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1979黄金时代 > 第1306章 11路反王

第1306章 11路反王(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完蛋!我被合欢宗妖女包围了 全家读心被迫吃瓜,我喝奶躺赢 综影视:花欲燃待君温 农家福妻种田忙 蓝钰茗烟 贪官爹,白莲娘,搬空王府去流放 魔女,哪里跑 逆天毒妻:萌宝陪我来重生 将军府的小娇妻 实教:D班正是需要培养的人才

“谈判失败!”

嗯?

杨庆丰有一秒钟的愣神,马上急了起来:“陈奇同志!我们还没谈呢?”

“刚才已经谈了。”

“不是……这这这……我们要继续谈啊……”

“不必,谈判失败了!...

陈奇走出那栋公寓楼时,天色已经微微泛白。晨风带着秋末的凉意拂过耳际,他站在楼下点了根烟,望着远处亚运村那一排排整齐却略显冷清的楼宇,心里头像压了块石头。刚才在屋里说的话,句句都是实情,可说出来之后,反倒觉得胸口更闷了。

他不是没想过《东方时空》会遇到困难。毕竟这年头搞电视,尤其是搞新节目,就像是在黑夜里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下一步踩的是平地还是深坑。但没想到问题来得这么快,这么直接??七个栏目,六个反响平平,唯一有潜力的《潜伏》,却被拿来当广告资源去换商业合作,甚至差点被塞进《孙玉胜》这种音乐榜单类节目里充数。

“荒唐。”他低声骂了一句,烟灰落在鞋面上也没察觉。

身后脚步声响起,是孙玉胜追了出来,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杯,脸上堆着笑:“陈总,您怎么不打声招呼就走了?大伙儿还等着您给点方向呢。”

陈奇把烟掐灭,塞进裤兜里,淡淡道:“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要是听不进去,我再多留一会儿也没用。”

孙玉胜一愣,随即苦笑:“您这话……太重了。我们真没想糊弄您。《东方之子》确实在调整方向,《焦点时刻》也在重新选题,昨天刚定了一个‘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专题,准备做三期连播。至于《生活空间》,我们也打算改版,不再搞那种夫妻吵架式的访谈,而是用摄像机跟拍普通人一天的生活,真实记录。”

陈奇抬眼看了他一眼:“这还差不多。”

“可问题是……”孙玉胜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上面有人质疑我们走得太偏,说央视不能变成‘民间录像带集锦’。还有人说,《东方时空》搞这些市井题材,拉低了国家台的格调。”

“格调?”陈奇冷笑一声,“什么叫格调?满嘴口号就是格调?老百姓看不到自己的影子,那才是最大的失职!”

孙玉胜沉默片刻,点点头:“我懂您的意思。可体制内的事,您也清楚,光有理想不够,还得有人撑腰。”

“所以我来了。”陈奇直视着他,“我不只是来看热闹的。《潜伏》必须作为第一期主打推出,而且要连播五天,每天十分钟,放在黄金时段之前。这不是建议,是命令。”

孙玉胜呼吸一滞:“可是……编委会那边还没批……”

“我会跟郑主任通电话。”陈奇语气不容置疑,“你回去告诉所有制作人,从今天起,《东方时空》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讲真话,拍真人,让观众看到他们自己。谁要是还想着靠请几个名人吹捧来博收视率,趁早卷铺盖走人。”

孙玉胜张了张嘴,最终只轻轻应了一声:“好。”

两人并肩往车边走,清晨的空气格外清冽。一辆洒水车缓缓驶过,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淡淡的虹彩。陈奇忽然停下脚步,问:“项彬伯和崔勇元,你觉得怎么样?”

“挺拼的。”孙玉胜如实答道,“项彬伯虽然经验少,但他对人物情绪把握很准,前两天拍一组环卫工人晨扫的片子,他自己跟着干了四个小时,手都磨破了。崔勇元则是技术过硬,剪辑节奏感特别强,就是性格太闷,不太会表达。”

陈奇点点头:“年轻人能沉下心做事就好。告诉他们,别怕得罪人,也别怕失败。只要片子是真的,观众就会认。”

正说着,手机铃声响了。陈奇掏出来一看,是公司秘书小林打来的。

“陈总,港商李文海到了,在办公室等您两个小时了,说是有急事谈合作。”

陈奇眉头一皱:“我不是让他下周再来吗?”

“他说事情紧急,关于深圳那块地皮的开发权,明天就要投标,他需要您亲自签字授权。”

陈奇叹了口气,转头对孙玉胜说:“我得走了。”

孙玉胜连忙点头:“您忙您的,这边的事,我一定按您说的办。”

上车前,陈奇又回头望了一眼那栋公寓楼。此刻阳光已洒满窗台,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讨论声、笑声,还有摄像机转动的嗡鸣。他知道,这群人正在试图打破某种僵局,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在背后推一把。

车子启动,驶离亚运村。

与此同时,白彦松正坐在临时演播室角落,手里捏着一份修改过的节目单,眉头紧锁。巩丽走过来递了杯热水:“还在想陈总说的话?”

“能不想吗?”白彦松苦笑,“他说得没错,《焦点时刻》之前那些选题,什么明星经商、夫妻矛盾,听着热闹,其实全是浮沫。真正该关注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人。”

巩丽坐下来,轻声道:“其实我也一直在想。咱们拍戏,演角色,可生活中有多少人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出口?前几天我去医院探望一个群演,肺癌晚期,住院费都交不起。他在剧组跑了八年龙套,连合同都没签过。”

白彦松怔住:“这事你怎么没提过?”

“提了有用吗?”巩丽摇头,“以前我觉得,我能演好每一个角色就够了。但现在看,《东方时空》如果真能做成陈总说的样子,或许比一部电影更有力量。”

这时崔勇元抱着录像带进来,插话道:“刚才剪完一段素材,是许晴跟着菜市场摊主拍的一天。她凌晨四点起床,蹲在冰凉的地面上帮人理菜,手冻得通红。最后那个阿姨非要把一把葱塞给她,说‘闺女,你不容易’。镜头没说话,可我看完了,心里堵得慌。”

三人陷入沉默。

过了许久,白彦松站起来,走到墙边,把原来的节目安排表撕了下来,重新写下一行字:

**第一期《东方时空》?特别策划:普通人的一天**

下面列着五个标题:

1. 《凌晨四点的菜贩子》(许晴组)

2. 《公交司机老张的第十年》(王志闻组)

3. 《工地上的父子》(外坡组)

4. 《护士小林的夜班》(金曲榜组)

5. 《环卫工人的扫帚声》(项彬伯组)

他转身对两人说:“从今天起,我们不采访名人了。我们要让全中国知道,谁才是真正撑起这个时代的人。”

---

三天后,央视内部召开节目评审会。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十几位领导围坐一圈。孙玉胜站在前方,播放完《潜伏》样片后,全场鸦雀无声。

足足半分钟后,副台长赵建国开口:“这个……是不是太沉重了?现在观众喜欢轻松一点的内容,比如综艺、相声、电视剧。你们这搞纪录片似的,怕是没人看。”

宣传处处长周明远附和:“而且题材敏感。你说地下党卧底,虽然是抗战背景,可万一引发历史联想怎么办?再说,主角最后牺牲了,结尾太悲,不符合主旋律的昂扬基调。”

陈奇坐在后排,一直没说话。直到这时,才缓缓起身:“赵台长,周处长,我想问一句??什么是主旋律?”

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他。

“是天天喊口号?还是塑造完美英雄?”陈奇环视一周,“真正的主旋律,是人民的选择,是时代的回响。《潜伏》讲的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普通人,在信仰与生死之间的抉择。他不是天生伟大,而是因为选择了正确的事,才变得伟大。”

他顿了顿,继续道:“各位还记得去年春节晚会吗?最受欢迎的节目是什么?不是歌舞,不是小品,是那个农民工合唱团唱《我的祖国》。为什么?因为他们眼里有光,歌声里有真情。观众要的不是虚假的辉煌,而是真实的感动。”

会议室一片寂静。

良久,赵建国咳嗽两声:“陈总说得有道理……但我们也要考虑播出风险。”

“风险我来担。”陈奇斩钉截铁,“如果出了问题,责任归我。但如果因为怕风险就不敢创新,那央视永远只能原地踏步。”

最终,会议决定:《潜伏》作为《东方之子》特别栏目,试播一期,时间为晚间七点五十五分,紧接新闻联播之后。

消息传回亚运村,整个团队沸腾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圈钱主播!但大哥是真刷啊! 柯南:从警视厅到国会 一百五十岁封号斗罗,未来可期 华娱:我怎么成顶流了 重生08,邪修创业 我在诸神游戏里杀疯了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在线鉴宠,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 我不是天才刑警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