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节(2 / 2)
他们很快便向布鲁干联邦发来外交辞令。
“接受我们的条件,我们可以现在就结束一切作战,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小动作都是枉然,我们目前的行动,只是向你们展示我们的强大,我们的忍耐是有极限的,如若你们不投降,那么我们将不再留情!”
布鲁干联邦的回应只有几个字。
“放马过来吧!”
于是,冲突开始升级。
原本在布鲁干联邦疆域外面的无主星系或者他国星系徘徊的多姆勒舰队群,直接开始启动跃迁。
很快,整整四个舰队群便通过跃迁进入到布鲁干联邦的疆域内,加上之前的舰队,一共五个舰队群。
这五支舰队分别出现在布鲁干联邦的五个地方,在出现后,立刻对恒星基地发起猛烈的进攻。
那些地方都是防御能力比较薄弱的星系,简单来说就是可开采资源较少的星系,没有多少防御力量,都是随便塞两炮台应付一下。
这些舰队进入其中,那些恒星基地自然没有反抗之力,很快便被多姆勒的舰队击破防御力量。
这和先前那个舰队的行为一模一样。
被击破后,那些被入侵的星系便失去了和布鲁干联邦的联系。
但这只是个开始。
没多久,周围的恒星基地的传感器便传来那些被入侵星系的大致景象,那些环绕行星的采矿与科研空间站在传感器内消失,被入侵恒星的恒星基地紧接着也突然消失,在传感器内没有任何轨迹。
布鲁干联邦以及所有关注战况的文明很快便想到了原因——
多姆勒族群把恒星基地,还有所有空间站给拆了!
至于那里面的工作人员,暂时还不清楚多姆勒族群的处置情况,但没有哪个文明抱有希望,认为多姆勒族群大发慈悲,留着他们性命,让他们在自己船上,或者让他们乘坐救生船逃走。
虽说这些没有宜居星球的星系内,工作的人口其实没多少,但那些都是非战斗人员,在星际舆论上,肆意屠杀他国非战斗人员,是会遭到谴责的——就是没什么实际作用。
这个做法代表着,双方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不再遵守什么文明战争条约。
那玩意也就和平时期拿出来装装样子,假装自己很文明罢了。
真到了战争时期,谁还会考虑那么多呢?
首先要考虑的,自然是自己先活下来再说。
多姆勒族群的五支舰队全部采用占领后摧毁的做法,直接惹恼了布鲁干联邦高层。
“这些野蛮的多姆勒人,邪神的走狗,既然你们不仁,就休怪我们不义!”
委员长联系了前线一位将领,“潘珈将军,我现在向你发出指示,你们的舰队现在更名为游击舰队,任命你作为游击舰队的指挥官,负责率领第一支拥有跃迁引擎的舰队,跃迁到多姆勒族群的疆域,对那些防御较弱的星系进行无差别攻击!只要是多姆勒的舰船,无论民用还是军用,全部击毁,一个不留!”
“潘珈收到!”
名为潘珈的将领眼中闪过狂热与好战之色。
他早就憋不住了!
布鲁干联邦是什么类型的文明?
所有人都只看到了他们的特色联邦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联邦制之上,他们是一个拥有军国主义思潮的文明!
什么是军国主义?
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
也就是在成为常任理事之后,军机委员会才稍微改变决策,将扩张方式改变成吸纳其他文明加入,构建一个看上去人人平等的多种族联邦制。
这个联邦拥有调色盘都无法表达所有的种族,如此多的种族没有发生叛乱与独立事件,还有很强的凝聚力,就归功于他们军事力量的强大,以及他们拥有的独特的死灵法师(逝者军势)。
这是他们掌控调色盘的根本。
军国主义的本质是渴望战争,和平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是时候展现军国主义的本质了!
潘珈接到命令后,立刻下令,让待命的舰队启动跃迁引擎。
没多久,他们便出现在一个他们早就选好的目标星系上。
那是一个多姆勒族群的交通要道,本身并没有什么珍贵资源,只是作为不少星系交流都会来到的中转站,倒也看着挺热闹,多姆勒族群还在某一个星球上面建造轨道居住站,用来上那些途径此地的商船在休息时,顺便创造一点GDP。
这里地处多姆勒族群疆域内部,理论上来说很安全,除了恒星基地部署一些炮台以外,没有其他什么部署。
有海盗的话,恒星基地的炮台就可以解决,而且这里再过去几跳的距离,就是多姆勒族群的某个经济重星,那里常备有舰队驻守,也没海盗敢在这么近的地方作乱。
“但是,越是认为安全的地方,越是容易让人放松警惕!”
潘珈与他的参谋团队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他们所在的星系,也正好可以跃迁到那个中转站星系内,只等命令下来就直接干。
现在,时机已到!
布鲁干联邦的舰队突然“造访”,直接把这个星系的防卫系统打得措手不及。
在恒星基地刚准备启动防卫系统进行攻击的时候,舰队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如多姆勒族群对待布鲁干联邦的星系那样,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恒星基地上所有的武装力量便被尽数摧毁。
恒星基地毕竟是一个不会移动的炮台,面对灵活度远高于它的战舰,基本只有挨打的份。
将恒星基地的所有反抗力量全部击毁之后,潘珈立刻向星系内所有舰船与人员发出驱逐警告。