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明末钢铁大亨 > 2101这里没法挖地窨子,一挖全是水

2101这里没法挖地窨子,一挖全是水(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重启全盛时代 修仙之玄灵界 星际开荒:第一种植大户 全球妖魔:我有传说级天赋! 盖世人王 万道长途 大秦:我科幻天庭,包揽金榜前十 简简单单练个武 恋爱养崽禁止物种歧视 大秦:刚出海归来,你说我爹是秦始皇?

全靠新的一年来养回来。再到秋季重新秋高马肥。

如果有了水发大麦这种新鲜的高营养的牧草,即使冬季也不会让牲畜掉腰。尤其是这里都是定居牧业。会用石头盖牲口圈。还会用铁炉子和蜂窝煤取暖。温暖的环境,会大大的减少脂肪消耗。

牲畜掉?主要就是抵抗寒冷而燃烧脂肪,一旦脂肪减少,抗寒能力会直线下降。而食用水培大麦,肉牛一天吃十斤,在圈里不走动的情况下能长五斤肉。不分季节。

而传统的牧业,这个时候,牲畜都在冬季牧场避风,在露天里挤在一起取暖,冻成狗。脂肪咔咔的掉。吃点干草还得用蹄子刨开积雪。干草和草根那点营养还不够刨雪浪费的多。可不吃,脂肪只出不进,掉的更快。

只能眼看着牲畜越来越瘦,最后大面积的冻死在深冬和初春的倒春寒里。然后擦干眼泪,靠着幸存下来的牲畜从新著息,重新恢复。然后继续这样的循环。

现在杨府推广的定居牧业解决了防寒问题。种植牧草做青储饲料,也保证了冬天的饲料问题和营养问题。但是,水培大麦苗项目能让牲畜冬季也不耽误长肉。这就厉害了。

关键是这东西节水啊。一斤大买种子,只需要七八升水就能在七天后,变成七八斤的牧草喂给牲畜。而种植牧草大水漫灌特别浪费水,即使采用高成本的喷淋灌溉也要多用一百多倍的水。水都被蒸发浪费了。

天黑前,车队终于回到了索菲亚家的牧场。布喜娅一行被招娣安排住进项目组的木屋别墅里。毕竟索菲亚一家还在住那个破旧的蒙古包,实在是住不下人了。

第二天一早,索菲亚骑马带着布喜娅,走遍了自家的牧场。

“我觉得,你选的地下种植场选址有问题。”布喜娅骑在马上皱眉说道。

“嗯,你说说看。我主要考虑离居住地近些。”索菲亚解释道。毕竟管理水培农场是体力活,离居住地近些,也节省时间不是吗。

“我觉得你选址在这里不适合,主要是条件太好了。这里依山傍水,我没猜错的话,你挖一米多肯定出水。到时候,推土机一推一个水坑。你有没有蒸汽机抽水。到时候怎么办。”

“我看这里和海参崴和绥芬河流域一样的,降水充沛。这里降水量比蒸发量大太多了。”

布里亚特地区不缺水,要不然贝加尔湖怎么会储备地球上五分之一的淡水呢。只有蒙古高原干旱。四周全是水汽旺盛的地方。东北不用说了,贝加尔湖两侧也是一样的。就算是伊犁那边也能得到大西洋的降水。

后世的东北虽然地表比较干燥,那是因为东北大面积抽取地下水开发水稻田。水稻田是蒸发量巨大的。几十年下来地下水下降了几十米。地表自然就干了。

如果你越过乌苏里江看看,就会发现一江之隔,那边俄罗斯的土地,和东北开发前的蛮荒之地一模一样。挖一米就喷水。那边遍地湿地和沼泽。

其实东北地区历史上没有有效开发,主要就是这里降水比蒸发大几倍。导致这里遍地沼泽地和湖泊。又寒冷,又潮湿,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

辽西走廊到三国时期,都是烂泥塘,山海关根本不存在,那里不能通行。

曹操征乌桓都是走的卢龙道,就是燕山山脉的河谷。回来时,因为是冬季,沼泽都封冻了。才选择走辽西走廊抄近路回来。

一直到北魏,才开始逐步挖沟引水,把水排进海里。辽西走廊的土地才干了。这里成了进出东北的最方便、最快捷的路线。这里因为可以通行了,战略位置日益重要,隋朝时才修了榆关(山海关)。

索菲亚是一个牧民,哪里懂得这些知识。她听得瞪大了眼睛,难道自己的梦想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 多情女匪有情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