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中国旅游攻略大全 > 第456章 临汾市(12)

第456章 临汾市(12)(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穿越修仙界,我成了正道楷模 四合院没有系统的我从48年开始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踹掉恶毒渣夫,我扭脸嫁他叔祖父 女神又用小号跟她夫君谈恋爱 四合院:开局到街道办工作 伯言传 军婚,拒养白眼狼后,嫁首长真香 你小子!用不用这么低调!! 名柯:和死神做同学

### 一、历史沿革

乔泽庙戏台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但也有记载认为其始建于金大定四年(1164年)。这一戏台作为元代早期戏台建筑的代表,为研究中国元代建筑发展,特别是元代戏台建筑发展提供了重要佐证。乔泽庙戏台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修缮,如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道光三年(1823年)等都有修缮记录。1984年至1986年,山西省文物局古建所拨款对乔泽庙戏台进行了修缮,并在原址位置复建山门,建设了乔泽庙围墙。如今,乔泽庙戏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二、建筑特色

1. **规模与布局**:乔泽庙戏台建筑面积达174平方米,坐南朝北,面阔9.35米,进深9.32米。戏台采用单檐歇山顶结构,屋面布灰筒板瓦,整体建筑显得庄重而古朴。戏台四角立有四根角柱,后檐及两山后部砌以墙壁,台前及两侧前部敞露,观众可以从三面观看演出。

2. **结构细节**:戏台台基高1.35米(也有说法为1.6米),平面近于方形。后檐及两山后部砌以墙壁,墙顶部至阑额下皮并做收分。两山墙深2.47米,占通进深的三分之一。四角立角柱四根,其柱头上设十字相交角替。两山墙前端各立撑柱一根,后檐额枋中立撑柱两根施于墙内,四角柱下端施素面覆盆式柱础,四撑柱下端只用片石兼作柱础于台基表面之下。柱头上四面施大额枋结成“井”字形框架,其上施普拍枋、斗拱、梁架,以形成八角形藻井。后梁正中悬挂匾额,增添了戏台的庄重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 **艺术风格**:乔泽庙戏台在建筑用材上更加趋于合理,如抛弃了在两山山际上的排山勾滴,而采用简单的筒板瓦构造,使原本复杂的传统建筑变得简单、合理、实用。同时,建筑装饰方面结合了道教文化的装饰题材和内容,集中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文化思想和信仰。

### 三、文化价值

1. **历史价值**:乔泽庙戏台作为有明确纪年的元代早期戏台建筑,是研究中国元代建筑发展特别是元代戏台建筑发展的重要实例。其建筑形式反映了舞台形式由宋金乐亭四面观看向元代舞楼三面观看的演变过程。

2. **科学价值**:乔泽庙戏台在传统建筑做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地方建筑手法,展现了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艺。其结构精巧、设计合理不仅具有实用性还体现了艺术美感。

3. **社会价值**:乔泽庙戏台是元代以来本地乡间的一座重要的戏剧演出场所。乔泽庙会每年的戏曲演出不仅丰富了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精神生活还促进了晋南地区戏曲和建筑文化精粹的传承增强了地域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四、旅游信息

乔泽庙戏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客可以在此领略到元代戏台建筑的独特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乔泽庙戏台周边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度假场所。

综上所述乔泽庙戏台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文化和建筑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喜欢中国旅游攻略大全请大家收藏:中国旅游攻略大全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网配]原来大神是个受 仙魔诱惑 流途 王二的幸福总攻生活 相公,小生不能够 重生之渣婚 帝台娇宠 你怀了我的崽 小渣重生记 重生之兄有弟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