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文豪1978 > 第532章 传播业第一股(感谢跃马天山的盟主)

第532章 传播业第一股(感谢跃马天山的盟主)(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皇帝:七皇子何时来反?朕开城门来迎 天才俱乐部 快穿从魂穿六零开始 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高武纪元 禁止离婚!陆少夜夜跪地轻哄 盖世神医叶秋 血色长歌 快穿:小炮灰他又在装乖 当暴躁龙崽穿成炮灰男配

第532章传播业第一股(感谢跃马天山的盟主)

1990年4月的头半个月,「赤壁大战」这四个字成了两岸三地电影界最热门的词汇,

总投资3000万人民币,折合成港元是4800余万,折合成台币是1.5亿多,不管在哪里这都是创纪录的单片投资记录。

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只要是电影从业者,没人能够忽略,更何况这部电影还号称是两岸三地首次合拍。

《赤壁大战》立项消息传开后,所引发的反响之强烈,令所有人都没想到。

不过目前电影终究还只是刚刚立项,连个剧本都没有呢,大家也顶多是关注讨论。

在内地待了一周多时间,陶玉书刚回到香江,一条消息在香江商界悄然流传。

4月10日,香江富豪王德辉被绑架,绑匪要求王家支付10亿美元才肯放人。

王德辉是香江华懋集团的老板,旗下产业横跨化工原料、西药进口、石油工业产品、农业产品、饲料以及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身家数十亿港元。

在香江社会,富豪或者富豪家人被绑架并不是什么稀罕事,隔几年总会发生一次,绑匪们大多求财,只要给够了钱,一般都不会有事。

王德辉这次被绑之所以会被富豪们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被绑架了。

王德辉这人生财有道,但有一个毛病就是吝啬。

他吝啬到什么程度呢,据说过中秋节时他给员工发月饼,他将身边的亲信全部招呼过来,却只拿出了一块月饼,当着大家的面切成16份,然后分给每人一份。

吝啬至此,让他雇个保镖自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没有保镖傍身的王德辉自然也成了绑匪眼中最好的肉票。

1983年,王德辉驾车上班路上,被绑匪劫持,绑匪索要1亿美元。

可大额现金的筹措是需要时间的,绑匪最后跟王家人协商,支付了1100万美元后,王德辉得救了。

之后王德辉为了自身安危雇了一段时间保镖,可后来一直相安无事,他觉得雇保镖是一种浪费,就把保镖都解雇了。

于是,也就有了今年这一次的绑架,

这两年,随着自家企业频繁成为香江媒体关注的焦点,林朝阳夫妻俩早已为家人配备了不小的安保力量。

这些人都是部队里出来的,个个身家清白,身手不凡。

虽然林朝阳平时总爱开玩笑说绑匪一般都盯着巨富,他们这种富人还不够格被绑架,但听到这种消息,他还是不得不防。

特地联系内地,让杜峰张罗着再送几个身手好的过来,

这种事杜峰很乐意帮忙,这年头退伍军人就业和待遇问题是个难题。

给林朝阳家当保镖,一年十几二十万港元,给个局长都不换。

又过了几天,玉郎机构对砂糖游戏的投资总算是落实了,陶玉墨抖得厉害。

《笑傲江湖》在香江上市两个多月,在湾岛、东南亚等各国也陆续上市了,取得了超过2.4万份的销量,成绩亮眼。

《笑傲江湖》的成功也让玉郎机构的投资变得顺理成章,毕竟砂糖游戏可是香江如今少有的游戏公司,潜力不小,又很符合玉郎机构大的产业发展方向。

公司的6000万港元估值也获得了证监处的审查认可,由陶玉墨这个大股东转让一成股份给玉郎机构。

去年开公司投了80万港元,今年一下子就收回了600万,手里还有五成股份,理论上价值3000

万港元。

陶玉墨高兴的走路都是飘着的,跟陶董说话的音量都变大了。

唯一让她不开心的是,卖了公司股份还得缴税。

600万一下子去了五分之一还多,心疼得她嘴唇都发抖。

「政府啥也没干,我的钱就少了五分之一?」她发出了悲愤的抗议。

「这话说的,啥叫啥也没干?基础设施、社会福利你不是享受到了嘛。」

「哪样我也没白享受啊!」

林朝阳嘲讽道「瞧你这点格局,你姐公司一年缴税一两亿呢,她说什么了?没跟你收资本利得税你就知足吧。」

陶玉墨忍不住碎碎念道「早知道就走融资了。”

股份转让和融资不一样,陶玉墨之所以会这么选,完全是出于那点财迷的小心思。

她这种操作方式看在陶玉书眼中,无疑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都是自家人,肉都是烂在锅里的。

张曼玉问她「有了钱想干嘛?」

陶玉墨微微一愣,她之前光想着把钱弄到手了,还没想好怎么花呢。

她皱着眉头思考了好一会儿,发现自己好像没什么花钱的地方。

「存起来!」她笃定的说。

陶玉书十分无语,「你卖股份就为了存定期?这些股份过两年可能值2千万。”

「这叫落袋为安,你不懂!」

陶玉书无奈的摇了摇头,「好好好,我不懂!」

张曼玉急着说道「先别存,先别存,先请我吃顿大餐!」

「想吃什么?」

两人凑到一起商量着吃点什么。

陶玉书忍不住,「难怪你们俩能混到一起去!」

五一之后,陶玉书变得异常忙碌。

除了操心,玉郎机构和林氏影业的生意,她最近投入时间、精力最多的便是新的明报集团的上市。

从去年6月推动收购,到8月明报集团与玉郎机构媒体业务合并,再到今年。

整整快一年的时间,合并后的明报集团终于要上市了。

1990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廿十,周一,黄道吉日。

上午九点半,崭新的明报集团以明报企业有限公司的名字在香江联合交易所正式上市。

明报企业有限公司旗下资产以《明报》《天天日报》两大香江一流日报为核心。

包括了《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明报晚报》《华人晚报》《清新周刊》《青春》、明报出版社、明窗出版社以及翠明假期旅行社等众多优质资产。

合并估价11亿,共发售新股1亿5000万股,每股认购价3.2元,融资规模高达4.8亿港元。

明报企业上市认购价的厘定是在上市前完成的,这也是公司上市前最为关键的一环。

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当然是希望认购价越高越好,认购价高,股价高,市值自然高;

而另一方面,承销商和上市委员会则希望认购价低一点好。

认购价低了,利好承销商的工作,而上市委员会希望股价低点,主要是不想影响投资者的活跃度。

明报企业的上市认购价在厘定之前经过了两次上调,主要是因为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们的热情太高,认购行情过于火爆。

在这些热情的认购者,就包括了前段时间林朝阳去霍家参加家宴认识的郭鹤年。

目前港股的传播业上市公司当中市值最高的是东方报业。

东方报业旗下拥有《东方日报》《太阳报》《太阳马经》等多家报刊,号称每日行销报纸百万份,今年的市值已经突破六十亿港元大关,

而合并后的明报企业规模丝毫不逊于东方报业,旗下《明报》《天天日报》《明报晚报》《华人夜报》日销量超过60万份,一众周刊、月刊销量同样不俗。

关键是明报企业的逼格比走平民路线的东方报业高多了,逼格高,影响力自然强,传播业比的就是社会影响力。

所以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们朴素的认为,明报企业的股价潜力绝对不会比东方报业低,这也就造就了明报企业上市前的火爆认购。

上市这天上午,陶玉书和金庸共同站在联交所交易大厅敲钟。

被特许进入交易大厅的记者们疯狂的按着快门,交易大厅内闪光灯亮成一片,纷纷将陶玉书和金庸收入镜头。

有些记者找的角度很刁钻,将站在角落里的林朝阳也扫了进去,他们甚至连这张照片的配文报道都想好了一一《传媒女王背后的男人》。

上市敲钟,说敲钟不准确,实际上是敲锣。

锣声一响,黄金万两!

这话夸张了点,但大抵是没错的。

明报企业上市股价3.2元,开盘仅半个小时后股价便飙升40%,直到早市结束,股价涨到了5.1

元,涨幅达60%。

中午休息一小时后午市开始,股价仍在狂突进。

到下午4点收盘前,明报企业股价小幅下挫,以6.2元每股价格收盘,涨幅领跑恒生指数,总市值达到了46.5亿港元。

而在明报企业上市后,林朝阳夫妻通过明成传媒、玉郎机构控制的股份高达61.28%。

按照明报企业上市首日收盘股价,夫妻俩持有的股份价值28.5亿港元,这还没算明报企业上市融资的4.8亿港元。

明报企业上市的第一天,不管是陶玉书还是金庸都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两人在联交所交易大厅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在谈到退休问题时,金庸表示,他至少还要为《明报》再服务三年,这是陶玉书收购明报集团前便跟金庸谈好的条件。

明报集团是金庸一手创立的,在集团内部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收购、合并、上市这个关口,如果他直接全身而退,肯定是极其不利于股价稳定的。

谈到对企业控制权问题和未来发展时,金庸谈到

「我希望报馆现代化,我们长期家庭式经营,今后要制度化,上市是公司迈向制度化管理最好的契机。

林太是巾帼英雄,纵横商海一路乘风破浪,我相信在她的带领下,新的明报企业必定会大放异彩!」

花花轿子众人抬,陶玉书在接受《南华早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明报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明报》的成功,这都要归功于查先生个人的远见。

由早期以武侠小说的金庸作号召,迈向60年代以政论闻名的查良镛年代,以至目前上市的明报企业。

查先生成功的将明报企业塑造成为一份备受知识分子尊敬的报业公司,可见他的高瞻远瞩。」

明报企业上市后,陶玉书成了公司的实控人,金庸则退到管理者的位子上,二者看起来关系融洽和睦,悍相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 阎浮武事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 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电子哪咤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你不准玩宝可梦! 从火影开始提前兑现未来 我,圈钱主播!但大哥是真刷啊! 柯南:从警视厅到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