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天下藏局 > 第六百七十二章 二龙湖戏班

第六百七十二章 二龙湖戏班(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绝世武帝 我为先天人族,开局自建聊天群 大秦:开局融合不良帅赐婚女杀神 重生九零学霸小团团 大秦:一声剑来,入陆地神仙境 氪命武神 人在木叶,这个鸣人躺平了 重生从漫改编剧开始 万国觉醒时代:我的文明变异了 我捐献800次,被节目组曝光!

()&nbsp&nbsp&nbsp&nbsp陕省是古董文玩者的圣地。

&nbsp&nbsp&nbsp&nbsp西市是圣地当中的璀璨明珠。

&nbsp&nbsp&nbsp&nbsp举一个例子,当年西市在金商广场建了古玩商城,位置在朱雀大街中段(后来搬迁到兴善市西街),有人专门进行过统计,里面店铺抽样真品比率高达5-8%,为全国最高。

&nbsp&nbsp&nbsp&nbsp大家可别觉得这个比例底了。

&nbsp&nbsp&nbsp&nbsp放在潘家园,能不能达到1%?

&nbsp&nbsp&nbsp&nbsp我和小竹立马跟进。

&nbsp&nbsp&nbsp&nbsp崔先生来陕省之后,果然去了西市,而且还专门去了朱雀路。

&nbsp&nbsp&nbsp&nbsp我本以为他会去古玩商城。

&nbsp&nbsp&nbsp&nbsp但卞五却告诉我,崔先生进了古玩商城对面的一条小路,小路右转是一道大弄堂,他进了弄堂里的一个宅子。

&nbsp&nbsp&nbsp&nbsp我问道:“这宅子干什么的?”

&nbsp&nbsp&nbsp&nbsp卞五回道:“门口有一块牌子,写着二龙湖戏班。”

&nbsp&nbsp&nbsp&nbsp挂完电话。

&nbsp&nbsp&nbsp&nbsp小竹问我:“崔先生专门跑西市去听戏?”

&nbsp&nbsp&nbsp&nbsp我摇了摇头:“不是听戏。戏场一般是某某剧院、某某社,而且基本都设在大街上,方便人家买票进去观看,这巷子里面的,就是一个草台班子的据点。”

&nbsp&nbsp&nbsp&nbsp也不知道崔先生到底去干嘛。

&nbsp&nbsp&nbsp&nbsp之后卞五传来的信息是,崔先生自从进入二龙湖戏班之后,再也没出来。

&nbsp&nbsp&nbsp&nbsp我们在第二天赶到了西市,来到了那道大弄堂。

&nbsp&nbsp&nbsp&nbsp卞五在斜对面的位置找了一家独居老人房子,给了他一点钱,住在那里监控。

&nbsp&nbsp&nbsp&nbsp我们到了之后。

&nbsp&nbsp&nbsp&nbsp卞五打开窗户指给我看。

&nbsp&nbsp&nbsp&nbsp斜对面是一家很老旧的房子,门口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写着“二龙湖戏班”几个字,字体的墨漆非常斑驳,牌匾上也有灰尘。

&nbsp&nbsp&nbsp&nbsp我问卞五:“有人进出吗?”

&nbsp&nbsp&nbsp&nbsp卞五回道:“有,看起来都是戏班子的人。”

&nbsp&nbsp&nbsp&nbsp“我问了租房子的老汉,他告诉我,二龙湖戏班是老戏班了,他小时候就有,主要跑各地村庄演杂技、戏曲的活儿,这十来年电视电影普及,他们生意远不如之前,但碰到农村一些喜丧事,还会出去演。”

&nbsp&nbsp&nbsp&nbsp“听说过两天洛南寺耳一个地方举办大庙会,二龙湖戏班会去演三天活。这几天进出的人,好像都在为这事作准备。”

&nbsp&nbsp&nbsp&nbsp我脑海中想起了田家大院里面的那位神秘家主,也穿着华丽的戏服。

&nbsp&nbsp&nbsp&nbsp隐隐感觉田家与这个千里之外的二龙湖戏班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nbsp&nbsp&nbsp&nbsp当天晚上八点左右。

&nbsp&nbsp&nbsp&nbsp一辆车斗蒙着帆布的四轮车进入了弄堂。

&nbsp&nbsp&nbsp&nbsp戏班大门打开了。

&nbsp&nbsp&nbsp&nbsp出来人为头的是一位秃顶的中年汉子,一手拎着马灯,一手拎着大红公鸡。

&nbsp&nbsp&nbsp&nbsp他身后还跟着十几个人,中间还有崔先生。

&nbsp&nbsp&nbsp&nbsp秃顶汉子将手中马灯挂在了车的后视镜上,旁边有人给他拿来一个面具,他戴起了面具。

&nbsp&nbsp&nbsp&nbsp我一看这面具,竟然是红煞神,也就是红脸钟馗。

&nbsp&nbsp&nbsp&nbsp秃顶汉子应该是班主。

&nbsp&nbsp&nbsp&nbsp他口中念着我们听不懂的唱词,又拿起了一把刀,将手中的大红公鸡给杀了,再将鸡血洒在了车的四周,尤其是洒在了马灯上,再把鸡头给拧下来,用红绳子将鸡头挂在了自己的腰带上。

&nbsp&nbsp&nbsp&nbsp众人用手指沾了一点马灯上的鸡血,抹了点在脸上。

&nbsp&nbsp&nbsp&nbsp这是旧时戏班的一种仪式,叫开戏道。

&nbsp&nbsp&nbsp&nbsp老百姓白天要干活,以前戏班唱戏都是在晚间。

&nbsp&nbsp&nbsp&nbsp有的时候,主家可能基于彰显阔气或者其他因素考虑,要求一晚演上三场,戏班那就必须演三场,往往到第二场结束,老百姓熬不住夜,台已经没人了,那演不演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 克拉夫特异态学笔记 在下欧阳锋 这个书生有点狠 法师之上! 我不是文豪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美食:便衣摆摊,逃犯催我快上班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替弟从军成将军,归来问我要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