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开国皇后升职记 > 160-180

160-1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一度春风后 说好我做1 和对家卖腐的我A变O了 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核平爱好者日常 绛桃春晴 缺德小猫攻了虫族战神! 万人迷宿主养成手册 我的冰美人老师是只三花猫? 绑定选项模拟器后被迫成为怪盗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160-180(第1/26页)

第161章

落幕

失去皇室身份,二皇子等人又是牵涉进这样的谋逆大案中,都将只有死路一条。

苏福去传旨后,皇上才心情沉重的幽幽问道。

“皇后会不会觉得朕太狠心?”

柳明月惊讶的反问道,“臣妾怎么可能会这么觉得?若让这些人的谋划成功,臣妾可没机会好好的坐在这里,您拼命打下又守护的大安江山与百姓,一旦落在这些人手中,能有什么好下场?”

柳明月的这番话,算是彻底说到了皇上的心坎里,心中的那股郁气,也因此而消散。

没错,就像皇后所言,民为重、君为轻,他一个皇帝,都要为江山百姓让路,何况是二皇子等人,他们既然敢起不该起的心思,还敢付诸行动,就该为之付出应有的代价。

“不错,朕事后想想,仍觉后怕不已,幸好皇后有勇有谋,成功躲过了那一劫,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柳明月在事后回想起来,也觉遭受刺杀的那一刻,实在凶险无比,而她可能是因见过、摸过的棺木、骷髅比较多,被给历练出了胆量。

所以她才没像普通人般,在面临危机之际,不仅没有大喊大叫,或是六神无主的浑身无力,还能灵敏的躲避,甚至还做出了有效的反抗。

“真要说起来,臣妾不过是因求生欲望强,才会本能的进行反抗罢了,倒是锦昭这孩子,真不愧是陛下亲手教出来的高徒,小小年纪就有勇有谋。”

听到柳明月提起郭锦昭,皇上也觉欣慰不已。

“嗯,锦昭这孩子确实难得,最难得的是,他敢在那种危机关头,拼命冲上前保护你的心意。”

柳明月深以为然的点头,“不错,所以说,这既是锦昭这孩子有情有义,也是因陛下教徒有方,才令那些人的阴谋没能得逞。”

见皇上的情绪总算平和了下来,柳明月才觉放心,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事情太多,牵涉到的人也多。

别人也就罢了,皇上下定决心要这般处置二皇子与五公主的同时,他自己的心里并不好受,压力也极大。

身为一个皇帝,看似人生已圆满,可他上无父母亲缘,下又亲手葬送一双儿女的将来,说起来,也着实是个人生悲剧。

晚上回到坤元宫,卓辉迅速迎上前,小声道。

“娘娘,听说陛下旨意下达到慎刑司后,二皇子等人,都闹着要见娘娘呢?”

柳明月冷声道,“他们想见本宫做什么?打量着本宫素来心慈手软,对他们太好,就想让本宫忘记他们想要杀掉本宫的罪过,跟他们既往不咎,原谅他们?”

卓辉笑着回道,“微臣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在接到通禀后,就擅自给拒了,没去向娘娘禀报此事,还请娘娘恕罪。”

柳明月当然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她勤务殿或乾元宫时,大多数时间都是和皇上在一起。

若卓辉去禀报了,她去不去见,就成了一个难题。

不去,难以维持原主早前那个已深入人心的人设,去的话,既非她本意,皇上心里也难免会膈应,毕竟为给她这个受害者一个交代,坏人他做了,她却跑去做好人。

“嗯,下不为例就是。”

知道这是皇后并不介意他擅作主张,甚至还很满意的反应,卓辉心中暗喜,口中却恭敬的应道。

“娘娘放心,微臣记下了!”

看到迎上前正在行礼的太子妃,柳明月问道。

“不用多礼,本宫这两天太忙,都没顾上问,廷君近日可还好?”

太子妃笑吟吟的回道,“母后放心,他好着呢,近日在出牙,看到什么都想啃两口,让他咬专门给他准备的软木棒,他还不愿意。”

想到那个奶呼呼的小胖娃娃,柳明月不禁失笑。

“嗯,得让人盯紧点,可不能让他啃到什么不洁的东西,太子知道外面的消息后,可有什么反应?”

提及太子,太子妃是真的很想叹气,但她在柳明月面前,还是只能尽量替他打圆场。

“太子对近期陆续传出的消息,感到十分意外,不过他也知道,有父皇和母后在,断不可能会让那些人受冤枉,就是难免有些受打击。”

听到太子妃这么说,柳明月的心里就有数了,估计还是感到难以置信,她算是确定了,这就是个刚愎自用的犟种,只相信他所愿意相信的一切。

很不幸的是,在对方的认知中,洪少师等人都是他愿意相信的,皇上与她这对亲生父母,在其心中,却属不可信的那种。

不过当着太子妃的面,柳明月再有再多的不满,不便直接表现出来。

“太子经历少,受点打击不怕,重要的是能从中汲取教训,将来不要再犯这种轻信于人,识人不清的错误。”

太子妃赶紧应下,想到太子在皇后遇刺时,虽然表现得很愤慨,立志要亲自调查出幕后真凶为母报仇,但在查出与他的老师们有关后,先是想要隐瞒,后又不时为那些已被合家下大狱的人长吁短叹,甚至是伤心泪流的反应,太子妃就替自家婆婆感到不值。

她实在搞不清楚太子的想法,即便皇后顺利躲过一劫,没有在那场刺杀中受到伤害,可是那些人想要杀皇后,乃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对太子而言,那些人就是绝对不可原谅的仇人才对。

至少,她这个儿媳,只会为那些想要杀她婆婆的人被查处、审判,乃至斩首而感到解气,绝对不存在半分同情与怜悯。

哪怕她在闺中时,也曾去其中的几家做过客,与其中一些人家的姑娘有些闺中交情。

可是太子的想法显然与她不一样,她还不能劝,一劝人家还怪她心狠,不能理解他的痛苦和难处,然后去找后院新增的侍妾。

太子念师恩,痛惜曾经的那些东宫属官们的遭遇的反应,看似重情重义,实则在太子妃看来,这完全是无情无义的表现。

真正无辜,该被重视的,明明是太子的亲生父母,也就是她的公公和婆婆,可太子倒好,反倒去同情那些起了大逆不道的坏心思的罪人。

对太子妃而言,几年的夫妻感情,都在最近几个月,被给消磨得所剩无几,她是真心看不上太子的这番表现,可她这辈子都会感念对方在当年的那种情况下,接纳她与弟弟的温情。

好在太子还算老实,知道他母后现在对待他的耐心大不如前,不敢再去触霉头,所以他很老实的呆在东宫,没有试图做出什么求情之举。

直到一场场审判结束后,持续多日,都有大批的人头落地,还有大批的家族,都被合族流放或是罚做苦役后,这场影响深远的重阳宫宴刺杀案,才算是彻底落幕。

被贬为庶人的二皇子、德妃、谨嫔等人,失去皇家身份的庇护,也被斩首,二皇子府上只有几个年龄在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得以生还。

可是他们也失去了皇家身份,被去徐姓,送到远离京中的乡下,从此只能以普通人的身份活着。

若是对算是由其亲自养大的二皇子有感情的原主,可能会觉得不忍,但是柳明月当然不会同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160-180(第2/26页)

这些小孩子,更不会想着要关照他们。

赶在商队与战队再次启航出海前,嘉奖之前的那批船队成员,从海外带回高产粮种的封赏圣旨,顺利抵达,除了物质上的赏赐,所有人都原地升一阶,令所有人都觉振奋不已。

得知已装载满大批货物,因增加了一批船,规模比之前更大的船队又要启航,皇上的心情颇有些复杂。

“若这商队还都是咱们的多好,朕总觉得这事也太便宜户部了些。”

柳明月却笑着道,“臣妾觉得还是这样更好,什么都不用咱们操心,只需坐等分红就好,要不然,就凭咱们这几个月的忙碌情况,也顾不上安排商队的事啊。”

商队若还属于他们所私有,不管是人员安排,还是备货、货款的筹备等事情,都需要她亲自过问,仔细斟酌。

如今她只需批复一下户部提交上来的奏报,具体事务,自有李尚书与户部那些人操心,她可省事多了。

“这倒也是,恰赶上秋收,户部这几个月,也忙得脚不沾地,朕瞧着,那李尚书都累得苍老了不少,好在他们劲头都不错,也没来找咱们抱怨。”

“赚大钱的事,他们的劲头当然足,臣妾算是发现了,这些能进户部当差的人,都对赚钱的事格外感兴趣,也都还算忠于职守,由此可见,陛下是真的很知人善任,给户部选了位很合适的主管。”

说起这件事,皇上难免有些得意。

“还是皇后最能理解朕,当年朕将户部交给李尚书执掌时,可没少受非议,许多平日里针尖对麦芒,争得十分厉害的人,都合起伙来反对朕,是朕一力坚持,事实证明,李尚书此人,确实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若不是户部有李尚书这个勇于和各部对抗,坚持要精打细算,严格把控各种预算,否决掉许多不必要的开支预算的人物在,朝廷怕是很难度过最艰难的那几年。

【作者有话说】

162

第162章

杨宛如

杨宛如在尚书省任录事,消息颇为灵通,哪怕她为避嫌,与同僚们很少打交道,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重阳宫宴的刺杀案,以及这桩案子的后续发展。

而她因为是女官,还曾被借调过去参与一些文书的整理与抄录工作。

看到那一份份出自‘故人’的口供,杨宛如的心情非常复杂。

有些庆幸与后怕,庆幸自己坚决拒绝了父亲的之前让她改嫁的提议,因为她父亲想让她嫁人做继室,真要说起来,对方各方面的条件,在当时看来是真的很不错,后怕的是对方正是涉案者之一。

有些震惊和意外,因为在她上辈子的记忆中,她那位皇后姨母从未遭遇过刺杀。

这批涉案的东宫属官,在她那位太子表哥继位后,个个的地位都跟着水涨船高,朝政基本都由他们把持。

甚至连她的皇后姨母,都是因为一再劝诫太子要继承先帝遗志,不可沉溺女色,听任那些人的摆布,要好好治理大安,从而惹得那些人的记恨,最后被逼死,太子却没怨过那些人。

而太子被赶下皇位后,那些人不仅没有被清算,依旧被后来者的继位者重用,能在朝堂上呼风唤雨。

那些人从没想着要关照,或者说是根本就不在乎曾对他们极其信任,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有求必应的前主。

哪怕他们家家都手握私兵,联合到一起,所拥有的势力之大,让那些新上位的掌权者们都不得不忌惮,完全可以让太子,也就是废帝一家过得好些。

据说即便是在那位真正的平国公长子拔乱反正,又将太子的嫡长子推上皇位后,那些从前朝起,就一直无比显赫的世族势力,依旧屹立在朝堂上,掌握着足以与摄政王抗衡的庞大势力。

所以在杨宛如的心中,那些世家大族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是她在上辈子最显赫的时期,仍需以贵妃的身份,对他们家的女眷以礼相待的存在。

可是如此有实力的庞大势力,竟然都因一场刺杀案而被连根拔起。

据说是宫中秘密调兵,不仅围了他们在京中的府邸,还直接围了他们的老家。

那些人家在私下豢养的私兵,也在试图反抗的过程中,被灭杀怠尽,根本不是朝廷官兵的对手,这一对比惨烈的现实,让她如何能不感到震惊和意外。

与此同时,那些曾给她留下过深刻印象的高门贵妇、贵女们,都沦为处境比曾经的她还惨得多的阶下囚。

如今在一份份的文书中看到她们的供词与名字时,杨宛如感慨这命运的无常的同时,还忍不住生出一些幸灾乐祸的情绪。

那些不可一世,仿佛他们就该永远高高在上的人,也会跌落枝头,陷入泥泞中,备受践踏的一日,实在是大快人心。

即便她实在想不通,那些东宫属官已将太子变成了他们手中听话的木偶,只需等着太子上位,他们就能有机会把控朝政,为何会这么急不可耐的选择朝皇后下手,

不过杨宛如也因此暗自警告自己,这辈子的人与事情的发展,已经彻底偏离她所知道的轨迹,她一定要谨慎行事,绝对要收起一切轻慢之心。

这辈子的宫中帝后实在太厉害了,不仅皇上一切如常,有她那位皇后姨母在前朝帮忙,更是如虎添翼,不仅牢牢的把握着兵权,还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望与口碑。

等到听说船队上次出海带回的粮种,真的是亩产上千斤的粮种时,杨宛如已经淡定了,她觉得这辈子再发生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她已经习惯了。

可是当她听说皇后遇刺案是桩案中案,实则是二皇子勾结刘少保,怂恿东宫属官对皇后出手。

盘算着要一边除掉越发势大的皇后,一边借此载诬牵连到太子身上,好让太子失去皇位继承权,从而推二皇子上位的谋划时,杨宛如还是被惊到了。

这一切,都让她忍不住怀疑,这个世界到底还是不是她曾生活过一辈子的世界,明明人还是那些人,为何都变得面目全非了。

要知道,在她的上辈子,那刘少保可是靠着为废帝仗义执言,保下废帝一家性命的功劳,获得无数赞誉,篡位者为稳定朝纲、安抚民心,不仅给了他崇高的地位,还处处以礼相待。

二皇子也因承认其父曾是篡位的宁威侯之父的下属,是其父夺了本该属宁威侯家的势力与江山,由宁威侯承继大位,乃属归还正统而获高位,那位早年在宫中不显山不露水,后被晋为太妃的谨嫔,也得以跟着儿子安享晚年。

直到她前世身死,也没听说二皇子与刘少保有什么瓜葛,可事实上,二皇子与刘少保早在承天五年时,就已经开始勾结上了。

可能在她的上辈子,他们还没来得及找到合适的机会出手,就接连出了后来的那些变故,他们之间的关系,才一直没有暴露。

不过这也让杨宛如变得更为谨慎了,同时更加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对待工作更为认真仔细,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与敷衍。

看到那一批批的人,被陆继押赴刑场问斩时,杨宛如更觉侥幸不已。

夏天时,若非她有这份官位在身,她父亲一定会不顾她本人的意愿,强行让她嫁人,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160-180(第3/26页)

样的话,她在逃过为平国公府陪葬的命运后,绝对逃不过这次。

可是正在这时,杨弘深让她赶紧回家一趟。

接到消息的杨宛如直觉感到有些不妙,可她身为一个女儿,面对父亲让她尽快回家一趟的要求,还真无权拒绝。

回到家中,看到她父亲难掩焦虑的在厅中来回踱步,看到她,顿时双眼一亮的反应,让杨宛如更加确定,自己的直觉没错,她父亲这是遇到事情了。

在尚书省任职近半年,杨宛如早不再是曾经的后宅女子,看到她父亲的模样,心中一咯噔的同时,迅速意识到,她父亲遇到的事情肯定不简单,甚至极有可能与当前正传得沸沸扬扬的案子有关。

不过杨宛如丝毫没有表露出自己已有所猜测的样子,而是故作不知的上前福身施礼道。

“有段时间没见,父亲和母亲可还安好?不知父亲派人急召女儿回来,有何吩咐?”

杨弘深看着眼前这个出息了的大女儿,眼中颇为不悦。

“为父不派人叫你回来,你就不知道主动回来看望父母?”

杨宛如故作委屈的回道,“父亲有所不知,女儿在之前的那段时间,一直被借调到大理寺整理文书,因事关机密,女儿需避嫌,不敢擅自回家,也不敢与负责此案的其他人接触。”

柳明瑶赶紧接过话道,“我就说吧,如儿肯定是因工作耽误了,才顾不上回来,不是心里不想着我们。”

杨弘深则在听说他女儿也有参与到这桩大案的调查后,顿时双眼一亮,迅速问道。

“你都负责整理哪部分文书?可有与江家有关的?”

听到她父亲的问问题,杨宛如垂着双眼顿时闪过一抹冷意,若她没有记错的话,那江家正是她父亲希望她能嫁过去的人家。

“女儿负责整理的,多是与那些人家女眷有关的部分,似乎也有江家的,但都是些不怎么重要的内容。”

听到杨宛如这么说,杨弘深瞬间露出失望之色,其实他也知道,这次查得特别严,所有与涉案之人有关者,都需回避。

“如儿,你说实话,益州与华远等地差点爆发的蝗灾,能被提前发现一事,是不是与你有关?你是不是又立功了?”

面对她父亲那有些急切的询问,杨宛如心中冷笑,表面上却露出有些无措的反应。

“女儿确实曾因梦到蝗灾出现的场景,去见过皇后姨母,只是皇后姨母说,她已接到稽查司奏报,而且提前做好了防范,不过她念在我有心的份上,赏了女儿一个院子。”

是由稽查司的人,及时发现了那片区域的异常,才使得宫中得以及时采取措施,提前消灭了那场蝗灾,正是宫中对外的说法。

听到杨宛如的话,杨弘深顿时露出又气又怒又遗憾的表情。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都没想着跟我说一声?”

杨宛如故作不明其意的回道,“女儿被梦中那密密麻麻的虫子给吓着了,只想着要赶紧进宫上报,结果却发现多此一举,难免有些尴尬,就没跟任何人提起此事。”

杨弘深满腔的不悦与抱怨,顿时被堵在口中,愣了一下,才回道。

“像这样的事,你应该及时告诉为父,有为父出面,不管怎样,都比你自己出面好,你啊,真是浪费了一个大好的立功机会。”

杨宛如在心中对此嗤之以鼻,口中却道。

“女儿不过白跑了一趟,又没有立什么功,父亲为何会这么说?”

杨弘深道,“若是换成为父去说这事,性质肯定不一样,哪怕宫中已提前得知消息,宫中也会看在为父为国为民的份上,给为父记上一功,你自己去说,唉,真是可惜了!”

说到底,就是想要靠亲戚脸面,强得一份功劳而已。

“这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了,父亲为何如此在意?”

杨弘深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才是杨宛如最关心的。

不过没等杨弘深开口,柳明瑶就已经主动替他开口道。

“如儿,你爹这边也出事了,他跟江家人有过来往的事儿,被供出来了,督察司让他回家避嫌,怕是有些不妙。”

杨宛如瞬间脸色大变,几乎是尖着嗓子道,“爹,我不是说过,让你不要再跟他们来往吗?您明明答应过我的。”

她家皇后的外戚,在她看来,不管是她爹,还是她自己,能有现在的位置,都有这层关系的关照。

所以杨宛如即便没有料到东宫属官那群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出这么大的事,但她知道,因太子的关系,这辈子更强势的皇后,注定会与那些人不合,她家当然不能让家里与那些人走得近,扯上关系。

【作者有话说】

163

第163章

逼迫

被女儿这么质问,让杨弘深感到有些没面子,不悦的开口道。

“大人做事,有大人的考量,你不要觉得自己现在也入仕了,就自视甚高。”

听到父亲这自以为是,不思悔改的指责,杨宛如更觉心累。

“爹,我跟您说过的,我们是皇后姨母的外戚,皇后姨母临朝近两年时间,肯定已经发现了那些人想要掌控太子的企图,绝对无法与那些人和平共处,您这不是糊涂吗?”

杨弘深选择接近江家,想要趁机靠近世族派系时,那些人家明明是一派蒸蒸日上的趋势,而且他们深得太子的信任,等到太子继位,那些人肯定会深得重用。

皇后可是太子的生母,他们深知皇后对太子有多宠爱,当娘的肯定拗不过儿子,他只要能与那些人拉近关系,得到那些人的支持,他这个太子姨夫在的太子上位后,肯定少不了好处。

谁知道那些人在短短时间内,然选择走了这么一条绝路,将自家都给赔了进去。

“若那些人不是遭到刘少保的算计,彻底惹恼的宫中,事情绝不至此,为父的选择也不会错,那些都是从前朝起,就一直很显赫的人家,不可能会这么容易倒下。”

见她父亲仍然觉得,这次的事乃是偶然,丝毫没有意识到,那些人做了犯忌讳的事,会落得如今的下场,乃是必然,杨宛如很有些欲哭无泪。

皇后与她上辈子印象中的那位姨母相比,似像非像,可以肯定的是,对方的心性更为坚韧,手段更为强势。

从这两年已经发生的事情,例如太子与曲少傅被关禁闭,有重大事务时,基本没怎么选用世家派系的官员上,就能看得出来,即便对方没有重生经历,她仍如上辈子一样,不喜和排斥那些人。

“算了,先不说这些,父亲可以告诉女儿,您与那些人都有哪些往来,牵涉程度深不深,在重阳宫宴前,有没有听说他们的谋划?”

杨弘深不悦的大声回道,“我可是皇后娘娘的亲姐夫,那些人想要害娘娘,怎么可能会让我知道他们的谋划?听说他们是重阳宫宴刺杀案的主谋时,我都不敢相信这事。”

杨宛如听得出来,他父亲在这件事情上,倒是没有撒谎。

“这倒也是,如今已到结案阶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160-180(第4/26页)

父亲还能好好的呆在家里,应该可以表明,父亲确实没有涉案,那么您想怎样呢?”

说起这个,杨弘深也觉*庆幸不已,还好他与那些人之间,还没来得及产生更深的纠葛,要不然,他现在很难有机会好好呆在家里。

“为父所求不多,就是希望你能进宫求求情,求娘娘在结案后,能让为父尽快回衙门,还有就是,咱家本想与他们合伙组建商队出海,已经拿出一大笔银子投了进去,如今那些人家的家财都被充公了,能不能向宫里求个情,将咱家投的钱拿回来。”

听到她父亲轻描淡写的说出这么两个要求,还说什么‘不多’,杨宛如很想直接骂对方无耻。

她在宫中确实还存有皇后亲口承认的功劳,若去开口,应该不难满足他父亲的两个要求,毕竟对他们家而言的大难题,不过是只需宫中一句话的小事。

可她凭什么要这么做呢?

“爹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也太高看女儿了,您可别忘了,平国公府出事时,女儿的嫁妆也都被充公了。”

柳明瑶上前拉着大女儿的手道,“如儿,你爹他将老家的田庄铺子都抵押给银庄,才凑出那笔银子,要是拿不回来,咱家这些产业都要没了,你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杨宛如看着自己的母亲道,“娘,女儿实在没这么大的本事,就算家里真落得个连生计都艰难的地步,您可以搬过去和女儿同住,肯定不会让您衣食无着落。”

柳明瑶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她也算是骄傲与高高在上了大半辈子,结果在这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可谓是受尽打击,如今竟然落得如此境地。

“如儿,你去求求你姨母,咱家这些人中,她最照顾你,终究有几分情分在那里,你就帮帮家里吧。”

杨宛如咬死了不愿去开这个口,她还想多攒些功劳,为自己换取更好的将来。

就凭她爹这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贪婪,她若将这次的事情办成了,下次他还不知又将会惹出什么祸事,甚至还有可能会连累到她,毕竟他们亲父女。

“娘,女儿能有现在的一切,已经是宫中格外开恩了,咱们与皇后姨母本就没什么情义可言,甚至可以说是有旧怨,父亲又与那些人有牵连,咱们怎么有脸面再去找她呢?”

柳明瑶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可她实在无法接受家里的那么一大笔钱,就这么打水漂的事实。

“如儿,不管行不行的,你好歹去试试,争取一下,家里就指着那笔钱呢,你妹妹还没嫁人,你大哥和小弟还没娶妻,没了那些钱,这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啊?”

杨宛如算是看出来了,她父母这是在事前商量好了的,打定主意要逼迫她进宫求情。

若没有上辈子的经历,她肯定无法拒绝父母的恳求,可是现在,他们越是这样逼迫她,她越不可能同意。

“爹、娘,请恕女儿无能,在这件事情上,女儿实在帮不上忙,若家里实在困难,女儿会将一半的月俸交给家里,多的,女儿实在拿不出来。”

杨弘深本想任由妻子出面落实此事,没想到他这个女儿竟然软硬不吃,不禁勃然大怒。

“你心里还有没有父母?当初要不是你拒婚,我又哪里用得着拿出那么一大笔钱,不过是让你跑路的事,你竟然在这推三阻四的,你不要忘,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杨家女,是我们的女儿,父母命、不可违,你是忤逆父母吗?”

听到她父亲不仅没有为她当初的拒婚感到庆幸,还恼她不该拒婚,使他损失了大笔财产,丝毫不知反省自身的错误,也没考虑过她若没有拒婚,现在会落得什么下场,杨宛如只觉心中无比悲愤。

面对她父亲摆出这副将要撕破脸的阵势,杨宛如也不惧,目光坚定的回道。

“做人本就该量力而行,是父亲自己做错了事,才让家里陷入如此境地,该孝敬的,女儿自当竭尽全力,至于其它的,请恕女儿实在无能为力,还望二老能够谅解,多保重!”

说完,杨宛如福了一礼后,丝毫不管她爹娘那异常难看地的脸色,径直转身离开。

杨弘深想要叫家丁将人给控制起来,阻止她离开,但他随即就已想到,大女儿现在也是正经有品阶的朝廷命官,他若敢控制对方的自由,势必会罪加一等。

“老爷,如儿这丫头是铁了心不帮忙,这下可怎么办啊?”

杨弘深冷着脸道,“她一介女子,就算能入仕又如何,若没有家里的庇护,她什么也不是,你且看着,总有她回来求我们的时候,你大嫂与皇后的关系向来不错,你去求求她,让她帮忙去宫里求个情吧。”

柳明瑶期期艾艾的回道,“大嫂与三妹关系好,可她与我的关系并不并近,她肯定不愿为我们张这个口。”

杨弘深本就气愤不已,又看到妻子这么不争气,心中更为愤怒与不甘。

“要不是你在那些年里,一直卖弄小聪明,将你那些娘家人都给得罪狠了,咱们何至于沦落到如此境地?”

柳明瑶闻言,也有些生气。

“我做那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咱们家,这次要不是你一意孤行,不惜倾家荡产的投那么多钱,家里何至如此?”

面对妻子的指责,杨弘深更加愤怒,两人就此吵了起来。

宫中的皇上在看到最新提交上来的重要案卷内容时,看到杨弘深因与江家、洪家有来往,被遣回家中待命,他还往那些人家已经开始组建的船队中,投了一大笔钱的记录,不禁摇头失笑。

“咱们那位自负聪明到无人能及的大姐夫,这回一着不慎,损失可太大了,该不会是倾家荡产了吧?”

柳明月漫不经心的随口问道,“他又做了什么事?能让陛下都感到如此严重的损失,那损失肯定不小。”

皇上笑着回道,“他大概是从半年前开始,与江家有了联系,还掺合到了人家组建船队的生意里边,投了近十多万两银子,据朕估计,将他杨家多年的积累都算上,也就差不多这个数吧,啧啧,他可真舍得,看来他对那些人是真有信心啊。”

柳明月冷笑了一声道,“他还真是一如既往的贪婪和不知足,也不想想他现在的位置是怎么来的,陛下当初有意放他一马,反倒还纵容出他更大的野心了,会有今日,是他该得的福报。”

对杨弘深这个人,皇上的看法与柳明月一致。

“毕竟是亲戚,总不能看着他家真落到穷困潦倒的境地,咱们要不要开恩一下?”

柳明月态度坚定的回道,“不用,不过若他大女儿愿意拿上次提醒有蝗灾爆发的功劳相抵,咱就饶他一次,若他女儿都不愿出面,我们更没必要跟他念什么亲戚情分了。”

皇上心中暗爽,却摇头笑道。

“你啊,还真是一点便宜都不想让他们沾,不管怎么说,咱们那位大外甥女这两次都立下了大功,让朝廷和百姓都免遭巨大损失,朕是念她这份功劳的。”

柳明月一边批复手中奏折,一边回道。

“臣妾也念她的功劳啊,毕竟臣妾还盼着她能多提供些‘预知’呢,她若有意,不管是为她爹求情,还是想要升自己官阶或爵位,臣妾都能同意,但是她的面子还没大到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160-180(第5/26页)

出面,就能让我们赦免她爹,归还他杨财产的地步。”

皇上算是听明白了,这事是没得商量,他会主动提起要对杨家网开一面,也是想给皇后面子,眼看皇后比自己还记恨当年的那些人与事,他能怎么办?当然是偷着乐了。

“朕实在想不通,他杨弘深怎么会与那些人搅和到一起了呢?那十多万两银子,应该就是他想与那些人加深联系的投入吧?”

柳明月嗤笑了一声道,“还是因为他的野心太大、太贪婪,想必他也发现了太子与那些人之间的关系,就想提前巴上那些人,等着将来有跟着飞黄腾达的那一日。”

这种人的心思,实在不难猜,所做一切皆从自身利益考虑。

外人可能会觉得是她不念亲戚情分,可是在柳明月看来,对方才是真正无情无义,不会念半点亲戚情分的人。

皇上当然也清楚这点,“嗯,你的分析应该没错,咱们那位大姐夫,可不是个愿意久居人下的,他肯定看出来了,知道咱们不可能会给他真正出头的机会,才会想着要去攀附那些人,结果,就是这运道着实太差了点。”

【作者有话说】

164

第164章

心狠

眼看时间已临近过年,眼看自所有涉案人家抄没的财产,都已完成最后的统计与核对,正式充入户部大库,杨宛如也没有进宫求情的打算,柳明月就知道对方的想法了。

对此,柳明月不仅不会觉得她心狠,还觉得她能在当下这个时代环境中,有自己的决定和坚持,是件难得的好事。

毕竟不管是根据原主的记忆看,还是据她来后这几年的观察,基本可以确定,那杨弘深就是一个自私自利,利益至上的存在。

原主的大姐柳明瑶要好点,准确的说,对自己女儿的态度可能要好些,会有些母女之情,但在事关其巨大的利益面前,估计好得也有限。

从柳明瑶在娘家的行事作风上,就不难看出,她跟杨弘深还真是绝配,真正的一路人。

而杨宛如不管怎么说,在此前都是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的,如今能做得出明知娘家受难,在有能力解决的情况下,却不理会的事,应该是因她在上辈子不仅没能落得什么好下场,她的父母可能也没帮她。

要不然,她应该不至于对父母亲人如此冷漠才对。

皇上也忍不住为此感慨道,“看来咱们那位大外甥女,还真是个心狠有主意的,竟然真就选择袖手旁观了。”

“杨宛如是个有主见的,可能是因她也知道自己父亲是个什么德性,才不愿意过问,都说这世上无不是的父母,可是有些当父母本身并不够格,遭子女反感和冷待,也属正常。”

听到这话,皇上不可避免的联想到了自身经历,心里舒畅的同时,口中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我的外挂是我自己 走阴人勇闯无限流 钓系美人,但诱引后翻车了 从山神显灵开始建立天庭 枭雄重生后 师尊今天也在崩人设 今日卜卦一见生财 她是男主的恶毒姑姑 [崩铁]都说了不是小龙女 豪门真少爷重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