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史前?(2 / 2)
而在东南沿海,那片血红的海域终于平静下来,渔夫瘫坐在船头,惊魂未定。可就在他以为自己终于逃过一劫时,海面突然翻涌起滔天巨浪,一只苍白的手掌从海水中伸出,紧紧抓住了船沿。
“救……我……”那声音再次响起,却已不再虚弱,反而带着一种诡异的蛊惑。
渔夫惊恐地后退,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动弹,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束缚。
下一刻,整艘船都被拉入海中,只留下一片血红的波纹,缓缓扩散。
而在西北荒漠,浮空城的黑袍人已踏出城门,他们脚下浮现出一道道紫色的符文,将他们托举着缓缓降落到地面。
“九州……我们回来了。”其中一人低声说道,声音沙哑,仿佛从沉睡中苏醒。
他们的目光望向南方,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而在西岭雪域,老僧人依旧在诵经,可他的声音却渐渐低沉,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压制。
“这股气息……”他猛然睁开眼,眼中金光闪烁,却在下一刻黯淡下来。
“是命运的回响。”他喃喃道,随即缓缓闭上眼,继续诵经,仿佛要用这经文,去抵挡那即将席卷九州的命运风暴。
而在京城,皇帝站在御书房窗前,久久未曾动弹。
“青云子!”他忽然开口。
“臣在。”青云子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传我旨意,召集天下修士,共商九州安危。”皇帝沉声道,“九州之劫,非一人之力可挡。”
“是。”青云子应声离去。
而在道观中,苏离抬头望向夜空,那片风雪中,仿佛有无数命运的丝线在交织,而她的心中,也渐渐浮现出一个念头。
“师兄……你是否也在看着这一切?”
她缓缓伸出手,轻轻抚摸林昭雕像的肩膀,仿佛能感受到那曾经的温度。
“若你尚在,定会说,命运虽不可逆,但信念可破万劫。”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对众弟子道:“即日起,道观弟子分赴九州各地,查明异象源头,若遇危险,便点燃‘天火符’,我会立刻赶至。”
弟子们纷纷领命,各自整备,准备出发。
而在九州的某处,那名身穿黑袍的少年站在一座古老的祭坛之上,望着远方的天际,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林昭,你留下的信念,如今已如风中残烛。九州的命运,终将再次落入我们手中。”
他缓缓抬起手,祭坛四周的石柱上,一道道符文开始亮起,仿佛某种古老的仪式即将启动。
“命运之战……才刚刚开始。”
……
风雪呼啸,九州的天幕被撕裂得更深,紫色的雷光在其中闪烁,仿佛命运的审判即将降临。
而在九州各地,异象频发??
东海之滨,海水倒灌,无数水鬼浮现,吞噬生灵;
西岭雪域,雪崩频发,千年冰封的妖兽苏醒;
西北荒漠,浮空城的黑袍人开始向九州各地扩散,所过之处,万物凋零;
南疆深处,古老的祭坛被重新点燃,妖族的封印开始松动;
京城之中,皇帝夜不能寐,梦中常现血色天幕,耳边回响着无数亡魂的哀嚎。
而在道观中,苏离站在林昭雕像前,手中握着一枚古老的铜符,那是林昭生前最后炼制的“命锁残片”,如今,它正散发出微弱的光芒。
“师兄……你是否也在回应这一切?”她低声呢喃。
就在此时,铜符猛然爆发出一道金光,直冲天际,仿佛与那风雪中的命运之眼遥相呼应。
“命锁未灭,命运未终……”铜符中传出一道低沉的声音,仿佛林昭的声音,又仿佛是命运本身的低语。
苏离瞳孔一缩,随即明白了什么。
“九州的命运……还未终结。”
她缓缓转身,望向门外,风雪中,仿佛有无数身影正在向道观聚集。
那是九州各地赶来的修士,他们听闻道观召集,纷纷前来。
“命运之战……”苏离低声说道,“我们准备好了。”
风雪未止,命运未终。
而这一次,九州的信念,将再次点燃。
林昭之名,依旧铭刻在九州百姓心中。
而他的信念,也将在新的风暴中,再次被唤醒。
命运之战,尚未落幕。
九州的风雪,从未真正停歇。
而这一次,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