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凝聚(1 / 2)
恭陵地宫早已修建完毕,规制恢弘堪比帝陵,
墓道两侧的石壁上,雕刻着日月星辰、龙凤呈祥等祥瑞图案,
皆是能工巧匠耗时半年精雕细琢而成,每一笔每一划都尽显庄重。?咸·鱼·看-书¨ .更^新^最,快`
李治缓缓走到灵柩前,颤抖着伸手抚过锦缎,
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让积压多日的悲痛瞬间决堤,
泪水终是忍不住滑落衣襟。
“弘儿自幼聪慧,心怀仁善,朕本盼他能带领大唐再创盛世,
奈何天不假年,让朕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武媚娘同样伤心不已,扶着李治的胳膊,眼眶通红却强忍着不让泪水滑落:
“陛下,”
“臣妾亦是肝肠寸断!”
自李弘去世之后,她几次想要随李弘而去,
武媚娘了解她的个性,早就叮嘱粉平和青禾好好照顾她,
“蓉蓉,莫要再寻短见。
九泉之下也难安心。
这才是对他最好的念想,也是他最想看到的啊。/k?a*n^s`h-u_y.e~.¢c*o?m_”
武媚娘的话让裴蓉蓉打消了自尽的念头。
此时看着李弘的棺椁,裴蓉蓉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
双手抚摸着棺椁,连呼吸都带着颤抖。
喉咙里堵着浓重的悲意,却发不出完整的声音,只能断断续续地呢喃:
“殿下……”
幸得身旁宫人及时扶住,她却仍是望着棺椁,
哭得肝肠寸断。
“天皇天后节哀,孝敬皇帝虽逝,但他的仁心惠政仍存于万民心中,
太子殿下亦会承其遗志,护佑大唐。”
李治点点头,命人取出亲自撰写的《孝敬皇帝睿德纪》,当众宣读。
文中字字句句皆是对李弘的思念与赞誉,
从其幼年束发受书、笃志好学,写到成年辅政、体恤民情,桩桩件件感人至深。
在场众人无不动容,纷纷垂泪,哀戚之声萦绕恭陵,久久不散。
待宣读完毕,灵柩在禁军的护送下,缓缓送入地宫。-k/u`n.l,u^n.o*i*l,s\.¨c·o+m·
李治亲自上前封墓,指尖触碰砖石的瞬间,似是与爱子做了最后的告别。
直至暮色沉沉、残阳如血,他才登上辇车返程长安。
本应是草芽初绽、风拂新绿之景,然今年却异于往昔,
凛冽西风卷着黄沙,掠过尚未返青的草原,更裹挟着吐蕃铁骑来犯的急报。
鄯州、廓州、河州、芳州四州守军连番告急,一道道染着烽烟的战报,
以八百里加急之速飞抵长安,堆叠在紫宸殿的御案之上,
墨迹仿佛都带着边关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