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谋划未来(2 / 2)
长田一郎望着窗外的雪地,突然觉得,这个冬天会很长很长。
而在太原的指挥部里,陈振华正和将领们研究着冬季作战计划。地图上的红色箭头指向大同日军的各个据点,像一把把即将出鞘的刀。
“等雪再大些,”陈振华的手指落在平津线的据点上,“咱们就发动突袭,把他们的棉衣、粮食全缴了。让小鬼子在冰天雪地里尝尝挨饿受冻的滋味。”
副总指挥笑着点头:“好主意。这叫‘取之于敌,用之于敌’。”
窗外的雪还在下,把太原城盖得一片洁白。城墙下的红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照亮了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天,也照亮了华北大地的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原城的硝烟尚未散尽,临时指挥部的炭火已烧得通红。副总指挥拨了拨炭盆里的木炭,火星溅在青砖地上,映亮了铺开的华北地图。
陈振华捧着搪瓷缸,热气在他眼前凝成白雾,模糊了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
“小陈,说说你的想法。”副总指挥的声音带着暖意,目光落在“大同”与“平津线”之间的空白地带——那里是日军第26师团残部与114师团的防区缝隙,也是八路军下一步可以渗透的区域。
陈振华放下搪瓷缸,手指先点向大同:“第26师团残部现在像只惊弓之鸟,太原一战被打怕了,龟缩在大同城里不敢动。但他们的炮兵团还在,只要关东军的援兵一到,随时可能南下反扑。咱们得及时清理这个眼皮底下埋的“钉子’。”
“怎么清理?”副总参谋长追问,烟锅在桌沿磕出轻响。
“让120师和115师的部队往北挪,”陈振华在大同周边画了几个圈,“在长城隘口修暗堡,把骑兵连藏在云冈石窟的后山里。小鬼子敢出城,就敲掉他们的粮道;敢调兵,就袭扰他们的铁路。让他们觉得四面都是眼睛,睡不安稳。”
他的手指移向平津线,在114师团的防区上敲了敲:“这支部队更狡猾。他们不硬拼,一定是在等武汉的消息。咱们得给他们找点事做——派特战人员渗透进北平和津门,炸掉他们的军火库。“
“让冀北和鲁省的部队扒铁轨,今天扒一段,小鬼子明天补回去,后天我们再扒另一段,让他们的运输队天天绕路,耗光他们的汽油和精力。”
副总指挥笑了,指着鲁省的21、23师团:“那这两个呢?他们在山东缩成一团,像两只过冬的刺猬。”
“刺猬也有软肋。”陈振华的指尖划过胶济铁路,“他们的补给全靠这条线。让366师的部队沿铁路打游击,白天埋地雷,晚上摸哨卡,再发动百姓把沿线的粮食藏进地窖。“
“不出一个月,他们就得饿肚子,要么冒险出城抢粮,要么乖乖缩回济南、青岛,只要他们动了,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副总参谋长突然插话:“武汉那边怎么办?战斗已经进行了4个月了,打破了日军迅速结束战斗的梦想,现在小鬼子和国府方面都是在火上浇油,国府快撑不住了,咱们得及早想办法,不能让小鬼子轻易取得胜利。”
陈振华沉吟片刻,在地图上画了条从晋南到武汉的三条虚线:“我建议出动三个师的兵力,从而来参加武汉会战,129师,367师和366师,名义上我们是为了参加武汉会战,实际上我们三军挺近长江以北的湖北、安徽乃至江苏,从而来确保我们八路军发展到长江以北地区。“
“具体行动路线,367师兵分两路或者三路,一路走茅津黄河渡口,从三门峡到洛阳,然后往郑州方向前进;二路走开封北岸,直接渡过黄河,攻打开封;三路走濮阳,然后过黄河到菏泽,然后往开封方向攻打,拿下开封之后,则是继续往郑州方向进攻,将小鬼子正在郑州修养的第五师团歼灭在郑州。“
“然后367师从郑州,沿着京汉铁路往武汉前进,同时将沿途的许昌,平顶山,漯河,驻马店,南阳、信阳、随州和孝感拿下,然后进入到武汉会战战场。“
“129师则是从开封北岸在367师拿下开封之后登陆黄河南岸,在京汉铁路和津浦铁路中间南下,然后走商丘、周口、亳州、阜阳、信阳、孝感、黄石等地,拿下整个河南中东部以及安徽的东部地区。“
“129师,可以抽调部分兵力,因为整个129区的防区都已经没有了敌人—小鬼子和晋绥军,所以129师可以抽调大部分兵力,来布局挺近大别山的计划,与新四军一起经略豫南、皖南。“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