
贺明达闻言瞥了眼德莱顿,见他毫无反应,态度更放松了:“我们也以为你对他说了——每个人都以为别人告诉他了。这都得怪米尔顿整天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低头写代码。”
“结果决斗的那天,米尔顿因为疲劳过度晕倒了,”李维说,“我就站在他前面,下意识捞了他一把,他差点亲在我脸上,把我吓了一跳……”
“你吓得将他推进池塘里了。”贺明达说。
“我是想让他女朋友接住他!”李维争辩,“但我慌乱之下推错方向了!”
“往好的方面想,米尔顿落水后就清醒了,也知道他的女朋友不是你的女朋友了。”
他们两个一齐大笑起来。
李维问:“米尔顿现在做什么呢?他进哪个互联网大厂了?”
“哦,我听说他去了YMX,工作一段时间后接受了学校的offer,回来当助教了,待会说不定还能碰见他呢。”
贺明达向李维挤挤眼睛,感慨说,“真的像做梦一样,艾蕾娜受伤住院后,我就以为……唉,没想到我们几个还能有重聚的一天。”
第105章 间章 毕竟现在的地球越来越危险
几人坐进了咖啡馆。
“艾蕾娜怎么样了?”李维将托布拴在咖啡馆门口, 点了杯拿铁,问贺明达,“我记得医生说她伤得不严重。”
“不严重, 只是古怪。”贺明达说,“她到现在也说不清楚当初为什么要跳楼, 心理医生说是抑郁症, 可是她自己不觉得……好在只是摔断了一条腿。米尔顿陪她做了几个月的康复训练,但她的右脚仍然有点跛, 所以没法再从事田径运动了。”
李维略带伤感地沉默了一会。
贺明达继续说:“当时正赶上毕业, 每个人的状态都不好,你不在芝城, 我忙着投简历, 艾蕾娜和米尔顿吵了好几次架,差点分手,最严重的一次——”
“米尔顿把我们的聊天群给解散了, FB之类的社交媒体账号也注销了。”李维叹了口气, “我后来才发现。”
“是的。”贺明达苦笑,“我想不通他为什么能那么绝情, 一气之下也不再联系你们,直到前两年,我才听我的同事说,一个叫米尔顿·哈耶克的高级软件工程师从西海岸那边的YMX公司离职,回到了芝城大学当助教——感谢领英——但我还没遇见过他,也不知道他教的是什么学科。”
“我先把我的联系方式给你。”李维掏出手机,“你下午有空吗?我们找人打听打听米尔顿在哪?”
贺明达扭了下身体,犹豫道:“他可能不想见到我们。”
“只要能确认他活着就够了。”李维冷静地说,“毕竟现在的地球越来越危险。”
“说的也是。”贺明达被说服了, “我们去找计算机科学系的行政办公室问问。”
结果他们到了地方,一提米尔顿·哈耶克的名字,得到的答案是“没这个人”。
“你确定他教的是我们系的课程吗?”办公室里的人边查看电脑屏幕边问,“不同院系的助教是独立管理的,他们不是正规教师,不会出现在全校级的公共职工名单中,我们的数据库里没有‘米尔顿·哈耶克’这个人……不然你们去中央行政办公室问问吧?”
话音刚落,一个西装男走了进来,见到围在咨询台前的李维和贺明达,问道:“你们是来干什么的?”
“这两位先生向我们打听米尔顿·哈耶克。”办事员问,“您认识他吗?”
“认识——但他不是社会学系疯子中的一员么?你们为什么要跑计算机系打听他?”
贺明达惊讶道:“社会学?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程序员。”
西装男说:“每个行业的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限副本唯一指定清道夫》 100-110(第7/15页)
都梦想着变成码农,但偶尔也有码农自甘堕落、转去别的行业。这位哈耶克先生去研究当今社会学的热点话题了。”
“什么热点?AI?种族歧视?性别?”
“是里世界,先生们,不要在这浪费时间了,去你们该去的地方吧。出门左转五百米,有一栋大楼……”
李维回想了一下,插言道:“‘奥古斯特俱乐部’?”
贺明达补充:“我们是这的毕业生。”
“哦!”西装男诧异地看看他们,“原来如此,就是奥古斯特俱乐部,那栋建筑里的几间空教室被他们租下来当活动室了,你们在那边应该能找到想找的人。”
……
走出计算机系的行政办公室后,贺明达犹然不可思议地说:“米尔顿那小子竟然去研究社会学了!”
“他要是真爱计算机,也不会和我比赛背诵法条。”李维吐槽说,“我看他纯粹是为了挣钱才选的这门专业,一旦挣够了钱,立马就跑去干别的了。”
“合理。”同样是为了挣钱成为码农的贺明达瞬间理解了,“不愧是精英级别的大厂员工,年不到30实现财富自由。”
始终默默跟在李维身后的德莱顿听完全程对话,问道:“米尔顿·哈耶克先生对里世界产生兴趣,会不会和你们刚才提到的艾蕾娜女士有关?”
这是职业DNA一动,又要开始被动加班了。
李维闻言摸着下巴陷入了思考。一旁的贺明达有点怵德莱顿,德莱顿不开口还好,他能假装对方不存在,德莱顿一说话,他顿时像听到老板提问一样抢着不让话掉到地上:“你是说…呃,艾蕾娜跳楼的事?其实我们都觉得她当时压力太大了。”
德莱顿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某些不太寻常的现象,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不合常理?”
“嘶……”
贺明达在与生活搭边的事情上反应迟钝,精力和智商都放在工作研究上面了,平时连家里丢了东西都发现不了。听到德莱顿的问题后,他煞有介事地抽了口气,然后装成冥思苦想的样子,频频给李维使眼色:
兄弟,救!咱们遇见过灵异事件吗?没有吧?
“没有吧……”李维竟然也不确定,“那时候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太好。同学写毕业论文写到发疯,在学校里大喊大叫,声称要开枪自杀算吗?”
德莱顿:“……”
“哦,我记得有人说在图书馆里撞鬼了,”贺明达说,“但我觉得比起里世界,更像是喝多的遇上了嗑大的。”
“计划在上台面对校长领毕业证的时候羅奔呢?这个的确不合常理。”
“还有两天写完七千字的草稿,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不太寻常的现象……”
李维和贺明达你一言我一语,说到最后,德莱顿的表情在李维狡黠的注视下,从认真倾听变成了“_”:
“多么超乎想象又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你还对我说你‘做过的最有集体精神的事是住宿舍’,李维先生。”
李维:“因为我们几人作为一个团体中的个体,半点都不具备集体精神,所以时常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无序竞争,甚至偶尔演变为一种近乎分裂主义的内部冲突。”
“意思是我们经常吵架。”贺明达憋笑,“除了我之外,他们几个脾气都不好。”
李维摇头:“别听他的,我上大学时脾气可好了。”
“得了吧,你就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装成特别温和的样子,搞得那些学弟学妹天天跟在你屁股后面找你问问题……你朝我摆手干嘛?”
试图阻止贺明达将正常的同学互动描述成‘风流韵事’的李维无可奈何地放下手,得到了德莱顿好笑的一瞥。
“哥们,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李维按住贺明达的肩膀,把他往旁边拉出一段距离,换成贺明达的母语问,“你感觉我和威廉是什么关系?”
“同事兼朋友……?”贺明达一头雾水,“话说回来,我还不知道你现在做什么工作呢?”
“这点以后再说。”李维说,“那是我男朋友。”
“……”
几秒钟后,贺明达的脸绿了,磕磕绊绊道:“我是不是…你们…你不早说…我的意思是……”
“好在他不像米尔顿、是个行走的醋坛子。”李维拍拍贺明达,“但咱们还是谨言慎行,我请你吃饭。”
“不用了,不用了。”
贺明达疯狂挠头,再切换回联邦语时,对德莱顿说:“李维上大学时可腼腆了,平均每天和别人说话不超过一句。”
德莱顿:“……”
**
三人一狗走进奥古斯特俱乐部。
有个女孩站在建筑物门口发传单:“有人想要加入BSI边界研究项目吗?我们会定时举办和里世界相关的讲座、研讨会、以及实验讨论,有时也会放映某些与主题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
“你好。”李维上前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名叫米尔顿·哈耶克的人?”
“哈耶克教授?”女孩抬起头,热情地说,“他在!今天刚好有他的讲座,你们想听吗?”
李维和贺明达对视一眼:“讲座什么时候开始?”
“已经开始了,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前往前面的106号房间。”
事到临头,贺明达又有点犹豫了,拽拽李维的衣服说:“要不算了,李维,他一直没联系我们,就说明不想见我们。”
“但你不亲眼见到他,又怎么能确定他还活着呢?”
贺明达张口结舌:“可是,他在做讲座啊?”
“也许有人冒名顶替,这种事我见得多了。”李维推了他一把,“走吧,我们过去看一眼。”
贺明达在前面踉跄行走,心中充满了恐惧和好奇:该说不愧是学法的人吗?李维去做了什么工作,能经常见到冒充他人的现象?
他没注意到,落在后面的李维压低声音对德莱顿说:“待会就能确定米尔顿和里世界有没有关系了。我希望没有,否则我们就得连着加两次班,却拿不到一分加班费。”
“不要紧,如果情况不紧急,我们可以先回N市,再以公务的名义飞回来。”德莱顿停顿了一下,又说,“我更奇怪你是怎么做到‘平均每天和别人说话不超过一句’的?”
李维语塞:“……贺明达数学不好。”
“他不是学理工科的亚洲人吗?”
“对,但是数学不好。”
“……”
米尔顿·哈耶克是个棕发棕眼的白人,相貌英俊,气场很强,容易给人留下固执、自信、不好沟通的第一印象。
意料之外的是,他是个很受欢迎的学者,讲座进行到一半时,教室里坐满了人,座椅后面和走廊中也站着密密麻麻的听众,本次讲座是有关里世界的,但演讲的内容却和李维所熟悉知识的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讲的东西李维一点都没听说过。
“……里世界,这个词最早由某些神话学家和都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限副本唯一指定清道夫》 100-110(第8/15页)
传说研究者使用,指代一个隐匿在我们现实之下,但遵循不同规则的世界。但在学术语境下,我们或许可以给它一个更严谨的定义——在现行社会认知框架之外,但可能通过特定条件进入或感知的现实维度。
“从社会学的视角上看,现实的稳定依赖于人类的集体共识,法律、身份、货币等事物,都只不过是建立在认同基础上的虚拟现实,而如果出现足够极端的情况,例如国家崩溃、身份彻底消失、群体认知瓦解等等,个体便可能进入一个与主流现实完全不兼容的边界,这是否意味着,有人已经身处里世界,只是我们无法察觉?”
德莱顿没听懂,问李维:“他是什么意思?”
在李维回答“我也不知道”之前,前面的一个听众回过头,不满地说:“你们来听讲座都不提前做功课吗?这可是由米尔顿·哈耶克教授提出的21世纪最伟大的理论,我们人类能否战胜里世界,全看该理论是否能够得到联邦政府的重视!”
贺明达的评价姗姗来迟:“怎么听着这么像民科呢?”
第106章 异世界无限直播(一) 这不会是一场V……
幸好这句话用的不是联邦语, 不然他们就要被周围的粉丝听众围殴了。
李维小声说:“我们是路过,对里世界很感兴趣,你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位教授和他的理论?”
听众看看他(的脸), 又看看跟在李维身边一脸渴望的托布,退让地嘟囔说:“好吧……该理论的名字是BSI, 全称是‘边界研究项目’, 据我所知它的创始人并不是米尔顿·哈耶克教授,但是哈耶克教授将它完善并发扬光大了, 他从五年前便开始做相关探索……”
“五年前?”贺明达忍不住插话, “五年前米尔顿还在通宵背诵法律条文呢,里世界也不存在——或者说起码在大众的认知中不存在。”
听众眼睛一瞪, 说道:“你在道听途说什么?哈耶克教授曾经的专业是计算机!”
“哦, 确实,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李维打断他们的争论:“他是什么时候从计算机转到这个BSI项目的?”
“他一直在研究,与团队进行私下研究, 免得遭受联邦政府的迫害。”
听众不满地回答, “去年政府迫于压力向公民透露里世界存在的真相后,哈耶克教授便在投资者的支持下站了出来, 回到母校宣讲他的研究成果。”
突然被指控迫害了男朋友的前同学的德莱顿问:“什么研究成果?”
“别以为我听不出你语气里的嘲讽,你觉得空有理论知识,他能吸引到这么多人吗?”
听众张开手臂示意德莱顿去看人满为患的阶梯教室,“待会他就会向我们展示实验过程了!”
“真离谱。”贺明达小声对李维说,“除非米尔顿在大厂当程序员的时候像我一样,每天都在接需求、等需求改、等需求被砍、等新需求、然后等着发工资,否则他就不可能闲到有时间研究里世界。”
“听上去你们确实还挺有时间的。”李维说。
“嗯……也许他花在写代码上的时间很短,但是其他时间还要开会呢?”
德莱顿问:“在你们印象中,米尔顿·哈耶克是个喜欢哗众取宠的人吗?”
李维摇头:“当年他很务实, 我不觉得他会到处宣扬自己研究里世界研究了五年,五年前我们还在上学,这话熟悉他的人一听就知道是假的。”
“有趣,我们等下再看看他会展示什么实验。”
恰好此时台上的米尔顿·哈耶克说:“……接下来就到大家最期待的环节了,我要通过一场实验来证明,‘边界理论’能够帮助人们寻找并控制里世界。现在我需要三名志愿者,谁愿意配合?”
教室里几乎每个人都举起了手,米尔顿敲打手边的电脑键盘,说道:“感谢各位的支持,公平起见,我们随便在网上找一个随机数网站……”
“他要找托了。”贺明达肯定地说,“就像魔术表演一样,看似随即选择,其实90%都是提前内定。作为一个程序员,他搞这种东西简直不能再简单了。”
李维没说话,其实心中也抱着近似的想法。很快,一对面善的男女被召唤上讲台,第三个人的座位号即将出现,米尔顿看了眼电脑屏幕,叫道:
“第157号!坐在157号座位上的人是谁?”
他抬起头在人群中寻觅,157号已经非常靠后了,所以他的视线投向了混乱拥挤的教室后方……倏然间,李维和贺明达闯入了他的视线。
米尔顿·哈耶克一下子怔住了。
他们无声地对视了片刻,米尔顿身边被“随机选出”的志愿者维持着兴奋激动的表情,小声说:“哈耶克教授?哈耶克教授?米尔顿·哈耶克!”
讲台上的米尔顿霎时间回过神,心神不定地举起麦克风:“不好意思,各位,第157号志愿者……”
就在这时,贺明达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举动——他对刚站起身的157号说:“我非常崇敬哈耶克教授,给你一千联邦币,请你把这次当志愿者的机会转让给我。”
157号经验不足,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冷不丁面露无措,一个疑似管理员的中年人立刻举起喇叭:“不好意思,先生,你在破坏讲座的秩序,我们不允许现场交易行为,请即刻坐下以免被强制请离教室……”
“两千联邦币。”贺明达身高不高,长相也很柔和,此时却异常坚定地举着手,“三千联邦币,我现在就转账,难道这些钱也不够?”
管理员打手势示意保安控制局势:“和金钱的多少没关系,米尔顿·哈耶克教授的研究不是为了钱,你在玷污学术场所的纯洁性——”
“请你上来。”米尔顿握紧麦克风说,“我只破例这一次,今天可以有四名志愿者。”
管理员:“但是……”
“只此一次。”米尔顿强调说,“以后若是有其他人效仿,保安绝不会留情,听懂了吗?”
听众和管理员都不说话了,贺明达与157号走上讲台。
米尔顿并不看他们,从一个金属箱中拿出几个类似VR眼镜的装置,说道:“这是几个在市面上买不到的、尚且处于研发阶段的机器,其原理很复杂,在此不加赘述。我只讲解一下它的功能,你们有人看过直播类的无限流小说吗?”
观众席上的李维唰地一下举起手:“我看过。”
他是第一个举手的人,声音很大,把其他人都镇住了,米尔顿定定地望着他,说道:“那你肯定知道这一类小说里有两个主要角色,一是玩家,二是观众。”
李维问:“所以只要戴上这些眼镜,志愿者们就会成为里世界的玩家?”
“不。”米尔顿否认了,“成为玩家太危险了,我们不会让志愿者面对任何可能危害他们自身的风险,戴上眼镜后,他们会成为观众,通过观察与发弹幕的方式,影响里世界的发展。”
教室里一片哗然,米尔顿抬高声音:“这是近期最显著的研究成果,我骄傲地向诸位宣布,BSI团队已经申请了专利,毫无疑问,这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限副本唯一指定清道夫》 100-110(第9/15页)
发明将带领人类走向新纪元,在座的每一位都将见证时代的变革。”
观众席上响起了掌声,米尔顿将眼镜分发给几个志愿者,又对贺明达说:“我们没准备多余的实验设备,你先用我的……”
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李维问德莱顿:“联邦最先进的科技能做到这一点吗?”
“在我的印象里,不能。”德莱顿抱着手臂回答,“但既然我都不知道联邦政府迫害过米尔顿·哈耶克教授和他的BSI团队,也许我也并不像我自以为的那样了解里世界。”
“……米尔顿大概率是被骗了,或是被威胁了。”李维假装没听见德莱顿的讽刺,“正常情况下他不会干这种事。”
“李维先生,”德莱顿加重语气,“我以前从没想过你还会出于感情、为诈骗团伙中的主犯开脱。”
李维问:“你的这句话是出于感情的吗?”
德莱顿:“什么?”
李维:“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亲爱的威廉,我刚对贺明达说过你从来不会乱吃没道理的醋。”
“我,”德莱顿猝不及防地卡了一下,“这不是吃醋,你误会了,我不在乎你们上学期间的关系,以及哈耶克先生曾经有过女朋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有62%的概率不是同性恋,但是有80%的可能知法犯法……
“算了,那句话是出于感情。你怎么看待他拿出来的眼镜?”
“……”
“哎呀。”李维忍不住咧嘴一笑,拉着德莱顿的手站起来,“走,我们离近点看。”
米尔顿·哈耶克宣布的实验成果太惊人了,这会连阶梯教室的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大家纷纷举着手机录像,一个站在前排的女生边录像边大声问:
“哈耶克教授!我有一个问题!您说过戴上眼镜的人会成为无限流小说中的直播观众,那么玩家是谁呢?谁负责出演该剧目?”
米尔顿·哈耶克举起麦克风:“我要澄清你的误解,女士,这不是一场戏剧,也不是游戏,而是货真价实的里世界,我们将要看到的、被称作‘玩家’的人,是我们的同类,是一群误入里世界的受害者,若是我们不及时采取有效手段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就会死。”
德莱顿在人们惊恐的喧哗声中评价说:“如果他们不扯这些和直播相关的东西,只是说自己能联系上里世界里的人,可信度会比现在高一点。”
李维:“那可就没意思了。”
“哈耶克教授!”又有人问,“您是说有很多人正在面对生命危险?我们为什么不能联系当局?”
米尔顿说:“因为政府不可信,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了,该国家的政府、政策和目前采取的应对里世界的措施毫无可取之处,下一个。”
李维低声说:“我多么希望我只是个清洁工,就可以在这种时候简单地微笑附和、而不是成为被骂的一员了。”
德莱顿:“?”
“哈耶克教授,为什么你一定要做成直播的形式呢?我们不能直接联系里世界的玩家,告诉他们,我们是他们的同胞,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吗?”
米尔顿:“不行,具体原因很复杂,我不打算向你们表述过多的科学原理,以免造成理解困难,简单地说,就像很多无限流小说的设定一样,只有高维度生物才能平安地观测与改变里世界的发展,并且不会付出任何代价,这台机器的作用之一是帮助人类隐藏身份,如果你不小心暴露出你只是个普通人,就会被拉进里世界成为玩家,明白了吗?”
“万一志愿者暴露了呢?”
“不可能,我们设置了许多屏蔽词,违禁的内容根本发不出去,好了,提问时间到此为止,我身后的大屏幕上会出现当前几位志愿者目睹的里世界中的景象,你们的疑问将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得到解答。”
李维抽了抽嘴角,对德莱顿说:“这不会是一场VR真人秀吧?”
尽管成本略高,但只要成为网红兼救世主,马上便能回本了。
德莱顿回答:“不无可能,不过假如他们要让几百个智商高于平均线的观众忽略其中的逻辑错误,就不能设置学校、游乐园之类的常见地点,得在剧本开场时扔下一枚炸弹……”
话未说完,教室里有人惊呼:“快看,炸弹!他们要往总统头上扔炸弹!”
德莱顿:“……?”
第107章 异世界无限直播(二) 星际1号……
此总统非彼总统。
米尔顿的助手向人们介绍该里世界的背景——甚至有背景, 简直像是什么小说游戏的文案一样:
“这是被我们捕捉到并用于实验的里世界之一,我们给它起了个简单好记名字,叫做‘星际1号’, 因为它发生在未来社会。
“我们已知里世界是建立在无序思维上的能量合集,因此它可能呈现出各种形态, 将其归纳成寥寥几个符合人类常识的固定模板是相当不明智的, ‘星际1号’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特例。
“它的背景设定有别于现实,故事发生的年代、星球、国家、社会制度、领导人等等, 皆为虚构, 其主要存在两个对立阵营,一者被称为联邦, 另一者被称为帝国, 联邦和帝国处在战时状态,具体细节我们待会再说。
“每个里世界都存在所谓的‘恶灵领主’,有时它们是单独的个体, 有时也会是一个社群, 解决恶灵领主是彻底消除里世界威胁的关键,你们会注意到, 联邦政府的清道夫就是这么做的。与之不同的是,官方和民间派出的常规救援队通常以寻找里世界的出口并转移受害人为主,这可能是由于二者的能力有所差别……”
“咦?”李维稍微站直了一点,“他这一部分的讲解有点专业了。”
德莱顿低头说:“我让人查查他们的情报来源。”
“……BSI团队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充裕的资金,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效仿那位清道夫阁下,从源头解决问题。此前我们的系统自动锁定了‘星际1号’中的四名‘玩家’,并设法说服他们配合弹幕对里世界展开探索。
“第一位玩家名叫鲁道夫·A——所有人的姓名都做了特殊处理,以免打扰到他们的现实生活。鲁道夫·A进入里世界后,成为了帝国的皇子之一, 目前负责指挥帝国第九舰队,他的长姐,帝国的皇太女,是战争中的舰队总司令。
“第二位玩家名叫安娜莉丝·B,是帝国第九舰队的一名舰长。
“第三位玩家名叫米娅·C,是联邦军队中的情报官。
“第四位玩家名叫艾伯特·D,是联邦政府外交官。
“这四个人,目前集中在被命名为α星域的前线地区,故事起源于联邦总统——星际联邦前任总统与第四名玩家、外交官艾伯特·D前往α星域时遇刺身亡。”
话音落下,大屏幕上出现了四份模糊的影像。据说是因为里世界信号不好(这倒是真的),BSI团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助手说:“志愿者们现在可以发弹幕了,注意不要暴露自己的人类身份,否则就会被拉进里世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