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 160-170

160-17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综英美]除了我,全家都是义警 如何攻略阴湿反派(快穿) 校园文男主的作精初恋 宰式加载中 [综武侠]我只想学医啊 是哑巴,那咋了? 和豪门大佬联姻后 江助理,结婚吗? 虎虎宠物店 全民求生,剩者为王

“俞荷,你随便挑两件玩。以后都是留给你和鲲鹏的。”

“谢谢阿娘。等明年春暖花开,我请阿娘到万县做客。”

“好呀。我等着。”邓欢看着沉稳端丽的俞荷,心里得意自己当初的好眼光,这孩子果然和鲲鹏是一路人一条心。

见了周王,奉上当做特产的永平火腿明前茶,将林辞等十二个会武功的女官当丫鬟留在王妃娘娘身边护卫,俞荷带着小谭踏上了北上的路。

连一向性格张扬的王妃娘娘都开始小心,俞荷觉得这周王府还会出大乱子,已经想着怎么把王妃娘娘找借口带去象郡。

……

开春三月,开国皇帝赵章下旨正式迁都幽州,并将幽州改名盛京,设立应天府,作为大周首都。

将原来的盛京改名南京(虚构地名)。

四月,皇帝太子带着宗室全部的文臣武将,一路坐官船北上,在应天府停驻,一起带来的还有朝廷的五十万边防大军。

邓郎中邓三婶带着易方一家从北地迁到南京老宅居住,他们的长子跟着圣上去了盛京,也是为了躲周王二子赵庆。他们决定不在和周王府牵扯。

年底,俞荷拉了两船香米和茶叶到南京给师父师娘送年礼,顺便做生意,看着有些萧条的街市,后悔没早点来。

“小姐,你要是去年来,这河上都是彻夜通宵的花船,她们大都各有各的真本事,热闹得很。”薄老头摇着船感叹的说。

“现在,她们都沿着运河北上了。热闹你们看不见了。”

“阿叔,我们在盛京也有生意。能看上的。”俞荷笑着说。

又问老人哪里的饭菜好吃,带着小谭直奔最繁华的小吃街。

俞荷干脆带着货一路往北沿河抛售,也赚了不少钱,这样从万县坐船到南京,再一路沿着运河北上反而更节省成本。

等将来有了大船,可以从蛇口出发一路经过南海到盛京停靠。

“小姐,这时候,常瑞应该把郡王府的年礼送进宫里了吧。”

“时间应该差不多。我们也回万县过年。小谭,传令下去,这次回去这两艘船都不带货,允许每个船工带一百五十斤货回去。”

“是,小姐。我这就去传话。”

这样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到万县已经腊月初十。

马三面俞老头俞有钱一家,都在县衙后宅等着俞荷。

顾大安和俞有花带着明辉去象郡看连生连鱼,准备在象郡过年。

常十将船停靠在临舟码头,岸边等候多时的小商小贩一拥而上,邓家的船工每次回来都带点江南盛兴的私货,深得象郡百姓的喜欢,这次也不例外,好看的手帕,荷包,雪白的棉花便宜的布料等应有尽有。

“小姐,这里好像更热闹了。”小谭看着路边的各种幌子,街上口音各异的叫卖声,笑着说。

“是的。北地互市,会有更多的人来万县采购米粮茶叶生丝运去达州盛京。”

“小姐,看来我们在盛京置产是对的。尤其是金银珠宝店,要不是有一个捣乱的万宝楼,我们珍宝阁,肯定能独

占盛京。”

万一那主家,是自家人呢?

俞荷一笑,说:“两家打擂台,更吸引人们的眼球,也不会一家独大,太扎眼,惹盛京贵人们生厌,就不好了。”

“可他们的品类和我们的差不多,连张叔都说两家有些设计太像。”

“巧合,纯属巧合。”

她们到家了。

小谭敲门,开门的是顾嬷嬷。

接着马三面俞老头李二娘赵娟迎了出来。

“哎呀,俞荷,你终于回来了,你娘正担心你呢!”赵娟笑着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60-170(第6/20页)

俞荷拍拍阿奶的脊背,笑着说:“路上让挑了一些货,耽误了点时间。”

“阿奶阿爷你们能来万县过年,我阿爹阿娘可盼了一年多。”

“坐船累着了吧,先洗漱吃饭,明天我们再好好说话。”马三面牵着俞荷的手,笑着说。

顾嬷嬷李二娘赶紧去烧水,俞荷洗了澡,吃了一碗面就被大家推着回屋休息。

“回来就好。”马三面回来和俞老头笑着说,“成文成城在盛京,我生怕俞荷也赶不回来过年。”

第二天,俞荷跟着赵娟看了他们街上开的五间杂货店,又看了他们买来住人的大院子和仓库。

“你三叔和龙龙带着人还在乡里收货,明天才回来。”赵娟牵着会走路的俞丹,笑着说。

“挺好。让三叔别跑了,守在家里收。”

“你知道的,他根本闲不住。还想做烤鸭呢被你阿奶给拦住了。”

“也是。”

回来,李二娘和顾嬷嬷准备了一桌子俞荷喜欢吃的菜,大家吃了个团圆饭。

下午俞荷带着爷奶顾嬷嬷小谭回南镇,看她开的米粉作坊和藕塘,茶社。

在藕塘旁边新建的凉亭里,俞荷还让宋老太和马三面俞老头说了一会儿家常。

“时间过得好快,俞荷明年十八岁,该出嫁了吧!”

俞知县家的二小姐和平南郡王议亲的事,在方圆成了一段佳话。

这两年因为稻米和藕粉卖上好价,修建郡王府又挣了钱,村里人都等着喝两人的喜酒。

“俞荷的婚事,有她爹娘操心呢!”马三面笑着说,“今年听说万县也有社火,我们一起看。要是有唱戏的就好了,我还记得我们年轻的时候走几十里路,翻山越岭看社火,后来镇上又看戏。”

马三面说是说,心里愁起俞荷的嫁妆,他们要陪嫁什么,才能在周王爷和王妃娘娘面前不显得小家子气。

俞荷听到宋老太的话,把嫁妆的事记在心里。

胡老头和孙子住在文昌茶社,看莲塘兼卖茶叶,看见俞荷回来,连忙过来说:“九条鱼养的好着呢!就是它们聪明的很,见人就水里冒头,要吃食,长了一倍还大。”

说话间一只小胖子红鲤鱼,从干枯的荷叶下面游了过来。

“小姐,这是长尾巴,它真的太胖了!”小谭嘴上嫌胖,手里的鱼食不断往水里丢。

石头房住了一天,俞荷带着爷奶回县里。

刚好俞有钱龙龙也回来了。

俞荷张罗着做了一桌菜,大家一起吃饭,堂屋里烤火说话。

大家说的正高兴的时候,俞荷进门就给马三面五千两,又给俞有地五千两。

“俞荷,你这是提前给你准备的陪嫁钱吗?”赵娟笑着说。

“是啊。不能让家里为难。”俞荷大方点头,话锋一转,开玩笑道:“不过,也要看小王爷的聘礼如何!”

“好!看阿奶给你怎么陪嫁。”马三面笑着说,收起了银票。

好孙女,会来事,知道不让家里为难。

俞有地也将银票收好,大家又说起绣嫁衣的事,俞荷要亲自绣吗?

“不用我自己绣。郡王成亲,内务府会事先准备礼服。”她问过了。

“老夫人,小姐成婚还早呢!”小谭端着一盘炒花生进来。

顾嬷嬷给大家泡了花茶,端了点心。

第164章

俞荷和顾嬷嬷开始盘账,九艘船的收益一直都在她手里。

“小姐,去年我们一共售出五十万斤茶叶,一斤赚二百文,一共有二十五万两,运到北方的稻谷有六十万斤,净利有六千两,加上珍宝阁的盈利八千两,算上米粉粮食店的收入,去年一年一共有三十二万三百百四十一两。”

“今年你控制了茶叶的量,利润有十万两,粮食比去年多有,一百万斤得一万两,加上几家店的盈利一共有十二万三千两五百二十六两。”

俞荷看着这账本,突然就想小王爷了。

“两年净利,一共是四十四万三千八百六十余两。两京购置店铺土地共花费十万一千二百两,结余……”

这些都是他给她的钱,凭她的本事,一年赚五万全家都要吓死。

“船工的花费大概八万多两,这些钱,都是小王爷在垫付。”顾嬷嬷提醒道。

“我会还给他。”

顾嬷嬷一笑,说:“这是小王爷对你的情意,你就算给,他也不会收。”

“顾嬷嬷,小王爷他让我提前十年实现了我的目标。”俞荷笑着说,高兴的同时,心里有点恍惚,小王爷对她也太大方了。

“恭喜小姐得遇良人。”顾嬷嬷笑着说,“这也是小姐付出应得的回报。你给旁人几条船,放一两年,船烂成了一堆木头一文不值。小姐,聪慧,有手段,也是王妃娘娘看中您的原因。也不必过分自谦。”

顾嬷嬷生怕俞荷不自信,接着说:“你用抢手的粮食让利,换大家积极推销进价低廉的砖茶来获取高利,是普通人,甚至是陆家主这样的人物,都是做不到的。”

小姐这份果断,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粮食如果按当时的价一斤最少有二三十文的利。

“顾嬷嬷,你夸的我都要飘了。明年我就把船还给小王爷。”

顾嬷嬷笑着锁起账本,“那是你和小王爷之间的事,老奴不管。”

“不过,你这两年都忙生意,是不是过年前去一趟象郡。这男人真心对你,有时候也得哄一哄,莫要叫他失落。”小姐心大的不行,她看得实在着急。

“好。”

要怎么哄呢?

俞荷不好意思,从屋里出来,一跳三丈远,看旁边阿爹的书房一眼,要是阿爹知道她手里这么多钱,得吓的再睡不着觉了。

腊月十五,俞荷带小谭坐马车去象郡。

到了三里铺,见了顾大安俞有花,说了一会儿话,俞荷和连生连鱼商量,让他们明天回万县过年。

“爷奶,难得来这一回,你们和大姑回去过年,开年初五再回来,猪场有人看。”

“好。”

“俞荷,那你什么时候回去?”坐上马车,俞有花拉着俞荷的手问道。

“我赶除夕回。”

“好。”俞有花高兴了,放下车帘,她还没去看过俞荷的地和藕塘呢。

等他们一走,俞荷洗了澡换了一身新衣

服提着包袱,带着小谭进了象郡,俞荷去找小王爷,小谭去粮食店。

位于东街的郡王府已经初步落成,四进院子,占地三十五亩,后院联通屋后的的大湖,两边复建了原来的建筑,巡抚府就在这条路。

门房看见俞荷,连忙笑道:“小姐回来了!快请进,王爷在前院书房议事。”

“多谢。”俞荷跟着他一路往后院来,很快常瑞领着翠竹来接。

“小姐,路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60-170(第7/20页)

辛苦了,是先用膳,还是等王爷一起。王爷这会儿应该也就结束了,商量的是和圣上请旨的事。”常瑞将俞荷带进赵槿的院子,笑问道。

“我等他。”

“好的,您书房稍坐,我去给你沏茶。”常瑞恭敬的介绍了翠竹,以后由她照顾俞荷的起居饮食。

赵槿很快回来。

一张刀刻斧凿精致五官,冷脸,显得冷酷无情又带着越见的成熟稳重,穿一身靛蓝色云锦常服,端的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帅气逼人。

俞荷看到进门的人,连忙起身过来抱他。

看到王爷脸上冰川消融,常瑞忙低下头,带着翠竹和两个端茶的丫鬟下去了。

常瑞几个下去,赵槿才伸手回抱她,推着她进门,头埋在她的颈窝,半响,才道:“刚好家里人都在,正月初二,我去下聘!”

“好。”

赵槿低低一笑,理智回笼,又道:“我请皇爷爷给郡王府赐名,等三月,再请黄姨上家里,我想问名纳吉纳征一起过礼。”

“好。”

可真是个可心的好人,赵槿低头看着她,两年没见,不仅人长得越来越漂亮,也更会说话,娇艳欲滴惹人怜爱,要来见他不像前一次几天没洗澡浑身都是味儿,今天还特意打扮过,脸红的像等人采撷的水蜜桃,头发闻着好香,浑身又软绒绒,绵软香甜。

“明年,有什么计划呢?”软玉温香在怀,赵槿轻拍她的背脊,温柔的问。

“拿下你,算吗?”俞荷仰望着英俊帅气的眼前人,抬手摸摸他冒茬的下巴,眼神霸道,笑盈盈说着没脸没皮的话。

“你想怎么拿?嗯?”赵槿一手握住她的手,一手将人往怀里紧了紧,温和笑道。

俞荷踮脚吻上他的唇,灵活的舌,闯入他的檀口轻吻痴缠着与他。

“小王爷,身上可真香。”俞荷双手攀着他的脖颈,看着他幽深的眼眸,恋恋不舍的放开他的唇,又轻柔柔一下一下的亲吻他的下颌。

“小王爷,不想摸摸你自己的女人吗?”俞荷一手抚着他的后颈,又往人怀里靠了靠,肚子贴着他的。

“想。”赵槿低头反客为主,一手压着她,猛烈的亲上她纤细雪白的后颈,心里很受用。

笑问道:“你怎么这么会说话?都哪里学来的?”

俞荷忍着浑身的痒意,将自己往他怀里送,引的人趴在她的肩头低低的笑了起来,“看来,不仅是本王想你,你也想我了!”

赵槿一把抱起人进了内室,把人放倒在自己铁灰色的锦被上,俯身,唇贴着她的领子,沉声说道:“要知道你来,就给你换大红的薄被。今晚要留下吗?”

“要。”俞荷闭着眼睛一笑,右手握住他的手,十指相扣。

挺身轻啄他的唇,搂着人,贴着他的耳朵小声道:“以后都陪小王爷一起睡。给小王爷盖被子,暖被窝。”

俞荷见他没反应,挺身又吻了吻他,“可好?”

“你到底哪里学来的这些,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看着她满目星河,故意气他似的邀请,赵槿翻身躺倒一边,大喘着气。

俞荷仰躺着笑了。

这个人,真好。

真能忍。

“师父说,我们成婚,方式上也要节制。我觉得你成稳得很。他老人家真是白担心了。”俞荷笑着看了过来。

赵槿急扑到她身上,一口咬住她的耳朵,一手摁住她的两只手。

绝对压制,俞荷忍不住笑了。

咬的也不疼,就是痒,心里麻酥酥的有点难受。

“乖。对不起。”俞荷挺身,头抵着他的,身体往他脖子里窜了窜,看着他噙着怒火的眼睛,小声说:“我太喜欢你了!”

这个人,这两年对她的宠爱和纵容,让她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一个人怎么能对她这么好呢?就因为会成为夫妻吗?

“我在外面,有时候想你,想的心口痛,不信,你摸摸。”

“呃!”

真——俞荷惊愕的看着他。

“嗯……”俞荷强忍着。

“本王的女人,不仅胆大包天,这里也是……”赵槿手上重重的用力挤压。

“轻点……啊!”俞荷涨红着脸,再也笑不出来。

“哪里学的,还敢欺负本王……”赵槿一双眼睛染上情欲,低头惩罚的亲她,捏她软肋。

亲着亲着,赵槿又抬头看她的眼睛,见她一副妩媚情动又隐忍的样子,确定这是她想要的和喜欢的,他心里一震,接着是铺天盖地爽到尾巴骨的欢喜和满足。

她是真的喜欢自己。

事后,俞荷头包在被子里,左心口灼灼的痛,回想起这人对她刚刚做的事,心里一阵羞涩又一阵麻酥酥的欢愉,反正今天她不准备见人了。

“不是喜欢我吗?”赵槿低笑着,手伸进被子里,“这样躲着,又是不喜欢了!”

“中午吃什么?”俞荷放下被子,冒出头来,脸还是胭脂红。

“本王亲手包的饺子。”

“走吧。”俞荷系好衣服的扣子,穿好鞋,不看他,径直往外走。

哪里?小厨房除了新鲜的菜肉和白面,连一个人都没有。

俞荷拿盆先和了一小团面。

找葱和猪肉,赵槿自然接过切肉馅儿,无师自通又做了羊肉葱馅儿。

俞荷熬辣椒油,做蒜泥,花椒炝醋,等面醒好,擀剂子包元宝饺子。

两个人配合默契,俞荷擀皮,赵槿一折一压变成一个圆鼓鼓的饺子。

俞荷烧水,第一锅饺子下锅,滚烫烫出炉,两个人一人一碗就在厨房里吃。

吃着可口的饺子,看到旁边秀色可餐的男人,俞荷突然就想明白了。

饭后,两个人在书房里看书,常瑞突然出现把赵槿叫走了。

小王爷管着象州,两面都是边境,练兵,开府,庶务,这两年可以想见有多忙。

俞荷抱着被子美美的睡了午觉,赵槿一身冷半夜才回来。

“永平来了几条他国的船,船上携带大量的洋芋红薯玉米。想跟岸上的人换东西。”赵槿将俞荷拥在怀里,低声说。

“他们看上我们的什么了?”

“香米和茶叶。”

“我们的人里,混进了探子?”

“嗯。”真聪明。

“茶叶我今年收了三十万斤,用的当地传统的制茶方法,一块可以保存十年不坏,还会越久越香,我卖!”俞荷一骨碌爬起来,就要找鞋。

她刚好做了红茶。

“我已经答应他们。”赵槿把她拉回来。

“香米呢?”

“茶叶换粮食,其他免谈。”

正好她明天准备回万县,不知道怎么说。

这事,他不可能瞒着,赵槿连夜写了奏折,回来的才有些晚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60-170(第8/20页)

“小王爷。”俞荷闻了闻他身上的味道,再看人已经靠着床睡着了。

第二天,俞荷带着小谭常瑞一行快马加鞭直奔南镇仓库,取了十万斤砖茶,看着常瑞驾马车他们上了大路,才回来。

现在腊月二十八,还有两天过年。

“小谭,挖点藕回去做肉丸。”

“好。拳头大的四喜丸子我能吃三个。”小谭去拿牛皮裤。

两个人穿一身短打,下藕塘摸莲藕,引来了村里看热闹的婶子婆婆们。

俞荷又叫村里人要吃的自己挖!

“小东家,我们家里都有呢!”

“要不要我们帮忙?”

“不用。我们也是挖了自己吃的。”俞荷笑着说。

两个人半天挖了一百多斤,傍晚坐村里的船,运回县里。

“俞荷回来了,这——你们挖藕去了?”马三面闻到俞荷身上淤泥的味道,连忙烧了艾水,让两个人洗澡,洗脚。

“阿奶,明天做肉丸子和藕夹,我想你的手艺了。”俞荷生怕阿奶碎碎念,笑着说。

“好。和小王爷相处的怎么样?”马三面看不出来俞荷脸上半分留恋。还想着这家伙只怕在象郡要过年了。

“很好。”

难哄的很,她使出浑身解数,才让他破例,想到此,俞荷觉得左心口又隐隐发痛,第一次开始想他。

赵槿用五千斤茶叶换了三万多斤粮食,又将这些粮食发给村民,准备明年做种。

俞荷回信,只要了两百斤红薯。

“小姐,真大方。”看到信,常瑞惊讶道,十万斤茶叶说送就送。

赵槿笑着收起俞荷的信,淡淡道:“交代下去,剩下的茶叶好好保存,明年的饵,有了。”

“是。属下这就去办。”

“等等。”

“主子?”

“将小姐还回来的船卖给陆家。让船上的人都回来待命。”

往北地的生意不做

了吗?

为什么?

第165章

正月初八,赵槿收到皇帝的信和御笔手书的府名,进香供奉三日后立刻让人着手雕刻好悬挂于郡王府大门正中。

这标志着平南郡王府彻底完工,可以入住。

从字里行间感知到皇爷爷让他尽快成亲的想法,赵槿随即给延州写信,请母亲来参加自己和俞荷的定亲礼。

同时请了永平府知府李岩周的母亲朝廷三品诰命夫人周蕊周老夫人到万县俞荷家里问名。

一行人正月十二从象郡出发,正月十九到万县住下,第二天一早去俞荷家。

这时候,俞重马三面俞有钱龙龙赵娟俞有花顾大安都在,亲戚们欢聚一堂,大家高兴的陪着周老夫人一行说话。

“你们俞荷是个好姑娘,我们郡王巴不得马上将人娶进门。只是水路不方便,黄姐姐随后和王妃娘娘一起来纳吉。今儿,我托个大……”

“周老夫人客气,承蒙王爷王妃抬爱……儿孙自有儿孙福,俞荷也到了成婚的年纪……”说完场面话,马三面笑着将写着俞荷生辰八字的庚帖交给她。

周老夫人也把写了赵槿的庚帖递给马三面,惊得马三面看着长子。

一般男方要女方的庚帖去合,若为吉,男方正式向女方求婚,并送上聘书是为纳吉,没听过女方也要男方的庚帖合婚!

“老夫人,郡王爷的聘书,黄姐姐上门时已下。”

现在只是走个过程,其实平南郡王成婚,举国关注,这么大的事,周王府和皇宫的内务府,肯定已经为男女方占卜过了。

“好。”马三面虔诚的收下庚帖。

俞有地请大家去鸿运楼坐席,回来商量聘礼和成婚定期的事。

俞荷一个人在县衙后宅蹦蹦跳跳,锻炼身体。

二月初一,邓王妃和黄聚英坐船到了万县,和等在万县的赵槿周老夫人汇合,正式上门给俞荷送礼书下聘,详细的列出聘礼的物品和数量。

双份的酒糖茶点心礼品,长辈及兄妹每人八套的四季衣服,三套光彩夺目的黄金冠,六套黄金项圈,二十对黄金手镯,一对黄金戒指,整箱的聘银,一共三万两,以及达州、并州、两京共四处铺面房产等。

马三面笑盈盈看着满屋金光,笑得合不拢嘴,一直和邓王妃黄聚英笑着说我俞荷好福气。

“老夫人,你们把俞荷养得真好。我第一次见这孩子就喜欢。”邓王妃娘娘耐心的陪着老人家说话。

黄聚英周老夫人簇拥着马三面笑夸着俞荷,俞有花赵娟陪着李二娘坐。

回来的成城,看着冷肃的赵槿,亲和的王妃,高兴的阿爹,看得出来俞荷很得男方看重,也替俞荷高兴。

黄聚英得了邓王妃暗示,开始和马三面商议婚礼的吉日。

晚上大家在一起数完聘礼,给俞有丽元娘俞梅等人的衣服等单放,才发现礼单上还有分布在各地价值连城的二十四艘商船。

“俞荷,这聘礼也太重了。”马三面拿着礼单和俞荷来商量。

他们家准备陪嫁六十八抬嫁妆,包括家具粮食布匹及俞荷先前给的一万两银子再添一千二百两银子。

现在郡王府这样重的礼,他们家那点简直不够看。

“阿奶,寻一百零八抬嫁妆凑数,陪嫁的土地铺面和房产,我自己都买了,不用家里操心。”

“那怎么成呢!”马三面听不得凑数两个字,虽然她心里也打算准备一百零八抬嫁妆,并且将郡王府送来的聘礼尽数陪嫁,可传出去,人家怎么看他们家。

“阿奶,能成的。我们把这份聘礼单子抄一份回去给亲戚们看看。”

马三面觉得好,都让大家伙看看,郡王府这么看重俞荷。

成城帮忙用红纸抄写了两份礼单,一份给阿爹,一份给阿奶,真正的礼单和聘礼放进县衙的府库,请专人看守。

夜里俞有地找赵槿商量,请他将贵重的金银都带回象郡,直接把地契和房契交由俞荷自己保管。

“你对俞荷的情谊,我和俞荷娘都看在眼里,希望你们互相扶持相濡以沫百年好合。”俞有地拍拍小女婿的肩膀,笑着说。

“小婿谨记岳父大人教诲。”赵槿恭敬行礼。

“去休息吧!”

俞有地回来一晚上没睡,想起俞荷执着养鸡的事好像还是昨天。

“阿爹,我要种冬麦,给大家吃白面——”光阴似箭,转瞬即逝,弹指十三年已过……

三月三,上巳节,皇帝为平南郡王赵槿和俞荷赐婚。

接旨后赵槿和俞荷带着一船礼,跟着爷奶阿娘成城大姑父姑姑动身回俞家村认亲戚。

俞家村。

“俞荷的婚事定了,我这悬着的心也放下,到底是天潢贵胄,我生怕出点岔子。”张杏和吴桂花一起闲话家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60-170(第9/20页)

“是啊,是啊。我也担心的睡不着觉。”这三年,吴桂花睡梦中有时候惊醒,说平南郡王另有心仪的女子,不愿意娶俞荷。

“这个婚事,我们真正高攀了。”张杏贴着吴桂花的耳朵,满眼的高兴。

“谁说不是呢。那可是真正的龙子皇孙。”吴桂花跟着笑道。

“听说单聘金就有三万两,加上成套的金首饰,算下来十几万两。”

“对啊对啊,真好。谁家要养这样一个能干的女儿,还要男娃做什么!”

“阿奶,快回去,俞荷姐姐带着王爷姐夫回村了,说明天要走亲戚。”

俞耿赶着马车带着超超来桃园,喊挖野菜的张杏赶快回家。

“啊!真的吗?那可太好了。”张杏一下站起来,笑着说。

“超超,不许说谎骗阿奶。”

“是真的。”俞耿在凉亭外停好牛车,走过来笑着说,“快回家去,他婶子,你们也准备准备。”

“好的。有劳族长提醒。”

吴桂花请俞耿喝茶,张杏说现在哪里顾得上喝茶,他们要赶紧回去了。

目送他们离开,吴桂花连忙跑回位于桃园深处的自家,新伟成亲回吴家湾住,他们老两口就搬到桃园来守着了。

二十几家都去码头帮忙搬东西了,现在都兴奋的等着看热闹。

——

赵德海得了信,找赵芳元喝茶,商量,他们是不是也要有所表示。

“看样子,俞荷要从村里出嫁,真是个好孩子,要嫁人也不忘抬举娘家。”赵芳元笑着说,他可是看着俞荷长大的,这个孩子的聪慧,全国也就这么一个,邓王妃真是好眼光。

俞家因为俞荷彻底改换了门庭,孩子心善也带着整个村的人过上了富裕日子。

东林寺山脚的桃花更吸引了全县,乃至永明府的人来进香看花 ,跟着将村里的粉条和米粉的名声打出去,乡邻都得了实惠,说一句造福乡里也不为过。

“是啊,是啊。”真让人羡慕,赵德海跟着说:“俞家这造化,看得人眼热。”

“这种大造化,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倒是把我能做的该做的都做了。”赵芳元笑着说。

“是啊,当初,就是大伯看中俞荷爹,举荐他来我们村教书,后面又跟着去送考,这两年眼见着他家起来,大伯又尊贵的只是旁观,这心胸气度,小侄这辈子是赶不上了。”

“哪里,我这是有自知之明。等我龙龙将来考中,你看我怎么得意!”遗憾的是李老先生已经仙逝,要不然见此盛景,也不知道作何感想。

他那夺人子嗣损阴德的招数,终究坏了李家后代的气运命数。

“俞荷的外家,真是不争气。”赵德海叹口气说。

此刻的白水县的张氏,正在数落皮包骨的李老太,嫌弃她无福消受。

“阿娘,俞荷成了平南郡王妃,一品郡王妃的诰命在身,你说说你,怎么就瘫了。”

李老太嘴唇蠕动,张氏听她又要骂人,连忙用布巾塞住她的嘴。

“老太太,你还是积点口德吧。李三娘在白家的日子现在可不好过,你还想让她更惨吗?”

“你若不相信,我等会带你去白家看。白永兴不是个东西,竟将她当狗一样关在祠堂。又害怕她跑出来胡说一天到晚派人守着。也不让两个孩子再见她,孩子小的时候就被张小翠哄了去,现在只怕也不愿意见她。”

怎一个惨字了得。

张氏絮絮叨叨,直到看着李老太彻底躺平不挣扎了,才起身去做中午饭。

“元娘,你明天好好的打扮打扮,俞荷要带着王爷上我们家认亲。”俞有丽背着背篓回来,看女儿在自己的屋里安静的绣花,笑着说:“到时候让俞荷给你介绍个好人家。”

“是,阿娘。”

“好孩子。你出来动一动,眼睛都要看花了,阿娘这就给你做饭。炒肉做米饭吗?”

“好。”元娘跟着俞有丽出来,自从阿奶过世,阿娘像是换了一个人,也不逼她招赘,也不管阿爹出去喝酒,只一心种地,每天回家都开开心心。

俞有丽做好饭菜,看着乖巧漂亮的元娘,笑着说:“今年地里的麦子长得好,能收三四千斤,明年我们又种水稻,再把家里的大门修一修……”

“是阿娘。”元娘给俞有丽夹菜,想了想,说:“阿娘,我想招赘,你请杏花阿奶给我打听着。”

“招赘的能是什么好人。我不同意。别听你阿奶胡说八道。”俞有丽一口拒绝,脸色难看。

“阿娘,也有山里的农户,兄弟多,家贫的,只要人好,愿意和我好好过日子。我想招赘,有你和阿爹护着,还有大姑和舅舅们看着,谁也不敢欺负我。”

“你是不是心里有人了?”俞有丽看着女儿,直接问道。

“黑风山的周永峰,阿娘还有印象吗?”

是那个高瘦的年轻猎户。

“真有啊!不行,这事,我要和你外婆外公好好的商量一下,孩子,你可别冲动。”招赘可不是小事,两个年轻人说了不算。

“阿娘,我等着。大姑也回来了,你也问问她,周永峰经常给大姑父送猪,他们比较熟悉。”

“好。”这,这两个孩子肯定经常见面,俞有丽有些慌了。

回来之前马三面给俞有粮写了信,赵德芸将俞荷的小院收拾一新。

唐大丫领着成城送回家的李婆子两个人,将公婆住的房间,家里所有的房间都打扫了一遍。

马三面准备把他们住的正堂,腾出给赵槿住,他们去后院正屋。

“阿奶,哪有小辈住长辈房的道理。您这样劳师动众,我们做小辈的心里不安。小王爷就住我的小院,那边也清净。我住家里。”俞荷打量着三间新盖的敞亮大屋,笑着说。

“再不行,小王爷去邓家住。我师父师娘传信,最近也要回来。”

什么话!怎么能让客人去邓家住。

马三面看眼沉默的赵槿,又看眼老头子,怎么办?

“小王爷住成文的院子。”俞重笑着说,“当初本来不修东厢房,后来还是俞荷做主,将旁边的两亩地合并到院里来,给成文成城一人单独盖了一个院子。”

“好。”

俞荷答应了。

商量好,俞荷带着赵槿常瑞一行,往旁边的新院子安置,看他们收拾俞荷自己去看地边的果树,准备将这些树都挖到桃园重栽。

“这些花椒树,是我六七岁的时候栽的,要是挖出来我怕栽不活,就一直没动。”俞荷听到脚步声,回头就看到他。

“想来大哥也舍不得,就让它们在这里长着。”赵槿严肃的说。

“听小王爷的。”俞荷笑着过来,挽住他的胳膊,“只把果树,都移栽到桃园。”

等常瑞收拾好三间正屋,俞荷跟着赵槿进门,只觉得这里又是一个小王爷原来的书房。

“我陪你睡个午觉,然后吃晚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不二今天攻略成功了吗 零的女友总是在捞人 又被太子爷欺负哭了 水深祸热[男女互换] 妖尊的团宠小师妹[快穿] 捡的四只奶狗团宠我[穿书] 不做替身 纨绔揽细腰 太傅绝不追妻 菀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