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 > 第330章 文武归降,袁氏落幕

第330章 文武归降,袁氏落幕(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反派:开局三年之约,我拐跑女主 洪荒之万法仙路 这些妖怪怎么都有血条 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 重生之悠闲人生 破案:我,推理之王,罪恶终结者 问答诸天,从漫威开始暴走 大秦金榜现世,我这么多年白苟了 直播:我,宠物猫,秀翻天 请不要打扰我炼器姬

第330章 文武归降,袁氏落幕

袁军大营乱糟糟的,收编、登记造册,收编善战者重入曹魏军籍,发归孱弱、重伤者回家务农。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对于这种善后的业务,张武从来都不会亲力亲为。

不过也没关系,他不做,自然可以交付给别人全权打理。

比如麾下军师中郎将庞统,还有其跑来白帮忙的书吏诸葛亮。

张武心安理得的当起甩手掌柜,只在袁军中搜罗有意思的家伙。

“前方因何吵闹?”

小校立马上前探明缘由后,回马来报:“禀将军,一中年文士不服收编。披麻,多置火烛、白钱,焚香祷告,望北而拜。似是祭拜何人。”

张武驱马向前,放眼一瞧。

姓名:沮授

武力:57

统帅:80

智谋:96

政治:89

技:1.长略:纵观全局以置兵谋时,智谋临时+4。

2.政略:为一方长官时,处理内政政治+3。

原来是冀州别架沮授。冀州大才首推沮、田二人。

而这沮授,作为袁绍的心腹智囊,在官渡之战中,已经表现的足够耀眼了,这样的四维以及技能倒也合理。

结合两家形势分析。

袁绍之所以兵败,那是硬实力上的差距,非人力所能改。

甚至在处于完全的劣势下,沮授还能以谋与郭嘉博弈,确实难能可贵。

不管张武平日里如何奚落,郭嘉就是郭嘉。

天下间最顶尖的谋士之一,不谈兵略阵略,单论阴谋诡计、把控人心于股掌之上,无人可出其右。

能单纯的在诡道上与其一较长短之人,恐怕也就剩下一个惯于明哲保身的老狐狸贾诩了。

司马懿可能算一个,可惜不等成长起来,就已经死透了。

沮授能扶持着袁绍支撑了这么久,已经足以自傲了。

如果袁绍不过衡水,甚至还有再战下去的资本。

可惜世间种种,从来就没有如果,胜败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

“沮公,魏王正于军中设宴,款待大将军归朝,你何故在此祭拜,岂不晦气。”

“大将军归朝?”沮授惨笑一声:“主公这分明是入了龙潭虎穴。只等两州平定之后,安有命在!罢了罢了,左右不过一死而已,我这便随着主公两州基业而去。”

语罢,抬剑就要自刎。

张武长枪向前一探,磕飞沮授手中剑。

“区别自然是有的,沮公不如听我说说?”

张武在前,沮授自知自刎无望,叹道:“愿闻其详。”

“大将军顺应天命,致使两家免于兵祸,就算哪天突然暴毙,依旧会被历史铭记。先生虽高才,但罔顾两州百姓陷于战乱,顾小义而忘大义,自刎尽节也不过留一愚忠之名而已。”

话说得相当直白,甚至有一丝威胁的意思在里面。

沮授是明白人,张武自知是忽悠不动他。

可张武和郭嘉玩了那么久了,却也总结了一套对付聪明人的办法。

不需要多余的弯弯绕绕。

要么直接动武,以力压服。

要么,就直接抛出利弊,让他自己琢磨。

张武的话简单的翻译翻译就是:老实投降,不管袁绍死不死,沮授一准留名青史。

抵死不降,挥剑自刎。保管是一个愚忠之名传世。

沮授根本不用去怀疑张武能不能做到这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