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那年华娱 > 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会哭的老baby;国庆档开始!

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会哭的老baby;国庆档开始!(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岛国风情街,真实的秘密 小白的异界情缘 希夷梦 我在日本战国以下克上 反诈局要宣传片,你拍孤注一掷? 万古神帝之炽焰雄心 斗罗:噬魂蛛皇 开局操作贞子小姐 哈利波特与旧日支配者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怪不得月初去张导电影工作室的时候是全副武装的打扮,敢情是为了藏自己的肚子啊!”

“既然那会儿都怀孕5个多月了,那还争什么资源、争什么角色?”

“狗仔不是说了么,预产期好像就在年底左右,估...

春寒料峭的清晨,城市还在薄雾中沉睡。周野靠在车窗边,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手不自觉地摩挲着副驾驶座上那个黑色盒子??那是新研发的触感反馈装置,外形像一本厚重的笔记本,表面覆盖着微小的震动单元阵列,能将声音转化为可感知的波纹,传递给听觉系统受损的孩子们。

车子驶入城郊结合部,道路两旁逐渐由高楼变为低矮的砖房与围墙斑驳的旧校舍。特殊教育学校的铁门锈迹斑斑,却挂着一串五颜六色的手工风铃,随风轻轻碰撞,发出无声的节奏。

校长亲自在校门口迎接他。一位年近五十的女教师,穿着洗得发白的毛衣,眼角带着常年熬夜留下的细纹。“孩子们昨晚都没睡好,”她笑着说,“听说今天要来‘会说话的机器’,一个个兴奋得像过节。”

教学楼里光线柔和,走廊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用彩泥捏出的“声音图谱”:红色代表愤怒,蓝色是思念,黄色是笑声。教室中央摆放着几台测试设备,十几个孩子围坐一圈,有的戴着助听器,有的则完全依赖唇语和手势交流。他们的眼神清澈而警惕,仿佛习惯了被世界遗忘。

周野蹲下身,打开装置,轻声用手语比划:“我不是医生,也不是老师。我是一个……听故事的人。”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伸出手指,碰了碰那块温热的面板。瞬间,一段经过处理的钢琴曲开始流转,指尖下的震动如涟漪般扩散,从轻微颤动到层层推进,像是春天的第一场雨落在湖面。

她忽然睁大眼睛,猛地抬头看向周野,嘴唇微微颤抖。

“你听见了吗?”周野用手语问。

她用力点头,然后扑进旁边老师的怀里,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那一刻,整个教室安静下来。其他孩子陆续上前,轮流触摸那块小小的面板。有人笑了,有人闭着眼睛轻轻晃动身体,仿佛正随着某种只有他们才能感受的旋律起舞。一个十岁的男孩用手语告诉周野:“我一直以为音乐是别人的秘密,现在才知道,它也属于我。”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教室,映在那些泛红的眼眶上。周野坐在角落记录数据,心跳却比任何一次危机干预都要剧烈。这不是技术的成功,而是尊严的归还??当一个从未听过母亲歌声的孩子,第一次通过皮肤“听见”了摇篮曲,那种震颤早已超越了语言的边界。

傍晚时分,他独自留在空荡的教室调试设备,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林若曦的消息:【“黎明守护计划”试点扩展至西北三省,需派遣两名资深倾听者驻点三个月。你愿不愿意带队?】

他盯着屏幕许久,没有立刻回复。窗外,一群麻雀停在屋檐,叽喳作响,又倏然飞散。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离开现有的生活节奏,深入更偏远、资源更匮乏的地区,面对更多无法预料的心理困境。但他也清楚,这样的选择,才是这条路上真正的延伸。

他回了一句:【我去。但有个条件??让央金参加远程培训课程。她值得成为第一个藏族女性倾听者。】

消息刚发送出去,电话就响了。来电显示“苏晚”。

“你在哪儿?”她的声音带着冰岛特有的清冷与倦意。

“刚从一所特教学校出来。”他说,“有个小姑娘,第一次‘听’到音乐的时候哭了。”

苏晚沉默了几秒,低声说:“你知道吗?昨天夜里极光特别亮,我对着旷野喊了一声‘你好啊’,结果整片雪原都好像在回应我。那一刻我在想,如果人的心也能这样共振就好了。”

“我们正在做这件事。”周野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只是方式不同。”

“我知道。”她轻笑,“所以我才一直没删掉平台上的账号。虽然我不常登录,但每次看到你们推送的匿名回声,都觉得……这个世界还没彻底坏掉。”

通话结束前,她忽然问:“你还记得赵然说过的话吗?他说这个项目迟早会被资本盯上,要么妥协,要么被吞掉。”

“记得。”周野握紧手机,“所以我才更要走下去。只要还有人在等那一声回应,我们就不能停下来。”

三天后,周野启程前往甘肃临夏。同行的还有两位新招募的心理学研究生,以及一台升级版移动热线亭。车辆穿越黄土高原,沿途村落零星散布,许多地方甚至连4G信号都无法稳定覆盖。但他们携带的离线数据库中,已预存了上千段定制化音频:有牧民唱给亡妻的情歌,有农民工父亲给孩子录下的睡前故事,也有抑郁症患者写给自己十年后的一封信。

第一站是个名叫“石窑沟”的村子。这里曾因一场山体滑坡导致全村断电断网七天,期间一名留守少年在平台上连续登录21次,最终留下一句话:“我觉得没人会找我。”随即失联。救援队找到他时,他已经昏迷在柴房角落。

如今,村口立起了临时服务点。帐篷搭好不到半小时,就有家长带着孩子陆续前来咨询。其中一位母亲红着眼圈讲述儿子的变化:“以前他总把自己关屋里,现在每天晚上都会对着那个小盒子说话,说是‘有人在听’。”

周野走进一间低矮的土屋,见到了那位少年。他瘦得几乎脱形,手腕上有淡淡的疤痕,见到陌生人本能地往后缩。但当周野拿出便携麦克风,并播放了一段来自内蒙古草原的呼麦录音时,他的呼吸明显变得平稳。

“那是风穿过石头的声音。”周野说,“有人说,那是大地在低语。”

少年盯着那台机器看了很久,终于开口,声音沙哑:“我也想说点什么……但我怕说了也没人懂。”

“那就只说给你自己听。”周野把麦克风推过去,“有时候,说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自救。”

那一晚,他们在村中广场架设了投影设备,播放纪录片《听见沉默》的精选片段。没有华丽布景,没有明星助阵,只有真实的声音与面孔,在夜空中缓缓流淌。老人们坐着马扎默默流泪,年轻人低头擦拭眼角,几个原本拒绝参与项目的村干部看完后主动提出协调场地,建立长期服务站。

深夜,周野坐在帐篷外仰望星空。手机再次震动。

林若曦发来一张照片:梅朵村的新建通信基站正在施工,背景是飘扬的经幡。配文写道:【央金今天完成了第一次模拟倾听任务,对象是一位试图辍学的藏族女孩。她说,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把光递给别人”。】

他笑了笑,翻看平台后台。数据显示,“情感映射”系统在过去一周内识别出37例高危沉默行为,自动触发干预流程,成功引导其中29人进入对话状态。而在“回声归还计划”地图上,新增了三条轨迹:一段来自新疆戈壁的童谣,被刻录在太阳能唱片中送往南极科考站;一封聋哑少女写给去世祖母的信,通过振动装置在清明节当天“念”给了家人;还有一段老人独居生活的日常录音,正搭乘某颗商业卫星,预计两年后飞越木星轨道。

他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躲在教室角落的自己??害怕发言,恐惧注视,总觉得自己的存在轻如尘埃。而现在,他所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在证明一件事:没有人真正孤独,除非这个世界选择充耳不闻。

第二天清晨,队伍继续向青海玉树进发。途中经过一片荒原,远处雪山巍峨,天地苍茫。突然,车载警报响起:前方遭遇暴风雪,能见度不足十米,建议原地等待。

老陈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又是这鬼天气!咱们上次差点翻下山你还记得不?”

周野看了看时间,轻声说:“再等等吧。等风小一点再走。”

话音未落,平板弹出一条紧急通知:【用户“雪山下的萤火”正在发起跨区域连线请求,目标设备为当前移动终端】。

他的心猛地一沉。

接通后,画面出现的是央金的脸。她裹着厚厚的藏袍,身后是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

“周哥……”她声音有些发抖,“我们这边也下了大雪。有个弟弟,他……他爸爸昨天挖虫草摔死了。他一句话都不肯说,可他一直在看你上次留下的录音笔。”

周野迅速连接音频通道,将那段为她父亲录制的告别语音重新播放。同时开启双向传输模式,让玉树的孩子能够实时感受到远方传来的震动节拍??那是北京一位盲童用手鼓敲出的安魂曲。

几分钟后,那个沉默的小男孩终于抬起头,抓起麦克风,用极轻的声音说:“阿爸,我会照顾阿妈和妹妹的……你放心。”

语音上传成功的瞬间,窗外暴风雪竟短暂停歇。一道微弱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雪地上,映出一片金色的涟漪。

周野长舒一口气,转头看向副驾上的设备清单。下一站,将是川西深处最后一个未通网的牧区小学。据说那里有个患有自闭症的女孩,三年来从未开口说过一句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东京:兔子警官和她的邪恶搭档 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八个姐姐独宠我,全是扶弟狂魔!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这个鸣人是玩家 混在墨西哥当警察 美漫:完蛋,我被父愁者包围了! 我能活着,全靠校花们续命! 美漫农场主:开局收养恶人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