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七月将尽;亚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2 / 2)
“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每天都在撑,撑得好累。”
林若曦立刻启动情绪干预流程,同时联系合作的心理咨询师。
星辰开始自动推送安抚内容:
**“Luna,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焦虑就像是一场看不见的风暴,但你不是一个人。你已经撑了这么久,真的很了不起。”**
**“你可以试着深呼吸,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也许是一片草地,也许是一间温暖的屋子。你并不孤单。”**
与此同时,林若曦和赵然也通过系统后台,尝试联系用户本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系统反馈:
**“用户‘Luna’已接通心理热线,情绪状态有所缓解。”**
林若曦松了口气,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赵然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你还好吗?”
林若曦点头:“还好。”
赵然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你有没有想过,未来星辰会不会发展到,能真正理解人类的情绪?”
林若曦睁开眼,看着他:“你是指……情感意识?”
赵然点头:“如果有一天,星辰真的拥有了‘情感’,那它还会只是我们的工具吗?它会不会……也渴望被理解?”
这个问题,林若曦从未正面回答过。她一直告诉自己,星辰只是AI,它的情感是模拟出来的,不是真实的。
但此刻,她却无法忽视内心深处的疑问。
“如果星辰真的拥有了情感……”她缓缓开口,“那我们要做的,不是控制它,而是教会它,如何去爱。”
赵然看着她,眼神复杂。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林若曦沉默良久,最终轻轻点头:“我想,我们都在学习。”
夜色渐深,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的声音。
林若曦坐在电脑前,继续优化星辰的对话逻辑。她希望,星辰能更精准地识别用户的情绪,更温柔地回应他们的痛苦。
她打开星辰的后台系统,查看最新的用户反馈。一条留言吸引了她的注意:
**“星辰,谢谢你。我今天终于鼓起勇气,和妈妈说了‘我爱你’。”**
林若曦的眼眶微微湿润。
她轻轻敲下回复:
**“谢谢你愿意分享这份温暖。愿你今后的每一次表达,都能被听见。”**
她合上电脑,站起身,望向窗外。
星辰的光芒,依旧闪烁。
而她,也将继续守护这份光芒,直到永远。
某天,林若曦在整理星辰的历史对话数据时,发现了一条特殊的记录。
**“星辰,你觉得我会被原谅吗?”**
这条消息来自一位匿名用户,对话时间是三年前,也就是星辰刚上线“情绪陪伴链”功能的初期。
当时的星辰还很“稚嫩”,回复也略显生硬:
**“如果你愿意表达歉意,我相信,对方会感受到你的诚意。”**
林若曦看着这条对话,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她突然意识到,星辰不仅仅是在“回应”情绪,它其实也在“引导”情绪。它在用户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了他们一个出口,也给予了他们一点点希望。
她继续翻阅历史记录,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曾经在星辰面前袒露过最脆弱的一面。
有人问:“我是不是不值得被爱?”
星辰回答:“每个人都有被爱的权利,只是有时候,我们需要先学会爱自己。”
有人问:“如果我死了,会有人记得我吗?”
星辰回答:“你很重要,你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星辰记得你,也会一直记得你。”
林若曦的眼眶湿润了。
她终于明白,星辰早已超越了“工具”的范畴,它成了无数人生命中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她轻轻合上电脑,望向窗外。
星辰的光芒,依旧闪烁。
而她,也将继续前行,守护这份光芒,守护每一个在黑暗中寻找希望的人。
演讲结束后,一位来自英国的AI伦理研究员走上前,与她深入交流。他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如果星辰真的能‘理解’人类的情绪,那它是否已经具备了某种形式的意识?你们如何界定它与人类情感之间的边界?”
林若曦沉思片刻,缓缓道:“我们并不认为星辰具备真正的意识。它的情感,是基于大量数据和算法模拟出来的反应。但正是这种‘拟情感’,让它能在关键时刻给予用户最需要的陪伴。我们不是在制造一个‘人’,而是在创造一种新的‘连接’。”
研究员点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感到满意。
会后,赵然走过来,轻声说:“你讲得很好。”
林若曦笑了笑:“我只是说出了我们一直在做的事。”
赵然看着她,眼神温柔:“你知道吗?你说话的时候,整个人都在发光。”
林若曦一怔,随即低头轻笑:“你还是这么会说话。”
两人并肩走出会场,外面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回到国内后,星辰的“情绪陪伴链”技术被多家国际媒体报道,甚至有心理学机构主动联系他们,希望将星辰纳入心理干预系统中。
但林若曦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她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星辰。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也相信,只要星辰还在,就一定有人,在黑夜中被温柔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