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2 / 2)
她当然不会告诉官家那位元昊之子可能就是刘兴武,甚至可能就是自己的生父,这猜测至今也只是猜测,说出来对于韩嘉彦本身并无任何好处,反而会带来巨大的麻烦。
官家感到震惊:“所以姐夫是怀疑当年杨大娘子亡故,是因为白矾楼泄露了元昊之子下落,西夏细作因此找上门来逼问杨大娘子,杨大娘子因此被害死?”
韩嘉彦点头:“是的,臣是这么想的,那李玄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她因此要对白矾楼进行报复。这么多年来,李玄已经将能够报复的人近乎全杀尽了,如今就只剩下白矾楼的张定远还活着。张定远背后的集团这是个庞然大物,想必李玄一直在寻找最佳的报复方式,不仅仅是杀了张定远,而是彻底摧毁他背后的集团。”
官家陷入沉思,神色凝重。
白矾楼张定远背后的利益集团是谁?恐怕只能是朝中重臣及其党羽了。窃取国之利器私贩与外部敌寇,中饱私囊,损公肥私,简直可恶至极!他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知晓朝中竟然有这样一个隐藏在暗处的毒瘤,真是令他心寒至极。
是不是当年先帝五路伐夏,也是因为这个内部的毒瘤而失败的?是不是曾经历代大宋帝王想要夺取失地,都是这些人在其中作梗?若还留着这些人,不仅大业难成,连祖宗留下的这片基业恐怕也难以守住了。
不行啊,这叫他如何能安之若素?自此以后真就是寝食难安了。
“姐夫,这事必须查,差个一清二楚,一定要将这个利益集团连根拔起,绝对不可以让其再祸害大宋了。”他神色凝重道。
韩嘉彦微微叹了口气,道:“官家,如今看来,咱们的目标反倒与那李玄一致了。臣一时不知是该继续查她,还是查张定远了。”
“事分轻重缓急,朕认为应当先查张定远,此事紧急,不可耽误。至于那李玄,她不过是要报复而已,我们就遂了她的愿又如何?”
韩嘉彦却显出忧虑来,道:“禀官家,臣一直知晓李玄心怀仇恨几近癫狂,她曾扬言要让大宋、辽、西夏全都付出代价。她本就是南唐后裔,与我大宋有不共戴天之仇,一直想要倾覆宋室。臣担忧她驱虎吞狼,促使我们与张定远背后利益集团开战,根本目的是为了达成她颠覆宋室的狼子野心。臣对此有些犹疑,不知是否该顺着她的安排继续走下去。”
没想到官家却显出豁达神色来,笑道:
“哈哈哈哈,倾覆宋室?有朕在,就没有人能做得到。朕心中很清楚自己该做甚么,对于朝堂党争,朕也已有解决之法。假以时日,定可弥合朝中矛盾。只要给朕时间,朕就可让大宋重新获得一统天下的大好局面。那些隐藏在阴暗沟渠之中的宵小鼠辈,谋划些阴谋诡计就妄图颠覆我大宋?痴心妄想!”
韩嘉彦知道官家并不是狂傲自大,他确然对未来的朝局早有深刻的预想,对于亲政后该做哪些事,也已然规划了很久。这些构想都是他在长久的压抑中,自己思索或与长姊商讨出来的。而自己也为他提了不少建议,都被他采纳了。
见他如此有信心,韩嘉彦心怀一宽,于是起身揖手拜下,道:
“官家之眼界魄力,臣万分感佩!”
“姐夫!”官家站起身来,抓住她的手,道,“你与阿姊是朕的智囊,也是朕的主心骨。有你们在,朕做甚么事都有底气!你们放心,朕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不论风吹雨打,都不能改变朕与你们互相扶持一起走下去的想法。姐夫有甚么想法,尽管放手去做,朕都全力支持。”
韩嘉彦心中感动至极,她本以为官家大婚之后,性子改了,已不如从前那般对长姊依赖难分,愈发像是个孤高的天子,谁人都不能靠近。
但到底是从小一起相依为命的亲姊弟,感情之深厚不可轻易动摇。
二人交谈间,忽闻殿外苻杨通传:
“官家,遂宁郡王已到,在外候着呢。”
“让他进来罢。”官家吩咐道,随即偏头对韩嘉彦解释了一句,“朕的九弟、十一弟已快要到开府的年纪了,朕近些时日正在给他们寻开府的地址,九弟的选好了,就是这老十一……呵呵,这小子要求可真多,始终是不满意,这不,等会儿还要继续谈。”
“那臣不打搅官家与遂宁郡王议事。”韩嘉彦连忙要告退,却被官家摁住。
“你别急着走,昨夜中秋你走后,老十一跟朕闹,说要与你好好聚一次,把酒言欢。朕答应他了,总不能食言。酒可以不与他喝,但你也给朕一个面子,坐下来与他饮一盏茶,好好聊聊。”
说话间,遂宁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华胥拾遗》150-160
郡王赵佶已经大阔步走了进来。韩嘉彦无法,只能依言而行。
她扭头向外望去,已然是时近黄昏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师师携着随行的僮官自长公主府返回自己的宅院。她虽婉拒了送行,但长公主府还是派了车马专程将她送了回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到家时,时辰已然不早了,街面上的商贩大多快要结束一日的生意,正陆陆续续收摊归家。这汴京城里消息传得是极快的,经过一日的发酵,昨夜蔡香亭被杀之事,已然传遍了大街小巷,李师师的车马路过之处,都能隐约听见有人在议论此事。
李师师叹息,心道这起案子恐怕会给长公主和韩嘉彦带来不小的麻烦,但愿她们能早日渡过难关。
她今夜有客,并非是风月客,而是一位年轻的友人。李师师抵达自己宅院门口时,客人已经到了。
她整理了一下妆容,才去了会客厅,一入花门,便瞧见一位年轻俊雅的男子坐于圈椅中,正端着茶盏缓缓品着。
“文公子,让你久候了,真不好意思。”李师师福身行礼。
那公子放下茶盏,连忙起身,抖袖揖手拜道:“师师姑娘有礼了。文某亦是刚到,没有等多久。”
今日师师家的来客,正是文彦博之孙——文煌真。
文煌真与李师师算是笔友,他与李师师相识于去年的上元灯会之时,文煌真应秦观之邀头一回来师师家赴宴,猜灯谜时才思敏捷,给李师师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后来二人时常书信往来,信笔闲谈,逐渐成为互相欣赏的文才之友。
文煌真待李师师十分尊重,因他年纪较小,始终视李师师为姊,并无非分之想。他甚少会到李师师家中造访,上一回还是今岁新年后,他亲自上门送了桃符和年货,算是拜年祝贺。
他也并不问李师师方才去了哪里,只是有些闷闷地又坐回原处,端起茶盏继续饮。
李师师在他对面坐下,笑问:“文公子特意写了拜帖来见奴家,莫不是馋奴家这儿的龙凤团茶?”
文煌真一口茶差点呛到,一时红了脸,放下了手中茶盏。
“你我书信往来这么久,还见外甚么,有甚么事就直说,奴家看能不能帮上忙。”僮官给李师师也上了茶,李师师捧起茶盏,啜了一口润嗓,仿佛学文煌真一样。
“师师姑娘,文某已然定亲了。再有一个月,新娘就会从建州远道而来。”他起了个头,却不再说下去了,看上去十分踌躇,且难以启齿。
“恭喜文公子,不知是哪家千金?”李师师笑问。
“是……章相公家的女儿,闺名素儿。”
“章子厚章相公?”
“是,是他。”
“这不挺好的嘛?”李师师道,她倒也不知这位章素儿是谁,不过总感觉有些耳熟,像是在哪儿听过。
“这……唉……”文煌真叹息。
“莫不是文公子不喜这桩婚事?”李师师察言观色问道。
文煌真连忙摇头:“我有幸见过素儿姑娘,她是一位绝好的丽人,我对她一见倾心,是很有好感的。而且这桩婚事,也是我主动向父亲提起,父亲拖了好久才终于松口提亲。”
“那为何如今文公子这般表现?”
“因为我近来发现一个人对这位素儿姑娘做过一些很不好的事,但她因故失忆不记得了。而我发现自己儿时其实与素儿姑娘也有渊源,只是因为时间久远,加上素儿姑娘形貌大变,一时间没能想起来。我实在是……不知该如何自处,故而只能来寻师师姑娘求助。”文煌真咬牙说道。
“奴家有些糊涂了,还请文公子细说。”李师师眉头紧蹙,文煌真这番话里省略了太多关键点,以至于她听不明白。
文煌真理了理思绪,从头讲述道:
“文某十二岁那一年的七月,老家来了好些族人,在府上住了有一段时日。当时有几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同族兄弟,我们日日在一起蹴鞠斗虫,满汴京城的乱跑,玩得不亦乐乎。
“有一日,我们在一处街巷里蹴鞠,我不慎将球踢进了一户人家的院墙里,便敲门去取。没想到出来给我递球的是一个年轻女孩,年岁约莫大我一点,但还未及笄。她便是素儿姑娘,只是我当时并不知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素儿姑娘十分活泼好动,她要与我们男孩子一起蹴球,但大家都不带她,吵吵嚷嚷要换地方继续踢。素儿姑娘被排挤,十分难过,我也有些不忍,便约定隔日我带蹴球来和她一起踢,就约在她家旁边的那条巷子里。
“我们便约着一连踢了好些时日,逐渐成为了好朋友。素儿姑娘还请我到她家里去,我还记得在她吃的冰镇荔枝,她说这是她老家的特产,专门有人快马送来的。那可真是香甜啊。
“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以至于我每天都往她院子里跑的事,被她的兄长知晓了。他兄长以为不妥,便分开我与她,单独询问我是哪家小孩。我不敢明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他就警告我不得再来找素儿姑娘,男女授受不亲。
“我当时胆子倒大,一肚子鬼主意。我表面答应,实则暗地里还是和素儿姑娘偷偷传信,我会用弹弓将信打入她院子里,她则将信拴在石子儿上投出来。如此传信好几回,某一日我忽而收到了一封绝交信,素儿姑娘在信里突然说了很重的话,说我们这样是会造成人生污点的,对未来彼此婚嫁不好,她要及笄许配人家了,我们必须断绝来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我很难过,但也无可奈何,最终只能作罢。且彼时我父亲也觉得我太过贪玩,要抓我的功课,我被禁足在家中不得再出去。
“此事过去了很多年,逐渐被我淡忘了,直到最近我与素儿姑娘定亲,而曾经那年夏日与我一起玩耍的族兄又来家中探亲,听闻我与素儿的亲事,便抓着我饮酒庆贺。因为醉酒,他无意中提到了小时候的事,他说我儿时曾经和章素儿有过一段渊源,没想到如今兜兜转转要喜结良缘,乃是天定的缘分。
“我吃了一惊,仔细逼问,才知晓当年那个女孩竟然是章素儿,而我这位族兄还曾向我父亲密告我与素儿姑娘私会的事。
“我父亲因此找上章家做解释,差点就造成了误会。但这一切我竟然一无所知,只因我父亲不愿外界知晓文府与章府两家的孩子私底下有交往,因为文与章分属两个党派,我父亲对章惇也多有不满,这其中的龃龉,他也不愿让我一个小孩子过早知晓。
“而当年,适逢章惇因章家老父侵占他人田产之事而卷入政斗,被外放,主持府中事务的是他的大儿子——章择。当年警告我不许再靠近章素儿的也正是章择,如今章择早已成家,依靠父荫在外地任官。
“我专程写了信去问章择,追问当年事。得到章择回信,才知晓当年那封绝交信是章择代笔,并不是素儿姑娘的亲笔书。
“素儿姑娘那天因为发现了此事而去质问兄长,被兄长狠狠羞辱一通,委屈至极以至于在大雨夜出走,最后导致了失忆。此事章择竟然一直瞒着章子厚与张氏,所以素儿当年雨夜出走的原因至今不明。章择恳请我不要将此事曝露出来,否则他会遭到父亲的严厉惩罚,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华胥拾遗》150-160
他几十年来在父亲心中积累的形象都会彻底崩盘,这对依靠父荫,身无功名的他来说是不可承受的。
“我心中真是纠结万分,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李师师拧着眉头仔细听完,沉吟片刻,问道:
“为何章择会将这隐瞒许多年的事与你和盘托出?”
文煌真解释道:“师师姑娘,这件事最令人难以启齿的地方,在于章择对他同父异母的妹妹素儿有一种病态的控制欲,且……当年素儿姑娘出走,很可能是因为被他的过激行为所刺激到了。此事本来应该是绝对私密的事,外界很难知晓,奈何章择与章素儿那夜的争执拉扯,被章府的一个女婢全都听到了。
“这女婢后来害怕,从章府脱逃,躲到了他表兄那里避难,偏生的她表兄就是文府的下人。女婢的表兄害怕自己被牵累,因此报告给府中管事以求庇护,管事又报告给了我父亲知晓。我父亲写信给章择,与他达成了协议,章择不再追究那个女婢,文府会替他保全秘密。
“而如今我父亲突然向章素儿提亲,我又写信质问他当年事,章择以为我全都知道了,故而也对我老实承认,以求我替他保密。”
李师师随即又问:“那么文公子想要奴家做些甚么?”虽然此事让李师师很不舒服,但终究与她没有一点关系。
文煌真踌躇着,终于还是将心一横,道:
“我并非是想要让师师姑娘做甚么,我年岁渐长,至今只是举人身份,还未能考取进士,按理说与章家结亲是一条捷径,但我如今对与章家结亲之事心存犹疑。我想听一听师师姑娘的建议,你是文某唯一交心的女性友人,你的人生经验更为丰富,此事我思来想去,郁结于胸,对谁说都不合适,也只有对你说了。”
“文公子是担心与章娘子成婚,会影响你的风评口碑。对于与章择之间的龃龉也心存顾虑。但因为官家亲政在即,朝政风向即刻要变,你仍不愿放弃与章娘子之间的婚事,因为政局变化加上你们文家的党派立场,你对于自己考取进士功名不抱希望,期冀通过这门亲事入仕?”李师师十分精准地戳破了他内心所想。
“是。”文煌真仿佛被人扒光了衣服一般,满面通红地承认了。
李师师面上神色未变,心口却如被针扎一般刺痛。她是女子,在文煌真的叙述之中,她自然而然就站在了章素儿的立场上。文煌真说章素儿比他年纪稍大,那也就是二十六七岁的年纪了,却至今未婚,且还因故失忆,被自家的兄长害得如此,当然就让李师师十分同情。
而文煌真对待与章素儿亲事之前后表现,更是让她十分看不起。明明是他自己见色起意,要与人定亲,如今又后悔了。且他自己也知道难以启齿,与他的男性友人们都不好开口,最后竟然找上自己这个关系相对疏远的风尘女子来诉苦,这让李师师觉得他十分窝囊。
她望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公子,出身名门,风度翩翩,似乎与那些凡夫俗子不同,但却根本没有区别。
不过又是一个俗尘满身的寻常男子罢了,寻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极致,一切事情都从利益计较出发,感情对他来说,不值一提。亏自己与他往来书信一年多,以为他清新脱俗,十分可交。
“唉……”李师师叹了口气,“于文公子而言,成亲与不成亲只在一念之间,奴家没有办法给你提供任何建议,只看文公子是想要走捷径,还是靠自己。”
文煌真似是早就猜到了李师师的回答,他叹息一声,明白一切还是得自己做主。他今日来,不过是想要找个人倾诉罢了。
他犹豫半晌,终于还是说出今日来的最终目的:“我听闻师师姑娘与曹国长公主、韩驸马有交情,那首韩驸马的《玉漏迟》就是师师姑娘先唱出来的。不知师师姑娘可否帮我引荐,能见一面韩驸马亦是好的。”
李师师渐渐升起厌恶之情,她淡淡道:“奴家会书信一封问一问,但结果不敢保证。”
“这便好,这便足矣。”文煌真自知自己在李师师面前已然颜面尽失,他起身草草地向李师师揖手一礼,便告辞离去。
“文公子。”李师师喊住他。
走到门口的文煌真诧异回头,就听李师师背着他道了句:“往后师师家的茶恐怕要不好喝了。”
文煌真呆然片刻,终于是凄惶垂首,掩面而去。
第一百五十五章
韩嘉彦有些坐立难安地听着眼前的遂宁郡王赵佶在大谈花鸟工笔画,心中叹息不已。若她没有烦心事,倒也能花些时间与十一皇子聊聊这些风雅事。奈何她眼下都火烧眉毛了,实在没那个闲情逸致。
这十一皇子,几个月来又长高了不少,他身子比他皇兄要康健许多,因此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就已然与他兄长一般高了。加上早熟早慧,不仔细瞧,会将他错认为成年男子。他有着大宋天家男子都有的儒雅俊美之貌,不过他粉颊桃眼,瞧上去比他皇兄更天生风流。
这十一皇子,恐怕未来要祸害不少女人。
唉,她都开始无聊地给赵佶看相起来了。她真的很想走,还有好多事等着她去做。@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知韩先生对工笔画可有研究?”赵佶说了半晌,见韩嘉彦一点反应也没有,小心问道。
他终究还是怕韩嘉彦,又怕又欣赏,崇拜与恐惧兼有。他恐自己今日太过得意忘形,让韩先生心中不悦,那就不好了。
“略知一二。”韩嘉彦淡淡道。
“陛下,韩先生,臣弟这些时日一直在阅览我大宋至今的画谱,感叹没有一本整理妥当的详备集子,若是以后有机会,臣弟很想做一册集大成的画谱,将整个脉络梳理清楚才好。不过这需要大量的画师协助才是,臣弟想着最好再营建一个画院,将太学画院独立出来。”赵佶表达自己的想法。
“你啊,还是先将自己的宅院定下来罢。想法这么多,总得一个个去做。”官家训道。
“皇兄说的是。”赵佶老实地点头,他现在表现得乖多了,没有从前那么张扬跋扈了。
官家瞧了一眼韩嘉彦,见她心不在焉的,恐怕心思压根就不在此处,于是很贴心地道了句:
“姐夫还有事罢,莫耽搁了,且去罢。”
韩嘉彦如蒙大赦,连忙起身,揖手向二人告辞,接着忙不迭的转身离去。
待她离了福宁殿,官家乜着赵佶道:“昨夜姐夫府上的事,你可听闻了?”
“臣弟有所耳闻。”赵佶道,“这也太荒唐了,臣弟不信。”
“你与孙绍东、蔡香亭,此前是否有所来往?”官家突然问道。
赵佶悚然一惊,连忙起身揖手拜下,道:“皇兄明鉴,臣弟虽然与他们有些来往,可也只是一般关系,臣弟绝无侵害韩先生和三姐姐的心呀!”
官家用手指虚点了几下他,道:“往后你交友要谨慎,莫要甚么人你都来往。”
“是,臣弟明白了。唉……韩先生因为以往种种误会,似乎已然不喜我了……”赵佶有些失落地说道,“都是我从前太过顽皮,给韩先生落下不好的印象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你现在也足够顽皮。”官家十分犀利地说道。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华胥拾遗》150-160
“哈哈,皇兄,您答应臣弟的那块湖石,眼下可否给臣弟了?”赵佶嬉皮笑脸地问道。
“朕真是不明白你怎么对石头如此执着,那石头有甚好看的?”官家一时无语,“待你府邸修好,朕直接给你送到府上罢。”
“多谢皇兄!”赵佶大喜,“瘦皱漏透,那丑石俱是极佳呀。若是入画,可真是美极了。”
官家一笑,道:“你近些日子倒是勤于攻画,改日带幅作品来给朕瞧瞧,看你长进如何。”
“皇兄放心,明日臣弟就将新作带来。”赵佶兴奋不已。
官家想了想,道:“对了,你认识的画师多,你替朕打听打听一个名叫王辰的画师的下落,他也是太学画院出身,曾在宫中做过一段时日的画师,十多年前入了开封府做画像师,后来便失踪了。”
韩嘉彦要找画师王辰,官家便出手相助。
“臣弟知道了,这便回去问问。”赵佶应承下来。
“还有,你年纪还小,女人的事莫要过早接触。再胡闹,朕就将你身边的宫女都撤走。要胡闹待你开了府再闹,到时候朕也管不了你。”官家瞪他。
“是……”赵佶一时心虚。
唉,这个老十一,可真是贪玩至极。不过倒也不用担心他觊觎皇位,威胁皇权了。唯一要防着的,便是向太后利用他,而他因此心生歹意。
官家暗自盘算起来。
……
赵佶自福宁殿出来,一路脚步轻快地往自己现居的庆宁宫而去。
庆宁宫本是给储君居住之处,也就是东宫所在,与崇仁殿、资善堂毗邻。不过眼下官家尚且年轻,刚刚成婚还未有皇子,故而这里暂时为宫中未出阁的皇子集中所居之处,以与□□的妃嫔有所区隔。
赵佶正满心欢喜地盘算着那块即将到手的湖石,一进所居的西院门,却冷不丁瞧见了一个陌生的婢子正候在他的燕居室门口,身旁还有一位嬷嬷陪伴。
那嬷嬷是个老熟人,是向太后身旁的老人了。但那女婢可真是从未见过,面生得很,但这女子长得好生柔顺温婉,可人至极,让赵佶一眼瞧中就挪不开眼了。
“李嬷嬷,何事来此处?”赵佶上前询问道。
“十一郎,您可算回来了。太后娘娘吩咐老奴来给您送人,您前些日子说身边没个体己的研墨添香人,太后娘娘这些时日物色了几位婢子,从中挑选了一位文才极佳的,这便给您送来了。”李嬷嬷笑呵呵地道,面上皱纹如花绽放。
“太后娘娘费心了,十一感激不尽。”赵佶装模作样地揖手拜谢,眸子却不停的往那婢子身上瞟。
“春兰,还不行礼?”那李嬷嬷察言观色,立时催促道。
那女子春兰这才羞答答地向赵佶福身行礼:“婢子春兰,见过遂宁王。”
“莫要唤甚遂宁王,见外了,呼我十一郎便可。”赵佶掩饰不住唇角的笑容,道。
“春兰还是王都尉择来入宫的,她父母皆在王都尉家中侍候。”李嬷嬷补充道。
“好,那就更是亲上加亲了,我与王晋卿那可是熟稔得很呐。”他大喜,随即道,“即然春兰到我这里来,那我自不能让她总与父母长期分别,也要时常带她去王驸马府,见见父母才是。”
“十一郎真是良善心肠。”李嬷嬷恭维道。
此话一出,那春兰更是泪眼婆娑,对赵佶感激不尽了。
“那老奴不打搅十一郎了,这便告退。”
“嬷嬷慢走。”@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赵佶等不及李嬷嬷彻底从院门跨出去,就一把牵住那春兰的手,笑道:“春兰姑娘,幽兰泣露新香死,你可真是……爱煞我心。”
春兰登时羞得满面通红,抬不起头来。
“快随我进屋。”赵佶牵着她跨入自己的燕居室内,掩上了门。
……
八月十七日,麻城县城,午后。
翟丹饮尽了跟前的大碗茶,抹了把沾在胡须上的茶水,对身旁正吃着桃子的浮云子道:
“师父,这走了许多日,我怎么感觉方向不大对呢?”
“是不大对,本来是向西南的,但又折向东南去了。”浮云子道,“再这样走下去,就快到黄陂了,到了江边,是往上溯游,还是顺流而下,恐怕就要见分晓了。”
“这裴谡是甚么意思?我真是不懂了。这一路走来,他可没少带着那张定齐去见各路漕商,反倒更像是出来公干的。”
“这你就不懂了,人家这是做戏做全套,更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南下了,这是在给他师父通风报信呢。我估摸着他定是半道上得到了甚么消息,得知他师父不在西南,故而临时改道了。”浮云子分析道。
“哦,原来如此。”翟丹点头。
浮云子状似无意地瞥了一眼茶摊街对面那处酒楼的二层,瞧见窗边的裴谡与张定齐已经吃完了午食,起身结账走人了,他拍了一下翟丹。翟丹会意,二人戴上斗笠,拿好随身的物品,牵着毛驴跟了上去。
浮云子身后背了个药篓子,像是个采药人。而翟丹还挑了一担子困扎好的药包,如同贩药的货郎。如此,即可做随时随地卖药换路钱,还能将伪装提升一个层次,这都是浮云子的主意。
裴谡与张定齐是全程骑马而行,而浮云子与翟丹则只有一头毛驴,若裴谡与张定齐要骑快马,他们是肯定追不上的。但好在他们走得很慢,故而浮云子与翟丹能一直缀在后面。
翟丹也曾问过浮云子为何只骑一头毛驴追踪,若是将人跟丢了,就算伪装做得再好也无用了。浮云子却不以为意:
“咱们这趟出来,不被发现才是第一要义,其余都是其次的。追丢了就追丢了,反正白矾楼跑不了,张定齐也跑不了,迟早能查出蛛丝马迹。但若是被楚秀馆发现了反向追踪,不仅咱们得遭殃,还会牵累六郎和长公主。”
如此慢慢腾腾地过了黄陂,来到了江边,裴谡带着张定齐过了江,没有急着溯游或顺江而下,反倒是去了黄鹤楼会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浮云子蹲在黄鹤楼下的街道旁,与翟丹支起一个卖药的小摊子,手中拿着个芭蕉叶做蒲扇,一边扇着一边唱诗,闲适悠然。
翟丹都快被太阳晒晕了,暗道这南方怎么八月中旬了还这般闷热。他焦心地望着黄鹤楼,左等右等,等不到那二人出来,不耐烦道:
“师父,咱们为何不进去?”
“你啊,心不静。你要知道这黄鹤楼乃是吕祖飞仙之处,也是我道家圣地。你给我默念步虚法门,今夜要加经文功课。”浮云子道。
翟丹无法,只得依言而行。这才刚背了两句,就听浮云子打断他,解释道:
“进去了,咱们就露馅了,定会被发现。这黄鹤楼今日不同往日,瞧见门口那几个徘徊的汉子没有?都是漕帮的人,就盯着可疑人物呢。我估摸着裴谡今天要在这里见的人物,身份不简单。”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华胥拾遗》150-160
他话音刚落,忽而不远处走来两个男子,行装朴素,瞧着都有四五十岁年纪。他们围到浮云子药铺前,其中一人询问道:
“敢问这位先生,这是卖得甚么药?”
“解暑药、跌打药、止泻药,都是治急症的。”浮云子笑道。
“可否让我瞧瞧?”那人问。
“二位尽管瞧。”浮云子很大方,于是那二人就蹲下身来,将扁担箩筐里的药包分门别类一一拆开,仔细查看里面的配方。
“师父……”翟丹心惊,师父怎么把自家配的药方给泄露出去了?
浮云子却浑不在意,反而笑着与那二人攀谈起来:“二位也是医家?”
“啊,失礼了。在下庞安时,字安常,这位是在下的好友唐慎微唐审元。我们瞧了您的方子,自该留下姓名才是。您若有保留,我们也不会对外宣扬。若是方子外扬了,您便来找我,我就住在这鄂州城里。”
“安常兄说得是,在下居成都,是来这里拜访安常兄的。”唐慎微点头道。
“原来是庞神医,唐神医,二位的大名在下久仰了!竟未想到会在此偶遇,可真是在下的奇遇了!”浮云子登时兴奋起来。
正当时,一旁的翟丹忽而叫起来:“唉!师父,你快瞧,那是不是段成才?!”
浮云子吃了一惊,连忙向翟丹所指望去,竟然真的瞧见了段成才。不仅他在,杨浩然、任品规也在,而有一个女子戴着垂纱维帽,挽着段成才的手,瞧那模样应是陈硕珍无疑。
这四人扮成了商人,穿着名贵的绫罗绸缎,瞧上去像是来黄鹤楼游玩的。
而就在他们不远处,有一队被官兵重重保护的车驾恰好抵达了黄鹤楼,车驾之上下来了一位锦绣华服的官宦人物,须发花白,年岁已大。
“那是谁?”翟丹问。
“是吴处厚,汉阳知军。”庞安时答道,“在下前些时日还被请去给他瞧病来着,这人与蔡确之间矛盾很深,车盖亭诗案就是他挑起来的。因着这件事,听说就快要拔擢离任了。”
“蔡确是个真小人,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唐慎微接话道。
“不妙!”浮云子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拔腿就往吴处厚的车驾附近冲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拦在了陈硕珍跟前,笑着道了句:
“这位娘子,可想要瞧一瞧在下的药?包治百病。”
陈硕珍四人瞧见浮云子突然出现,顿时陷入震惊,段成才藏在袖管里的短刀又收了回去。
而此时,吴处厚已然在保护之下进入了黄鹤楼。
第一百五十六章
这一场遭遇,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待陈硕珍四人多做反应,浮云子就立刻低声道了句:
“去江边亭中详谈,莫要再此逗留。”
言罢,对着街对面的翟丹一招手,就率先往不远处的江边亭行去。陈硕珍四人警觉起来,与他拉开一段距离,随了上去。翟丹也立刻反应过来,对庞安时、唐慎微一揖手,挑起扁担就去追浮云子。
庞安时与唐慎微相视一眼,并未着急离去,但也并未追上去,只是在原地等候观望。
这江边亭建在码头边,主要是为江边送别的人所修。此时亭中无人,恰好给了浮云子等人空间。浮云子见陈硕珍四人进来,立时发问:
“你们怎会到此?我不是让你们匿于江西龙虎山中,至少半年内不得出山吗?”
“今时不同往日,我们联络上了离散的帮派兄弟,得到了新的消息。”陈硕珍压低声音解释道。
“你们是来刺杀裴谡的,还是来刺杀吴处厚的?”浮云子直截了当地问道。
“裴谡?”陈硕珍吃了一惊。
“看来你们是来刺杀吴处厚的。”浮云子从陈硕珍的反应中得到了答案。
“我们并不知道裴谡也在,但吴处厚今日会到黄鹤楼之事我们是约莫一日前得到的消息。”杨浩然站出来解释道,他是茶帮刺客首领,同样也掌控茶帮的情报网络。
“你们和吴处厚有甚么恩怨?”浮云子问。
“嘉佑年间,他曾在诸暨担任主簿,他在任时茶帮就遭到了大规模的挤压,且他是建州人,一力打压江南茶而扶持建州茶,他是幕后推手之一。后来他离任,还写信给当地官员要求继续跟进,联络官军围剿茶帮,不肯放过我们。
“老帮主之死也与他直接相关,老帮主是中了被他派来的官军射出的暗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箭创,反复发作后病亡。如今茶帮被裴谡剿灭,我们流离失所,东山难再起。他即将离任,我们寻此时机,拼个鱼死网破,也得拉他给老帮主陪葬!”段成才怒道。
浮云子抬手安抚道:“现在你们不能进去,这是个钩子,咬上你们可就真的再无翻身之日了。”
陈硕珍撩开面纱,沉声说道:
“多亏浮云子道长在此,我真是惊出一身冷汗。这是裴谡做的局?”
浮云子捻须思索道:“多半是的,这一路行来裴谡的举止都很张扬,我一直猜测他在放线钓鱼,没想到你们竟然过来咬钩了。看来他始终都对你们四个人在开封府被劫走之事耿耿于怀,想要抓住你们。以至于,连吴处厚这个老家伙也被他做成了诱饵。”@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太悬了……”任品规擦了擦额上的汗道。
“但这个吴处厚,他也不单纯只是个诱饵,漕帮能发展起来,与他脱不开干系。他背后还有人,是朝中的高官,只是我们至今理不清其中复杂的人脉关系网。”段成才不甘心道。
“还能是谁?不就是就是旧党一系嘛。”
见茶帮四人神情迷茫,浮云子笑道:“我给你们捋一捋关系,这吴处厚是哪里人?”
“建州邵武人。”陈硕珍道。
“建州邵武与建州蒲城距离远吗?”浮云子又问
“不远,几乎毗邻。”陈硕珍再道。
浮云子掰着手指道:“吴处厚就是蒲城吴氏出身,他与曾经的宰相吴充乃是族亲。
“宰相吴充的几个子女全与朝中高官有姻亲,儿子吴安持娶王安石女蓬莱县君,其长女嫁欧阳修大儿子欧阳发、次女嫁吕公著二儿子吕希绩、幼女嫁文彦博子文及甫。
“王安石、欧阳修、吕公著、文彦博,哪个不是权倾朝野的宰执人物?即便这些人如今都已离世或隐退,他们遗留的政治资源与人脉依旧深刻地影响着朝局,吴处厚也是其中的一环。
“吴家多面结亲,横跨新旧。但综合来看,吴家仍然属于旧党,其势力最终与旧党勾连最为深刻。而如今在欧阳修、吕公著已然去世的当下,只有文彦博这个四朝老臣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力,是吴处厚最为倚靠的人物。
“吴处厚敢于大刀阔斧整顿东南茶帮,扶持建州茶,本就是旧党会做的事,因为东南可是王安石的势力范围,而且王安石可是赞成罢茶榷法的,他与茶帮的立场从始至终都是一致的。”
“文彦博不是北派朔党?他怎么会……”段成才不理解。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