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2 / 2)
按照萧钰的布局,幽州城遭遇了无休无止的进攻。
尽管霍烬与周小六已经尽力在调用将士时,给他们一些休养的时间,但面对敌军不知疲惫前赴后继的猛攻,幽州城的将士们还是因过于劳累而疲于应对。
敌军潮水般涌来,耗费的箭矢也成倍上涨。虽然后续清扫战场能回收一部分,可消耗还是无法避免,工匠再怎么不眠不休的造箭,量也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就在两军交战进入白热化,彼此胶着的时候。
大瑜朝南边最繁华的南江府,因连着下了一月的雨,雨势过大,前所未有。雨水灌入江河,溢满出来,堤坝也无力阻拦,直接冲破堤坝,整个南江府都被淹没。
洛安城的王仲淮得到灾情消息,第一时间想告知萧锦年。这才发现,皇帝失去音讯有一段时间,派出去的人也没有回来禀报看见帝王车驾。
出事了。
月夜之下,洛安城左相府,刘相府的大门被敲响,不一会两家都出了一辆挂着灯笼的马车,急速朝着王相府驶去。
王仲淮连夜扣开两位副相的大门,将之前收到的霍烬递的天守关战事的消息,还有南江府被淹没的事与二人说了。
两位副相听完,眉心都紧拧着。
左思知面色凝重,“要变天了,王相,刘相,你我三人可千万要顶住啊。”
刘衡元垂着眼眸,心中也七上八下。不过好歹官场沉浮多年,什么事没见过,也很快镇定下来。
他抬头看了一眼二人,“陛下和南江府都要派人去,二位想要派谁去哪边?”
闻言,王仲淮面无表情的看了刘衡元一眼,语气有些冷硬,“刘相想派谁去?”
共事多年,刘衡元张嘴王仲淮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去陛下那是危险但功绩大,去南江府是危险劳累功绩不大。
果然下一瞬就听刘衡元不客气道:“贺禹山贺将军为人沉稳,去寻陛下是不二人选。至于去南江府的,就请二位定夺。”
贺禹山是刘衡元的妹夫,派人去南江府受罪不讨好得罪人的委派就全权交给王仲淮和左思知定夺。
刘衡元话音刚落,王仲淮就没忍住骂道:“无耻之尤!”
第84章
如今时局不稳,恐要出事。刘衡元还是一心惦记着要给家族的人拉好处。
那贺禹山也五十多岁的人,军职都是承袭,本身是个脑满肠肥,好吃懒做的,一年到头都不见去一次军营。
让这样的人去寻陛下,这不是闹了吗?
刘衡元有脸说出来,王仲淮和左思知都没脸听。
只是左思知反应没王仲淮快,慢了他一步。等他反应过来后,跟着王仲淮骂了一句,“无耻之尤!”
刘衡元为官多年,挨的骂可不少。有人在背地里咒骂,也有不少文人写文章指桑骂槐的骂,还有人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指着他鼻子吗。
只要最后结果是他想要的,想怎么骂怎么骂。反正被人骂几句,不疼不痒的。
“二位,如今事态紧急,去南江府的人选还是早做定夺的好。”刘衡元笑面虎一般的提议,他不管谁去南江府,反正去陛下跟前的,一定得是贺禹山。
王仲淮和左思知对刘衡元的小算盘心知肚明,可二人却不得不按着刘衡元的想法去做。
他们若是反对,刘衡元定会百般阻挠,为贺禹山铺路。眼下,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刘衡元周旋。
王,左二人想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事情,只能顺着刘衡元。只是二人也不是真的只能让刘衡元拿捏,王仲淮道:“贺禹山可以作为副将,主将由负责管理城郊军营的方自山方将军担任。”
方自山是霍烬的手下,刘衡元当然也知道王仲淮和左思知的意思,为了制衡。
既然他们二人退让,他也不好再蹬鼻子上脸,反正这功劳能有他刘家一份就行了。贪多嚼不烂,刘衡元见好就收,同意了。
去寻皇帝的人好定,但是派往南江府救灾的就难定了。
南江府如今灾情严重程度,百年难遇。且暴雨洪水还在持续,当真是有命去没命回。
王仲淮和左思知也难做抉择,朝中能用的人少之又少,各个身后关系网都错综复杂沾亲带故,谁都能找到人来向他二人求情,希望不要派他们去南江府。
死亡面前退缩害怕,人之常情。
王仲淮和左思知能理解,可总要有人去才行。
就在二人决定强制派人领军前往,兵部一末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80-90
流小官去了王相公府上求见。
按照以往的规矩,兵部里的一个小小管事,哪怕是递了帖子去相府,相府也不会回应。这次不一样,对方说愿意领兵前往南江府抗洪救灾,门房听到对方的求见理由,连忙往上汇报,没一会管家就将这消息报给了王仲淮。
而此人正是新科榜眼,方柳羽。
对于新科前三甲,王仲淮的印象很深。除了他们的出身都不是当权的世家大族外,也有他们全部都没有去翰林院,而是直接在各部任职。不仅如此,状元郎顾展方任职洛安城县令,就搞出了个盐商屯粮的计划。探花郎在工部带着人神神秘秘的一通折腾后,直接跟着陛下一起出行。
只有榜眼方柳羽默默无闻,带着人在军营里学些什么急救和灾后搜寻的知识,听着似乎很有用,但也没有人多在意。
就连王仲淮都忘了方柳羽的存在。
直到听到管家提起,他才猛然想起,方柳羽带着人学的那些,正适合去南江府抗洪救灾。
由于无人愿意去南江府,而方柳羽又毛遂自荐,于是王仲淮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方柳羽行驶最大的权利。他的官职没有变,但是有了调用将士的权利,手底下能带一千兵马。
这一千兵马,方柳羽挑选的都是学了急救和灾后搜寻的。
急救所用的物品都是早就备好存在仓库里的,方柳羽不得不感慨陛下的未雨绸缪。这些都是陛下之前让他先备好,量足的很,定能多挽救不少人的性命。
而南江府作为富饶的鱼米之乡,它被淹了个彻底,吃的喝的都没有,需要朝廷发粮食赈灾。
可朝廷国库空虚已久,都是靠着南江府这些富饶之地的赋税硬撑。现在南江府的赋税不仅没有了,还要朝廷想办法给粮。
朝廷哪里能弄出什么粮食?
王仲淮和左思知本来也是一筹莫展,他二人想着只能先起头捐赠。总归要先让南江府挺过最难的阶段不是。
在方柳羽出现求见后,王仲淮又想到了顾展方。
对啊!朝廷没粮,顾展方有啊!
王仲淮亲自去了洛安县衙去找顾展方,还没等他开口,顾展方就先递给他一张单子。
上面写着赈灾货物的数量,不仅有粮食还有草药。
看到单子上的数量,压在王仲淮心头的大山骤然轻了许多,他听顾展方道:“这些本就是陛下让下官囤积,之所以没有在听闻南江府灾情第一时间就找王相公说明,一是清点要些时间,二是陛下也不想太多人知道有这些东西的存在。
王相公今日不来,下官也准备私下寻王相公说明。”
王仲淮能明白为什么萧锦年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他囤积了不少的东西可以用于赈灾。朝廷中尸位素餐者不在少数,若是叫他们知晓了,今后怕是连脑子都不愿意转,只知道吃现成的。
更重要的是,会有不少人想办法,将这些东西吞掉。
说句难听的话,若是广儿告知,以陛下如今的能力,这些东西陛下是护不住的。
王仲淮明白了顾展方的意思,也想了个法子,替萧锦年打掩护。
他还是和左思知捐赠了银钱钱粮,其他官员不好意思一点不掏,多多少少也给了点。这些银钱王仲淮表面上是拿去别的地方买粮运往南江府,实际是全都给了顾展方。
这些钱顾展方要用来与盐商交易也好,囤货也罢。反正他也问不着,顾展方会自己和陛下说明用去做了什么。
……
三日后,方柳羽带着一千兵马一路疾行终于抵达南江府。
此时的南江府依旧下着绵绵细雨,天空乌云沉沉,灰暗一片。地面稍微深一点的地方,都被水灌成了水坑,没有一处干燥能落脚,满地的泥泞。
郊外地势平坦,地界空旷。积赞的脏水不仅没有办法流走,还会有不少东西,从高处一路漂浮过来。
方柳羽骑在马上,水位快要淹到马肚子。
“有人!”
后面的一个将士发现不远处有人趴在浮木上一路飘来,他立即翻身下马,却不想下马的位置有个暗坑,水直接就淹没到他的胸口。
好在是没有更深,不然他得呛水。
其他将士想要下马,被他阻止,“我离得最近,我去就行。这下面到处都是暗坑,大家留着些体力进城时多救些人。”
说罢他便朝着前面缓慢移动,因怕前面还有暗坑,将士每走一步都会小心试探,确认是实地才敢往前迈。
好不容易走到那趴在浮木上的人身边,他心中升起一股高兴的情绪。这人应该是晕了过去,他们这么大的声音都一动不动,还好发现的及时,不然就是一条人命。
正以为自己会救一个人,将士双手搭在对方肩膀,刚想将人扶起来,就看见对方的脸早就被泡的腐烂发胀,眼窝和脖子的腐肉处还能看见蛆虫蠕动。
“呕——”
将士第一时间松手,浮尸摔入水中,他直面骇人的场景,直接呕了出来。
一直关注着这边动静的将士,也都看到了那浮尸的模样,再看到将士身边飘着的呕吐物,纷纷移开目光,捂住嘴巴干呕着。
方柳羽将一切看在眼中,他忧心忡忡的看向城门的方向,里面还不知道是怎样的惨剧。
在教将士们的时候,他也了解了许多灾害会出现的情况有哪些。但心里知道是一回事,亲眼所见又是一回事。纸上的东西,写的再真实,也终究隔着一层虚无。是触摸不到,感受不到的。
不像此刻,方柳羽自己就在洪灾现场。他能感受到空气中湿漉漉的沉闷感,鼻息间萦绕不散的腐臭味,还有目之所及,不止一具的浮尸。
在将士发现那具浮尸后,郊外的浮尸似乎突然间就多了起来。
其实并不是浮尸多了,而是将士们在下意识的寻找着浮尸。
从郊外到府城的城门这段路不长,将士们却走的十分艰难。
他们来的时候就知道会面临什么,但他们也和方柳羽一样,对此没有一个十分具体的认识。
在经历过浮尸的冲击后,他们明白了,他们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还有心神上的。
直面浮尸冲击的将士年纪并不大,这一路走来,他都脸色煞白,唇无血色,双目无神。脑海中的画面怎么也挥散不去,一直印在他眼前一般,搅的他心神崩溃。
其他人对此也无法宽慰,只能让这小将士自己消化。
府城墙上的守城军看到方柳羽的队伍旗帜,知道是朝廷派了人来救灾,急忙命人打开城门。
他们可真是等好久了,终于有人来帮他们了!
在方柳羽到后的当天下午,赈灾粮和草药也抵达了南江府城。
萧锦年囤货并没有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处,而是各地都有囤放的地点。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容易出事,四散了放,运往哪里就近选择仓库点货就行。
这些囤放货物的仓库,绝大部分都是从商人或者就是参加此次活动的盐商那租用的。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80-90
也不怕这些商人和盐商出什么幺蛾子,不说他们不敢与皇权斗,就算是敢,也有霍烬的人手在各地看守。萧锦年手底下没有多少能用的人,但霍烬有啊。
霍家百年世家,树大根深,最不缺的就是人手。
第85章
这次方柳雨带的“灾后急救包”里面也有草药,全是配好的,用油纸一包一包包好。主要治疗的就是伤寒感冒,腹痛腹泻。一包药煎出来够十个人喝。
有了这些配好的草药包,直接解了南江府大夫不够,药草不够的燃眉之急。
主要把草药包发给以村为单位的负责人,别说不会医术就算是不识字也没事。草药包上涂了红印的就是治疗伤寒感冒,什么也没有的就是腹痛腹泻。
方柳雨带着的队伍搜救在水中的人,多的话都是一起走,排成“人”字形向前,后者扶住前者的腰,重心往前放的行走。
还叫南江府的人在水中行走时,若是水在流动,千万不要几人横着走,无法“人”字的话,也要竖着走才可。
不然很容易就会被冲走,只要一人摔倒,身边的人也会被带着摔下。
南江府很快采纳了建议,果然搜救的时候摔倒再被冲走的概率下降了许多。
除此之外,方柳雨严格要求不准百姓吃水中死了的鸡鸭鱼肉。这些肉看着似乎没什么,可只要吃了,就会腹痛难忍,严重的还会死亡。
同时还不准喝生水,入口的水必须煮熟。
一人管不住,其他人就都会效仿。腹泻的人多了,就会产生疫病。方柳雨在他能力范围内管的比较严格,也引起不少怨言。
不过好在赈灾的粮食来了,他们哪怕没肉吃也吃不饱,但是好歹也没饿死。终会也是怕这些当兵的,还是老实听话点好。
一来二去的,也就没人闹,城里还是比较安稳。
只是乡下就难管了。
在乡下村民的眼中,那些可都是好肉啊!他们一年到头能吃几次肉?眼看着肉在眼前溜走了,心里都疼得慌。
再说脏东西吃了不就是会拉个肚子,怎么可能还能吃死人呢?谁家掉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吃,还能被吃死的?
要说还是那皇城来的大将军金贵,他们泥腿子身体可抗造的很,哪里就能吃出问题?
许多人都不信这个邪,非得要吃。但心里也还是有点怕,好歹都弄熟了才吃。
前面确实没什么事,大家都是拉肚子。比起有肉吃,拉肚子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后面情况就不对了。
拉肚子根本停不下来,随后就是发热,身体虚汗,不能动,脱水。
接着,出现了死亡。
那是个孩子,年岁不大,六七岁的样子。和父母吃了飘过来的一只鸡后,就开始拉肚子。他的父母也拉了肚子,但两天后就好了。
以为孩子也会没事,在孩子拉了四天后,也只以为孩子小,身体受不住,所以拉的时间要比他们长一点。
直到五天的凌晨,孩子出现发热的情况,在第六天去世了。
这只是第一例。
陆陆续续又有人以相同的情况去世,方柳雨接到消息后,连忙带了一队人马,各个配着刀,面部用布蒙住只露出眼睛,手上也戴着专门做的黑色手套,快速赶往这些去世者的家中。
他必须要第一时间处理尸体,不然很可能会扩散疫病。
他无法赌这个万一。
因为没有地方埋葬,这些人的尸身全都被停放在各自村子里地势高点的地方。等着水退下去后,统一掩埋进村中祖坟。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这是活着的人对死人的念想。
将士的刀架在冲在最前面,想要阻拦焚尸的人脖子上,其中有个老人家老泪纵横,他双眼浑浊道:“军爷,我好不容易才把儿子打捞上来,就是为了叫他能在地底下睡个好觉啊!
求求你们看在我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份上,叫我儿子全须全尾的入土吧!你烧光了,阎王爷看不到他,他可怎么投胎啊!”
“求求军爷行行好吧!我姑娘怕疼啊!军爷别烧她啊!”
“十恶不赦才死后无全尸啊!我的母亲一生辛苦,如今死了还要被烧为灰烬,她一生没做一件坏事啊!”
“求军爷留我父亲全尸吧!我现在就背着父亲尸首上山埋了行不行?”
每个人阻拦的人,都有苦楚。他们都想要为自己的亲人留一个全尸,足以入土为安。
方柳雨也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死后全须全尾的入土,才是正统。
可如今,他只能做那心狠手辣的蛇蝎,以强硬的手段将那些尸体,全部烧掉。
包括其他并非因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死掉的人。
有些尸体放久了,已经腐烂,恶臭连连不说也有许多虫蚁啃食蚊蝇叮咬。
这些虫蚁蚊蝇也不知是不是有陛下说的携带疫病病菌,若是携带不及时处理的话,后果难想。
他不能因为已经死去的人,而让更多活着的人因为疫病而亡。
“烧!”
方柳雨一声令下,手握火把的将士直接将火把扔进泼了油的尸堆。
火焰骤然升高,四周温度上升的同时,也有一股怪异的气味。
被烧了家人尸首的村民疯了一般要扑上,抽刀拦截的将士本也心软有了松懈。好在反应及时,将人都拦住了。
方柳雨蒙着面看向火堆,即便是穿着厚重铠甲,他的背影依旧清瘦。他站在火炎之前,身影似乎都被拉长扭动。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续焚烧就快了许多。连和村民对话的步骤都省去,直接先把人控制,然后焚烧。
消息很快传遍了周围的村落,后面的村子出现了把尸体藏起来的情况。这举动大大增加了方柳雨的工作量也耗费了许多时间去搜。
尽管他已经搜的很仔细,可还是漏了一些。
南江府西边有个小村落,就叫小西村。村子里有一名叫张大树的男子发热呕吐,没几天后就死了。家中人听说了官府要将那些吃了水里东西死的人尸首焚烧,以防万一与那些尸首放一起的尸体也要焚烧。
他们家大树老实听话,可没有吃水里的东西,不是因那个死的,凭什么要被烧?于是张家人便将尸首藏进了山里。
将士们搜查完后,他们把尸首又从山里弄了出来。
而他们一家也明明没有再吃水中漂来的肉,也没有喝没烧开的水,身体也出现了不适。
发热,头痛,呕吐,抽搐。
和他们接触过的村民也陆陆续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方柳雨接到消息,立即带着人前来小西村,同行的还有大夫。
前来的大夫与方柳雨一样,面部蒙着面巾遮挡口鼻,只是他手上没有戴手套,因为他需要诊脉。
看了一些人后,已经确认小西村的人是感染了疫病。
在方柳雨的追问下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80-90
,他知道了事情的始末。看到张大树的腐烂的尸体时,他感到深深的疲惫。
此前他从萧锦年那知道,洪灾后的疫病来源,重点是水中污染的食物,水源。其次就是蚊虫苍蝇还有老鼠。
若是受外伤而死的尸体,虽然腐烂后会产生人眼无法看见的脏东西,但是它们不会是疫病主要原因。
可若是因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而死,或是被不该咬的东西咬了而死,这样的尸体,则需要快速处理。并且还要将一定范围内接触过的人,集中隔离开,进行观察。
若是有异样,需要第一时间救治。
这是为了防止疫病发生和扩散。
他当初要连着非吃了长肉喝了脏水的尸体一起烧,除了一些尸体已经被叮咬过,他不确定那些是不是带着疫病的蚊虫。更是怕有人浑水摸鱼,把该烧的尸体领走。
可偏偏,结果还是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
大夫对疫病也是束手无策,只能用先人们传下来的方子缓解症状。最终人是否能活下来,就看他自己的命数了。
小西村有症状的人都被隔离了起来,在隔离的地方又拉出了几具尸体焚烧后,没症状的村民们也是人心惶惶。
有些人本来没什么,也被吓的出了问题,发热热。
好在大夫及时诊脉,说只是吓的,这才没被将士拉走。
经过小西村这事,南江府的百姓们都被吓的不轻。村民也不敢不听上面的话,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方柳雨带的人经过几日的救灾,心里承受力也强不少。紧急救治的手法也数量很多,许多人身上被水中撞来的利器或是别的弄出的外伤,他们都会先进行简单的清理和包扎。
清理伤口的就是江见知蒸馏出来的烈酒,这些弄出来都叫顾展方收着,后续或许还能做生意。
这次顾展方分了一些给方柳雨,跟着赈灾粮食一起到的。
酒精不能直接弄在伤口上,都是沾取一些清理伤口周围的脏污。
弄干净脏污后包扎一圈,避免伤口再被弄脏,下一步就是去指定的地方由大夫更深一步的处理伤口,敷药。
南江府的大夫们发现烈酒擦试过伤口周围后的伤患,比那些没被擦试过的要好许多。看出烈酒的重要性,眼馋那烈酒好久了。
可惜方柳雨也不多,新一批顾展方还没给他弄来,只给了每个指定救治伤患的点各一小坛。
有总比没有好,大夫们不挑这些。
南江府的洪灾救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然中间出现了些纰漏,好在最终结局算好。疫病没有扩散,南江府正在慢慢恢复生机,没有乱起来。
可南江府的灾情稳定下来,其他地方又出事了。
大瑜西南方向的重山府发生了地龙翻身,海安府最大的山林发生了山火。
与此同时,洛安城,皇城中,王仲淮,左思知包括刘衡元都焦头烂额。
他们三人都极力想要瞒下的天守关战事以及陛下失去音讯的事,不知被何人宣传了出去。
即便是派军前往,为了维护稳定,三人也没打算对外实话实说。只说是南江府如今洪灾,不能再给天守关送粮饷,这次就由洛安城往天守关送粮饷。
虽说送粮饷也并不需要这么多人,更谈不上要两员大将押送。这配置不像是送粮饷,倒像是打仗。
可三人找的理由也算能服众,即便大家心里狐疑,也有朝着不好方向猜测的。
但是事情终归没有定论,仅仅个人心里的猜测也没办法影响时局。
谁知道王仲淮三人难得统一意见,捂的死紧的消息,还是被人透露了出去。
第86章
消息扩散之后,王仲淮和左思知最开始都怀疑是不是刘衡元那边说漏了嘴。
毕竟贺禹山就不是个多稳重的人,他要想显摆自己要得立功的机会,也在情理之中。
二人的暗示听的刘衡元火冒三丈,他一贯是个笑面虎,只要能达到他最终目的,都是笑脸对人,能屈能伸。
看刘衡元对外人发火,属实难见。
“本官千叮万嘱告诫了贺禹山,叫他闭紧嘴巴,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谁都有可能说,只有本官这边不可能出任何纰漏。”
这话说的在理,刘衡元对自己的见解十分的透彻。
他哪怕是为了那天大的功劳,也不可能说出去叫人后头去抢功。
而王仲淮和左思知也从未对家里人说过,方自山是摄政王霍烬心腹,若是霍烬在洛安城里,想要夺权,倒可能是霍烬的人说的。
但现在霍烬也是生死不明,与陛下一同失踪了。方自山泄露这些,除了让朝堂一片混乱外,也没有其他任何好处。
如今各地异象频发,天守关遭遇敌袭的消息爆出,皇帝失去音讯的消息被爆出。两者结合,官员们都在猜测,是不是陛下在天守关遇了险。
不过再如何遇险,也不可能一点消息也没有。除非是人被敌人控制又或者是,人没了。
朝堂动荡,世家大族心思各异,洛安城隐约要乱。
王仲淮三人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再去查是谁泄露的消息,全都用来安抚文武百官上。
只是,不管三人再如何费劲安抚,在又收到一处府城持续高温,隐约有了旱灾的苗头消息后,洛安城的动乱也压不住了。
王家之前因萧锦年和霍烬吃了大亏,如今皇帝和摄政王都失踪,边关战乱,各地天灾频发。这是亡国之兆啊!
他们一族已经被两位当权者厌弃,若非改朝换代,王家想翻身是不可能了。
于是,王家人暗中联络,还真的勾结了不少对朝廷积怨已久,还有一些没落无望复起的士族,掀起了一场内乱。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群人平时分散开,各自的力量很小。可凑到一起去,确是不容小觑。
为了搜寻皇帝踪迹王仲淮派了不少人马,方柳雨也带了一批人去了南江府。
如今洛安城里的军防,除了守城军就只有禁卫军。
禁卫军又只听皇令,严守皇宫。哪怕王仲淮他们能调动禁军,也不敢随意派遣。
否则皇城无人守,叫人攻占了那才是笑话。
这样一来,能和这些反贼一战的只有守城军。
洛安城的守城军都是兵马司的,赵缘作为指挥使,临危受命组建了一支队伍与集结起来的反贼对战。
卯着一股劲,赵缘下手不仅不手软,甚至有些狠。他直接武力镇压,是要杀鸡儆猴。
这场仗不仅要赢,他还要赢得漂亮,赢得让人畏惧。
否则的话,一些人有样学样,反乱者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洛安城很快就会沦陷。
洛安城因为赵缘的镇压,动乱平息了下来。王氏一族,不论老弱妇孺还有与其咎结的没落士族全都被关进了死牢。
而其九族内的所有人,王仲淮也派人去各府通知拿人,全都押入牢中,等着最后的宣判。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80-90
……
海安府的山火烧的旺,虽说海安府近海,可那一片海,许清让无法引水上山灭火。
山火又大,靠着从山下运输水馕往里投放根本灭不了。只能等着隔离带里面的树木被烧完,自然熄灭。
许清让让官兵砍伐出隔离带,同时水和食物如流水的往山上送,绝不让官兵累着。
可山火范围实在是大,光靠着官兵人手不够。没办法,许清让贴了告示从百姓中挑选合适的人手。
因为晒盐场,许清让手里有钱。百姓们若是自愿报名且被选中,一天一两银子。若是不幸遇难,也会给一笔厚厚的丧葬费。
海安府是穷苦多年的地界,一看到官府给这么多钱,报名的不在少数。
会死又如何?平日出海打渔遇到恶劣天气会死,没饭吃会死,山火蔓延下来也会死。因为帮着灭山火死,还能得到不少钱。
有了这些钱,家里人至少不用死,能好好活着了。
傻子才不去。
许清让猜到人来的会多,但没想到这么多。
大概的筛选了一下,本身就有疾病的,腿脚不便的,太过瘦弱,太过年幼和太过老迈的没要,其他的都要了。
里面还有不少女子,许清让看到后,也按照之前的标准筛选,其他条件符合的,全都通过了。
有了百姓们的加入,砍伐出隔离带的速度快了许多。
隔离带彻底砍伐出后,看着火没有再往外蔓延,参与砍伐的官兵和百姓们都瘫倒在地,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因为没有靠近火源,虽有人受伤但无人身亡。
许清让不仅给了百姓们银两,还给了官兵们不少的奖励。都是些为了生活可以不要命的辛苦人,许清让也不好给一不给二。
海安府因为有许清让坐镇,山火处理的很好。灾情的奏折刚送到朝廷,随后就快马加鞭送了奏折说没事了,朝廷不用担心。
这两个奏折一前一后到,王仲淮看着情绪一会低一会落到。海安府的山火倒是没有让王仲淮多头疼,但重山府的地龙翻身王仲淮心里有些犯难。
本来王仲淮还想着要怎样抽派人手,然后还要再去找一趟顾展方问问赈灾粮能不能匀些去重山府。
没想到他刚着手要做这件事,就收到了重山府和甘岷府两个知府的奏折。
重山府知府奏折大概意思是说,朝廷不用担心他们,甘岷府知府帮了他们重山府灾后重建,粮食也有,朝廷放心。
甘岷府知府的奏折大致意思也是说他们帮了重山府重建,朝廷不用担心。
这奏折看的王仲淮沉默不语。
按理说天有异象,天灾四起,早就乱成一锅粥,各地都嗷嗷的叫着救援叫着赈灾粮。
怎么现如今,大家好像都全部完美的化解了一切不利危机……
除了王氏一族企图兵乱,被赵缘直接按下外,大瑜四处天灾看似乱了,却又乱中有序,稳的很。
遥远的西北方,重山府的知府李瑞亲自去了甘岷府拜访钱松岳。
他们重山府与甘岷府相邻,以前两个府都穷,都缺粮食。百姓们饿,当官的腰包也不丰。
能来这没油水地方当知府的,也都是没什么权势的,家族在朝中没有影响力说不上话。
地龙翻身后,对于朝廷的赈灾李瑞想过很多种可能,有好有坏。
好的就是赈灾及时,损失少,百姓能活下来更多。坏的就是赈灾拖延,损失大,活下来的人少很多。
他就是没想过甘岷府会第一时间出现,还给他们带了一批救灾粮。
救活了第一批险些被饿死的百姓。
李瑞出身于农门,知道民生疾苦。也是为数不多为民的好官,他看到钱松岳时,什么也没说,郑重的给他行了礼。
二人年纪相仿,都年过半百的人,钱松岳自知受不了李瑞的礼,急忙侧身,托住对方的小臂往上抬。
“李大人何须如此啊!”
把人请近府衙后,李瑞才发现驻守甘岷府的督军姜羽也在。
甘岷府驻军虽然没有天守关多,但是作为西北方的门,也是有驻军把守。掌管甘岷府内所有军务的,便是督军。
姜羽前来是为了和钱松岳说夏收的事情,去岁钱松岳突然找他,说了一个军屯屯田的法子。将士无战事时可以开荒种地,这样也不用每次都想尽办法伸手问朝廷要,还经常要不到多少,干等着饿肚子。
钱松岳又有意无意透露是陛下给他说的法子,姜羽本来有些心动,但也有顾虑。可听了钱松岳的暗示后,细细一想觉得可行,于是就和钱松岳合计一番,先整地,然后秋种时种了一批。
收获的时候,粮食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哪怕亩产不多,但是整体面积大,最后产量自然不少。
春种的时候他们又开了不少的地,这次夏收,粮食定然是翻倍的。
这次重山府地龙翻身,钱松岳拿出的救济粮也是姜羽同意的。他们之所以拉重山府一把,也是因为军屯屯田的面积过大,且还想再扩。他们能瞒住朝廷,瞒不住相邻的重山府。
若是有能力不出手,重山府事后知晓的话,与甘岷府就彻底结怨了。
远亲不如近邻,放在两府之间也适用。
既然重山府很快就会发现,钱松岳和姜羽也就没打算瞒着李瑞。
同时也都暗示李瑞,这法子是陛下说的,不是他们私自动土地。
李瑞听完只觉得这法子好,可惜他们重山府没有驻军。不过他们重山府也没那么多的地种,有驻军也用不了这法子。
不管怎么说,甘岷府及时拉了他们一把,也免了李瑞这个重山府知府处理不好灾情而受责,这情谊李瑞是不会忘的。
……
洛安城,摄政王府。
如玉自从身份被识破后得霍烬放过一命,一直安安静静的生活在王府的偏院。
这院子偏僻,但有小厨房,也有小花园,面积不算小。
如玉之前做探子,从小就是常人难以忍受的训练,后来接了任务接近小皇帝,然后杀了小皇帝。
每天睁眼闭眼都是算计。
刚在院子里住下的那段时间,如玉还很不适应这份静谧。
后来慢慢的她觉得没有什么比这份静谧更好了。
暗卫每日都会送她前一晚写下想要的食材,其他想要的东西,只要写下,暗卫都会寻来。她每天在院子里根据古籍研究做吃食,有的好吃有的难吃有的一般。
还会学着做做机关,种种花,看看杂记话本。
偶尔也会乔装改扮去外面逛逛,她身上有毒,为了每月的解药,也不可能逃跑。更何况,暗卫还都盯着她。
如玉活的太过悄无声息,霍烬把人藏的也挺好。那院子如果不是专门横跨整个王府,再过一片竹林,根本就发现不了这处还有个院子。
摄政王府里除了看守如玉的暗卫,没人知道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