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背调换人;一片两嫁(1 / 2)
“中影、上影、华影和英黄四家公司将联合出品《悬崖之上》。至于他们之间怎么分配份额,这个我们就不知道的了。
因为项目的交易资金会由华影作为他们四家的代表一次性支付给欢喜,我们没法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
夜色如墨,林若曦却未曾合眼。她坐在电脑前,屏幕上的数据流像一条永不停息的河,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每一滴水珠,都是一段被压抑太久终于释放的声音。窗外的风穿过高楼缝隙,发出低沉的呜咽,仿佛也在替那些说不出话的人诉说。
她刚结束一场跨国会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希望将“无声热线亭”引入非洲难民营试点。对方提出用AI翻译系统实时转译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录音,并建立移动式太阳能语音亭。技术上可行,但林若曦犹豫了。
“我们能保证隐私吗?”她在会上反复追问,“在战乱地区,一句‘我想回家’可能引来武装盘查;一个母亲说‘我孩子走丢了’,会不会成为人口贩子的目标?”
没有人回答。最终她提议暂缓推进,先派遣三人小组实地调研三个月。“不能因为善意,就把脆弱的人再次暴露在危险之下。”她说完这句话时,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
挂断视频后,赵然发来消息:“你变了。”
林若曦盯着这四个字看了很久,回了一句:“是你们才认识真正的我。”
手机震动,苏晚传来一段新旋律的片段:没有歌词,只有大提琴与钢琴交错缠绕,像是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偶尔触到光,又迅速缩手。附件备注写着:“给那个始终没敢按下录音键的人。”
林若曦闭上眼听了一遍,心口发紧。她忽然想起几天前收到的一份异常报告??一位用户连续登录47次,每次都停留在首页超过二十分钟,却从未进入任何功能模块。IP地址位于东北某小城,设备是台老旧安卓机,信号时断时续。
系统标记其为“高阻抗型倾诉障碍”,情绪评分持续低于临界值。
她让技术组调出该用户的浏览轨迹:几乎只看两类内容??离异家庭孩子的留言,以及癌症患者家属的音频日记。最长一次停留,是在一段父亲对夭折儿子说的话:“爸爸那天不该骂你贪玩……要是能重来,我想抱你一下。”
那条音频下,这位用户点了三次赞,删了又点,反复七次。
林若曦决定启动“静默唤醒计划”。这是星辰内部最新测试的功能:针对长期观望却不发声的用户,通过个性化推送轻量级互动内容,比如“今天你想对谁说一句话?”“如果有个树洞永远不评判你,你会说什么?”,以极低压迫感的方式引导表达。
她亲自撰写了一条推送文案:
> “有时候,不是不想说,而是怕说了也没人懂。
> 可你知道吗?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个人正等着听见你的声音。
> 不需要完整的故事,不需要坚强的理由。
> 就算只说一句‘我很累’,也足够了。
> 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微弱的声响,都是灵魂在呼吸。”
凌晨两点十七分,那台老手机终于有了动作??用户点击了推送,进入了一个名为“今晚,我想悄悄说”的匿名短语墙。页面上飘着成千上万条半透明的文字气泡,轻轻浮动,如同夏夜萤火。
他输入了五个字,停留了六分钟,最终发送出去:
> “我也想被爱一次。”
系统自动将其归入“情感孤岛”标签池,并触发AI陪伴语音上线。温柔的女声缓缓响起:“谢谢你愿意说出这句话。你知道吗?刚才有另外三个人也说了类似的话。你们虽然不认识,但此刻的感受,是真的彼此相连着的。”
那一夜,他在线时长58分钟,刷新了页面32次,删除又重输的草稿多达19条。最后一句留在系统缓存里的文字是:
> “原来……我不是怪物。”
第二天清晨,林若曦收到自动生成的情绪回暖报告。那个账号的情绪曲线首次突破警戒线,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她松了口气,却忍不住想:这个“他”,究竟是谁?
她不知道的是,在千里之外的齐齐哈尔郊区一栋旧居民楼里,一个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少年正蜷缩在床上,盯着手机屏幕发呆。床头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母亲抱着幼年的他笑得灿烂。如今照片边缘已被指尖摩挲得卷起。
他是高三学生周野,班主任评价“成绩中等,性格内向,基本不参与集体活动”。没人知道,自从父亲酗酒殴打母亲导致离婚后,他就再没叫过一声“爸”。母亲改嫁南方,三年未归,电话里总说“你在就好好读书,别管我”。
他曾试图拨打热线亭的全国援助号码,可拨到第七位就挂断了。他也曾在日记本上写满“为什么不要我”,写完又一页页撕碎冲进马桶。直到三天前,他在学校心理课上听到老师介绍“星辰平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搜到了网页。
此刻,他的手指悬在“我要录音”按钮上方,颤抖着,迟迟不敢落下。
与此同时,武汉肿瘤医院的那位丈夫再次登录平台。他的妻子已于两周前安详离世。他在告别仪式上没哭,直到走进热线亭,才哽咽着录下最后一段话:
> “我把海沙装进玻璃瓶带回来了,放在她枕头边。护士说她走得很平静,嘴角还带着笑。
> 我现在一个人住,每天早上还是会煮两杯粥,然后才想起来……
> 但她一定希望我活下去吧?所以我今天去报名了社区志愿者,教老人用智能手机。
> 虽然我还是会想她,可是不像以前那样喘不过气了。
> 原来悲伤也可以慢慢变得温柔。”
音频上传后,系统自动为其匹配了五位经历过丧偶的用户回音。其中一人写道:“允许自己软弱,才是真正的勇敢。”这句话被他抄在随身笔记本的第一页。
林若曦看到这条录音时,眼眶发热。她突然意识到,星辰正在悄然完成一种超越预设的进化??它不再仅仅是“倾听者”,而逐渐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记忆容器”和“情感遗产托管所”。人们在这里留下无法当面说出的话,也在这里接过陌生人递来的理解之火。
但她也愈发警惕。
当天下午,法务部送来一份紧急文件:某短视频平台擅自剪辑“妈妈也想你”合集,配上煽情BGM进行传播,播放量破亿,评论区充斥“看哭了求原声下载”“主播快做一期亲子话题”等言论。更严重的是,有人扒出部分音频来源,试图人肉搜索当事人。
林若曦当即下令律师团队发起侵权诉讼,并联合网信办要求全网下架违规内容。“我们的用户是以生命信任我们,不是来当流量燃料的!”她在内部群怒斥,“从今天起,所有对外授权必须经用户本人二次确认,哪怕牺牲传播效率!”
赵然补充道:“还要加强AI水印识别,一旦发现片段外泄,立即溯源追责。”
风波尚未平息,李医生发来一则紧急预警:近期平台上关于“自我否定”的高频词出现显著增长,尤其是“没用”“拖累”“不如死了”等表述,环比上升41%。结合季节因素分析,疑似与冬季日照减少引发的情绪低谷有关。
他们连夜召开应急会议,决定提前上线“冬日暖语行动”??邀请百名康复期用户录制鼓励短句,随机推送给处于情绪低谷的活跃用户。同时联动公益组织,在北方寒冷城市增设室内语音亭取暖装置,避免因天气原因中断服务。
就在方案敲定当晚,西北戈壁石油基地传来一段新录音。
是一位年轻技工,声音沙哑:
> “师傅昨天走了,突发心梗。我们在井上守了三天,把他送回去。他女儿才上小学,抱着遗像一直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