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二月二大祭(1 / 2)
没错,经过去年的商议、议定、建造、布置后,泰丰镇镇学,终于要在今年二月二,正式开学。
这段时日,全镇各家各户,包括外镇有镇学名额的人家,都在忙活着送孩子来上学的事儿。
离得远的,从元宵节后,就赶来镇上暂住,等着开学,就怕错过了开学当天的祭礼。
秦姜徐乔几家也有孩子要去镇学念书,因此忙完作坊开工事宜后,也准备开了。
“天爷,乡亲们也太吓人了,镇上杂货铺都快被挤塌了,我们报了秦家的名号,才抢到糖、芝麻、蜜枣、米面这些做学糕的东西!”徐大娘说着,把一袋东西给了秦奶奶家:“这份是给您家抢的,小谷小麦都得去上学呢,也要蒸几屉学糕的。”
徐家则是小福宝去上蒙学班。
秦奶奶则是给徐大娘塞了一小盒朱砂:“朱砂,开学那天,化开后,用毛笔给福宝点额间,就能被文昌君记住,将来榜上有名。一定得用朱砂点,用新染料的红色没用。”
“诶,多谢您,我们记住了。”徐大娘欢喜地接过朱砂,跟乔大娘背着东西,去秦敬义家。
秦敬义也要去上学。
可秦存泉、苏氏都忙,她俩就给秦敬义家抢了一份做学糕的食材,也免得苏氏再花时间去买。
二月初一,全镇家家户户都在做学糕。
秦姜徐乔几家也忙活开了,秦小米家是蒸了好几屉学糕。
秦小米看得都腻了:“奶、二婶,蒸这么多学糕干啥?不会二月二以后,咱们家的早饭,顿顿是学糕吧?”
她可不想吃!
秦奶奶道:“这学糕,自家是不留的,是开学祭礼那天,拿去供奉给文昌帝君,拜完文昌后,镇学会把学糕分发给孩子、以及乡亲们,你是想吃都没有的。”
秦小米听得恍然大悟:“啊,原来如此吗,那按照乡亲们吃啥啥不剩的脾气,咱们家还真别想吃学糕吃到腻。”
秦奶奶:“秦小米,道歉!”
秦小米无奈:“我错了,我不该蛐蛐乡亲们,背后蛐蛐也是错。”
秦奶奶听罢,这才满意,又说她:“道歉一次不落下,就是下次还犯!”
哈哈哈,秦二婶忍不住笑了,秦小米也哈哈乐,觉得:“我这叫能屈能伸,乃文官的必有技能之一。”
秦二婶:“那文官还有啥技能?”
秦小米:“那可就多了,比如弄权、甩锅、按罪名、结党营私、杀政……”
“秦小米!”秦奶奶要气死了,装学糕的油封纸都被她甩一边去了。
“奶奶,我错了。”秦小米起身,郑重道歉。
秦奶奶深呼吸,指着前铺:“你赶紧滚,滚前铺去歇着,厨房用不着你。”
秦小米:“遵命。”
哈哈哈,秦二婶看着被赶走的秦小米大笑,被秦小米回头瞪了一眼后,心满意足的收回目光,跟婆婆打包学糕。
当天,全镇人家除了蒸学糕以外,还抓了孩子去沐浴、早早吃了晚饭,天刚黑就摁住孩子,睡觉。
最最安静的一个晚上,连巡逻的声音都轻了很多,把被监居的硫戈儿、阳子等人吓够呛。
暗忖着:莫不是山外人在搞什么大事儿?怎的这么安静?
他们吓得一夜没敢睡。
翌日,卯时一到。
咚咚咚!
咚咚咚!
位于新老两大街交界处的镇学大宅,传来一阵阵有节奏的鼓声。
巡逻的将士、乡武堂学员帮忙喊话:“二月二,镇学开学,有子弟进学的人家,速速起来准备上学咯!”
大魏有科举,而科举是农家子弟唯一能改换门楣的路,因此大魏人对进学很是重视。
所以,即使是这辈子不走科举路的将士们,也乐意提醒一声,免得孩子上学第一天就迟到。
没多久,整个镇子都似活了过来般,家家户户亮了灯,各个村道上,也出现了人影。
皆是各村来送孩子们进学的。
秦小米也起来了,拿着一盒化开的朱砂,手上还提着几朵红布花,带着恶趣味,看着秦小谷秦小麦,又问秦奶奶:“奶奶,咱们老家有没有小孩上学第一天要簪花的习俗?高中进士者都挂红簪花,琼林宴也是摘花戴的,咱们小谷小麦不得戴上一朵花,应个景?”
“秦小米,进学是大事,你不要作怪。”秦二叔说她。
秦小米给他一个眼神:“我有一句歹毒话,不知二叔想不想听?”
啊啊啊死丫头一定是要说他被褫夺功名的事儿!
确实够歹毒的。
“不听,劝你善良点,心坏嘴毒破财的。”
秦小米生气:“二叔你不讲武德,我都没说歹毒话,你却咒我了。”
啧,秦奶奶头疼,骂道:“行了,你俩别吵了,耽误我们小谷小麦上学……小谷小麦,赶紧来吃早食,等会儿就得上学了。辰时要拜文昌的,可不能误了吉时。”
“嗯嗯。”两小子应着,却没立刻去吃早饭,而是来到秦小米面前:“小米姐,你要点朱砂吗?那你给小麦点吧。”
秦小米:“你不点吗?大了?害羞?”
秦小谷:“我要二伯给我点……一人一个,公平,不吵架。”
秦小米:“我们小谷就是会办事。”
不过……
“咱们小谷都这么聪明了,还有去上镇学的必要吗?潘老童生能教他什么?还不如去跟关姑父学,或者让二叔教他。”
“就小谷的学问,都能去当镇学的先生。”
秦奶奶听得忙道:“不害臊,哪能说这样的大话,被人听了去,要说咱们小谷狂妄的。”
“可咱们小谷确实聪明啊。”秦小米就是认为:“小谷去镇学念书,属于浪费时间……二叔,你不这么认为吗?”
“确实有点浪费时间,但去镇学念个半年一年的,很有必要。”秦二叔说:“上学念书,能学到的学问可能不多,但能给他立下规矩。”
“小谷是很聪明,可他一直以来都是闲散的学习,这不行的,没有时间观念,还没有规矩、规划,所以得进学,学一下正统的念书之法。”
叩叩叩!
前铺大门被人敲响,小福宝的声音响起:“秦奶奶,小谷哥哥他们起来了吗?我来邀他们上学啦。”
“没看出来,这小子挺爱读书,这么早就来了。”秦小米感慨。
然而,并没有,就是年纪小,爱这种热闹,等过几天,他就不想去上学了。
吱呀,许大娘去开门,把小福宝、以及徐乔两家大人给迎进来。
小福宝穿得像个棉球,白胖的脸蛋,额间点了朱砂红,背着一个布袋书包,手上拎着一封学糕,可把秦奶奶给迷得不行。
“诶哟喂,咱们小福宝可真像个年画娃娃。”
秦小米笑,用毛笔,蘸了朱砂后,点在秦小麦额间,笑道:“咱们小麦也很年画娃娃。”
又把朱砂和毛笔给秦小谷:“拿着,让你二伯给你点朱砂去。”
位于新老两大街交界处的镇学大宅,传来一阵阵有节奏的鼓声。
巡逻的将士、乡武堂学员帮忙喊话:“二月二,镇学开学,有子弟进学的人家,速速起来准备上学咯!”
大魏有科举,而科举是农家子弟唯一能改换门楣的路,因此大魏人对进学很是重视。
所以,即使是这辈子不走科举路的将士们,也乐意提醒一声,免得孩子上学第一天就迟到。
没多久,整个镇子都似活了过来般,家家户户亮了灯,各个村道上,也出现了人影。
皆是各村来送孩子们进学的。
秦小米也起来了,拿着一盒化开的朱砂,手上还提着几朵红布花,带着恶趣味,看着秦小谷秦小麦,又问秦奶奶:“奶奶,咱们老家有没有小孩上学第一天要簪花的习俗?高中进士者都挂红簪花,琼林宴也是摘花戴的,咱们小谷小麦不得戴上一朵花,应个景?”
“秦小米,进学是大事,你不要作怪。”秦二叔说她。
秦小米给他一个眼神:“我有一句歹毒话,不知二叔想不想听?”
啊啊啊死丫头一定是要说他被褫夺功名的事儿!
确实够歹毒的。
“不听,劝你善良点,心坏嘴毒破财的。”
秦小米生气:“二叔你不讲武德,我都没说歹毒话,你却咒我了。”
啧,秦奶奶头疼,骂道:“行了,你俩别吵了,耽误我们小谷小麦上学……小谷小麦,赶紧来吃早食,等会儿就得上学了。辰时要拜文昌的,可不能误了吉时。”
“嗯嗯。”两小子应着,却没立刻去吃早饭,而是来到秦小米面前:“小米姐,你要点朱砂吗?那你给小麦点吧。”
秦小米:“你不点吗?大了?害羞?”
秦小谷:“我要二伯给我点……一人一个,公平,不吵架。”
秦小米:“我们小谷就是会办事。”
不过……
“咱们小谷都这么聪明了,还有去上镇学的必要吗?潘老童生能教他什么?还不如去跟关姑父学,或者让二叔教他。”
“就小谷的学问,都能去当镇学的先生。”
秦奶奶听得忙道:“不害臊,哪能说这样的大话,被人听了去,要说咱们小谷狂妄的。”
“可咱们小谷确实聪明啊。”秦小米就是认为:“小谷去镇学念书,属于浪费时间……二叔,你不这么认为吗?”
“确实有点浪费时间,但去镇学念个半年一年的,很有必要。”秦二叔说:“上学念书,能学到的学问可能不多,但能给他立下规矩。”
“小谷是很聪明,可他一直以来都是闲散的学习,这不行的,没有时间观念,还没有规矩、规划,所以得进学,学一下正统的念书之法。”
叩叩叩!
前铺大门被人敲响,小福宝的声音响起:“秦奶奶,小谷哥哥他们起来了吗?我来邀他们上学啦。”
“没看出来,这小子挺爱读书,这么早就来了。”秦小米感慨。
然而,并没有,就是年纪小,爱这种热闹,等过几天,他就不想去上学了。
吱呀,许大娘去开门,把小福宝、以及徐乔两家大人给迎进来。
小福宝穿得像个棉球,白胖的脸蛋,额间点了朱砂红,背着一个布袋书包,手上拎着一封学糕,可把秦奶奶给迷得不行。
“诶哟喂,咱们小福宝可真像个年画娃娃。”
秦小米笑,用毛笔,蘸了朱砂后,点在秦小麦额间,笑道:“咱们小麦也很年画娃娃。”
又把朱砂和毛笔给秦小谷:“拿着,让你二伯给你点朱砂去。”
位于新老两大街交界处的镇学大宅,传来一阵阵有节奏的鼓声。
巡逻的将士、乡武堂学员帮忙喊话:“二月二,镇学开学,有子弟进学的人家,速速起来准备上学咯!”
大魏有科举,而科举是农家子弟唯一能改换门楣的路,因此大魏人对进学很是重视。
所以,即使是这辈子不走科举路的将士们,也乐意提醒一声,免得孩子上学第一天就迟到。
没多久,整个镇子都似活了过来般,家家户户亮了灯,各个村道上,也出现了人影。
皆是各村来送孩子们进学的。
秦小米也起来了,拿着一盒化开的朱砂,手上还提着几朵红布花,带着恶趣味,看着秦小谷秦小麦,又问秦奶奶:“奶奶,咱们老家有没有小孩上学第一天要簪花的习俗?高中进士者都挂红簪花,琼林宴也是摘花戴的,咱们小谷小麦不得戴上一朵花,应个景?”
“秦小米,进学是大事,你不要作怪。”秦二叔说她。
秦小米给他一个眼神:“我有一句歹毒话,不知二叔想不想听?”
啊啊啊死丫头一定是要说他被褫夺功名的事儿!
确实够歹毒的。
“不听,劝你善良点,心坏嘴毒破财的。”
秦小米生气:“二叔你不讲武德,我都没说歹毒话,你却咒我了。”
啧,秦奶奶头疼,骂道:“行了,你俩别吵了,耽误我们小谷小麦上学……小谷小麦,赶紧来吃早食,等会儿就得上学了。辰时要拜文昌的,可不能误了吉时。”
“嗯嗯。”两小子应着,却没立刻去吃早饭,而是来到秦小米面前:“小米姐,你要点朱砂吗?那你给小麦点吧。”
秦小米:“你不点吗?大了?害羞?”
秦小谷:“我要二伯给我点……一人一个,公平,不吵架。”
秦小米:“我们小谷就是会办事。”
不过……
“咱们小谷都这么聪明了,还有去上镇学的必要吗?潘老童生能教他什么?还不如去跟关姑父学,或者让二叔教他。”
“就小谷的学问,都能去当镇学的先生。”
秦奶奶听得忙道:“不害臊,哪能说这样的大话,被人听了去,要说咱们小谷狂妄的。”
“可咱们小谷确实聪明啊。”秦小米就是认为:“小谷去镇学念书,属于浪费时间……二叔,你不这么认为吗?”
“确实有点浪费时间,但去镇学念个半年一年的,很有必要。”秦二叔说:“上学念书,能学到的学问可能不多,但能给他立下规矩。”
“小谷是很聪明,可他一直以来都是闲散的学习,这不行的,没有时间观念,还没有规矩、规划,所以得进学,学一下正统的念书之法。”
叩叩叩!
前铺大门被人敲响,小福宝的声音响起:“秦奶奶,小谷哥哥他们起来了吗?我来邀他们上学啦。”
“没看出来,这小子挺爱读书,这么早就来了。”秦小米感慨。
然而,并没有,就是年纪小,爱这种热闹,等过几天,他就不想去上学了。
吱呀,许大娘去开门,把小福宝、以及徐乔两家大人给迎进来。
小福宝穿得像个棉球,白胖的脸蛋,额间点了朱砂红,背着一个布袋书包,手上拎着一封学糕,可把秦奶奶给迷得不行。
“诶哟喂,咱们小福宝可真像个年画娃娃。”
秦小米笑,用毛笔,蘸了朱砂后,点在秦小麦额间,笑道:“咱们小麦也很年画娃娃。”
又把朱砂和毛笔给秦小谷:“拿着,让你二伯给你点朱砂去。”
位于新老两大街交界处的镇学大宅,传来一阵阵有节奏的鼓声。
巡逻的将士、乡武堂学员帮忙喊话:“二月二,镇学开学,有子弟进学的人家,速速起来准备上学咯!”
大魏有科举,而科举是农家子弟唯一能改换门楣的路,因此大魏人对进学很是重视。
所以,即使是这辈子不走科举路的将士们,也乐意提醒一声,免得孩子上学第一天就迟到。
没多久,整个镇子都似活了过来般,家家户户亮了灯,各个村道上,也出现了人影。
皆是各村来送孩子们进学的。
秦小米也起来了,拿着一盒化开的朱砂,手上还提着几朵红布花,带着恶趣味,看着秦小谷秦小麦,又问秦奶奶:“奶奶,咱们老家有没有小孩上学第一天要簪花的习俗?高中进士者都挂红簪花,琼林宴也是摘花戴的,咱们小谷小麦不得戴上一朵花,应个景?”
“秦小米,进学是大事,你不要作怪。”秦二叔说她。
秦小米给他一个眼神:“我有一句歹毒话,不知二叔想不想听?”
啊啊啊死丫头一定是要说他被褫夺功名的事儿!
确实够歹毒的。
“不听,劝你善良点,心坏嘴毒破财的。”
秦小米生气:“二叔你不讲武德,我都没说歹毒话,你却咒我了。”
啧,秦奶奶头疼,骂道:“行了,你俩别吵了,耽误我们小谷小麦上学……小谷小麦,赶紧来吃早食,等会儿就得上学了。辰时要拜文昌的,可不能误了吉时。”
“嗯嗯。”两小子应着,却没立刻去吃早饭,而是来到秦小米面前:“小米姐,你要点朱砂吗?那你给小麦点吧。”
秦小米:“你不点吗?大了?害羞?”
秦小谷:“我要二伯给我点……一人一个,公平,不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