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血色多瑙河(上)(1 / 2)
1809年,6月,奥地利地帝国基本准备完毕。
6月12日,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和他的家人,以及奥地利帝国重要人物的家属,秘密前往了波佐尼,也就是后世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
之所以约瑟夫一世要秘密去波佐尼,乃是因为此时的奥地利帝国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后的条约中,被削弱得太狠了。
维也纳西面包括萨尔茨堡在内的上奥地利州虽然没有被正式割让,但基本已经完全由法兰西人控制了。
在法兰西人的控制下,大量依附于法兰西的神罗小邦国们在这里取代了奥地利人的位置,同时法军还在不远的慕尼黑驻扎了军队为这些小邦国撑腰。
也就是说,目前在维也纳以西,基本都是法国人的控制范围,法军只要愿意,三天内肯定就能赶到维也纳城下。
这就是奥地利人不得不全面动员的最大的原因,也是莫公泽修改了俄法的埃尔福特条约,声称法俄要瓜分奥地利后,奥地利上下信以为真的原因。
因为现实就是这样,法兰西确实在用莱茵邦联不断蚕食奥地利的领土,沙俄也对波西米亚垂涎欲滴。
莫公泽骑在战马上,率领着一万士兵向战场赶去。
看到他的旗帜,大量穿着简陋衣服,扛着老式滑膛燧发枪甚至是火绳枪的奥地利兰德维尔步兵,立刻让开了中间道路。
兰德维尔在奥地利德语的意思是保家卫国,属于民兵性质,放到中华这边就是团结兵、义从郎。
虽然弗朗茨一世向莫公泽表示帝国只有六万军队,但这六万是奥地利现在能动员的精锐正规军。
实际上奥地利此次孤注一掷,算上兰德维尔这种民兵,起码征召了十二万人。
而等路边的兰德维尔们看到是莫公泽本人在旗帜下面之后,他们立刻欢呼了起来,许多人甚至是恭恭敬敬的施礼完毕后,才开始欢呼的。
民族主义就是这么奇妙,在外人看来,莫公泽明摆着在抬高匈牙利人的地位,是要分裂帝国的,奥地利人应该非常反感他甚至是反对他。
但实际上,莫公泽在奥地利人的心中,地位仅次于皇帝、卡尔大公,是这两位之下的第三人。
因为在奥地利人看来,莫公泽压根不是什么匈牙利人,他是特蕾莎女王最喜欢的孙子,是在特蕾莎女王怀抱中长大的哈布斯堡家族主要成员。
至于他的赛里斯皇室血统,那不更加证明斐迪南亲王血统高贵嘛。
赛里斯帝国远在东方,有赛里斯血统才好呢,更能为奥地利人从东方带来利益。
在这种观念下,很多奥地利人认为莫公泽不是在带领匈牙利人搞什么独立,而是在努力付出,以求让匈牙利人继续留在帝国内部。
斐迪南亲王是在弥合国家,而不是分裂国家。
很多人甚至相信就算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分裂了,他们这些奥地利人也照样去匈牙利干各种事,跟以前不会有多少区别。
当然,一部分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莫公泽控制的匈牙利王国中,奥地利人可不在少数,他身边的文臣武将也有很多奥地利人。
半个小时后,莫公泽到达了表哥卡尔大公的主帅营帐,这里距离维也纳仅仅十二公里,可以说只要战斗失败,维也纳就将第二次陷落。
“斐迪南你终于来了,我们的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半,拿破仑.波拿巴果然率军追了过来。”
看到莫公泽前来,卡尔大公明显高兴了起来,莫公泽则看着消瘦了很多的卡尔大公,有些感慨的说道:
“表哥为了帝国付出了太多,奥地利的人民也付出了太多的牺牲,这一战,我们必须胜利,让拿破仑不敢再轻视我们。”
莫公泽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奥地利与法兰西的战争,实际上在两个月前就开打了。
4月的时候,奥地利帝国正式对法兰西宣战,并从波兰和意大利两个方向进行佯攻,诱使法兰西认为奥地利还是会把主战场放到普鲁士南部,也就是慕尼黑这些地方。
拿破仑果然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调度的,卡尔大公更是做戏做全套,主动率军进攻法兰西帝国的忠实小弟巴伐利亚王国。
拿破仑随后率军救援,双方十五万人在巴伐利亚的埃克米尔镇爆发冲突,法军伤亡三千余人,奥地利军队大败,伤亡过万。
随后奥军向本土撤退,法军紧追不舍,双方巴伐利亚的埃伯斯贝格城堡周围发生第二次战斗。
这次双方基本算是打了个平手,法军以伤亡七千余人的代价达成了战略目标。
奥军损失接近六千人,但失去了一批物资,并‘被迫’撤到了距离维也纳只有十二公里的科尔新堡,做最后的防守。
“斐迪南,现在帝国所有的主要军队,都在战场上出现过了,连你的匈牙利锡比乌骑兵师和布达骑兵师都上了战场,有一定的伤亡。
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真实的会战了,拿破仑一定以为这就是咱们全部的兵力。”
卡尔大公和莫公泽两人的计划很简单,那就是让卡尔大公带着奥地利帝国所有的军队,真刀真枪的跟法兰西去干。
打得过,那就奥地利军队自己上,直接结束战争。
打不过,那就退到科尔新堡附近把法军引过来,然后让两万安西军作为奇兵,在重要时候给法兰西致命一击。
“我们得到了消息,法军会在我们西南边的艾伯斯多夫附近渡河,他们已经在那里搭建桥梁了。”
卡尔大公在地图上为莫公泽指出了法军的渡河地点,这个叫艾伯斯多夫的地方原本有一座哈布斯堡家族的狩猎游乐宫,后来被用作了军营。
而在军营正对面的河中,有一些河中岛,是大部队渡过水量充沛多瑙河的最佳地点。
“赛里斯帝国的安西军目前正秘密隐藏在波佐尼(布拉迪斯拉发)的某处,距离我们这刚好一百公里多一点,就算他们全速赶来,至少也需要三天。”
安西军到达奥地利帝国的事情,一直处于最高机密状态。
这大半年来,莫公泽一直让安西军与他的夏藩三卫军混编,利用欧洲人不太能分辨中国人相貌的优势,将安西军隐藏了下来。
同时,法兰西对于奥地利的渗透也就那样,拿破仑在情报上也不是特别重视,至少卡尔大公率奥军出发时,法兰西人就是不知道的。
拿破仑手里有大量投靠的德意志人,还不太搞得清楚维也纳的情况,就更别提还要穿过布达佩斯去弄清安西军的情报了。
所以拿破仑知道莫公泽又从父国赛里斯帝国得到了一些援助,但他以为可能就是夏藩三卫的正常补充。
毕竟这种退役-补充的情况,过去二十年多次发生。
“我给你五天时间,奥地利人为了自己的帝国能支撑的住,你让赛里斯帝国的军队休息好,到了战场上精神饱满的给法兰西人最后一击。”
卡尔大公声音低沉,努力隐藏着脸上的担忧,因为要是这一仗再打败了,维也纳就会再一次陷落。
最重要的是,奥地利帝国已经没有多少能用来求和的资产了,这种事情真要再次发生,搞不好奥地利帝国就要变成维也纳选侯国。
“卡尔,我也是奥地利人,我留下来,我的亲军也会留下来与帝国的军队一起战斗。
至于安西军,他们有一位伟大的统帅,一定会准时赶到的。”莫公泽做出了留下来的决定。
奥地利帝国他其实不是很在乎,但是哈布斯堡家族绝不能倒下。
这个曾经统治了半个欧洲的古老家族,是莫公泽在欧洲最主要的身份招牌,不能随便就被法兰西人给搞没了。
“好,那我们并肩作战,这次要拿破仑.波拿巴狠狠地吃一个大亏!”
疲惫不堪的卡尔大公眼中露出了感动的神色,伸手拍了拍莫公泽的肩膀,有些说不出话来。
6月15日。
奥军得到确切情报,法军确定了渡河地点,就是艾伯斯多夫宫的旧址附近,并且已经开始了渡河。
卡尔大公当即下达了全速赶往阻击的命令,奥军分四个军团,一共十万五千人,极速赶往战场。
6月16日。
法军不但确实是在这里渡河,甚至已经渡过了三万人左右。
这支法军分别占据了多瑙河北岸的阿斯佩恩和艾斯林两个村子,并把两个村子中间的空地,作为法军登陆的地点。
半渡而击!
卡尔大公和莫公泽对视一眼,同时确定作战方案。
所谓半渡而击不是指敌军还在水里渡河的时候袭击他们,那叫做据险而守,打不死几个人。
半渡而击是指让敌军渡河人数接近军队的一半时,或者精锐大部分渡河之后,再发起进攻,吃掉敌人的渡河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