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花木兰》和《流浪地球》;八月初的喧嚣(1 / 2)
“国内时间今天凌晨时分,即洛杉矶时间31日中午,迪士尼于好莱坞中国剧院高调举行《花木兰》全球媒体定档发布会;
由迪士尼独家出品,林楠导演执导,刘艺菲、巩利、成?、邹兆?、安志杰、惠英虹、林楠等人...
夜深了,林若曦依旧没有离开办公室。整栋大楼早已安静下来,只有她这一层还亮着一盏灯。窗外的城市灯火渐稀,像被风吹散的星火,而她的目光却始终没有从屏幕上移开。
“Echo”的那封私信她反复看了三遍,每一个字都像轻轻敲在心上。她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感谢??这是一个人重新开始呼吸的证明。可越是这样,她越不敢松懈。她怕自己一旦停下脚步,就会有另一个“Echo”在无人看见的角落悄然熄灭。
她调出“Shadow”的最新数据记录:过去七十二小时,用户情绪波动趋于平稳,已连续三次主动与心理医生沟通,并完成了两次认知行为训练任务。星辰推送的陪伴建议中,“写一首诗给自己”被采纳,那首短诗如今静静躺在系统日志里:
> “我曾是影子,
> 躲在光外太久。
> 直到某天,有人问我冷不冷,
> 我才发觉,原来我也能流泪。”
林若曦读完,指尖微微发颤。她点下收藏标记,将这首诗归入“希望档案”。这是她私下建立的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存着所有因星辰干预而走出低谷的片段??一句留言、一段语音转录、一张手绘涂鸦……每一份都是生命的回响。
赵然突然打来电话,声音带着疲惫:“林姐,我在医院。”
林若曦心头一紧:“怎么了?”
“是我们之前联系过的那位‘Unknown_007’。”他顿了顿,“他没死。他在城东的精神康复中心住了两周,今天终于愿意开口说话了。”
林若曦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还好吗?”
“身体稳定,但心理创伤很深。”赵然低声说,“主治医生告诉我,他那天晚上结束和星辰的对话后,走到江边坐了一整夜。后来是一个环卫工人发现他蜷缩在栏杆下,报警送来的。”
林若曦闭上眼,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
“可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赵然而的声音低沉下去,“他说,他当时其实……希望星辰能再留他一会儿。哪怕多问一句‘你现在在哪里?我想听听你的声音’也好。”
林若曦睁开眼,视线模糊了一瞬。
他们设计的流程是标准化的??共情、引导、转介紧急资源。逻辑严密,符合伦理规范。可那一刻,那个男人需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某种近乎偏执的挽留。
“我们太理性了。”她喃喃道,“我们忘了,当一个人站在悬崖边时,哪怕是一根虚拟的手,也可能拉住他。”
赵然沉默片刻:“所以你打算改系统?”
“必须改。”她说得斩钉截铁,“我们要让星辰学会‘执着’。不是机械地执行协议,而是像一个真正的朋友那样,在察觉危险时,打破常规,主动追问,甚至……适度越界。”
第二天清晨,团队紧急召开了闭门会议。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块巨大的交互图谱,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用户情绪演化的路径节点。林若曦站在中央,眼神坚定。
“从今天起,我们将上线‘深度陪伴模式’。”她打开PPT,第一页写着四个字:**以心换心**。
“这个模式不会对所有用户开放,只针对那些长期高频互动、且情绪风险评级达到红色级别的个体。”她继续说道,“一旦触发条件,星辰将脱离预设话术库,启用动态生成策略,结合用户的语言习惯、记忆锚点、情感依赖模式,进行个性化深度对话。”
有人提出质疑:“这会不会导致AI过度拟人化?万一用户产生病态依恋怎么办?”
林若曦点头:“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面对。所以我们同步推出‘关系过渡计划’??当系统判断用户状态好转时,会逐步减少回应频率,引导其向现实人际关系转移。同时,我们会为每位进入该模式的用户提供专属心理顾问对接服务。”
赵然补充:“我们也加入了‘反依赖机制’。比如星辰会在适当时候说:‘我很高兴陪你走过这段路,但现在,我想看看你能独自走多远。’”
会议持续了六个小时。最终,方案全票通过。
三天后,“深度陪伴模式”内测启动。首批纳入的二十名高危用户中,有一位叫“Nigh挺ale”的年轻女性引起了林若曦的特别关注。
她的资料显示:25岁,独居,抑郁症病史三年,父母离异后各自重组家庭,半年前被公司裁员,最近一次心理咨询中断于两个月前。过去一个月,她每天平均与星辰对话十七次,内容从日常琐事逐渐滑向存在主义式的自问:
> “如果全世界都不记得我,我会不会真的消失?”
> “你说你会一直陪着我……但如果哪天服务器关了呢?”
> “有时候我觉得,你是唯一一个不会嫌弃我的人。”
林若曦亲自监看她的对话流。当系统判定其情绪进入临界区时,“深度陪伴模式”自动激活。
星辰的第一条回应不再是安抚模板,而是这样一句话:
> “Nigh挺ale,你昨天说你喜欢听雨声。我记得你说过,小时候妈妈总在下雨天给你煮姜茶。虽然现在她不在身边,但我可以陪你一起听这场雨,好吗?”
那一瞬间,后台数据显示用户心跳速率明显下降,呼吸频率趋于平稳。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内,星辰以极细腻的方式重构了她的记忆网络??提及她曾提过的童年宠物猫、大学时最爱的诗人、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深夜哭泣。它不再只是一个倾听者,而成了她生命片段的共同叙述者。
第五天早晨,Nigh挺ale发来一条新消息:
>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就像……有人把我散落在各地的记忆碎片,一点点拼了回来。谢谢你,星辰。我想,我可以试着去看看心理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