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卖美食》 60-70(第1/16页)
第061章 第 61 章
包春艳和王青青到底是没形同陌路。
第二天早上, 包春艳早早的来了,同时还买了一份虾仁馄饨带过来,等王青青来了之后就给了她。
包春艳主动示好道歉, 经过一晚上沉淀已经没那么气的王青青看到她和气含笑的面容以及好声好气的态度,倒也没故意拿乔,轻哼了一声就把东西接了。
本来还怕王青青不接受的包春艳瞬间长舒口气。
接了东西, 两人关系回归以前, 没再一声不吭的谁也不理谁。
火锅店的其他人自然很快就发现了这改变, 问了一两句就没再多管, 继续忙碌自己的。
韦香是大松口气,春艳作为她最好的朋友, 她不希望春艳跟人闹矛盾,尤其那个人还是同一个店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这样春艳会难做,她夹在中间也会为难。现在能缓和关系, 那可真是太好了。
应望也松了口气,他是真不想店里面的员工闹的连话都不说啊!
这一天,大家早上努力工作, 等到了下午就开始各种紧张, 原因无它,今天是试用期的最后一天, 如果不出意外,老板应该会在下班之后宣布结果。
判定生死的时候,他们不可能不紧张。
果然,晚上临下班前, 应望没着急让大家走,而是将人留了一会儿, 然后拿出五个信封,说:“之前招人的时候就说过了,试用期为半个月。”
五人:“!!!”
来了!
老板真的要宣布最后的结果了!
他们每个人都很紧张,不知道自己试用期合不合格。
就连原本在下午最淡定的于虎都禁不住,眼睛忍不住的往应望手里的信封上瞟,猜测里面放的是什么东西,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样。
包春艳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说白了她昨天才和王青青闹矛盾被魏云舒抓住说了一番,就算今天跟王青青缓和了关系,但她怕这件事会对她转正有影响,所以忍不住的心发慌,手指都攥了起来。
王青青咬着唇一会儿松一会儿紧,神情纠结极了,但没吭声。
巴涛倒挺兴致勃勃,他感觉自己上班以来表现的非常好,每天对待客人热情似火,干活的时候也手脚勤快,就没有哪里表现的不好,他肯定能转正的!
韦香却不自信,面色发白的等着宣判。
应望将他们的神情变化看得清清楚楚,也不故意吊他们的胃口,爽快的说:“这段时间店里很忙,大家的忙碌我都看在眼里,大家辛苦了!”
听到这儿,没有任何人敢放松。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先礼后兵,谁知道表扬之后的下一句会不会就是硬生生的转折,然后一瓢凉水迎头泼下来,给你浇得个七零八落。
应望举起手里的信封,“鉴于大家这段时间表现良好,所以我和云舒商议之后决定除了按照之前说的让大家全部转正之外,再额外每人奖励十块钱。”
“!!!”
惊喜一次发俩,五人全都惊到了。但很快他们脸上就被巨大的笑容淹没,尤其是包春艳,眼睛里都快闪泪花了,她就怕自己会因为之前的事转不了正,幸好,幸好!
巴涛已经欢呼起来,“谢谢老板!老板大气!”
应望笑着说:“别谢我,虽然现在转正了也各自拿了奖励,但之后要是干活不积极、或者犯了些严重错误,那我们也会有相应的惩罚、甚至是直接辞退,所以希望大家接下来能够努力工作,再接再厉!”
“会的!”
“我一定好好表现!”
“谢谢两位老板的奖励,我一定会好好工作!”
“……”
在巴涛这个积极分子的带头之下,五个人纷纷表态,尤其是应望将奖励发到他们手里之后那更是热情高涨,即便从店里出来后迎着夜晚冷嗖嗖的凉风,但当他们打开信封从里面抽出十块钱后,那心里头叫一个火热不已。
十块钱啊!是实习期三天的工资了!而现在,白得的!
免费得的东西总会更闪耀一些,何况这还是老板给的奖励钱,那上面更是附加了一些别的东西,这荣誉在他们看来还是很稀罕的。
“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拿到奖励。”韦香看着那十块钱是满眼的不可思议,她从小到大都没被人夸过。
包春艳这回也是一样,“我也没想到。”没想到还能转正。
韦香认真的说:“老板他们人真好。”
包春艳很赞同,“没错。”
不计较她之前的错误,不仅奖励上没有落下她,还让她转正了。
这一刻,两人都对应望和魏云舒无比的感激,她们心心念念想转正的事情虽然中途出了一点点的意外,可最后到底是做到了,她们快乐兴奋且感激,同时更是狠狠地松了口气,觉得了却一桩大事,能在这个城市扎根下来,也没有那么感觉漂泊无依了。
“努力工作,认真干活吧。”
“嗯嗯。”
火锅店里,魏云舒把今天的账做出来,应望泡完脚简单看了看,然后说:“今天的账就难看了一点。”
魏云舒说:“一个人十块钱,五个人就是五十,这都是今天的支出,账目当然没有之前漂亮。”
应望笑着说:“但我还是挺高兴的,他们每个人身上虽然都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可我们不是在选‘月度十全十美人’,而是在招店员,只要工作上没问题,那这点小毛病也不算什么。”
魏云舒嗯了声,“我懂。”
所以在应望跟他商量他们五个人转正事情的时候他也没有反对,说到底这些在他看来都不是什么重要的大事,以后真出事了再辞退就是了。
跟魏云舒这种不太在意的态度的不同,应望觉得店里面几个人虽然或多或少有点毛病,但整体还是很优秀的,包括看起来最不好相处的王青青,在收银这一块工作上也很细致,半个月以来一点错都没出,包春艳耐心、巴涛热情、韦香本分、于虎刀功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对待各自岗位的工作也做到位了。这样就可以了,其它小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转正之后,店里五人对待工作明显更认真了一些,相比较刚来时的慌乱现在也更加从容。
——这批员工算是不怎么需要操心了。
时间晃晃悠悠的过,店里的生意趋于稳定,门口摆摊的摊贩也不挪窝了,来来往往的行人多了不少。
秋装已经被脱了下来,厚实的棉衣裹上身,永安市是个经济发展快的大城市,服装店里羽绒服已经上架,这样保暖的大衣服价格自然不便宜,但生意依旧很好,因为羽绒服比棉衣穿着轻巧暖和,很受人喜欢。
如今火锅店里也不需要应望和魏云舒时时刻刻守着了,所以两人找时间去买了不少物资。
有羽绒服、棉服、棉裤、棉鞋、里外都购置了新的,床上盖的棉被、外搭的毛毯之类的。
至于冬天取暖用的就是煤炉子烧炭,煤炭不仅仅买了私人用的,火锅店里也买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卖美食》 60-70(第2/16页)
,毕竟顾客吃饭一直坐着不动也冷,应望和魏云舒想给顾客最好都服务,所以也准备了取暖的火炉。煤炭不算便宜,尤其每张桌子底下都要放一个,加上火炉那还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拿的应望属实有点心疼。
冬天做生意保暖、夏天做生意制冷,天气太冷太热都不好啊,总会多出一笔支出。
这天气为什么就不能一直维持春秋的不冷不热呢?
“每天一定要注意桌子下面的火炉,跟客人提醒一遍小心,别踢倒烫伤人。”应望跟巴涛和包春艳交代,叫他们一定要做好安全提醒。
巴涛说:“这炉子四面包裹的严实,上面的盖子不打开也不会有火星子冒出来,应该不会弄伤吧。”
为了安全,所以应望选的并不是那种家庭用来烧水煮饭的煤炉子,而是单纯取暖的煤炉,侧面用扣子将顶盖扣的严严实实,只要不是动手去开,盖子就会一直封着,不存在一不小心揭盖的情况,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真有人一脚把炉子踢倒了,光那个重量砸下来都够伤人的。”应望严肃的叮嘱,“在安全这件事上一定要小心,我们也要做到自己该做的。”
巴涛和包春艳答应下来,在之后迎着客人进来的时候总会提醒一句小心炉子。
而毫不意外,煤炉的出现又再次获得顾客们的好评。
天知道他们现在去别的店里吃饭那都是缩手缩脚的!
望舒火锅店好啊,连他们会冷的情况都考虑到了,还给安了一个煤炉子,围着桌子吃火锅的时候脚底下有火烤的热乎乎的,上面则是热气腾腾的火锅,一口汤下肚就暖烘烘的,浑身上下都被照顾到了,那才是享受呢!
“这火锅店不错。”
“可不是,家里头要是不爱做饭就去吃火锅,肠胃暖,身子也暖,舒坦!”
“还得是望舒火锅店,处处都考虑的极周到,在店里花钱都让我花的高兴,我带着我家里那个去吃了一顿火锅,她就再也不念叨我乱用钱了。”
“是啊,之前我还爱去粉馆吃碗粉,现在我也不爱去了,那冷手冻脚的,哪有火锅店里舒服?”
“唉,这望舒火锅店好是好,但贵啊,天天来这吃我也不舍得。”
“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点个双人锅我都觉得浪费,吃不完钱还用出去了,感觉有点不划算了。”
“这个我赞同。”
“……”
不仅仅是附近的居民及有家庭工作的人,就连附近学校的学生也觉得冬天去望舒火锅店里吃个火锅很舒服,但他们也同样觉得有一点不方便——火锅至少要两个人一块吃,可往往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去食堂,因为学校食堂比较便宜些,而且距离近,能省不少事。火锅店距离他们学校还是稍微远了点、价格又偏贵,天天那么折腾他们是真的懒得动或者舍不得。
同学不爱动,这就导致有些想去吃火锅的学生找不到火锅同伴,一个人吃双人锅又贵又吃不完,关键是这火锅还不好打包,偏偏真不去吧他又想,真是进退两难。
“要是有一个人的小小火锅就好了。”
“火锅感觉还是适合一群人一块去吃,吃起来热闹又暖和,还能多点几样菜,每一种都能尝尝,那才是最好的。”
“很多一大家子聚餐、或者跟人谈生意、聚会的时候去火锅店也不错,饭桌上的文化嘛,大家都爱这样,哪儿有一个人孤零零去的啊。”
“都没人和我一块来吃火锅,朋友们不是没钱就是没空,我好难。”
“店里要是有小小锅就好了。”
“……”
这些碎碎念原本只是顾客们私底下的一个愿望,不方便的时候才拿出来说一说,以至于传播速度不快,等应望他们听到耳朵里的时候已经到了1989年的元旦,此时永安市飘了两次雪,但雪根本不大,地上只覆盖了薄薄的一层,连用来打雪仗都很困难,过不了多久就化成了雪水,将大地变成湿漉漉的一片。
因为是元旦节,所以今天火锅店里的人很多,坐得满满当当,甚至门口还有几个人在排队等待。
外面太冷了,魏云舒见他们在门口干等也不是办法,干脆给他们留了一个号,叫他们半个小时后就再来看看,现在回家去、或者去周围逛逛都行。
而店里的气氛则热火朝天的。
有一桌明显是学生的年轻人围坐一块,其中有个男生特兴奋,“可算是等到放假了,你们总算能一块来吃顿火锅了!”
“怀仁街这边离我们学校还是有点远,每天上课已经很累了,我可不想再跑这么远来吃个饭。”
“很远吗?走路也就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我都已经在食堂吃完饭放掉筷子回宿舍的路上了。”
“食堂的饭菜哪有火锅好吃。”
“你也不看看食堂里一顿饭多少钱,这顿火锅又多少钱。”
“我赞同,这路远一点我可以走,但天天来吃火锅我荷包承受不住啊,几顿火锅下来,之后得喝西北风了。”
“……”
大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就让热爱火锅的那位很是无奈。
他们说的是事实,但我只是想要个能和我吃个双人锅的火锅小伙伴啊!
“唉。”他长叹口气,“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希望火锅店能出个单人锅,这样我哪儿用得着央求你们。”
几人哈哈大笑,“没事没事,现在我们来了。”
“隔一段时间吃一顿差不多了,而且天天吃也腻啊。”
“我不腻!”他反驳。
大家说聊一阵,祝福他,“指不定老板什么时候就出个单人锅了呢。”
“就是就是,这火锅店的老板考虑的还是很周到的,要是提出的人多,说不定他们真会考虑。”
“对对对,其实你可以跟店里的服务员说一说,叫他们反馈给老板,指不定你的愿望就实现了。”
“……”
大家一阵怂恿,这学生被大家描述的未来听得心神激荡,然后就真跑去跟服务员说了。
因为元旦繁忙所以来充当服务员的魏云舒:“……?”
“你的意见我们收录了,之后会考虑的。”最后,魏云舒说。
听到他这么说,那学生立刻高兴起来,“嗳,那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魏云舒没给什么承诺。
不过从这位学生率先提议开始,魏云舒倒是注意起了这个情况来,等跟顾客们一了解才知道原来不仅仅是这位学生、还有不少人都在想着单人小小锅,这样他们每次来吃火锅的时候也不必想着非得找个同伴一起,自己想吃就来,非常方便迅速。
魏云舒把这些建议收集起来,等确定不是零星几个人想要之后才跟应望说。
应望很惊讶,“单人锅?”
魏云舒解释了一番,“我们店里火锅最少都是双人份,如果是单人来的话锅底大了些、双人套餐也吃不完,单点的话点不了几样菜就够了,吃不过瘾又浪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卖美食》 60-70(第3/16页)
这对没有吃饭搭子的人来说不太方便,所以他们就想拥有单人锅。”
“这倒是。”应望一愣之后说:“火锅本来就是聚会聚餐首选,根本不适合单人吃,所以单人觉得不方便那太正常了。”
魏云舒也懂,除非是那种饭量非常大、或者有钱乐意点一堆东西吃不完也无所谓的人,否则一个人吃火锅或多或少都会觉得不方便,而单独想来的人最后也往往会选择不来。
魏云舒就问:“针对这个,你有什么想法吗?”
“本来没有什么想法的,可既然那么多顾客都提出来了,那自然想满足他们。”应望想了想说:“唔,等我好好想想了再说。”
魏云舒也没非得现在要个答案,“没事,慢慢想,天气冷了我们火锅店生意倒是越来越好,现在店里也就勉强忙得过来,维持住就很好了,不然还得重新适应。”
应望点点头。
越冷的天大家越追求暖和,而火锅边煮边吃,锅里的菜随时都是热腾腾的,也不会随便两分钟油就凝固在一块没胃口。也因此,附近很多选择出来吃饭的人都会优先选择火锅,一家人在一块也热热闹闹,以至于店里的生意非常不错,每天的营业额都增多了。
店里很忙,确实没有多余的精力和人手来折腾单人锅……
其实单纯加个单人锅不难,但是整个店就这么大,单人的小小锅也需要提前定做、包括放锅的桌子也得定,那这些东西拿来却没有地方摆放。
所以这些矛盾要怎么解决?
第062章 第 62 章
元旦一过, 时间仿佛被按了快捷键,转眼儿就到了年关,永安市里已经有了过年氛围。
到此, 单人火锅的事情都还没影儿。
不是应望不想卖单人火锅,实在是店里面已经没有空地儿来安置单人锅了,锅和桌子要买是小事, 但总不能将这些东西买回来之后就把原来的桌子搬走吧?所以这事就搁浅到现在了。
距离过年越近, 整个市区的过年氛围就越浓厚。服装店接连各种新衣服上架, 店铺里卖各种红纸对联年画, 百货店里还有各种糖果、水果、饼干、牛奶等物,就连街道上都做了一些装饰, 看起来尤为喜庆。
望舒火锅店里面应望也给挂上一些红色的中国结,只是简单装饰一下就让整间店变得与众不同。
“这么看着真喜庆。”
“要到过年了啊,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了。”
“诶,菜都买齐全了吧?不然过年的时候可没什么好买的。”
“唉, 现在也没有什么可买的,来来回回还不都是那几样。”
“……”
的确,一到深冬就基本没什么菜可吃了。来来回回都是萝卜白菜, 还有些韭菜、芫荽等, 这些东西吃的久了也容易腻味,嘴巴里感觉没滋没味的。
为了保证火锅店不陷入无菜可用的窘境, 应望提前买了许多的白萝卜、胡萝卜、大白菜、小白菜、洋芋、南瓜、冬瓜、莴笋和莲藕等新鲜蔬菜放着,寒冬腊月的,东西也不容易坏,顶多是表皮有点蔫吧, 但影响不大。
像各种干海带、干菌菇、干辣椒、虾皮、紫菜等等晒干的东西也是按袋买,毕竟这些东西店里时时刻刻都能用上。
另外应望还买了不少的黄豆绿豆, 这是他用来发豆芽的,后厨长时间烧着火,又有火炉子安放,里面温度不算低,豆芽完全能发得起来,到时候放火锅里烫一烫也很美味。
猪鸭牛羊鸡等肉已经提前跟养殖场屠宰场定好,而且还是签了合同的,这倒不怕没有肉供应。活鱼、鲜虾、螃蟹等海货也都是跟供应商签订好的,而且还不止一个供应商,应该不会掉链子。
还有些不太好存放的应季菜应望也跟平时拿货的农民说好了,要他们多种一些,其中种的最多都是豌豆尖儿,这是应望自己非常喜欢吃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农民通常不会把尖儿掐了吃,而是选择等它长大长成豌豆,掐豌豆尖儿实在是一种奢侈的行为。
不过做生意嘛,还是大冬天没有多少菜吃的时候,又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应望当然选择掐豌豆尖儿。
嫩生生的豌豆尖儿洗干净之后放在火锅锅里随便烫一烫,然后就会变成味道极佳的蔬菜,那滋味谁吃谁知道,反正火锅店里豌豆尖儿卖的极好。
“这豌豆尖儿真是太好吃了,比肉还香!”
“大冬天的,有这么一道爽口的蔬菜吃,那就两个字——舒坦!”
“也是这火锅店的老板奢侈,等这豌豆尖儿长出来那可能摘不少豌豆呢,哪个普通人家敢这么造啊。”
“我也没看你不点啊!”
“哈哈哈自家的豌豆尖儿我肯定舍不得摘,可现在火锅店里不是已经有了嘛,那肯定得买来吃一吃。”
“说到底还是觉得它好吃!”
“那必须的啊。”
豌豆尖儿在望舒火锅店里非常的受欢迎,甚至还有些顾客就是专门为它来的,每天限量卖的特别快,都赶得上鲜毛肚、黄喉和牛羊肉了。跟肉一较高下,可见其魅力。
周围有炒菜馆饭店看到这架势,也跟风想去买豌豆尖儿来卖,一时间原本周边打算用来摘豌豆的部分农民都直接把豌豆尖儿掐了,想趁着这个机会赚一笔。
豌豆尖儿这个冬天在永安市掀起了风潮。
……
在大家准备过年的时候,应望和魏云舒也在准备过年,在置办店里那些东西的时候他们也买了些,同时还腌了酸菜,做了泡菜。
“云舒,你说店里什么时候放假好?”应望跟魏云舒商量。
“二十六吧。”魏云舒想了想说。
应望迟疑,“会不会太晚了?”
于虎、巴涛和王青青也就算了,他们都是本地人,而包春艳和韦香却是外地的,况且这年头交通不如后世迅速,如果她们俩回家的话光是路上都得耽搁几天,这能赶得上回家过除夕吗?
“不会。”魏云舒却说:“我之前听韦香说过,从她们老家到这里坐车也就三天左右的时间,二十六放假,二十九三十就能到家,正好赶上除夕夜。等元宵节过了再上班,她们也能休息半个多月。”
应望想了想还是觉得有点晚,“要不二十四放吧,年后二十上班,让他们休息一个月,一年到头他们也就这段时间能跟家人团聚。何况……”
应望话语一顿,才又说:“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新年,我也不想那么早上班。”
魏云舒心里纵然有再多的想法这下也被应望这句话打的七零八碎,他目光温和,答了一个字,“好。”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然后跟店里的员工说清楚。说实话,他们是真没想到老板竟然放这么长的假,竟然有近一个月啊!加上这几个月的工资,这个年能过得舒舒服服的。
于虎、巴涛和王青青不必说,本地人放假怎么安排都好说,倒是包春艳和韦香听到这消息后脸色复杂了起来。尤其是韦香,面容难看的很,低垂着脑袋一句话不说。
韦香平时在店里的话很少,大多时候都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卖美食》 60-70(第4/16页)
在默默的干活,以至于店里的人只知道她跟包春艳一样都是从外地来永安市打工的,却不知道她相当于是从家里逃婚出来的。
因此大家这会儿看到她这个表情,都忍不住泛起疑惑,这是怎么了,放假还不好?
巴涛借着中午吃饭的时间凑过去问她,“诶,韦香,过年你是怎么打算的?”
韦香每天明白,“什么?”
巴涛说:“早上小老板说要放假让大家好好过个年的时候你好像挺不高兴,怎么了,上班上上瘾了,连年都不想过了?”
韦香摇摇头,“没有。”
巴涛问:“那是?”
韦香不想跟别人说家里那些糟心事,因为那太糟糕了,她也不想让自己在新的环境里还被人评头论足,“就是老家离的太远了,我觉得没有回去的必要。”
巴涛理所当然的说:“和父母家人过年啊。”
韦香说:“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在了。”
巴涛一愣,面露尴尬,“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韦香摇摇头,“没关系。”
巴涛沉默着扒了几口饭,才又问:“那你是怎么长大的?和谁一起生活?”
韦香安静了一会儿,“和亲戚。”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话了。
巴涛不是个傻的,就韦香这个模样,他哪里还能看不出来韦香跟那亲戚关系不好,不然不可能连多说两句都不肯,甚至还不愿意回老家过年。
也难怪她会养成这么谨小慎微的样子,自小长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恐怕没少看人脸色过活。
不过巴涛脸上却装出一副什么都没看出来的样子,笑着说:“不想回去过年那就不去,正好之前天天上班,你恐怕也没有好好去逛过永安市,过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到处看看。”
韦香懵了,“啊?”
“啊什么。”巴涛说:“难不成你想天天待在屋里不出门啊。”
韦香摇头,“没。”
巴涛说:“既然如此,那就这么说定了,过年的时候我带你逛逛。”
见韦香满脸迟疑茫然,巴涛不给她反应的机会,“放心,我虽然是永安市乡下的,但是我以前没少在市里转悠,这里就没有我不熟的,肯定不会把你带迷路了。”
巴涛话太多,又满脸的兴致勃勃,韦香稀里糊涂的就答应下来了。
巴涛满意一笑。
韦香不回老家,包春艳却是一定要回的。她就是普通家庭,和父母的关系也跟万千普通家庭一样平平无奇,当初离开的时候她父母兄弟姐妹都很担心,可架不住她铁了心要出来闯荡,拗不过她只能同意。现在她找到了工作,还挣了些钱,之前虽然写了信寄回去,可文字到底不如真人来的实在放心,所以过年了肯定是要回去看看的。
因此在每天上班之余,包春艳就开启了大采购。她给至亲长辈每人买了一件厚实保暖的棉衣;给姐妹和嫂子买了护肤品,这还是她跟王青青学来的,擦了之后冬天不会干燥开裂;给兄弟买了鞋;给侄子外甥买了好看的文具及一些有趣的小玩具……此外,她还买了一些老家没有的糖果点心,想拿回去给大家都尝尝。
一通采购下来,包春艳直接去了一个月工资,虽然有点心疼,但她不后悔,因为她觉得给家人买这些东西很值得。
同时她也想告诉家里人——我这次出来打工没做错,我真的挣到钱了。
韦香看着包春艳买的那些东西,夜晚辗转反侧。
春艳出来打工就买了那么多东西回去,那她跟着春艳一块出来的,现在过年不仅没回去,还什么都没买。
韦香觉得难安。
“春艳,你说我要不要买点东西给他们?”她犹豫许久,才跟包春艳讨主意。
包春艳皱眉,“你想给他们买东西?你不怕他们又缠上你?”
韦香抿抿唇,“不管怎么说,他们到底把我养大了,没让我饿死。”
包春艳叹气,“但是你父母留下的东西都被他们占去了啊!”
“可那本来也没有多少。”
韦香家里穷,父母生了她之后没多久就相继去世了,过世的时候虽然有一些东西留下来,但说实话也的确没多少,就几身衣服鞋子及她母亲嫁过来的时候带来的箱子及少许的布料。至于房子那是没有的,因为当时她爷爷奶奶还在,房子是爷爷奶奶的,不属于她父母。而后来房子被她叔叔婶婶全占了去那也没办法,因为爷奶那个时候就只有叔叔这个儿子了,他继承是名正言顺的。
虽然小时候他们对她非打即骂,也要干很多活,但韦香觉得他们没让她真的饿死也是一种恩情,她不能真的一走了之,忘恩负义。
“我去买一块布,然后买些吃的,你帮我带回去给他们吧。”最后,韦香说。
包春艳问:“真要给?”
“给吧。”韦香慢声说:“一年到头,我也就这点东西给他们了。”
见她下了决心,包春艳只能叹气。
第063章 第 63 章
腊月二十三, 最后一天班。
晚上下班前,应望将大家留了下来,简单作了一个年终总结, 然后将今年的工资结给了他们。
他们这个月没干满,但应望是按照整一个月结的,没克扣最后那点, 就当是祝贺大家新春愉快了。
于虎五人很是欣喜, 他们都已经做好了只有二十三天工资的准备, 但没想到最后发下来的依旧是整一个月的工资。
心中不禁大呼:谢谢老板!
做完年终总结, 在门口贴上歇业开业时间通知顾客,第二天大家就彻底放假了, 除了韦香之外全都各回各家。
应望和魏云舒也开始准备过年事宜。
因为是刚搬来没多久,开业之前里里外外也是打扫干净的,所以卫生只需要简单的打扫打扫就好,活不算多。
最让人上心的是食物。
之前他们已经买了不少的东西, 各种蔬菜干菜都有,甚至还自己腌了酸菜和泡菜,现在要做的就是各种过年期间吃的半熟食了。
鸡鸭鱼肉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时间充裕, 加上嘴馋了,所以应望打算做熏鸡和烤鸭。这两样东西耗费时间, 但在此期间还可以做别的,时不时的看看火就好。鱼做成鱼丸,剩下几条留着做红烧鱼、酸菜鱼之类的。
应望还灌了香肠,肠衣是自己去买了猪肠回来洗干净的, 里面的馅料也是买了肉自己回来剁碎调料。剁肉是个体力活,魏云舒直接一力承包了, 然后两人耗费了一天的时间灌了三十多斤的香肠。香肠熏干之后可以储存很久,尤其现在是冬天、气温低,可储存时间就更长。
既然都做了香肠,那腊肉也是必不可少的。去农家买了正宗的土猪肉,专挑那种肥瘦相间的五花,用刀划成巴掌宽的条肉,之后抹上盐、花椒、八角、香叶等调料,用绳子串上先用火熏干水分,然后挂着等通风再晾干晾干,这就是能保存很久的腊肉了。等要吃的时候切一截下来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卖美食》 60-70(第5/16页)
干净,片成薄片,无需任何调味,只放锅里蒸熟就非常的香。
到了过年,市场上的野味也会增多,大多都是周边村镇的猎户想趁机赚点钱。魏云舒运气不错,买到了两只兔子,拿回来之后就直接杀了,其中一只被应望顺手给做成了风干兔。
看着那挂满整个后厨的香肠、腊肉和一只兔子,应望心底涌起一股自豪。
看,他打下的江山!
至于另外一只兔子则被应望红烧了。先冷水下锅,加生姜和料酒把兔肉焯一遍,然后锅里放油,加辣椒、花椒、八角、小茴香和葱姜蒜等爆香,放入沥干水分的兔肉翻炒变色,再加热水焖煮熟透,这红烧兔肉就做好了。
色泽金黄漂亮,入口兔肉柔嫩软滑,麻辣中带着一股独特的香味,就一口白米饭,那滋味简直绝了。
“这野兔肉跟家养的还真不一样。”应望咽下嘴里那口肉,无比满足的说。
之前他也买了兔子回来杀了吃,但那是人工养殖的兔子,味道跟正宗的野兔肉相比还是有些不同。
魏云舒就笑,“一个是在漫山遍野奔跑锻炼出了腱子肉,一个是圈养在笼子里养出的肥膘,味道肯定有点区别。”
应望又啃了一块兔肉,赞同说:“是这样。”
一只兔子,两个人直接吃的干干净净,里面的汤汁都被拿来拌了饭。
除了这些腊货,应望还做了各种炸货,比如炸年糕、炸麻花、炸豆腐、酥肉等等;还有梅菜扣肉、包子、馒头、糕点等蒸的东西。
接连几天,后厨里热气蒸腾,一点儿停歇的迹象都没有。
做菜这种事情,那真是累并快乐着,不过等看到后厨里那么多东西,心里的成就感那是无与伦比的。
“这个年够吃了!”应望感叹。
魏云舒看着面前堆积的东西:“……”
这怕是能吃到元宵节。
应望还在说:“明天三十,我们再剁点肉馅包饺子,那就彻底够了。”
魏云舒默了下,“会不会太多了?”
“多吗?”应望看了下,“是有点多,但这么长时间,太少了我怕不够吃。当然……”
应望笑了下,“还是我手痒想吃。”
魏云舒失笑,“行,反正现在天气冷,也不怕会放坏。”
应望嘿嘿笑。
第二天,应望和魏云舒两人分工合作,一个擀面一个剁调馅料,从中午开始忙活,下午四点钟就把一桌过年用的饭菜收拾出来了。
菜是梅菜扣肉、四喜丸子、油炸酥肉、炙羊肉、虾仁豆腐汤、凉拌三丝,主食就是饺子,干饺汤饺都有,想吃哪个吃哪个。
魏云舒拿出一瓶酒,然后给两人倒上,应望看得惊讶,“你还准备了酒?”
魏云舒嗯了声,“过年,喝点。”
应望也没推,在自己家里,喝点酒不碍事。
应望以前喝酒的次数一巴掌都数得过来,对于这东西他只有一个感觉——辣。入口辣,入喉更辣,能呛得人满脸通红。
今天,他和魏云舒碰了个杯,“过年快乐,祝我们来年也财源广进!”
魏云舒眉眼温和,“愿来年我们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把那杯酒喝了。
应望依旧喝不习惯,被呛了一下,脸立刻就红了起来。
魏云舒赶紧给他倒了杯水,等他喝过好些了才说:“这么不能喝?”
应望夹了一个虾仁改口,“以前没怎么喝过。”
魏云舒夹了一个丸子放他碗里,“喝不了别喝了,多吃菜。”
应望笑,“今天过年,我高兴,所以喝点没事。”
见他不勉强,魏云舒也就没再说,反正这里没外人,喝醉了一会儿直接去睡觉就行。
今晚的四喜丸子应望非常喜欢,肉圆是提前炸过的,外皮很是酥脆,里面的肉馅鲜嫩多汁,每咬一口都能感受到肉质的细腻口感,搭配上浓郁的料汁,令人回味无穷。
“香!”应望眯着眼睛说。
魏云舒就喜欢看他这种享受的表情,像一只仓鼠,吃到了喜欢的东西就露出这种餍足的表情。
“多吃点。”魏云舒给他夹菜。
应望就不断的吃,吃的很满足尽兴。
吃饭的途中还又喝了两杯,最后他喝的有点上头,眼睛看人的时候已经有点花了,“云舒,你怎么变成两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