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九百一十六章 接风(上)

第九百一十六章 接风(上)(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以灵修道 骑砍战记 重生制霸科技 大明测字天师 我的卡牌无限词条 九转剑真仙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这个主持人太专业 科技帝国从山寨系统开始 漫游影视世界从流金岁月开始

这场接风宴会有些枯燥无味,因为陈叔达一开宴就说明了,泾州大捷诸将均立下功勋,但要等到这一战结束才会论功行赏。

关键在于两点,其一是要稍迟封赏,虽然有些失望,但大家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大唐已经一统天下了,大规模的爵位发放不可能再次出现,去年邯郸王三破突厥后的爵位大放送,主要还是因为战场在雁门关以西,算是扬威域外,而这一次却不同,是在关内道。

当然了,如果等到收复三州,如果运气好能擒杀梁师都、梁洛仁的话,还是有可能进爵的。

其二就是论功行赏,按道理来说江国公陈叔达位列宰辅,此次劳军,一言一行都不是随便的,这句论功行赏……很大程度就是在暗示,你们功劳的大小,就是要看主帅邯郸王李怀仁的安排。

多道视线落在了泰然自若的李善身上,不过大家对此都没什么意见,一方面是因为这本就是理所应当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李善在不久前论功中,使苏定方、张仲坚、曲四郎、侯洪涛等将领推功他人。

李善总领大军,行事公正,不因派系而有别,也得到了部下将领的认可和尊崇,王君昊不尊军令而被杖责,段志玄稍有逾越,许功而罢职。

温彦博也很清晰的感觉到,分别是太子、秦王心腹爱将,段志玄与冯立,薛万彻与张士贵,都交情渐深,这与李善的行事风格是密切相关的。

陈叔达一番话说完,席间颇有议论,李善抿了口酒水,视线扫了扫,议论声很快消失了。

“江国公、清河县公奉圣命劳军,望诸将奋勇,士卒用命。”李善朗声道:“他日功成达于御前,陛下岂会吝于封赏?”

说白了,李渊就是拿了根胡萝卜吊在这些将校的嘴前……这块胡萝卜的名字叫开国爵。

其实唐朝的爵位可以划分成两种,一种是开国爵,这种爵位是不会递减的,于国同休,比如历史上的英国公李世绩,要不是他孙子搞事,这个爵位能一直传下去,另一种是普通爵位,有可能不会递减,但也有可能递减。

即使是淮阳王李道玄这种郡王爵,传承数代之后也可能降为国公爵、郡公爵,倒是李善这个嗣王,是能一直传下去的。

不过李善也心里有数,他对唐朝历史还算熟悉,即使是开国爵,能传承很多代的……基本上就没有,即使一直传下去,在唐朝中后期,也因为继承人无功于国会出现降爵。

李善看向陈叔达,“泾州之战初始,未立营寨便引军勐攻,为使士气不泄,士卒用命,孤命长安令李乾佑搜集左右猪羊,供士卒肉食……”

陈叔达忍不住笑了,“邯郸王奏折入宫,陛下命民部、少府共议之,实无先例。”

“也是。”李善点点头,“若是他日无肉食,士卒不肯用命,奈何奈何?”

“故陛下以私库供之。”陈叔达笑道:“还望殿下慎用。”

李善深深看了眼陈叔达,转头扬声道:“长安令李乾佑。”“下官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