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 160-170

160-17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综英美]除了我,全家都是义警 如何攻略阴湿反派(快穿) 校园文男主的作精初恋 宰式加载中 [综武侠]我只想学医啊 是哑巴,那咋了? 和豪门大佬联姻后 江助理,结婚吗? 虎虎宠物店 全民求生,剩者为王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60-170(第1/20页)

第161章

吃了饭,成城看着赵伯安父子,问道:“你们是什么章法?”

“贤侄,让明镜和俞梅回白水镇吧,他们还年轻,我想着出来多历练历练,谁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我也是不想的。”

现在儿子不跟着回去,就是和离,他好不容易给二子争来的亲家,怎么可能就这样放弃,早知道让跟着俞有地。

“明镜和俞梅小两口关系好,俞梅将要生产,就让他们回去好好过日子。”赵伯安一副后悔不迭的样子,文娟愣愣的坐着。

“官,赵明镜不做了,那一百两的嫁妆银,还能拿回来吗?”成城明知故问。

“能。就算不能,我和老婆子补给孩子。希望你帮他们守着秘密。”

这不是你自己的秘密吗?偷哄儿媳妇的嫁妆,真是一肚子书都读到狗肚子里。

“好。这毕竟是我姐的家丑不可外扬。”

见成城答应了,赵伯安文娟肩膀夸下来。

俞梅抱着失而复得的嫁妆,和赵明镜租了两辆马车第二天就往白水镇走。

成城不放心俞梅,找了当地的镖户,一路护送他们往南,他一个人继续往北。

临别时成城让赵明镜远处等着,将俞梅叫到他的马车边,笑着说:“我今天能来,还愿意给你出头,是为了还俞荷对我的恩情。你知道的,今天我不来,就得她来。”

俞梅面容一僵,她早就后悔了。

“俞荷什么都没做,就见你跌入人生谷底,再见面那得多尴尬不是——从小到大,我对你并没有什么可笑的姐弟情,我只希望你能记住我今天说过的话。”

俞梅吓得后退一步,惊慌失色,成城的话还在耳边。

“爹娘终归会老,大哥在盛京做官,你又得罪了俞荷,只有我,你以后最好乖乖的待在白水镇,我保你一生衣食无忧。多余的,再半分也没有。”

俞梅再不愿意听,低下头。

成城眼中划过一抹冷意,接着道:“不出所料,你这次回去,阿奶会给你点东西,但那本就属于我们大房,是爹娘应得的。家里的东西,你尽管去抢,抢到就是你的。”

“四弟,我,我——”这说的都是什么话!俞梅哭着抬头想认错,成城头也不回的转身。

真心当他是弟弟,哪会是什么四弟,马车里成城自嘲一笑。

成亲不想让俞荷在,俞荷那时候已经躲去万县,来回路不方便,有点心机的人都知道,信大可不必写的,偏偏还写。

是心底里看不起俞荷爱钱,以为自己和俞荷都是爹的孩子,地位相等。

目光短浅又自私自利,也是没想到俞荷能有今天,和王府攀上亲,一跃成为郡王嫡妻,人前显贵。

这个姐姐真和赵明镜是一对好夫妻。

“娘子,怎么了?你的手好冰。”赵明镜生怕成城对俞梅说他坏话,连忙走过来关心的问。

这些话她永生永世不会忘,等他将来落魄,她也要说给他听。

俞梅擦干眼泪,佯笑道:“我担心北地危险,想让四弟和我们一起回去。他不愿意。”

“不愿意算了。我们赶紧走。趁着天色好,我们赶紧回去,万一把孩子生在路上怎么好。”

“你说得对。我们到达州看看有没有船,我想快点回家!”俞梅紧紧的抓着赵明镜手,嚷道。

回去有爷奶和叔婶们,他们看在阿爹的份儿上都会帮她。

俞梅和赵明镜赶在过年前回到白水镇,赵慎终于放心了,将大房的院子给他们住。

第二天,娘家人上门,俞梅感受到了马三面赵娟如沐春风的关怀。

“俞梅,你这肚子,只怕快要生了吧!你们怎么敢这时候回来!”马三面一见面就拉着俞梅的手心疼的说。

俞梅扑在马三面怀里嚎啕大哭。

看得赵娟也跟着难过。

“俞梅,你受了什么委屈和阿奶说,阿奶找他去!”

奉茶的张明镜抢着说:“阿奶,都好着呢,就是俞梅想家了。想回来坐月子。”

“没受委屈就好。”马三面笑着道,“要是你对俞梅不好,等生了孩子,我们接俞梅归家去。”

“阿奶,真的,我真的对俞梅很好。”赵明镜虔诚的跪下道。

马三面的心情哐当一下落到谷底。

“行。我们都看着呢。你和俞梅好好过日子。等过些时候,俞梅生产出了月子,我给你们小两口街上买一间铺面,你们看着经营。”

马三面的话让俞梅重燃希望,加上赵家供着吃食,李婆子两个无微不至的跟着照顾,俞梅脸上的气色越来越好。

赵明镜出去一趟回来,赵慎觉得他踏实了,让继续管着私塾舍间。

过了年,初六,马三面就在街上买了一间铺面,买了十亩地,把房契和地契都落在俞梅名下,算作嫁妆,家里以后不再供她十亩地的产出。

“谢谢阿奶。”俞梅笑着和马三面道谢,说:“阿奶,我准备开家杂货店,就我看着,明镜只帮忙进货。”

“好孩子。”

马三面当着赵慎一家人的面,对赵明镜说教了一番。

“……明镜,十亩地的产出够你和俞梅生活。阿奶希望你们把日子过好。”

“阿奶。我保证对俞梅和孩子好。”赵明镜喜极而泣,有了粮食和铺子,他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出去做活。

这孙子是个软的,旁边的赵慎叹一口气,有些后悔了。

马三面回家就给俞有地写了平安信,说俞梅都安顿好了,让他放心……

很快,幽州的万宝楼出现了一套价值连城的珠宝首饰,看过的人无不惊讶于它的构思奇妙,制作精美。

“这套珠宝,将在半月后举行竞卖会,出价最高者得!”

趁着这个噱头万宝楼顺势推出一系列的小珍珠金银耳坠,镶珍珠的戒指,色彩斑斓的首饰盒,以及各种宝石男戒,以及三十几种平价饰品。

“宝石不稀奇,珍珠还真没见过,闪闪发光,珠圆玉润,走,我们去看看。”

“走走走!”

“去迟了就没有。”

成城从她们旁边路过,能闻到一阵阵香风。

——

正月初八,俞荷带着小谭背着包袱骑马到象郡过上元节。

“真是女大不中留。”俞有地笑着和妻子说。

“俞荷惦记着赚钱。”李二娘回答他,“她是去问邓家的船,准备把这一个多月收的米和茶,坐船运到达州,再由张全知卖到北地。”

“以邓家的名义?”

“要不然,以你的名义。”

李二娘碗筷放进厨房,就上街了。俞有地笑着去刷碗。

俞荷看着平坦的官道上已经有人摆摊,一问才知道,今年象州由平南郡王出钱,各县大办社火,各地的生意人闻讯赶来,早早就进了象郡占位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60-170(第2/20页)

“客官,这热闹是真热闹,但也要注意自己的钱袋子。看热闹没错,这丢钱就得不偿失了。”老婶子笑着劝道。

这话,吓得小谭赶忙拉着俞荷走。

“小姐,像这种好心人更要提防。她要么是真好心,要么就是小偷。”

“你很有经验呀!”

“可不是。”小谭得意。

俞荷也觉得路上不易逗留,快马加鞭十四晚上赶到象郡。

街上灯火通明,俨然一副热闹景象,小谭挤在人群里看告示,回来说:“郡王府贴了布告,说这三天无宵禁,但……”

“是不是长串的规矩,还说偷盗犯罪者,重惩不贷!”

“小姐,比这还狠,郡王说,金沙矿山急需挖矿的矿工,一旦这三天犯事被抓,不论男女老幼直接送去矿山挖一辈子的矿。”

俞荷——嗯,那她一定不在这三天调皮捣蛋。

主仆两一连问了三家客栈,都是客满,加钱都没有铺。

“我本来就要去找小王爷,我也听你的话,现在去巡抚府吧。”

“我不去,你去。我去粮食店挤一挤。”小谭觉得自己也没有违背顾嬷嬷的交待。是没地方住,小姐才去的郡王府。

小谭目送俞荷跟着出来接人的常瑞走了,才去南街的粮食店找朝念。

“小谭姐姐,好久不见,你又长高了。”朝念看着壮壮的小谭,高兴跳了起来。

“是啊是啊!”小谭抱起干瘦的小女娃,点点她的鼻子,夸就对了,笑着说:“小念也有长高。”

“对呀,我长了五斤,高了半尺呢!”

丹慧笑着说:“你小谭姨姨赶路累了,快下来。”

“好。”小念要下来,小谭不让。

小谭抱着小念进屋,也掂了掂朝云朝勤和朝年,“都长高了,这三天,师父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功课!”

“是。”朝念赶紧从小谭怀里下来,和三个哥哥一起排排站。

“都是好孩子。”小谭学小姐的样子,摸摸孩子的发顶。

丹慧杜婆子很高兴小谭能来,孩子们有的玩,她们也有主心骨。

见了赵槿,俞荷背着

包袱准备跟着旁边等的林辞去洗漱。

赵槿突然牵住她的手。

“怎么了?”

“先吃饭吧。”

“好。”

俞荷不动声色咥了高高一碗油泼面,扶着肚子去泡温泉。

赵槿等她走后,放下筷子,朝常瑞道:“让小姐住我的书房。”

“是,属下这就去收拾东西。”常瑞试探的说。

“去吧!”赵槿笑着说。

温泉出来,俞荷裹紧身上的短袄,这里晚上还是有点冷。

林辞将俞荷带到赵槿院子里的私人书房。

一进门看到小王爷在通亮的灯下看书,俞荷眼睛闪了闪,不知道夸书好看,还是夸人美。

灯下看美人,月下看君子。

“小王爷,跟你商量个事!”俞荷扑到他的桌子前,一手遮着灯光,一手勾着他拿书的手背,笑着说。

“说。”

“邓家的船,有你的吗?给我一条。”俞荷让着他伸过来的手。

“你准备做什么?”

看着他如玉的眼睛,俞荷有点慌,道:“我收了十万斤米,准备卖到北地。还有今年的明前茶,我也预定了一些。”

“好。”

“谢谢。”

赵槿握住她的食指,点了点她的手背,眼眸带笑,道:“不用谢,我很高兴你来找我要船。”

为什么?

“你在看什么?”又是地图。

赵槿放开她的手,说:“准备开年训练一支军队,我有守护边境安稳之责。”

“这图,我有点看不懂。但我觉得你做的都对。永平府的周长根胡狗娃他们都夸你,我也见了你修的大路和建的商铺,想的都比我周全。”

赵槿心里高兴,笑道:“谢谢夸奖。你一路赶来辛苦了,我带你看看内室,这里是我平常看书喝茶的地方,布置的比较随意,你看看还需要什么吩咐林辞一声就行。”

内室布置的简单,奢华,明净。

一床靠墙,一桌两椅靠窗,一张矮榻。

“好。”俞荷看到床上是他的被子,摸了一把软乎乎暖和。

“要睡了吗?”

俞荷笑着,点了点头。

“我再去看会书。”

“好。”等人一走,俞荷爬上床,滚了一圈,人就在外间,她哪里睡得着。

半夜三更,俞荷起来上厕所,看见外间的灯还亮着,揉着眼睛出来喊人,“小王爷,快去睡觉,活是干不完的,再重要都明天再说。”

赵槿放下笔,抬头看她这迷糊的样子,走过来摸摸她的头,“睡蒙了吗?”

“没有。”俞荷牵着他的手,囫囵的说:“师父说,你不能熬夜。现在很晚了,你就和我挤一挤吧。”

赵槿觉得她可能梦游了,跟着进了内室,躺在外边,不会儿就又听到她的小呼噜。

“别乱想了,我还知道我喜欢的是谁。”兴奋,实在忍不住了,俞荷一手勾着他放在被子外面的胳膊笑着说:“晚安,鲲鹏小王爷,快睡吧!”

“你醒了?”赵槿翻身侧躺,看着她清明的眼睛。

“嗯嗯,这个时辰应该是上元节了!”俞荷凑近他,小声道:“我喜欢你。以前是崇拜,以后是喜欢也会是全部的爱。”

“什么时候的事?”赵槿搂着她的脖子,亲了亲她的头发。

“从小时候见你第一面起,你就是我的理想。”努力赚钱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生活目标——拥有自我,能够自由支配自己人生的权力。不用仰仗谁,也不用依赖谁。

“乖,我以后会每时每刻监督你,照顾好你。”俞荷搂回自己的被子,闭上眼睛。

半响,赵槿起身,终是没走,熄了床头的灯。

守夜的常瑞常远蹑手蹑脚去厨房找吃食。

第162章

俞荷想起自己昨晚说的话,又将被子盖在头上,窗边看书等人的赵槿一笑,站起来开了窗户,阳光正好从窗子里照进来。

“醒了?”

“嗯。”俞荷在被子里闷声应道。

“午时刚过,想吃什么?我让厨房准备。”赵槿背着手出去了。

“想吃米粉。”

“那你慢慢起,我去街上给你买。”赵槿放下书,出去了。

听着脚步声,俞荷一骨碌床上爬起来,三两下穿好衣服鞋袜,出来,外间放了洗漱架,有香胰子热水和擦脸巾,还有一张铜镜。

洗了脸,头发随意挽起,俞荷从书房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60-170(第3/20页)

来,院子里静悄悄,没一个人。

赵槿很快回来,常瑞端了一个红泥小火炉跟着进来。

“小姐!”常瑞行礼,将小火炉放在凉亭的茶桌。

“过来,看我给你煮米粉。”赵槿让常瑞去忙自己的事,叫俞荷。

“小王爷会做饭?”俞荷笑着走过来,看他往砂锅里倒热汤。

“我借你九条商船,每条船可载一万多斤货。这两年你放手做,挣的钱都归你。”

“小王爷,霸气。”俞荷忙抢了他手里的筷子,往锅里下海带豆芽和青菜。

等砂锅咕嘟咕嘟煮了,第一碗少辣椒油的米粉也端给他。

“在商言商,利润我们对半分。”俞荷坐等锅里的第二碗米粉。

赵槿把米粉一分为二,加了辣的半碗让给她。

“谁都知道我这两年穷,皇爷爷和父王多少会贴补一点。你挣的钱都归你。”赵槿吃了一口米粉,胃里热乎乎生了暖意。

更好说话。

“好吧。”

“你觉得,洋芋在象郡能种吗?”

“应该能。辣椒也能种。明年,我要不继续做辣椒酱?我准备做腊肉火腿,到时候劳烦你给圣上和王爷进贡几只!”剩下全卖大户。

这么想着,俞荷一下归心似箭,回去先把仓库的米和茶出了,再接着扩大养猪规模,再种地,又是忙碌的一年。

“你可以收珍珠,这两年永平的海珠产量不错,价格也高。”

赵槿快吃完米粉的时候,常瑞端着几盘热菜和汤上来,还有一碟切好的果盘,有香蕉菠萝苹果梨橘子和甘蔗,特意放在俞荷面前。

“小姐,试试这些水果。王爷喜欢用它煮茶,别有一番风味。”

“谢谢。”俞荷叉起一块菠萝,脆甜带着点酸,好吃的。

等常瑞走了,俞荷小声说:“等我回去挖两棵桃树,种在养猪场,缓过苗就能结果。到时候请你吃。”

“我给你的木槿呢?”

“长得好着呢,我阿奶栽在院子里一树花能开两三个月,是重瓣,花好看。”你不是见过了吗?俞荷连吃了两块菠萝。

赵槿取来茶壶,将果子下进开水里慢煮,“等下喝茶,这样吃太冰。”

俞荷从他手里抢到最后一块甘蔗段,慢慢的咬,汁水甘甜可口,简直仙品。

“要不,我种点甘蔗熬糖,给你喝红糖水,也能养胃。”俞荷悄悄的缩了缩吃出来的小肚子。

“收珍珠你有人手吗?”赵槿看着她的小动作就想笑。

“有的。虎女,周水根周长根兄弟,胡狗娃都是上佳人选 。我还有暗桩,不怕他们骗我。”

“当我没问。”

常瑞领着两个丫鬟来撤桌子,正好听着这句话,忍不住看了眼带笑的自家王爷。

等他们下去,赵槿想了下,才说:“……我在并州有三条商队,可以介绍你们认识。”果茶好了,赵槿给俞荷倒了一杯果茶。

俞荷突然激动的朝人扑过来,低声道:“小王爷,你是不是把邓家的旧部已经转移了?”

“你这么聪明,不可能放弃忠于你的人,对不对。”

看他挑眉,俞荷跌回自己的椅子。

赵槿只看她一眼,端起自己的茶杯。

……

“喂,我听说你不爱和人说话。”阿奶写的信都是夸人尊贵有威严,她看的差点笑死,今天看着也不像。

才发现自己说错话!

俞荷站起来伸个懒腰,准备去旁边院子泡个温泉,再睡个回笼觉。

赵槿喝茶,进书房拿本《孙子兵法》在看,等俞荷回来,他在院子里拳打得虎虎生风。

俞荷瞄了几眼,男人确实长相英俊,身材极好,动作行云流水,人器宇不凡。

进屋,俞荷坐在床上冥想了一会儿,倒头就睡。

晚上吃过饭,两个人去看灯。

俞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套衣服,不显眼的深蓝色薄袄,给他一套,自己穿一套。

“加绒,很暖和的,你穿上试试!”俞荷穿好衣服,出来给赵槿看。

“我让能工巧匠给定做的。我可不想再被人因为衣服给认出来。”

刚好,他也准备了。

穿上薄袄,赵槿取来两件黑色的披风,一个给她,一个自己穿上,等他们出门,府里静悄悄的,丫鬟护卫人都上街了。

东街在建,社火和杂耍摊子都在南街和北街,定制的花灯五颜六色从北往南,道路两旁人山人海热闹的像是白天。

绕进披风,赵槿突然牵住她的左手。

俞荷红着脸惊讶的回头,靠近他,小声说:“小王爷?”

“嗯。”他一副高冷的轻慢。

腰背笔挺。

走着走着,俞荷发现他更用力的握着她的手了,才意识到他的意思,顿时心跳如鼓,手心一片痒意。

“想玩什么?”终于挤到十字路口的开阔地,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摊主的叫卖吆喝,应该是每个热闹都想看的,却都不及他。

“想和你这样走到地老天荒。”俞荷不看他,轻笑着说。

“好。”赵槿回头,嘴角掀起一个好看的弧度,看着她的眼睛,郑重道。

他们没赶着看什么,就这样走着,在每个摊位驻足,什么都不买,又走向下一个摊位,看着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还听见父母哄着自己的孩子,买这个,不买那个。

到家时已经过了子时,俞荷在床上睡,赵槿在旁边的软榻上看书。

两个人都有点睡不着。

她明天要去永平谈收购珍珠的事,接着安排养猪种地,还要回万县卖米收茶叶,下半年去延州看看定边的客栈经营的如何,北地的粮食店也需要人维护。

张全知可以相信,宋大河他们未必可靠,不行就将延州城外的客栈和庄子卖了!

“俞荷?”

“槿,快睡吧,很晚了。”俞荷抱着被子,往床里挪了挪位置。

赵槿沉默了一会儿,熄了灯上床。

守夜的常远常青早早去睡了。

俞荷醒来,看到旁边的赵槿还在睡,打了个哈欠闭上眼睛。

中午时候,他们才起,吃过饭,俞荷向赵槿辞行,说要去买珍珠。

“我让常瑞去万县等你,船的事都有他。你不用管。”

“好。”

俞荷抱抱他,转身就带着行礼走了。

先去粮食店叫上小谭,杜泽端带着妻子张香豆也要回永平府,正好一路。

杜泽端驾车,俞荷和张香豆坐马车,小谭背着一把剑,手里握着弓箭,不时看向树林里的飞鸟,路边的毛老鼠。

“小东家,张叔说他要看着北方的生意,得过几年才能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60-170(第4/20页)

杜泽端一口大白牙,笑容灿烂的说:“我买了地也买了铺面,北善村都是从延州搬来的百姓,大家很团结,我认识了几个想跟着我做活的年轻人。”

“挺好。北地的人手够吗?”

“够呢,都是跟着我们走马帮的旧人,有的单打独斗混不下去又回来,踏实的经营着粮食店。年轻人喜欢冒险,张叔就派他们去幽州送货,一来一回也就成熟了。”

这两年,大家都知道,跟着张叔走马帮开粮食店能得到丰厚酬劳,延州报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小东家,张叔手下最不缺的就是人。”

“这次我去永平,是准备找几个当地人帮忙收海珠运到盛京或北地去卖高价。准备请这几个人……你暗中帮我盯着,过几年你们在这边混熟,也可以帮忙。”

杜泽端把这三个人的身份牢牢记住,要不是他们夫妻着急要孩子,这生意他就接了,不过,只要小东家看重,以后有的是机会。

到了永平府,俞荷直接找上闲赋在家的周水根,请他帮忙收珍珠。

“俞荷呀,我一把老骨头,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了,你让我去海边风吹日晒折腾!”

“根据珠子的大小,给你提一成利润,即便没有生意一个月也有三百钱可领。”

“俞荷,那好的海珠,一颗就值几十两,十来颗就能换一条船!你真舍得吗?”周水根有些急了,他三个儿子都在海边经营,知道多大的珍珠能卖多少钱。

“舍得。我有船,能将珍珠卖到盛京贵人府里。”

“行。你给我多少本钱?”

“先给你一千两,不过得跟我签契书。”

周水根觉得没问题。

俞荷又找了胡狗娃。让帮忙收相对便宜一点的小珍珠以及鲍鱼海参等干货,也签了契书。

“小姐,你放心,我保证给你收到好货,只是收的多了,送到哪里?”胡狗娃准备叫家里亲戚一起收货,他代卖。

“送到象郡南街的陆家平价粮食店,交给娄丹慧掌柜。”

“好的,没问题。”听名字又是个女掌柜,这小东家不知是何方神圣!

这样的女人,虎女应该会喜欢。

“小东家,你下次来,多多的带点绒花金银首饰来,卖给虎女,她喜欢这些,花楼有五十多个女人,都要打扮,她们都有钱呢!”

“多谢。你这消息对我很有用。”用绒花打通虎女的关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俞荷已经想到把这生意给谁。

签好契约,俞荷连夜回到象郡,给丹慧说了一声,住在城外三里的庄子里。

大姑父准了连生连鱼留下帮忙养猪,现在养猪场有一百八十头陆续买来的小猪,卖大宗的火腿,还要再扩建猪圈。

“表哥,这五十亩地,干脆种洋芋和猪草,还有什么能喂猪的粮食好养活的?”

“玉米猪后期吃了能育肥,两个月能涨一百斤左右。”连生想了想说,“还有一种来自蜀地的甜菜和牛皮菜,阿爹也种了喂猪 。人也能吃。”

“那就带信买玉米甜菜牛皮菜种子。五十亩先翻一遍,等过段时间再种。建猪圈再抓两三百头猪的事,就有劳两位表哥。我要回去一趟,有什么给大姑父姑姑带的吗?”

连生连鱼把准备好的海产干货带给俞荷,家里开着卤肉店,海带用量大也向卖。

俞荷给张全知写信,又给杜泽端写信,让他收些海带鱼虾干货,下一趟走船就带些海货。

俞荷回到南镇,常瑞带着五十个手下等在码头,去年为了迎接邓家的大船,南镇也挖深了河道,俞荷的十万斤稻谷就存在这里。

晚上大船停靠在米粉作坊外,毛永利打着哈欠,看着蚂蚁一样的船工上上下下进进出出装货。

二小姐议亲,这么大的船一出手就是九艘,不愧是未来的郡王妃。

他得抱紧这个大腿。

大船由常瑞控制,连夜从码头出发一路北上,一身贫民打扮的俞荷带着小谭挤一间船房。

五日后。大船在白水镇停靠,俞荷带着礼物去看了顾大安和俞有花,从他们这里听说了俞梅的事,又将给家里带的东西,让码头开店的成武拉回去。

休息一天,九艘大船继续北上,七天后停靠在达州码头。

张全知带着六路人马在达州已经徘徊了十来天,等得焦心。

“张大哥,邓家的船终于到了!”张豪存兴奋的敲开张全知的房门。

张全知见了俞荷,激动道:“东家,正好有一批药材要运到盛京。”

这些药材本来要卖给陆家的,现在东家有船,买卖自然就由自家人做了。

卸货装货用了三天,张全知跟着货物北上,俞荷一面想去幽州,一面又想去盛京看看。

顾大安跑了一趟永明,买到俞荷要的甜菜和牛皮菜种子回来,俞有花就拉着他的手叨叨说个不停。

“大安,都是邓家的船,怎么现在就把船给俞荷了!”

“我怎么就这么不敢相信,我们俞荷,怎么有这么大的运道!”

顾大安笑着听媳妇语无伦次说话,一转头,他们就跟皇家沾上了关系,他也没想到!

“一船两万斤,九条船足有十万多斤粮食,还有茶叶米粉和藕粉,一趟得挣多少钱?这些钱,小王爷大方,俞荷说都归她。”

俞有花只大概算了下,手舞足蹈拉着顾大安回俞家给马三面报喜。

第163章

“阿娘,九条船,一斤粮食赚八文,十万斤都有八百多两,砖茶,俞荷说一块要卖三百文,她拉了五万斤,这就又是一万多两了。”俞有花一惊一乍的和马三面屋里说话。

顾大安陪着俞老头一起喝茶。

“俞荷在象郡养了三百头猪,还买了二百亩地,在象郡和永平府都买了铺面。我听连生说不止这些,南镇还有地,米粉作坊和莲塘。”

“阿娘,你养出来一个身价不菲的好孙女,能挣这么多的钱,哈哈……”俞有花说着说着忍不住笑出来。

有这样一个侄女,她半夜做梦都能笑醒。

马三面看着真心高兴的大女儿,俞荷一向恩怨分明,有花和大安对她好,她也惦记着他们。

高兴是高兴,可人小王爷一出手就是九条船,俞荷出嫁,家里该怎么陪嫁呢?

“……我们连生连鱼,他爹同意留在象郡,也买了几亩地在俞荷庄子旁边修房盖猪圈,孩子也就会这些。有空,我们带你和阿爹坐船去万县。”

马三面听得有点意动,在家看孩子的赵娟把俞有钱从米粉作坊叫回来,一起听俞有花夸俞荷。

俞有钱动心了,晚上就和赵娟商量,将龙龙和小兰花丹丹搬去万县。

“成文让龙龙出去游学,过几年再回来考科举。我们一家都去万县。永宁书院来回坐船,龙龙读书也方便。在家里,和老二成武忙活半年,还没有俞荷一次收入高。”

家里就那么点东西,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60-170(第5/20页)

在村里都开了米粉和洋芋粉作坊,价格已经和前两年不一样。与其死守着这点东西,不如去象郡投奔俞荷。

夫妻俩辗转一夜,俞有钱又去找赵芳元商量,回来和马三面说了一声,开始打包行李,只等陆家的船一到,就去万县,十万火急。

县里读书的成义也一起回来,接手了俞有钱的米粉作坊,马三面俞老头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成义有秀才功名,族长俞耿见他回来,特意请他到俞家村学堂教书。

马三面俞老头劝着,成义勉强答应了,心里害怕坠了大伯在乡里的好名声,每天矜矜业业。

俞荷最终没去北地,也没去盛京,就在达州,一路打听高报酬聘请了十五个金银匠人师徒,准备将首饰作坊开在永平府。

一个月后,张全知从北方驮着药材回来,常瑞带着船也来接俞荷。

“东家,北地能动的银钱我都带来了。”张全知给俞荷指了指地上的箱子,“一共两万两。”

“靖边有些异动,左贤王可能要在边境用兵。”张全知小声的说,“除了仁和留守定边客栈,我准备把家搬到幽州去。”

幽州毕竟是未来的国都,安全上有保障。

俞荷觉得幽州也不太平,不过大周经过这些年的养精蓄锐,也不是好欺负的,尤其皇帝皇太子也是马上得天下。

“张叔,你看着办。不过人安全第一,告诉兄弟们必要时保命要紧。”

张全知就更加坚定了举家搬迁的想法。

四月,水草丰茂的时候,左贤王命令大将土托带领八万骑兵进攻靖边,直逼延州府。

周王慌忙之间,让以武功出名的庶长子赵平带兵三万出战,两军在靖边交战几次,赵平被对方大将土托挑下马,伤了右腿。

早先皇帝就发旨合达州并州达州三州兵力,由杨恒山亲自挂帅出击,双方在靖边、定边打了三个月,僵持不下,各有损伤。

延州一直打仗,也影响并州幽州,各地物价粮价飞涨,陆锡安抓住机会借陆家粮食店,向北地抛售米粮,张全知涨价卖天价砖茶。

皇帝征用邓家的五十艘大船向北地运送粮草辎重,彻底动了迁都北方守国门的决心。

八月杨恒山将土托的军队赶进草原,得皇帝恩准,双方在靖边签订了停战互市盟约。

大军从延州兵分三路,周王带兵留守,杨恒山回达州,圣上三子晋王赵智回并州属地。

这一战,虽然大周险胜,但兵士损失严重。

俞荷在春天大家都不看好茶市观望的情况下,由俞有钱龙龙常松几十个人,收了万县及附近几个大县的茶碎做成砖茶,存了五十万斤茶叶,陆续由张全知卖出去。

九月俞荷带着赵槿的信和年礼跟着张全知再次踏上延州这块土地。

带着年礼低调的进了周王府,俞荷见了打扮素净的王妃娘娘。

“俞荷,来,我们娘俩说说话。”邓欢拉着俞荷的手,笑着轻声说。

“这府里都是些疯子。你走路记得看着点啊。”她都不出院子。

“阿娘,我知道的。”俞荷轻声回道。

邓欢听她这一声阿娘,果然高兴不已,要给她看自己的珠宝首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隔壁住着小鲜肉 一生一世美人骨 一品贵妻 君子有疾 出宅记重生 卖肉的你来一下 我爱太深终成劫 古穿今之武戏女王 装神弄诡 重生民国千金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