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水承宜归京(2 / 2)
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她好说话,皇帝后面更是理直气壮的表示水承宜就跟着她了,连她离开京都,都没把人接走!
后面更是给她和水溶惹出来那许多麻烦。
林岚玉虽说一开始很喜欢这个小辈,但在水溶表示日后水承宜的事情全部由他接管,让林岚玉不用再管了,只当从来没见过水承宜的时候,老实说,林岚玉心中长舒一口气的轻松感,还是高高占据了上风。
是而回了吉安之后,她还真的从未在书信中提到过水承宜,遵循水溶所叮嘱的,只当自己从未跟这小子认识过,也不知道这小子人在哪里。
却不曾想,如今水溶竟变了想法。
不过大抵是深受水溶的影响,如今水承宜的字体已经与当初略有不同,字体间多了几分果敢锋利,甚至字里行间也少了从前糯叽叽带着点儿刻意的撒娇。
虽然仍然亲近,却显然更成熟也更进退有度。
且他用的也不是本来的身份,而是当初林岚玉给他套的马甲,是她外祖那边的表侄子。
即便他与林岚玉的书信意外被人看到了,只要对方不细查,也不至于一下子就怀疑到水承宜头上去。
或许这才是水溶愿意允许水承宜与林岚玉通信的原因之一。
但必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林岚玉猜想,大抵这小子在军中表现十分不错,渐渐得了她哥哥的青眼。
除此之外,她哥不会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试试皇帝吧?
毕竟当初水承宜被皇帝塞给林岚玉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想到水承宜会离京这么久。
想到前些日子收到的大长公主的来信,说五皇子妃,也就是那位大长公主的孙女已经怀孕,而四皇子和七皇子也已经陆续定下亲事。
就连当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追杀水承宜的人最后高度疑似是其母族的六皇子,也已经定了亲。
接下来皇帝也差不多该给七八九三位皇子相看了,林岚玉猜想,水承宜应该在北疆待不了太久了。
毕竟都说见面三分情,水承宜若再继续在北疆待下去,固然与北静王府乃至镇北军的羁绊能更深厚些,可跟皇帝的情分若大不如前,那可就本末倒置了。
尤其水承宜的母亲出身不显,母族这些年间更是谨小慎微,自然也没发展壮大多少。
水承宜日后能走到哪一步,很大程度上都要看皇帝愿意给他多少。
那自然是越早回去越好。
自觉想明白了水溶的想法,但到底不敢一口咬定,林岚玉还是又问了问卫文清。
见卫文清认同她的想法,林岚玉这才安心。
后面她与水承宜二人的书信联系,也渐渐多了起来。
正如所有人所猜想的那样,水承宜确实没有能继续在北疆待太久。
第二年冬日,皇帝那边便有密
信传来,意思是水承宜“静养”这么久,也是时候在宫中露个面了。
正巧今年除夕宴要大半,就是个不错的时机。
冬日赶路,即便是对天潢贵胄们来说,也绝对不是什么容易承受的滋味。
更不要说北疆这种极端环境里。
也幸而如今水承宜是真的锻炼出来了,即便仍旧打不过水溶身边亲卫,但已经能打得过营中普通将士们,且他虽然力量感不足,但他的身手更矫捷灵动,在闪避上更有优势。
这也是水溶刻意训练出来的结果。
身为皇子,不一定需要多高的武力值,毕竟他身边跟着的那些宫人和侍卫不是吃素的。
有这些人在,大部分时候,不需要皇子自己亲自动手御敌。
但一个灵活的身手和一个强健的体魄,却是他在遭遇危险,尤其是突然袭击的时候,增强存活率的关键。
若是换做从前身体的情况,即便没有中毒影响,水承宜若想在这种冰天雪地里一路赶路回京都,不丢半条命,也得萎靡不振好一阵子。
紧赶慢赶,水承宜才在除夕之前几日回到了京郊,那处他名义上“静养调理”的地方。
又换上早命人准备好的新衣,才坐上皇帝派来迎接他回宫的车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且不提等水承宜回到宫中,皇帝看到自己从前白白嫩嫩的乖巧儿子,如今变成了个身量颀长,英姿勃发,但整个人都是健康的小麦色皮肤的黑小子时候,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儿。
也不提那几个明明猜到了水承宜人就在北疆,甚至极有可能就躲在镇北军中,但因为水溶将消息封锁的太好,他们根本探查不到,更别说像老六那样派人刺杀。
只能眼睁睁看着水承宜在北疆浪了几年,不仅毒解开了,身体健康了,人也长高了,甚至极大可能还已经将北静王府拉拢到了他的阵营。
从此以后,再也不是无依无靠,只能凭着他们父皇那点儿漂浮不定的宠爱在后宫中挣扎的小可怜。
更不是他们能够随意轻视拿捏的小弟弟了的几个皇子,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儿。
当水承宜出现在除夕夜宴上的时候,才是真正惊掉了一地下巴。
某些消息灵通的人,知晓水承宜过去这几年都待在北疆,甚至极有可能就待在水溶身边,跟着水溶学习的人,不由又回想起当初被水溶“支配”的恐慌。
这位九皇子,真的像眼前表现出来的这般,阳光灿烂大男孩儿,活泼可爱没心机么?
他们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甚至不少人再度怀疑起皇帝和水溶这对堂兄弟,到底是真的不和,还是早有默契,故意在这儿演他们呢?
毕竟当初水溶能那般嚣张跋扈,甚至因为他妹妹在宫中读书时候被南安王之女掳走,就敢带着侍卫搜宫。
事后还能毫发无伤的大摇大摆带着他的侍卫们离开,即便是形势所迫,也确实在抓住意图逼宫谋反的南安王一家子上,算是立下了功。
但皇帝对他的处罚,仅仅只是将他撵回北疆去,也未免太轻了些。
若说这里头没有猫腻,身为官场老狐狸,反正他们是不信的。
如今……
北静王带出来的徒弟,能是什么省油的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