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60-70(第1/14页)
第61章
越是遇到这种令人气愤的事,自己越是要冷静才行。
苏沐瑶想着,平复了心绪,在众人看去,她的神情一片坦然,丝毫不见慌乱。
本来舒舒觉罗氏·诺萱顶着御前失仪、触怒圣上的罪名,也要将怡太常在设计她的事说出来,虽说没有真凭实据,但也有几分可信度。
何况诺萱跪在地上,双眼哭的通红,看起来确实可怜。
但现在,怡太常在的样子又让人心里犯嘀咕。
就那样平平淡淡、居高临下的坐着,看底下的诺萱,如看跳梁小丑。
她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心虚,表现的太平静了,仿佛这件事完全跟她无关一样。
到底是心理素质太好,还是确实无辜?
众人摸不透,选择了静观其变。
紧接着,就是皇后的质问。
“怡太常在,对于此事,你还有何话说?”
苏沐瑶听到皇后的质问,才转过头,看向乌拉那拉氏时,微微挑了挑眉。
“你还有何话说?”而不是“你有何话说?”
多了一个“还”字,意思可就不一样了。
苏沐瑶不傻,自然能听出里面的区别。
这是要以皇后的身份来压制她,试图直接给她定罪?
但凡是正常人,遇到这样疾言厉色的质问,还是来自当今皇后,都很难稳得住。
苏沐瑶也有点,但因为之前皇史宬的事,她知道皇后大概率是向着诺萱的,所以还算有心理准备。
心里虽气,面上却不显。
苏沐瑶缓缓起身,向皇上、皇后方向福身行了一礼,垂下眸子,不紧不慢的说道:“启禀皇上,嫔妾有话要说。”
她的一举一动皆从容不迫,看起来温柔得体、不卑不亢,和阶下哭哭啼啼的诺萱形成了鲜明对比。
众人看着她温柔的样子,微一怔神。
面圣时,确实就该是这副样子。
雍正微拧眉头,正打算处置舒舒觉罗氏,却被苏沐瑶打断了,他抿了抿唇,犹豫了一下,道:“你说。”
苏沐瑶勾唇道:“方才舒舒觉罗氏说的,她幼时与嫔妾是紧邻,两家交好,她常来找嫔妾玩耍,在此期间,嫔妾还教她弹过琵琶……这些话,皆是真的。”
此话一出,惠泽殿里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旁边的皇后乌拉达拉氏。
乌拉那拉氏眼里满是不可置信,她本以为,瓜尔佳氏说“有话要说”,是要开口替自己解释,却没想到,她一番话,竟直接承认了诺萱的指控。
她是疯了吗?
苏沐瑶当然没疯。
不但没疯,她还很清醒。
诺萱指控她的这番话,完全没有真凭实据,但她为什么敢说呢?
因为,“碰瓷”这件事,从古至今,根本说不清。
放到现代,有监控摄像头拍到还好些,若没有摄像头,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麻烦的很。
还有一点就是,诺萱话里的背景是对的,原主瓜尔佳氏确实和诺萱认识,而且很熟悉。
所以诺萱这些话出来后,效果就类似于现代网络上的那些“小作文”,真凭实据没有,全是情感输出,但总有不明真相、心疼“弱者”的吃瓜群众,吃这一套。
舆论的力量是可怕的。
那么,正常来说,摆在她面前的,有两种选择。
第一,和诺萱对嘴对舌,殿前辩论;
但她又不能否认说,她不认识诺萱,因为,在场的人,不是名门显贵,就是王亲贵胄。
这种事情,一查就查到了。
那辩论的结果,只会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毕竟,在别人眼中,她既承认了曾经和诺萱交好,那她再说:“我从没教过诺萱弹琵琶。”
别人会信吗?
就算信了她,难道心里就没有疑问了吗?
口舌之争,争不出一个结果。
且只要她一下场,诺萱的这盆脏水,就算没把她泼一个结结实实,也多多少少也会溅到一些。
且这样做的话,岂不是让诺萱达到目的了?
诺萱弹琵琶出错,拉她下水,就是要通过抹黑她,挽回她自己的名声。
古代人,尤其是古代女子,名声有时候比性命还重要……
她何必要和诺萱“同归于尽”呢?
第一个选择,是弊多利少。
第二个选择,则是直接否认,说自己没做过这件事,然后默而不谈,交由皇上处置。
看刚才的样子,雍正应该是会向着她的。
他是皇上,一句话下去,在场的所有人都得闭嘴。
但借助权势,只能保证别人不敢明面上谈论这件事,但背地里呢?
舆论这种东西,压的越猛,反弹的越厉害。
中国人骨子里具有两个特性,一是天然的对弱者的同情心;二是对强权的反抗精神。
雍正向着她,其他人自然就会觉得,诺萱说的是对的。
那等她成了雍正的妃嫔,今天雍正不由分说,向着她的事,更成了板上钉钉的铁证。
连带着雍正的名声也会被连累。
情况就更糟糕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哪怕对某个妃嫔稍微偏宠一点,御史和谏官都会上书弹劾,更不用说,有引诱圣明君主失察之罪的嫌疑了。
八王和九王是雍正的敌对党,方才在那里一唱一和,不断地挑灯拨火,明摆着是想找机会做文章。
她又岂能傻乎乎的入局,成为他们弄权的棋子呢?
所以,第二个选择,看似利大于弊,但却是后患无穷。
这两个选择都要不得。
那应该怎么办呢?
苏沐瑶顶着一众,或诧异、或不解、或质疑的目光,抬眸看向雍正。
雍正眉头紧拧着,眼中带着浓浓的不满。
早知道,她会肯定舒舒觉罗氏说的话,他就不让她开口了。
女子的名声一旦毁了,是什么后果,她不知道吗?
他费尽心力的想要维护她,她倒好……
雍正虽然在生苏沐瑶的气,但心里却已经为她找好了借口。
她年纪轻,头一次遇到这种事,又害怕朕不会护着她,所以有些慌乱。
很正常的。
但接下来,他要说的话,就得好好斟酌斟酌了。
雍正正凝神思索着,苏沐瑶勾了勾唇,又接着自己方才的话,继续道:“但舒舒觉罗氏·诺萱后面说的那些,嫔妾居心险恶,教她弹错琵琶,意欲使她有朝一日,身败名裂……纯纯子虚乌有之说,乃是她为了逃脱御前失仪的罪名,故意构陷嫔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60-70(第2/14页)
她的声音虽不大,但语气掷地有声,神色坚定中,又流露出三分委屈,动作也恰到好处,双手握拳,背挺得很直,像是被冤枉了,又不得不强装出来的镇定。
让人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误会了她。
底下的诺萱听到了,心里暗恨,但她并不觉得瓜尔佳氏这个蠢货,有反转的可能。
所以咬了咬下唇,眼泪从洁白的脸颊上滑落下来,如梨花带雨一般,啜泣道:“皇上,皇后娘娘,臣女一区区白身,承蒙太后厚爱,才有幸进宫,岂敢构陷太常在?还望您明察啊……”
伏身跪地扣头,哭的越发令人怜悯了。
廉亲王允禩温柔道:“诺萱姑娘,你先别哭了,皇上是承平君主,英明神武,自然能明察秋毫,分出是非对错,若你真的有冤,今天必定能还你清白。”
他说话不紧不慢,很令人舒服。
诺萱咬了咬下唇,道:“多谢廉亲王……”
旁边的九贝子允搪听到允禩的话,立即反应过来了,反正就是要逼雍正当场断这出说不清的案子呗。
没有真凭实据的事,无论他怎么断,都会留下话柄。
哼,那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给他先戴高帽,把他“此事容后再议”的后路给断了。
允搪一拍桌子,大大咧咧的应和道:“对啊,诺萱姑娘,咱们皇上是明君,这点小案子,他当场就能断出来,你不用怕,且安心吧。”
诺萱又楚楚可怜道:“多谢九贝子……”
“八哥九哥莫要着急,”
怡亲王允祥等他们拱完火了,慢悠悠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笑道:“既是小案子,何须皇上亲自来判案?八哥和我同是皇上亲封的总理事务大臣,深受皇上信任,”
“俗话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看八哥方才安慰诺萱姑娘,似是对此案已经胸有成竹,不若先说说自己的意见,兴许你的想法和皇上的想法正相吻合,也许还能传出一段君臣之间,心有灵犀的佳话。”
允禩忙摆手笑道:“十三弟取笑了,愚兄不才,在判案上没什么天赋。”
他一句话,又将自己淡淡的隐了下去。
允搪继续当出头的椽子,点头附和道:“十三弟,我是想着,皇阿玛既然将皇位传给四哥,那必然是看出了四哥的天纵奇才,四哥之才胜我们兄弟百倍,当然不同,”
“至于什么心有灵犀的佳话,我和八哥还是算了,不过,我觉得,十三弟你倒是可以试一试,这青史留名的大好机会,当兄长的自然要让给弟弟……”
胡乱判案,留下臭名的机会,当然要让给雍正和允祥了。
允搪虽是想把允祥架在火上烤,但殊不知,此话正合允祥心意。
他是标准的春秋时期士大夫思想,为人做事,认为是对的就一定会去做,并不在乎外人怎么评判,也不在乎史书工笔怎么写,哪怕将他写成一个佞臣贼子,也无所谓。
但今天,他一定要帮四哥解了这个围。
连旁边的十三福晋兆佳氏,担心的在暗中拉了拉他的衣角,允祥也没有去管。
他一味笑着,道:“九哥说的对。”
他转过头,眼神变得锐利,审视着地上的诺萱,道:“诺萱姑娘,你方才指控怡太常在居心险恶,故意害你,可有真凭实据?”
“怡亲王……”诺萱嘤嘤哭着:“这种事,臣女怎么可能会有证据……”
允祥定定道:“既没有证据,那只能疑罪从无,你方才说的话,只能以诬陷罪论处了……”
诺萱没想到怡亲王这么麻木不仁,一时慌了手脚,道:“臣女没有,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乃一国之母,深知国法,自不会偏私偏向。”
允祥没等乌拉那拉氏开口,就直接堵住了她的话。
九贝子允搪道:“十三弟这样判案,恐怕会令人不服。”
允祥反驳道:“按国法判案,有何不服?”
允搪转移话题,道:“没有证据,就想办法找出证据嘛,怎么能直接定诺萱姑娘的罪?”
允禩道:“诺萱姑娘敢在皇上面前喊冤,勇气可嘉,依本王看,不像那等恶意构陷的小人。”
又对旁边的恒亲王允祺和淳亲王允佑问道:“五哥和七哥觉得呢?”
允祺和九贝子允搪同为宜太妃所生,这会儿就犯难了,他最头疼的,就是动不动让他选择站队。
从前夺嫡的时候就是,现在也是。
允祺看了看允搪,看了看允禩,又看了看允祥,纠结道:“那个……八弟、九弟,十三弟……你们…”
能不能不要再争了?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动了动唇,道:“都行吧,我没想法,也没意见。”
允佑生来就有腿疾,身子不好,咳了两声,打圆场道:“皇上文治武功,还是听皇上的吧。”
雍正点点头,道:“朕看十三弟说的有理,既无真凭实据,那就按疑罪从无……”
话未说完,苏沐瑶上前一步,唤道:“皇上。”
“嗯,你说。”
苏沐瑶认真道:“嫔妾有证据,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在场诸王和诸妃嫔再一次愣住了。
不是,你有证据,你早说啊。
我们都就此事辩论一整圈了,结果你忽然开口说,你有证据?
还有,你能有什么证据呢?
这种说不清的事,怎么可能有证据?
反正,她说出这句话时,在场没有一个人信她。
包括雍正在内。
雍正看着她,沉默不语。
眼里的意思很明显:你是不是想气死朕?
苏沐瑶弯了弯唇,莞尔解释道:“皇上,只要让舒舒觉罗氏·诺萱再弹奏一曲《夕阳箫鼓》即可。”
雍正一怔,随即恍然,再看苏沐瑶时,又气又爱又恨,简直是……
恨不得将这个拿捏她心的女子,揉碎在自己怀里。
他微一抬手,道:“准。”
第62章
苏沐瑶一句话,阶下的诺萱脸上血色全无。
重新弹一遍《夕阳萧鼓》?
不行的。
她方才说,自己弹曲出错,是因为瓜尔佳氏·祜怡教她的琵琶乐曲,有许多处错误……
既然错误原本就存在,那无论在弹多少遍,错误都不会改变。
如果再弹一遍,除非她弹的曲中的错误,跟之前弹的模一样,否则,她的谎言就直接不攻自破了。
可她刚才弹时,太慌乱了,哪里出了错,她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
诺萱声音颤抖道:“启禀皇上,臣女、臣女因伤心过度,无法再弹一遍,不如改日……”
“弹。”
雍正薄唇中,冷冽而又威严的吐出一个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60-70(第3/14页)
。
殿中的值事太监走过去,将琵琶强行塞进诺萱手里,尖声细气道:“诺萱姑娘,请吧。”
诺萱抬眸,看向上首的皇后,乌拉那拉氏若无其事的移开目光,端着酒盏慢慢的品着,仿佛根本不认识她。
诺萱瞳孔一缩,又看向了座中的八贤王,允禩正和旁边的七王爷头挨着头,低声谈笑风生的交谈着。
方才向着她说话的九贝子允搪,此刻也闭口不谈,夹着菜吃,当做刚才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诺萱有生以来,头一次这么绝望,这么孤立无援,她哆哆嗦嗦的抱着琵琶,拉动琴弦,硬着头皮,将一曲《夕阳萧鼓》弹完了。
出错的地方比刚才更多,几乎覆盖了整曲。
孰是孰非,已经分明了。
再无人有异议。
雍正一锤定音道:“舒舒觉罗氏·诺萱御前失仪,恶意构陷后宫妃嫔,居心险恶,本应处死,朕念在太后面上,饶你一命,没入奴籍,逐去瓮山除草,永不许再入宫。”
话音落下,两个侍卫从外走进来,将诺萱拉着,往外拖。
“我不去!”诺萱凄厉的大喊:“我不唔唔……”
还未说完,已被堵住了嘴,再发不出声音,拖了出去。
皇后站起来,屈膝福身,道:“皇上,此次舒舒觉罗氏一事,皆因嫔妾失察,还请皇上责罚。”
她这一请罪,底下的妃嫔也跟着起身。
齐妃李金枝道:“皇上,舒舒觉罗氏是太后的侄女,皇后也是看在太后的情面,才让她出现在宴席上,今日端午佳节,还请您不要再过多追究了。”
她起头一句话,其他妃嫔不管心里怎么想,但面子上的功夫总是要做的,纷纷跟着求情。
唯有年仪柔既不起身,也不开口求情。
众人也都知道,她一向的性子,所以都当没看见。
雍正神色淡淡的,问道:“年妃怎么看?”
年仪柔这才站起来,温柔道:“嫔妾认为,有功则赏,有过责罚。”
雍正点点头,道:“年妃说的有理,但今日端午,也不宜罚的太过,就罚坤宁宫三个月月例吧。”
乌拉那拉氏恭顺道:“谢皇上。”
三个月月例,对于她一个皇后来说,其实算不了什么,但皇上当着这么多王亲贵胄的面,没给她台阶下,才是真正的处罚。
不过,她也不能说什么。
宴席又重新开了,歌舞表演比方才还要精彩。
苏沐瑶却没什么观看的心绪了。
今天的事,虽然扳倒了她的死敌诺萱,但留下来的后患都有很多。
一个是太后,一个是皇后。
无论她有意无意,都间接的开罪了她们。
也许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但她赌不起,赌不起太后和皇后不会记恨她,所以,她以后不但得步步小心,还得想办法,找一个能对抗太后和皇后势力的靠山。
雍正这个始作俑者,能靠得住呢?
苏沐瑶深表怀疑。
她心里暗暗的谋划着,骤然,感觉到身体一阵不对劲,她脸色一红,发现自己竟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她从座上起身,道:“皇上,嫔妾身体不适,想申请提前退席。”
乌拉那拉闻言,和气的问道:“怡太常在,不会因为刚才的事,对本宫心怀芥蒂吧?”
苏沐瑶笑道:“皇后娘娘想多了。”
雍正眼里满是关心,温柔的问道:“哪里不舒服,让太医给你看看吧?”
苏沐瑶忙道:“不用了。”
要让太医把脉,把出来她是因为葵水来了,那她,可得被人活活笑话死。
苏沐瑶咬了咬下唇,小声补充了一句,道:“嫔妾需要去更衣。”
古代更衣,有换衣服、整理仪容的意思,也有上厕所的意思。
她说这个话,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雍正顿了顿,也觉得自己多此一问,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嗯,那让宫女带你去吧。”
苏沐瑶去了后殿,办完大事,苏培盛迎着游廊走过来,笑道:“怡太常在,皇上想着,您身体不适,所以留您在惠泽殿住一晚。”
又对她身旁的云墨和春兰道:“惠泽殿里配有服侍的宫女,奴才让人送两位姑娘回去吧。”
苏培盛将话说的很明白,苏沐瑶不笨,自然也猜到了雍正的野心,她笑了笑,道:“云墨,春兰,还不多谢苏公公。”
云墨、春兰担心道:“小姐,你的身体……”
葵水来了,不能承宠的。
“没事,你们去吧。”
云墨、春兰虽有些不放心,但看她很坚持,只好跟着苏培盛带来的人走了。
苏沐瑶微微一笑,由苏培盛带领着,去了惠泽殿后殿的寝宫。
苏培盛到了门口,就停住了脚步,笑咪咪道:“怡太常在,您先在房里等着吧,皇上忙完前面的事,一会儿就过来。”
苏沐瑶点了点头。
房间的门关上后,她踱步往里走。
说是寝宫,真的是一间宫殿。
里面空间很大,地上铺着红毯,一路往里延伸,四处点满了龙凤红烛,照的宫内很亮堂。
难为她更衣的功夫,还不到一炷香时间,苏培盛就带着人,布置的这样周全。
苏沐瑶摸了摸窗边炕桌上放的一身新娘嫁衣,勾唇轻轻一笑,却并不打算穿上身,她四处打量着,自然也看到了小圆桌上放的酒盏和酒杯。
喝交杯酒吗?
苏沐瑶正想着,忽然腰身一紧,被人从身后牢牢抱住了。
“唔……”
她真被吓了一跳,刚才都没有听到雍正过来的脚步声。
苏沐瑶垂眸看向腰间横亘的强壮的手臂,轻轻道:“皇上说话不算数。”
雍正将她身子扳转过来,笑道:“朕怎么说话不算数了?”
苏沐瑶示意性的瞥了瞥一旁的嫁衣,扬起下巴,问道:“您这是什么意思?”
他才说了,他不着急,会等着,结果没两天,就等不及了。
雍正理直气壮的不行,反问道:“明天回宫,今晚圆房,怎么了?”
他从方才在宴席上,看她机智的扳倒舒舒觉罗氏,就心动的不行,所以才想迫不及待的拥有她。
雍正眯了眯眼,道:“难道你不愿意?”
第63章
苏沐瑶瞪大双眼,没想到雍正这么不要脸。
她推了推雍正胳膊,发现推不开,抿了抿唇,露出一点不高兴的样子,道:“嫔妾当然不愿意。”
她并不是很怕触怒雍正。
一是因为想到了后面的说辞;二是这几天,她发现自己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60-70(第4/14页)
雍正心里,还是有些分量的。
雍正确实不生气,他低下头,往前挨近了一些,近的能看到瓜尔佳氏细而密的长睫毛,几乎没有毛孔的白皙光洁的脸部皮肤,鼻尖传来淡淡的清香,不像是任何一种香料的味道,自自然然的,很好闻。
他能感觉到,瓜尔佳氏像是在他心里藏了一把小钩子,只要一看到她、一想到她,他的心就被钩的痒痒的。
雍正喉结滚了滚,按捺住砰砰直跳的心脏,放柔了声音,像是怕吓到她一样,轻轻问道:“为什么不愿意?”
苏沐瑶认真道:“嫔妾出身苏完瓜尔佳氏族,虽不算朝中显贵,但也是诗书名门,自小熟知礼仪……”
顿了顿,瞥了他一眼,又道:“您自己心里应该也很清楚。”
没有名分,没有册封,就是无媒苟合。
哪怕他是皇上,也一样。
雍正道:“朕不是说,明天就回宫吗?”
他作为皇帝,信誉度在她这里,就这么低?
苏沐瑶垂下双眸,没搭理他。
雍正勾唇道:“那,你今晚怎么来了呢?”
他的心思这么明显,她就不信,她这么冰雪聪明的一个人,会猜不出来。
他眼神暗下来,一字一顿道:“朕可不是什么圣贤之人,你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了。”
说着,雍正打横抱起她,快走两步,到了一边大床上,将她直接压在床上。
俯下身,一手勾起她的下巴,就要吻她的唇。
苏沐瑶将脸偏向一旁,慌忙的喊了一声。
“皇上!”
“嗯。”
雍正停住了动作,静静的等着她说。
苏沐瑶没想到这个男人这么不讲道理,瞪着雍正,义正辞严道:“您不能这样。”
雍正好笑道:“为什么?”
苏沐瑶脸色红红的,尴尬道:“那个,嫔妾身体不适。”
“骗人。”
“没骗人,嫔妾葵水来了。”
雍正一愣,随即咬着牙,捏着她的脸颊,气道:“你故意耍弄朕是不是?”
“哎呀,”
苏沐瑶猛的一皱眉头,露出痛苦的表情。
雍正被吓了一跳,赶紧松开手。
“怎么了?朕弄疼你了吗?”
他也没有用力啊。
苏沐瑶眼眸往下垂了垂,示意道:“不是,嫔妾肚子痛。”
雍正立即就要起身,道:“朕去叫御医。”
要是叫御医的话,她的戏不就露馅了吗?
苏沐瑶赶紧抱住他的胳膊,阻止道:“不行,皇上不能去。”
雍正皱紧眉头,道:“为什么?”
苏沐瑶道:“太丢人了,嫔妾宁愿死,也不愿因为这种事,请御医把脉。“
雍正愣了楞,随即温柔道:“你放心,有女医官的。”
苏沐瑶被噎了回去,只好讪讪道:“那个,嫔妾已经好多了。”
“乖,松手,”雍正拉着她的手腕,道:“还是让御医看一下,朕才能放心。”
松手是不可能松手的。
苏沐瑶抱着他胳膊的手,越发用力了。
今日宴席上,她发现雍正很吃她装可怜这一套。
索性露出泫然欲泣的神情,一副“你要是敢去叫御医,我就哭给你看”的样子。
雍正无奈,道:“你这是做什么呢?”
他关心则乱,一点儿也没注意到苏沐瑶眼中狡黠的光芒。
苏沐瑶看着眼前这个,史书中记载着的大名鼎鼎的雍正帝,心下暗忖。
自己往后既要跟着他,当他的嫔妃,得先摸清楚他是个什么性子,有没有暴力倾向,会不会别人稍有忤逆他的意思,他就会直接弄死。
以及,他对自己有多少包容度。
试探感情固然不好,但那是放在现代。
如今,她和雍正身份地位并不平等,也不是正常的恋爱关系,她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在皇宫生存,就不得不多为自己考虑一些。
苏沐瑶推开雍正,缓缓的坐起身,脱鞋上床,靠在几个软枕上,问道:“有热茶吗?”
雍正楞住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她是在指派他做事。
端茶倒水,那是奴才干的活。
他一路走过来,当阿哥、当贝勒爷、当亲王,当皇上,都是主子,从来没做过端茶倒水的事。
不过,看在她今天身体不舒服的情面上,他倒是可以破一次例。
雍正给自己做好了心里建设,起身去外头倒了热茶,亲自端过来,柔声道:“喝吧。”
这下给苏沐瑶看的有点傻眼。
她说那句话的当下,是想让他出去叫一个宫女进来,能让他一个皇上亲自为她走一趟,她都觉得相当不容易了。
苏沐瑶心里怪怪的,道:“皇上怎么亲自端着茶过来了?”
雍正:“???”
他会错意了吗?
这里就只有他和她,他不去给她倒茶,让谁去呢?
雍正下意识的忽略了他可以叫人进来的可能性。
两人一时面面相觑。
还是苏沐瑶率先打破了寂静,接过他手里的茶盏,慢慢的喝了半杯,又将茶盏递回给他。
雍正去外头放茶盏的功夫,苏沐瑶已脱去外衣,打理好自己,躺下来,准备入睡了。
雍正坐在床畔,抚摸着她的脸,道:“好些了吗?”
苏沐瑶垂下眸子,掩去眼底的心虚,道:“嗯,皇上,您也早点睡吧。”
她的话外之音是:皇上,你该离开了。
雍正却完全没听懂,点点头,将外头的龙袍脱下,挂在横架上,走到床畔,道:“往里挪一点。”
苏沐瑶一动不动,他这是什么意思?
她都大姨妈来了,他还不肯放过她吗?
雍正理所当然的道:“朕今晚召你过来,却独自去偏殿睡,让那些下人以后怎么看待你?”
他不由分说的上了床,道:“放心吧,朕不会动你的。”
雍正揭开另一床被子,侧躺了下来,将苏沐瑶连着被子一起抱在怀里,手从她被子下伸了过去,放在她小腹的位置上,缓缓揉着,温柔的问道:“这样会舒服一些吗?”
他的手掌心很热,温度透过里衣传进来,确实很舒服。
苏沐瑶便没有阻止他。
夜色确实已经深了,困意渐渐上头,苏沐瑶也管不得身旁睡了一个皇帝兼男人,打了个小小的哈欠,枕着雍正的胳膊,睡着了。
第64章
翌日,启程回宫。
阔别熟悉的乾西四所几日,再一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60-70(第5/14页)
来,苏沐瑶心里莫名升起一丝“回到家”的喜悦。
不过,她很快就把自己这种喜悦感给打消了,在这深宫里生存,哪有什么家不家?
水生和来福将乾西四所打理的很好,即便主子不在,他俩也每天除尘扫地,过端午时,还按着云墨的吩咐,将廊根墙角处全部用艾草熏了一遍。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的艾草的清香。
苏沐瑶吸了吸鼻子,倚在门边上,看水生和来福将她的东西往里搬,随口问道:“这几日我不在,咱们宫里可发生过什么事?”
水生道:“咱们宫里倒没有,但……太后病了。”
太后乌雅氏这次的病,来的又急又凶。
大约人上了年纪,免疫力降低,稍微不注意,就会生病,更不用说有许多旧疾在身的乌雅氏了。
说起来也是个意外。
过端午节那天,太后还好端端的,等到晚上用完膳,坐着步辇前去御花园散步,路过先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旧居的景仁宫时,忽见一道黑影从宫墙上“嗖”的一下闪过去,乌雅氏胆子小,被吓了一跳,差点从撵轿上跌下来。
宫人去调查,说是只黑猫,乌雅氏心才定下来,想到恰逢端午,忙命人去烧纸祭灵,不提。
乌雅氏受了一惊,回到宫里,就恶心呕吐,浑身发热,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来福道:“听永寿宫那边的宫人说,御医院里的太医都去慈宁宫了,会诊之后,说是太后受了暑气才病了,情势似乎不大好……”
但到底怎么个不好法,他也说不好。
水生小声补充道:“奴才早上去寿膳房时,听那里的太监说,皇上一回宫,就去慈宁宫看望太后了,连着几位朝里重臣的觐见,都给推了。”
既然惊动了皇上,那此事便做不得假。
…………
太后这一病,连着几日,越发严重。
皇上亲自去侍疾,还要处理朝里事务,忙的脚不沾地。
在行宫时,说好的封妃,自然也得往后推了。
苏沐瑶倒不怎么放在心上,她这几日,除了待在自己宫里,就是去永寿宫和陈太贵人、徐太常在她们一起帮太后抄佛经祈福。
因着太后重病,整个后宫蒙上了一层阴霾。
一切的娱乐活动停止,连着御花园,都没几个妃嫔敢去逛了。
转眼到了五月底,太后似乎好些了,众妃嫔终于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