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 > 第 41 章【正文完】

第 41 章【正文完】(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只向你投降[娱乐圈] 拯救世界,王炸开局(快穿) 被悬赏的反派是真千金[星际] 真千金在帝国封神 竹马同朝暮 鸳鸯床 庸俗游戏 封神:从蜘蛛精爱上我开始 神女的快穿计划 魔卷

一屋的人笑成一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开春后,皮蛋一心想着不用上学了?,结果没玩几个月,岛上的小学和初中陆续复课了?,号召学生回去上课,即使心里不愿意?,他还是被姚志能拎去了?学校。

渔汛期姚海芸不好请假,跟董晔书商量好的去洪江市到中秋后才得以?实现,不过时间仓促,满打满算只待了?一天就?返程了?,而就?在他们回来?没一个月,国庆放假,董万宏跟周丽雁也来?了?南营岛,两家正式见了?面,商定了?婚期,定在4月的第一个周日,地点就?在董晔书分配的平房。

一身?得体的绿色军装就?算后世的婚纱了?,婚礼上由新娘新郎带头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嘹亮激昂的歌声回荡在礼堂各个角落,一曲毕,就?到了?简单的仪式环节。

眼下破四旧,长辈叩拜这一环节就?省了?,改成了?三鞠躬,即对主席像一鞠躬,在场宾客一鞠躬,最后是小夫妻俩互相?鞠躬,礼成。

客厅的大?桌上摆放着大?家送来?的贺礼,两家大?人招呼宾客,气氛非常热闹,个个面上带笑,除了?新郎新娘一家,郑玉花算是笑得最开心的一个,想到之前她给姚海芸介绍陆文?修没成,但最后姚海芸还是嫁到了?大?院,不禁感慨缘分的奇妙。

虽然婚后还是在南营岛,但军区大?院的生活跟她过去还是有?很大?差异,这里更像是完全独立的圈子,这里的军属来?自全国各地,大?家方言和饮食习惯都不同,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早上广播喊醒以?后,董晔书会先去食堂打饭,姚海芸起床洗漱等他带饭回来?,一起吃完早饭再去上班。

军区大?院离供销社偏远,为此?姚海芸每天早上都要早走十分钟,好在她并不算无?聊,邻居沈盼在银行上班,刚好跟她同路,另外大?院里孩子多,都在岛上的学校上学,早上一到去学校的时间,孩子们呼朋喊伴一起走在路上,一群接一群,好不热闹。

大?院里不乏上班的军嫂,但多数都在这一带工作,离得近,来?回也方便照顾家庭,像她这样在供销社上班的还是头一个。

虽然距离远了?,姚海芸的实际工作量也减轻了?,岛上公?社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革命委员会,供销社上个月还属于商业局,下个月就?被分到了?财贸工交小组,各部门增设频繁,上面的领导也换了?一波又一波,供销社的工作不好开展,自然也不敢发展别的业务,老老实实履行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维持供销社的基本运转。

1969年初,开春没多久,岛上民兵开始组织人员挖防空洞,民兵先划好了?区域,挖了?一个可容纳几百人的防空洞,紧接着渔民紧挨着民兵挖的防空洞开始挖自己家的,姚昌盛把?大?家聚到一起,先商量怎么挖,挖在哪,原则是入口要小,足够隐蔽,挖进去几米后,开始横着挖,每家的防空洞不能离太远,家里人多的就?挖大?一点。

开完会以?后,家家户户开始投入到挖防空洞的工作中来?,男女老少齐上阵,不管白天黑夜,闷头挖个不停,这些渔民都经历过战争年代,一听是要备战,活也不干了?,全家都去挖防空洞,关键时候,这可是保命的地方。

姚海芸知道未来?,但不能透漏,家里的防空洞她也没有?余力帮忙,供销社也有?挖防空洞的任务,她作为主任要身?先士卒。

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耗时三个多月,岛上的防空洞基本都挖好了?,经济水平有?高有?低,每家每户的防空洞也有?差异,条件好的还弄了?火炕和排水系统。

人坐在防空洞里面,比吹风扇还要凉快,挖好后,大?家时不时就?会进去坐坐,也会逛逛邻居家的防空洞,互相?夸奖几句。

这一年的对虾汛期,姚家华等人第一次加入到生产队的捕捞队伍中,自打她加入生产队捕鱼后,受她影响,岛上陆陆续续有?女孩选择上船捕鱼,女子捕鱼小队也从一开始的三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十六个人,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上船捕鱼并不容易,晕船这关就?极难克服,姚海芸有?次还去看她们学习驾驶船只,看到女孩们认真听老渔民讲解海图和风向水流,心里很是为她们自豪。

考虑到他们现在还年轻,不急着要孩子,结婚头两年,夫妻俩刻意?避孕,想好好享受新婚生活,到70年末才开始备孕,次年秋天生下一个女儿,起名董舒意?。

周丽雁想过来?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第41章【正文完】

照顾她,姚海芸以?来?回不方便拒绝了?,她鲜少跟婆婆相?处,突然住进来?生活上难免会有?摩擦,还是更倾向于让董晔书和马兰英来?照顾。

周丽雁索性直接打了?钱过来?。

姚海芸有?56天的产假,不过供销社不能没主任,每隔几天梁丽洁会过来?一趟把?一些必须要她完成的工作带来?,这天午后,哄着孩子睡下后,姚海芸开始处理工作。

郑玉华过来?看她,进屋看小奶娃睡着了?,声音放小了?些,笑着跟她说:“你家这闺女越看越好看啊,瞧这小脸,这眼睛。”

姚海芸转头看了?一眼床上酣睡的女儿,眼里流露出慈爱。

郑玉花在她身?旁坐下来?,温声说起大?院的近况,“咱们大?院新来?了?一个中医,是秦水龙的未婚妻,找他结婚来?了?,医术还不错,我上个月腿疼找她抓了?点药,现在好多了?。”

姚海芸这段时间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忽听到这个名字,顿时清醒了?不少,终于想起了?原书的剧情?,唐突问道:“她怎么样?”

郑玉花觉得她这个问题有?些奇怪,但她又说不上来?哪里奇怪,回道:“女孩挺可怜的,听说父母在她小时候就?去世了?,是爷爷把?她养大?的,爷爷去年还去世了?,这才来?投奔未婚夫。”

一切都跟书里的剧情?对上了?,姚海芸若有?所思?。

郑玉花想当然联想到她生完孩子身?体抱恙,“你也想找她看看?”

姚海芸摇摇头,“没有?,就?是好奇问两句。”

郑玉花想到董晔书对她们母女俩的照顾,那真是大?院独一份,就?差随身?带着了?,她笑道:“也是。”

正说着话,董晔书拎着午饭回来?了?,还未进门就?先喊了?声老婆,急匆匆推开门走进来?,一进屋看到郑玉花在,愣了?下,脚步也慢了?下来?,尴尬喊人,“嫂子。”

郑玉花非常识趣,拍拍腿站了?起来?,“走了?,你们吃饭吧。”

听到门关上的声音,董晔书把?饭盒打开,动作熟练地将一层层饭菜在饭桌上铺展开,“饿了?吧?今天食堂有?五花肉。”

姚海芸拉开椅子坐下来?,看了?一眼时钟,“今天回来?很早啊。”

“上午开了?一个多小时的会,一到下班时间我就?赶紧回来?了?。”

董晔书说着回屋看了?看女儿才放心坐下来?吃饭。

姚海芸本想问问他有?关原书男女主的事情?,一想又觉得没必要,书里他们夫妻俩就?是路人甲,基本游离在剧情?之外,过好他们的日子就?行了?。

产假一过,姚海芸要回供销社上班了?,马兰英主动提出要帮他们带孩子,姚海芸考虑到女儿年龄小,时刻离不开人,马兰英又要操持家务,还要带一个幼儿忙不过来?,婉言谢绝了?,把?女儿送进了?大?院的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是前几年新建的,孩子满月就?能送进去了?,负责照顾的老师都是军属,从一个月的婴儿到六岁的儿童都有?,吃喝拉撒都负责,还带他们玩耍和学习。

董晔书跟姚海芸孕中期特意?去看过,幼儿园按年龄分班,一岁以?前的孩子都在一个房间,无?论是环境还是饮食在岛上都是顶级的,老师也很细心友好。

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军属的就?业需求,也切实帮助了?大?院里的家长,让他们能专心工作。

董晔书每天上班前把?女儿抱过去,下班了?再接回家,双职工家庭工作忙,夫妻俩都会尽力抽出时间来?陪孩子。

光阴流转,小姑娘也从一开始的睡在襁褓里变成了?能自己牵着爸妈的手去幼儿园了?,机灵劲十足,整日跟大?院里一些同龄的孩子上蹿下跳探险玩闹。

这些年随着家属院不断扩建,出生在大?院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帮孩子父亲都是军人,耳濡目染,不仅团结,纪律性也非常好,去哪都是一伙人一起出动,最常去的还是防空洞探险,每天玩得灰头土脸回来?,每隔两三个月就?坏掉一双鞋。

77年冬,高考停滞十年后再次重?启,姚家华等人暂时停了?生产队的工作,重?新进入考场进行这场已?经迟到了?十年的高考。

考生们在考场紧张地奋笔疾书,同一时间董舒意?也紧张地坐在理发店的椅子上,忐忑等待,一缕缕黑发掉落,听到理发师傅说了?一句好了?,她睁开了?眼,只一眼就?气得嘟起了?嘴,不满道:“叔叔,你怎么给我剪成锅盖了??”

呆板的直刘海衬得人都没精气神?了?,一下子被剪短这么多头发,董舒意?终于明白为什么每次剪发都是妈妈来?了?,她不过是一时好奇试了?下,结果被剪成这样。

理发师傅没看出哪里不好看,反而觉得眼前的小姑娘剪了?这个妹妹头更可爱了?,笑着说:“大?院里女孩子都剪这个,可流行了?。”

男孩统一都剪平头,同行的小伙伴徐水生出声夸她:“好看。”

高敏是女孩子,知道小姐妹的心思?,帮她说话,对理发师怒道:“叔叔,你剪太多啦!这样她都没办法扎漂亮的小辫子了?!”

理发师傅满不在乎回答:“不剪这么短,回头你爸妈还来?说我工作不认真呢!”

自己要剪的头发,就?是再丑也只能认,董舒意?从椅子上跳下来?,闷闷不乐回家。

下班回家的夫妻俩很快注意?到女儿剪的新发型,董晔书没忍住笑了?出来?,被女儿瞪了?眼,董舒意?向姚海芸求救:“妈,你能给我再剪一下吗?”

不是姚海芸不想剪,实在是这发型再修下去会更短,她无?奈一笑,摸了?摸女儿的头,“过段时间吧,等头发长了?再剪。”

小姑娘长大?了?,自尊心强,尤其注意?形象,因为这发型,晚饭都没吃多少,在电话里跟奶奶说自己现在发型好丑。

周丽雁一听不得了?,心疼孙女,不知从哪买来?一顶假发随衣物一起给他们寄了?过来?。

这假发特别时髦,上面是帽子包住头皮,下面是长长的卷发,左右两侧自带两个草莓发卡,完美遮盖了?她的锅盖头,戴上颇有?范,像个小公?主,董舒意?兴奋地在大?院里走了?一圈,除了?睡觉去哪都戴着。

可惜高兴的日子没持续几天,一次外出探险中她的假发被树枝勾住,扯开后假发也不成样了?,只能收起来?当纪念。

作为家里的独女,父亲是高级军官,母亲是供销社主任,董舒意?在岛上度过了?非常幸福的童年。

随着文?.革的结束,岛上也发生了?巨变,先是长桥大?队联合文?湖大?队共同购入了?一辆可进行远洋航行的超大?渔轮,后是由水产局投资修建的育苗场完工,岛上的夏海带从此?实现了?自给自足,不再依赖运输。渔民也不再单纯依赖海带和捕捞的收入,开始学着养殖能带来?更高收益的扇贝和刺参,仅仅过了?三年,岛上的扇贝产值就?超过了?海带。

另一个发生在他们家的变化是姚海芸升职了?,她刚开始的定位就?是培养和锻炼,1982年供销社并入商业部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升迁,不仅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第41章【正文完】

是因为她多年来?扎根在岛上供销社为岛民服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在文?.革期间不顾流言带头牵起了?岛上水貂养殖业蓬勃发展,给这些社员脱了?贫,还创造了?颇为丰厚的收益。

姚海芸调到市局的调令一出,董晔书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夫妻俩结婚十多年除了?他出任务还没分开过,都不想分隔两地,他便申请调到配偶所在城市,第一年没批准,到第二年才顺利调过去。

一家三口坐船离开时,岛上许多人都来?送,这些年岛上供销社在姚海芸的经营下发展态势非常好,不少人因为她的举措脱贫致富,做了?多少实事岛民都有?目共睹。

眼下岛上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生产资料转为了?有?偿转让,各类商店也接连开了?起来?,过去作为龙头的供销社渐渐失去了?其独特性。

虽然早就?预料有?一天会离开,姚海芸没想到这一时刻来?得这么快,心里百感交集,跟董晔书一起笑着向大?家告别,相?对大?人礼貌相?送的场面,孩子们的分离更让人动容,董舒意?不舍自己的小伙伴,抱着他们不撒手,连连承诺以?后一定多联系。

船开后,夫妻俩站在甲板上望着在视线里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的海岛,董晔书抱紧了?姚海芸,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

董舒意?人生的前13年都是在岛上度过的,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觉到童年在渐渐远去,热闹的军区大?院往后也只能在回忆中了?,她不禁有?些悲伤,转身?也抱住了?姚海芸。

这是一个艳阳天,风清日朗,船只划开碧波,稳稳行驶在海面上,带领他们驶向人生的新篇章。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