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特混舰队(2 / 2)
五百米的距离,俊介觉得如同几十公里,他跌跌撞撞冲进黄方刚的指挥部,黄旅长..,黄旅长
黄方刚也在看日本人的白旗,可他并未下达任何命令,他担心这是日本人的阴谋。
黄旅长,请停止进攻在岛田俊介急速而不准确的中文里,黄方刚大致明白他的意思,他要再去接触旅顺的日本人。
犹豫半响,黄方刚道:俊介,你可以去,不过我有言在先,如果这是日本人耍诡计,想要拖延时间,重新布置防线,那我就不是用炮了,我要再次请求空军轰炸,哪怕炸平旅顺,误伤华夏人,我也在所不惜
裕仁秀儿点头同意,机会只有一次,他不太相信这么多白旗,是有预谋的。
半个小时后,裕仁秀儿传回消息,旅顺全体日本人投降。其实在轰炸机狂轰旅顺市区周边要塞时,驻守城区的武装人员就已经想投降了,这种轰炸,显示了南方集团军的决心,很多人已经偷偷准备白旗,而黄方刚这边炮兵无情的炮击,不但击毁了他们的信心,也让最狂热的一群人,和一线阵地灰飞烟灭。
只要有一杆白旗带头,剩下的就是几个,几十个,终于,解放旅结束了东北的最后一场战事,这一刻,东北全境完全光复。
有中统军统秘密潜伏人员,韩勇在东北的清扫行动重庆也非常清楚,只是老蒋也顾不上这些,延安挡住了苏军入朝的步伐出乎他的意料,不过也是他愿意看到的,既然苏联人一时半会进不了朝鲜,那么重庆就得进去,老蒋相信韩勇不敢拦他,只要进入朝鲜,占据一席,美国人金九和韩勇私下的勾搭就得掂量掂量,至少金九要来和他合作。
老蒋自然不知道南方集团军有登陆朝鲜南部的打算,他和手下军事将领商量过,美国要想支持韩勇登陆日本本土,首先得解决日本本土的空军,其次是要派非常庞大的舰队进入黄海才行,就目前美国那边的消息看,麦克阿瑟正进行菲律宾战役,东方师等海军陆战队正鏖战塞班岛,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都集中这一线,几个月内,是无法集结舰队的。
至于和美国人关系有些冷,这没关系,老蒋最善于此道,只要拿下朝鲜一部,那么他以一国领袖身份和金九谈判,相信金九会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有金九这个筹码,那就简单多了,老蒋不傻,在开罗,他手下人也不是闲着,和美英一些人员有过接触和商谈,他从中知道英美高层很多人并不希望看到赵子赟和延安的合作,一个苏联已经让人很讨厌了,如果再加上一个红色华夏,简直是要命。
和斯大林的合作就是为了解决韩勇,等这个目标达成,他又有筹码和美国谈,抛弃莫斯科不是什么难事,老蒋内心其实很讨厌苏联的。这一环扣一环的谋略,老蒋自己都有些得意,这些,你赵子赟不会吧
只是老蒋永远都想不到,他和韩勇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知道历史大趋势的韩勇不需要去多想和猜测,就能掐住美英苏的脉搏,而此时,遥远的威克岛,特鲁克一战成名的马克米切尔中将,正指挥刚刚成立的第三十八特混舰队离港出发,无畏号埃塞克斯号富兰克林号汉考克号大型航母和考朋斯号蒙特雷号独立号卡伯特号普林斯顿号兰利号等轻型航母共计十艘航空母舰和一大堆战列舰巡洋舰,带着利斯康姆湾号珊瑚海号科雷吉多尔号护航航母及一大批空的运输船登陆艇开始一趟冒险的征程,他们要穿过宫古海峡,进入中国黄海,实施挑战者登陆作战计划。
尼米兹敢制定这个计划,就在于特鲁克一战歼灭了日本联合舰队大部主力,而麦克阿瑟说服罗斯福执行登陆菲律宾的战役,也让日本残余舰队和大部战机都集中到了台湾和菲律宾,其余的在华夏北方的威胁下,集中到了日本本土,一鼓作气冲过宫古海峡不是难事,真是难的是进去后并没那么容易出得来
不过华夏南方集团军在东北的战役给了尼米兹信心,出不来也没关系,东北有石油,油料补给不是问题,何况三十八特混舰队真耗在黄海,他相信日本人睡觉都睡不好。
唯一的问题是,华夏南方集团军别没准备好,那就要命了,三十八特混舰队出动是绝密,尼米兹为确保舰队安全,要等米切尔真的冲过宫古海峡,才会通知华夏方面。
正因如此,和赫尔利密商后的韩勇也非常头痛,除了兵力物资需要准备外,他必须高度重视赫尔利提出的美国太平洋特遣舰队的停靠问题,总在海上漂不是事,何况要是有损伤,还得修理。
会议后,贺昌,周建平同时飞回延安,军事是小事,韩勇会议上说的才是大事虽然听起来有些震惊,但三人内心都明白,十多年的合作,双方其实已经处于同生共死的状态,这也是彭老总敢以个人名义答应的原因。
这种变化,不是军事上合作和南方集团军以往支援延安造成的,而是试点,试点是双方理念上的碰撞,是是否能够合作下去的重要实验,这种实验,很多人心里没底,如果失败,将证明延安和梅县未来组建联合政府设想面临巨大困难,如果需要让步到底线之下,相信任何一方都无法接受。
不知道特遣舰队何时进入黄海,但韩勇相信美国人绝对不会等到苏联大举入朝后才出动,应该也就是两三个月的事情,看似时间不短,可码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韩勇已经调集钢材水泥机械等物资,连劳工都已经集结了两万人,但全华夏就没几个懂得这些技术的人,上次和赫尔利商谈,他提及此事,赫尔利也头痛,美国有人,可明目张胆弄过来,岂不是昭告天下。
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落在了在美国的朱楠,朱强的身上,赫尔利先将港口码头的基础要求飞传给韩勇,随后,以朱楠在美国造船厂工人和技术人员为主,美方派遣技术人员为辅助,开始用运输机全力运送人员。
也趁着这个机会,朱强将核技术资料以及一批和造船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人员送回国。
时间紧迫,当第一辆满载工程机械的专列驶出张北车站,王卓然不由得擦了擦头上的汗,这上面有不少还是刚研制出来的样品机,也先不管了,弄去大连再说。
这第一趟列车上的机械还无法从铁路直达大连,新民辽河大桥日夜赶工,依然未完成,机械只能在锦州下,走盘山陆路去大连,王卓然现在头大的是那些起重器械怎么办港口不能没有起吊设备。
新民辽河铁桥已无白天黑夜之分,工程指挥负责人指挥大量蒙疆紧急抽调的工人玩命工作,他们接到的命令非常直接,不管桥梁能撑多久,要用最短的时间,先确保铁路能够通个十天半个月,好让运往大连的后续机械能够通过。
东北的大清理也造成民工的极度匮乏,人心惶惶的东北民众哪里有心思去帮南方集团军,所有道路修缮都得南方集团军这边派人过去,锦州城成了最繁忙之地。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