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 > 60-80

60-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娘娘她为何如此不上进 静春 拯救美强惨反派 与暴君互为替身后 论甚尔在春日的适应性 就等反派来养我了 万人嫌替身决定摆烂了 我在地狱左拥右抱[神话] 反派女二变成玛丽苏[快穿] 反派她不想玛丽苏[快穿]

您现在阅读的是《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60-80

第61章 三姐弟三国王(14)

【1567年, 法国又开始了第二次宗教战争。第二次宗教战争是1562年宗教战争的延续,本质上是因为1562年战争结束后的利益分配不均。为了进一步掌权,凯瑟琳·美第奇计划和西班牙联姻,这一举动引起了胡格诺派的警觉。被凯瑟琳·美第奇挤掉摄政位置的孔代亲王和盟友开始策划绑架查理九世和凯瑟琳·美第奇, 以便控制他们, 为胡格诺派和自己争取利益。】

法国特使的脸皱成一团,这已经是第二次贵族计划绑架国王了。

亨利八世看了他一眼, 没心情嘲笑, 他低头沉思。

贵族为什么敢屡次计划绑架国王?除了宗教冲突以外还有一点, 就是查理九世登基的时候年龄太小, 权柄都掌握在摄政太后和其他贵族手里, 这就是幼王即位的困境——权力归于他人。

1567年时, 查理九世已经十七岁了,正常情况, 这个年龄已经可以自己执政, 但一步慢就步步慢,如果没有强力手段和头脑,年幼的国王很难再从其他人手中夺回权力。

比如同样十岁即位的理查德二世,一生都在和摄政的王叔斗争, 最后还是没有争过。

由彼及此,查理九世和理查德二世的困境未必不是自己现在的困境。

现在亨利八世更偏向于让伊丽莎白即位,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劣势,就是他不能保证自己能活过1547年, 到那时伊丽莎白还只有14岁。这是个非常尴尬的年纪。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势必会出现有人替她摄政的情况。

最有可能的摄政人选就是博林家族, 但亨利八世并不想让博林家族更近一步。

以博林家的野心和安妮·博林的脾气, 很难说他们会把伊丽莎白和英格兰带到哪个沟里去。

他也没有办法立遗嘱, 有了爱德华六世的教训,他知道这东西就是用来被推翻的。

所以,他要么能找到办法让伊丽莎白在成年之前既能保证自身安全,又能在成年之后顺利收回权力,要么就努力保养好身体,起码能活到伊丽莎白成年,让权力顺利交接。

最好还是做两手准备。

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把博林家族打倒,然后让玛丽替伊丽莎白摄政,在听他的话这一点上,玛丽做得最好。

但这里面的问题同样非常多,首先就是两人的关系,其次是西班牙问题,还有玛丽可能存在的丈夫和子嗣问题。

想到这里,亨利八世不禁烦躁地捋了把头发,他还是想想怎么能活得更久吧。

【孔代亲王的想法是好的,但实际执行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孔代亲王率领的军队在圣丹尼斯遭遇阻拦,和蒙莫朗西率领的军队在巴黎城郊激战。单以战斗的结果论,其实是孔代亲王的军队败北,但天主教军队一方,统帅蒙莫朗西却在战斗中身受重伤不幸身亡,军队没了领头人,没能乘胜追击。双方僵持之只好再次签署合约,维持了1562年天主教和新教的和平战果。不过有了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第四次法国三十年间打了九次宗教战争,深陷内战泥沼,再也腾不出手来在欧洲大陆上搅风搅雨。】

法国特使长大嘴巴,痴呆的样子让查理五世的特使和亨利八世暗自发笑。

笑过后,他们又各自提高警惕,新教确实是个大麻烦,竟然将法国都拖垮了。????

查理五世的特使决定回去好好告诫皇帝新教的麻烦,一定要尽快镇压这帮异端。

【在法国爆发第二次宗教战争的同时,一直不怎么太平的尼德兰发生了动乱,动乱的原因很多,跟新教改革也有关系。】

查理五世的特使:

【腓力从查理五世手中接手尼德兰后,他就想在尼德兰加强□□统治。这也是查理五世一直在做的。】

【当时的尼德兰共有十七个省,每个省都非常独立且排外,省内都有单独的议会,且不许外省人员担任本省议会议员,只有必要时,这些省才会联合召开联邦议会。这个联邦议会的权力极小,对各省的事务基本没有插手的能力。】

【查理五世手段强硬,他大力推行了他的□□统治,这让独立的尼德兰人非常难受,而且查理五世还不断在尼德兰勒索钱财以供他到处征战,尼德兰内部积累的矛盾其实已经非常尖锐了。到腓力接手后,他不仅没有缓和这种矛盾,还进一步想将尼德兰完全统一。】

【尼德兰人不喜欢腓力任命的摄政人选,包括他重新组织出来的内部委员会、增加尼德兰主教区的改革方案等种种措施。】

【尤其是主教区的改革方案,被谴责为企图在尼德兰引进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注1)

【在妥协、让步、试探中,尼德兰的激进改革派发起了狂暴的破坏圣像运动,作为对改革派的报复,腓力在1567年派阿尔巴公爵率兵进驻尼德兰,准备铲除异端。】

【腓力出兵尼德兰的举动给伊丽莎白的震动非同小可。如果让西班牙全面占领统一尼德兰,等于让西班牙扼住了英格兰商业经济的咽喉。同时,西班牙在尼德兰驻军后,在军事方面对英格兰的威胁也极大,安特卫普的港口离英格兰本土不过百来公里的距离。】

英格兰贵族们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其中还夹杂着一个法国特使。

法国特使刚刚还在为国内的战争、贵族动乱忧心,现在听到这个消息脸都白了。

西班牙入驻尼德兰对法国的威胁比英格兰更大,那意味着法国全面被西班牙的领地包围,一旦开战,所有边境全都面临威胁。

【为了防止西班牙霸权扩大,伊丽莎白立刻放弃了和奥地利的查理大公的婚约谈判,转而和查理九世的弟弟,安茹公爵亨利进行婚约谈判。】

【婚约谈判期间,1568年,伊丽莎白命人扣下了在普利茅斯避难的几艘西班牙护卫舰,战舰上是腓力拨给驻守在尼德兰的阿尔巴公爵的军费。】

亨利八世:?!

他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吗?怎么伊丽莎白之前还在为没有从法国战争中讨到便宜而退缩不前,现在就敢公然挑衅西班牙了?

不止亨利八世迷茫,其他人也一样迷茫。

他们好像一直听到的都是苏格兰混乱、法国混乱、尼德兰混乱,这些混乱中英格兰似乎都处于隐身状态,全程都几乎没有存在感,而且一直在遭受威胁、威胁、威胁。它是怎么突然跳出来并且还有勇气在西班牙身上踩一脚的?

【伊丽莎白并非鲁莽地扣押军费,她非常狡猾地宣称这些钱是从热亚那银行家那里借到的贷款,她会在正常支付利息的前提下自由使用这些钱款。】(注2)

【如果腓力要挑起战争,英格兰也并不惧怕开战。】

【因为到1568年时,英格兰早已经不再一贫如洗。伴随着宗教改革的步伐,伊丽莎白也在着手英格兰的经济复苏。】

【1563年时,伊丽莎白进行了一项大改革——召回英格兰市面上流通的所有劣质硬币。】

【这些劣质硬币的出现始于亨利八世晚年的对法战争,为了填补军费,亨利八世铸币时在硬币中掺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60-80

了大量假料,导致硬币迅速贬值,英格兰物价飞涨,经济衰落,国家贫困。】

怎么又跟国王有关系?贵族们心想。

亨利八世也很想问,怎么又跟他有关系?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能推到他头上吗?

【随着亨利八世的去世,先后两任国王都没有处理□□问题,或者说对此无能为力,不再往里面掺一脚就不错了。】

【玛丽在位时倒是想办法振兴过国内经济。她曾往海外寻找过新的贸易路线,并顺利跟远东的莫斯科公国签订了有关羊毛的贸易订单,还曾经制定过统一的税率表,这份税率表被伊丽莎白沿用,一直到她去世才被废弃。但这些都治标不治本。】

【直到伊丽莎白重新铸币,稳定了货币体系,简化货币兑换率,英格兰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信誉才重新建立起来,有了稳定货币,国内经济也开始再次焕发活力。】

亨利八世听得有点迷茫,他对于这些东西没有概念,国王想怎么铸币是国王的权力,往金币里掺多少假的影响有这么大吗?

大部分贵族都跟亨利八世一样迷茫。

少部分有些了解的也只知道掺假的货币在买卖东西上确实不如真货币有用,同样的面值,□□能买到多少东西,大概跟它里面掺了多少假料有关系。

在场能听出一些门道的大概就是克伦威尔,得益于他的出身和早年游历欧洲的经历,他更能体会□□对底层人命和经济体系的损害,但他也不算非常了解,想要将里面的因果关系完全串起来还需要更多信息。

克伦威尔决定今天回去以后就好好对这方面做一下研究,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应付之后亨利八世可能有的问题。

以他对国王的了解,只要不忘记这回事,之后肯定会找人弄明白这个问题,最有可能找的就是他。

【重新铸币后,伊丽莎白还先后颁布农业法、商业法、技工法等等一系列法令促进英格兰国内农业、商业发展。在阿尔巴公爵镇压尼德兰叛乱期间,大开国门收留逃亡的尼德兰居民,从这些逃亡人员中挖掘出各种技术人才,推动农业器具、手工业、个体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经济开始腾飞。英格兰的第一个皇家交易所在1560年就已经落成,这些都为日后伦敦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打下基础。】

“世界贸易中心?”

亨利八世怀疑自己听错了。

贵族们小声商讨着同样的问题。

世界贸易中心在伦敦?不是加莱,也不是尼德兰?!

伊丽莎白女王那么能干吗?

【种种举措都是伊丽莎白有底气扣留军费的原因。】

亨利八世回过神,他没有听明白过程,但听明白了结果。不管伊丽莎白会不会还钱,要是真如神迹所说,起码她表面上是能还得起这笔钱的,这是国王在银行家那里的信誉问题。

有信誉的国王连贷款都要轻松一些。

亨利八世承认,虽然没有获得战争荣耀,但伊丽莎白在内政上确实做得不错。

世界贸易中心啊!

只要想一想,亨利八世都觉得内心火热。

【扣押军费的举动并没有带来战争,虽然英格兰和西班牙之间终有一战,但还不到时候。不过作为报复,腓力暗中支持了1569年英格兰的北方叛乱。这场叛乱也是伊丽莎白执政期间,英格兰本土的最大一场叛乱。】

【叛乱的原因大约还要归结在苏格兰的玛丽和宗教改革上。】

啊?

苏格兰玛丽不是被苏格兰贵族关起来了吗?

【作者有话说】

1、《宗教改革运动、尼德兰革命与法兰西内战》

2、《英格兰史六部曲》

1567-1568:各国都很乱,英国好一点,没出大事,隔岸观火

苏格兰:贵族叛乱,玛丽被囚禁,詹姆斯六世登位,苏格兰玛丽出逃

法国:第二次宗教战争,没打明白,和稀泥一样结束了,然后69年、72年打了第三次和第四次

尼德兰:1560年开始就很动荡,腓力任命新尼德兰总督、新成立内部委员会,增加15个教区一系列举措加强□□,也加大了尼德兰不满,再加上尼德兰一直给西班牙的战争输血,宗教改革兴起,最终在1567年酝酿出了破坏圣像运动,腓力出兵尼德兰

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其实是腓力的叔叔统治——

感谢在2023-11-17 22:51:042023-11-18 22:03: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7964277 5瓶;月令、望临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三姐弟三国王(15)

【1567年, 苏格兰的玛丽被囚禁在列文湖后并不甘心,她想办法从列文湖出逃,和她的支持者——依然信奉天主教的人汇合后,随后她宣布自己并非自愿退位, 而是被强迫签下退位协议, 并在汉密尔顿召集了一支约六千人的军队,准备和摄政的莫里伯爵一战, 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

【1568年5月, 玛丽的军队在朗赛德败北, 她只能穿过苏格兰边境逃亡英格兰, 并选择向伊丽莎白求助。】

【伊丽莎白不怎么想帮她, 又要防止她转而向法国和西班牙求助, 思虑过后,伊丽莎白干脆将人扣下。】

“什么叫扣下?”

贵族们窃窃私语。

“囚禁?监管?”

“总不会是请人做客吧?”

讨论声越来越大, 亨利八世不得不出声阻止众人的喧闹。

“安静!安静!”

喧闹渐熄, 只不过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就连亨利八世自己也同样眉头紧皱。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扣下这个词代表的都不是什么正面行为。

如果站在国王和贵族身份的立场,亨利八世并不赞同伊丽莎白的做法。

斗争失败的王室成员和贵族流亡他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他国贵族可以不接纳流亡者, 但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好好招待,然后再客气地将人送走,没有听说过顺势将人囚禁起来的,这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更何况苏格兰的玛丽身份还含糊不清, 模棱两可,她既可以是女王, 也可以是王太后。

作为苏格兰的女王, 她可以被本国贵族囚禁, 这是内部斗争,没有求助行为,外国一般不得插手别国内部事务。但一国国王被别国囚禁,放在国际上是要被谴责的行为。

伊丽莎白的做法很容易遭到围攻。

不过要是站在英格兰的立场,亨利八世又觉得伊丽莎白的做法很符合他的心意,他也曾想过扣留年幼的詹姆斯五世,可惜当时玛格丽特不愿意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英格兰,让他丧失了机会。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60-80

亨利八世收回发散的思维,他想知道苏格兰女王被囚禁的后续。

【最开始伊丽莎白将玛丽半软禁起来,切断了她对外的通讯,并为她组织了一场审判,这场审判是针对达恩利的死亡。是的,这件事还没有过去,并在此时成为伊丽莎白扣留玛丽的借口。】

【根据当时欧洲的规则,国王是不需要也不应该接受法庭审判的,伊丽莎白一意这么做。她派人劝说玛丽接受审判,并许诺只要她洗刷掉杀夫名声,她可以为玛丽和莫里伯爵调停,将玛丽送回苏格兰。伊丽莎白的做法对玛丽来说是一种侮辱,起初玛丽对此非常抗拒,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玛丽只能参加审判。】

【伊丽莎白当然没有那么好心替玛丽洗刷冤屈。】

【审判玛丽的过程非常漫长,起初在约克郡,审判过程中玛丽“谋杀”的证据被找到了。莫里伯爵从她和博思韦尔伯爵交换的一个首饰匣信物中找到许多信件,信件里面的内容表明她有参与策划谋杀达恩利。不过这些信件的原件在后来已经丢失,也有可能被刻意销毁。很难说里面的内容有没有虚构和夸大成分。因为这些信件是莫里伯爵找到的,也有人认为是莫里伯爵伪造了证据陷害玛丽,防止她回到苏格兰。不管怎样,在当时,这些信件的出现再次重创了玛丽的名誉。】

【约克郡的审判法庭已经不足以处理一位女王杀夫案件,玛丽被转移到伦敦再次受审。审判结果稀里糊涂,信件被判定为证据不足,但玛丽的名声被彻底败坏,苏格兰人民不会再接受这位女王,伊丽莎白不可能放她离开,便将玛丽软禁起来。】

【自此,开启了苏格兰玛丽十八年的被囚禁生涯。】

【玛丽当然不会乖乖就范,她的身份是一块很好用的招牌,吸引了一批反伊丽莎白、反新教改革的阴谋家聚集在她周围,其中跳得最高、最欢的是第四代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这位的父亲就是被亨利八世处死的萨里伯爵。】

亨利八世:

他实在没想到还能在这一系列争斗中再听到诺福克公爵的名字。

【四代诺福克公爵得知玛丽被囚禁时,他正好丧妻,便蠢蠢欲动打起了玛丽的主意。】

什么主意?亨利八世反应了一瞬间才明白过来。

他既感到愤怒,又觉得荒谬,诺福克是持之以恒想在王位上插一脚?

贵族们则有些无言,他们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三代公爵才被关起来不久,就听到四代公爵还想重复家族老路。霍华德是不会吸取教训吗?

人群中,谁也没有注意到玛格丽特·道格拉斯奇异的神情。

【霍华德家族在联姻这件事上有非同一般的执着,大概是太想让家族更进一步了。托马斯·霍华德想当玛丽的王夫,还想要英格兰的王位。他给玛丽偷偷写了一封信,信中表明他想和玛丽结婚的意愿,并承诺会将他解救出来。】

亨利八世止不住冷笑。

见状,查尔斯·布兰登觉得诺福克公爵大概不会有走出伦敦塔的希望了。

【玛丽收到信以后欣然答应,别管她想不想嫁,能摆脱囚禁的机会她一定会牢牢抓住。】

【两人的密谋被伊丽莎白发现,她加强了对玛丽的监管,同时斥责了托马斯·霍华德。霍华德既胆大又胆小,伊丽莎白稍一逼迫,他自己就退缩了,但他联系的盟友,一些天主教守旧势力没有退缩。诺森伯兰伯爵和威斯特摩兰伯爵在北方举起了反旗,跃跃欲试想要推翻伊丽莎白的通知。西班牙也派了舰队在尼德兰待命,随时准备援助叛军。】

好久都没有听到自己家的事的老诺森伯兰伯爵觉得这要命的消息还不如不听!他的后代是不是个个身上都有反骨,没事就喜欢搅进王室的争端中。

老伯爵觉得不仅长子要教训,其他儿子也要狠狠教训才行。

宁可他们平庸一些,也不要随意搅进争端。

【这场北方叛乱相当虎头蛇尾。伊丽莎白的宗教改革已经卓有成效,北方人民不再像三十年前那样被大量裹挟,当地贵族也没有被轻易煽动着加入这场叛乱,跟求恩巡礼事件中贵族倒戈相向的情形完全相反。】

【人民已经习惯了英格兰的宗教政策,对他们而言,信什么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国家已经重新建立起秩序,经济也开始发展,而且很少再有因为宗教改革导致人民流离失所,恐怖的宗教迫害也很久没有出现了。】

【倒也不是说伊丽莎白没有进行过宗教迫害,她也曾处死过许多天主教教士,但她并不针对普通民众,只要不跳到她面前,伊丽莎白多数时候更愿意以罚款形式代替处决。比如她不追究人民在自己家中信仰天主教,但若是民众想在天主教教堂做礼拜,则会被处以一定数目的罚款。这样的政策比起前几任国王来说,相当温和,再佐以复苏的经济,民众以及非狂热派的贵族其实更愿意过稳定的生活。】

【所以,举起反旗的自始至终都只有两位伯爵,连北方的一些天主教徒都不愿意跟着起义,拉起的势力没过多久就军心涣散,自己开始溃退。1570年2月,和叛军的唯一一次战斗结束后北方叛乱被终结。】

宴会厅雅雀无声。

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宗教妥协的效果这么显著吗?

【不过事后追究叛乱责任时,伊丽莎白的报复手段却相当严酷,她在北方处决的叛乱人士比亨利八世时期还要多一倍,但引发的恐慌却没有亨利八世大。逃亡在外的诺森伯兰伯爵被赎回,遭到处决。三十年前,他的父亲搅进求恩巡礼中,被亨利八世处决,如今父子俩归宿相同。威斯特摩兰伯爵则逃亡到尼德兰。四代诺福克公爵因为没有实际反叛被释放,后来又一次搅入解救玛丽的阴谋,终于在1572年被砍头。】

【北方叛乱是一次转变,标志着英格兰本土宗教之间的裂痕被弥合,激烈的宗教冲突已经成为过去,自此之后,伊丽莎白执政期间,英格兰本土再也没有爆发过以旧信仰为名的叛乱。】

【处理完国内事宜,伊丽莎白则要面对国外的挑战。囚禁玛丽的事情终于迎来了国际上的责难。当然,这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原因是信任教皇庇护五世是个和保罗四世不相上下的极端派,他对伊丽莎白发起“绝罚”,并在此基础上击穿底线,声明任何人对伊丽莎白的刺杀都不会受到上帝的谴责和惩罚,甚至还能提早升入天堂】

“嘭!”

亨利八世抄起手边的杯子狠狠砸在地上。

没有人在意国王的愤怒,所有人都惊呆了。

绝罚也就算了,但教皇公开允许刺杀君主的行为超出了所有人的承受范围,如此先例一开,君主权威何在?hl??

君主以上帝之名统治国家,自古以来便神圣不可侵犯,所有亲手杀死国王的人必然要被其他人唾弃,被上帝惩罚。但现在上帝的权威却要公然背弃君主。

今天教皇可以允许刺杀伊丽莎白,明天会允许刺杀其他国王吗?

【事后这份诏书也引来了法国和西班牙的抗议。诏书发布后,有人将其偷偷钉在伦敦主教的大门上。钉诏书的人被抓住后严刑拷打,并被残酷处死。作为对庇护五世绝罚诏书的回应,英格兰议会发布法案,但凡有再敢将教皇敕令带入英格兰领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60-80

土的人,一律视为叛国。】

各国大使再次倒吸一口凉气,虽然教皇的敕令的确让人难以接受,但英格兰此举简直是和教皇公然叫板!

亨利八世又高兴又担忧。

【同一年,伊丽莎白及其议会发布了《三十九条信纲》,这份信纲早在1563年就已经通过,但一直没有推行,直到庇护五世的诏令出现。信纲发布后,同样成为英格兰国教一直沿用的纲领。】

【公然对抗教皇后,英格兰开始考虑被天主教国家侵略的风险,此处特指西班牙。在此情况下,伊丽莎白和法国王弟安茹公爵亨利的婚姻谈判又被提上日程。】

【作者有话说】

四代诺福克公爵:父萨里伯爵,祖父三代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

三代公爵有个同名的儿子,也是四代公爵的叔叔,和玛格丽特·道格拉斯相恋,被亨利八世发现后关进伦敦塔,没熬过,生病死在塔里

诺森伯兰伯爵:

文中出场的是五代伯爵,儿子亨利·珀西(安妮·博林的初恋)是六代伯爵

北方叛乱的是七代伯爵,七代伯爵的父亲是亨利·珀西的弟弟,参与求恩巡礼被砍头,

伯爵爵位空置,后来被爱德华六世赐给约翰·达德利,达德利一度被晋升为公爵。

达德利死后爵位再次空置,1557年被玛丽重新赐还珀西家族——

差不多要结束了——

感谢在2023-11-18 22:03:532023-11-19 21:30: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泡泡、大大,饿饿,饭饭 5瓶;萌宝、不吃芹菜的欣欣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三姐弟三国王(16)

【婚姻一直是伊丽莎白手里非常好用的一个工具, 她将这当做一个筹码,天平的两端是西班牙和法国,当天平向哪端倾斜时,她就会将筹码压在另一端, 以维持天平的平衡。这一招在伊丽莎白执政时被频繁使用, 也非常好用,毕竟没有人能拒绝一顶王冠的诱惑。】

【和安茹公爵的婚约谈判并没有成功。伊丽莎白的这场婚约谈判只想拉拢法国势力反对西班牙在尼德兰的霸权, 也是为了防止法国和西班牙结盟。1570年时, 查理九世和腓力的侄女结婚了, 伊丽莎白害怕两国结盟后一起针对英格兰, 她得想办法把自己绑在法国的船上。】

【至于安茹公爵亨利, 他也没有真心想要结婚。安茹公爵亨利只想要一顶王冠, 而他是个狂热天主教徒,他在法国建立起的荣耀都来自于率兵镇压胡格诺派的起义, 对和新教女王结婚持怀疑态度, 谈判过程中,安茹公爵还一度想要和苏格兰的玛丽联姻。】

【基于种种原因,这段婚约谈得很勉强,最后毫无结果。但幸运的是, 法国和英格兰还是签订了一个防御条约——《布卢瓦条约》。条约达成了法国和英格兰的政治经济合作,并且强调法国不再参与天主教势力对伊丽莎白的刺杀行动,也不再支持苏格兰的玛丽对英格兰王位的主张,英格兰终于免除了后顾之忧, 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西班牙。】

【和安茹公爵亨利的婚约谈判失败后,与法国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的婚约谈判被提上日程。这次婚约谈判是伊丽莎白所有婚约谈判中持续时间最久的, 从1574年开始, 一直到1584年阿朗松公爵去世时才停止。】

法国特使: ??这又是哪位?

谈了十年, 阿朗松公爵就非要执着于这场婚事不可吗?

亨利八世也很好奇,一次婚约谈判竟然能够持续十年?

法国是次次都上当,当当还一样啊。

这么一想,亨利八世还有点幸灾乐祸,吃亏的又不是他的女儿。

他现在已经明白伊丽莎白在干什么了。这种周旋于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各处结盟、又置身事外的做法像是沃尔西从前提出了“大陆均衡”政策的翻版。

当时沃尔西还极力推行《万邦和平条约》,可惜这种和平并没有维持多久。

政策最后失败了。

当然,亨利八世大约不会承认,政策失败的原因是他虽然执行了沃尔西的政策,但又执行不够彻底,总是想找机会试图侵略法国。

身为调停者想要下场,就不怪赛场上的人对他失去信任。

不过,1520年的国际局势和1570年的国际局势又不太一样就是了。

【婚约谈判之初,阿朗松公爵大约19岁左右,比伊丽莎白小了足有23岁,几乎是两辈人。但是没有关系,一切都是为了王位和利益。既然5、60岁的国王能娶十几岁的王后,40岁的女王当然也能嫁给20岁的公爵。】

【阿朗松公爵是安茹公爵亨利的弟弟,凯瑟琳·美第奇最小的儿子,眼看着前头三个兄弟都当了国王,他也想为自己谋求一个王位。】

【这里要说一句,安茹公爵在和伊丽莎白婚约谈判失败后,在凯瑟琳·美第奇的运作下被波兰贵族推选为国王。至于血缘关系相当远的安茹公爵为何会成为波兰国王,这就不得不提波兰雅盖隆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死前做的一项创举。这位末代雅盖隆君主在波兰推行了选举君主制。这个选举跟神圣罗马帝国一直被操控的选举不一样,贵族们是真的会选外国王室成员当波兰国王。在雅盖隆末代君主死后,安茹公爵成为第一个幸运儿入主波兰。】

【但他没当多久,1574年查理九世去世,仅留下一女,安茹公爵受不了波兰的限制,回国继承了法国王位,也就是法王亨利三世。】

【凯瑟琳·美第奇一共四个儿子,三个都当了法国国王,最小的阿朗松公爵当然不甘心,他也想当国王,但兄长顶在前面,他只能另辟蹊径,便谋求和伊丽莎白联姻。】

法国特使:这就到亨利三世了?

等一等,不对啊。

查理九世去世后,安茹公爵结婚了没有?

他应该有一个叫亨利的儿子吧,一定有吧?

法国特使心里有些不祥的预感。前面的国王接连去世,都没有留下继承人,亨利三世不会也没有孩子吧。

就目前的情况看,要是亨利三世没有孩子,最小的阿朗松公爵一直被拖着没有结婚,那后来的亨利四世是谁的孩子?哪个旁支?

虽然王朝换代不是他该操心的,但要是陛下的后代最后真的绝嗣了,他该怎么去跟陛下报告这个消息?

这一刻,法国特使内心的崩溃无人知晓。

【伊丽莎白没想过要结婚,她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拖延谈判,一切都是为了吊着阿朗松,牵制他在尼德兰的行动。】

【在1581年,阿朗松正式被授权成为尼德兰世袭君主后,婚约谈判的成功率到达顶峰,伊丽莎白甚至和阿朗松交换了戒指,并对外宣称阿朗松为女王的丈夫,但在最后关头,她借口议会反对仍然没有松口结婚。阿朗松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60-80

不得不返回尼德兰。1583年,婚约谈判继续,没过多久,阿朗松去世,这场旷日持久的婚约谈判才最终结束。到此为止,伊丽莎白也终于结束了她的婚姻外交政策,开始真正涉足大陆战场。】

亨利八世精神一震,眼神发亮。

【尼德兰地区在1572年到1584年间都非常混乱,经历了几任总督的轮换,常年的战斗之后,终于在1581年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格局。尼德兰被一分为三:西南部被西班牙统治,统治者是腓力派来的亚历山大·法内塞尔;东北部被奥兰治亲王威廉统治,也就是后来的荷兰国父;中部地区则归阿朗松公爵统治。】

荷兰国父?

这个称呼可不寻常,是尼德兰最后独立出去了吗?

查理五世的特使眉眼低沉,他之前在看笑话,现在笑话也轮到他这里了?

【这样稳定的格局在阿朗松公爵死后,奥兰治亲王紧跟着被腓力派出的刺客刺杀身亡后再次崩溃。】

【奥兰治亲王的儿子继承了他在东北部的权力,但他尚还年轻,还需要一段时间成长,在当时显然没有能力维持局面,稳定的三角形缺失了一块,法内塞尔开始蚕食中部和东部,绝望的尼德兰人只能再次向外部求助。他们分别派代表前往法国和英格兰,祈求援助。但当时的法国正在打第八次宗教战争,亨利三世既要面临吉斯公爵的逼迫,又要面临胡格诺派的进攻,自身都难保,压根抽不出手来掺和尼德兰的局势,因此拒绝了尼德兰的请求。】

【英格兰这边,伊丽莎白收到求助后,决定给予支援。现在已经不是退缩的时候了,再不支持尼德兰,只能眼看着它再次落入西班牙之手。而且这些年英格兰和西班牙的矛盾也积累渐深。】

【伊丽莎白一直以来都没有正面对抗西班牙,但她在暗地里却支持英格兰海盗在海上对西班牙船只的劫掠。在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的海盗活动非常盛行,这些海盗甚至还有明面上的正经身份,女王为这些劫掠船颁发私掠许可证,甚至在这些私掠船掺股,抢到的东西也有伊丽莎白的一份。你很难分清海盗和英格兰皇家海军的区别。但明面上,伊丽莎白从不承认这点,毕竟这是破坏规则的行为。】

查理五世特使的脸色更不好看了。

亨利八世则颇为得意。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他都想大声称赞伊丽莎白干得好。

他甚至在思考自己要不要也这么干,他正好在海上舰队上有不少投入。但略一思考以后,亨利八世按捺住了自己想法。

现在法国和西班牙都很强大,没有被本土战争拖住。如果他在海上到处劫掠,利益受损的两国肯定会先对付他。

想罢,亨利八世只能放弃这项诱人的计划。不过海上舰队的发展还是需要再往里投入资金的,可以为以后打好基础嘛。

查理五世的特使一眼就看出来英格兰国王脸上的笑容是什么意思。

他决定回去就告诉皇帝陛下,以后在海上碰到英格兰船队不要客气。

【西班牙从海外殖民地运回的大量金银都被这些劫掠船只运入英格兰本土,充实伊丽莎白的国库。除此之外,英格兰还大力推动海上事业发展。眼看着西班牙在海外殖民地赚得盆满钵满,伊丽莎白干脆也加入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中。在争夺中,英格兰也屡次和西班牙发生冲突。】

【伊丽莎白最初派兵尼德兰还心存幻想,她没有接受尼德兰的总督之位,以免彻底和西班牙撕破脸,但她派去的军队统帅莱斯特伯爵违背了她的意愿。】

【这彻底惹怒了腓力,他决定入侵英格兰。不过在入侵前,腓力还为自己找了一个借口,他是为了惩治伊丽莎白处决天主教教君主苏格兰玛丽而出兵英格兰。】

【1586年,被囚禁了18年的玛丽卷入了一场刺杀伊丽莎白的阴谋。这种事情在玛丽被囚禁期间屡有发生,这一次伊丽莎白和议会不再对玛丽容忍,隔年2月份,苏格兰玛丽私下里被处决。】

【当年,西班牙的舰队就入侵了英格兰,但这次正面交锋英格兰小胜,这提高了英格兰本土面对侵略的信心。】

【1588年,重整旗鼓后的西班牙派出无敌舰队和英格兰正面对决。】h??y

【这一战,是伊丽莎白荣光的巅峰时刻,也是西班牙的海上神话破灭的时刻。】

【作者有话说】

尼德兰的事太复杂了,总督轮换,多次战争,英、法、西各自插手,一团乱麻——

感谢在2023-11-19 21:30:402023-11-20 22:37: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仙尊今日又在倒霉 说剑 拯救美强惨女主进行时[快穿] 资助生说她养我 他非要强取豪夺 是的,我失忆了 这该S的看脸的世界 他说未来可期 古代开道观日常 我的翻译官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