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 90-100

90-10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综英美]除了我,全家都是义警 如何攻略阴湿反派(快穿) 校园文男主的作精初恋 宰式加载中 [综武侠]我只想学医啊 是哑巴,那咋了? 和豪门大佬联姻后 江助理,结婚吗? 虎虎宠物店 全民求生,剩者为王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90-100(第1/17页)

第91章

俞有地打水洗脚才睡,俞有粮就已经起来磨米浆了。

跟着唐大丫,成武起床,李二娘做简单的早饭,吃了一行人早早去码头开店。

俞荷起得很早,旁边地里看她种的玉米,大概可以煮来卖了,扭了二十来个连皮的青玉米回来。

“阿奶,我们煮玉米去码头摆摊吧!”

“我的祖宗,你那个还早点吧!”马三面连忙厨房出来看。

半背篓的青玉米!

“不卖文玩了?”

“我种的个儿太大,卖不了,你看比阿奶你的手掌都大。”俞荷给马三面撕开一个玉米皮看,一排排整齐的玉米粒嫩的能掐出水,个儿很大,最起码比文玩玉米大五六倍。

“嫩玉米一个卖五文!”

这个价格落差,马三面一阵头晕,忙拍拍自己的脑袋,洗手,去换上街穿的衣服,锁上门,后院去给老伴儿说一声,跟着俞荷去码头。

一路上婆孙两个一句话都没说,俞荷也不敢惹她阿奶。

到了店里,大家都不说话,马三面放下背篓,大家看俞荷大锅里煮玉米,一刻钟后闻着锅里甘甜的玉米味,大概熟了!

心情都不好,尤其唐大丫,他们两口子今年好好伺候想着卖小玉米呢。

“走吧,我陪你去前面摆摊!”俞荷锅里刚刚把二十穗玉米捞出来,俞有钱就回来了。

“三叔,你端着盆,我沿街叫卖,先问问张掌柜李掌柜看要不要?”俞荷强忍住笑,严肃的说。

“好!”

“好吃的玉米,五文钱一穗,瞧一瞧,看一看啦!”俞荷才吆喝就碰到两个来买烧鸡的熟人。

“玉米?五文钱!我看看!”这多便宜?假的吧。

“鲜嫩多汁,甘甜可口!”俞荷给两个人撕开玉米青色的皮看,“很便宜的,一个五文,去年比这小的一个我卖800文。”

“我们知道。”

两个人互看一眼,“买两穗!”

“谢谢惠顾,过段时间还有,到时候来小吃店买。”俞荷乐呵呵收了钱,一人递给一个。

“好吃的玉米,五文一穗!”

“盛京来的番麦,好吃的熟玉米,热乎乎的,一穗五文。”

附近的人听到俞荷的声音,出来看人。

小丫头好久不见。

怪想的呢。

“俞荷,给我买两穗!”

“俞荷,我要一穗,先尝个味道!”

“俞荷,我们都知道你躲货郎,没想到你卖起熟玉米!”

小老鼠终于出洞。附近认识的人笑着打趣,最少也要一穗。

俞荷一路叫卖过来,还没走到大道上,二十穗玉米售罄。

“这100文,你卖的甘心吗?”俞有钱忍不住问,你就不怕意图今年卖高价小玉米的人,堵着你打吗?

“叔儿,我早就说过,这是粮食,不是文玩,我要让它发挥粮食最大的作用。

而我,机灵可爱的俞小荷,作为大周农民中的一员,支持朝廷政策,积极推广新品种农作物,争做优秀小地主。“谁能奈我何?

俞荷被自己的厚颜无耻差点逗笑。

俞有钱却信以为真。

俞荷说出自己的打算,“我今年就种了三行玉米,大概能收二百来穗,家里种的迟一些有多,等我十天卖完,店里刚好接着卖。”

俞有钱顺着俞荷的话,想着家里三四亩的玉米。

就算一穗五文,已经是粮食中的天价,心里也不得劲。

不到一刻钟,俞荷嘚嘚瑟瑟回来了,马三面转过头,不看她。

李二娘默默地接过俞有钱手里的盆,去用水洗干净。

俞荷见大家各忙各的不说话,午饭时间还没到,就去看杂货店了。

“俞荷说,她要卖十天玉米,咱家地里的也就长成了,可以接着卖!”

要不舒服大家一起难受,俞有钱破罐子破摔撂下话,去街上买新做的豆腐了。

“阿娘,你——”唐大丫想让马三面出面阻止俞荷明天继续卖熟玉米。

十天,玉米的高价肯定会被俞荷干下来。

“去年,我们家该赚的钱已经赚了,今年种的人多本身价格就会降,何况俞荷卖的是大个的,我觉得今年谁种的都没她种的大!”也不能说好,只能说大。

“这玉米甘甜,明年我也要种几穗。”李管事一边啃玉米,一边笑着和旁边的人说。

相互的交流一下,大家都觉着玉米好吃,来问俞荷明天还卖不卖?

“卖的,每天二十穗,每人限购一穗,今天买了的人,明天不能再买。”

俞荷放下手里的毛笔,笑盈盈的说:“叔伯们可以让家里的孩子来买,一人买一个尝尝鲜,玉米很好吃的,嫩的可以做排骨汤,晒干能磨面。”

“谢谢,我明天一定让他们来照顾你的生意!”李管事苦着脸,嘴硬道。

“不用谢,我们家过段时间会加量的!”

俞荷站起来介绍道:“几位叔伯,要不要看看小店的其他货品。棉花,花生,还有新的酱油和辣椒酱,辣椒酱就是我们做麻辣豆腐的秘方。”

“五花肉随便焯水,用辣椒酱蒜苗一炒就好吃!”俞荷舀出一勺铺在碟子里,红辣辣,油亮亮。

这物,看着平平无奇。

“多少钱一斤?”

“现在做活动,一两十文,能吃好几顿呢。”俞荷拿土碗称了二两,给大家看。

几个大人互看一眼,道:“给我买二两。”

“好呐,吃着好,下次再来!”俞荷收了五个人的钱,愉快的一人装二两。

“炒的时候先放油炒辣椒酱,再放肉和蒜苗,放洋芋片一起炒也好吃。酱油,要不要也买点?”

“我们先学会这道菜再说。”几个人端着土碗走了,不会儿打发家里人来还洗干净的土碗。

俞荷每天卖熟玉米,没两天家里人都接受了,俞有粮去玉米地先挑缨子快干的做记号,俞老头也在后山的土坡上看,大多数都挂了缨子,要几天才能掰。

李秉昆接到下面人的汇报,有人在码头卖五文钱的熟玉米。

李秉昆的妻子白屏也得了消息。

六月二十四,俞有地带着成文买了50

斤米面去看岳母,也是替妻子给娘家上熟。

“妹夫,这是你哥专门从乌金山猎户手里花重金买来的兔子和野鸡,还有半只獐子腿,等会上炭火你亲自炙肉,别有一番风味。”

张氏听到敲门声,笑着继续和白永兴说,旁边一家人都陪在下手位。

“你大哥好歹是亲戚,帮忙打杂你也放心不是!现在学里人多,一忙就乱,自己人用着顺手。”

哐,哐,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90-100(第2/17页)

该死的,到底是谁在敲门!

“妹夫,让你哥先陪你喝一杯。我去看看是哪个街坊又来借盐。”

张氏起身,把碟子里的肉往白永兴面前推了推,不放心,又给他舀了一碗鸡汤,转过头冷着脸往大门来。

“怎么是你!”张氏看到俞有地气不打一处来,他们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俞家害的。

“岳母在家吗?我来上熟。”俞有地推开门,后面跟着两个张家粮食店的伙计扛着米和面。

张氏见了外人,连忙换上笑脸,道:“在呢,在呢,正好小妹夫今天也来上熟。”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掂量着。

张氏领着四个人进门,两个伙计按照俞有地的要求把米面放进正屋。

喔,这家人生活不错,桌上有鸡有鱼,还有炭盆炙肉架,富贵人家!

白永兴有那么一瞬的不自在,又像是没事人一样站起来,笑道:“俞秀才,怎么有空过来?”

“白秀才有礼了!”

俞有地笑着把钱给两位伙计,感谢道:“两位小哥,这就是我岳家,以后还有劳你们费心了。”

“秀才公客气!”

“我们一定给您办妥。”

李老太看着眼前模糊不清的人影,听声音认出了俞有地,嘴角蠕动,欲言又止。

“外婆,我是成文。前几次来看你,你都去小姨夫家了没见到面,你身体还好吗?”成文拉着外婆的手,轻声问道。

“我好。你娘呢?”李老太,半天,才说。

“我娘在码头开了一间小吃店,每天做菜卖饭,日子过得还行。她要供我和成城读书。成城就是白成斌,他也很好。”

白永兴突然说:“大姐夫,快坐下,一起吃饭!”

李老太也闻到一股肉香。

“岳母,您得空也去俞家村坐坐,我和成文刚刚吃过,就不打扰大家用饭。”

成文放开外婆枯瘦的手,老太太眼睛不好,耳朵很灵。

“外婆,我娘拿了五十斤米面给你上熟,等有空,你也到我家去看看。”

“我老了,哪里都不去。”哪里能去女儿家里,惹人笑话。

就是她两个儿子也不让。

等俞有地一走,白永兴觉得吃什么都没了味,随便吃了几口饭,答应了李老大去私塾打杂的事,草草了事回去了。

“这个俞有地,今天也算是办了件人事。”处处碰壁的张氏终于露出个笑脸。

“考上秀才,看着气势都不一样了!”

张氏给李老大分菜,笑着说:“赶明儿也给你缝一件长衫。穿出去看着都体面。”

“阿娘,这鸡肉柴你咬不动,就喝碗鸡汤吧!”张氏给李老太端了满满一碗野鸡汤。

“你吃,孩子们吃!”李老太舍不得自己吃。

“都有呢。你大女婿送了五十斤米面,明天给你做杂粮疙瘩汤。”

“哎。”

第92章

“阿爹,五十斤米面,吃不了多长时间,舅舅家人多,我明天早上找小张哥再给外婆买二百斤杂面吧。”回去的路上成文提议道。

俞有地闻言,认真的看着长子,看他是理会了自己的意思,还是本身善良。

成文吓得以为自己说错了话,却听阿爹笑着说:“行。明天中午送过去吧,早上都出去干活了家里怕没人。让小张给你帮忙。我们后天早上再回去也不迟。”

“是。”

俞有地笑看着长子的紧张和得到允许的高兴,小孩子才把什么都写在脸上。

又何必纠结他的动机。

因为惦记着买杂面,成文早上背了一个时辰的书,就去张家粮店找小张哥帮忙。

“昨天不是才买了米面。都是上等的粮食。老人家一个月都吃不完。”

“外婆心善,肯定要和舅舅他们一起吃的。”

成文简单的说了一下外婆家的人口,小张和小吴听了也觉得对,老人爱孩子不舍得吃独食。

“那什么时候送过去?”

“午饭时间,我现在买菜回去给我阿爹做饭。”

成文买好粮食,提着新鲜的青菜回到住处,先蒸米饭,再练字,等饭熟了,时间差不多,开始用五花肉炒青菜。

自己先吃了一碗,急匆匆来粮店,又等了一会儿,小张和大嘴巴的小吴才送货回来。

“小俞哥,让你久等了。我们吃口饭。”

成文觉得幸好自己来的早,看两个人浑身都是汗,连忙说:“没事,你们先吃饭,不着急的,不着急你们慢慢吃。”

等小张小吴吃过饭,成文帮忙,三个人把四袋杂面抬到手退车上,往南街走。

“小俞哥,你和俞秀才真有善心。”小吴偷懒让小张推车,甩着手走,笑着说。

“哪里哪里。”家务事也不好多说。

“我看,你舅家也挺富裕,獐子肉贵得很,昨天那一块要三两银子呢!”也不知道成文小哥和俞秀才昨天吃了没!

“那獐子肉,和普通的猪肉比哪个好吃?”

“我也没吃过。我昨天和我阿爹吃了去的。”大舅母也不可能留他们父子吃饭。

小吴眼睛骨碌一转,替成文打抱不平,道:“昨天你和俞先生送过去的米面值一两五百文钱,你舅母连一顿饭都舍不得给你吃!太过分了吧。”

“我舅母看不起乡下人——”成文脱口而出,愣了一下连忙解释道:“大人之间发生了些事,关系不好。”

他没发现小吴攥紧了拳头,沉默一路。

张氏正给大家舀饭,又听到敲门声,不理会,她今天做了面条,给李老太做的青菜疙瘩汤。

“娘,这杂粮疙瘩汤好消化,老大和孩子们正长身体,天天干活累的很,我给做了白面饭。”

“好。我喜欢吃疙瘩汤。”李老太笑呵呵的接过自己的碗,低头喝了一口,又是酸菜,连盐都尝不到,唉。

门外面的三个年轻人没了耐心,成文也不讲究了,砰砰砰砰接连敲门。

张氏吃了半碗面,实在忍不住,才来开门。

“成文啊,有什么事?”

成文一把推开张氏,小吴和小张卸了门槛,推着粮车进了院子。

见三个人搬东西进正屋,张氏才慌了,笑着说:“成文,放着放着,我让你两个舅舅搬——”

屋里,成文小吴和小张,都看见桌子上的两样饭了,老太太吃酸菜疙瘩汤,他们吃肉臊子白面面条。

“成文——”张氏脸色难看的想要解释,成文冷眼看了她一眼。

“看不起乡下人,把乡下人送给老人的面就不要吃啊!这是当了彪子还要立牌坊。”

小张一下拦住愤怒的小吴,忙道:“你少说两句吧,这是人家的家务事。”

“你们虐待老人!”小吴喊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90-100(第3/17页)

“我要告诉俞秀才!他买的米面老人是一口都没吃上!”要不是俞小哥心善,不知道被瞒多久。

见成文不说话,只卸面,小张赶紧帮忙,不等张氏拿扫把赶人,卸了面三个人推着

车气愤填膺的走了。

“俞小哥,别伤心了!”走了很远,错过了成文回去的路,小张不得不出声。

“今天多谢你们。还请替我保密。”成文拱手,看了眼路。

“俞小哥放心。”小张答应了。

两个人回去。小张又嘱咐了小吴,今天所见所闻不要传扬出去。

等他下午送货回来,店里上到掌柜下到客人,都知道住南街的俞秀才岳家大舅哥一家虐待老人把女婿送的上等米面自己吃,给老人吃剩菜馊饭。

“不是让你不要说出去吗?”小张把绘声绘色还在讲的小吴人群里拉出来。

“凭什么不说。他们把俞秀才的好心当驴肝肺,欺负老人,事实如此。又不是我编造他们。”

小张叹气,他们都是乡下人,只托着亲戚关系在这边混口饭吃。

最是羡慕俞成文和他们一样,却能读书识字,成文第一次来买面,并没有看不起他们,渐渐的多了接触,跟着他也学了几个店里常用的字,学了些敬语,心里又感激又高兴。

偏偏这次坏事了,舅家不善,恐怕影响了成文的名声。

这话也不能说出来,小吴说的是事实,他当时也生气。

事后一想,也勿怪俞秀才买的多,不多不行啊,只怕他也是没想到他们竟然一口都不给老人吃!

好大的胆子。

“成文,想什么呢?”到了白水镇,俞有地下车,惬意的感受着熟悉的风,这会儿,俞荷他们已经回家了,他们也尽快回去。

“阿爹,我没事。”

“没事就快走,到家别这样蔫呆呆的,让你妹妹有机会说我的不是。”俞有地故作严肃的说。

“把你最近一段的学习情况说给你爷奶听听,好叫他们高兴高兴。”

“是。”俞成文打起精神来。幸亏他多买了杂面,应该会给外婆吃饱吧!

这会儿,张氏气的摔摔打打,她今天下午去干活,没一会儿就有人对她指指点点,总算一个相熟的人拉住问了问。

“又是俞有地干的好事!他送粮就送粮,故意嚷嚷的人尽皆知,还说我虐待老人。那点破粮食难道我们家买不起吗?做一点点事就要人都知道,自己博得好名声,带累我家,真是心机深沉。”

“阿娘,你自己说说,我虐待你了吗?”张氏气愤的朝李老太咆哮。

“没有没有!”

李老大看不下去,他知道坏名声后果严重,连忙说:“四个男娃要娶媳妇,四个姑娘还要嫁人。别指着我阿娘训。得想想办法。”

何尝不知道是妻子做的过分了。

也惹了众怒。

“我马上带着行礼,去私塾,你们在家好好对阿娘,阿娘最近针线不要做了,先给她扯布做身好衣裳,让阿娘没事就出去和邻居们唠唠嗑,说说话。”

李老大晚饭不吃了,卷铺盖头也不回的走了。

张氏气哭了,又想到后果,不说孩子还小,再让白家有借口辞退了老大,她的一番苦心不就白费了吗!

“俞有地这个遭瘟的,碰到他就准没好事!个灾星。”

张氏摔碟子骂碗,煮了一锅杂面疙瘩汤,到底不敢一家人再吃两样饭。

一家人吃着俞有地买的面,心里恨不得把俞有地撕了。

“俞荷,我们回来了!”

俞有地耳朵烧了一路,觉得是家里人都想他了,结果大门锁着,父子俩连门都进不了。

宋老太看上去苍老了十岁,听到俞有地的声音晃晃悠悠过来说:“都去田里干活了,去了不到一个时辰,张家湾的田里掰玉米,水稻田里拔草去了。”

“多谢宋大娘告知。”俞有地笑着说。

宋老太看着面前这个,红光满面,憨笑的俞有地,眼泪刷的下来,急忙背过身去。

“成文,爬进去,先把行礼放好。”俞有地对俞有功的事有所耳闻,不便多聊。

“是,阿爹。”

成文爬上篱笆院墙,跳进院子里,俞有地把自己的行礼递给他,就大摇大摆去张家湾。

成文找到钥匙,开大门,果然不见阿爹的人,宋老太还在,就说:“宋阿奶,进来坐坐?”

“不了。我锅还煮着呢。”

成文合上大门,先厨房里生火,烧水洗了个澡,院子里擦干头发。

人还没回来,就先把米饭蒸上,后院出来拔菜,夏天的菜园,辣椒青菜西红柿包菜葱应有尽有,韭菜都老了也没人吃。

他们家因为卖饭,阿爷舍得地里施肥,蔬菜各个长得好,比他两文钱买的青菜大一倍多。

摘菜的时候,成文就随手捡净,回来厨房淘好,一边控水。

这时候,先听到俞荷的声音,接着就是一家人都回来了。

成文忙厨房里出来,马三面看到大孙子,立刻怜爱的说:“老大家的,我怎么看着成文都瘦了?”

“我也觉得。”打量儿子长个子的李二娘赶忙搭话。

“父子俩在外面能吃上什么好饭,明天给擀面条吃臊子面。”

成文和二叔三叔打招呼,帮忙从牛车上卸青玉米。

“怎么现在就收玉米?”

“卖熟玉米的,一穗五文。”俞有钱看看洗手去的罪魁祸首无知无觉。

见锅里做好的米饭,马三面把长孙夸的脸都红了。

俞有地听不得阿娘一句夸人的话,打过招呼,去洗澡换衣服洗头发。

李二娘忙前忙后给帮忙递东西擦头发,夫妻俩说不尽的话。

“你别担心岳母,上熟我给买了五十斤米面,成文买了二百斤杂面,往后我们多去看看,多走动走动!”

“嗯。”李二娘心里五味杂陈。丈夫和孩子连娘家的一顿饭都没吃上吧。

“别多想,张氏让我不舒服,我也让她不舒服。我可不是软柿子。”

“你是硬柿子。”

李二娘被丈夫的话惹笑了。

“说说吧,你咋给她添堵了?”

俞有地就一五一十的说起送面的事情来,“……我本来是让两个人给我做个见证……”

“这么说,白永兴又收到学童了?”

“应该吧,他名声还不错,今年有望更进一步。我听同窗们说,县学的王教谕很看好他。”

俞有地抬头见妻子生气,忙道:“你不知道张氏给他吃啥?”

“吃的啥?”

“吃的獐子肉,听说此肉香而不柴还大补!哎呀,我哪天也进山放两个夹子去!”

俞有地说着去倒水了。

第93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90-100(第4/17页)

他大舅母也太狗眼看人低,这么好的菜父子俩肯定一口都没吃上,不是人!

李二娘气愤的心里骂道,以后再不送米面了,都是一起养大的孩子,李世涛还是长子呢!

马三面厨房里小声问成文,“你爹,真县学里读书去了?”

“当然了。孟世伯,李世伯,还有吴世伯他们四个一起去的,阿爹天天早早起来去县学,中午吃了饭又去,晚上阿爹都在背书,抄书,我也跟着抄了一本《大学》呢。

阿爹还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偶尔会去外面吃饭,探讨学问,做诗。九品官的吴主簿举人出身,管河道,是吴世伯的亲戚,阿爹也说上了话。

白姨夫也在县学学习,他跟王教谕关系好,是王教谕看好的举人苗子。”

马三面俞老头点点头,俞有地这是准备今年试一把了吧!

有这心气,也是好的。

就算时间仓促,准备不足,到底是让人感觉到了一点希望。至于考的考不上,今年不行,再学三年,万一以后考上呢!

“你爹去读书,你一天都干点什么?”马三面对孙子更宽容。

“我一天到晚在家自学,先生布置的功课做完,还有阿爹下学回来当天县学的学习任务有时候也让我做。

我认识了粮店的小张哥小吴哥,他们给我说哪家是哪家人,有什么亲戚,县学里的学生,教授他们都认识,有时间我跟着他们一起回去附近走走,人家的店铺怎么经营,订货。反正比在学堂更踏

实。”

“三顿饭,都是你做的吗?”唐大丫笑问道。她家成武会做饭,成文一个读书人也会做饭?

“那可不是么。买饭菜贵得很,像我们家卖的炒菜米饭,人家要十二文,味道很一般。”成文说到这里,左右找俞荷。

阿娘做的饭好吃,连带着他也不喜欢吃买的饭菜。

“一把青菜一两文,一个鸡蛋两三文。物价贵。布料贵但颜色鲜艳好看。我听说俞荷端阳节卖绒花出名了?”

大家七嘴八舌和成文说俞荷卖绒花的事,她被阿奶限制了。

家里不让做绒花,成文就把买的丝线没拿出来,准备晚上拿给阿娘先放着。

“万一你爹今年考中,我们家的烧鸡就是名副其实的举人烧鸡了。”俞有钱笑着说。

俞有地门里进来,听到这话,也没说什么,大家默契的各忙各,不会儿,饭熟了。

转眼二十八,俞荷先收到了二婶给准备的生辰礼物——一双好看的绣花布鞋。

“谢谢二婶,二叔!”

唐大丫开了头,俞有地赶紧拿出他准备的厚礼——一本《大周律》,一本《天工开物》,还有一本讲穷书生和富家小姐的章回体小说《白小姐》。

俞有地趁机摸摸女儿毛绒绒的包包头,笑道:“旦逢良辰,顺颂时宜。”

“谢谢阿爹,最爱你了!”比心!俞荷高兴的行礼,忙接过书。

哥哥们送的纸笔,姐姐送她两条手帕。

赵娟俞有钱给俞荷买了一条粉红色的绸面马面裙。

马三面俞老头给买的同色外衫,李二娘准备了一套里衣和香色的裤子。

“俞荷,要不要现在试试你的新衣裳?”赵娟笑着说。

俞荷忙点头。

马三面婆媳四个人一起打扮起俞荷。

俞荷换好里衣,穿上新袜子裤子鞋,就被阿奶抱在怀里穿外衫系裙子。

俞梅拿着梳子等着给她梳头,李二娘赵娟也等在旁边。

“像个年画娃娃,穿这身真好看。”

“俞荷脸圆,留须须头,梳中分,左右编梅花辫,垂在耳朵前,后面的头发披着。”

被阿奶抱在怀里的俞荷,只觉得六双手在她头上动,头皮还怪舒服。

“阿娘,辫两根五彩绳,会更好看。”俞梅小跑着去取五彩绳。

李二娘小心的给她把头发梳开,抹了点点桂花头油。

等俞梅把五彩绳拿来,赵娟和李二娘一人一边给编辫子。

“阿娘,妹妹的须须头(刘海)长了,我给剪短。”

“果然好看。”赵娟比了比长短,用头绳扎好发尾,李二娘也辫好另一边。

李二娘认真的看着女儿胖乎乎圆嘟嘟的笑脸,头发这样梳更乖,有福相。

“体面。”

俞荷等姐姐小心翼翼剪好刘海,要下来,被马三面强抱出来给大家看,“我俞荷好看吗?”

“好看。”

“像个小仙童!”

“小仙女!”

“等我一下!”成城小跑着书房拿笔,给俞荷眉间点了一个小红痣。

“还是我孙儿成城,最聪明!”马三面毫不吝啬的笑着夸道。

“这看着一下就不一样了。”

龙龙拿来一对自己做的绒花卡子。

唉!

俞荷心里叹口气,看着家人,笑着说:“我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感谢大家给我过生辰!”

说完,俞荷一边大摇大摆走路,一边做鬼脸,一会儿又学猪八戒挺着个肚子,一会儿学大圣东看西看,一会儿又是细碎婉约的女步,一会儿又跳起了秧歌舞。

惹得全家捧腹大笑。

“鬼灵精,都哪里学来的!”

等大家笑够了,俞荷窝在阿娘怀里强烈要求换下新衣服,这衣裳大家看着好看,她穿着热,一点不透气。

“阿娘,我要我的长衫!”

“好好好。”

李二娘笑着帮忙解裙子袜子,只留全腰和短裤,给俞荷换上橘红色细棉布长衫,这色还是她们自己染的,留白成了一朵朵细的小白花,孩子穿着凉快,活泼。

中午,李二娘做了一锅臊子面,先给俞荷一碗荷包蛋长面。

“生辰快乐,快吃!”

“谢谢阿娘!”俞荷接过筷子,笑着说,埋头干饭。

晌午,家里人都去干活了,俞荷地里转一圈回来,躺床上偷摸拿出《白小姐》。

一翻开——又是繁体字!

还是文言文。

阿爹真是良苦用心。

俞荷苦着脸只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白小姐》没有它的序夸张,开篇先介绍的是权贵家族的各种礼仪规矩,庭院布局,家庭成员结构等。

俞荷对照自己,学了女子行礼的手势动作。

啪嗒,书脱手,人已经睡着了。

“可得长生吗?”

“不能!”

不学不学。

“我们俞荷,有唱戏的天赋!”晚上马三面还和俞老头开玩笑说。

“扮相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俞老头跟着笑。

“这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90-100(第5/17页)

七月初的一天,俞有地心情大好,晚上乘凉,随意的和大家说:“我准备参加今年的乡试,家里谁跟我去达州?”

停顿了一下又说:“老二老三都去的话,就把成文几个兄弟都带上,我们坐船。”

马三面和大家商量了一下,坐船一个人得五两银子,都去的话,太花钱。

“阿奶,我们有钱。”成义抢着说,“是吧,大哥,成城?”

这次轮到他出门,可一想去达州,哥儿几个来去也有个伴。

马三面一看不用家里出钱,就不管了。

等孟世宾吴怀仁李文梁张秀才来家里叫着去县里结保报名,俞有地决定带着兄弟五个都去。

办好互结手续,俞有地决定早早出发,去省城找找新书,看能不能临时抱个佛脚。

俞有地去考乡试,亲戚们都知道了,赵芳元哈哈笑着来,说要去张罗他们的吃食。

“你们这么多人,带一个自己的厨子,吃啥都方便。我不要钱,跟着一起去溜达溜达。”赵芳元笑着和俞重马三面说。

八个人,五个孩子,确实需要一个见多识广的长辈带路。

“亲家愿意去。是我们的荣幸。花费我们包了,要不然我们也过意不去。”俞重考虑了一下,郑重其事的的感谢后笑着说。

“好。那我回去准备准备。等你们看好了时间,通知我。”赵芳元笑着摸摸外孙的头,走了。

李二娘妯娌三个先给大人准备衣物,成文带着几个弟弟准备自己的行礼。

俞荷俞梅成了家里最闲的人。

赵芳元回家,第二天早上先找赵德花,拿上她要带到省城的东西,再去找赵德海打听赵秀才的住处。

“我们老远的去,怎么算都是亲戚,不上门也不好,我也没有别的意思——”赵芳元拐弯抹角的说。

“大伯,你就是有别的意思也行。我们庄户人家能借上势,更好。只是我大伯迂腐的很,连我堂妹都能薄待,我怕——”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见不见,能不能受待见,看我的本事。”

送走赵芳元,赵德海一边担心坏事,一边心情忐忑的给自己亲大伯赵芳龄写信。

先把堂妹的事从头到尾大概提了提,之中也介绍了俞有地是男学堂的夫子,本人教书认真。

知道赵芳元的目的,把俞有地都怎么教学生的大概也提了提,写着写着文思如泉涌,洋洋洒洒三页纸。

赵德海写完,自己觉着很满意,等墨迹一干装到自制的信封里,封蜡,盖上家族的印信。

又准备了些土干菜,就等赵芳元来取。

七月初十,是出行的黄道吉日。

俞有地三兄弟赵芳元带着成文五个孩子,从白水镇上了早就联系好的一条邓家的商船。

“一路顺风!”马三面朝儿子孙子挥手,笑着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千亿未婚妻空降冰帝之后 放手后,黑月光为我发了疯 天知道,我是文和?![三国] 卡萨大陆种地日常 我娘是枭雄的白月光 未婚妻成为长嫂后 被误认为是顶级Alpha之后 佳偶天成 女首富[八零] 直男在bl恋综成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