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新帝临朝定中枢,群僚分序暗谋(1 / 2)
嘉佑十二年二月的汴京,残雪还挂在朱雀门的鸱吻上,空气里却已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躁动。
宫城深处的福宁殿,檀香与药气混杂了半个多月,终究还是被素白的缟素气息彻底取代。
嘉佑帝在二月十五日寅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临终前攥着太子赵曦的手,断断续续添了最后一道遗诏。
将一直“养病”在王府、几乎没掺和宫变的康王赵元俨,补进了辅政大臣之列,与韩章、文彦博等七人并列为八辅政,加中书令、知大宗正事。
“陛下这是怕赵宗全借着‘救驾’的名头,在宗室里坐大啊。”
二月十七日,枢密院偏厅,徐子建摩挲着腰间的金鱼符,对刚从河北赶回的张叔夜叹道。
窗外,内侍正捧着嘉佑帝的遗诏往各勋贵府邸传,马蹄声踏过青砖地,溅起细碎的雪沫。
张叔夜刚接管蓟州防御使印信,脸上还带着风尘,闻言苦笑:“康王这些年装疯卖傻,谁都以为他早没了争竞之心,没想到陛下临终前还把他拽出来当秤砣。
北平郡王,您说这八辅政里头,日后怕是要分出好几派了。”
徐子建没接话,目光落在案头那份拟好的官员迁转名单上。
嘉佑帝驾崩不过两日,太子赵曦虽未正式登基,却已在曹太后的示意下,让内侍省递来了初步的人事调整意向。
护驾有功的东厂内卫要改组为锦衣卫,从齐王卫、皇城司和背嵬军里抽三千精锐,分三班守内城,还要兼管监察皇城司。
英国公张耆要升殿前司都指挥使,名义上统管上四军里的捧日、天武、龙卫、神卫。
顾廷烨从殿前司都虞侯升副都指挥使,专领两万神卫军。
“顾二郎倒是会选路。”
徐子建指尖点了点“顾廷烨”三个字,语气听不出喜怒。
一旁的苏轼刚从开封府推官任上被调进枢密院当都承旨,闻言低声道:“昨日禹州郡王府摆宴,听说顾将军去得最早,还跟赵策英世子对饮了三盏,席间净说些‘愿为新帝赴汤蹈火’的话。”
“他若不选这条路,难道跟着我挨猜忌?”
徐子建轻笑一声,将名单推给苏轼,“你按这个调子拟个正式的札子,曹太后那边怕是等不及了。
对了,岳飞兼任檀州防御使的事,务必在札子里写清楚,檀州是山前七州的门户,不能出半点差错。”
苏轼刚应下,门外传来脚步声,曹盖一身戎装闯了进来,脸上带着愤愤不平:“公明!你听说了没?赵宗全那老小子竟还升了中书侍郎!
凭什么?就凭他带着几千禹州兵在朱雀门捡了个便宜?”
他嗓门极大,震得窗棂上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徐子建连忙按住他:“嚷嚷什么?这是枢密院,不是你家演武场。
赵宗全升中书侍郎,是曹太后和辅政大臣们一起议的,你以为单凭他自己能成?”
见曹盖还是一脸不服气,又补充道,“我上次在梁山酒楼给你说的话你都忘了吗?
你安心当你的真定郡公,把捧日军练好,比什么都强。”
曹盖闷哼一声,从怀里掏出个瓷瓶往桌上一墩:“这是我家娘子给你带的参汤,说你这几日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对了,昨日我去宫里给太后请安,撞见司马光了,听说他被韩章和申时行举荐,要当翰林学士,专管起草诏令。
那老夫子平日里连新法都骂,现在倒好,也入了中枢。”
“司马光学问好,为人也正派,让他当翰林学士,是为了稳住那些守旧的文官。”徐子建拿起瓷瓶,拔开塞子闻了闻,“你回去替我谢谢福康公主。
对了,你家小子最近功课怎么样?
回头我也去指点一番。”
曹盖一听这话,脸色缓和了不少,挠着头笑道:“还是你懂我。
那小子才几岁就爱舞枪弄棒,跟我小时候一个样。
行,等过了先帝的丧期,我就把他送到你府里教教他。”
两人正说着,苏辙顶着风雪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份奏章,神色凝重:“公明,富弼相公递了丁忧折子,说他老娘病故,要回乡守孝三年。
枢密使的位子,怕是要空出来了。”
徐子建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富相公年事已高,早就有退隐之心,这次丁忧,怕是真要彻底放手了。
你去回禀太后,就说枢密院事务繁杂,不可一日无主,臣愿暂代枢密使一职,待找到合适人选再交还印信。”
苏辙应了声“是”,刚要转身,又被徐子建叫住:“对了,盛宏那边升左谏议大夫的事,你跟他透个气,让他多留意朝堂上的动静,尤其是赵宗全和顾廷烨那边的人,别让人抓了把柄。”
苏辙点头离去后,徐子建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翠竹,轻轻叹了口气。
他知道,富弼丁忧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朝堂,怕是要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嘉佑帝留下的八辅政,韩章、文彦博是老臣,偏向稳重;
富弼一退,剩下的就只有欧阳修、申时行还算中立。
赵宗全和顾廷烨是一派,盯着兵权和行政权;
康王赵元俨这老小子刚入局,态度不明!
而自己这边,虽有曹盖、韩世忠、岳飞等人支撑,却也被曹太后处处提防。
“郡王,张将军派人送了封信来。”门外的小斯周森低声禀报,递进来一个封泥完好的信封。
徐子建拆开一看,里面只有短短几句话:“新帝登基,人心浮动,桂城愿为郡王马首是瞻,若有差遣,随时待命。”
字迹龙飞凤舞,却透着一股小心翼翼的试探。
徐子建将信纸揉成一团,扔进炭盆里,看着它慢慢烧成灰烬。
他知道,张家这是在给自己留后路,既不想彻底倒向赵宗全,又不敢公开站到自己这边。
毕竟,在汴京兵变中,张家不显山露水,但是控制的兵权却不小。
“告诉张将军,就说本王知道了。
让他好好操练天武军,新帝登基,少不了要用兵的时候。”
徐子建对周森吩咐道,语气平淡无波。
亲兵刚走,苏轼又匆匆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份新拟的圣旨草稿:“郡王,太后那边批了您暂代枢密使的折子,还加了您幽州总管的职衔,让您全权负责燕云一带的军政事务。
另外,太后还下了旨,让太子在二月二十七日正式登基,改年号为元丰,大赦天下。”
徐子建接过圣旨草稿,仔细看了一遍,见上面除了自己的任命,还有不少官员的迁转名单。
沈从兴升了天武军副都指挥使,封威北伯。
小段、老耿当了神卫军营指挥使;
顾千帆升锦衣卫都指挥使,三等忠勇侯。
白展堂升锦衣卫副都指挥使,封世袭忠诚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