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 / 2)
花妈妈却没在看她,反而只是拉着老太太的手,轻轻地拍着,像在哄一个孩子。
老太太整个人往后几乎是瘫在了引枕之上,闭着眼睛,眼泪顺着皱纹弯弯折折而下。
锦鱼便也学着花妈妈,伸手替老太太在胸前顺气。
半天老太太才稍微回过气来,颤声道:“许氏怎么说?”
锦鱼坐过去,紧撑着老太太,沉默了好一阵,才道:“她……假意自杀,还写了一封假遗书,说是……一死以证清白。”
便把“遗书”内容大概说了一下。
老太太听完,气得哆嗦了半天,哀叫了一声:“她……她居然还惦记着锦心的那个诰命!报应啊!”便靠在锦鱼肩头,哭泣了起来。
锦鱼也不敢追问,也不敢动弹,只任由老太太痛哭。
心里却是沉甸甸地。
如果许夫人不是冤枉的……那这事怕还没这么容易了结。
明日她爹上折子告状,诚亲王和顾家一定会把这事给作实了。
到时候便不仅仅是残害妾室,而是她爹跟许夫人一起,同流合污,欺君罔上!
想到这里,她突然觉得不妙。之前江凌与她爹的打算都是认定了许夫人是冤枉的。若不是……
也顾不得老太太还在哭,颤着声音又跟花妈妈确认道:“夫人可是冤枉的?”
花妈妈满脸痛苦,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来。
锦鱼的心像是从悬崖上直直摔下去,忙高声叫豆绿:“快去,快去把姑爷侯爷都请到这里来。”想了想,又道:“把那封信也拿来!”
她急起来,说话都不利落了。
亏得花妈妈挺沉得住气,下炕,几步走到门口,对外头道:“豆绿去请侯爷五姑爷过来。”
锦鱼不由佩服。人家到底是经过无数大事的妈妈。
便也不问到底怎么回事,只是沉默着,稳稳地撑住老太太。
反正一会儿她爹跟江凌来了,就知道了。
过了约一盏茶的工夫,外头响起脚步声。
她爹与江凌前后脚匆匆走了进来。
两人与老太太匆匆见过礼,才问缘由。
锦鱼见老太太仍在哭,只得冲他们摇了摇头。
老太太虽是哭着,却伸手指了指。
花妈妈会意,叹了一口气,道:“那事……怕是真的。”
她话音刚落,景阳侯就拍案而起,“腾”地站了起来,直逼到炕前,大声道:“怎么可能?你们早就知道?为什么不跟我说?”
花妈妈都被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往后缩了一缩。
老太太却哭道:“你叫我怎么办?我知道的时候,那事她已经做下了。你那时,对她又是蜜里调油的,为她,连秦氏跟锦鱼都毫不顾惜,直接撵了。就是告诉你,你能把她送了官?她可是已经给咱们家生了二子二女!捅出来,这些孩子还怎么做人?!”
老太太嚷完,便又气喘吁吁。
锦鱼忙拍了拍她的背心,对景阳侯道:“这事也怪不得老太太。父亲,当时文氏的姐姐不还找过您么?您不也没信。”
“那能一样么?”景阳侯怒道。“我只当文家是来讹诈的。若是老太太跟我说,我能不信么?”
却听江凌道:“不知老太太是如何知道的?许夫人,又是为了什么容不下文氏?”
锦鱼在旁忙跟着点头如捣蒜。还是江凌脑子清楚。
便是老太太认为是真的,这事也未必就是真的。许夫人又有什么动机要杀了文氏呢?
现在纠结老太太当初为什么不说,实在是浪费时间。重点是这
【请收藏本站,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庶女多福》120-130
事的真假。
老太太说了一串话,又没了力气,抬着枯瘦的手又指了指花妈妈。
花妈妈便道:“是……家庙的老尼姑跑来说的,说是王妈妈先拿了银子,让她们下药,她们都不敢。王妈妈便亲自跑去灌的药。”
说着花妈妈有些不满地瞟了一眼景阳侯,才又道:“后来,我便暗中查了查,才搞清楚事情的经过。”
原来当时,许夫人刚生完锦心,便把管家的事,交给最心腹的文氏代掌。
她娘秦氏要生她时,有丫头跑去报给了文氏。
文氏便去找许夫人商议。
许夫人就指使她把产婆还有一众老成的婆子全都支开,说垂碧馆不许留一人。
谁知秦氏身体好,锦鱼命中有福,竟是顺顺利利地生了下来。
许夫人便又让文氏故意把这消息压着,别告诉景阳侯。
私下却让文氏去挑唆秦氏,怂恿她一定要替五姑娘大办百日,补偿委屈。
做好这一切,才跟景阳侯说秦氏也生了个女儿。
景阳侯得了消息,这才赶去看她们母女。
秦氏果然中了计,惹了厌,被撵了出去。
文氏自觉立了大功,后来又生了个儿子,便拿出个二夫人的架子来,一子一女的吃穿用度,样样都要比着大郎二郎跟四姑娘。
一次也不知为了何事,文氏与许夫人起了些争执。
文氏便说若许夫人不答应,她就去把秦氏接回来,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许夫人大约是实在厌了文氏的贪得无厌,也怕文氏把当初那些龌龊事翻出来,便动了杀机。
趁一次文氏得了风寒,换了药让她病情加重。然后借口她得的是会传人的恶疾,把她强送到家庙。
见她在家庙一直没死,怕她活着回来,便派王妈妈去直接给灌了一碗生附子。
花妈妈一番话说完,室内只闻得老太太的啜泣声,景阳侯大口大口的喘气声,还有蜡烛爆花的声音。
锦鱼更是听得浑身颤抖,背心发凉。
再也想不到,兜兜转转,许夫人杀人文氏竟然跟她还有她娘有关。
不由后怕得腿都软了。
她娘真是傻人有傻福。当初傻乎乎地上当,若不是真傻,只怕留在府里早没了命。
又惊惧万分,王妈妈以前总说灌药,原来竟不是开玩笑的。
现在完全可以肯定,许夫人闹这一出,为的是,不想被抓去大理寺,而且对这件事,还心存侥幸,认为只要自己死不认罪,别人就拿她没办法。
若不是她今日来见了老太太,知道了真相,她爹明日只要往皇上跟前把那封血书一递,便是欺君罔上,罪不可恕。
别说兵部尚书之职,整个景阳侯府怕都会被夺爵抄家。
许夫人……胆子竟是这样的大。
她正越想越怕,却听人问:“如今之计,你们如何打算?”
却是老太太。
她才倏然回神。
事已如此,覆水难收。关键是接下来,怎么做,才能让卫家平安度过这场灾难。
第123章 断臂求生
景阳侯与老太太商议了一阵。
两人都冷静了许多。
景阳侯才道:“大理寺就算人证物证皆全, 最多也只能证明许氏杀了人,却无法证明我对此事知情。大文氏来找我时,并未向我出示证据, 又如何能取信于我?我给她钱, 也只是看在文氏留下的两个孩子面上。”
锦鱼想了想, 这也说得通。
不过她更相信江凌的看法。许夫人的事, 且不说结果如何,会不会牵连到她爹。
她爹这边,主要还是看皇上想不想继续用她爹。如果还相信她爹的忠心,自然就会相信她爹的这番说词。若是不信,她爹无论怎么辩解, 怕也难逃罪责。
“不过……这事并非许氏直接动的手。她若是咬死不认,便是那个王婆子认了罪,也拿不出实证来证明这事是她主使的!”
老太太缓过气来, 显然还抱有幻想,见众人都不接话,她只得又道:“许氏无论什么结局都是罪有应得, 我就是可怜孩子们。便是锦鱼他们, 虽非她所出, 许氏也是他们的嫡母, 总要受些牵连!这叫咱们家的人, 日后还怎么在这京里抬头见人啊?!”老太太说到后来又抽泣不已。
锦鱼叹了一口气, 许夫人真是太作孽了。
老太太也是为人祖母的一番慈爱之心。但是许夫人的事, 卷入了夺嫡之争,已经上达天听, 不是她爹能想法子糊弄过去的。就算王妈妈忠心耿耿不想牵连许夫人,大理寺也会想方设法让她开口。
景阳侯听了老太太的话, 沉默了片刻,把许夫人的信递给老太太。
老太太虽之前已经从锦鱼那里知道了信的内容,还是叫花妈妈把蜡烛移近些,自己仔细读了一遍,道:“她出生刑部世家,对这些个断案律法多有了解。想来也是有几分把握,才敢写下这么一封信。老大,你说,咱们若是把这信送给皇上……皇上若是信了,会不会……”
锦鱼不由又暗暗叹了一口气。
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太太一遇到孙子孙女的事,就容易犯糊涂。
当初也是明知锦心没救人,冒名顶替,也没深究,后来又后悔。
不由看向江凌。
江凌倒是宁静安稳得如一潭深水,只深深看她一眼,就叫她心中也跟着安静下来。
老太太与景阳侯对视半天,景阳侯才开口问江凌有何主意。
江凌这才回道:“依我看,这封信实是个大祸根,得赶紧烧了。侯爷明日上折子,就说罪妇许氏自知罪孽深重,粗衣布服,企图自戕。如今已经被您羁押在家,只等发落。您一直以来,只知专心公务,疏于治家,实在是罪不可恕,愧对圣恩,即日辞去兵部尚书一职,归家自省。”
他话还没说完,老太太已经“啊”地一声,又哭了起来。
锦鱼其实也是心有戚戚。若是她,虽是恨许夫人,还真想不出这种断臂求生的狠招来。
不过想想,这事既然糊弄不过去,摆在卫家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一条就是许夫人与老太太的侥幸想法:抵死不认。
一条便是江凌这一招断臂求生,既能还死者一个公道,也能减少卫家的罪孽。
前一条路的结果也无外乎两种。
一种这事不了了之。
一种便是皇上认为景阳侯府欺君罔上,少不得抄家流放。
有诚亲王与顾家盯着,不了了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人家手里说不定还有别的证据。
若是当初那个来向老太太举报的老尼姑还活着,怕是连老太太也逃不了一个包庇纵容的罪名。
那么十之八、九便是第二种结果,欺君罔上,被皇上厌弃,阖府抄
【请收藏本站,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庶女多福》120-130
家流放。
虽然她是出嫁女,牵连不到,可她娘还有刚出生的弟弟就要遭殃。
老太太与她爹也逃不掉。
为了许夫人一人之罪,怎么能够拖所有人下水?
可是按江凌的说法,却还是有一个极大的问题。
若是她爹上殿替许夫人认了罪。许夫人被大理寺抓去,自己却抵死不认,又该怎么办?
他们也不能跟许夫人一样,索性也灌许夫人一碗药,杀了她,再替她认罪。
“可以许氏的性子,她是不会认罪的。便是王妈妈指认了,怕她也会说是王妈妈携怨报复。”她没说出的话,老太太倒替她说了。
景阳侯虽满脸懊恼,却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却听江凌道:“这就要看等夫人醒后,侯爷怎么劝她了?依我看,许夫人虽是心思不善,执拗颟顸,可对子女,尤其是锦心,那是连命都可以不顾的。让她重新写一封认罪求情的书信,说不定,她肯。”
老太太的哭声又大了些。
景阳侯大约也是心力交瘁,脑子混乱,半天长叹一口气,道:“就依你所言。你与我先到望燕楼去写折子吧。”又对锦鱼道:“你找个人去通知晴雾,许氏醒了,就派人来通知我。”
江凌与景阳侯便告辞而去,锦鱼安慰了一阵老太太。
花妈妈便道:“你去忙你的事吧。这里有我呢。”
锦鱼却笑笑,不肯走。
直到听外头说马太医来了。
她才对老太太道:“我叫人请了马太医过来,让他给您按按脉,若是今晚睡不着,便开一副安神的药。这件事,已经如此,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您老人家也别太伤心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一时马太医进来,她又叮嘱了马太医几句,这才带着豆绿离开。
马太医想来也早听说了今日朝堂上的事,便没多嘴,给老太太按了脉,开了方子,便告辞了。
花妈妈忙打发人去配药。
老太太只觉得浑身的老骨头都散了架子,躺在床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还是花妈妈劝道:“眼看着皇上年纪上来了,这种事,便少不了。咱们家现在遭了罪,倒未必是坏事。以前也不是没经过。如今我看五姑爷是个极有主意的,想来不会出什么大事。”
老太太闭着眼,点了点头:“唉,什么秧结什么果。那秦氏是个心思单纯的,带着锦鱼在庄上十五年,我咬着牙,不闻不问,也是怕她们回来没个好结果。如今看来,这一念之善,倒是有了福报。锦鱼好,她找的姑爷也好。就不知道这次的事,会不会连累到大郎二郎?尤其是大郎,若是皇上恼了,怕这个世子之位也没了……”
花妈妈拍着她的手:“您也想开些吧。不是还有宁哥儿么。如今咱们家遭了这么大的变故,等这事完了,就把秦氏跟宁哥儿接回来。安生过日子,不卷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去。”
提到宁哥儿,老太太这才心情好些。
两个老人家絮絮叨叨,等药煎好,老太太喝了,这才歇下。
锦鱼出了期颐堂,便去了古香堂跟晴雾交待了景阳侯的话,才回到紫竹斋,洗漱休息不提。
到了第二日,她睡得迷迷糊糊的,就听得外头有人哭闹。
睁眼叫豆绿。豆绿飞快跑了来,小脸皱得像苦瓜:“姑娘还是被吵醒了?”
锦鱼睁眼看着茜红的纱帐,有点晃神。
这里她以前就住过的。
这样猛地又住了一晚,竟是睡得极沉。
扫了一眼床辅,空着。江凌今日还要上朝,一早就走了。
再看窗口,只隐隐有些发白,想来还早。
便问怎么回事。
豆绿道:“还不是六姑娘,一大早的,也不知道发什么疯,就跑了来闹。我让她在外头等着,她就哭哭啼啼。虽有那八个蓝牌仆妇,可也不能打她骂她,真拿她没法子。”
锦鱼醒了醒神,终于翻身起来。
她便让豆绿伺候着简单梳洗,才到堂屋坐着,让把锦柔放进来。
一时锦柔顶着一张幼白的脸,两眼红肿,眼下乌青地跑了进来,身后跟着满脸愁容的楼姨娘。
锦鱼让了座,便让上茶水点心。
锦柔坐下,便西子捧心一般捂着胸口,哭得哀切道:“我怎么听得风声,说是夫人真的杀了文氏?若是这罪坐实了,爹……爹包庇,也要夺爵流放。那我……我怎么办啊?!”
锦鱼:……也不知道锦柔从哪里听到的消息。看来刘氏管家的能力还是不够啊。
心里对锦柔的不喜又多了几分。
锦柔这人可真是只顾自己。嫡母犯法,爹要流放,她想的只是她自己怎么办?
能怎么办?
锦柔自己眼高于顶。
前日宁哥儿的满月宴上她倒听到了几句闲话。
说上回国色天香园的斗花会后,有人家来打听过锦柔。
只因她在会上表现得十分柔弱温顺,人也长得不太艳丽,很合各家夫人的眼缘。
可她不是嫌弃人家是庶子,就是嫌弃人家家世不够。非要找个一等一的人家还要嫡子。
结果到现在,亲事也没个着落。
却遇到现在这事。
她还挖空心思记在了许夫人的名下,算是许夫人未嫁的女儿。
就算卫家这次不倒,锦柔的亲事也是注定好不了了。
她以前几次三番好意劝说,锦柔就是不听。现在来找她哭诉,她又不是神仙,能怎么办呢?
她只得叹了一口气,耐着性子,静静地听了一阵。
锦柔跟楼姨娘见她不说话,哭闹半天互相对视了一眼,楼姨娘道:“你是她姐姐,你不帮她,谁还能帮她呢?上回我们见着五姑爷的四弟,也是不错的。实在不行,反正江家卫家已经是姻亲,不如亲上加亲,让锦柔也嫁到江家去?”
锦鱼还记得,她跟江凌订亲的时候,锦柔是有多幸灾乐祸,有多瞧不起江家啊。
如今真是风水轮流转。
想让锦柔跟她做妯娌?她可不想害了江老四。
她便道:“老四的亲事,我听说已经订了。老五的年纪又还小。”
锦柔“哇”地一声又哭了起来,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当初夫人本来是想把我嫁给江三郎的,也不知道你使了什么手段,抢了我的姻缘。如今卫家倒了霉,你就不管我了。亏我还送你东西,对你推心置腹的,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么?!”
锦鱼:……当初确实是她主动跟许夫人说要嫁江凌的。可是锦柔当时一门心思都在王青山身上呢!还嘲笑江凌是绣花枕头,这个仇她到现在还记着呢。锦柔居然还敢问她“良心”二字。
良言难劝找死的鬼。现在她也爱莫能助。
锦柔才是良心叫狗吃了。
她不耐烦地冷笑一声,
【请收藏本站,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庶女多福》120-130
道:“你们要说的话若是说完了,便先回去吧。你们这个忙,我帮不起。”
锦柔哪里肯依,与楼姨娘两个是又哭又闹又喊。
锦鱼真恨不能叫晴雾过来把她们两个一人一下手刀吹晕了了事。
正发愁,却听得外头有个婆子跑了来,腰间挂着蓝腰牌。
那婆子道:“古香堂晴雾姑娘派了人来,要见姑娘。”
锦鱼看看外面天色,又看看屋角更漏还不到辰时,心中一跳,也顾不得楼氏与锦柔,忙忙叫进来。
一时进来个婆子,双眼发红,脸色慌张,道:“晴雾姑娘让我来通知姑奶奶,夫……夫人……没了。”
虽早在意料这中,可锦鱼心里还是猛地抽成一团,又沉沉地坠下去,眼中发热,蹭地站了起来,身子晃了几晃。
到底许夫人还是选择了这条路。
也不知道她爹是怎么说服许夫人的。
“没了?什么没了?你……你把话说清楚!”
楼氏的尖锐的声音好像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带着回响。
那婆子便重复了一遍,又道:“也不知道她哪里找的砒霜,今早晴雾发现时,已经没了气。”
哪里找的?锦鱼心里大概能猜到。
虽然也明白这是她爹无奈的选择,可是莫名的她仍是觉得心寒。
她娘以前说过,她爹这人心狠。
如今这份狠劲可真是明明白白。
“我柔儿怎么办啊?她要按规矩守孝三年啊!三年过后,她就二十了!”楼姨娘尖叫起来。
锦柔也嚎哭起来。
锦鱼实在忍无可忍,这母女两个都一样,心里只有自己。
她勃然怒道:“来人,把她们两个拖回垂碧馆。没有我的许可,不准放她们出来捣乱!”
锦柔与楼氏不依,好在她有八个蓝牌仆妇,都是身强力壮的,死活把两人拖走了。
便让那传话的婆子先回去,她让豆绿赶紧给拿点吃的过来。
不想一时早饭送上来,竟有辣萝卜、槽琼枝等几个小菜,还有鸡肉馄饨、水晶包子等几样主食。比她平素在家吃得还好。
豆绿道:“大奶奶说怕咱们住不惯,特意派人给咱们开了紫竹斋的小厨房。今日一早又让人送了吃的来。”
锦鱼暗暗感激刘氏周到,匆匆吃过,便换了身素净衣裳往古香堂来。
进了屋子,见景阳侯已经到了。她便硬着头皮,看了一眼许夫人。
步步锦的窗格子里透着外头青色的天光,照着躺在炕上的许夫人。
一眼看去,与昨日差不多的情形,只是身上穿的不再是辉煌灿烂的诰命服,而是浅褐色的粗布麻衣,半白的长发散乱着。那一张全无生气的脸孔乌青惨淡,看着十分吓人。
景阳侯仍是坐在昨日的位置上,正对着炕。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旁边的海棠花几上放着一张白纸。想来是许夫人重新写的遗书。
锦鱼冲她爹行了一礼,伸手拿起遗书看了起来,仍是红色的血书,纸上泪痕斑斑。
“命妇许氏宝敏泣血启奏皇帝陛下御前……臣妇出身于世代清贵之家,及长嫁于簪缨钟鼎之族,憾德行有亏,枉称贤良,未守妇德,因妒生恨,毒杀陪嫁婢女文氏,使卫许两氏满门蒙羞。愧对天地君上父母,愿以一死,以赎罪孽。盼吾皇天恩浩荡,怜臣妇一时糊涂,认罪之心至笃,爱子之心如渊,莫因臣妇之过,牵连臣妇之二子二女。尤以幼女锦心,婚配坎坷,敬国公府本已拟为之请封诰命。若今受臣妇所累,不能得此天恩,则臣妇九泉之下,亦不能瞑目矣。祈颂圣恩垂示。命妇许氏宝敏泣血顿首再顿首伏叩圣裁。”
锦鱼读着读着,眼中渐渐模糊。
许夫人虽是杀了文氏,可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为了一个妒字。
若无爱,又何来妒?许夫人嫁错了人,更爱错了人。
不知道昨日许夫人面对她爹的狠心绝情,是不是早已经万念俱灰?
捏着那薄薄一张纸,她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还是景阳侯道:“你先坐下吧。”又吩咐晴雾着人去叫大郎二郎刘氏杨氏。
晴雾飘出去吩咐人不提。
锦鱼扶着桌子,软手软脚地慢慢坐下,偷眼看她爹。
就见景阳侯也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皮肤松弛发黄,鬓角都露出白霜来。
她暗暗叹了一口气。
每个人都要替自己犯下的错付出代价。就算这次她爹没有丢掉兵部尚书的位置,亲自逼死结发妻子的这件事,也必将成为心里一辈子都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她也找不到什么话来劝说,便无声地坐着。
“我是不是错了?”却听她爹声音嘶哑地问。
锦鱼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说的哪件事呢?
“爹爹觉得自己错在哪里了?”
“我识人不清,又狠心绝情。她昨日问我……这一生,是否对她有过真心……我竟是答不上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跟她的亲事,是老侯爷定下,老太太也同意。这么多年……我不知道,我以为只要我严守嫡庶之分,让她坐稳夫人之位,便够了。却原来并不够。这一辈子,就好像一场大梦,醒来不过一身粗衣布服,什么也没有。”
她爹的声音很模糊,好像在呓语。
锦鱼心头发酸,眼中又落下泪来。
谁对谁错,她也分不清。
想了半天,她哽咽着问:“那……爹爹这一生,可有对谁真心过?”
景阳侯半天没回答。
就在锦鱼以为他再也不会回答时,他低声道:“你娘。”
锦鱼心中一痛,目光落在许夫人的身上。
“她比我先看明白我自己,所以才对你娘下了手。”
锦鱼却轻轻摇了摇头。若她爹对她娘是真心,又怎么会舍得撇下她们母女十五年?
也许有些人的真心只有这么多,比不上别人的真心吧。
可她也不能选择父母。纠结她爹是什么样的人,又能怎么样呢?
便擦干眼泪,转了话题,问了问该如何发丧等事。
一时听得外头丫头来说大郎二郎他们来了。
景阳侯便不动声色地把那封遗书收到了袖中。
四人一进来,这屋子就显得有点挤。
锦鱼忙起身见礼。
卫大郎卫二郎哪里还顾得上,一个箭步就冲到炕前,伏在许夫人的身上痛哭失声。
刘氏与杨氏站在他们两个身后,也是哭声不止。
四人这样哭了半天,卫大郎不知道想起什么,转过头来,直奔到景阳侯面前,颤声道:“母亲的遗书呢?昨日她还说自己是冤枉的!怎么今日就认罪了。父亲!你到底对母亲做了什么?!”
景阳侯半垂着眼眸,态度倒也平静,道:“大郎,你母亲做错了事,如
【请收藏本站,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庶女多福》120-130
今只是天网恢恢罢了。”
“你放屁!你血口喷人。娘不会杀人,不会做那样的事!我记得,我都记得。文氏是娘自小一起长大的丫头,情同手足!二妹三弟都是养在娘的院子里,吃穿用度,都跟我们一样!她怎么可能杀文氏!”
卫大郎昨日脸上被刘氏也抓了好几下,此事表情狰狞,直接开□□粗。早忘了景阳侯是他爹。
屋子里,其余人等都十分安静,也不知道是不是太震惊了,连哭声都停下了。
锦鱼却更加肯定,老太太没弄错,没冤枉人。
以许夫人的心性,怎么可能真容忍一个丫头出身的小妾生下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平起平坐?
“母亲的信呢?母亲的信呢?我要替母亲去伸冤!”卫大郎直逼到景阳侯的跟前,居高临下,目呲欲裂。
景阳侯抬眸,冷眉冷眼地盯着他:“什么信?”
卫大郎仰面大哭,旋即又大笑起来,道:“我知道了。娘是你逼死的!你早厌弃了娘,巴不得趁这个机会,整死她。她死了,好给姓秦的贱人挪地方!这件事我不会善罢甘休,我要去击登闻鼓!”
景阳侯气得满脸胀红,拍桌大骂:“糊涂东西!你是要把全家都拖下水替你娘陪葬么?!”
锦鱼在旁边听他又骂她娘,气得浑身发抖。
这不知死活的东西,自己闯出这么大的祸事还不够,还嫌事情不够大,居然还敢威胁去敲登闻鼓!
实在不能再纵容下去。
第124章 生恩养恩
她水眸圆睁, 凌厉地看向晴雾:“还不赶紧打晕了他!”
晴雾微微一怔,却二话不说,飘身上前, 一扬掌, 卫大郎的哭闹声戛然而止。
晴雾甚至还仔细地扶住了卫大郎轰然倒下的身躯, 以免砸在景阳侯身上。
卫二郎今天倒是挺奇怪, 不像平常那样事事都跟着卫大郎行事。
见卫大郎又被打晕,他脸色苍白往旁边直躲。杨氏也怯怯地拉着他的衣袖,一脸惶恐。
锦鱼这才转向刘氏:“先把他抬回你们院去吧。就是捆着绑着,也不能让他再出来闯祸了。”
刘氏昨日挨了卫大郎的巴掌,右边脸还肿着, 嘴角也青了一块。
听到这话,狠狠瞪了眼已经人事不省的卫大郎,点了点头。
晴雾便叫了一声, 外头进来四个婆子,把卫大郎给抬走了。刘氏却没跟着一起走。
锦鱼见卫二郎站在一旁瑟瑟发抖,也有些不忍, 便对景阳侯道:“爹爹, 夫人的绝笔不如给二哥哥看看。回头也好让二哥哥劝劝大哥哥。”
景阳侯闭了闭眼, 长叹一声, 从袖中拿出信来, 却并不递给卫二郎, 反递给了刘氏:“你来念给他们听吧。”
也许还是防备卫二郎冲动之下毁了信件。
可见景阳侯对这两个儿子到底有多失望。
刘氏接过, 低声念了一遍,没什么感情。
杨氏却又嘤嘤哭起来。
卫二郎一边听, 一边不断抬着衣袖抹眼泪。
景阳侯见了,想了想, 还是对刘氏跟卫二郎道:“这事牵扯到朝堂之争。你们好好劝劝大郎,不要落入了别人的陷阱。搞到毁家灭族。他也该明白,这侯府世子不是那么好做的。若他再这样糊涂冲动下去,这一大家子人,我实在不放心交给他。”
刘氏脸色大变,悚然一惊,忙急切道:“父亲,我……我会劝他的。我会好好劝他的。”
卫二郎却只抹了抹泪,点了点头。
景阳侯大概实在是累了,从刘氏手里取回那封信,仍是放到袖中,便起身道:“锦鱼,你就辛苦些,在家里住下,主持下大局吧。刘氏,你有什么事,先问过她。”
锦鱼叹了一口气,跟刘氏一直送他到古香堂门外。
见他的身影消失在葳蕤的一片雪白的蔷薇之间,正要转身回去,却不知从哪里冒出个人来,身材瘦瘦的,个子也不高,穿着一件大红的直缀。
明明就在她面前,又是那样亮眼的颜色,看着却没有什么存在感。
她不由吓了一跳。原来是卫三郎,也不知道他在这门口站了多久了。
这个弟弟,她不亲。卫三郎在卫家也没什么存在感。她从回到卫家到现在,总共怕也没跟三郎说过十句话。
可现在看他这样,又不由有些可怜这孩子。
这府里大概人人都知道了许夫人的事,唯独他还不知道,居然穿了件大红的衣衫来。
若是知道了许夫人真的杀了他亲娘,想必冲击会很大。
许夫人贤名远播,有一个原因就是她把锦芬跟卫三郎都放在自己屋子里,与自己的儿女一同养大。
人人都说她重情重义。
再加上,楼氏也是她的丫头。也是安安稳稳的,还生了女儿。
这样一个满京知名的贤良人,谁能想到文氏会是死在她的手上?
锦芬跟三郎肯定更想不到。这个从小视作母亲的人,其实是杀害生母的凶手。
不过这事他们早晚也是要知道的。
反正丧服还需要时间准备,穿不穿红,也不打紧。
她便问三郎:“你要进去看看吗?”
不想三郎眼神飘忽,双眼微眯,半天道:“她真死了?”问完了话,嘴角还诡异地翘了翘。
锦鱼骇然,不由望了刘氏一眼。
只见刘氏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虽觉得三郎的态度有些诡异,可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对。
再说也已经答应了要带他进去。
她便点了点头。
卫三郎眼神忽地一亮,好像暗夜里突然点着的灯,却冒出的是一抹幽蓝的火,更显诡谲。
他点了点头,抬脚越过锦鱼与刘氏就往里走。
锦鱼跟刘氏又对望一眼,忙追上去,紧跟其后。
一时进了东梢间,就见卫二郎正坐在椅上,低头呜呜呜地哭。
杨氏坐在另一张椅上,却是红着眼,正发呆,见卫三郎走进来,她叫了一声“三弟。”
卫三郎却恍若未闻,反而径直走到炕前,垂头去看许夫人。
卫二郎住了哭,跳起来怒道:“你怎么这般不懂事,居然穿件红衣来!”
锦鱼骂他们吵起来,正想上前劝架,谁知卫三郎不怒反笑,而且越笑越大声。
锦鱼心道:这卫三郎莫不是伤心过度得了实心疯了吧。
卫二郎见他居然敢笑,哪里还忍得住,跳起来,扑过去揪住他的领子,大骂道:“生恩不如养恩,这些年母亲可没亏待过你跟你姐!”
卫三郎的身体却像一根木头戳着不动,可脸上仍是在笑,笑得两行眼泪流到腮边。
卫二郎抬手“啪”地给了他一个耳光。
卫三郎却是微微一怔,突然止住笑声,扬手也
【请收藏本站,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