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修真 > 归处有青山 > 第1954章 得学求问

第1954章 得学求问(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玄霄落 秦时:我薅光了阴阳家 双子涅盘记之从冷宫开始 斗罗之我的妻子是古月娜 你对我的喜欢是例外 无限之门:我成为了异界武圣 帅翻!京圈大佬在线打脸! 拥有影遁的我,内心阴暗点怎么了 四合院:反腐先锋,痛击恶行! 开局一只破烂崽

伸手指了指周围浩瀚的书海,继续道:

“要是想看会儿书,这里倒是有不少。”

说完,重新拿起了那本书,调整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目光再次聚焦于书页之上,完全是一副“话已说完,请自便”的姿态。

那架势,似乎是真的不打算再理会樱木王,任由她是去是留,是看书还是发呆。

樱木王被他这一连串的反应弄得彻底愣住了。

她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

但当她看到易年那专注侧脸时,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忽然觉得,此刻任何带有目的性的言语,在这种极致的“静”面前,都显得格外多余和愚蠢。

看着易年,又看了看周围这如同小型图书馆般的环境,那双精明的眸子里光芒闪烁,似乎在快速思考着什么。

最终,和之前的千秋雪一样,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

没有离开,也没有再试图交谈。而是轻轻站起身,走到旁边一个书架前,目光扫过那些分门别类放好的书籍。

手指在一排排书脊上掠过,最终停在了一摞保存得格外仔细甚至有些书还用了油纸包裹的书籍前。

那是易年专门分出来的医书。

是他当年学医时的心血所在,也是他最为珍视的一部分藏书,整理时都格外小心翼翼。

樱木王随手抽出一本纸张泛黄、散发着淡淡药香的古籍,封面上写着《青囊杂病论》。

拿着书重新坐回原来的位置,也学着易年的样子,安静地翻阅起来。

两人再无交谈。

至于这安静能持续多久,无人知晓。

易年虽将绝大部分心神沉浸于书卷之中,但其真武境界的敏锐感知依旧如同无形的蛛网,笼罩着整个船舱。

无需刻意关注,便能清晰地“听”到樱木王翻动书页的细微声响,感受到她呼吸的节奏与周身气息的流转。

令易年稍感意外的是,樱木王似乎并非在做样子。

她的呼吸平稳而悠长,时而会因为阅读到精彩或晦涩处而略有变化,时而会陷入短暂的沉思,气息也随之变得沉凝。

那种专注并非伪装,她是真的被手中的医书吸引了进去,看得颇为入迷。

一个以操控生机,救人手段也往往带着诡异色彩的异人王,竟然会对正统的、讲究调和阴阳、固本培元的传统医术如此感兴趣?

这倒是有些出乎易年的预料。

不过他也只是念头一闪而过,并未深究。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个人喜好而已,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注意力很快又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中那本关于上古星象与地脉感应的笔记上,继续一页页地翻阅着。

时间在寂静的阅读中流淌,烛火摇曳,在书页和人的脸庞上投下温暖而跳动的光影。

就在易年正看到一段关于“地脉节点与星辰潮汐呼应”的晦涩记载时,不远处安静了许久的樱木王忽然开口了。

声音打破了沉默,却并非预想中的关于合作、关于局势的试探,而是带着一丝纯粹的疑惑:

“喂,易年…”

她甚至没用什么敬称,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请教一位同窗。

“这书上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这‘食则吐蛔’是何意?难道所有厥阴病的人肚子里都有虫子不成?还是另有所指?”

这个问题,问得极其具体和专业,完全跳出了两人之间那微妙而紧张的身份立场,仿佛只是一个好学之徒在向先生请教。

易年正专注于自己的书,听到问题,几乎是想也没想,如同本能反应般脱口而出,目光却依旧没有离开自己的书页:

“非也。此处的‘蛔’,并非单指肉眼可见之寄生虫,在古医经中,常以此喻指人体内一种乖逆不和之气,或痰涎宿食停滞所化之浊物。厥阴病至深,肝木横逆,脾胃大伤,升降之功尽失。胃虚不能纳谷,强食之,则虚阳挟浊阴上逆,其呕吐之物,黏腻酸腐,状若虫形,故以‘吐蛔’形容之。实为极危之候,若真见此象,说明病人已至阴阳离决之边缘,下之则阳气彻底脱陷,故利不止,是为死症…”

语速平稳,解释清晰透彻,不仅回答了表面问题,更深入阐述了其背后的病机与危重性,俨然一副医道大家的随口点拨。

樱木王听着,那双总是带着几分狡黠的明眸中闪过真正的思索之色,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喃喃道:

“原来如此……是以象喻理,非执于形……”

似乎豁然开朗,不再纠结于此,低下头继续研读手中的《伤寒论》,不再打扰易年。

船舱内再次恢复了安静。

然而,这只是开始。

过了一会儿,当易年正试图理解一段关于“星辉之力引动地脉灵泉”的猜想时,樱木王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这次的问题转向了针灸:

“易年,这‘烧山火’与‘透天凉’针法,书中言其效如神,能生热驱寒或清热泻火,但其操作手法语焉不详,只说‘紧按慢提’、‘慢按紧提’结合呼吸补泻,具体如何把握这‘紧’与‘慢’的度?又如何与病人气息相合?”

易年目光未动,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虚捻,仿佛捏着一根无形的银针,随口答道:

“重在意境,非执着于力。‘紧’非死力重按,乃气至针下沉紧,如鱼吞钩之感时,顺势而守;‘慢’非迟疑不前,乃气行未至,从容引导,如待贵人。呼吸之间,医者需心静如湖,感知病人气息之起伏,与之同频。补者,随其吸气而入,催气至深;泻者,趁其呼气而出,引邪外泄。微妙处,存乎一心,需大量实践体悟,非纸上能尽言。东面书架第三格,那本《针灸大成》帛书卷,对此有专篇论述,绘有图示,你可自去翻阅。”

樱木王闻言,立刻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东面书架,果然找到了易年所说的那卷有些年头的帛书。

如获至宝般捧了回来,对照着易年的讲解仔细看了起来。

接着,便是第三个关于药材炮制火候的问题,第四个关于疑难脉象辨析的问题…

对此,易年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耐烦的情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红尘尸仙 元婴修士重生1999 从白犬开始修仙 洪荒:重生一气仙,稳健修行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无极! 尸怪修行笔记 洪荒财神:别让赵公明再斩尸了! 山河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