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2 / 2)
俞有地接过妻子递过来的花生米,尝了一口咸香脆爽,又拿了两颗细嚼,“明天卖的?”
“破开,放辣椒油里的。”
《三字经》总共一千一百七十五个字,俞荷写了大半个时辰。
“还请阿爹,指点一二!”俞荷得意的放下笔,捧着写好的字,给俞有地看。
俞有地看着面前从左起头稚嫩的字体,仔细的检查了错别字,小心的等最后几个字墨干,才递给马三面和俞老头,笑着说:“先给你阿爷阿奶看看,让他们给你指点指点!”
“字体大小匀称,没有错字,俞荷这段时间学习认真,进步神速!”马三面看完,毫不吝啬夸道。
尤其,三字经三个大字好像会说话一样,像俞荷矮墩墩仰着头在说,阿奶少看不起人呢。
“写的好,不错不错。俞荷快过来,阿爷给你揉揉手腕。”俞重笑出一口大白牙挥手叫俞荷过去。
“爷,手腕、手指头都疼。”俞荷连忙跑过去,窝在阿爷怀里撒娇卖萌。
“好好好,爷爷给你揉揉。”俞老头哈哈笑着,给小孙女揉手腕。
爷爷一揉,俞荷这时候才感觉到痛,手腕酸痛,抬手都费力。
“俞荷,这幅字阿奶和你买了,装裱好挂中堂旁边,能行吗?”马三面指着中堂旁边的位置。
“不行。挂那不好看,挂到这面墙上。不要钱送给阿奶。”俞荷指着他们背后的这面隔断墙,笑着说。
“这边空的。挂上好看。要黑色的雕花边框,阿爷亲手做。”
“好!”马三面笑着答应。
“小妹,你真是天才!”俞成文对着俞荷一阵猛夸。
“妹妹,字写的真好。”成武挨着阿奶一个个看,不知道怎么说,就俞荷写的字看着顺眼。
“小妹,你太能干了。”成城跟在三哥成义后面接着夸。
“过奖过奖,以后大家常切磋,多监督!”俞荷抱拳行礼,笑呵呵接受哥哥们的夸赞。
俞梅有点不高兴,龙龙跟着笑,好像大家夸的人是他。
俞有钱看不过去了,问,“你高兴啥?”
“我姐厉害,我长大也和她一样厉害呀!”龙龙笑眯眯和俞有钱说。
俞有钱看看傻乐的儿子,再看看大着肚子在笑的妻子,这感觉还不错。
马三面见再夸俞荷尾巴都要露出来了,说起正事。
“等开年化冻,我们把后院好好规划一下,再起几间房。给成文几兄弟分房,给有钱专门建个做买卖的大厨房,也给大家专门布置一间光线充足的书房。”
“谢谢阿娘!”俞有钱激动坏了。他终于可以好好做小买卖了。
“谢谢阿奶!”成文三兄弟赶紧道。
“大家都休息吧,明天还有的忙呢!”马三面看看满屋的后辈笑着说,心里惦记着女儿女婿又问俞有钱,道:“有钱,明天你姐夫就收摊了,你咋摆摊?”
“姐夫专门留了多半头猪肉做肉夹馍,他们还摆摊呢!”
俞有花的担心是多余的,顾大安没两天就发现了他们姐弟的交易,也没说不行,两家就这样心照不宣合作下来了,等腊月二十八分红。
李二娘给俞荷打水洗脸洗脚,抱着放到床上,小家伙还哼哼唧唧说手腕疼。
“给你放三天假,好好玩儿。”李二娘笑着给她揉背,揉手腕儿,看着俞荷睡着,才起身关好门窗回屋。
“睡了?”俞有地抱臂站着等她。
“睡着了。一直说手腕疼。我们怎么生了个这么犟的孩子。她要是个男娃该多好。”李二娘说着心疼的眼泪下来了。
俞有地看妻子一眼,他心里何尝不是这样想呢?以俞荷今日写字的狠劲儿,这一辈孩子中,将来定数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30-40(第6/15页)
出息。
“儿孙自有儿孙福。别让莫须有的担心搅乱了自己的心神。”俞有地拍拍妻子的肩膀,安慰。
“你往好处看,你再想想,俞荷过的多开心。人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毅力有恒心,就算长大了将来出嫁了,也不用我们操心。”
“也是。她主意大着呢!”李二娘狠狠地掐了丈夫一指甲,“她才几岁。”怎么就想出嫁的事了。
俞有地见妻子想通了,叹口气道:“唉,我的日子以后没法过了。你当娘把俞荷的字贴中堂干什么,她这是对我对成文他们不满了。我得好好看书,准备二月的考试。”
“行。你看书,我干活。正好过年也没多少力气活让你去干。”李二娘搂着丈夫的胳膊,大方的说。
明天他还要写二百份对联呢!不是力气活?俞有地暗骂老三真是一分钱都不放过。
半夜三更,两口子不放心,还起来去看了俞荷,见孩子睡得安稳,才放心。
俞荷清早起来抱着手,四处看看,什么活儿都不干,鸡鸭都是龙龙喂。
家人一问就手腕痛。
俞老头笑呵呵带她去抓鱼,俞荷乐颠颠抱着手跟着一起去。
“俞荷,你昨天晚上偷东西被打了,怎么蔫答答的?”宋老太见了,和她开玩笑。
“没有的事。这不放假了,休息两天。不着急。我看你口角生疮,怎么上火了?”
俞荷边走边关心的说:“宋阿奶,你泡点野菊花茶喝,可以败火。”
听俞荷真心实意关心人,俞老头在前面强忍着笑村里好几家都熬夜上火呢!
“爷,你笑啥?”
“没啥。我孙女出息我高兴。”俞老头赶忙绷着脸,一副严肃样子。
路上碰到人,俞老头打招呼也不笑了,俞荷蹦蹦跳跳毫无心机和大人打招呼一口一个甜甜的爷爷叔叔婶婶,谁问干什么去,就说去下网,准备三十晚上吃的大鱼。
“阿爷,我要吃大虾和鱼丸。”上了船,俞荷给爷爷提要求。
“好。我带你去捞虾。”
江上更冷,俞荷坐在小板凳上冷的直打哆嗦,俞老头笑着说,“咱们去我的老窝子看看,来快点,时间长了可待不住。”
俞老头划着船进了白水江,逆流而上走了不多路,下网,祖孙两个一起打哆嗦等鱼。
“这冷的天,鱼都在水底下,不容易上来。等春暖花开水草茂盛的时候鱼多。七八月鱼长肥,也好捕捞。九十月的螃蟹最肥,滋味好,我们庄户人家嫌没肉,都被商贩卖到大地方去……”
俞荷抱着手听爷爷讲故事,半个时辰以后爷孙提着渔网落荒而逃,太冷了,感觉要下雪了一样。
“嗯,还不错。”马三面等在西边的码头,看了眼船上水桶里有三条二三斤的草鱼,笑着说:“天这么冷,你们也是不怕冷。我看要下雪的样子。赶紧回去厨房烤烤火。”
“阿奶,一条做鱼丸,两条留着过年吃。”俞荷看阿奶正心疼阿爷,很有眼色急冲冲跑了。
厨房里烤了一早上火,俞荷还觉得冷,吃过饭赶紧上床包着被子睡了。
俞有地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将三百副对联都写好,外面就开始下雪,开始还是雨夹雪,下着下
着就成了鹅毛大雪,不会儿院子落满了雪白雪白,天气又冷了些,晚上只怕还会下。
“成文把相同的对联收在一起,洒金的另外放,还剩下些纸,让你娘和你奶剪窗花,明天一起卖。”俞有地放下笔,火桌子边坐下烤手,又问怎么没见俞荷,让她来帮忙定价。
成义成城小心帮忙叠好对联,收拾好方桌上的笔墨。
第35章
“俞小哥,怎么没到县城去摆摊?”胡管事又来捡便宜,笑问道。
“我哪有那本事,本本分分的好。”俞有钱也笑着回她。
“还剩下三只小的,都要吗?”俞有钱拉开盖背篓分白布,让她看。
“都要。送的肉夹馍没有了吗?”胡管事看旁边肉夹馍已经卖完了。
“没有了。给你便宜五文。”
“多谢。”胡管事掏出二百八十五文给俞有钱,笑着说:“家里的鸡快用完了吗?需不需要给你介绍个养鸡的人家?”
“还剩下几十只,过年前够用了。”
胡管事说好,提着三只烧鸡笑着走了,俞有钱整理背篓也要回去,这雪是越下越大了,好在家里只剩三十多只鸡。
过年走亲戚,三家姻亲各送一只,两个姑父送两只,村长家一只,大伯家送一只,赵村送两只,宋老太邓郎中家两只,再给李管事留五只,这都出去十六只,不愁卖。
“连生,叫你阿爹来收摊。我们回去了。”背篓里剩下几个白馒头,肉锅里剩下一锅肉汤,里面放把菜和红薯煮个汤,白馒头就是一顿晚餐。
顾大安很快赶来,把挂在杆子上的铁钩和摆摊的大案子两个长条凳一趟拿回家。
现在做肉夹馍的肉都是顾大安出,他想送俞有钱回去,被他拒绝了。
“就这二十几斤肉,我背的动。你休息一下,好好缓一缓。”反正他这活自己是做不了。俞有钱把买好的五斤豆腐也放进大背篓。
“有花姐,明天你早早去馒头店买二百个馒头,成文几个要卖对联,叫连明连辉都去帮忙。”
“好的,你路上慢点。”房间里正给四个娃赶制新棉衣的俞有花出来,笑道。
“那我回了。”
雪下的很大,俞有钱走回来衣服和鞋子都湿了,赵娟心疼不已。
“明儿大雪,要不休息一天?”
“不了,明天还有十来个熟人要烧鸡,今晚就做十只,这几天肉夹馍生意都算连生的。”
俞有钱换了衣服和鞋子,叫成文几个来帮忙杀鸡,他要先炸五花肉和豆腐片。
“来了来了。”成文四个来的很快,熟练的去后院抓鸡,提水的提水,天冷,鸡毛拔下来没多久就冻住了。
龙龙拿鸡毛进厨房烤火边挑好看的。锅里油水滋啦滋啦做响。
炸好五花肉和烧鸡备用,俞有钱做了一道洋芋块炖五花肉。
马三面来厨房准备做干饭,一看做好的肉菜,就把大鱼继续养着,熬了一锅稠稠的大烩菜混大米的粥。
“俞荷,起来吃饭!”李二娘担心俞荷睡多了晚上睡不着,赶来叫门。
“来了!”俞荷一骨碌床上怕起来,裹上厚厚的棉袄,穿好鞋。
“哇啊!下雪了啦!”地上屋檐上白茫茫一片,天空还在飘雪,能听见雪花簌簌的声音。
“龙龙,快来堆雪人!”俞荷欢快的站在雪里喊自己的小伙伴。
“姐,先吃饭。你的手不痛了吗?”龙龙端着两个碗厨房出来,把一碗递给俞荷,笑问。
“哎哟,真的不疼了!”俞荷甩甩右手腕,拿着筷子夹菜,不疼了。
“不疼就好。我阿爹做了五花肉炖洋芋块,厨房小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30-40(第7/15页)
盆上热着,我们也快去夹菜吧。”这大烩菜和粥真是不好吃。
“走。”
全家十几口人都在厨房吃饭,屋里暖和如春,俞有钱看两小只进来,忙给他们让位置。
锅里俞荷爱吃的洋芋块焦黄油亮,五花肉片也很多,俞荷给自己夹了两块洋芋块,一片五花肉,龙龙也跟着她夹菜。
夹好菜,两个人做到灶眼门上边烤火边吃,大人让来让去的吃肉,成文几个也是,马三面做主给大家把五花肉平分了。
“明年我们要不要养一头猪,这肉做的也太好吃了。”唐大丫笑着说。
大家的眼睛都盯着马三面。
“现在养猪有点迟了,要养冬月就应该抓一只猪崽。只怕养不好。一百多斤杀了猪肉也不好吃。”马三面看俞老头一眼,说。
俞荷才知道,现在猪要养一年多才能长到二百来斤。
“爹娘,养一头一家杀了过年吃肉的。”买一头不够吃,俞有粮笑着说:“我们两口子喂。”
“那行。明天让大安打听一下,抱两只猪崽。要牙猪,不要米猪。”
这样,第二天除了俞有地李二娘看家,其他人都有活,一起坐牛车上街。
雪停了,地上有三寸厚,人走路没几分钟就湿鞋,村里没有几个人去镇上,成文几个本来抱着很大希望,这一看就知道今天生意淡,一路上都没人说话。
背篓里的烧鸡和瓮里的卤肉散发着迷人的香气,随着牛车一晃一晃的越来越香。
终于到了西街,看到顾大安一家六口在摊前生了大火,顾大安在扫雪,俞有花帮忙,连生带着三个弟弟堆雪人,打雪仗呢。
“大姑父,姑姑,我们来了!”俞荷第一个跳下车,先和顾大安俞有花打招呼,接着去看表哥表弟们堆的雪人。
他们给雪人做了黑眼睛,胡萝卜鼻子,腰上还插一个烂扫把,惟妙惟肖。
“连生哥,雪人真好看。”俞荷笑着说。
“是明明和辉辉的主意。”连生笑着说,让俞荷和双胞胎玩儿,他去帮忙了。
连明连辉一看就很怕生,他们认识外婆和外公,马三面一叫,就过去了。
俞荷也跟着四个哥哥先摆摊,红纸黑字一副对联五文,洒金的对联一副十二文,再有窗花,买一副对联送一副窗花。
踩着点来吃肉夹馍和买烧鸡的人,大多数买了十二文正门贴的对联,又买了寓意好的普通对联其他房门上贴。
“你们这字写的好。就是没有粮仓上贴的对联。”李掌柜笑着说。
俞有钱心道,村里谁家有粮仓,牲口圈贴个对联都很了不起了。
“明年改进,今年没有了。多谢惠顾。”俞有钱把烧鸡绑好给他。成文也卷好他买的对联,用麻线扎好递给了他。
五个穿着灰色棉袍,样貌出色的小童,看着很是起眼,大家伙开始打趣俞有钱。
“你这侄儿有一个能成,就改换门庭了!”
“你叫成文,你是成义,我儿子也在赵秀才私塾读书,我见过你们几面。”挺着大肚腩的李员外笑着和俞有钱说:“你们家孩子真出息,我家那个太内向。”
看着摆出来的对联,说:“这字不像是孩子写的!”
没想到这买烧鸡回回要大很大方的李员外,还是个识货的主,俞有钱赶忙道:“是我大哥写的,他读书二十几年了,孩子们的字还不能卖钱。”俞有钱不知不觉黑了俞有地一把。
李员外想着只怕是个四五十岁的酸儒,字倒是刚劲有力,想着开年雇做账房,还是算了吧。
“那你们忙,生意兴隆!”
“您慢走!”不是,刚刚说话都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了。
又有熟人买烧鸡,俞有钱也来不及细想,忙开了。
这一个早市,对联卖出去五十副左右,还有二百二十副左右,再就是送亲戚朋友。
成文按照阿爹的嘱咐,开张后就把三副对联送给了顾大安。一副正门,一副
厨房,一副六畜兴旺的贴猪圈,还有两幅窗花和两幅手写的天爷和灶爷。
“谢谢你们。我今年又不用买对联了。”顾大安笑着手下,对成文说。
“自家有,不用买。”马三面笑着接话,“你大哥昨天写了一天。老三再买红纸他就要发飙。”
“写字是很累人。”顾大安心有戚戚。
连生却一脸渴望,俞有花干脆让他去帮忙卖对联,她看着肉夹馍的摊子。
“大安,有花,开年你们就自己做肉夹馍生意,等我回去问问俞荷给你们一个调料包。”马三面指指陪客人说话的俞荷,笑道:“你们到时候给她一个好价。小丫头有一亩地要请人种,需要钱。”
“前儿家里突然买地,原来是俞荷买的啊。”俞有花不敢相信。
“买地的钱,是她做胡辣汤赚的,烧鸡和肉夹馍她和老三五五分。买地是为了给我和她娘顿顿吃白面,我和你爹让她自己种。两百多的肥料都是她自己出的。我们也不管她种什么。”说起小孙女马三面开始滔滔不绝,可这些话也不会让俞荷听到一句。
“你们接了肉夹馍生意,有钱明年还要卖烧鸡烤鸭胡辣汤忙得很。你大哥读书,你二哥两口子和我们种地,老三就,随他去!”
马三面说这么多,主要是让顾大安心里有个底,大女婿人好,他们能帮的就帮帮,父母过世就这点不好,两口子再能干没人帮衬,女儿要看孩子做饭,家外就忙了大女婿一个人,时间长了难免一时半会儿的有个磕磕绊绊。
“阿娘为我们考虑,我都知道的。”顾大安笑着说,
“我们听阿娘的。”
“阿娘!”俞有花看丈夫一眼,和马三面撒娇。
“卖对联了,买一送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声突兀的吆喝,打断了三个人说话。原来是成城学着俞有钱开始吆喝了。
“成城开朗了一些。”俞有花笑着说。
“好着呢!等明年后院起了房子就给他分房间。”马三面笑盈盈的看着小孙子。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龙龙觉得好玩也跟吆喝起来。
整条街,好像都是孩子们脆生生的叫卖声。
晌午时分,马三面俞老头害怕带累女婿,带着大家回家吃午饭。
陆陆续续又卖出去十来副对联,洒金卖出去四十多副,成本差不多赚回来了。
第36章
晚饭前,俞有钱说明天放几副对联让连生兄弟卖,他带大家去李山镇赶集。
“三叔,明天早上什么时辰出门?”成文兴冲冲问道。
“下雪路滑,天亮了再去,四十里地,路上走一两个时辰,大概午时能到。”俞有钱自信的说,他跟着姐夫去李山镇村里收猪,他们的田多,猪喂的壮实,肯定有人愿意买对联。
这样想着,后院的鸡又养不住了,杀十只背着一起去卖。成文成武几个帮忙已经很熟练。
俞荷一听也想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30-40(第8/15页)
。
俞荷要去,龙龙也要去,除了俞梅,家里六个孩子都去。
马三面纵容他们,大清早起来给烙了十几张油饼
带上,牛气水袋灌满两壶开水,盯着老三换了皮袄。
成文几个里面穿着厚厚的新棉袄,外套也穿的厚,俞荷带着帽子围巾外面套着她爹的旧棉袄,裹成了球。
“大哥,爹娘,我们下午就回来了。”俞有钱架上牛车,把要卖的烧鸡背篓搬上车,还有一缸送到镇上的卤肉和送的豆腐片洋芋片。
“路上慢点。一定要赶黑回来。”
“记住了。”俞有钱动动鞭子,牛慢悠悠往白水镇走,成文四个大孩子嫌牛车慢,先走了。
“我们来背书吧!”成城提议道,“小妹都能默写《三字经》了,我们当哥哥的不能比她差吧!”
是这个道理。
成文起头,四个人一起背,背着背着学老师开始吟唱,听到的人觉得这经念的真好听。
四个人到了镇上,头上冒汗,身上微微汗出,成文见大姑父已经背了一背篓馒头在摊位上等了。
“大姑父,三叔和俞荷马上就到。三叔带我们去李山镇赶集。让连生和连鱼也一起去吧。”成文和大姑父打招呼。
“不了。天气太冷了。”顾大安笑着说,“你们去玩,烧鸡和对联我帮你们卖。昨天还有人打听说今天你们还卖不卖呢!”
“等你三叔来,我和他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便宜一点。”
顾大安生好火,叫成文几个家里去吃早饭,成文说他们吃过了。
“大姑父,你回去吃,我们看着摊子。”
“那好。”顾大安放心的回去了。
不会儿俞有钱三个坐着牛车就到了西街,成文四个车上帮忙搬东西。
来了几个买肉夹馍的食客,看今天有烧鸡对联,卖出去一个烧鸡,三副五文钱的对联,送出去三副窗花。
顾大安带着一家五口人回来,俞有钱给他三只烧鸡和一沓对联。
“这些都按你说的价卖,剩下的我们拿到李山镇去卖。”
地上的雪没有化冻,顾大安见他们兴致勃勃也就没说扫兴话。
“早去早回。我们等你们回来。”
俞有钱驾车头也不回的走了,刚开始成文四个带着龙龙一边走一边玩,俞荷俞有钱坐车,后面太阳出来,地上的雪开始化了,越来越冷,成文几个也坐车了。
四十多里地,走了两个时辰,终于看见一个繁华的街道,午间时分,李山镇的集市正热闹。
“俞荷,看来非常时候要用非常手段了,再过一个时辰怕是要散集。”
俞有钱说着话,车上跳下来就大声喊道:“卖对联了,几十年的老秀才亲手写的对联,一副五文,三副十二文,可以合买,另外有好看的窗花一副两文两副三文!”
“还有白水镇有名的俞记烧鸡,不论大小一只119文,只有五只,卖完为止!”
俞有钱边叫卖边找停车的位置,大集上人来人往,越热闹处生意自然越好。
李山镇由一条街道组成,沿着官道两边是店铺,店外路边都是普通村民摆的小摊。
有卖山楂糖葫芦的老人,卖白菜青菜萝卜蒜苗的婶子,也有卖猪肉鸡鸭,各种白布袋子装的麦子黄豆小米,有个大汉在卖灰扑扑的陈米,一斤只要六文钱,今年的新米要价八文比麦子便宜两三文。
“成武哥,你有钱吗?你买成陈米,我们回去做热面皮,等你通过阿奶的考核,可以置办个卖热面皮的小摊和三叔一起出摊。”俞荷抓一把陈米就舍不得放。
“有呢。我带了钱。”成武把自己的小荷包打开给俞荷看,“有三百文。”
“这样,我出一半你出一半,我和你合伙。”俞荷担心成武一个人出摊压力太大。
“阿叔,我们买五十斤陈米,您看都过年了,你给便宜一点。”
“不能便宜,这都是好粮食。”
双方一阵讲价,最后讲到五十斤一共便宜五文,俞荷去粮食店买了个十文的布口袋,一勺一勺让大汉给他们装了五十斤,果然袋子口和中间的粮食一样饱满。
“阿叔,以后卖陈米,到白水镇西街找顾大安肉摊打听我们。”
“行。”
生意还没开张,见成武扛着一大袋粮食回来,俞有钱脑袋嗡嗡作响。
“买的啥?”
“三叔,做吃食的陈米。”
有人来问烧鸡,看重一个大公鸡,还想讲价,俞有钱不愿意。
“白水镇我卖120文,一分不少,今天陪着孩子来赶集图热闹。118文你拿一只。”
张大山不仅买了烧鸡,还买了一副对联,一副窗花,小摊摊总算开张。
成文几个去逛,找到专门卖对联写对联的摊子,那些几十副对联过去一起摆摊。
“五文钱一副,和买三副算十二文!”这洪亮的一嗓子,把边上摆摊的老秀才们吓了一跳。
这些个小子,哪里来的,不讲文德!
几个图便宜看了半天的老者背着手走过来,等他们把模板对联摆好,几个人挑挑拣拣买了六副,又买了六副窗花。
喜得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成文乐开了花,“大家努努力,
争取回去的时候能卖完。”
“三副十二文,可以合买!”成城斯斯文文跟着大家叫卖,第一次喊出去,接下来更灵活大方。
有不识字想买的,五个人都先给读一遍,寓意好的卖的更快。
抢了旁边李桥好几回生意,气的老先生搁下笔来看他们的对联。
“肤浅,媚俗!”什么万物复苏大地春,万事如意心事成,太俗气,没半分文采。
“新春添福又添寿,佳年旺丁又旺财,横批人旺财旺,老先生,要不要来一副,这副对联是今天卖的最快。”成城给李桥介绍到脸上了。
李桥横鼻子竖瞪眼,成城压根不认识人,把两副对联都拿在手上让他看。
“老先生,你可以找乡邻合买,买三副便宜三文。”
“你们是哪里的?”
“白水镇,俞家村的,怎么了?”成义见他面色不善,挡在成城前面,直接道。
“你等,当街叫卖,有辱斯文!”李桥结结巴巴说道,一甩袖子回到摊位上骂骂咧咧开始收摊。
原来是这样,成义一笑,对拘谨的成城说:“成城,不用和他一般见识。我们卖我们的。”
“是,三哥。”
“我们生意太好,影响了人家。”
“嗯。”
“平常时候,乡邻哪里舍得买红纸买对联,这不过年了图个吉利,我们卖的便宜对他们有利。买卖自由。”成义拍拍成城的肩膀,生怕他同情老先生。
这只是一点小插曲,买到三副十二文的人家,又介绍了邻居来买,成文四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30-40(第9/15页)
把带来的五十副都买出去,才觉得饿。
回来一看,暖和的太阳光下,俞荷和龙龙靠在粮食袋子上一手糖葫芦,一手炸油糖糕,两个人吃得正香。
“大哥,都卖完了?”俞荷坐直,好奇的问。
“都卖完了。”
“我们抢了老秀才的生意,气的人早早收摊。”成义笑着说,“以后不来了,就在我们镇上卖。”
“嗯。”俞荷觉得糖油糕真甜。
侄子们回来,俞有钱旁边摊位要了两壶豆汁,和成文四个一起吃家里带来的油饼。
“俞荷,你说的没错出了白水镇谁认识我们俞记,剩下两只烧鸡,带回去一个给你大姑父,一个我们晚上吃。”
带来的烧鸡卖出去三只大的,两只小的没人问,俞有钱早早的收在背篓里。
吃过晌午饭,俞有钱驾车带着六个孩子回去,李桥飞快的跑着抓住了车头。
“小哥,烧鸡还有没有?”刚才他又回去找郑秀才说话,蹭了一只鸡翅,比县里做的鸡肉都有滋味。
“有的。还剩下两只小的,你要的话,一只算九十五文。”俞有钱不管侄儿们的否变的脸色,笑着打开背篓盖。
“我们俞记烧鸡在白水镇西街摆摊,老先生有空去白水镇访友,可以来买,开年初五准时出摊。”
“两只我都要了。”李桥拿出荷包,数了一百九十文,递给他。
俞有钱接了钱,送他一副窗花,笑着说:“快过年了,这是我们家自己剪的窗花,祝老先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多谢!”李桥扑通红了老脸。
“您客气了。”俞有钱轻轻动了动牛绳,牛车慢悠悠往前走。
成城回头看了眼高兴的提着烧鸡的老秀才,转过身蹒跚往回走。
半道上,好些地方的雪化了,路泥泞不堪,俞荷和龙龙坐车,其他人下车走路,时不时还要推车,又是一段爬坡,成文四个下来推车。
“大哥加油!”俞荷坐在车辕上喊道。
“二哥加油!”龙龙跟着喊二哥给成武鼓劲。
“三哥加油!”
“小哥也加油。”
“三叔加油!”
俞荷龙龙你一句我一句,喊完两个人互看一眼,哈哈大笑,在车上笑得东倒西歪,惹的俞有钱都想打人。
“有力气下来推车!”弟弟妹妹太吵了,成文吼了一嗓子,俞荷龙龙捂着嘴偷笑。
哥哥们和三叔好狼狈,裤子鞋都湿了,因为用力推车脸涨的通红。
这可真是一次难忘的记忆。
牛车终于到了白水镇,和等着的顾大安碰头,天都黑了,俞有钱带着几个娃赶紧往家走。
老远的看见村头站着马三面俞老头俞有地和拿着火把的俞有粮四个人。
“爹娘,大哥二哥,雪化了,路上耽误了一点时间东西都卖出去了!”俞有钱赶紧说。
“快回家吧,饭熟了就等你们。”
俞有钱以为等他的是一顿骂,没想到阿娘今天这么好说话啊。
第37章
成文四个又渴又饿又困又累,一到家换了衣服,又兴奋的说起摆摊的趣事。
晚上是李二娘做的饭,简单的一大锅白米和红薯粥,炒了一盆辣椒白菜,白菜里零星的可以看见几片肉,还煮了萝卜姜汤。
“阿娘,你熬的粥好喝。”红薯软绵白粥也沾了点甜,同样绵软清甜的大白菜用荤油炒的怎么都好吃,比一锅大烩菜粥好吃的多。
“你多吃点。累不累啊?”李二娘把自己碗里的肉片夹给小女儿。
“不累,累的是四个哥哥和三叔,他们回来的路上要推车。我和龙龙来回都坐车——就是有点冷。生意不如镇上好。”俞荷压低声音,害怕三叔听见了再不带着她去赶集。
“等会吃过饭,你好好泡泡脚,我再给你揉揉。”李二娘看着女儿的星星眼说。
“谢谢阿娘,你真好。”
俞梅看着亲热说话的阿娘和妹妹,嘟起了嘴,哼!
吃过饭大家去休息,李二娘和俞有地厨房看着煮卤肉。
“俞荷和成武合买了五十斤陈米要做热面皮。成武以后真不读书?”
“看他自己。读书也要有天赋,喜欢读才行。像俞荷这样聪慧过人,而像我这样的就只能全凭自己经年累月的努力了。”俞有地笑着说,这话就算二弟,问他也这样回答。
成文成义和成城是自己想读书,成武是强迫自己每天练字认字。
“我们两个儿子都要读书,快也要五六年,慢则八九年,我就想还不如我自己再努力一点,费个三五年功夫考个秀才。”花费太大了,老太太着急。
“夫君有这决心,我觉得你一定能成功。”李二娘羞红了脸这话也要说。
俞有地看着她一笑。
“我闻到肉香,应该熟了。”故意逗她。
李二娘红着脸起来看锅,肉可以捞出来了,夫妻俩开始配合。
最后俞有地关好厨房门,还听见成文四个在房间里说话,咳嗽一声回房睡了。
“大伯怎么还没睡!”
“我爹娘帮忙煮肉呢。”成文换个姿势,今天摆摊他们全靠自己,东西卖出去感觉太爽了。
你想着肯定要买的人没买,你看着随便看看的人最后却买了,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长见识,又充满了未知的惊喜。
“早点睡吧,明天还要早起,都剩下多数是五文一副的对联,我们去北街市场卖卖看?”成义问成文。
“可以。但也不能放过西街的生意。洒金对联还是要在西街卖。”
“要不去东街试试。”成城提议道,东街住的人比西街还有钱。
“东街不行。万一我爹想参加科考,传出去名声不好。明年过年,我们自己写对联再去卖。”成文一口否定了成城的意见。
“今天那老秀才才有意思,上来就攻心为上,知道年轻人面皮薄,想引起我们的羞耻心,让我们早早收摊滚蛋,可我偏不。”成义得意。
他这话像一击猛锤,瞬间砸碎了成城内心深处的内疚和纠结,皱皱巴巴的心一下抚平喘过气来。
“你说得对。我们以后出门还是要厚脸皮一点。老秀才比我们有钱。”
成文最后总结道,“改明儿我们要多跟三叔出摊,也要多跟着我爹和二叔下地干活。体力好,命好,加上自身的努力,我觉得读书科举也挺有
意思。”
成武听他们三个说完睡了,心里还惦记着热面皮怎么做?
清早,俞荷在厨房生火烧了一锅开水,二哥果然是家里第二个起来的人。
“二哥,我昨晚泡了黄豆和陈米,咱煮一锅米豆浆当早饭。泡上昨天我阿娘做好的杂粮饼,想想都好吃!”
“好。今天做热面皮吗?”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