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40-50(第1/15页)
第41章
打发孩子们去玩,马三面几个大人一起商量,土墙房子也有很多种盖法。
随便砌墙能住人就行,还是要盖小两层,最后屋顶盖瓦片还是石板,椽子梁柱用什么木料,请哪家木匠都有讲究。
“阿娘,盖就一次盖好的,以后有钱把这院也一起修,门面换成青砖,做四扇门,做带窗花的大窗户。”俞有钱财大气粗。
“老大,你的意思呢?”马三面希望俞有地继续考科举,又怕他压力太大临阵脱逃。
“我的意思是,先存木料,我们山上的树能砍的都用上,省钱,再要跟人买的慢慢来。老三说的对,这次修后院,就一次修好,管个几十年上百年的最好。”
马三面点头,是这个理。
“要真后院修出来好看,老大你自己要加把劲儿!”马三面开玩笑说。
“是。我好好存钱。”俞有地把抄书存钱两个字省了,大过年的别扫兴。
俞有钱拿过草图和俞有粮商量房间的大小布局,他说俞有粮只听。
赵娟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说起靠南,但冬天湿冷湿冷的很冷,烧炭取暖费柴费钱。能不能学我阿爹,每间住人的房间咱修个北方的大炕,烧树叶稻草,屋里就能暖和。”
“能行。”俞有钱见过火炕,把这个记上,再就是窗户窗花,请哪家木匠。
“走亲戚的时候,我好打听打听,请家好木匠做个计划。”俞有钱算是把盖房的事包揽了,马三面俞老头觉得也行。
“慢慢来,找做事说话实在的。先不声张。”俞老头再三斟酌,嘱咐道。
俞荷跟着俞梅成文挂好灯笼,听着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跑到村里晒谷场去。
整个俞家村背靠远山近处都是良田,他们家大门出来不远就是通往赵坝村的官道,三辆马车能并排走的大路,往西几步是宋老太一家。
再往西走路边背后都是人家,从大路上一个小路到了村中央,见两棵大柏树和一棵冬青树旁边有一口全村用水的水井,往前就是晒谷场,正中央是俞姓祠堂。
祠堂周围都是俞姓人家。现在祠堂大门全开,老远就能闻到烧香和蜡烛的味。
孩子家里坐不住,几个人提一个灯笼来晒谷场玩,一边捡掉在祠堂外面掉在地上的哑鞭炮。男娃胆子大,捡到一个就用香点着,发出啵的一声响,吓得其他孩子连忙捂耳朵哈哈笑。
成文和村里的孩子都不熟,带成义成城进祠堂去看别人上香。
俞荷就这半年没有出来玩,和小伙伴们已经生疏了。俞梅的朋友现在都在家里帮忙做饭。
“姐,我们回去吧!”二哥没出来,肯定在厨房做好吃的呢。
“好。”俞梅牵着妹妹的手一路往回跑,夜里黑洞洞的害怕。
“县上正月十五有花灯,街上很热闹,不知道今年爹娘会不会带我们去舅舅家。”
“姐姐想去吗?”俞荷反问,三家因为小哥的事都闹僵了,今年说不好。
“想去又不想去。想去看花灯,不想去舅舅和小姨家,我知道他们都看不起我们。”
为什么要别人看得起?
“那等十五再说,要去也要早点去,去晚了就赶不上了。”
俞荷笑着说:“姐,我们到家了!”
大门口挂着两个红亮亮的大灯笼,阿爷在门口背着手抽烟等他们呢。
“俞荷,俞梅,你哥呢?”看到两个孙女回来,俞老头笑问道。
“祠堂和族长爷说话呢。”俞梅道,进了大门,才没刚刚害怕了。
“二哥,什么时候煮饺子?”俞荷厨房门进来,看到成武就问。
“要等子时,还有一个时辰,你先去睡一会儿,时间到了我叫你吃饺子。”成武在炒黄豆,明天待客用。
俞荷哒哒去正屋看了眼,大人们还在讨论建后院的事。
对了,她的洋芋种得早早备好。
“阿爹,给我的一百斤洋芋,我要十五过了就种,我自己取,还是你给我?”俞荷拉拉俞有地的衣袖,小声说。
俞有地
抓着她的胳肢窝,把孩子抱进怀里,摸摸孩子冷冰冰的小手,把俞荷当娃娃斜抱着给她暖手。
“你自己取,但要给钱。我花五两银子买的,给你便宜点,给二两。”
“没问题!”俞荷悄悄地给他比ok!
真聪明,还嫌他要价低了,俞有地忍不住一笑,“赶明儿我带你去县务农司买新出的种子。”
“谢谢阿爹。”
“不用谢。”
看着丈夫脸上带笑温柔的和俞荷说话,李二娘心里一阵甜蜜,丈夫对她和孩子们好的没话说。
马三面看长子笑着逗孩子也跟着笑,老大像他爹,她第一次见俞重就觉得人格外亲切好像在哪里见过,他长的高,那么多人站在他旁边,她一眼就看到了他。
老大比老头五官长得更精致些,斯斯文文,白白净净,高高瘦瘦,十几岁时有好几个家境殷实的姑娘打听。
那时候李秀才还在镇上教书,李二娘是儿子恩师的长女,长相甜美,两个人家境出身相配,王婆保媒,双方欢喜,一结良缘,四节八礼从未断过。
现在她虽然对李家有些意见,但对李二娘这个长子媳妇很满意。
有时候她想,李家怎么把日子活成现在这样呢?当初他们家从镇上搬到县里也有小一百两的积蓄,就算县里租房子花钱,怎么这些年就能把钱都花了!
想到此,马三面一阵后怕,再看,长子温柔的给小女儿拍背,孩子睡着了,圆溜溜的脸胖乎乎肉嘟的可爱。
“阿娘也不用担心,我们俞荷聪明着呢!”俞有地朝马三面笑着说。
“嗯,聪明。”和她外公一样聪明!马三面忍住了没说。大过年的她也说点好听的,儿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
俞有地就这样抱了俞荷一个时辰,子时一到,俞老头焚香磕头重新点灯上香,俞有钱领着成文几个哔哔啵啵放鞭炮,厨房里李二娘马三面成武下了一锅饺子,正屋再热闹起来。
俞荷听着鞭炮声醒来,看见桌子上圆鼓鼓的饺子强从俞有地怀里起来。
“阿爹过年好,子时了,我要吃饺子。”
“自己去厨房端碗。”俞有地把她放在地上,也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
吃过一碗热乎乎的饺子和汤圆,俞荷回屋睡觉,大人们要守到天明。
“过年好!”
“过年好!”
大年初一,成文几个男娃去坟上点灯,祠堂点灯,家里上香,放过鞭炮,去厨房等早饭。
“阿奶过年好!”
“阿娘过年好!”
“成武哥二婶三婶过年好!”俞荷一边叫人,一边作揖。
“俞荷过年好,又大了一岁,等会跟着哥哥姐姐给你阿爷阿奶磕头要压岁钱!”
赵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40-50(第2/15页)
看着穿着胖嘟嘟,戴着兔毛帽,说话脆甜活泼可爱的小家伙,恨不得这是自己的孩子。
“阿奶,祝你笑口常开,身体棒棒!”俞荷笑着对马三面说。
马三面立刻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给她,“个灵精淘气包,阿奶也祝你开开心心,茁壮成长!”
“谢谢阿奶!”俞荷笑眯眯一揖到底,扭头拿着红包出去显摆。
“龙龙,阿奶发红包了!”
“阿奶,过年好!”成义冲在最前头门里进来高声喊道:“祝阿奶阿爷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好好好,大家都好!”马三面脸上笑开了花,挨个儿给孙子们发压岁钱红包。
吃过早饭,一身新衣服的成文领着六个弟弟妹妹给马三面和俞老头磕头拜年,俞老头又给孙子们发了压岁钱。
俞荷跟阿娘在厨房里拆红包,有二十文,阿奶给了十文,阿爷也给了十文。
“俞荷,等我肚子里的娃儿出生,你是姐姐,你也要给他发压岁钱。”赵娟一身桃红罗裙,笑盈盈进来说。
“我现在就给他压岁钱,三婶你先替他收着!”俞荷语出惊人,红包里装了五文递给赵娟。
“哎呀,我这口开的太快了!”赵娟一拍手笑着道,看向李二娘和马三面。
“拿着吧,俞荷的一片心意,她喜欢这个孩子!”马三面笑着说。
“这多不好意思,俞荷,去,找你三叔要压岁钱。”赵娟收了红包,指使俞荷去找俞有钱。
“对,三叔给我压岁钱,我再发给龙龙!”好主意啊!
赵娟等俞荷走了,把红包放在贴身的口袋里,坐下灶门里添柴。
“二叔,三叔,过年好,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不多时俞荷脆生生拜年的声音传进厨房,惹得马三面李二娘赵娟跟着笑。
“真是个调皮蛋儿。”
俞荷给龙龙发了十文的压岁钱,成文几个哥哥也给俞荷龙龙发压岁钱,俞梅也给了俞荷包了一个小红包。
村里长长一串四五岁的孩子,来俞荷家拜年,马三面拿出准备好的小红包,李二娘唐大丫赵娟端出家里的炸花生炒黄豆炸面叶炸丸子给每个孩子装了一兜兜。
“俞荷,跟我们一起去玩吧!”邓虎接了花生和黄豆叫俞荷也去拜年。
马三面笑着说:“去吧,带上龙龙,别贪吃,各家的好吃货都给我带回来!”
第42章
阿奶把她说的有多馋!
俞荷跟着龙龙去村里认门,各家吃食差不多,几十个孩子要给一样的,其他稀罕物也给不起,都是自己做的炒黄豆花生炸货等。
族长笑呵呵给他们一人分了一小牙苹果,咬一口甜滋滋的,惹得俞荷想——挖他的苹果树。
“俞荷,我这有两个苹果籽,你试着种种。”邓虎见不得俞荷羡慕的看着人家,笑着说。
“谢谢虎哥,你怎么知道我想种苹果树。”俞荷珍惜的用小手帕把苹果籽包好。
“我爷说你有地要种。我们回去吧。”邓虎挠头笑着说。阿爷说他再不好好背医书,他就收俞荷当徒弟,给他当师姑。
想想都可怕,俞荷还是好好种地吧!
俞荷回来,见阿爷带着大哥提着年礼和一只纸包烤鸭要去族长家拜年。
俞有地屋朝她招手,俞荷跑的飞快把自己口袋里的吃食,都掏给厨房的阿奶。
“这孩子,怎么真都带回来了?你们都吃,这也太多了。”
赵娟捡起一个尝了尝,又放下了,说:“没娘和嫂子们做的好吃。”
俞荷跨过门槛回正屋,“阿爹,你叫我?”
“我带你去给你邓爷爷拜年。”
“好啊。上次我给他送过烤鸭,这次就拿烧鸡和米糕吧。”
俞有地提着年礼,俞荷信任的拽着阿爹的手一路蹦蹦跳跳。
“阿爹,你好厉害呀,单手就能把我提起来!”俞荷在邓郎中家门口停下,仰着头崇拜的说,小手悄悄的整理衣服。
俞有地看的失笑。
邓郎中家里已经有客人,他在俞家村以及附近的村庄都有病人,今天初一病人家属从家里赶来给他拜年。
“邓郎中,俞荷多亏有你!”人太多,俞有地拱手行礼,把邓郎中对俞荷的善举一言蔽之。
“有地贤侄客气了,快请坐!”邓郎中热情的请俞有地坐,要不是屋里客人多,他都要说说俞荷,这孩子,好好教养将来不会比别人差。
“邓爷爷过年好。”俞荷给邓郎中长长的鞠了个躬。
“俞荷乖。去厨房找你邓奶奶,邓虎也在厨房帮忙呢。”
邓郎中又叫邓虎来带俞荷玩。
屋里,邓家的客人有个赵家坝村来的,认识俞有地,给大家介绍他就是赵家村学的夫子。
“……俞先生教得好。针对不同的孩子,俞先生都会因材施教,我家那个钻研玩的,现在都识得几个字。”
“不不不,是令郎聪慧。”俞有地一下叫出这人孩子的名字,赢得满堂夸。
俞荷被邓虎带进厨房,邓三婶拿出一碟子好吃的招待她。
“快尝尝,这是我炸的猪肉条,这个是糖花生,这个是苹果红糖糕,我也觉得很好吃。这个是面果子,这个是你邓爷爷做的山楂山药片,是蒸出来的,还有……”
俞荷有些招架不住邓阿奶的热情,给就拿着,趁人去看锅,把不想吃的装进兜兜。
俞有地见邓家客人越来越多,叫俞荷回去了。
邓三婶又给俞荷塞了一包零食。
“改天来家里玩!”
“好。谢谢邓
阿奶。“俞荷给邓三婶挥挥手,抓着俞有地的手跟着回去了。
邓家的客人吃了一顿猪肉丸子大烩菜和馒头,陆陆续续去村里走亲戚。
俞荷回来家里也有客人,看阿爹去陪客,躲进厨房给阿娘几个散邓家拿回来的零食。
“阿奶,快尝尝邓阿奶的好手艺!”
马三面吃一口脆甜的面果子,笑着说:“还是邓家的手艺好,这果子做的比永明府张家的都香。哎吆,还有杏干蜜枣,你这小口袋不一般。”
“你们三个都尝尝,这像是店里买的。”马三面给李二娘唐大丫赵娟一人一个果子杏干蜜枣。
“这杏干真好吃!”赵娟吃了一口夸道。
李二娘跟着点头,糖用的多,酸甜酸甜的,确实好吃。
“听人说,邓郎中一家好像是从盛京来的!”唐大丫突然来了一句又捡了一个面果子嚼的嘎巴脆。
“肯定大地方来的,只这口吃食就不简单。”马三面没当回事。
“还是我们俞荷有面儿,这一口袋有一斤多呢!”赵娟再取了一个杏干慢慢的嚼。
“想吃杏干还不容易,今年野杏子下来我们也晒点杏干。”马三面把口袋还给俞荷,“多了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40-50(第3/15页)
食,你留着慢慢吃,自己玩儿去吧!”
“好。”俞荷把零食口袋放到自己屋里,准备晚上了给阿爷哥哥们分。
有几个赵坝村的学生来给俞有地拜年,马三面特别高兴,留他们吃了饭回去。
俞荷睡午觉错过了。
初二,俞有钱带着赵娟龙龙清早起来就去赵家拜年,俞有粮来问马三面唐家去不去?
“去吧,你一个人去走一趟,快去快回。”马三面给装了相同的年礼。
跟着顾大安背个大背篓带着俞有花四个孩子来俞家拜年,俞荷给连生四个拿吃的当陪客,连明和连辉穿了一身新棉衣,个子和她一般高,浓眉大眼,双眼皮,高鼻梁,很可爱。
“三表哥,四表哥,这个五香花生好吃。”俞荷又端来满满的一碟水煮花生。
“谢谢。”连明喜的笑出一双好看的小酒窝。
“你们过年放炮了吗?我不敢放。”
“我敢!”
“我也敢。”
俞荷当即拿出半串鞭炮,三个人厨房拿长长的柴引火,院子里点花炮玩儿。
炮放的嘭,嘭,嘭响,吓得厨房做饭的马三面一惊,面色一紧,又一紧,安慰自己过年不能打孩子。
“哎呀,这是俞荷吧,半年没见都长高了!”
这又是谁?俞荷迎声音看过去,大门进来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妇人,用木簪挽着头发,穿一身红色罗裙,手里挽着一个靛蓝色的包袱。
喔,是她小姑姑俞有丽呀!阿奶阿爷的老生胎宝贝小女儿。
她身边走着一个三岁的女孩,后面跟着的小姑父王秀才一身灰色长袍,束发带着灰色纶巾,身高约五尺高,手里提着两瓶酒。
连明连辉跑过来和俞荷排排站,这两个人是哪家亲戚,不认识。
“小姑姑,小姑父,过年好!”俞荷笑着问好,带着两个小表哥去厨房给阿奶报信。
“俞荷,你等等,我有话问你。”俞有丽叫俞荷,俞有地屋里出来看。
“他小姑父,真是稀客稀客,快进屋!”俞有地喊住俞有丽,领着王秀才进屋。
俞有花端着花生炒黄豆炸面叶厨房出来和俞有丽正屋坐下说话,姐妹半年多没见,刚要说话。
“听人说,家里八月开始在码头摆摊,到现在赚了一百多两了,大哥,是不是真的?”俞有丽一开口顾大安几个人面上闪过一抹尴尬。
俞老头看了眼瘦了许多的俞有丽,背着手出门,还叫走了连生和连鱼。
“姐和姐夫接了家里卤肉的营生,怎么没人和我说一声,我也是俞家的女儿啊,我们家孩子爹要继续考指着钱用呢,我坐了空月,也不见家里来看看。”
嘭,俞有丽拿起桌子上俞有花端来的花生碟往地上一摔,嚎啕大哭起来。
好吓人!要进正屋瞧瞧的俞荷,带着两个小表哥连忙躲进自己屋。
马三面听第一声就厨房里冲了出来,站正屋里骂道:“王有才,你是死人吗?大正月的谁让你们来号丧的,给我滚出俞家!”
骂得好,就知道以阿奶的火爆脾气,非收拾他们一顿不可,她可是吃软不吃硬呐!
“岳母,坐了空月有丽身子不舒坦,性子变化无常,是我的不是。”王秀才赶紧解释,忙拉俞有丽一把让别哭了,示意说正事。
马三面心里的馒头已经掰破了,怎么可能让他们两个舒服。
“有丽,你是出嫁的女儿,不会说话以后不要没事回娘家,你哥哥嫂子们还要脸。王秀才你考不考科举,关我俞家什事,我俞家给你借不上力。别当谁是傻子,你们生了个丫头自己不养扔了,别人不知道,我会不知道吗?”
马三面心里难受,八月十五刚过她就知道了。为啥不回来,他们是不敢回来。
既然当她是外人,她走,俞有丽发狠抹掉眼泪抓着王秀才带着女儿夺门而去。
“老大,就当我们家没这个亲戚。”马三面失望透顶,女儿出嫁了一心一意为夫家图谋没错,可丢孩子太可恶,偷偷抹把泪回厨房了。
丫头!扔了?这两个畜生。
俞老头回来没看见俞有丽夫妻和外孙女,叹了口气,厨房烤火。
“大哥,卤肉生意我们想还是和家里一起做,我们五五分成,不然我和有花良心不安,你们愿意帮衬我们,我们也要体谅家里。”顾大安沉默了一会儿说,俞有丽这么一闹,他们脸上也臊的慌,他确实占便宜。
“她是她,你是你。既然生意五五分,你们开春送连明和连辉到我家来读书。”门口听到话的俞老头一锤定音。
顾大安可耻的心动了,俞有花喜出望外。
马三面看了眼虎头虎脑的两个外孙,笑着说:“连生连鱼有空也来,大家把方桌收一收,摆饭。”
俞有地顾大安连生连鱼一起收桌子,俞有花忙跟着马三面去厨房端菜。
——
赵家做了一桌好菜,招待回来的赵娟和女婿外孙。
酒过三巡,赵芳元忍不住再问。
“有钱,你们家真要修后院?”知道这可能是事实,赵芳元心里溢出一股浓浓的失望,这么说他大伯有地,今年不考试了吧?村学教书教得好好的怎么就不再考呢!
“我爹说慢慢来,不声张,我大哥也说能省就省。起个土房子花不了几个钱。”
这一桌,只有赵娟明白赵芳元的心思,她觉得事情没阿爹想的坏,大伯一个笑面虎谁知道他到底什么打算。
“岳父,有没有好的木匠给我介绍一个,房子修好我们一家要住,总是要住的舒服一点……”
赵芳元干脆装醉,回屋睡觉去了。世道这么好,怎么就不知道上进,像王大地主一样有钱了修个青砖木头瓦房,多敞亮,多气派。
“舅兄,你天天跟着爹在外边跑,给打听着。还有会盘炕的人。”俞有钱给大舅兄派活。
“好。我好好打听,有了给你们说,门面做青砖的还是土胚?”
“土胚吧,青砖还是有些贵的。后院么,房间大里面住的舒服就行。”
“行,这事包在我身上了。”赵实心里有了。
“大概什么时候动工?”赵实媳妇插了一嘴,“娟子生孩子家里不宜动土。”
“他大舅母放心,怎么也到后半年了。”
赵家女眷安心,又不住的劝酒,俞有钱喝醉走路东倒西歪,还是赵实送他们回来的。
龙龙把听到的都说给俞荷听,俞荷也和龙龙说小姑姑一家来了。
“小姑父不知道哪里打听的说我们家摆摊挣了一百两,考举人要咱家出钱哩!”俞荷到现在都很震惊,她家居然现在就被算计到头上了。
“我们家八个人读书,也没问他借钱!他是小地主名下有二十亩田免税,怎么不给我们家挂一亩半分的。”龙龙心里对小姑父影响更差。
“你知道的挺多啊?”俞荷挑眉。
龙龙压低声音,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40-50(第4/15页)
声道:“我爹和我娘说悄悄话,我偷听的。七月上熟和八月十五
小姑姑都没来,我爹专门去打听的。”
阿爹还说日吧歘烂怂王有才都考上秀才,大伯不应该考不上啊!
嘻。
“俞成龙,你小子可以啊,藏的够深。”
第43章
“姐,以后有事我都告诉你。”龙龙看姐姐板着脸和大伯一样严肃,立刻慌了。
“嗯。”俞荷点头,她在想,有些人生下来就比别人聪明,洞察力强,比如龙龙。
如果她没有前世的记忆,这会儿不知道在哪里玩泥巴呢,她的命运又会怎么样!
“姐,我的好姐姐,我都听你的。”龙龙着急了。
“好。走,我们去喂鸡。三叔说没说过年家里养不养鸡鸭,如果家里不养,我们养几只?”
“阿爹没说……”
——
俞耿看着面前切成片的烤鸭,夹了一块鸭皮,柔韧香甜真是好味道。
“他爹,开年也让老大老二家的去码头卖吃食吧,我们做米糕或者饭团。”俞耿的妻子张老太太说这话的时候,满屋子的人都在,大家都看着主桌上的酱红油亮烤鸭,想着怎么吃上一口尝尝味。
“行。有地爹今天来也是这意思,一家摆摊是一家,谁愿意去都去,大家伙儿一起摆摊还热闹。”
“这也太好了。”
本来大家想着蹭口的吃,现在已经想着自家去卖什么,还不能让别人听了去,匆匆吃过饭,各回各屋。
晚上,俞耿又叫了村里几个老伙计一起商量族人去码头摆摊的事,怎么和码头管事打招呼,怎么周全。
马三面发了狠不管俞有丽一家的事,听俞老头说半天,她一句话都不说。
“不管王有才怎么作践她,俞有丽都觉着王有才好。”媒婆介绍,有丽当初只见了一面,看中王家三十亩地,就一个寡妇娘,还看中王有才读书人的身份,哭着闹着要嫁过去。
“那孩子都被卖远了,要我说王寡妇也不是个好东西。以后尽量不来往就不来往,家风不正,这样的人家我们看不起。”马三面哭腔出来,“王家有粮食怎么就把一个小丫头养不活,不行你送到我家我给你养啊!”
王秀才又不愿意担弃养女儿的名声,他还要考举人呢!俞老头咬紧了牙关,这样的畜生不配做官。
两墙之隔,俞有地隐隐约约能听见阿娘的哭腔,翻个身睁着眼睛,睡不着,这事他不知道,要不是阿娘今天太生气又要拿捏王有才,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知道呢!
妹妹在婆家受气,是当娘家的不够强。为了维护王有才秀才的名声,他们还得继续装聋作哑。
因为这事,俞荷也没睡着。
赵娟更是打了俞有钱一顿,他居然瞒着她。
“娘不说,你打算瞒我多久。”
“我找王秀才的对家打听的,别人都不知道,都以为妹妹坐了个空月子孩子没怀住。连大哥二哥都不知道。”他也不敢说呀,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们做舅舅的毫无作为,他们还要脸。
“王有才抖什么!考上秀才也不见得他家有多了不起。算计起岳家到是一把好手。”赵娟冷笑道,一开口就是一百两,不说没有这么多,就是有这么多也轮不到他一个外姓女婿。
“你出门小心点,王有才可不是白家离得远,他家可就在隔壁。小心他给咱家使绊子。”赵娟开玩笑说,就他一根独苗,俞家可不怕他使绊子。
“他不敢。今儿阿娘把话撂下,明白人都知道阿娘什么意思。我怎么觉得阿娘宁愿有丽和离,也不会搭理王有才了。”
赵娟一笑,你的感觉是对的,婆婆性格刚正,平时最疼孩子,这次是被王家伤透了心。
俞有丽可真是个蠢的,被王有才骗得东西南北都分不清,等王有才真的考上举人做了官,更有她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这些话,当然不能跟丈夫说,小妹家里人都宠着,没出嫁前十里八乡的女孩羡慕,男娃一样家里什么都要占上风,占一头,没嫁进来的时候早知道她的威名。
还是婆婆厉害,一碗水端平,除了出嫁时给了十两银子大手笔的陪嫁,去了王家竟然真就不管她了。
四月成亲,王有才就考中了秀才,俞家也没贴上六月去,原来一样走动,渐渐地王有才看清了公婆的脾气,也看不起俞家,转头投了巴结上了的母舅家。
今日还是他们太着急了,按照公婆的性子,你好好说话,把难处说出来,没准儿真能得几两银子的帮助。
这下好了,正月初二理直气壮的算计娘家,家里嫂子以后谁还理你。在离过了公婆,孙辈当家,谁认识谁!
“大姐夫大姐今天受了窝囊气。”赵娟同情顾大安和俞有花,好好地生意不好意思接了。
“也因祸得福。”俞有钱笑着说,“以后大哥要带九个孩子,不对,是十一个,他一个月300文的工钱,都不够买纸买笔。这个家还得靠我。”
“嗯。”见丈夫得意,赵娟笑着点头,哄哄他好好为这个家干活保证她和孩子能吃上饱饭。对不。
俞有钱一想到大哥要带十一个娃做梦都要笑醒,便把俞有丽王有才抛在脑后。赵娟跟着俞有钱睡着了。
初三,俞有钱带着成文成义去给顾大安拜年,俞有地带着玉梅去给赵德花和赵德海拜年。
俞荷后院把土和粪混合,种下了两棵苹果籽,龙龙勤快的跟着挖土,和粪,一句怨言都没有。
马三面闻着他们身上的味儿,唠叨道:“咋大过年的,又和泥巴干上了?去炸粪坑了怎么这么臭!”
“阿奶,我们——”龙龙刚一开口就被俞荷小爪子捂住嘴。
“阿奶,我们就是去翻粪了,十五一过我就要在地里种洋芋,到时候请家里人帮忙,一天十八文,如果二叔三叔没空,我就请村里帮忙种。”
马三面一笑,说:“你自己看着办。我才不管你。”
“知道了。”俞荷跟着笑,“我要在地里盖一间房,搭一个草棚,等我地里的庄稼种好,天天守着。”
“守着。守着你的金疙瘩。”马三面心道,你个小娃娃,看你能坚持几天。
“谢阿奶吉言。”
俞荷走了,马三面才反应过来自己说的金疙瘩,这个活宝。
“妹儿,赵夫子要在赵村办绣庄,说女学堂只早上教两个时辰识字,愿意学绣技的下午都去她家绣庄学。半年五百文学费,阿爹给我报了名,你去吗?”俞梅高兴的大门进来,老远就叫人。
俞荷觉得这不是给自己量身打造的时间么,早上学习,下午种地,晚上练字。
“我才不去呢!针扎得我的手到现在都疼。”俞荷噘着嘴,嫌弃的说。
一天到晚对着个绣样,眼睛都要熬瞎有什么好学的!不学不学。
“阿爹说你不去,我还以为他说的不对。啊,也对,你要种地,没时间。”说完话,俞梅哈哈大笑。
等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40-50(第5/15页)
看吧,我种地就种地,不求人。
哼!
“妹儿,别生气,姐姐赚钱给你花。”俞梅笑够了,过来摸摸妹妹的包包头,说。
“你能赚几年钱,要嫁人呢。我自己挣钱自己花,你也别大手大脚要自己存点钱。”俞荷苦口婆心的说。
俞梅扑通脸红连耳朵都红了,羞得不出声,俞荷偷偷看她一眼,别说,自家阿姐长得还挺好看,今年十一岁了。
相看两年,长到十七八就要出嫁,按照大周律女子二十岁没成亲官媒就要拉郎配,哈哈。
村里好女子百家求,十六七岁基本都会成亲,俞荷越想越替姐姐焦心。
“仗义多为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阿姐,你以后可别找小姑父那样的人家 。“俞荷踮起脚,贴着姐姐的耳朵说,这话可不能让阿奶听见,她听见自己少不得一顿饱打。
“这些话,你到底听谁说的?小小年纪不学好——”俞梅恼羞成怒,一把揪住俞荷的耳朵一拧。
疼的俞荷连连告饶。
“你放开我。你不是我姐。”求饶不行,俞荷疼的眼泪下来,气愤道。好心当驴肝肺,再多管闲事她就不是人。
马三面李二娘唐大丫赵娟赶来,把要打起来的两姐妹拉开,这好好地说话,怎么就要打起来了。
俞梅羞的不好意思说妹妹刚刚说了什么话,俞荷低着头掉眼泪,看都不看她一眼。
“好了好了。”马三面抱起俞荷去厨房哄,李二娘牵着俞梅回屋。
一回屋,想起妹妹的话,俞梅委屈的开始哭,李二娘问了半天什么都没问出来人就是哭,越哭还越伤心。
俞荷愣是半个多月没和俞梅说话,俞梅都巴结几回了她还冷着脸,马三面看得失笑,小不点,气性不小。
初五过了,初六俞有钱开始出摊卖烧鸡,顾大安杀猪生意要等二月才能出摊,帮着他去村里收好鸡,两个人忙的脚不沾地。
俞老头带着俞有粮成文成武四个孙子,河滩上捡石头准备砌院墙墙。
独轮车被四兄弟玩的是来去自如,俞耿跟着看了三天,笑着说:“兄弟,你这几个孙子干体力活还不赖。”
“他们觉着推车好玩。”俞老头只顾着挑好石头,推车不用他操心,孙子们是挺能干,也听话。
“兄弟,你的福气还在后头呢!”俞耿看得眼热。
“老了老了,过一天算一天。”俞老头谦虚的说,“村里都谁愿意去码头摆摊,县里有灯会,你去凑热闹吗?”
“去吧,咋能不去,一年就热闹这么一回。听说请了南边的匠人做的花灯,好看的紧。你呢?”
第44章
“你们有钱,已经开始摆摊了,什么时候去码头啊?”
“这我还真不知道,二月天气暖和,码头工人一多,今年摆摊的人应该很多。”
“是这个理。”俞耿本来就是看热闹来的,现在热闹看了他也要回去了。
“阿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