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荡宋 > 下马对战

下马对战(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的决斗卡组意义不明 福娃三岁半,逃荒路上旺全村 因为怕死只好多谈几次恋爱了 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海贼:名师凯多,在线教学 最弱猎人 西游:我唐僧收妖为徒,打上灵山 小娇娇带崽跑路后,大佬他疯了 疯了吧,你这精灵全是神二代? 斗罗之掀翻诸神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萨满拄杖而出,凝视耶律延禧良久,忽然用古女真语吟唱一首战歌。歌声苍凉悲壮,讲述的是千年前女真祖先如何反抗契丹压迫,最终浴血独立的故事。

唱罢,老人直视耶律延禧:“你能听懂这首歌的意思吗?”

耶律延禧点头:“我能。它说的是,强者不该欺凌弱者,征服者终将被历史遗忘,唯有守护家园的人,才会被子孙铭记。”

老人眼中泛泪,缓缓跪下,将一根刻满符文的骨杖递上:“此乃我族传承三百年的‘守土之杖’,历来只传予真正的盟友。今日,我交予你。”

耶律延禧郑重接过,伏地叩首。

那一刻,冰原之上,仿佛有风雷涌动。

归来途中,李延庆忍不住问:“燕王,您真的打算让女真独立?一旦他们强大起来,未必会甘居人下。”

“当然不会。”耶律延禧淡淡道,“但我给他们希望,比给他们枷锁更有效。今日我助阿骨打出宁江州,明日他便会为我守住北疆;我许他自治权,他就会替我挡住金国反扑。等到辽东真正稳固,这支力量要么融入我的新军,要么……成为下一个被取代的存在。”

他望着远方雪山,语气平静:“权力的本质,从来不是控制,而是引导。就像河流,你可以筑坝,也可以疏浚。我选择后者。”

就在此时,急报再至??

**宋国使者再度北上,携礼三十车,声称赵煦亲笔书信一封,愿与燕王缔结“兄弟之盟”,共抗北方强敌。**

李延庆皱眉:“宋帝动作太快了。恐怕不只是为了牵制辽国那么简单。”

耶律延禧冷笑:“他怕的不是我,是女真崛起。一旦阿骨打拿下宁江州,宋国北境也将面临威胁。所以他要抢在我之前,拉拢这支新兴势力。”

他沉吟片刻,下令:“准备接见使者。但告诉他们,我可以接受‘兄弟之盟’,条件不变:二十万石粮种必须三个月内到位,五千匹战马须为河西良驹,且……我要见一个人。”

“谁?”

“苏轼。”

李延庆一怔:“那位贬居惠州的文坛宗师?”

“正是。”耶律延禧眸光深邃,“此人虽仕途失意,却通晓天下大势,尤擅民政经济。更重要的是,他在民间声望极高,连赵煦也不敢轻易杀他。若我能得其相助,不仅能借宋人之智治理辽东,更能动摇宋国内部士心。”

他轻笑一声:“一场棋局,不仅要走好自己的子,还要让对手的子,也为我所用。”

数日后,汴京。

赵煦接到回报,眉头紧锁:“他要见苏轼?一个贬官而已,何足挂齿。”

宰相章?却神色凝重:“不可小觑。苏子瞻虽在岭南,然其诗文遍传天下,河北、河东百姓多能背诵。若他北上辅佐耶律延禧,必成心腹大患。”

“那就不许他去!”赵煦怒道。

章?苦笑:“可燕王已放出话来,若宋国阻挠,便公开两国密约内容,包括宋廷暗中资助辽东叛乱之事。届时天下哗然,陛下威信尽失,只怕河北军民率先造反。”

赵煦沉默良久,终叹一口气:“准了。派人护送苏轼北上,就说……朕念旧情,特许他游历边塞,散心养病。”

与此同时,辽东局势持续升温。

阿骨打亲率两千精锐突袭宁江州,一夜破城,斩金国守将首级,悬挂城门。随后开仓放粮,张贴告示:“奉辽东燕王令,废除苛税,凡归顺者免死,愿从军者授田!”短短十日,聚众万余,声势浩大。

而乌舍城内,第一批新式学堂已然建成。孩童不分契丹、汉、女真、渤海,皆可入学,教材由耶律延禧亲自主持编写,内容涵盖算术、地理、农耕技术、律法常识。教师多为逃难至此的中原儒生,每人月俸十石米,外加住宅一间。

更有意思的是,城中设立“百姓擂台”??任何民众若有冤屈或建议,皆可登台陈述,由民选长老团当场裁决。首日便有人控诉某屯田官私占民地,经查属实,立即革职下狱。消息传出,民心大悦。

李延庆感慨:“这才半年,辽东竟已焕然一新。”

耶律延禧站在新建的码头边,望着一艘艘装载稻种与铁器的宋国商船驶入港湾,轻声道:“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辽东苦寒,资源匮乏,若无外部输血,终究难以为继。所以我需要宋国的粮食、马匹、工匠;但我绝不能依赖他们。”

他转身看向李延庆:“传令下去,秘密筹建‘黑山铁坊’,选址要在深山之中,对外宣称是伐木场。我要在这里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兵器体系??不用宋铁,不用金钢,而是利用辽东特有的玄铁矿,炼出更强韧的刀剑甲胄。”

“还有,启动‘鹰眼计划’。”他压低声音,“在宋、金、西夏边境广布细作,重点搜集各地灾情、民变、军备调动。我要知道每一个可能崩塌的角落,然后……在恰当的时候,推上一把。”

李延庆心头凛然。

他知道,那个曾被困京师十年的燕王,早已脱胎换骨。他不再只是一个被排挤的皇子,而是一个意图重塑北中国的枭雄。

风雪依旧未歇。

但在辽东大地之下,新的秩序正在悄然生长。

某夜,耶律延禧独坐书房,烛火摇曳。他翻开一本旧册,乃是十年前他巡视乌舍城时留下的笔记。其中一页写道:“此地民风剽悍,然多愚昧无知,易煽动而难驾驭,宜严控之。”

如今,他在旁边添了一行新字:

**“昔日视民如寇,今方知民即国本。得民心者,不必称帝,亦可执掌乾坤。”**

窗外,第一缕春光悄然刺破云层,洒在尚未融化的雪地上,宛如黎明前的誓言。

他知道,决战之日不远了。

耶律淳不会坐视辽东彻底脱离掌控,必定亲征。而那时,他将在冰原之上,以新政为旗,以民心为盾,以阿骨打的铁骑为刃,迎战那个曾囚禁他的兄长。

胜负未分,但天命已动。

这一局,他不再是棋子,而是执棋之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