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 20-30

20-3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怪物美甲店经营指南 福运三岁小郡主 胤礽直播现代后,康熙气晕了 谁告诉你我是NPC了? 恭喜你,san值已归零[无限] 老公!药不能停啊! 你管谁叫反派?! 为了拯救主角我穿成了漫画反派 被骗后我和别人结婚生子了 假面偶像

“还有一个可能。”孟绮从外走进,手里端着几份糕点茶饮。

谢明灼对上她的眼睛,忽然福至心灵。

一只白玉糕递到嘴边,她下意识张开嘴咬了一口,就听母亲大人说:“成天动脑子,小心长白头发,吃点东西补一补。”

“好吃。”谢明灼眉眼弯弯,“多亏母后提醒,要不然我确实是要多几根白头发。”

谢长锋急不可耐:“提醒什么了?”

“我之前在熟悉宫务时发现,你母亲当年是在御花园意外失足,落水而亡。”

“没错,”谢长锋下意识点头,而后才反应过来,“你是说,那可能不是意外?”

谢明灼又拿起一个糕点,说:“如果皇祖母的意外其实是章家所为,而又恰好被某个宗室知晓,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涉嫌暗害皇帝的亲生母亲,与谋逆的罪名也差不了多少。

“我要见章啸甫!”谢长锋认为这是个绝佳的理由。

皇帝一直对生母之死存疑,在章啸甫临死前审一审合情合理。

“还是我去吧。”谢明灼说,“外头有人要谋反,保险起见,你还是待在宫里。”

孟绮却道:“叫老大或老二去,天牢里阴冷不干净。”

“大哥去容易被反向套话,二哥出宫忙他的报纸去了,找他回来还不知道要耽搁多久。”谢明灼安抚道,“我就去问几句话,不会有事的。”

孟绮捏捏她的脸,没好气道:“我是管不了你们了。”

“怎么会?”谢明灼抱住她,蹭蹭她的颈窝,“这个家没有您就是一盘散沙。”

孟绮心中熨帖,笑了笑,旋即又板起脸,“快去快回。”

少有人会关注一个公主的行踪,但谢明灼参与几次朝会后,存在感大幅上涨。

她没有大张旗鼓,只一架马车,几个侍卫,简简单单地去了刑部大牢,前脚刚踏进去,后脚消息就传入各家。

章皋已经不在,章啸甫周围依旧空着,他所在的牢房像一座孤岛。

之前锦衣卫过来,刑部大牢提前清场,没有耳目存在,眼下牢中分散着几个狱卒,见到谢明灼都恭恭敬敬跪下行礼,不敢抬头乱瞟。

谢明灼行至大牢深处,于章啸甫的牢房前驻足。

“章啸甫。”她的声音沉稳平和。

原本背对着她,躺在草席上的章啸甫翻过身,见不是皇帝亲临,倒也不失望,缓缓跪下。

“罪臣参见公主。”

谢明灼静静俯视他片刻,问:“三十年前,御花园,失足落水,与你章家可有关?”

章啸甫心中一惊,倏然抬起头,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在他的预设里,皇帝不会亲临,来的可能是皇子,可能是公主,也可能是锦衣卫。

可他没有料到,来人会问出这个问题!

谢明灼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也打了暗中偷听者一个措手不及。

“想好了再回答。”她说完给身边姜晴使了个眼色。

姜晴颔首,指挥其余侍卫分散着走远,逼得偷听者不得不暂离此处。

该听的都听到了,余下不该听到的就别听了。

章啸甫看得清清楚楚,正因为看得清楚,他才明白谢明灼的用意。

她在迷惑暗处的耳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20-30(第6/22页)

他之前说要面圣,也抱着侥幸心理。

如果他是皇帝,在猜到有人要谋反,但不知道是谁的情况下,势必不愿意放弃自己这个唯一的线索。

这样一来,皇帝不会轻易杀他,但同样也不敢轻易见他,见他就意味着打草惊蛇。

一句话,让自己厌恶的人陷入苦恼和焦灼,足够叫他愉快好一阵子。

可现在,荣安公主同样只凭一句话,就将局面翻转。

等消息传出去,那些蠢货只会以为皇帝对生母早逝的事情耿耿于怀,从而让公主来问清楚。

就算有所疑虑,也不会轻举妄动。

章啸甫彻底失去了斗争的心思。

他沙哑着嗓子说:“告诉你,我有什么好处?”

“留你一具全尸。”

谢明灼根本不在乎章啸甫怎么死,就算知道他存在谋反的心思,也没有愤怒的实感。

她只想与家人一起继续活着。

但于章啸甫而言,全尸比斩首要令人安慰得多。

留全尸意味着饮鸩或悬梁自尽,不会被押到脏臭的刑场,被那些贱民围观自己如何尸首分离。

能够留住最后的体面,也算值了。

他喉咙里滚出古怪的笑声:“我阿姐心软得很,不愿沾染血腥,没了她,章家的手伸不了那么长。”

“那就是有其他人参与。”

“这是第二个问题。”

谢明灼笑了一下:“这次你想要什么?”

“公主殿下爽快,”章啸甫眼中闪过一丝赞叹,“若你是个皇子,哪还有什么齐王、晋王?”

他的挑拨很拙劣,对其他人或许管用,但对谢明灼无用。

她的确有野心,但她的野心建立在保障家人平安健康的基础上,而不是争权夺利。

她没回答,一双眼睛依旧平静无波,仿佛眼前之人方才只是放了一个屁。

章啸甫败下阵来。

这个荣安公主,要么是真的对权力不感兴趣,要么是真的深藏不露。

可若是对权力不感兴趣,又怎会涉足朝会?

章啸甫便只当她城府极深,遂不再绕弯子,道:“留我儿章皋一条性命,他什么都不知道,就算做过一些错事,也罪不至死。”

“可以。”谢明灼相当果断。

章啸甫:“……”

是不是应该再加一些筹码?

他有些不甘心,本想再讨价还价,但触及对方似笑非笑的目光,不得不放弃这个天真的想法。

“杀一个才人没什么用,他们真正想杀的其实是皇子,也就是当今圣上。”

谢明灼点头:“可惜杀这个唯一的皇子太难了,你们只好从长计议,先害死才人,如此一来,皇子没了母亲,自然而然交由皇后抚养,等皇子到了章家人手中,怎么死的还不是由你们说了算。”

章啸甫忍不住再次赞叹:“以前老夫实在眼拙,竟将珍珠当鱼目。”

“如果皇子真的死了,先帝没有继承人,势必会从宗室里挑选,”谢明灼分析,“其中梁王与先帝最为亲近,母家舅舅当年又是河南都指挥使,手底下有些兵马,上位不难。”

章啸甫不由鼓掌:“精彩。”

“只是这个计划一旦成功,真正获利的只有梁王,你们章家能得到什么呢?”

章啸甫骄矜道:“殿下如此聪颖,何不再想一想?”

“唔……”谢明灼没想太久,弯起眉眼道,“先帝子嗣艰难,但章皇后不一定,章家是想借种生子。在诞下‘龙种’前,章家会保护皇子的性命,一旦事成,章家会成为最终赢家。”

他和梁王相互之间,都是与虎谋皮。

章啸甫已然面带敬意:“丝毫不差。”

“我问完了。”谢明灼目光沉静,“章啸甫,你还有什么遗言?”

章啸甫讶然:“你不问我梁王的兵马藏在哪里?”

“他会告诉你?”

章啸甫自嘲一笑:“那安王呢?”

“他很重要?”

章啸甫一愣,不禁哈哈大笑,笑完抹泪说道:“确实不重要。”

安王存在的作用就是平衡。

他贪墨宗室俸禄的事情,被梁王知晓,用来威胁他拖他下水。

梁王与章啸甫互相不信任,尤其梁王远在封地,无法实时监测到章啸甫,便由安王就近监督。

只是才人死了,先帝却没将皇子交给皇后抚养,而是留在自己身边亲自养成,使得三人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么多年过去,梁王应该豢养了不少兵马,又有安王和章啸甫在内接应,便动了谋反的念头。

所谓的起义军,不过是个噱头而已。

等起义军攻破城门,杀掉皇帝等人,梁王一定会如天神降临,率领兵马以“勤王”的名义入主京城。

这哪是亡国?

亡的分明只有谢明灼一家五口以及京城无辜枉死的百姓。

谢明灼不再多看章啸甫一眼,转身就走。

“等等!”章啸甫膝行几步,整张脸挤在柱子缝隙处,“倘若我再告诉你一条线索,你能不能善待我儿?”

谢明灼轻描淡写:“说说看。”

“大通车马行!”他咽了口唾沫,“你去查,一定能查出线索!”

大通车马行早就在谢明灼的怀疑名单上,河南的锦衣卫从未间断对大通的秘密调查。

她毫无波澜的神情已然回答了章啸甫。

章啸甫苦笑着颓然倒地。

*

安王府书房。

安王捧着茶盏恍然道:“她竟然问了这个问题,看来我的皇帝侄儿已经困扰三十年了,哈哈。”

“听探子说,荣安没待多久,出去的时候面带怒色,但绝非是听到真相的怒意,而是被人捉弄的不耐烦。”谢霁笑着分析,“看来她并没有得到答案。”

“章啸甫自然不会说,只要他不说,皇帝就舍不得杀他。”安王嗤笑,“怪不得上午他发火的时候,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原来是故意装给咱们看的。”

谢霁:“父王果然洞若观火。”

“你还年轻,多学学总不会错。”

“儿子记下了。”

*

回到皇宫,谢明灼先去见了父母说明真相,又回到皇子所,开始整理现有的线索。

梁王要造反,必须豢养足够的兵马,于是通过铸造假银锭等手段满足日常开支。

找到兵马和私铸□□的据点,就等于找到他谋反的证据。

原文中,四月大雪,天生异象,民心不稳,再加上京城内有章啸甫和安王做内应,梁王的计划圆满成功。

但现在,刈麦计划已然实行,章啸甫又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20-30(第7/22页)

台,章府抄家后所得钱财全部充公,即便大雪真的降下,朝廷也有能力帮助百姓度过这次危机,世道不会大乱。

梁王还会如原文那般造反吗?

谢明灼在纸上画了一个叉。

时机不合适,梁王蛰伏这么多年,可见不是性急之人,不会轻举妄动。

但他的存在,就如同一枚埋在地底的炸弹,必须尽快拆除。

证据,还是要有证据。

让锦衣卫去德安府调查?

不行。

之前在应山附近跟丢山匪,可见梁王对安陆县周围地界的掌控之强。

谁又能保证安陆县的锦衣卫,没有被梁王的探子渗透?

可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作者有话说】

往下翻,后面还有~

第24章

◎报纸天书(六更)◎

四月初九,京城下了一场雨。

章家族人的案子终于全部审结,到了最终判决的时候。

这几日,奏疏如雪花般飞往御案,大多是表达对如何处置章啸甫及其族人的见解。

谢长锋懒得看,全都扔给谢明灼。

浏览完所有奏疏,她挑出几本写得最出色的,递给一旁闲散作画的皇帝。

“怎么了?”

“这几人可用。”

谢长锋头也不抬,笔势一转,说:“那就用。”

“你还是看看。”谢明灼笑着催促。

“好吧。”谢长锋停了笔,接过来开始翻阅,嘴里还在念叨,“你看中了谁就重用谁好了,我实在不耐烦看这些……嗯?这是?”

谢明灼点点头。

“官员都不知章啸甫谋反一事,对章家比较宽容,又或许是他们也曾役占过京军,有些心虚,如果章家能被轻判,他们心里也会好受些。”

谢长锋扬了扬奏疏:“那这几本是?”

“这几本都是根据大启律例,给出公平公正的判决建议,只是在措辞上有些区别。”

“我瞧瞧。”

谢长锋很快翻完,抽出其中一本,面露异色:“这个写得确实不错,就是写这个的人吧……”

谢明灼淡定道:“他有志于此,总得给个机会不是?”

“可他,”谢长锋深吸一口气,“他不是被‘荣安公主’掳去公主府的新科探花吗?”

翰林院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其官员的奏本呈上御案不需要经过太多复杂的流程,轻易就能叫皇帝看见。

“敬国公案”影响太大,京中官员纷纷上书,新科探花的这本夹在其中根本不引人注目。

但他的措辞比大多数官员不知贴心多少倍。

他完全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先痛陈章啸甫的诸多罪行,再借用“百人举状”表达对章氏族人鱼肉百姓的愤慨。

其后用词隐晦,表示自己深刻理解皇帝的愤怒和为难,称颂皇帝一片仁心,不忍大力惩治功勋之后,可又因拳拳爱民之心不得不做出判决,其中的焦灼与痛苦,他一个做臣子的实在心疼。

最后根据大启律例,陈述自己对如何处置章家的见解,表示最公正的判决才是对章家功勋和天下百姓最恰当的答复。

瞧瞧,多贴心哪!

大多数官员能看出来皇帝要惩办章啸甫,但看不出来皇帝的顾虑和仁慈。

就他一个人看出来了,还为此感念皇帝为国为民如此操劳。

任谁看了都浑身舒坦通畅。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对“理解”自己“苦衷”的人生出好感。

皇帝也不例外。

谢长锋就算没纠结过章家如何判决,看了也忍不住觉得自己确实是个很不容易的仁慈皇帝。

主要是探花郎的笔力实在不俗,全文真情实感,丝毫感觉不出夸张和尴尬。

谢明灼说:“除了宋编修的这本,其余几本见解都比较客观,能看出心性不错,也未沾染役占之事。”

“你真要提拔探花郎?”谢长锋鬼鬼祟祟问。

谢明灼失笑:“那件事已经翻篇,但对他的仕途确实有影响,他敢写出这篇文章,说明做好了借这个机会往上爬的打算。一个没有背景的探花,有真才实学,还有这样的魄力,不如给他一个机会,也算是对他的补偿。”

更何况,皇帝需要这种不涉及党争的纯臣。

“那该怎么提拔?”谢长锋也只是揶揄一下,反正听勺勺的肯定没错。

谢明灼侧身凑近耳语。

于是四月初七这天,谢长锋一共做了两件事。

一是在朝会上,任命威宁侯陆平为京军总督,即日到任;

二是在朝会后,召见翰林院编修宋游入文华殿讲经,宋编修口才极佳,听得龙心大悦,当场擢其为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日后专门负责经筵。

足足升了一个品秩,惊掉众人下巴。

殿试后他被点为探花,授翰林院正七品编修一职,至今还不到一个月,就受到皇帝器重,成了翰林侍讲。

凭什么呀?!

他不是因为忤逆不从得罪了公主吗?不说前途黯淡,总不能升这么快吧?

不管众人如何议论,宋游本人倒是长舒一口气,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他散衙回到家中,就看到自家老父复杂诡异的眼神。

老父拍拍他的肩膀,感慨道:“还真叫你猜中了。”

宋游拂开他的手,正色道:“为君分忧是臣子本分。”

宋知县:“……”

宋游又问:“案子都审完了?”

百人举状事件发酵后,为了“一事不烦二主”,皇帝特意授命大兴县县衙审理全部案件,有品秩在身的章氏族人不用移送更高一级的府衙受审。

皇帝的话就是金科玉律,无人敢不遵从。

故宋知县忙得脚不沾地,跟儿子说几句话还是拼命挤出来的时间。

他没好气地瞪了宋游一眼,急匆匆赶往二堂,同县丞、典史等人一同整理案卷。

一直到四月初九,案子全部审结。

依照律法,犯案的章氏族人,死刑的死刑,流放的流放,收监的收监,无一例外。

百姓轰然叫好。

至于章啸甫的直系亲属,以及没有犯案的旁系族人,因受章啸甫牵连,不论男女老少,全部流放至崖州。

章皋对外已宣称死亡,被锦衣卫改名换姓,以抢劫的罪名,发配到甘州甘肃镇充军。

甘肃镇乃九边重镇之一,气候极为恶劣,常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滋扰,普通百姓的日子已非常艰难,更遑论被流放过去充军的罪犯。

章皋昔日看不起入京的班军,肆意鞭打凌虐,而今自己成了阶下囚,与亲人相隔数千里,独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20-30(第8/22页)

面临西北苦寒之地的煎熬,也不知能苟活多少时日。

敬国公章啸甫,依律理应被判斩刑,然皇帝念其先祖开国之功,留其体面,赐鸩酒一杯。

这就是爵位带来的好处。

此举也激励了众多武将,只要在战场上立了功,封了爵,就能荫庇子孙后代。

国公府被抄了个底朝天。

积累了数百年的财富,仿若一座庞大的金山。

这座金山化作一个个数字,誊印在财产清单上,呈送至御案。

除去数十间屋宇器库、八百顷土地,还有上百家店铺,其中包括六十间当铺、十五间古玩店,以及玉器店、绸缎店若干。

家中金银器具、古玩字画更是数不胜数。

单一个银号库银,就有五百万两之巨,叫谢长锋这个皇帝都瞠目结舌。

五百万两是什么概念?

去年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五千万两!

这五百万两还没算上其他财产,若是全部加上,说不定真能称得上“富可敌国”。

本来赤贫的国库,忽然间充盈了不少。

谢长锋连声感慨:“这些大户真是富得流油啊。”

要是多来几次,何愁国库无钱?

手里有钱了,用起来也不心疼。

谢明灼先让谢长锋发了一道敕令,着京营总督陆平召回所有被役占的军士,统计拖欠的粮饷,再从国库中拨款补偿。

这些被拖欠的粮饷,对于国公府的财富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另,连续入京的班军,允准其下班归乡,并适当给予补偿。

魏大江不仅拿到了拖欠的粮饷,还获得十两银子的补偿,又因为其敲响登闻鼓的壮举,皇帝另外赐其黄金百两。

就算他没有得到皇帝亲口提拔,可有了这一遭,等归乡回卫后必定会受到器重栽培,从此平步青云。

其余在役占中枉死或伤残的军士,抚慰金和退役金自然也少不了。

等一切安置妥当,也才花了金山一角。

谢明烁带着衣摆的雨水跑进来,往膳桌旁一坐,兴高采烈道:“我的第一版报纸已经付梓,等明天一早,就在京城试发行!”

“真的啊?太好了!”谢长锋最为高兴,“看了几十年报纸,这些天没看还真有些不习惯,都报道了什么呀?”

谢明烁卖了个关子:“明天就知道了。”

“日报吗?”谢明烜问。

谢明烁舀了一勺豆腐羹:“当然不是,现在印刷业没那么发达,跑新闻也不方便,日报做不来,打算十天一印。”

孟绮点点头:“旬报确实更合适。你印了多少份?一份报纸多少钱?”

“这世道文盲率太高,我特意做了调查,京城上过私塾、认得字的人百分之一都不到——这在全国估计都是最高的了。”谢明烁叹道,“路漫漫其修远兮……”

谢明烜计算:“京城总人口约百万,百分之一就是一万,一万人中或许一半只是认得常用字,比如店铺的掌柜、账房等,真正有钱有闲看报纸的也只有富贵人家,但报纸毕竟新奇,市场难说,你印了有一千份吗?”

“一千份哪够?”谢明烁摇摇头,“这种惊天大新闻,全国不知多少人想看,京城试发行两千份,如果卖得好,还能销往全国。”

谢长锋浓眉一耷拉:“你说的惊天大新闻,不会就是‘敬国公案’吧?”

他亲自参与的案子,没什么新鲜可看的。

“它确实是最大版面,但又不是唯一新闻。”谢明烁嘿嘿笑道,“明天看了就知道了。”

翌日一早,南熏坊一家名为“京城报社”的店面静悄悄地开了。

周边的街坊邻居看到新店开业,特来询问。

启朝人对“结社”并不陌生,读书人的学社、生意人的商会以及一些小众的蹴鞠社、围棋社等等,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

但“报社”还是头一次听说。

报社的管事本是晋王府的一个优伶,他是竞争上岗的,非常珍惜这个体面的活计,决心要将晋王的事业发扬光大。

他穿着一身青色直裰,相貌周正,身板挺拔,声音更是清亮有力。

“诸位郎君、娘子,鄙人罗报,乃报社掌柜,今日小店开业,万望诸位捧场,在下感激不尽。”

他本名罗三郎,得知自己即将成为报社管事,遂改名为罗报,以表自己要为报社鞠躬尽瘁一辈子的决心。

晋王殿下大手一挥,准了。

人群中有人问:“罗掌柜,你这报社卖的什么啊?”

罗报神秘一笑:“卖的是新闻。”

“新闻是什么?”

不仅南熏坊的街坊在问,全京城的街头巷尾都有人在问。

谢明烁从京城慈幼院雇佣了五十个报童,叫他们一大早就在大街小巷叫卖报纸。

一份报纸卖十文,只要他们卖掉十份,就能分到一文钱。

两千份报纸,一人四十份,卖完能得四文钱,一文钱能买两个馒头,四文钱就是八个馒头,八个馒头能吃三天!

慈幼院是官办福利院,但不用想就知道里面日子并不好过,孩子们从没有尝过吃饱的滋味,更多的是他们承担繁重的劳务,却得不到应得的报酬。

这其中有相关责任人玩忽职守、中饱私囊的原因,也有官府无力救济的缘故。

可想而知,得到这份工作的孩子们有多开心。

只是在大街小巷跑一跑喊一喊,就能挣到三天的饭钱,这也太幸福了。

不过半日,“京城报社”和《京城旬报》就街知巷闻。

其中某些人动了不该有的心思,刚想探查报社的背景,就被“神秘力量”警告了。

也有无赖抢报纸不给钱,很快就被兵马司的人拖走惩办。

如此一来,众人便都知晓,“京城报社”是个硬茬子,轻易动不得。

谢长锋结束朝会,急匆匆赶往乾清宫,捧起早就送来的报纸。

打眼一瞧,正中间的版面全被“敬国公案”占据,上面竟然还附了两张简笔画!

一张是魏大江敲响登闻鼓的场景,一张是敬国公府牌匾坠落的场景。

清晰生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当时画面,如此也方便印刷。

报道内容言辞客观公正,但看到结尾,却又叫人心潮澎湃,随着贪官权佞的落马,受害者的冤屈得到伸张,读者的心也跟着一起震颤共鸣。

这世道就应该恶人下地狱!

再看其余版面,百人举状事迹、受害者的采访等等全都如实登在报上。

谢明烁甚至叫人画了一幅画,画面讲述的是魏大江等人离京前在城门口向皇宫方向虔诚跪拜,报道内容相当感人肺腑。

皇帝的公正仁爱、百姓的尊敬感激,全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20-30(第9/22页)

相信但凡心理正常的读者,都会深受触动,从而加深对皇帝对朝廷的好感。

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敬国公的“名人效应”实在强大,不到一日,两千份报纸卖得干干净净。

好在谢明烁早有预测,加印了几千份。

京城客商云集,他们对京城的风向相当敏锐,返程的时候随手带上几十份报纸,去往全国各地,假以时日,定能叫《京城旬报》名扬天下。

报纸的背面花样更多。

黄华坊、思诚坊坊墙倒塌,官府已召集工匠全力修补。

这是民生板块。

崇北坊状元酒楼酒菜一绝,物美价廉,来往旅客路过不要错过。

这是广告位。

北居贤坊某某家孩子走丢,如有寻回者,重金酬谢。

这是寻人启事。

此外还有招租的铺面、见义勇为的事迹、某某蹴鞠赛的举办等等新闻。

当然,最吸引读书人的当属一篇话本。

话本占据了四分之一版面,书名为《天书之科举青云路》。

这名字足够直白,直白到读书人一看到名字就迫不及待浏览全文。

谢长锋没看过网络小说,不太懂其中套路,看完之后就要见谢明烁。

可惜谢明烁忙于事业,根本不在宫内。

他只好去请教老婆,却得知老婆和老大泡在兵仗局废寝忘食。

他卷着报纸想了想,还是遵从本心,去文华殿找女儿。

谢明灼正在读一本关于湖广的杂记,见到谢长锋来也不意外。

后者挥退宫人,指着报纸上的话本问:“这你看过了吧?”

“看过了。”

“人的脑子里怎么能出现天书呢?”

谢明灼:“孙猴子都能从石头里蹦出来。”

“……”

“可这不是作弊吗?”谢长锋不解,“这个书生脑子里出现天书,天书里面不仅囊括科举所需一切书籍,还包括当世大儒集注,对其他考生是不是不太公平?”

谢明灼挑眉:“农家子科举的起点是镇子里的私塾,高门子弟的起点是当世大儒,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话是这么说,但舆论不能这么引导,要不然这些读书人都去走捷径。”

“话本是话本,”谢明灼认真解答,“而且这个话本二哥找我和大哥聊过,不仅仅是跟科举有关。”

“后面还有什么?”

“既然是天书,那就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随着主角的成就,天书会一步步解锁,格物学、造化学、医学常识、自然常识等等,都会通过话本起到推广的作用。”

随着时间推移,话本会越来越深入人心,到时候这些知识便会潜移默化进入读书人甚至是寻常百姓的脑子里——寻常百姓会通过听书的途径了解话本。

或许会引发争议,但真理都是越辩越明的嘛。

老百姓都不乏钻研精神,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光靠五个穿越者推动科学进步,根本不可能。

谢长锋恍然大悟,不禁竖起大拇指:“这个点子相当妙啊。”

不过话本才发第一回,主角伍川岳刚刚家道中落,从纨绔子弟成了破落户,心灰意冷之际得到了天书这个“神器”。

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

但仅仅只是第一回,就引发不少争论。

原因很简单,文笔太白,简直拉低了读书人的档次,遭到不少读书人的反感和诋毁。

这种话本都能上报传阅,那我也行啊!

于是乎,不少书生都带着自己写的话本,冲到南熏坊京城报社,找罗报登载刊印。

罗报:“……”

【作者有话说】

往下翻,后面还有~

第25章

◎天降大雪(七更)◎

这几日,报纸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谢明灼倒是难得闲下来。

她翻阅了不少有关湖广、河南的杂记和县志,等天放晴了,叫上冯采玉和姜晴,乘车前往嘉善公主府。

解决了京城营防的弊病,她才腾出空来询问玻璃茶具的来路。

见到谢夔,她也不废话,开门见山道:“姑祖母铺子里的玻璃茶具可还有货源?”

“玻璃?”谢夔愣了一下,“你是说水色琉璃?”

玻璃是谢明灼的习惯用语,这个词的来源她并不清楚,也许是本土词汇,也许是音译过来的,但不论如何,它只是一个名称,无伤大雅。

以后水色琉璃就叫“玻璃”。

“姑祖母若是认识交易玻璃的商队,可否引荐?”

谢夔本来只是觉得水色琉璃稀罕,谈不上多喜欢,她更青睐色彩丰富的玉石和玛瑙。

见谢明灼如此感兴趣,便也生出几分兴味。

“引荐自然没问题,”她笑得狡黠,“可你不仅仅是因为喜欢吧?”

谢明灼颔首:“瞒不过姑祖母,我想要烧制的技术。”

谢夔有些惊讶,但也有几分意料之中,自从荣安公主参与朝会后,她做什么旁人都只会觉得果然如此。

她思忖几息,缓缓道:“你乃大启公主,何须亲自去见?你若信得过我,这件事不妨由我来办。”

谢明灼面露惊喜:“姑祖母帮了我大忙了!”

“小事而已。”谢夔轻笑,“这么多年我一个人住着,虽说喜爱安静,偶尔到底有些孤单,你若不嫌弃我年纪大啰嗦,有空就来看看我。”

她不爱出门,但亲近的人来串门她还是非常欢迎的。

见荣安不过数面,她却能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找到共鸣。

一种试图挣脱束缚的共鸣。

她喜欢荣安,也愿意与她多亲近。

谢明灼认真道:“姑shsx祖母风华正茂,又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商路,是我辈楷模,我本就想腆着脸多来请教,只怕姑祖母嫌我烦。”

她是真心这么觉得。

在现代社会,四十出头正是攀登事业高峰的年纪,嘉善大长公主保养得当,看起来不过三十岁,还能再奋斗几十年。

谢夔听到漂亮话心里高兴,捉起她的手拍了拍:“以shsx后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

“我确实还有一件事想要请教。”谢明灼颇有几分难为情,上门拜访尽是找人帮忙。

谢夔却很高兴,有时候太清闲了会无聊,难得找点事做,顺便能帮上小辈的忙,这种感觉还不赖。

“你说。”

“姑祖母的产业遍布各地,商队也都走南闯北,我想多了解一些各地的风土人情,不知姑祖母能不能借几个懂行的人才教教我?”

谢夔眉尖一蹙,注视她片刻,低声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情随你动 游戏外挂使我登顶武林 关于我在邪恶组织里当杂兵这件事 被病娇捡到后 重生到六零 我包的明星好像比我有钱怎么办 变成猎豹怎么破 听说有人对我偷偷动心 妖孽相公我爱你 醉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