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不容(2 / 2)
李治沉默了,
他知道,事态的发展确实有可能往武媚娘说的方向倾斜。
他垂在身侧的手攥紧明黄色的袍角,
指腹碾过精致的云纹,
烛火将他脸上的犹豫与挣扎映得格外清晰,
良久,才听见他用近乎喟叹的声音低道:
“朕……朕只是舍不得,想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武媚娘自然明白他的心思,
她缓缓开口,声音平静:
“李治,为人子怀逆谋,乃天地所不容之事,
昔年周公辅政,尚且诛管蔡以安周室,
先帝在位时,亦曾废承乾以正国法,
大义灭亲,何以赦也?
贤儿既然犯下错,
就必须付出代价,
这不仅是为了大唐的法度,
更是为了让他明白,身为皇室子弟,
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万万不能做。
纵容不是爱,是害啊!”
李治低着头,那份为人父的不忍,依旧在心底作祟。
武媚娘见他依旧纠结,便走上前,
在他对面的锦凳上坐下,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的眼睛,
一字一句地继续说道:
“李治,你我夫妻多年,我可曾做错过什么决定?
先帝当年爱李承乾胜过你爱贤儿,
李承乾身为嫡长子,先帝对他寄予厚望,赏赐无数,纵容有加。
可先帝亦常常感叹,
若当年能早一点约束李承乾,
让他明白法度的重要性,
让他知道‘太子’二字不仅是荣耀,更是责任,
或许李承乾就不会走上谋逆之路,不会落得个被废黜流放的下场,
如今李贤犯了错,我们若一味纵容,
不加以惩戒,不仅会害了他,
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更会害了大唐,储君失德,朝臣离心,百姓惶惶,
到那时,你我如何对得起先帝的托付,
如何对得起大唐的列祖列宗?”
她顿了顿,眼底痛楚,却依旧坚定的说出对李贤的处罚:
“废黜他的太子之位,于他而言,或许是一种磨砺。”
李治看着武媚娘坚定的眼神,听着她句句恳切的话语,
又想起了当年李世民处理李承乾之事时的无奈,
先帝那般英明果决,面对亲生儿子的谋逆,
不也只能忍痛废黜,暗中垂泪吗?
他长叹一声,这声叹息里,
藏着为人父的悲痛,
也藏着身为君王的无奈。
他缓缓抬起头,眼底的纠结渐渐消散,被释然取代,
他点了点头,下定决心:
“媚娘说的有道理,
朕虽念及亲情,却也不能置大唐的江山社稷于不顾,
就依你所言,废黜贤儿的太子之位吧。”
武媚娘听到这话,心中亦是难过,忍不住也红了眼眶。
她不是铁石心肠,李贤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
如今走到这一步,她心中的痛,并不比李治少半分。
可她是天后,是在李治病倒时她要撑起大唐江山的人,
她不能像李治那样,被亲情绊住脚步。
她起身走到李治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
他的手微凉,带着常年病痛的虚弱,她轻声道:
“废黜贤儿之后,储君之位悬空,
恐会引起动乱,朝堂不稳,
显儿虽年幼,却性情温和,
就立显儿为太子吧。”
李治轻轻嗯了一声,又重重的点点头,
抬手反握住武媚娘的手,用力握了握,
这些年,风眩病让他越来越力不从心,
朝堂上的大小事务,多是武媚娘在一旁辅佐,
如今,他能信任、能依赖的,也只有他的媚娘了。
无论他的媚娘做什么,
他都相信,
她肯定是为了他,为了他们的孩子,为了这大唐江山。
他望着殿外的黑幕,轻声说道:
“好,就立显儿为太子,
媚娘,往后这大唐的江山,还要劳你多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