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挟狸猫以令诸侯》 40-50(第1/15页)
第 41 章 王琬(一)
此事,卫崇倒也没有刻意瞒着徐鸯。
只不过这几日他忙得脚不沾地——京中彻底稳定下来,肉眼可见朱津旧部的势力也很快将消亡殆尽,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内,新的权贵必然出自这些危难中向皇帝伸出援手的功臣。
徐家当然是个中典型。
若说先前还有人讥讽徐温逃命是没胆量,那么自此役之后,他也算是用这条命正了名。
只不过代价着实有点沉重。
朝阳正好,江面一片平静,连风也不大,偶尔能隐约听见船下的潺潺水声。
卫崇瞧着徐鸯,面上还带着方才斥她时的笑意,只是不再到眼底,他缄默好一阵,直到徐鸯不甚在意地从他怀中退出来,歪着头望着他,才回道:“在下怎么知道姑娘为何不曾听见呢,怎么,要不脱了再给姑娘仔细听听?”
再是迟钝,徐鸯也听出了他话中的讽刺。她轻轻地哼了一声,又用很是息事宁人的口气道:“说说而已嘛,你每次起床脾气都这么大的么?——我们是给你送吃的来了。”
此时,何誉从徐鸯房中出来,听见这句话,也拎起手中面饼示意。
卫崇挑眉,看了看何誉,又看了看徐鸯,见徐鸯果真满面赤诚,不似作伪,才侧了侧身,让出一条道来。一眨眼,徐鸯就从他让出的空隙间“哧溜”地穿了过去,何、卫二人再慢悠悠地迈步入内,关上木门。
舱内甚至比舱外还要安静,不似徐鸯那间暖烘烘的房,卫崇这间,窗户闭着,光线昏暗,除了小桌上摆着一杯茶水,根本看不出人住过一夜的痕迹。
进了门,卫崇接过何誉手中的吃食,道过谢,第一句话居然也与方才徐鸯问的一模一样:“方才何兄在门外是与那碧阳谷弟子在攀谈么?可是又出了什么麻烦?”
这一问,已经在房间角落里坐好了的徐鸯也把身子好奇地凑了过来,圆溜溜的眼睛直盯着何誉瞧。
“没什么麻烦。”何誉道,又冲着徐鸯一笑,咬重音强调道,“真没什么麻烦。”
“他方才同我说那个暴脾气是来道歉的。”徐鸯告状一般,转头跟卫崇道,“说他们寒松坞同碧阳谷有什么宿怨?所以那群暴脾气来找茬是常有的事。”
“也不是常有的事……”何誉讪讪道,凶恶的脸上竟隐约透着窘态,“同他们碧阳谷不同,我们不常出师门,不过就是论剑大会这样的江湖盛事才有机会出来见见世面。故而,就算是每次相遇他们都这个脾性,也不算是常有的事。”
“就算不常撞见,每次都如此欺负人,那也是颇为棘手了。”卫崇道,并不急着吃那热腾腾的面饼,就这么干拿在手中,关切地问何誉,“不知这话当不当问……贵派是同碧阳谷有什么血海深仇么?”
潮湿狭仄的小房间里,这一句话却如同投入水中的巨石一般,激起沉闷蹇钝的一声响,尔后重归平静,却又不绝然是平静,好比透过湖面,还能看见那巨石在缓慢地下沉,直到落入水底。
连徐鸯也不吱声了,安静地看着何誉。
何誉靠在门边木墙上,叹了口气,道:“此事说来也没有什么难言之处,就是有些复杂,正经要说,得往上说好几代去了……”
淯水悠悠,这一程,虽比陆路快上不少,却也是好几天难耐的日子,船上又无旁的消遣,正给她二人逮住听何誉讲故事的好一个时机。
原来寒松坞衰颓已久,据说百年前的处境比今日还要凄惨些,不过是下面门派不成气候,又加上何誉师父那代确实也出了几个新秀,才勉强支撑门派至今。而碧阳谷则恰恰相反,自上一代便是稳中向好,从九小门派的中游一路攀升至前列,一度在九小门派之首呆了数十年,直到几十年前的论剑大会。
是的,说到底,这旧怨最初还是起于论剑大会。
每五年一届的论剑大比,是在百年间慢慢定成惯例的。如今江湖上早就忘了最早提出点苍关大比的那个郡守,或是总兵,究竟姓甚名谁,但因其要办大比,这江湖中六大九小的说法才第一次真正上了台面。
既是大比,为区分参与论剑的门派,也有分势力更盛的和稍显下风的,具体而言,便是六大与九小。六大可派出的弟子自然要更多些,而九小门,当时只不过是被随手拉来充数的一些小门派,三教九流俱有,因此顶天了也不过派上二三人参赛。
就这么粗暴地划分了六大九小,大比的流程才得以明晰。笼统三轮,第一轮是那些江湖中无门无派或是更小些的门派,第二轮再是九小内战,此间胜者,再与六大所派的弟子比拼,最后决出优胜者。
这论剑大比年复一年地,办得越来越红火,武林中人也愈发重视论剑成绩,由此,碧阳谷想从九小跻身六大,在武林人士口中占据一定地位,还真得靠这每五年一办的论剑大比。
而作为九小之首的碧阳谷,每每头个对上的,就是排名末尾的寒松坞。
时间太久远了,起初的那几届,谁也不知是什么因由,总之碧阳谷堂堂九小之首,竟好几次不曾从寒松坞手里得到便宜。有说碧阳谷急得连年给寒松坞送礼,都被拒了的,有说寒松坞同六大之末——也就是逍遥宫——暗相勾连的,也有说碧阳谷谷内讧不断,怪不得旁人的,总之连着二十余年,野心勃勃的碧阳谷连第三轮也未曾进过。
这第一步便是结下了梁子。
及至这些弟子都换了一批又一批,至何誉师父的那辈了,寒松坞当真出了一两个奇才,而这大比考的也不过是两三人,仅靠那一两个奇才,果真结结实实压得碧阳谷好些年翻不了身。这也罢了,事情至此,还算是普通恩怨。
又要说何誉那师父,不止自尊极强,求胜心亦极强。终于,在一次大比中,为求取胜,他伤了碧阳谷颇有天赋的一个好苗子。
事后各方自然都有说法,他师父这边一口咬定对方先下的死手,但那碧阳谷被伤的弟子,确实此后也再没能拾起剑来,碧阳谷谷主为了这宝贝徒弟,几乎要打上寒松坞来讨要说法。无奈这大比毕竟早便说了生死不论,加上有盟主从中斡旋调和,这兵戈还是没能动起来,但这血海深仇确实越发地深刻。
江湖传言,入碧阳谷,师兄师姐叮嘱的第一句话便是——同寒松坞死生不得往来。
这是何誉参加的第三次论剑大比,前两次他师父都在场,两派之间争得那叫一个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有他师父那个犟脾气在,寒松坞这边的态度也硬得不遑多让,明面上没怎么闹矛盾,私底下的架可没少打,两派各自从门里全须全尾带出来的弟子,等到该上场时,总有那么几个弟子,或是鼻青脸肿的,或是踉踉跄跄的,坐在上头的宗门长老只权当不知。
可那也还是他们一行好几人去参加大比的时候。
如今何誉只身一人,别说是没有同碧阳谷生事的想法,就算是有,也不得不低头忍让。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小徐姑娘也是打算去参与论剑大比吧?”何誉话锋一转,“话说到这里,愚兄也就多嘴劝一句,姑娘武艺超群不假,可这论剑大比毕竟是武林大比,又是逢五才办,奖励丰厚,参赛之人鱼龙混杂。我见小徐姑娘出身名门,天真烂漫,怕是没见过其中的残暴手段,若定要参加,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挟狸猫以令诸侯》 40-50(第2/15页)
中得有个底才好。”
徐鸯一面吃着从卫崇那抢来的半块饼,一面歪头,含糊地问:“狭摸……什么残暴手段?何兄说来听听?”
“打断腿,打断手,都是小事。”何誉顿了顿,道,“我这些年,见过双眼被毒瞎的,见过被活生生烧去半张皮的,还见过在台上中千刀不肯认输,血尽而亡的。”
“哦,就这些还——咳!”
话说到一半,徐鸯胳膊被卫崇狠狠一捏,口中骤然呛住,连眼泪花都快呛出来了,睁着眼睛去瞧卫崇,两人大眼瞪小眼了好一阵,她才明白过来,不甘心地败下阵,愤愤道,“……这些是挺吓人的,谢谢何兄提醒。”
何誉没注意二人之间这段小插曲,看着窗外景色,沉声道:“……小徐姑娘自己知道利害,我不过是提点几句,想必也无需再多劝。”
“知道何大哥是为我着想的。”徐鸯道,虽然想不清楚,仍旧敏锐地察觉到何誉情绪不佳,于是拉高了声调,又道,“何大哥怎么还这么叫我叫得生分,我在宗门都没人叫我小徐的,何大哥这么叫,都听不出来是在唤我哩!”
“那在师门时,都是怎么唤姑娘的?”何誉面上总算又露出了笑意,回头问道。
“师兄师姐叫我‘鸯鸯’,”徐鸯掰着手指数着,突然后知后觉地脸红了红,道,“不过那还是小时候的事了……我早长大了,也不这么叫了!就叫我‘小鸯’罢!”
何誉一怔,朗声一笑,念了两遍,道:“好,那我以后便叫‘小鸯姑娘’了!”
他先推门而出,留徐鸯在房内,有些依依不舍地放弃霸占卫崇的床铺。也是何誉出门了,徐鸯才发现身旁卫崇自那一“手”之后便一直默不作声,只静静看着,也不知在想什么。
她抬眼和卫崇视线相对,正要道别,却见卫崇那深不见底的眼眸很是温柔地弯了弯,学着她的语气,道:“‘小鸯姑娘’?”
这回是徐鸯呆了呆。也不知她心头是什么情绪,一股脑地涌了上来,便有些堵得慌,她愣愣地看着卫崇看了半晌,直到面前的人收起那轻飘飘的笑,才仿佛回了神,很不好意思地接道:
“……哎呀,你想何大哥都叫我‘小鸯’了,肯定是愿意把剑还我的吧!”
“我知道。”卫崇冷笑一声,“我就是来见陛下的!让开!”
“可是陛下……”
王琬拒绝的话才说一半,眼看卫崇几欲动手,一道声音便从府中传来:
“——让他进来吧。”
是徐鸯。她从府里缓步走了出来。
第 42 章 王琬(二)
真到了徐鸯的面前,卫崇的气势却灭了一半。
王琬面带不赞同地退开了,而卫崇却没有真如先前那样不管不顾地往府里冲,反而是僵在原地。
于是他只眼睁睁看着徐鸯走过来,路过许多断壁残垣,丛生的野草,一脚深一脚浅。
直到他们相隔五步路的距离,很近,却也足够远,徐鸯便不再往前走了。
正是新年,整座城都喜气洋洋的,唯有这一隅显得破败荒凉,隔着早春的寒风,他看见徐鸯那张巴掌大的脸被好好地裹在兜帽中,白皙脸颊染上了些许被日光烘出的酡红。
看热闹的人足足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外面的人还没听清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就被前面的人一挤,再被迫地往后直退,挤开了更外围的其他人。在这人挤人的过程中,那摊主就这么抱着自己的包裹,摊子也不要了,泥鳅一般灵活地突出重围,闹得一众人是人仰马翻,骂声连连,而他却扬长而去,一个弯就消失在了视野中。
人群正中央的徐鸯本要追去,只是被人抓住了手,急得高喊:“哎呀,你别跑呀!你骂了我这么久,怎么我骂回去两句就要跑了!”
“这种人跑了就跑了。”灰袍男子道,又冲着那些围观的路人笑了笑,道,“没旁的乐子看了,乡亲们都散了吧。”
徐鸯这才回头,先是看见了抓着她的那双手,指节分明,纤长有力,正是灰袍男子的。尔后,她视线上移,才看清了这灰袍男子的五官,眉清目朗,神情冷淡,不过眼角弯弯,似有笑意,也许是这个原因,莫名地教她心生亲近,仿佛曾经在哪里见过,却又记不分明。
两人对视,俱都默了一会,徐鸯正仔细地在脑海里翻找他们是否曾经相识,便见那灰袍男子惊醒一般撤开了手,后退半步,别开脸。
“你……”徐鸯道。
“抱歉,方才情急,有所冒犯。”灰袍男子道。
徐鸯眨眨眼,不知所以,直道:“你为何道歉呢,我还要谢你哩!我们当真没见过么?”
这回是灰袍男子一怔,笑着道:“应当是没见过的罢!姑娘堂堂侠客,行走江湖,修仙问道,在下不过是一介书生,姑娘何来此问?”
“我觉得你面善哩,好似见过一样!”徐鸯道,也笑起来,露出两颗若隐若现的虎牙,“也是,你是好人,好人都面善的。不知先生贵姓?”
“鄙姓……鄙姓卫,单名一个崇字。”
“卫崇,卫崇……”徐鸯嘴里像是慢慢咀嚼一样,小声念了两回,自觉念熟了,笑道,“卫兄可有空,我请你吃茶!怎样?”
卫崇没纠正她称兄道弟的浑叫法。
“你手头有银钱么?”
这一问,徐鸯当真思考了一会,左翻翻,右翻翻,然后猛地一个回头,拎着手里那块玉看向卫崇:“我没有银子,但我——”
“不行。”卫崇无语,叹了口气,“你还嫌这玉闹出的是非不够大么?好生收着吧。”
“你别瞧不起它,这可是块好玉呢,”徐鸯有些不快,道,“是我师父传给我的,说是上古留下来的璞玉,经由我派开山祖注入仙气,才流传至今。还是我苦练了多年,终于剑道大成,找我师父苦苦求来的哩!”
说话间,她不自觉地凑近卫崇,手舞足蹈地同他比划,只听得卫崇轻笑一声,于是她那只手又被捉住了,另一只倒还毫无所觉地继续比划着,完全不顾这在她口中如此宝贵的玉正在空中不稳当地晃来晃去。
“知道啦。”发觉无用,卫崇又松开了那只比划的手,劝道,“因而你更不当随意把这么珍贵的玉佩送人抵债。你说你是下山寻剑,若是找了一圈,不仅剑丢了,这玉也丢了,你师父不知要怎么想。”
“我这又不是丢了,”徐鸯咧着嘴道,“我是换钱请你吃茶,答谢你,是应该的,我师父就算在这里也不会反对的。”
卫崇摇了摇头,笑道:“你方才是不是就这么把这玉给那摊主的?”
“他是坏人,你是好人,”徐鸯辩道,“这不一样!”
卫崇看着她,又笑着摇了摇头,叹道:“罢!罢!我就好人做到底,先借你些银子周转,待你日后回了门派,或是得了钱,再还我也不迟。”
说着,便先向一旁的茶馆走去。
闹剧过去了,围观人群也走的走,散的散,那小茶馆门口本就冷清,如今更是一个人影也没了,只余扬起的尘土还在慢悠悠地往下落。
“等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挟狸猫以令诸侯》 40-50(第3/15页)
徐鸯睁着大眼睛,站在丈林村这坑坑洼洼的土路上,看着前面顾首的卫崇。
街边偶尔传来的吆喝有气无力的,有骑着马的旅人同他们相错而过,丝毫停下来逛逛的意思也没有。秋日里没多少暑气,太阳早早地变了颜色,小道上隐约有着泥土混水汽的芬芳,像是清晨的雾,模糊又清新。
“怎么了?”卫崇远远地问她。
“你信我了。”徐鸯说道,继而又自顾自地高兴起来,冲着前方大声喊道,“你信我了!”
她这情绪来得快,去得可是一点也不快。
说是品茶,落座之后,空荡荡的茶馆里只有他们二人,卫崇倒是一口一口的慢慢品着,拗不过徐鸯仰头一口把那茶闷了,还要抢店主人的茶壶连倒了三盏,才喝够了兴。
关键她这一面喝着,嘴里还不停,见缝插针地跟卫崇倒豆子一般把家底都抖落出来了。
她确实是天虞山上弟子。
天虞山正是这丈林村旁群山中的一座。这围绕着丈林村的丛山峻岭之中,天虞山是群山之首,高耸入卫,却更是陡峭难行,人迹罕至之处。
千百年前,进山的小道上还曾立过几个路牌石碑,如今早已成了树木野草攀附安居之处,就算有误入其中的旅人,恐怕也根本辨识不清其上早被雨水冲蚀干净的天虞二字。
立这碑的时候,天下还有许许多多的门派豪强,各宗混战,打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日月无光,世间凡是有些道行的,都难免被卷进去。于是这帮只修剑道的剑痴便特意寻了天虞山这个地方,避世修道,定下了不准下山的规矩,迄今千百年过去,这尘世都已经变了个样了,也无人破例。
不过毕竟世间都换了样子,这天虞山,仅靠着收留时不时迷路进深山的旅人和被丢进山中的弃婴,也日渐衰落,传到徐鸯这一代时,笼统不过四五个师兄师姐,当中只有她是自小被捡来的,师兄师姐格外溺爱,又知晓世道险恶,严令禁止她下山。这回丢了剑,师父的意思也是再铸一把便可,她自有剑法修为在,一把剑而已,就算是绝世宝器,也不过是个器具,修剑道者,不应拘于这不过一钧的铁器。
道理徐鸯是懂的,奈何为了铸那剑,她不仅费时费力,还当真把自己的心头血取了出来,滴血醒剑——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把剑,是她亲手进深山,入险境,寻回来的千年镔铁,又以真阳为火,日夜铸造,方得的这一把好剑,因此格外爱惜。
徐鸯不算倔,只是认死理,旁人说什么修道者只求剑道,不能为区区一把铁剑所驱,倒成了剑的差事,哪怕是师父同她说的,说再多的话,她也只是面上应了,心底不服。
于她而言,这剑可不止是独独一把铁剑那么简单,既然有了这把她亲手打造的剑,她便认定了,一生一世也就这一把剑最称她的心意。
卫崇听到一半,放下手中茶碗,沉吟片刻,道:“这是有因缘的。姑娘有所不知,在下虽是凡夫俗子,却也对这些修仙之法有些研究,看过一些山野古籍。这书中一桩,倒是与姑娘现今的困惑有关。”
“你说。”徐鸯看着他,道,“你信我,我也信你,卫兄!”
“……姑娘真是纯善之人。”卫崇笑道,“是这样的,这剑确实不过是一把剑而已,再有灵,也不过是铁制的死器,姑娘此番挂心,不是因为这剑,而是因为你醒剑所用那心头血。以血醒铁器,乃是上古传下的说法,是万不得已才能使出的法子,就算是大能,也要崇重,因为这血——尤其是心头血——含着人的先天之气,以此醒剑,就如同签了死契,拜了把子,如同把你自己同这把剑一起在炉里融了重铸一样。
“再称心,再爱惜,也不过是这血契的作用,而非出自你自己的本心。剑客以万物为剑,确实本不该依赖于一把凡铁,除非情况紧急,鲜有人敢用这血来醒剑。姑娘此举,是误打误撞,我可教你一法,等寻回了剑,可去此暗契,还一身逍遥自在。”
“我倒觉得这样挺好的。”
卫崇接着品茶的手腕一顿,抬眼来看徐鸯,有些迟疑地道:“姑娘指的是……”
“既是铸了剑,用了剑,自当爱惜。”徐鸯撑着脸,和卫崇对视,理所当然地答道,“什么自在逍遥,以万物为剑,那都是用来撑面子的,有一把宝剑,哪里还需要第二把?这血要是只教人好好爱惜这剑而已,那也不算是坏事,不是吗?”
“好一个诡论。”卫崇失笑,道,“可如今姑娘心心念念的宝剑是丢了,不是在手中,你又待如何呢?”
“我这不是下山来寻了么!按卫兄这说法,倒是无心插柳,成了件好事了,若是我不曾以血醒剑,与这剑结契,我还担心山下这万千的剑里,我认不出来它哩!”
卫崇摇摇头,不再劝了,只慢吞吞地品完了这口茶,顺势问:“那这茫茫世间,姑娘是打算如何寻剑?”
“问呗,找呗,我的剑自山上飞下来,昨日又是晴空万里的,总会有好心人看见了。会飞的剑,难道不好找么?”徐鸯晃着手指,道,“欸,卫兄,我见你似乎也不是当地人,应当也是途径此地,有自己的正事要办吧,萍水相逢,日后再见恐就难了,不如我现在就去换些银钱,给你付了这茶钱,我也好心安。”
“也好,我们就此别……”卫崇说到一半,似乎反应过来了,皱着眉问,“你拿什么去换钱,难不成又想拿这玉去当?”
徐鸯吐了吐舌头,起身。
“你就莫要操心那么多事啦,老好人。等我回来给你付茶钱就是!”
“……慢着!”
卫崇喊这一嗓子,却没留住徐鸯。她快步朝亮堂的茶馆外走去,心情舒畅,打定主意要舍些身外之物报答这下山遇见的第一个大善人,因此,听见身后的喊声,她不仅没停,反而加快了速度,脚下步法玄妙,无声而快速地行至门口。
接着,便听见身后卫崇似乎也站起身,椅脚再度剐蹭地面,声音里罕见地露出了一丝急切:
“你这丫头……走这么快,你识得去当铺的路么!”
“……都是些年少的狂言。”他犹豫着答道。
“但你应当也确实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人吧?”徐鸯站定,不回头地说,“这便是朕要告诉你的原因——
“——顾虑当然会有,但朕不会因为顾虑便不用人,朕不用人只有一个原因:这些人无用。钟鸣鼎食的世家子或许有文采,或许有远见,但绝不可能在乱世中做出实事,而你与他们不同。你明白吗?”
说到此,她才回头,水一样清澈的眸子看向王琬。
王琬心下大震。他头一回这样近地与天子对视,双眼直勾勾地看着她,不自觉地屏息,一时忘记了答话。
“不要叫朕失望。”
徐鸯又道。仿佛也不介意他片刻的失态。
“……明白。”王琬这才回神,低声道。
第 43 章 王琬(三)
两日后,徐温的丧礼,果然天子亲临。
天子不仅带来了赗赙、谥号,还带来了西宫太后的慰问。
谥为景侯。取的布义行刚的谥意。
饶是年节,许多官员也派了人到场,几乎万人空巷,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挟狸猫以令诸侯》 40-50(第4/15页)
是上了拜帖吊唁的便几乎排到了城墙根下。
他们当然不全然是来见徐温的——这些人连徐温都不大认识——他们是来妄图与卫崇、甚至是与徐鸯攀上交情的。
这三人最终也没能喝成酒。
倒不是因为何誉不情愿,徐鸯这么一闹,她那圆溜溜的大眼珠一瞧,谁人来了都能被她起哄得开心起来,哪里还会不情愿?何誉是满口应了,只是这三人都无甚经验,到了那酒楼一瞧,当场傻眼——别说酒了,就是席位也要再等上个一时半刻的。
被挤爆的饭馆酒楼当然不止这一家,借着这论剑大会的东风,几乎整条街,整个点苍关能吃饭的地方,在这个时间点,都是人满为患。等他们一家一家地去问,又一家一家地被拒,才后知后觉地明白——
怪不得,在论剑台之下的那些人,是手里拿着肉饼,一边走,一边啃,原来这么大的点苍关,根本没有地方容许你坐下来吃!
就这么接连问了几家,问得连何誉的耐性都没了,干看着街边的诱人招牌和街上排着的长队叹气。卫崇适时拍拍徐鸯后脑勺,后者回头瞧他,可怜巴巴地吸了吸鼻子,才凑去何誉身边,道:
“要不我们还是回去领那院里给的定例餐食吧……”
何誉闻言,笑了,那半边眼罩映着斜阳,染上一层近似灰色的金光,像是镀了一层漆,倒显得一点也不凶了。
“今日可不止是我抽中了轮空,还有咱们小鸯姑娘赢下首场比试,不仅是速胜,还——这怎么说来着——不战而屈人之兵!怎么能不去吃点好的呢!”他说,似乎也想摸摸徐鸯的头,但忍住了,而是越过徐鸯,试探地看向卫崇。
这话说得无可挑剔,听到后面,就连徐鸯也有了底气,连连点头道:“我今天是赢了哦,就……就是!”又一起也回头瞧向卫崇。
被这一大一小瞧着,卫崇也没了脾气,意味深长地瞧了瞧徐鸯,摇头笑笑,道:“那也无法,毕竟是酒楼满了,再进可要塞许多的银子。就算这第三轮能奖再多的钱,这不还远着呢么?难不成你们两个想今日就把兜里的银钱都花没了?”
“你肯定有办法的!”徐鸯耍赖道,“不许藏私!”
“我能有什么办法?”卫崇低头冲她扬眉,倒似还想再逗她一逗,等她鼓起腮帮子,双手叉腰,他却又轻笑一声,敛了那外露的情绪,温言道,“也不是什么多惊世骇俗的点子——既然是没有位置,不如买两个食盒,就近带回咱们自己的小院吃。坐在酒楼里吃饭的钱出不起,买一两个食盒还是买得起的吧。”
“这个好!”何誉抚掌道,“我记得我们那院里夜晚了还能落下月光,搬两把小凳来,多悠闲自在,不错不错,就这样定了!”
说罢,他果真带头往那些门庭若市的酒家去问了。
一听他愿意付多几份食盒钱,好几家都应了,乐滋滋地去后厨端了热腾腾的菜给他送来。不过一会,何誉、卫崇二人手里都拎上了好几份精致的食盒,独独徐鸯空着手,左看右看,觉得不大自在。
她有意想帮忙,凑到何誉跟前去,要拿起第二份食盒,何誉这边也笑眯眯地给了,却被卫崇只手拦下。
“你让她拎什么饭?”卫崇直言,“她手里若拎了餐食,一会那么大坛的酒谁抱得起走?”
两人这才作罢,何誉哭笑不得地把食盒又拎起来,大抵只当陪小姑娘玩闹,徐鸯却是认真地想了想,一副肩负重任的样子,同卫崇严肃地点点头。
“你说得也是。”
然而这回卫崇却是想错了。
有饭菜吃,那是因为食肆此时客满,座位不足,因此情愿让后厨的厨子多做上几道菜,不仅卖个高价,更是卖个人情。可这酒,那就不是片刻间内做出来的了。不仅不是片刻间,但凡是好点的酒,就那一小坛子,要酿出来,少说也得费上七八年光景,故而,此刻这些店家就是想卖也没处找去。
三人不死心,又问了两家,皆不成事。
正在发愁之时,有人自背后拍了何誉一下。
何誉有所感应地回头,身后却只余形形色色的路人,各忙各的。他什么也没瞧见,只徐鸯站在对面,把那人瞧得是清清楚楚,不等出声,立刻便心急上前,伸手拦住——
“你做甚!”
原来此人趁着何誉顾首的功夫,从侧面转了个身,自何誉背着的方向而过,掠至正面,伸手去掏何誉挂在腰间的荷包,就在手指要勾上何誉那荷包的绳索的时刻,堪堪被徐鸯死死抓住,不得再进一分一毫。
“哟,果真功夫不错呀,小姑娘。捡到个这样的奇才,你们寒松坞这次真是走了狗屎运了?”那人被捉了个现行,不见恼怒,反而笑道。
何誉此时才发觉出了什么事,再回过头来,看清那被徐鸯捉着的人的面孔,也沉稳地笑笑,道:“这位姑娘不是我寒松坞的人,严兄误解了。”
“也是,你们这些呆子怎么可能教出这么机灵的小猕猴儿。”那人吊儿郎当地冲徐鸯一眨眼,扬扬下巴,她犹豫地把手松开那一下,这家伙便迅速地抽回了手,夸张地甩甩,道,“都听说了,第一日就把那花脸老太打得甘愿认输,可惜我白天没去瞧,真错过了这热闹。”
他说完,瞧瞧徐鸯,又瞧瞧卫崇,仿佛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还缺个解释一样等着人答话,还是何誉叹了口气,无奈笑道:“这是临波府*的严骥,是熟人,方才不过是捉弄我一下。”
“都五年了,你还是一点不会躲。”严骥伸手揽着何誉的肩膀,熟络道,“不过我也不是捉弄你,实在是一觉睡到太阳下山,发现没地方吃茶喝酒了,打算敲你这新晋富爷一竹杠来着!”
“哪里富了!”徐鸯抢白道,“不过是进了第三轮,要说有银钱,也都还没发下来呢,兜里就几块铜版,你还要偷!”
那严骥半边身子靠在何誉身上,朝她一咧嘴,还是一点没气,乐滋滋道:“看不出来你还挺较真嘛,小姑娘——这样,我也不是白偷,刚巧带了几坛好东西来,反正不喝也都要烂掉的,方才听你们也在找喝的?不如到我院里去搬,我给你们望风!”
卫崇这才起了点兴致一样,抬起眼来,不动声色地打量严骥一眼,道:“酒?”
“哪里是酒。”何誉笑着解释,“他们临波府,一向被武林里骂“马贩子”,若要说,府里最为著名的特色就是每年那些不肯外贩的马奶了吧?怎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倒情愿卖人了?”
“我没说要卖啊?”严骥歪了歪头,道,“我方才不是说得很清楚么?替你们望风啊!”
——
临波府的院子正在寒松坞院子的对角,算得上相邻,不过既不相接,更不相通。
徐鸯领着严骥,绕过那碧阳谷的院子,才一路顺着房檐到那临波府的院子中。
院中果真无人,大抵都出去瞧比赛去了,连留个看守也没有,那几坛马奶就摆在庭院角落,静静地堆在霞光之下。徐鸯落地,搬坛子,闹出来不少响动,可院子里也没人会被惊动,她挑了好一阵,挑中一小坛,紧张地抱着,又在原处用砖压下几块银子,着急忙慌地窜上屋檐,便见严骥叼了根草,很是闲适地坐在屋瓦上。
他还问徐鸯:“你方才找什么呢,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挟狸猫以令诸侯》 40-50(第5/15页)
么这么慢?”
“当然是留银钱了,我可不像你,不留点我才不安心呢!”徐鸯道,又不满地问,“可以了吧,就这一坛,再别让我搬了!活像个真的飞贼似的,还有人在顶上看着!”
“我望风了啊。”严骥道,手里一指旁边的碧阳谷,“喏,李畴那铁公鸡在房里呆着呢,没察觉什么。再说你留银子也是给我留,不如直接给我得了。”
徐鸯瞧着他,思考了好一阵,仍是费解:“那也不对,你让我来搬你自家东西,需要望什么风啊?”
“你不懂,这就是不走空的乐趣所在。”严骥道,换了边嘴叼着那根草,终于拍拍袍角,站起身来,“没事,等你喝到这马奶,你就知道了,只有辛苦得来的东西才美味。”
“这么大动干戈,我看你自己也没辛苦一点啊!”
不过话是这么说,那马奶不愧为特色,确实是格外鲜美。何誉才拔开其上的封口,那香气就飘散出来了,把徐鸯勾得眼珠就没动过窝,挑了个何誉身边的小凳,一直眼巴巴地盯着何誉一碗碗地将马奶倒出来。
“我没喝过这种好东西耶!”徐鸯馋得直催,“给我多倒点,多倒点!”
“嘴还挺甜,挺会夸的。”严骥笑了,拿起其中一碗,仰头干了,又去吃他们拎回来的饭菜,道,“我临走前,师父还想让我把这些好东西塞给那个右监大人,求她私下走动走动,官商齐心,让朝廷让什么贩官马的几成利回来,我心想这不是暴殄天物么,指不定全给她喂那老虎去了。”
“以沈右监的性子,你就算给了,恐怕她也不收的。”何誉笑着,一面说,一面递了第四碗给卫崇。
“所以我就想啊,送不出去也是坏掉,不如给你们喝了,届时说是给贼偷了就成,大不了挨一顿马鞭。”严骥把碗放下,又哼笑一声,道,“你结识的这小丫头不好骗,瞧着天真,房檐上哄了她半天,愣是只肯搬回来这么一小坛,算盘打不成喽!”
卫崇接过碗来,也抿了一口,接话道:“有第一回就有第二回,沈右监不收总有人收,这不是个法子。还不如交给沈右监,她正巧还真管得着官员受贿,根本不必走动,于你也不过是多被骂一通的事。”
这桌上四人,只有徐鸯一点也听不懂,学着严骥一样干了一整杯,一口气也没喘,在几人交谈的空当里闷闷地吃了两口菜。
卫崇说完话,视线无意地往她那一扫,顿住了。
背着西沉的夕阳,徐鸯的脸仿佛便得更生动了,脸颊鼓鼓,绯红蔓延直耳根,刚夹了两筷子的手停在原处,像是放空一样一动不动。
“徐鸯?”卫崇突然问。
“嗯?”徐鸯应了,慢吞吞地侧头来看他,“怎么了,何兄?”
“……你叫我什么?”
“你会错意了。”徐鸯顿了顿,道,“朕是要你给朕开一个方子,秘密地开,让这些事,不至于留下些什么隐患……”
——她要一副避子药。
陈晊霍然抬眼,几乎是不赞成地瞪了徐鸯一眼,才又退半步,硬着腰板行礼。
“恕臣不能遵旨。臣本意便是劝陛下节/欲,哪有反而助长的?!这些药,为图避胎,无一不损耗女子精血——陛下万不该贪图一时欢/愉至此!若是陛下还听老臣一言,请收回成命!”
半晌沉默,徐鸯轻笑一声。
“不、不……朕要的,是给男子的方子。”
第 44 章 王琬(四)
却说这站在殿门口的岑先,虽然是猜到了太医所谈之事必然与那夜有关,主动避让了,但毕竟这不过是临时休憩的偏殿,空间逼仄,一炬烛火便足以照亮整间内室。
所以他其实也能把榻上二人的谈话听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