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杀出一条血路(2 / 2)
“他会借贵妃之名,拉拢母族旧臣,试图在朝堂上建立自己的势力。”阿彻淡淡道,“他以为,朕会因此忌惮,甚至退让。”
“那你呢?”苏时锦看着他,“你会吗?”
阿彻轻笑:“朕不会。”
他转头看她,眼中带着一丝坚定:“朕要让他知道,真正的帝王,不是靠母族,也不是靠权谋,而是靠民心。”
苏时锦心头一震,看着他,良久,终是轻轻一笑:“你真的变了。”
阿彻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因为我知道,你一直在我身边。”
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他们并肩而坐,望着满园秋色,仿佛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然而,在这平静之下,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数日后,礼部呈上新制,阿晟亲自拟定科举改革细则,内容涉及考生资格、考试内容、录取名额等多方面。表面看来,新制旨在选拔真正有才之士,实则暗中放宽了对三皇子母族门第的限制,意图让其旧臣子弟得以入仕。
朝会上,群臣议论纷纷,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意见不一。
阿彻端坐龙椅,听罢众臣争论,缓缓开口:“三皇子所拟新制,确有可取之处。朕允其试行三年,若成效显著,再行推广。”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陛下!”有老臣急道,“此举恐有失公允,若仅凭三皇子一言而改祖制,恐难服众!”
“祖制,是用来守江山的,不是用来束缚朕的。”阿彻语气淡然,“朕既已登基,便当以仁孝治国。三皇子为母请命,情理之中。朕允他,亦是为天下表率。”
群臣无言。
阿晟望着阿彻,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原以为,阿彻会对这个提议有所迟疑,甚至直接驳回。毕竟,恢复贵妃之位,等同于承认三皇子母族的地位,对皇权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
可阿彻却答应得如此干脆,仿佛早已预料。
“谢陛下隆恩。”阿晟躬身行礼,语气恭敬。
阿彻微微一笑:“皇兄不必多礼。朕既允你所请,便当全力支持。”
阿晟看着他,眼中神色复杂。
他知道,阿彻并非软弱,而是早已看穿他的意图。
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夜深,御书房中,烛火摇曳。
阿彻坐在案前,手中执笔,批阅奏章。李昭站在一旁,神色凝重。
“殿下,三皇子此举,恐怕另有图谋。”李昭低声说道,“恢复贵妃之位,只是开始。他若借此培植母族势力,恐怕会对您不利。”
阿彻放下笔,轻轻一笑:“他若真有这个本事,朕倒要看看,他能走到哪一步。”
李昭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属下明白了。”
阿彻抬头,望着窗外夜色,语气平静:“朕不是不知道他的野心。朕只是在等,等他自己露出破绽。”
李昭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敬佩。
他知道,阿彻已不再是那个只会隐忍的皇子,而是一位真正的帝王。
与此同时,慈宁宫内,老太后端坐于上,神色冷峻。
“哀家听说,三皇子已在朝会上提议恢复贵妃之位。”她缓缓开口,语气不善,“阿彻竟答应了?”
“是。”身旁的嬷嬷低声答道,“陛下未加思索,便允了三皇子所请。”
老太后眉头微皱:“他竟如此轻易便答应?”
“陛下此举,或许另有深意。”嬷嬷小心翼翼道,“他或许是在试探三皇子。”
老太后沉吟片刻,终是冷笑:“他若真以为,靠这一点恩宠便能稳住三皇子,便是大错特错。”
“太后,陛下毕竟已登基,百官归心,三皇子若想夺位,恐怕不易。”嬷嬷低声劝道。
“不易?”老太后冷笑,“当年先帝登基之初,也以为自己稳如泰山。可最后呢?还不是被哀家一手扶持起来的皇子所逼,险些退位。”
嬷嬷不敢再言。
“哀家要的,不是三皇子夺位。”老太后缓缓道,“哀家要的,是让阿彻失民心,失朝臣之信。”
“太后之意是……”嬷嬷心头一震。
“让阿彻在百官面前,露出破绽。”老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只要他一错,哀家便让他万劫不复。”
与此同时,御花园内,苏时锦独自坐在亭中,望着满园秋色,心绪难平。
她总觉得,阿彻的应对太过从容,甚至有些刻意。
“你在想什么?”阿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苏时锦回头,见他缓步走来,神色平静。
“我在想,你为何要答应三皇子的请求。”苏时锦轻声道,“你明知道,他不会就此罢休。”
阿彻在她身旁坐下,目光落在远处的池水之上,缓缓道:“朕答应他,是因为朕知道,他下一步会怎么做。”
“什么?”
“他会借贵妃之名,拉拢母族旧臣,试图在朝堂上建立自己的势力。”阿彻淡淡道,“他以为,朕会因此忌惮,甚至退让。”
“那你呢?”苏时锦看着他,“你会吗?”
阿彻轻笑:“朕不会。”
他转头看她,眼中带着一丝坚定:“朕要让他知道,真正的帝王,不是靠母族,也不是靠权谋,而是靠民心。”
苏时锦心头一震,看着他,良久,终是轻轻一笑:“你真的变了。”
阿彻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因为我知道,你一直在我身边。”
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他们并肩而坐,望着满园秋色,仿佛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然而,在这平静之下,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