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0(2 / 2)
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就褪去了最初的茫然和惶恐,游刃有余地适应起这个身份带来的一切。即使是这样盛大而隆重的场合,也可以波澜不惊地穿过文武群臣,走向大殿中央那张高高在上的龙椅,迎接万众瞩目。
因着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个元朔日,大朝会的规模更胜于以往。
都城内凡九品以上官员、都城外各州郡的长吏还有周边番邦遣来都城的使团尽悉到场,按照品阶冠服列位,甚至还设了纠仪御史在旁,监督百官仪态品行——百官如何不得而知,迎着炯炯的目光,齐子元倒是全程连呵欠都没打一个。
繁琐的流程一项接一项,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彰显大梁国力强盛,四海咸服,万国来朝。齐子元坐在龙椅上冷眼瞧着,莫名觉得有点讽刺。
别说朝内朝外暗藏了多少波云诡谲,就是这表面的平和与兴盛,也还是得益于齐让在位十余年的励精图治。
最后却是自己这个赶鸭子上架的半路皇帝坐在这里,接受这声势浩大的拜贺。
“陛下!”
思量间不自觉就走了神,直到陈敬刻意压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齐子元才回过神来,目光在殿内转了一圈,看见了不知何时离了席捧着酒盏立于阶下的男人。
那男人看起来不过二十余岁,身材高大,五官深邃,加上一身分明的异族打扮,还有他刚刚离开的席位……
齐子元微挑眉眼,缓缓开口:“原来是北奚使。”
“大梁皇帝陛下圣安,”北奚使臣微微躬身算作行礼,“我主倾慕陛下已久,特使下臣代为献上心意,以祝大梁皇帝陛下千秋万代。”
说着,一口喝光了盏中的酒,抬起头毫不避讳地看向了齐子元。
这使臣居然长了一双绿色的眼眸。
齐子元微怔,随即伸手拿起桌案上的水盏,露出一点浅淡的笑意。
“北奚使果然爽利豪迈,贵国主……”他说着话,视线从那使臣身上挪开,在大殿内慢慢地转了一圈,“这次也确实是费了不少心思。”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大殿内陷入了一瞬的沉寂,连那北奚使臣都有些许迟疑,看着龙椅上那张笑意盈盈的脸,微微眯起眼。
好像没有感觉到自己这句普普通通的话掀起了什么样的波澜,齐子元浅浅喝了一口水,算是受了北奚使臣这盏酒,放下水盏后又沉吟着开了口:“鸿胪寺少卿?”
“臣在!”鸿胪寺少卿强忍着心底的惊疑,匆忙离席,来到阶下。
齐子元微垂眼帘,扫过鸿胪寺少卿那张微微涨红的脸,疑惑道:“怎么脸这么红,可是身体不适?”
“多谢陛下关心……臣只是,只是不胜酒力,”鸿胪寺少卿连忙道,“哪怕只饮一口也会如此,并无大碍。”
“原来是这样……宴饮只为取乐,不用勉强,”齐子元回头看向陈敬,“撤了少卿的酒,换上茶水。”
“多谢陛下怜恤!”鸿胪寺少卿慌忙谢恩,“臣感激涕零。”
“理所应当的事,少卿不用放在心上。”
齐子元说完,见鸿胪寺少卿还立在阶下,才后知后觉,“对了,朕刚刚是想说……”
他看了眼饮了酒便退回自己席位的北奚使臣,“朕记得生辰的时候,益南进献了两只猛虎,就送给北奚国主,也算是感谢他此番为了朝贺而精心准备的心意。”
“下臣替我主谢过大梁皇帝陛下!”北奚使臣起身,朝着齐子元施了一礼。
毫不介怀地迎上那双碧绿的眸子,齐子元笑得单纯又无害:“北奚使不用客气。”
北奚使臣的敬贺短暂地掀起了一瞬波澜,却改变不了整场朝会的冗长和枯燥。
在钟鼓礼乐声中,光是轮番的奉贺就折腾了大半日。
等终于结束宴饮从奉天殿出来,已经隐隐地能看见西边的霞光。
“真可惜,皇城里看不见日落。”远远地看着从宫殿和城墙中渗露出的余晖,齐子元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成日里起这么早,连日出也看不见。”
“奴婢也有许多年没见过日出日落了,”陈敬说着,也朝着只能在宫殿的空隙里瞧见一点的晚霞看去,“上次见还是多年前跟着太后去龙首山休养的时候,那儿的景色着实是好的。”
“龙首山……”齐子元想了想,“皇兄先前好像也是在那儿休养的?”
“就是那儿,陛下,”陈敬打量着齐子元的神情,试探着开口,“奴婢瞧着陛下这段时日也实在辛苦,不然等朝务空闲些,也去龙首山休息几日?”
齐子元眼睛一亮:“可以吗?”
陈敬瞧见他的神情,悄悄松了口气,也跟着笑了起来:“陛下若是想去,自然是可以的。”
“那等朕看看……”
齐子元话说了一半,猛地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的巷口,难以置信道,“那儿是不是跪着个人?”
“什么……”陈敬下意识挡在齐子元身前,顺着朝巷口看去,讶异道,“陛下,是鸿胪寺少卿。”
“鸿胪寺少卿?”齐子元轻轻挑眉,拍了拍陈敬的肩膀,“朕去看看。”
少年逆着光从幽深的宫巷里缓缓走出,还单薄的身形映在青石砖上,显得异常高大。
“少卿这是做什么?”齐子元在巷口停住脚步,示意陈敬将人扶起来,“吃醉了酒?”
“微臣特来向陛下请罪。”鸿胪寺少卿挥开陈敬的手,整个跪伏在地,带着啜泣开口。
论年岁这鸿胪寺少卿已经甚至可以当自己的叔叔,却摆出这么大一副阵势,看得齐子元直皱眉头,最后干脆走出宫巷站到他身后:“今日大朝会十分顺利,好端端的少卿来请什么罪?”
“微臣……”
鸿胪寺少卿犹豫了一下,刚要转过身再跪向齐子元,立刻被他拦住:“少卿不然就起来说话,不然……朕就走了。”
如此坚持下,鸿胪寺少卿终于站了起来,却还是躬着身子站到齐子元面前:“微臣私下受了北奚使臣送的一块玉璧……微臣罪该万死,求陛下降罪。”
“玉璧……收下这么个东西倒也不至于就罪该万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傀儡皇帝被迫内卷》26-30
死,”齐子元微垂视线,看着面前的鸿胪寺少卿,“只是朕有点好奇,他们送了这么个东西,是想要少卿帮他们做些什么?”
“他们只送了块玉璧,说是当地的土仪,并没提任何的要求,”鸿胪寺少卿连忙道,“微臣也并没给他们任何的特待,自他们抵达都城入住驿馆都按例进行,和其他使团没有一点差别。”
“这样啊……北奚产玉,说不定他们真的只是想给少卿送份当地的土仪,”齐子元温和开口,“既然少卿没有任何逾矩,也不用向朕请罪。”
“微臣……”鸿胪寺少卿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微臣今晚就将那玉璧退回给北奚使臣,今后也定当按行自抑,绝不会再出丝毫差错。”
“收都收了又何必再送回去……”齐子元摇头,“反正这次北奚使团来也带回了不少回赐,朕还额外加了两只猛虎,北奚国主一番心意,留在大梁就是。”
鸿胪寺少卿微滞,循着齐子元的神情,试探道:“那微臣就把这块玉璧记在北奚使团的岁贡里,和其他物品一起造册入库?”
“朕说了,这次招待使团和回赐的事儿鸿胪寺全权处理就行,不用特意向朕禀报。”齐子元说完转回视线,看向不远处的仁明殿,“天都要黑了,少卿还有别的事儿?”
鸿胪寺少卿连忙摇头,向后退了一步,躬身施礼:“微臣恭送陛下。”
第二十八章
暮色苍茫,皇城里陆陆续续亮起了灯盏。
沉寂了一整日的永安殿也终于在江维桢进门后恢复了往日的温馨和安宁。
齐让从软榻上抬起头,看见伏在江维桢背上正睡得香甜的许戎,有些意外:“怎么这个时辰就睡了?”
“昨晚非要守夜,没睡多久又爬起来疯玩了一整天,光是集市就逛了两个时辰,”江维桢把提在手里的食盒放到软榻旁的小桌上,“回来一上马车就睡着了,叫都叫不醒。”
“看来这些日子在皇城里他被拘束得也很难熬,”齐让语气温和,带了几分笑意,“天也黑了就由着他睡吧,把他放……”
话只说了一半,旁边木架上的小白发出一声惊叫,下一刻熟睡的许戎就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
“……小白?”他茫然地朝四周看了看,最后瞧见了齐让,弯了弯眼睛,乖乖开口,“太上皇!”
“嗯,”瞧见他还睡眼惺忪的样子,齐让也露出一点笑意,拍了拍身边的位置,“过来坐。”
“好!”
许戎一边应声,一边从江维桢背上滑了下来,还不忘先脱掉身上厚重的裘衣,跟着才爬上软榻,挨着坐到了齐让身边。
“这一路算是白背你了,进了门就满心只惦记他一个,”江维桢笑着抱怨了两句,回身看向木架,“小白怎么突然叫起来了?”
说着伸出手,瞧见那双黑漆漆的满是警惕的眼睛不由一愣,“这是不认识我了?”
“昨晚受了点惊吓,自己待在外殿要叫,内殿里进了人也要叫两声,”齐让扯过薄被盖到许戎身上,“过会适应了就好了。”
“什么惊吓?”江维桢挑起眉,语气里多了几分警惕,“这永安殿昨夜不安生?”
“嗯……是不太安生,”回想起前夜,齐让微微顿了顿,语气却很轻松,“新帝过来守岁,放了爆竹,所以才惊了它。”
“新帝过来守岁?”江维桢讶异地扭过头,“不是说在慈安殿开宴,怎么又来了永安殿?”
“在慈安殿吃了一会,太后倦了之后就来了永安殿,”齐让说完,看向身边的许戎,“说起来,还有东西要给你。”
许戎睁大眼睛:“什么东西?”
“是新……你那位哥哥,给你准备的压祟钱,”齐让回手从枕下摸出了一个精致的锦囊,放到许戎手里,“说是能除祟辟邪。”
许戎将锦囊打开,里面一样是用红绳串在一起的八枚铜钱,纸条上一样是工整却带稚气的字迹:祝阿咬平平安安!
“我看你那支宣笔算是白送了,”江维桢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直白的礼物,语气里带着笑意,“这新帝的字怎么一点进步都没有?”
“也还是有一点的,”齐让从怀里摸出另一个锦囊,将里面的字条展示给江维桢看,“这张要好一点。”
“你怎么还有一份?”江维桢奇怪道,“压祟钱不都是给小孩的?”
“嗯,”齐让看着字条淡淡道,“说是希望我新的一岁平安顺遂。”
“这新帝……”瞧着齐让仔细折好字条放回锦囊里,江维桢的心情顿时复杂起来,“阿让……”
齐让抬头看他:“有话直说。”
“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就是……几次接触下来,我对你那个弟弟改观不少,总觉得他对你的关心和照顾也不像是作假,他对小不点也是真心实意地惦记着,”江维桢看了眼捧着那压祟钱爱不释手的许戎,在软榻边坐下,声音低了几分,“但越这样就越觉得……若是普通人家,有个情深义重的兄弟在自然是好事,但这帝王家,偏偏有个皇位横亘在中间。”
“兄弟……”齐让低声重复这两个字,不知想到了什么,再抬眼时目光有些许飘散,“我心中有数,不用担心。”
齐让上次说有数,还是关于他身边许戎的身世。
不知道是因为他比自己要年长两岁的缘故,还是自小养成的帝王气度,从小到大,江维桢对齐让都是信任异常。
哪怕眼见他因为中毒失了皇位落到现在这个境地,也还是一如既往地相信他的决断。
既然这样,有些话不用再多言。
“吃晚膳了吗?”江维桢拿起刚刚随手放下的食盒,转了语气,“从家里给你带了些吃的,尝尝?”
晚膳韩应自然是送进来了,只是一个人对着空荡荡的寝殿,也生不出多少食欲,眼下对着这个江维桢从“家”里带来的食盒,齐让倒是生起了一点期待。
还没等开口询问,就看见江维桢从食盒里拿出了一串……糖葫芦?
“这是……”齐让迟疑,“给我带的?”
江维桢把糖葫芦塞进齐让手里:“问小不点。”
“什么问我?”许戎从压祟钱上分出注意力,瞧见齐让手里的糖葫芦,一双眼睛立时亮了起来,“糖葫芦!”
“原来是给你带的,”齐让摇了摇头,笑着把糖葫芦递了过去,“吃吧。”
“我吃过啦,这是给太上皇带的!”许戎说着,把压祟钱和字条都收回锦囊里,放进怀里揣好,然后半扒在齐让腿上,看着他手里的糖葫芦,“快尝一尝!”
这种民间的小吃,齐让只在年少的时候吃过一次,被糖包裹着的红彤彤的山楂果勾起了已经很久远的回忆。
“怎么?”见他看向了自己,江维桢微抬下颌,“想起小时候我吃到好吃的不忘专程进宫带给你的事儿了?”
“想起你小时候因为外祖母不准便借口带给我尝鲜,好不容易带进宫里却当着我的面吃掉一整串的事儿,”齐让歪头想了想,声音里带着笑意,“我好像只尝到了一颗。”
“那现在补给你,”江维桢也跟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傀儡皇帝被迫内卷》26-30
着笑了起来,“不过你要谢谢小不点,他在集市上尝到就撒娇要阿瞳又买了一串,自己没舍得吃,专门嘱咐我给你带回来。”
“嗯,谢谢,”齐让摸了摸许戎的头,迎着他的瞩目低头在糖葫芦上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来,“很好吃。”
许戎立时开心起来。
眼见齐让吃完一整颗,对着剩下的糖葫芦陷入了沉默,江维桢适时开了口:“时候也不早了,小不点,去找你韩应哥哥帮你洗澡。”
见齐让点了点头,许戎才不情不愿地从软榻上爬了下去,拖拖拉拉地出了门。
殿门开了又关,江维桢伸手将齐让手里剩下的糖葫芦接了过来。
“你现在的脾胃,还是少吃这些东西。”他说着,从食盒里端出一盏不大的汤盅,“阿瞳专门给你煲了汤,这会应该还温着。”
“阿瞳煲的?”齐让接了汤盅,掀开盖子果然还能看见淡淡的热气,“还没问你她近来如何?”
“好得很,驰骋北关,自在惬意,”提起许瞳,江维桢眉眼间多了温柔笑意,“连回都城都没坏了她的心情。”
“这么多年过去,很多事也是该释怀了,”齐让说着,低头喝了口汤,“虽然不得不放弃过往种种,但脱离了许瞳的身份,她才能肆意地做自己……”
话说了一半,他微微一顿,抬头看向江维桢,“这汤你尝过吗?”
“她专门煲给你补身子的,我哪敢尝。”
江维桢抬眼,瞥见齐让满脸的一言难尽,伸手将汤盅接了过来,浅浅喝了一口。
“……”
毫不犹豫地,江维桢伸手拿过盖子,扣回汤盅上,朝着齐让露出个笑容:“想吃点别的什么,我去尚食局给你问问?”
“不用了,”齐让摇着头靠回榻上,声音里带着笑意,“就是刚打算对阿瞳刮目相看,还想着以后你们好歹不用只喝白粥了。现在倒觉得留在军中对你们两个来说,都是最合适的。”
“其实也还好,”江维桢摸了摸鼻子,试图替许瞳的厨艺挽回一点口碑,“是汤煲到最后,我急着走,匆匆忙忙的她才把糖当成了盐……第一次煲汤的话,已经很成功了。”
“嗯……很成功,”齐让点头,“那这盅汤就劳烦你了,别浪费了阿瞳的心意。”
江维桢扭过头朝那汤盅看了一眼,立刻伸手将它推得更远了一点,才轻咳了一声,转移了话题:“有件事儿忘了和你说,看着北奚使团的人回了消息。”
齐让应了一声,面上的笑意也淡了些许:“如何?”
“一部分收了礼品的官员遣人将东西又送回了驿馆,也有一部分还了礼,还有几个收了东西却没有任何的动静,”江维桢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本薄册递给了齐让,“名单在这,还了什么礼也记录在其中,大都和你预料的差不多。”
齐让接过名单,翻开之后粗略地扫过一遍,再抬眼看向江维桢:“许家呢?”
“许家……”江维桢摸了摸鼻子,轻哼一声后才继续说了下去,“昨天宵禁后,趁着街面上无人,许励拿着宿卫的令牌,亲自将北奚那个绿眼睛的使臣接进了府里,通宵畅饮。”
第二十九章
能在都城做到四品以上的官员都不是常人。
或者恩荫出身背靠大树,或者科举入仕才能出众,总之是各有各的本事,也各有各的人脉渠道。
因而不到半日工夫,鸿胪寺少卿面圣请罪,并将北奚使臣所送玉璧造册入库的事儿就传遍了大半个都城。
等齐子元好不容易上完郑太傅的课,还没来得及透口气,新修正过的岁贡礼单就摆到了他书案前。
穿越以来,还是第一次在这个科技、交通、体制都落后的朝代见到这么高的办事效率。
齐子元感慨着,将礼单直接翻到了北奚那页,然后就无比直观地看到了北奚国主这次遣使团来大梁的心意。
“居然这么多东西?北奚就算是产玉,这手笔是不是也太大了点?”眼见礼单直接多了几页,齐子元忍不住惊讶,“北奚以前的国主也都这么大方吗?”
“奴婢常年在后宫,对前朝的事儿并不了解,”说到这儿,陈敬犹豫了一下,小心措辞道,“还有就是……这种事儿毕竟不太好见光,即使有,也不会传出来。”
“这倒是,要不是那日皇兄……”齐子元在礼单上轻轻敲了两下,盯着上面北奚两个字皱起眉头,“专门加了两成岁贡,又送了这么多东西,这么大的成本……这北奚国主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前朝的事儿陈敬确实不怎么清楚,一边上前给齐子元斟茶,一边顺着猜测道:“许是前些年被打得怕了?”
“前些年……”
齐子元接过茶盏,一边喝着一边思索。
北奚原本只是与大梁西北接壤的游牧民族,自立国后便臣属于大梁,一直数百年来相安无事。直到上任国主继位,连续吞并了周边数个部落后野心膨胀,趁元兴帝驾崩、齐让年少,举兵直犯大梁边境。
定国公江深临危受命,统兵三万在北关大破北奚军,降其众万余,逼得北奚国主不得不遣使称降,又继续老老实实地交起了岁贡。
算起来也过了十余年。
那天齐让说,这个北奚新主,比其父更有野心,也更有耐心,所以……
思量间,有人敲响了暖阁的门,外殿的小内侍把一个细长的锦盒交给陈敬便匆匆退了下去。
“什么?”齐子元放下礼单,有些好奇地看向陈敬手里的锦盒,“谁送来的?”
“说是永安殿,”陈敬打开锦盒,将里面的卷轴呈给齐子元,“好像是幅字画。”
“朕想起来了,是除夕那夜皇兄为我写的那幅,原想着带回来装裱一下,结果睡着了也忘了拿,”齐子元拆开卷轴看了一眼,“没想到皇兄还帮我裱好了。”
卷轴慢慢摊开,露出里面熟悉的飘逸字体,还有一小本薄册跟着落了下来。
“这是……”
在陈敬的疑惑中,齐子元将那薄册拾起,翻开后扫了一眼,立时了然。
一长串的名单列着都城内四品以上官员的名字,后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他们从北奚收了什么礼,给了什么回应,甚至包括还了什么礼。
再配上鸿胪寺才送来这份新的礼单,北奚使臣送礼的前后脉络就清晰而又完整地展现了出来。
守在近前的陈敬没料到这锦盒里还会装着这样的东西,只扫了一眼,就向后退了一步,避开去瞧那薄册上的内容。
齐子元瞧见他的动作,垂下眼帘没说话。
宦官参与前朝的事儿一直是很多君主的忌讳,历史上也有各种明晃晃的经验教训摆在那里,不然齐让登基后也不会费尽周章地裁撤了内侍省。
陈敬素来谨慎小心,在这些方面尤为主意,却不知道齐子元是不在意的。
就像眼前这份名单。
退了位的太上皇却能如此容易地掌控都城四品以上官员的行动,若是换了别的皇帝,只怕已经想方设法地开始防备,采取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傀儡皇帝被迫内卷》26-30
各种各样的行动,甚至不惜要了对方的命以保万无一失。
到了齐子元这,倒是更信了齐让那日的话——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他现在应该确实没想拿回皇位。
至于将来……要是有朝一日齐让重新坐回了那张龙椅,也不过是拿回本就是他的东西。
反正就凭自己,是无论如何都阻拦不了的。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凭借着这段时日的交情,能不能保住自己这条小命。
齐子元想着,又晃了晃脑袋。
反正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何必为了没发生的事儿平白焦虑。
他当初成日里坐在教室里昏昏欲睡的时候,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穿到古代,莫名其妙地当起了皇帝。
虽然很难,倒也活了这么长时间。
所以世事无常,真到了那一日,也总有那一日的出路。
“我去趟永安殿。”齐子元看了一会名单,突然起身,顺带把摆在一旁的礼单一并收进了怀里,“要当面谢谢皇兄专门让人送来的……这幅字。”
“……是,”陈敬虽然莫名其妙,还是应了声,“奴婢伺候您更衣。”
午后的永安殿是一如既往的温馨而安宁。
许是刚刚胡思乱想了一通的缘故,迈进院门瞧见惯例坐在游廊上优哉游哉地晒太阳的齐让,齐子元内心忍不住生起了一个先前从未有过的怀疑……他该不会是跟自己一样不想早起吧?
迎上那双好像对一切都了如指掌的眼睛,又把这个念头打消了一干二净。
“皇兄,”大概是除夕夜的相处还算和谐,再到这永安殿,齐子元莫名就放松下来,直接在另一张软椅上坐下,“阿咬呢?”
“和韩应学了半天拳,消耗了不少精力,午睡去了,”齐让从泥炉上拿了茶壶,替齐子元斟了一盏,“他很喜欢那压祟钱,一直贴身放着。”
“那就好,”齐子元接了茶,歪头看向齐让,“那皇兄呢?”
齐让抬眼:“我怎么了?”
“压祟钱,”齐子元小口喝着茶,“皇兄喜欢吗?”
“……喜欢。”还是第一次被人这样直白地提问,齐让回答的有几分无奈,却又忍不住笑了一声,“哪有人会问这个?”
“送礼物就是希望对方能开心,当然要问啊,”齐子元理所当然道,“我也很喜欢皇兄送的那幅字。”
齐让看了他一会,转过脸给自己倒了盏茶:“字里的东西陛下也看见了吧?”
“看见了,”齐子元道,“所以来问问皇兄。”
“嗯,”齐让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问吧。”
“那份名单我仔细看过了,都城四品以上官员都记录在其中,”齐子元缓缓道,“却唯独少了上将军许励。”
“所以陛下觉得我为了维护岳家,故意隐瞒?”齐让侧过脸,一眨不眨地看着齐子元。
“皇兄要是想维护许家,不把北奚给朝臣们送礼的事告诉我不是更省事,”齐子元托着腮,“名单里没有许励,肯定是因为他有特别之处,所以才想来问问皇兄。”
“陛下倒是直白,”齐让收回视线,“许励官拜上将军,掌宫禁宿卫,自然不会被北奚忽视,名单里没有写他,只是因为他不仅受了礼,还在除夕夜将北奚的使臣请进了府里,至于还了什么礼,又讨论了什么,就只有他们两个才知道了。”
齐子元有一瞬的讶异,跟着思绪就转到了别处:“北奚那个新国主花了这么大的手笔,费劲了周章,大概就是想跟朝臣们搭上线,有进一步的接触和联系。可是之后呢,他们又想借着这联系做什么?”
齐让喝了口茶,没有回答,明显的是齐子元也只是自己疑惑,并不需要回答。
毕竟这个问题也没有办法回答,谁又知道千里之外从没有照过面的邻国国主打了什么鬼主意。
“所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许励?”齐让放下茶盏,有些好奇地看着齐子元。
“今日鸿胪寺送了新的礼单过来,我对照看过了,许励已经把收下的玉石、珠宝,甚至……还有两个西域的美女,”齐子元皱了皱眉,“一并送到了鸿胪寺,算进了北奚的岁贡里。”
齐让微微敛眉:“所以陛下打算就此放过他?”
“私受礼品,暗中勾结别国使臣……我要是想,确实可以以他居心叵测心怀不轨为由发作,说不定还能顺带清理一下朝堂,”齐子元微微闭起眼,,“但我不能因为怀疑,就直接要了一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命。”
齐让有一瞬的沉默,看向齐子元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陛下身为一国之君,有时不该这么……”
“我知道,但这是我的原则。”齐子元轻轻舒了口气,改了语气,“况且我也想过了,如果北奚没安好心,就算我杀了许励,也不能就让他们就此打消念头,说不定会因此被惊动而变得更加谨慎。所以不如留着许励,就当做是……抛给北奚的一个饵?”
他说到这儿,扭过头来看向齐让,“不过这样的话,以后就真的要皇兄帮忙了。”
齐让放下手里的茶盏,迎上他的目光:“好啊。”
第三十章
到底比不得安心休养的太上皇清闲,齐子元在永安殿坐了一会,喝了半盏茶,便又匆匆忙忙地起身回了仁明殿——新年新气象,也自然有新的朝务和新的课业。
没了难得的访客,永安殿又恢复了惯常的安宁。
转过了年,天气暖了几分,盛放了月余的寒梅也逐渐凋谢,留下满地的残花。江维桢提过要打扫,齐让却坚持让它“零落成泥”,现在瞧着,倒是给这空落落的院子添了几分萧索。
“就说要打扫吧,”江维桢从殿里出来,见齐让盯着地上的残花发愣,伸手拍了怕他的肩膀,“你们这种从小读多了书的人,看见这种景色搞不好就要伤感。那句诗怎么说来着……为赋新词硬说愁?”
“为赋……算了,”回过头对上那张没心没肺的脸,齐让纠正的话到了嘴边变成了感慨,“有时候还真是庆幸外祖当年同意你去学习医术。”
“那是因为我自小立志要从医,不然就凭我的聪明才智……”江维桢在旁边的软椅上坐下,“考个状元肯定不在话下。”
“嗯,不在话下,”齐让笑着摇了摇头,回过头往身后看了一眼,“许戎今天这么久才睡着?”
“一沾枕头就着了,看得我都困了,跟着睡了一会,”江维桢目光扫过旁边的小桌,“谁来了?”
“新帝,”齐让淡淡道,“来问许家的事儿。”
江维桢没怎么意外,顺着问道:“刚说新帝是为了许家的事儿来的,所以他打算如何处置许家?”
“许励把北奚送的东西尽悉送到了鸿胪寺,所以……”齐让道,“就此掀过。”
“这小皇帝真就不怕许励暗中跟北奚有什么危害大梁的勾当?”江维桢讶异,“况且这许家是你的岳家,这不是清除你在朝中势力的最好时机?要是换了别的皇帝,别说许励一个,这朝中上下,但凡跟你沾了边的,都可以趁机清理出去,他居然连许励都不动?”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傀儡皇帝被迫内卷》26-30
“他打算留了许励作饵,趁机看看北奚到底打着什么主意,”回想起刚刚的对话,齐让的语气有些感慨,“他说他不能因为怀疑就要一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命。”
江维桢虽然行医,但久在军中,又自小因着齐让见惯了前朝后宫的阴谋,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话,尤其是从一个本该杀伐决断的帝王嘴里,不由沉默了半晌,才勉强开口:“这小皇帝还真是……那接下来怎么办?”
“派人继续看着许府,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齐让缓缓道,“北奚那边,就要外祖多费心了。”
“这倒算不上费心,哪怕这几年一直相安无事,父亲也没对北奚放一点心,尤其他们这个新主继位后,召民垦田、休养生息,现在又主动给大梁加岁贡,看起来安分,怎么想怎么都像是贼心不死。”江维桢近几年常在北关,难免要和北奚有所接触,提起来忍不住皱眉,“留下许励作饵也是件好事,也省的北奚突然发难,我们没有一点准备。”
说到这儿,他突然扭头看向齐让,“新帝居然连这种事都来找你商量……是真信你不想再要皇位了?”
“他……”齐让靠在软椅上,看着头顶的太阳,眯了眯眼,“或许跟我一样明白了一件事。”
江维桢伸手去倒茶的手顿了顿:“明白什么?”
“想坐上这皇位容易得很,”齐让缓缓道,“但只有朝堂安宁,江山稳固,才能坐得稳。”
江维桢愣了愣,觉得自己听懂了齐让话里的意思,却又感觉其中又夹杂着自己没法理解的深意,再想问下去,却又不知道要从何问起,捧着刚倒好的茶看着齐让,一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齐让也不在意,顺手从江维桢手里接过茶盏喝了一口,而后长舒了一口气,开了口:“去乾州的人回了吗?”
“还没,”到了嘴边的热茶被这么堂而皇之地截走,江维桢刚想发作,回头瞧见齐让老神在在的样子,只好认命地给自己又倒了一盏,顺利喝到嘴里后才开口,“不过韩应前几天偶然听说了一点,算不得什么紧要的事儿,一时忘了和你说。”
齐让掀了掀眼皮,侧目看他:“什么事儿?”
“咱们新帝在乾州的时候,有几个成日里一起玩的当地富户家的公子哥,也跟着一起回了都城,安置进了宿卫府。这几个在乾州就是有名的纨绔,进了宿卫后更是成日里嚣张跋扈、为所欲为,宿卫那几个统领最开始还看在新帝的份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江维桢放下手里的茶盏,轻轻哼了一声,“这几个畜生在当值的时候喝了酒,当街调戏路过的姑娘,逼得那姑娘跳了河,还好被救上来了,但也闹到了京兆尹那儿。”
齐让皱了皱眉:“这几个畜生叫什么名字?”
“记不太清了,”江维桢想了想,“好像有一个姓……唐?”
齐让看着他:“唐思?”
“好像是这个名字,”江维桢有些奇怪,“你认识?”
“我怎么可能认识,”齐让垂下眼帘,遮蔽了眼底的情绪,“偶然听过……”
前世新帝继位后,一手提拔了几个心腹,其中一个就叫唐思。
“这小畜生在乾州就这么有名?”江维桢倒是没多想,自是有点惊讶,“都传到你耳朵里了?”
齐让摇了摇头没接话,自顾思索了一会突然又问道:“所以此事怎么了结的?”
“因为那日他们是在闹市上生的事,来来往往不知有多少百姓,一传十十传百,汇聚在一起将京兆尹围得水泄不通非要个说法。宿卫那几个小统领可能也是受够了这几个混蛋,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更是抓紧摆脱关系,还义正言辞地建议京兆尹从严处置,”江维桢道,“那京兆尹是前些年经殿试入的官,你挑的人嘛,公正严谨,最痛恨这样的事儿,又有这么多百姓在旁,所以最后判那个唐思是主犯秋后问斩以儆效尤,其他几个各处流刑。”
齐让沉默了一瞬,转过头看他:“新帝那儿什么反应?”
“送去仁明殿的案卷当日就批了,除了准许的批复,多一个字都没再提。”江维桢耸了耸肩,“据说当初新帝带他们来都城,把人安置在宿卫的时候是许了不少的好处,登了基就忘到了脑后,这么久了连面都没见过。仅凭着过去那点吃喝玩乐的交情,还指望新帝为了他们违背律法?”
齐让应了一声,垂下眼眸没再说话。
他亲手将一切推向了和前世迥然不同的走向。
但有些事多少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察觉到他的沉默,江维桢偏过头看了一眼:“怎么?”
“没事,”齐让摇了摇头,“就是很难想象,新帝在乾州的时候居然会和这样的人成日厮混在一起。”
“说起来倒是,”回想起先前和齐子元几次三番的接触,江维桢也有点疑惑,“这新帝还真是和以前传言里听过的一点都不一样,就好像……”
“好像换了个人。”
“对,就像换了个人一样,”话说了一半,江维桢猛地坐直,扭过脸去看齐让,“你……”
“我怎么,”齐让淡然回视,“这不是顺着你的话说?”
“我就说,”见他面上并没有异色,江维桢放心地靠回软椅上,“好歹是先帝的亲子,御封的藩王,身边侍从护卫不知道多少个,成日里寸步不离地跟着,哪那么容易就换得了人。”
“是啊。”
齐让拿起茶盏,浅浅喝了一口,目光低垂,不知道在想什么。
“阿让,”江维桢将他的神情收入眼底,也跟着喝了口茶后才缓缓开口,“先前我就和你说过,我解得了毒,也能养好你的身体,却治不了心病。”
“我知道,”齐让摩挲着手里的茶盏,语气淡淡的,“你说过不止一次,思虑过重,于身体无益。”
“知道就好,”江维桢说着,又忍不住摇头,“其实不止现在,就是你中毒前……我也知道你自幼就视大梁江山和天下百姓为己任,但有的时候执念过重,也未必就是件好事。”
“执念过重……”齐让低声重复这四个字,“确实是执念过重。”
“其实我觉得你有时候可以跟你那弟弟学学,”见他听进了自己的话,江维桢忍不住继续说了下去,“同样是当皇帝,他可比你当日要自在得多。”
齐让没接话,却也没有反驳,只是垂着眼眸看着手里的茶盏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该说的不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太多,江维桢也不想再唠叨,正要起身出去转转,抬眼看见韩应推开院门匆匆走了进来
“太上皇,”韩应朝着江维桢也点了点头,“许将军求见。”
“许励?”齐让还没反应,江维桢先皱了皱眉,语气里是明显地不耐烦,“怎么又来了?”
“元朔日有大典,自是要今日过来,”齐让倒是没多少意外,目光在院内转了一圈,“起风了,请许将军进殿吧。”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