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 > 50-60

50-6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太子殿下的小青梅有刺 背叛 大小姐永不认输 映儿 怀乐 辞宁 春厌 第一剑仙退休后 被白月光人鱼剜下心头血后 和御姐法医同居后我弯了

您现在阅读的是《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50-60

猪肉粉条肉包

路上遇到不少赶着牛车或骑自行车去镇上的人, 路人见到小汽车都好奇地观望,小地方出现一辆汽车可是稀奇事。

坐在副驾驶座的宋冬冬挺胸抬头,他不知道外面的人压根看不清他的脸。

宋秋生心情愉悦道:“今天运气好, 是赶集的日子。”

宋冬冬有点馋:“哥,我想吃肉包子。”

宋秋生没好气道:“出门前不是吃过早饭吗?怎么又饿了。”

宋冬冬低头抠手:“我就想吃。”

宋秋生把车开到大姐家里, 怕停在外面被人碰坏了。

大姐和毛蛋在村里, 家里只有大姐夫和大姐的婆婆。

大姐夫是烟厂职工, 看到小汽车很是眼热。

“这小汽车不便宜吧?”

宋秋生笑道:“这是我朋友的车, 确实不便宜,好几十万呢。”

老太太听得咋舌, 乖乖, 几十万啊!

“真了不得,秋生做生意能认识这么厉害的朋友,国强你跟着学学。”

孙国强无奈道:“人家秋生做生意的认识朋友, 我们厂里的人跟我一样都是职工, 哪能一样。”

宋时夏对弟弟使了个眼色,宋冬冬配合地变成不懂事的小孩嚷嚷着要出去逛街。

等人离开,孙国强叹气。

“妈, 你能不能别添乱, 秋生的朋友跟我有啥关系。”

老太太讪讪道:“我这不是关心你,你多个朋友多条路,让你找关系送礼你不去, 等最后裁下来的员工有你咋办!”

孙国强蹲在门槛闷声回道:“反正我不去给领导送礼,跟小人有啥区别?我的努力同事们有目共睹, 论勤快没人比得上我, 要是我被裁了就是他们有眼无珠。”

老太太恨铁不成钢:“我的儿哎,你脑子怎么一根筋呢, 咋就跟你早死的爹一样轴。人家都送礼你不送,到时候你的名额就算留着也被人顶了。”

老太太好说歹说孙国强就是闷声着坐在门口不动弹。

宋时夏建议直接去医院,小县城能买下灵芝的也就只有医院了。

“哥,姐夫今天怎么没上班?”

宋秋生昨天买东西听到一些消息,不知道真假。

“我昨天听人说烟厂要裁员。”

宋时夏一惊,原来这么早就开始了吗?

她假装不可置信:“不会吧,这不是铁饭碗吗,怎么还会裁员?”

宋秋生在沿海开放地区混过,对此倒是见惯不怪。

“外面还有人主动辞掉铁饭碗工作下海经商,没什么不可能。”

宋冬冬捧着姐夫给他买的猪肉粉条包子吃得满嘴流油,

“姐夫是不是要没工作了?”

宋时夏叮嘱弟弟:“这话你自己心里知道就行,别告诉爸妈知道吗?”

看情况姐夫的处境是有些尴尬,大姐回家一句都没提,想来是不想让大家担心。

“知道了姐,我嘴严实着呢。”

野生灵芝卖了四百五十块钱,按一朵五十块钱收购,这个价格符合心理预期就全卖了。

宋秋生出了医院开始肉痛,

“一百块啊!咱们昨天那顿鸡汤喝了一百块钱!”

宋时夏安慰他:“你别嚎了,起码尝到了灵芝的味道,四舍五入就当是买补品给自己补身体了。”

宋秋生还在肉痛:“我以为卖三四十顶天了,谁知道这么一朵能卖五十块钱!”

宋时夏直接摆烂:“鸡汤喝都喝了,现在后悔有什么用,总不能吐出来吧。”

“我真败家啊。”宋秋生捂着胸口。

接下来就是买小鸡,宋秋生揣着钱去养殖场。让父母养殖这事没跟他们商量,不先斩后奏肯定不同意。让他们把鸡鸭养着自家吃毫无负担,随心放养都能养得肥肥壮壮。一旦当成做生意就会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养,总是会担心养不好赔钱。

宋时夏带着季惟清和弟弟逛街,她并不准备在县城卖人参。那么大的野生人参估计在首都的医院都没几家能拿下。

宋冬冬突然走不动道。

宋时夏顺着视线看过去,百货商场。

“你看什么呢?”

宋冬冬急忙解释:“没,我就好奇里面卖的啥。”

宋时夏把手搭在他肩上,

“看上什么了,别以为我看不出来,我今天心情好,给你买了。”

宋冬冬脑袋摇成拨浪鼓:“真的没啥,我就多看了两眼。”

她直接拖着他手臂往商场走:“在我面前还想装,走吧。”

宋冬冬看的是一个小孩,小孩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脚上穿着一双运动鞋。他这个年龄正是喜欢运动的时候,运动鞋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对男孩子有莫大的吸引力。

“你穿多大的尺码?”

宋冬冬脸色涨红:“我不要新鞋,我脚上的还能穿呢,姐你别给我买。”

“一双运动鞋而已,快挑。”宋冬冬脚上的鞋都快开胶了,男孩子就是废鞋。

宋冬冬心里高兴,但是又很矛盾。姐姐没有工作,姐夫还在一边看着,要是姐夫不满意姐姐乱花钱怎么办。

“我忘了告诉你,之前我见义勇为拿了一笔奖金,你随便挑。”

宋冬冬对见义勇为产生了兴趣,宋时夏催促他先买鞋。

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回力球鞋,宋冬冬把鞋盒抱在怀里爱不释手,他脸色激动到连说话声音都抬高了。

“我们班只有一个人穿得起球鞋,是镇长的儿子。”

宋时夏没有接话:“你现在好好读书,以后能把球鞋当普通鞋穿。球鞋只是方便你运动不是让你跟同学攀比,明白吗?”

宋冬冬郑重点头:“我知道!我不跟别人攀比,我还想加入国足为国争光呢!”

宋时夏嘴角抽了抽,可别了吧。

“目标很远大,但是不建议。”国足是个很玄学的东西,这个时代的国足算一流但同样避免不了大起大落。好得时候能把周边地区打成筛子,坏得时候就是制造惨案,只有新世纪初是最巅峰的时候打进过世界杯。

宋冬冬感到不解:“为什么,我去踢足球不好吗?”

宋时夏编了个借口:“你可以把踢球当成业余爱好,大学有足球社能认识志趣相投的伙伴,你看看你这么瘦弱的身板能上场吗?”

宋冬冬听罢并不气馁:“我要是能壮实点就好了。”

“那就多吃饭、多运动,祝你早日能实现梦想。你知道毛蛋穿多大的鞋子吗?”

“我知道,他38的脚,比我小两码。”

宋时夏给亲弟弟买了鞋子,毛蛋还在家里总不能厚此薄彼。

一直跟在身后的季惟清让售货员帮忙拿了两双运动鞋。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50-60

宋时夏侧头看他:“你这是?”

“你弟弟和侄子一人两双方便替换。”

宋时夏劝他:“你不要给他买了,免得我爸妈唠叨。”他来的时候买了不少礼品,宋冬冬的夹克衫都花了一百多块钱。

季惟清自顾自付完钱:“没事,就说是我非要买。”

宋冬冬在身后听得内心狂喜,他有两双球鞋了!刘虎才只有一双球鞋!刚刚的肉包子也是姐夫给他买的,有姐夫真好啊!

他大声感谢:“谢谢姐夫!”

宋时夏简直没眼看。

宋秋生买了二十只小鸡和十只鸭子,养殖户给他装在纸箱子里。

他想把小鸡放车上:“路上开着窗户不然车里气味难闻。”

宋时夏犹豫道:“万一把人家车弄脏了怎么办?”

宋秋生沉吟了一会儿:“那让姐夫帮忙送回去吧,他正好接大姐一起回去。”

“可以。”

路过一家书摊,宋时夏停下脚步。

季惟清停下来等她:“怎么了?”

“这些旧书我能买回去吗?”

都是杂七杂八的闲书,宋时夏还看见了四大名著和某瓶梅,这种古老封皮的书被贱卖了多少有点可惜。

“买吧,家里的书架够放。”

宋时夏蹲下挑书:“你不怕我的书把你的书弄混了啊。”她其实想说弄脏了,但是在人家书摊上说书籍脏有点不尊重人。

季惟清帮她一起挑:“不会,我都记得位置。”

宋秋生和宋冬冬走了一大截才发现身后的人不见了。

“你姐呢?”

宋冬冬转了一圈:“那呢!”

宋秋生调侃道:“看她这样子说不准真要准备上学了,你可得努努力,别辜负你姐跟你姐夫给你买的新球鞋。”他都有点羡慕宋冬冬,年龄小就是好,家里人都宠着。

宋时夏哪本都想要,一听说十块钱全部带走就全买了。

宋冬冬看得目瞪口呆:“姐,你买这些书考大学啊?”高考应该不考四大名著吧。

“你想什么呢,我是觉得这些老书有收藏价值,被贱卖可惜了。”

宋秋生怼怼病发作:“啧啧,城里人就是不一样,花十块钱买这么多书垫桌子。”

宋时夏耸肩:“跟大老粗说不明白,我家季同志理解。”

宋冬冬抱着鞋盒倒戈:“哥,说明我姐是爱读书的人,知识不能用金钱衡量!”

宋秋生语重心长:“你已经被糖衣炮弹腐蚀了,宋冬冬同志。”

大姐夫有自行车,他自告奋勇把装小鸡的纸箱子绑在车后座。

“你们先走,我后头就来。”

汽车开出院子,老太太跟在他身边:“国强啊,你别跟妈倔了,秋生认识那么多厉害的朋友你让他带你做生意也行啊。”

孙国强自顾自推着自行车往外走。

“妈,我不可能背井离乡去打工。春夏和毛蛋都在家,我走了谁照顾你们娘仨。”

老太太拍着大腿:“哎呦喂,你干脆逼死我算了。”

宋冬冬在车上就换上了新球鞋,从村口下车后恨不得把脚踢到天上。

村口闲聊的几个妇女看到他笑着招呼,

“冬冬买新鞋了啊?”

宋冬冬昂首挺胸:“我姐给我买的!”

有人说道:“这是球鞋,可不便宜。”

“多少钱?”

“好像要十块钱吧,我家孩子成天嚷嚷要球鞋,也不想想他老子一个月能挣多少,哪有闲钱买。”

“这么贵啊!这鞋咋就值十块钱?”

“谁知道呢,冬冬你鞋子好穿不?借我家狗娃穿两天啊。”

宋冬冬瞬间像是瘪了气的气球:“一点都不好穿,我回家了。”

“你看这孩子,问他借两天还撒谎。”

“得了吧,鞋子哪能借来借去,宋家小闺女嫁给城里人以后真阔气啊。”

两斤红糖

姐夫后脚骑自行车载着小鸡过来。

兄妹俩的计划不出意外果然得到了父母的不赞同。好在小鸡不多, 宋时夏和哥哥一人劝了几句又把大姐拉到同一阵营,父母不得不同意帮忙把这几十只鸡鸭养起来。

没错,是帮忙。

父母一致认为开养殖场这个事儿太遥远不如把鸡养着给兄妹三人留着, 等喂大了给她们送过去。

宋时夏和哥哥随口应付,反正到时候等鸡养大卖了钱再把钱给他们。

买小鸡剩了不少钱, 宋秋生找机会把钱拿给父母, 掌管财政大权的母亲不肯要。

“你妹妹没工作, 这是她的钱。让她留着当私房钱攒着吧, 今天赶集给冬冬买了球鞋又是一笔大开销。”

宋秋生劝说道:“这是她让我拿来给你们尽孝心。她知道你们肯定不要才交给我。你们放宽心,她的日子潇洒着呢, 更何况还有一颗人参没卖, 再不济她有我帮衬。”

他好说歹说父母才把这笔钱收下。

宋春夏听完屋里的对话从堂屋出来,忍不住长叹。弟弟在外面做生意,妹妹运气好在山上捡灵芝卖钱给家里, 只有自己嫁出去后还要让娘家操心。毛蛋今天沾了光, 一次得到两双新球鞋,是她半个月的工资啊,

宋时夏带着季惟清从二伯爷家做客回来心情很不错, 解决了之前的烂摊子, 同时也是为了避开哥哥替她给父母钱。

身为大队长的二伯爷当初被原身哄骗着盖了通行证,她离家出走把全大队吓得不轻,二伯爷更是愧疚得不行, 可以说原身从大队跑出去间接连累了不少人。

宋时夏刚刚就是和季惟清带上一条烟和好酒以及两斤红糖去二伯爷家上门赔礼道歉。

虽说这烂摊子肯定早就被父母解决了,但是她既然接替了原身的身份肯定要亲自去一趟二伯爷家道歉。不论人家心里怎么想, 起码这事儿得做体面。

见到大姐愁云满面的样子, 宋时夏让季惟清先自己进屋。

宋时夏主动招呼:“大姐,咱们去河边走走吧。”

宋春夏解开围裙:“走吧, 好久都没跟你一块说会儿话了。”

在农村几乎上面有姐姐的孩子们都是把大姐当母亲,大人们忙起来的时候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长姐如母。宋时夏亲近大姐,宋冬冬亲近她。

原身跟大姐之间比较大的矛盾大概就是大姐嫁人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原身觉得自己不再被姐姐偏爱,甚至还跟姐姐家的儿子毛蛋争风吃醋。

姐妹俩走在河边。

宋春夏语气淡然:“其实我有时候真羡慕你,羡慕你的勇气和任性,羡慕你胆子大,婚姻大事能自己做主。”

宋时夏轻抿着唇,问她:“大姐不满意姐夫吗?”

宋春夏深吸一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50-60

口气。

“没,我只是觉得自己在婚姻大事上没有主见。大家都说他老实能干,嫁给他能得到一份好工作,我觉得日子能过好就嫁了。”

宋春夏和宋秋生姐弟俩只念过小学,后来母亲又生了妹妹她就没再念了。

她会认字写字、会算数,尤其算盘打得特别好顺理成章接替婆婆在供销社的岗位,连续几年都是供销社最佳员工。

宋时夏失笑道:“大姐,你把我想得太好了,我嫁给他是图他脸好看,工作体面,我没你想得那么有觉悟。”这本来就是原身最真实的想法,甚至还比这更夸张。

宋春夏愕然,随即扬着唇角整个人轻松了不少。

“你昨天装得人模人样差点把我都给骗过去了,我还寻思我这妹子咋就嫁人后一夜之间成熟了不少,真有点不习惯。”

宋时夏笑吟吟:“我还是我,我要是不在家里装得成熟一点,爸妈就要担心我婚后不会过日子了。”

“这才像你,狡猾的跟个狐狸似的。你在家又懒又馋不爱做家务,婆家不比家里,平时勤快点。嫁那么远人生地不熟,要是夫妻间吵起来想闹脾气都没地方去。”

宋时夏眉开眼笑:“我哥在城里啊,我可以投奔他。等他把生意做起来,到时候让他在首都买套大房子,以后你们闲着还能过来小住一阵。”

宋春夏无奈摇头:“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不上班啊?你姐夫估计要下岗了,据说镇上的供销社也要撤一个,到时候镇上就只有一个供销社了,也不知道是哪家这么倒霉。”

宋时夏疑惑:“为什么要撤掉供销社?”

宋春夏一拍脑门:“不是撤销,是要跟县城合并供销社,多出来的就是倒霉蛋。我这些年的表现领导都看在眼里,我是老员工肯定能留下来,你姐夫的工作有点悬。”

宋时夏故作无知:“咱们这小县城怎么就轮到裁员了。”

“太多了呗,据说是要大力发展市里的烟厂,所以咱们镇上这个要迁过去,只留一批生产最积极的员工。”

“我姐夫看着不像是偷懒耍滑的呀。”

宋春夏话语间满是无奈,

“他确实不是那种人,但他性子太拧巴一根筋。人家都给领导送礼留名额,他不送。我跟我婆婆怎么劝都没用,就这样吧,实在不行让他跟秋生做生意去。”

宋时夏提醒姐姐:“我姐夫要是出门做生意你就要在家照顾孩子伺候婆婆,白天还要上班得多累啊。”

宋春夏没好气道:“你倒是懂得多,我婆婆人还算好,幸好我给他家生了个儿子结婚这些年没为难过我,还帮我带孩子。”

虽说重男轻女的观念要不得,但在乡下生儿子确实能避免很大一部分婆媳矛盾。

宋时夏眼眸微转:“我有个主意,咱们县城还有几个工厂?”

大姐夫家在镇上,同时也在县城边缘,距离城区骑自行车大概需要20分钟。

宋春夏脑海中回想着:“目前烟厂不知道是全部搬走还是留下来。城区有个市区的机械厂下属零件厂,还有氮肥厂和肉联厂以及酒厂跟醋厂。”

宋时夏惊讶:“工厂挺多,咱们县城也有不少有钱人吧?”

“这我不清楚,多有钱才算有钱人?我只认识职工家庭的同事和朋友。”

“我看到二中那边有好几个厂子,没看错吧?”

宋春夏点头:“是,我跟你说的几个厂子都在那一片。”

既然这样,可操作的空间就挺大了。

宋时夏沉吟道:“其实现在的政策支持下岗再就业,姐你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这是在首都耳濡目染听到的消息,你听我说完。”

“姐夫不愿意送礼这个不算大问题,我觉得他的铁饭碗不一定会丢,毕竟勤劳的员工哪个领导不喜欢?你的工作说实话有点悬,可替代性太大了。你就拿我来说,你在家给我培训一周我也能上岗。”

宋春夏被妹妹的分析顿时有点焦虑。

“那我去给领导送礼?可这种事情怎么好意思去呢!”

“姐,铁饭碗终究会变成过去式,除非你能干一辈子,或者说你确定咱们镇上的供销社以后不会撤销?但是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日后城区扩建肯定会把供销社挪到县城去,到时候你们就成了剩下的替补,运气好说不定就去了县城,运气差就成了淘汰品。”

宋春夏满脸迫切:“我该怎么办?”

“大姐你的优势在于做事特别麻利,手脚勤快而且能说会道又会算数,你都有这个本事了为什么不自己做点生意!”

宋春夏急得跺脚:“怎么又扯到这上面来了,我一个女人能做什么生意?”

“姐你听我慢慢说,我都给你提出来建议就说明一定有办法。你跟我姐夫不要因为失业的事情焦虑,说不定离开了舒适区后面才是你们发家致富的好机。即便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孩子想想啊。”

“你看你们养个儿子以后他要结婚,结婚要房子跟彩礼对吧?就你跟我姐夫现在的工资攒上十来年,说不定到时候物价上涨到钱不值钱了。”

宋春夏有点怀疑:“这不一定吧?钱怎么能不值钱呢?”

“这件事回头说,你不信问我二哥,他在沿海城市待过对这个更清楚。”

“咱们先说你的事,关于做生意我脑子里有得是办法,看你跟我姐夫的意思。明天我们就要走了,你跟我姐夫考虑一下。”

宋春夏听得惊心动魄,主要是她想不到自己会面临裁员。

可是妹妹的分析确实有几分道理。她的岗位谁都能代替,丈夫的工作反而需要干活积极的职工,说不定到时候还真是自己被裁。

宋时夏跟姐姐在河边聊了些女生之间的话题,不可避免被问到了催生。

“这事还早呢,不出意外我年后可能要回学校上课,起码得等我把学上出来吧。”

宋春夏不赞同道:“上学和生孩子又不冲突,你按着时间放寒暑假生了不就行了,拖那么久你婆婆该有意见了。”

宋时夏被她这话逗的哭笑不得:“你是我亲姐,我肚子上是有开关吗?想怀就怀想生就生啊!”

宋春夏拍她手臂:“你这妹子非要我把话说明白是不?我直说今天你得害臊呢,咱们俩心知肚明就是那个意思。”

宋时夏摇头拒绝:“我婆婆没催过我,她可喜欢我了,每次来我家不是带一大堆鸡鸭鱼肉就是给我做新裙子,生怕我饿着可着没新衣服穿。生孩子等我大学毕业再说吧,二十五六岁再生孩子也不晚啊。”

宋春夏点她脑袋:“我25岁的时候毛蛋都五岁了,你可抓紧点吧!你婆婆人还怪好,她为啥对你这么好?”

“我也不知道,可能觉得我家季同志经常出差顾不上我跟孩子所以想弥补我吧。”

宋春夏笑容凝固。

“你不说我都忘了妹夫还有俩儿子,你这后妈唉…”

宋时夏没有隐瞒姐姐。

“孩子不是他亲儿子,但我会把他们当亲儿子照顾,姐你就不要担心了。”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50-60

没想到峰回路转,宋春夏急忙追问,

“啥意思?”

宋时夏粗略讲了大概:“他们的父亲很伟大,我跟季同志会把他们当亲儿子教育。我公公婆婆家里还有一个比冬冬大两岁的小女儿上高中,让两位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带两个孙子别把身子骨折腾垮了。”

宋春夏惋惜不已:“真是造化弄人,伟大的英雄怎么就牺牲了呢!等你回去后我再跟爸妈解释一遍,让他们以后见到你家俩小孩当成亲外孙对待。人家是光荣的烈士后代,你好好教育他们。”

宋时夏叮嘱姐姐:“这件事咱们家里人知道就行,别人的看法我不在意,你们不要到处跟人讲,就当是季同志的亲儿子。”

麻辣烫

宋春夏带着心事, 连带着做饭的时候盐都变得不要钱。

下午姐姐一家要离开的时候,宋春夏找到了妹妹。

“你姐夫答应了,想听听你的意思。你说的有道理, 我跟他得提前做好准备,不论之后我俩谁下岗都不至于慌了阵脚。”

宋时夏感到无比欣慰, 只要姐姐夫妻俩能听劝, 以后比别人少走几十年弯路。

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清单交给姐姐。

“你们离城近, 明天一早去药材店或者中医院把这些东西全部采购回来。”

宋春夏认得简单的字, 上面好像都是些药材名字。

“怎么全都是药材?难道你让我俩去给人看病啊?”

宋时夏耐心解释:“这些药材也能当成做菜的调料。反正是我的独门秘方,你要是担心浪费钱就少买一点, 称上几两就行。”

宋春夏心想几两药材放到食物里那能好吃吗?不过看着妹妹信誓旦旦的模样, 她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

宋时夏又补充道:“明天随便买点菜不用买太多,什么菜都可以,准备好配菜等着我来亲自教你们。”

宋春夏听明白了:“我这手艺真的能给人做饭吗?”

宋时夏知道姐姐是误会了。

“姐, 不是让你俩去饭店当大厨, 是自己摆个小吃摊。你别小看路边摊,人家平平无奇的小摊子一天能挣不少钱呢。”

“啧,我懂了, 我明儿一早就把你要的东西准备齐全。”

大姐一家离开, 宋母找到了宋时夏。

“你姐姐家里是不是发生啥事了?”

宋时夏故意装作听不懂:“没有啊,妈你咋看出来的?”

宋母忧心忡忡:“你别跟我贫,你姐那么精打细算的一个人, 今天做饭放盐跟不要钱似的肯定有心事。”

她想了想:“我姐嫌工资低问我有没有办法找个副业赚钱,我在帮她出主意呢。”

宋母果真信了:“你说她这工作一个月能有55块钱, 咋就不够花了呢?”

“妈, 我姐在镇上干啥都得要钱呀。而且别的不说,毛蛋要上初中, 再过几年就要娶媳妇儿了,我姐跟姐夫不得努努力给毛蛋存点老婆本啊。”

“那不是还有你姐夫,他跟你姐工资加起来一个月得有120块钱呢。”

“反正现在政策允许个体经营,你就让她试试呗。”要是坦白姐姐和姐夫有下岗危机父母怕是要睡不着觉,等姐姐一家渡过难关再让她亲自跟父母解释。

宋时夏拿着水壶给卧室花盆里的人参浇了些灵泉水。由于怕人参品相放坏,她重新挖土把人参栽到花盆里,没想到看起来似乎还能继续生长没有枯萎的意思。

她揪了两根人参须种在空间的地里,要是长出来人参再种上几年就能当传家宝了。

中秋节只有一天假期,不过季惟清周五和周一没课,所以加上周六日有四天假期。

第二天一早,到了分别的时候。

宋冬冬嘴撅的老高,眼睛通红地跟在姐姐身后,一米七的人硬是比她矮了一头。

宋时夏摸摸他的脑袋,言笑晏晏安慰他,

“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哭鼻子啊?”

“我不管,你过年一定要回来看我,你不能去了城里就把弟弟排在后面。”

宋时夏抿着嘴笑:“那我每个月给你写信好不好?但是要查探你的学习成果,你得把考试分数给我寄来,这决定了我过年回来你的礼物跟红包大不大。”

离别的煽情气氛就被这么硬生生扯到了学习上,宋冬冬张着嘴随即昂首挺胸。

“看不起谁呢,等着给我发大红包!”

他一抬头挺胸就比姐姐高半个脑袋。

宋时夏笑着道:“我等着。平时不要弯腰驼背,你看哪个踢足球的人是驼背?”

宋冬冬嘴硬反驳,说自己只是偶尔。

宋父一直沉默着,他昨晚跟季惟清在院子里聊了很久,大家都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晚上睡觉不论宋时夏怎么问都撬不开季惟清的嘴,他只说她父母很宠爱她。

宋母往车上塞了腊肉又想塞活鸡,宋秋生好说歹说才让她放弃。

最后她妥协:“我继续养着,等你们过年回来再杀。”

宋时夏突然冒出来。

“不用,冬冬上学正是用脑子的时候,老母鸡留着炖汤给他补补。”

宋父突然接话:“考不上高中就去城里打工,一天天不好好念书成天就知道玩。”

宋冬冬委屈巴巴,他哪有成天玩。

宋时夏转头告诫他:“你听明白了?要是明年考不上高中就得去打工。”

宋冬冬猛猛点头:“我一定好好学习,姐你放心。”

临上车前,宋冬冬趁着姐夫已经坐在车上拉着姐姐的衣角压低声音,

“姐,我不知道你为啥变化这么大,但是我更喜欢现在的你。你就该多笑笑,别成天总垮着脸瞪人。你要是在城里受了委屈就回来家里住,等我挣钱了让你享福。”

宋时夏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可能是结婚后人就会变得成熟稳重,毕竟从孩子变成了大家长。”即便壳子外面的人一模一样,敏锐的小孩总会察觉到变化。不过宋冬冬以为是她实现了当城里人的愿望才脾气变好,变得温柔爱笑。

汽车离开村里,在村里留下了不少讨论的话题。

大队倒没人说闲话,当初帮忙找过原身的人都被宋家两口子亲自上门道过谢,拿了人家的赔礼不好在背后说闲话。

但别的大队总有几个长舌妇每天坐在村口唠闲话,聊着聊着就扯到了同一个村两个年轻小姑娘嫁给二婚男人。

“要我说还是小夏嫁得这个男人看着更靠谱像文化人。”

“得了吧,你是看上人家开小汽车,哪是人靠谱,你又没跟人说过话。”

“去去,小汽车是宋秋生借来的车,跟人家没关系。”

“再没关系人家会开小汽车就证明有车,没车的人怎么会开小汽车?”

“你俩吵什么?说不定是司机呢。”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50-60

有人压低声音:“还真不是司机,我去她们大队打听过,说是大学老师。”

“那不是跟陈娇嫁的对象一样?你说这些大学老师怎么都喜欢二婚娶年轻姑娘?”

“霍家老太太说了,大学老师每月工资一百多呢,我要是年轻小姑娘也愿意嫁。”

“这么多啊!难怪呢。你们说宋秋生打工一毛钱没赚到又出去做生意,难不成宋家这回要飞黄腾达了?”

“没准有戏,这次他一个人打拼没有人拖后腿,都赖你们大队姓黄的母子俩把我们其他几个大队的年轻人害惨了。”

当初被宋秋生的竞争对手收买的同村人就是他,他大赚一笔后接了亲妈去享福。正是因为他的孝心才被宋秋生等人发现不对劲。对方会拍马屁一直跟在大老板身边当小弟,创业失败回村的年轻人恨透他了。

这场闲话随着大队长家的婆娘出面被制止,传到宋时夏耳中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宋春夏大清早就喊上丈夫一起去中医院去买药,她在家里提到妹妹今天要路过,老太太就提着篮子去买菜了。

老太太眼里宋秋生和宋时夏都有出息,宋冬冬虽说还看不出来但打小就脑子灵光,这一家兄弟姐妹说不定以后真的能飞黄腾达。

她不求太多,到时候能拉扯毛蛋跟他爹一把别让父子俩混得太差拖后腿。

来到姐姐家,宋时夏没有多余的闲话直奔厨房。

“姐,你跟姐夫都来,俩人一起学。”

时间有限,吃了这顿就得马不停蹄继续开车赶路了。

宋时夏把配料全部调在一起。

“我一共教你们做两种,配料比例一定要牢记,死死记在心里最好不要写出来。”

老太太站在厨房门口。

“小夏啊,我能听不?我这不成器的儿子做饭手艺不如我。”

宋时夏点头:“大娘,那你就进来一起看着吧。”

她挑着药材配料:“眼下入秋了,这个麻辣烫正适合秋冬天,还有我特制的卤水,一年四季都能卤菜,保证你们尝过就知道。”

老太太没听过麻辣烫,但知道卤水,得知是自己会做的东西心里有了底。

宋时夏动作很快,一边做一边教导,把配料调料精细到克重。

“最开始你们把握不好味道就弄杆小秤自己称,后续按照顾客的口味调整,到时候就是你们自己的独门秘诀了。”

宋春夏跟老太太如临大敌,牢牢记着每个步骤,孙国强下厨不是强项,连忙拿着本子记录数据。

他解释道:“等我们多做几次熟练了就把这张纸烧了。”

宋时夏没反对。

一锅卤水煮沸,旁边灶台的麻辣烫锅底也飘出了香味。

宋时夏没在家做过麻辣烫,主要是嫌备菜麻烦。

老太太嗅着鼻子:“我滴乖乖,这味道把人香迷糊了。”

不只是厨房里的人不断分泌着口水,客厅里坐着的宋秋生也不好受。

他跟妹夫的话题从国际形势变成了讨论厨房在做什么菜。

“这肯定又是我妹弄出来的好吃的,闻着像火锅。”

“你真有福气能天天吃她做的饭,我妹随手炒碗蛋炒饭都比我做得好吃,她以前在家做饭都没这么好吃。”

宋秋生离家几年回来对妹妹的厨艺感到陌生又惊喜。以前妹妹在家经常做饭,但顶多就是不难吃中等水平,偶尔发挥好,没想到她在家做饭把厨艺练出来了。

季惟清回想到领证那天自己吃过的一碗鸡蛋面,那是他吃过最美味的一顿晚餐。

麻辣烫锅底煮出来,剩下的步骤需要夫妻俩亲自上手操作。

“下菜你们熟悉吧?先下不容易煮熟的荤菜慢慢煮,素菜留在后面烫过就能吃。”

宋时夏又讲了不少技巧,比如给所有菜串上签子,虽说买签子需要投入成本,但节省顾客的时间还能方便计算价格。

宋春夏惊喜道:“我觉得有签子不错,听着就很方便。”

因为今天是家里自己人吃这一顿,宋时夏就没有让姐姐准备竹签。

老太太本想省钱,可宋时夏提到她在家可以串签子,等夫妻俩下班后去摆摊试试。反正先当成下班后兼职,要是反馈不错就能考虑是否下岗做个体户了。

夫妻二人听完妹妹的指导规划,忐忑不安的心总算有了着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词条打造火影 他好辣 三个反派崽崽的炮灰爸 没钱你修什么仙 LIKE 恐同Beta今天也在被迫贴贴 单向匹配 满门抄斩二十一次 背叛老好人正道夫君后 渣攻试图洗白[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