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节(1 / 2)
冬贵妃看见,逸散的剑气如泼墨般洒下。
陈易的嘴角处流出了鲜血,周遭雷火交加。
他的身躯被搅出了拳头大的窟窿,血液泊泊滴落下来。
一切发生得太快,冬贵妃甚至看不清具体发生了什么。
她只记得先是雷、而后火,最后陈易的身影连闪了数次,倒掠不知多少丈,一路烟尘爆鸣炸响,而他在不停的剑舞,路数是寅剑山的活人剑!
而齐养间的那三剑迟迟递不到陈易身前,剑气飞快溃散,三剑之中唯有一剑刺入到陈易腹部!
最后…
飘飘纸絮,如雨落般洒下。
在齐养间纸人碎裂的那一刹那。
天空之处,撕裂出了一个缺口。
由那裂口可以看见,
黄泉河水倒流而去,浩浩荡荡顺着混沌的残躯朝着更高处奔涌。
像是天开一幕……
而陈易的身影已朝那裂口冲了过去。
他要找到她!
………………………………
………………………………
她好像重活了一遍。
那是一个出生在景王府里的孩子。
成婚多年,景王终于得子,王府上下沉浸在欢庆之中,红鸡蛋、红馍馍遍布王府上下,清晨时便听到接连不断的鞭炮齐鸣。
殷惟郢迷茫地睁开眼睛,她恍惚间回到了出生的时候。
老妈子抱着被布条包裹着的她,朝着生产后的王妃走去,王妃很虚弱,但还是露出了笑,殷惟郢也想笑一笑,可她哭了出来。
泪水哗啦哗啦地流。
这时,景王走了进来,那时她的父王还没那么老,眉头上还没有皱纹。
“王爷,是女孩,足足有八斤啊。”
老妈子兴奋地说着,
“是女孩好,是女孩好!八斤,哎,大胖闺女!”
景王大声笑着,而殷惟郢哭得更厉害,他初为人父,顿时手足无措,看了看王妃,看了看老妈子都没主意,想了想,他怕被孩子讨厌,只好跟殷惟郢一起哭。
景王眉头皱着,泪水哗啦地流下。
殷惟郢不停哭着,她好像控制不住自己,看见父亲哭的时候,也哭得更厉害了。
她记得,那时很幸福。
出生之后,她一天天长大,许多人家都怕孩子中途夭折,故此会取贱名,王府虽不至于此,但也成天忧心这嫡长女不小心就生个病,又或是遭遇什么不测。
可都没有,她从出生以来,半点病都没生,而是健健康康地长大,不一会就出落成了少女,那时她听了许多神仙故事,从八仙过海,到搜神记、封神演义等等,她总是喜欢听,就缠着母妃,母妃讲腻了,就让老妈子给她讲。
每个听故事的孩子都想当故事里的人,后来她就去采集荷叶上的朝露,把米饭搓成团子当金丹,就想着哪一天能成仙。
再后来,仙鹤的一声鸣叫来到了王府之上,一位面容慈祥的仙姑携鹤而来,指名道姓要收她为弟子。
殷惟郢那时躲在父母身后,偷偷探出了头,朝那仙姑露了个腼腆的笑脸。
她知道,后来,仙姑就成了她的师傅玉真元君。
再后来就是到太华山去学道修行,那不过短短三年,只是这三年的山上生活,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些人腾云驾雾而来,腾云驾雾而去,见她好奇,玉真元君便携她到了云上,御云而行,领着她在那山间环绕。
身旁是仙鹤,她还给其中两头取了名字,一头叫玉露、一头叫金风,取自金风玉露一相逢之意,那两头仙鹤都高兴,扑扇着翅膀跳来跳去。
三年山上生活,回归王府在家修行,她不曾携带,终日苦修,极为刻苦。
如今看来,后来刻苦虽说刻苦,可山上生活,倒也养就出了些眼高于顶。
画面一点点地掠过,逐渐失去了颜色。
殷惟郢直到此时才惊觉,原来不是什么重活,不过都是一幕幕走马灯!
耳畔边是河水涌过的声音。
漫天遍野的河水挤满了所有的视野。
先是昏黄黯淡,逐渐浓郁,越来越多的河水涌来,浪花蹿动,夹杂风声的呜咽,把殷惟郢越推越远。
轮回转世的河水淹没了她,并没有想象般嘈杂,水流间唯有静谧,深深的静谧。
她仍怔怔望着那方向,可直到被河水淹没时,都找不到那先走之人的身影。
他是不是早已轮回转世了?
念头如火星掠过时,殷惟郢已经被河水吞没了。
黄泉河,静得像是死了一般,她的魂魄从躯壳中脱离而去,汇入到这承载人魂魄的河水里。
河水很深,哪怕是在逆流,此刻也深得发指,人的魂魄在其中小如芥子,彼此在河水间失散四处。
她也不过是其中一条小鱼。
它还很静,一种天地未开时的宁静,粘稠的宁静,不仅吞没了你,还容纳了你所有的声音。
你想说什么,没人听到。
殷惟郢承受着黄泉的洗涤,心里忽然有种混沌交错,她不知道自己沉入到了哪里。
只见所有色彩都在逝去,一切都不过是好似走马观花。
“惟郢,再见…”
耳畔边忽然掠过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