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 70-80

70-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四爷后院盛宠日常 赘A和清冷影后假戏真做了 男朋友总以为我是小可怜 赤司家二子去立海大了 救命!快把女主带走[快穿] 我在香江继承了一家酒楼[八零] 让落魄贵族怀孕后 用术式召唤屑老板后 被影后前妻姐强吻一百次 风听过她的告白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70-80(第1/16页)

第71章

无论是从之前云墨提到十四王爷时的小心,还是从胤禵絮絮叨叨的感慨过往的事情,苏沐瑶都能察觉到,她接收的原主的记忆,有一部分是缺失的。

属于私人感情的那部分。

原主对十四王爷有意。

苏沐瑶这个结论不是随便下的。

她在调查原主进宫一事时,仔细整理过几次原主记忆,当时就察觉到一些疑点。

有些事情太过巧合了。

首先是原主刚进宫就抱病,病是真的,原主打小身体就不好,但也让她一度怀疑,原主是为了避宠。

还有后来那场夺去原主性命的高烧,正好发生在十四王胤禵迎娶舒舒觉罗氏·诺敏为侧福晋的时候。

祖父病逝,心上人娶了别的女子,自己又被困在深宫里头……

重重打击下来,光是想想,就让人绝望。

若说之前还只是猜测,如今加上胤禵这一句“对不住”……

猜测得到印证,苏沐瑶有种说不出的憋闷。

她神色愈发冷淡,一味的看着溪上漂浮的水草,道:“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

死者不能复生,再说“对不住”又有什么用?

“你说的没错,”胤禵从手边捞了一颗石子,用力往溪中一甩,溅出一个又一个连绵不断的水花。

他拍了拍手,掸去灰尘,道:“过去的事且不提了,那现在呢?”

他指的是皇上和苏沐瑶的事。

在景陵的时候,他就听到有些传闻,说是皇上欲纳先帝的太常在瓜尔佳氏,只是当时听了,他不太信。

他四哥这个人,别的不管怎么样吧,在女色一途上,一直以来,比他们几个阿哥看的都要淡。

他听着过耳也就算了。

可来到京都后,这桩传闻竟得到了印证,他皇额娘身边跟着的严嬷嬷,总不至于信口开河。

这也让他开始设身处地的担心起苏沐瑶来。

本身在宫里就没个亲眷,还被迫和皇上有牵扯,万一哪天皇上腻味了,头一个死的就是她。

“现在什么?”苏沐瑶有点懵。

胤禵定定道:“你若想出宫离开,本王能帮你。”

他对瓜尔佳氏虽然没什么男女之情,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将她看成自己的小妹妹。

他很不希望,她成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如今他虽没了军权,但在宫里也有几个可靠的人,上头还有太后保驾护航,若是苏沐瑶想要出宫离开,他还是有几成把握的。

苏沐瑶眼底划过一抹复杂,再次看向胤禵。

因原主的死,胤禵在她心里,基本就是一个大渣男形象,但现在,她对这位年轻的王爷倒是改观了。

心肠不错,只是,略微有些天真。

如今已经不是康熙当政的时代了。

名义上,他依旧是十四王爷没错,可实际上呢,他一个受宠的阿哥,变成一个遭天子忌惮的臣子。

手中权利被剥夺,恐怕身边也少不了监视的探子。

他自保尚且困难,都需要太后从中周旋,更遑论主动对抗雍正……

说不定才露出点苗头,就被人收拾了。

和他牵扯上,对自己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

苏沐瑶心里下了决断,听胤禵解释着自己的想法,以及要如何布置带她出宫,索性也不转弯抹角,直白的点评道:“王爷,行不通的。”

胤禵反射性的问道:“为什么?”

苏沐瑶站起身,语气闲淡道:“王爷回京之后,可有去过宫外的府邸?”

苏沐瑶的意思很明显。

雍正虽未下明令,但为了防止胤禵和八王、九王、十王他们私下联络,必然在暗中叮嘱过,不许胤禵离开皇宫。

胤禵一怔。

他昨晚才回来,一到京,就立即进了宫,拜见皇上和太后,因着太后生病,他晚上也是住在慈宁宫侧殿的,哪儿有功夫去宫外的府邸?

可是,自己不出去,跟别人不允许他出去,是不一样的。

胤禵额角的青筋已经绷了起来。

苏沐瑶话说到这里就收了,她并不是故意要挑起雍正和胤禵两兄弟矛盾,只是,胤禵这会儿一心想着要把她带出宫,她拒绝也不是,同意也不是。

无论选哪个,都会授人以柄。

再聊下去,指不定会招来什么祸事。

所以她找个话题,转移一下胤禵的注意力,好成功把自己择出来,算是金蝉脱壳之计。

苏沐瑶福了福身,道:“嫔妾还有事,先走一步了。”

她也不管旁边的胤禵,招手将云墨叫来,沿着原路往外走,才出了花阴,就看着雍正的銮驾停在浮碧亭下,她抬头往上一看,果然,雍正正坐在亭子里,旁边陪着的是年妃。

雍正的目光暗沉沉的,向着她这边,神色间看不出喜怒。

云墨嘴唇动了动,小声道:“小姐,那个,你看春兰……”

苏沐瑶这才看到,春兰也在,她脸色苍白,手里拿着一方茶盘,正站在亭柱边侍立着。

这一大帮人脸色肃穆,在亭中严阵以待的样子,就跟捉奸大队似的。

春兰就是那个被他们扣住的人证。

苏沐瑶眉头狠狠皱了皱。

她很想一走了之,但春兰在那里,她又不能放着不管,只好硬着头皮去浮碧亭,行了礼,道:“皇上,年妃娘娘。”

年仪柔站起身,唤道:“怡太常在。”

她瞅了一眼雍正,解释道:“本宫正准备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路上遇到了皇上,所以跟着一起过来了。”

言下之意,是眼前这个场面跟她没关系。

雍正道:“你先去吧。”

“是,嫔妾告退。”

年仪柔一福身,带着人退下了。

其他人也很有眼力劲的去亭子外守着了。

偌大的亭子里,只剩下雍正和苏沐瑶两人。

“过来,坐朕旁边。”

苏沐瑶抿了抿唇,坐到他旁边的石凳上。

“方才和允禵聊的高兴吗?”

语调虽然淡淡的,但那股子阴阳怪气的劲儿,任谁都能听出来。

苏沐瑶本来就不自在,听他这么一说,更是浑身不舒服。

她能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一个两个三个,太后、皇上、王爷,她哪个都得罪不起。

难道太后让她来园里摘些玫瑰花瓣,她能说不去?

难道见着十四王爷,她能像避猫鼠似的,拔腿就跑?

她在花阴底下待了不到一炷香时间,雍正就追过来,莫不是平日里就派人监视着她,所以她的一举一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70-80(第2/16页)

他都知道?

苏沐瑶一时间,有了一股破罐子破摔的冲动,梗着脖子,硬生生顶了一句。

“皇上要是看嫔妾不顺眼,直接处死嫔妾算了!”

“你……”

雍正愣了愣,万没想到她会这样说,拧着眉头,端看她好半天,放缓了声音,道:“谁给你气受了?是不是允禵?不怕,朕帮你出气。”

扬声吩咐道:“来人,去将十四王爷传来。”

苏沐瑶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那种无力的感觉更强烈了。

她动一动脚趾都能想到接下来的剧情,雍正将十四王爷传过来,八成是为了宣示主权……

还故意借着她的名头。

这种一个皇帝,一个王爷,两兄弟为自己阋墙的场面,放到电视剧里,或许会挺好看的。

但真正发生在苏沐瑶身上,实在让她如坐针毡。

你们斗你们的,跟她有什么关系。

第72章

雍正大约是知道他将十四叫过来的行为,更惹苏沐瑶生气了。

他是吃老十四的醋不假,也有自己的一番心机,想借着这个机会,将老十四这个“情敌”按到土里去,但却并不想因为此事,和苏沐瑶吵架。

这种感觉很矛盾,可偏偏实打实的存在着。

他暗觑苏沐瑶神色,见她一脸冷淡,心里寻思道:她能生他的气,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意他的表现,自己无论是作为皇上,还是作为她未来夫君,都应该大度的包容她。

将自己安抚好后,再看苏沐瑶时,心里更是一股柔软。

他脸上陪着笑,将一旁的一碟绿豆糕递过来,柔声道:“御膳房新作的糕点,清热降火,你尝尝?”

苏沐瑶瞅了一眼,道:“多谢陛下,嫔妾不饿。”

雍正闻言,脸上的笑容愈发盛了,又亲自斟了一杯凉茶,放到她面前,道:“那喝点茶吧?“

“嫔妾也不渴。”

雍正两次讨好,均以失败告终,摸了摸鼻子,神色一动,又想到了一个主意,从石桌上取过方才年妃落下来的团扇,轻轻给她扇着风,温柔道:“大夏天的,别热着你。”

苏沐瑶被他这一通没脸没皮的操作给整无奈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她这会儿想要再生气,气已经生不起来了,默了默,好笑道:“皇上还是放下扇子吧,被人看到了,成什么样子?”

这半晌做小伏低的讨好,她总算肯露出笑模样了。

雍正暗松了口气,随意道:“朕才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往她那边倾了倾身,找了个话题道:“你摘这么多玫瑰花做什么?”

苏沐瑶看他的样子,似乎真不清楚,自己倒是一愣,她以为雍正来这里堵她,对大体情况是知道的。

想了想,将太后让她来后花园摘花,要给十四王做糖渍玫瑰的事说了一遍。

话音落下,雍正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一大早,他预备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走到半路上,见年妃正向一个跪在地上的婢女问话,远远看去,那婢女像是瓜尔佳氏身边的春兰,所以他格外留了下心。

命人不要发出动静,走到近前,就听春兰说,是十四王爷命她去临近的膳房倒茶水……

他听着心里就生疑惑,瓜尔佳氏身边的婢女,怎么会碰到老十四?

审问过春兰后,心里立时不舒服起来,所以才改道来了浮碧亭。

但现在听瓜尔佳氏的意思,今天她在月渡溪遇到十四,竟是太后一手安排。

康熙四十六年,修葺御花园,从护城河引了一道水过来,形成月渡溪,因为这条溪流地方偏僻,周围又全是带刺的重瓣玫瑰,所以很少人去。

唯有老十四,从小喜习剑法,常去月渡溪洗剑,所以这条溪流,就成了老十四专用的洗剑池。

太后不可能不知道。

那太后的目的是什么呢?

雍正脑子里转了许多念头,但其实也就一瞬间的事。

他想定之后,将手小心翼翼的伸过去,轻轻拉了拉苏沐瑶的袖子。

“干嘛?”

苏沐瑶不明所以的转过头,正对上一张大大的笑脸,她眉毛猛的一跳。

她总觉得,雍正今天不是很正常。

说好的冷面帝王呢,奇奇怪怪的。

雍正意识到自己误会了苏沐瑶后,愈发心虚,一边笑着,正想说话,苏培盛就带着允禵过来。

雍正收了脸上笑容,恢复一贯平静冷淡的样子。

允禵也是一样,脸上的神色冷冷的。

他从小被宠着,性子直,与八王允禩不同,允禩就是见着不喜欢的人,也会装出一副和气的样子。

他是装都不肯装一下。

“皇上。”

允禵屈膝行了一礼,也不待雍正叫起身,自己站起身,棱角分明的下颚紧绷着,双眼垂眸看地,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雍正神色不变,往允禵腰间配剑上扫了一眼,向着一旁的侍卫扬了扬下巴。

旁边的御前侍卫首领高力过来,道:“十四王爷,请您卸剑。”

允禵冷声道:“本王这把青虹剑,是先帝所赐,先帝赐这把剑的时候同时说过,本王可随时入宫,佩剑见驾。”

高力依旧寸步不让,仿佛没听到他说话一样,声音放大了一点,重复道:“十四王爷,请您卸剑。”

“你……”

他半晌不动,高力已经准备让几个侍卫过来,压住允禵,强行卸剑了。

雍正手一抬,制止众人,云淡风轻道:“十四弟,朕没别的意思,只是借你这柄宝剑一观。”

先帝当年确实发过话,如果雍正用皇帝的威势,硬是逼着允禵卸剑,有些说不过去。

但若改成“借剑一观”,对于允禵来说,无论雍正是作为皇上,还是作为兄长,他这把剑都得借。

不借的话,反显得自己很小气。

允禵犹豫了一会儿,解下剑,递到高力的手中。

高力捧着宝剑,走到雍正跟前,躬下腰身,道:“皇上。”

“嗯。”

雍正取过剑,却不细看,而是递到苏沐瑶眼前,柔声问道:“你看这柄剑怎么样?”

剑身虽未见,但光从外面的剑鞘看,上面嵌着许多拇指大小的圆形珠宝,映着日光,发着各色光芒,有金丝玉,红宝石,绿翡翠……

除此之外,剑鞘上雕刻的纹路也十分精致。

看着就贵气的不行。

苏沐瑶老老实实道:“先帝所赐,自是不凡。”

雍正将剑身抽出来一点,一股冷厉的寒芒逼射出来,直晃人眼。

雍正将剑一合,笑了笑,道:“朕记得,先帝的这把青虹剑,有削铁如泥,吹毛利刃的赞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70-80(第3/16页)

?”

苏培盛附和道:“皇上说的不错。”

雍正道:“不若今天开开眼吧。”

他将青虹剑随意扔给高力,指了指脚边的一个石凳,道:“就用它来试。”

“皇上!”允禵不禁着了急。

雍正闲闲道:“十四弟有意见?”

允禵气道:“皇上明明知道,根本不存在能削铁如泥、吹毛利刃的宝剑,那都是民间小说里的夸大之语。”

大清朝要是真有能削铁的宝剑,边疆还会连绵发生战事?

那些所谓的宝剑之说,都是子虚乌有。

他作为一个曾经带兵打仗的王爷,很清楚,雍正作为皇帝,应该更清楚。

那个石凳是用青石做的,又沉又笨又重。

青虹剑再好,用剑刃往石头上砍,跟拿鸡蛋往石头上,没什么区别。

要不卷刃,要不断刃。

雍正笑道:“十四弟莫非忘了?太宗爷为了安天下,留下了“事必躬行”的祖训,宝剑到底好不好,所传赞誉是不是符合事实,都要试一试才知道,十四弟何必这般惜剑?就是断了也无妨,朕的库房里多的是好剑,随你去挑。”

说着,摆了摆手。

两个有力气的侍卫走过来,将那个石凳搬远了些,高力拿着青虹剑走过去,雍正用手护住苏沐瑶,两人前方亦有许多保护的侍卫。

只听“当啷”一声清响,众侍卫散去,高力捧着端成两截的青虹剑过来,放在石桌上。

“启禀陛下,石凳与剑刃接触的地方只磕出了一点白色裂口,其他地方分毫未损。”

“那就好。”

雍正一句轻飘飘的话,在允禵看来,却是可恶至极。

他从不离身,万分珍贵的青虹剑,在雍正嘴里,竟还不如一个破青石凳子值钱。

允禵看着桌面上端成两截的剑,眼睛都红了,深吸了几口气,定定道:“皇上这样做,先帝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原谅你的。”

雍正一晒道:“十四弟以为,朕浪费这么多时间,目的是为了损毁你的青虹剑?”

他扬了扬唇,不屑道:“朕只是想教会你一个道理,剑这种兵器,剑身笔直,剑尖尖锐,能轻易刺破甲衣,对敌时,杀伤力极强,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太过刚强,古人不也常说吗?过刚易折,强极则辱。”

所以他此时此刻的断剑之辱,都是自己讨来的喽?

允禵咬着牙,一字一顿道:“臣弟必然谨记。”

允禵退下了。

苏沐瑶凝神不语,似乎还没有从这一出大戏中回过神来。

雍正握了握她的手,吩咐道:“苏培盛,你亲自将这篮子玫瑰送去太后宫里,告诉太后,朕找怡太常在有事,她就不过去回命了。”

“是。”

苏沐瑶道:“皇上有何事?”

雍正深深的看着她,道:“跟朕到养心殿来,朕告诉你。”

移步到了养心殿。

一入夏季,养心殿里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放着足量的冰,一进去,一股冷气扑面袭来,很舒服。

雍正坐到殿内案桌前,轻声道:“坐。”

苏沐瑶一看,御座旁边不知何时放了一把圆凳,上次她来养心殿谢恩,还是没有的。

她也没多想,坐在圆凳上,静等着雍正发话。

雍正从右边桌角处拿过一摞折子,大约数了数,取过上头十来份折子,递给苏沐瑶,道:“你先看。”

苏沐瑶一怔,这可是奏折啊,她看什么?

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她还是知道的。

第73章

苏沐瑶发现,雍正总是想引诱让她犯忌,上次是让她坐龙椅,这次是让她看折子。

要说他是故意害她吧,他一个皇上,真不喜欢她,弄死她就跟弄死一只蚂蚁一样。

可要说他喜欢她吧,他的喜欢,又实在让她承受不住。

她本身的性格属于那种躺平型的,来到古代后,只想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不想参与任何政治斗争,也不想和人卷生卷死,用尽手段的争名夺利。

雍正这种特殊对待,对她而言,欢欣极少,反而会让她想很多。

像是现在的话,苏沐瑶就情不自禁的想着,如果她翻看奏折的这件事,被别人知道了,会如何弹劾抨击她,以及万一将来有一天,雍正不喜欢她了,她会如何的倒霉。

拿着奏折的手,停了老半天,才缓缓的打开。

这十来份奏折来自于朝里不同的大臣,言辞比较委婉,但意思很明显,就是反对皇上纳她为妃。

大约是因为现在雍正想纳她的事还没摆在明面上,所以这些大臣不好点的太直接,首尾部分都是在强调礼仪孝道,中间再举几个例子,什么道武帝拓跋珪纳小姨贺夫人为妃,唐高宗李治纳武则天……

所以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其他大臣也就罢了,唯有两个上折子的人比较特殊,一个是十三王允祥,一个是张廷玉。

他们二人的言辞就更委婉了,但话说的再圆再漂亮,还是持反对意见。

苏沐瑶一边翻看着,一边想,雍正让她看这些折子,是什么意思呢?

为了表现自己很不容易,还要顶着群臣的压力跟她好?还是放弃了纳她的想法,欲要让她做他见不得光的地下情人?

第一种必要性不强,应该是第二种吧。

他不直接说也能理解,他一个皇帝,答应的事情做不到,面子上过不得去,所以,好让她看了折子,主动开口。

苏沐瑶想着,就翻到了最后一份奏折。

这份奏折和前头奏折的内容大相径庭,是僧录科右善使徐达呈上来的。

僧录科是礼部祭祀司底下的一个机构,负责管理佛教、道教事务,最高长官为左右善使,品级同为正六品。

朝里的折子一般来说,都是一层层往上报的。

僧录科遇到难事,先写折子递到祭祀司,祭祀司

给出处理意见,再将折子递交到礼部,礼部给出意见再往上呈,重新抄录后,才到了皇上的面前。

这是一般正常的流程。

但还有一种折子,不用经过其他官员的手,就能直接呈到皇上那里:一是逢年过节,给皇上的请安折子;二是不方便被其他官员看到的密折;三是每月每年官员对自己所处理事务的总结汇报。

徐达作为六品小官,正常来说,他的折子很难呈到皇上面前,而这份折子,从封面来看,既不是密折,也不是月报年报,更不是请安折子,确实就是普通的折子。

里面的内容也很普通。

大概意思是,他最近听闻先帝驾崩后,太后悲伤过度,身体抱恙,久久不愈,他虽只是僧录科一介小官,但对太后、皇上都十分关心,太后崇信佛教,所以他觉得,如果能让国内有名的方丈禅师进宫,为太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70-80(第4/16页)

讲经排忧,兴许太后的病会有所好转。

在折子末,推荐了几个佛法高深的方丈,为首的自然是迦陵方丈。

这份折子,左看右看,都没什么特别的。

同意也行,不同意也行,雍正做主就行了,跟她有什么关系。

苏沐瑶眨眨眼,困惑的瞅向雍正。

雍正方才一直都在偷偷关注着她,她看折子时,神情沉静安甯,透着一股认真劲儿,在雍正眼里,怎么看怎么可爱,一时都移不开眼。

他心热起来,甚至想干点坏事。

苏沐瑶忽然一抬头,眼眸清澈纯洁,他自己都觉得,自己产生那些坏心思,真是太可恶了。

雍正轻轻咳嗽道:“怎么了?”

苏沐瑶食指在折子上轻轻扣了扣,道:“这份折子……”

雍正眼波一闪,知道让她困惑的地方,笑道:“徐达是朕的学生。”

康熙五十九年,也就是两年前,那次春闱大考,是他主持负责的。

按着历来的规矩,那年考中的进士,都是他的学生,前三甲一起来雍亲王府拜谢时,他留下几个觉得不错的,专门和他们会谈过,让他们有事可以写信来王府求助他。

徐达的折子,就是先投递到雍亲王府,然后他在王府的管家又进宫呈上来的。

不得不说,他真是个聪明人。

不破例,但又能把事情办好,自己的眼光果然没有错。

雍正解释道:“朕之前在行宫答应过,回宫后,就册封你,但现在太后生着病,朕还没开口,只是传了点风声出去,就收到这么些折子,如果朕直接册封,估计朝里攻诘你的人更多,所以朕想了个法子……”

“先让徐达上折子,召迦陵方丈进宫,让他帮忙批一卦,说你是贵女,能旺国运,然后朕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册你为妃了。”

雍正的这个法子虽然老套,但可行性高,迦陵方丈在国内名声大,说话很有分量。

有他一句话,肯定能抵消掉不少阻力。

苏沐瑶看着雍正,满眼都是无辜。

雍正补充道:“朕怕你觉得,朕言而无信。”

上次只是简单解释了几句,这会儿拿出确切的证据,和确切的方案,是想让她看到,他要她的决心。

苏沐瑶怔住了。

她虽然知道史书上对雍正的评价,说他乾纲独断,决定要做的事情,哪怕天下人都反对,他也不会改变主意。

但直到此刻,她才切身的感觉到这一点。

“皇上……”

她很想问一问,他到底为什么会看上她。

但接下来却没有机会问出口了。

不知何时,雍正已经靠了过来,她还正想着事,就忽然被抱在他大腿上,一声急促的惊叫后,软软的红唇被堵住……

苏沐瑶呼吸不及,用力推着他肩膀,却被吻的更深更狠了。

他的吻技着实不怎么样,纯凭着男人天然的本能索取,那股凶狠的蛮力,感觉恨不得将她一口吃掉。

一吻罢,苏沐瑶软倒在雍正胸膛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清澈的明眸里带了水光,迷蒙而诱人。

雍正心动的厉害,恨不得现在就把她就地正法了,凭着过人的忍耐力,硬生生忍住了,深吸了一口气,轻声唤道:“小怡……”

苏沐瑶迷茫中听到,怔愣了半晌,恢复了神智,道:“皇上,您刚才叫嫔妾什么?”

雍正捏了捏她泛着红晕的脸颊,眼神笑意明显,问道:“你的名字,不是祜怡吗?”

他都和她是这么亲密的关系了,叫的亲密点,有什么问题。

苏沐瑶古里古怪的瞅了雍正一眼,这个“怡”字吧,不是她不喜欢,而是雍正这样叫她,让她有点不适应。

一呢,因为“祜怡”是原主的名字,二呢,因为怡亲王的亲王封号中,也有一个雍正御赐的“怡”字。

想了想,苏沐瑶决定还是顺从自己的心意。

“皇上,嫔妾的小名叫瑶瑶。”

“瑶瑶?”

“嗯。”

雍正在口里咀嚼了一遍名字,“瑶瑶”,似乎也极好听,兴致起来了,掀起唇角,又道:“朕给你取个蒙语名字,就叫……乌希哈……怎么样?”

苏沐瑶道:“……”

她觉得不怎么样。

她的蒙语不怎么好,不知道“乌希哈”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但有一件事她是知道的。

雍正喜欢给人其别号,而且是出了名的。

他曾经给八王允禩和九贝子允搪起了两个蒙语外号,一个叫“阿其那”,一个叫“塞思黑”,都写到历史书里了。

今天要是她同意让他给了取“乌希哈”的别号,等到来日,史书工笔一些,后世之人,保不准会把她和八王九王放在一起对比。

还有,“乌希哈”念起来也不好听,还没有阿其那和塞思黑朗朗上口。

苏沐瑶难得的为这点小事较起真来。

雍正看她着实不愿,只好悻悻然作罢。

心里又想着,不管她同不同意他叫她“乌希哈”吧,反正她在他心里,就是他的“乌希哈”。

朝里的事,没有一天能消停下来的。

雍正还有新的折子要批,就先让苏沐瑶回去了。

到了自己宫中,水生和来福迎上来,说是年妃来访,已经在客厅等了她足有一盏茶的时间了。

苏沐瑶有些惊讶,她猜不透年仪柔的来意,她和她又没有什么交集,她来找她做什么。

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没什么好怕的。

苏沐瑶虽然见过年仪柔很多次,但她这还是第一次正式和年仪柔打交道。

年仪柔穿了一身鹅黄色绣蝴蝶的旗装,鹅黄色一衬,显得她皮肤很白很白,一眼看去,像是雪堆出来的玉人一样。

这位在历史上,听说备受雍正宠爱的年妃,论长相,确实不错,但就是过于瘦弱了。

唇的颜色很浅,脸上也没有丝毫血色。

苏沐瑶不懂医术,但光凭经验判断,就觉得她是那种,重症低血糖低血压人群。

月妍搀扶着年仪柔,两人互相行了礼入座。

苏沐瑶不喜欢绕弯子,静等着年仪柔说来意,年仪柔似乎也和她一样,不喜欢说那些虚言假意的客套话,轻轻抿了一口茶,直接道:“本宫有一事,还望怡太常在屏退左右。”

第74章

厅里其他人都出去了。

年仪柔做了个手势,旁边的月妍打开带来的匣子,从里面取出一沓纸张来,交给了苏沐瑶。

苏沐瑶信手打开,不禁有些迷惑。

这里面,都是宜太妃过去几十年来,在宫中索取贿赂的证据。

头一份写的就是:去岁秋,绿营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70-80(第5/16页)

督—舒舒觉罗氏·介甫,在宜太妃过寿辰的时候,送她一尊玉座金佛,总价值超过三十万两白银的事。

毋庸置疑,这些是苏沐瑶目前最需要的东西。

苏沐瑶不明所以的瞅向年仪柔。

年妃将这些东西交给她,显然是知道她想要做的事。

只是,她和年妃非亲非故,她为什么要帮她呢?

年仪柔却并不着急解答她的疑惑,而是示意她往后翻看,那后面是一张附录。

上头,的是舒舒觉罗氏家族的内部亲属关系。

首先就是,和原主有关联的,舒舒觉罗氏家族,属于哈什图舒舒觉罗氏,世居长白山地方,因国初来归,被分在镶蓝旗下。

哈什图舒舒觉罗氏的先祖,为舒舒觉罗氏·法都,曾被授世管佐领,当时家族势力并不显赫。

及至顺治帝入关,法都之子—舒舒觉罗氏·介山得到重用,从一小小的户部笔贴式一路升官,成为户部尚书。

康熙帝三十一年,介山年迈致仕,康熙体恤老臣,破例将介山之子舒舒觉罗氏·介甫提拔为绿营提督。

绿营提督这个官职,听着很体面,但皇太极当年,为了削弱八旗手中的军权,在军中设了许多虚衔,绿营提督就是其一。

至此,哈什图舒舒觉罗氏家族就跟《红楼梦》中的贾家一模一样:朝里没了人,政治上处于边缘化,但因为之前攒下的老本,里头再衰弱,外头看着却还是光鲜亮丽,应和了那句老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直至康熙五十七年,诺敏嫁给了炙手可热的十四王当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家族又有了复起之势。

不过,雍正登基,舒舒觉罗氏家族这一注是压错了。

这一点,也和贾家的境遇刚好对上。

贾家也是在政治上站队错误,后来才没落的。

苏沐瑶再往后翻,还有几页,写的是这几年舒舒觉罗氏家族在房庄地产上的进项,以及一应例行的支出,比对一下,能清楚的看出来,这几年,舒舒觉罗氏家族,每年都要亏损两三万两银子出来。

但上面并没有写,是怎么产生这么多亏空的。

年仪柔解释道:“他们家,因世居长白山,主要经营人参生意,康熙二十一年后,政府将原本的八旗参山制度改用人参票制度,每年放票刨参,俱派员严查,并设卡伦,参户再想私下交易赚钱,就很难了。”

这么一说,苏沐瑶就明白了。

怪不得没写,原来是涉及到国策。

但这跟她没什么关系,真要说一句,苏沐瑶只能说,他们作恶多端,倒霉也是活该。

有了这些证据,完全能够替原主平反了。

苏沐瑶看完这沓纸,脸上并未显现出激动之色,思索了半晌,问道:“年妃娘娘,莫非是为了皇上?”

她想不到其他原因,她身上,目前没什么值得一个宠妃利用。

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年仪柔把这些东西给她,是为了跟她做交易,或许是想让她从此离皇上远些?

年仪柔怔了怔,解释道:“确实是为了皇上,但不是你想的那样。”

大约是想到了雍正,她的目光变得柔软起来,唇角轻轻勾起,露出一抹很好看的笑容。

“皇上是天子,本就与等闲男子不同,后宫中多几位姐妹,也是为皇家开枝散叶,理所应当的事,本宫不至于那般小气。”

她不承认这一点,苏沐瑶自然也不能认。

苏沐瑶笑道:“您误会了,嫔妾的意思是,您辛苦搜集这些证据,是为了替皇上分忧。”

年仪柔也笑了,站起身,道:“九王十王他们倚靠宜太妃、丽太妃家族势力,在前朝不断生事,若将她二人定罪,皇上会省心不少。”

“只是,本宫和她们二人无仇无怨,就算查到了这些证据,也不方便直接交给皇上,所以才把这些东西交给你,你是当事人,由你出面,更加合理,更加公正。”

说完,年仪柔就带人离开了。

似乎她这一趟来,就是为了把苏沐瑶想要的东西交给她。

苏沐瑶不禁有些怀疑,天上真的有掉馅饼的好事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吧,年妃确实帮了她一个大忙。

年妃走后,苏沐瑶思量了半晌,坐到书桌前,让春兰研墨,提笔写了一封状纸。

按着正常的程序,她这封状纸是要想办法交到大理寺去的,然后经大理寺调查、审批,再上报给皇上,由皇上确定主审和副审,这桩案子才能定下来。

因为涉及到皇亲国戚和一众官员,所以中间闹出的动静不会小,出意外的概率也会上去。

譬如,还未定案,风声就先传出去,宜太妃等命人去销毁相关证据,到时候,再查起来,她手头上的这些证据,说不定就“过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